CN210742640U - 导光板与膜材配合的新型结构 - Google Patents
导光板与膜材配合的新型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742640U CN210742640U CN201922113448.5U CN201922113448U CN210742640U CN 210742640 U CN210742640 U CN 210742640U CN 201922113448 U CN201922113448 U CN 201922113448U CN 210742640 U CN210742640 U CN 2107426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guide
- guide plate
- brightness enhancement
- frame
- rubber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与膜材配合的新型结构,它解决了增亮膜片偏移、胶框固定不稳定等问题,其包括胶框,胶框内侧通过卡接机构安装有导光板,导光板上方贴合有增亮片,导光板下端设置有下底板,下底板的周边与胶框卡接,导光板和增亮片短边的一侧之间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若干设置在导光板短边边缘处且方向朝上的导光板凸台,增亮片靠近导光板凸台的一侧短边中部向远离增亮片的方向延伸有若干增亮片延伸部,导光板凸台和增亮片延伸部呈矩形,导光板凸台的侧面分别与增亮片延伸部互相贴合,胶框靠近限位机构的一侧开有若干条形槽,条形槽分布在限位机构的两侧。本实用新型具有胶框固定效果好,增亮膜片安装稳定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光板与膜材配合的新型结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在现代被广泛使用,其主要借助于薄膜晶体管(TFT)驱动的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它主要是以电流刺激液晶分子产生点、线、面配合背部灯管构成画面。IPS、TFT、SLCD都属于LCD的子类。它的工作原理是在电场的作用下,利用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发生变化,使外光源透光率改变(调制),完成电一光变换,再利用R、G、B三基色信号的不同激励,通过红、绿、蓝三基色滤光膜,完成时域和空间域的彩色重显。其中背光膜组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液晶面板的显示品质。背光模组包括照明光源、反射板、导光板、扩散片、增亮膜及胶框等。导光板放入胶框槽内,膜片也放入胶框内,经过包装、运输、使用时,增亮膜片会偏移至放置导光板的槽内,从而导致显示异常,亮度不均匀等问题;除此之外,胶框也会因变形而导致漏光和连接不牢固的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含有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201822109973.5],其包括导光板、胶框、背光灯组以及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框、第二固定框以及两片增亮膜,第一固定框盖抵靠于胶框与背光灯组连接的一端并贴合于胶框的外侧围,第二固定框抵靠于胶框与背光灯组相对的一端并贴合于胶框的内侧围。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胶框变形所导致的漏光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增亮膜片与导光板偏移导致的显示异常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增亮膜片固定稳定的导光板与膜材配合的新型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导光板与膜材配合的新型结构,包括胶框,胶框内侧通过卡接机构安装有导光板,导光板上方贴合有增亮片,导光板下端设置有下底板,下底板的周边与胶框卡接,导光板和增亮片短边的一侧之间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若干设置在导光板短边边缘处且方向朝上的导光板凸台,增亮片靠近导光板凸台的一侧短边中部向远离增亮片的方向延伸有若干增亮片延伸部,导光板凸台和增亮片延伸部呈矩形,导光板凸台的侧面分别与增亮片延伸部互相贴合,胶框靠近限位机构的一侧开有若干条形槽,条形槽分布在限位机构的两侧。通过导光板短边边缘的导光板凸台和增亮片一侧的增亮片延伸部互相卡接,避免了增亮片安装后向一侧偏移。
在上述的导光板与膜材配合的新型结构中,增亮片呈矩形且周边与胶框卡接贴合。增亮片和导光板与胶框之间也贴合,减少了不必要的窜动。
在上述的导光板与膜材配合的新型结构中,胶框与下底板构成导光板安装腔,导光板安装腔上方为与增亮片贴合的导光板限位条,导光板限位条沿胶框内侧中部分布。当导光板安装后,导光板限位条与增亮片处于同一平面上。
在上述的导光板与膜材配合的新型结构中,下底板侧面与胶框贴合,下底板下端与胶框下端保持齐平。当装入导光板后,下底板起到固定作用。
在上述的导光板与膜材配合的新型结构中,导光板一侧长边的两端设有倒角,导光板周边与胶框内侧互相贴合,导光板靠近限位机构的一侧向外延伸有用于卡接胶框的凸条,凸条分布在导光板凸台的两侧,导光板厚度为0.8mm-0.12mm,导光板凸台的高度为0.3mm-0.4mm。导光板通过凸条与胶框卡接,将导光板定位在胶框内。
在上述的导光板与膜材配合的新型结构中,胶框包括互相平行第一长段和第二长段,第一长段和第二长段两端端头处通过第一短段和第二短段连接,第一短段和第二短段与第一长段和第二长段保持垂直。胶框呈矩形且与导光板保持一致。
在上述的导光板与膜材配合的新型结构中,第一长段包括与导光板周边贴合的第一竖直段,导光板限位条设置在第一竖直段上端内侧,第一竖直段上端外侧向上延伸有第二竖直段。第一竖直段用于安装导光板和增亮片,而第二竖直段内侧可安装其他保护膜。
在上述的导光板与膜材配合的新型结构中,第二长段包括与导光板周边贴合第三竖直段,第三竖直段上端向内延伸的导光板限位条下端开有通槽,第三竖直段上端外侧向上延伸有第四竖直段。通过导光板限位条下端的通槽,方便将光线导入导光板。
在上述的导光板与膜材配合的新型结构中,胶框包括设置在胶框周边的框边,条形槽开置在框边上。条形槽用于将胶框安装固定到指定的安装部件上。
在上述的导光板与膜材配合的新型结构中,条形槽分布在同一直线上且与胶框短边平行,条形槽贯通胶框的框边上下端。贯通的条形槽便于插入固定件。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在导光板和增亮片一侧的限位机构,增亮片可相对导光板固定,避免增亮片发生窜动;导光板一侧的倒角和周边的凸条与胶框卡接,保证了导光板相对胶框的固定;胶框的长段由竖直段构成,且导光板限位条设置在竖直段内侧,便于调整增亮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胶框1、条形槽11、导光板安装腔12、导光板限位条13、框边14、导光板2、倒角21、凸条22、卡接机构3、增亮片4、下底板5、限位机构6、导光板凸台61、增亮片延伸部62、第一长段7、第一短段71、第一竖直段72、第二竖直段73、第二长段8、第二短段81、第三竖直段82、第四竖直段83、通槽8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导光板与膜材配合的新型结构,包括胶框1,胶框1内侧通过卡接机构3安装有导光板2,导光板2上方贴合有增亮片4,导光板2下端设置有下底板5,下底板5的周边与胶框1卡接,导光板2和增亮片4短边的一侧之间设有限位机构6,限位机构6包括若干设置在导光板2短边边缘处且方向朝上的导光板凸台61,增亮片4靠近导光板凸台61的一侧短边中部向远离增亮片4的方向延伸有若干增亮片延伸部62,导光板凸台61和增亮片延伸部62呈矩形,导光板凸台61的侧面分别与增亮片延伸部62互相贴合,胶框1靠近限位机构6的一侧开有若干条形槽11,条形槽11分布在限位机构6的两侧。安装导光板2和增亮片4时,导光板2上通过导光板凸台61与增亮片延伸部62互相卡接,从而避免了增亮片4窜动。
很明显,增亮片4呈矩形且周边与胶框1卡接贴合。
除此之外,胶框1与下底板5构成导光板安装腔12,导光板安装腔12上方为与增亮片4贴合的导光板限位条13,导光板限位条13沿胶框1内侧中部分布。导光板限位条13与下底板5分别卡接在导光板2的上下方,从而稳定导光板2。
具体地,下底板5侧面与胶框1贴合,下底板5下端与胶框1下端保持齐平,下底板5与胶框1连为一体。
进一步地,导光板2一侧长边的两端设有倒角21,导光板2周边与胶框1内侧互相贴合,导光板2靠近限位机构6的一侧向外延伸有用于卡接胶框1的凸条22,凸条22分布在导光板凸台61的两侧,导光板2厚度为0.8mm-0.12mm,导光板凸台61的高度为0.3mm-0.4mm。其中导光板2的厚度取1mm,而导光板凸台61高度取0.35mm高于增亮片4的厚度。
深入地,胶框1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一长段7和第二长段8,第一长段7和第二长段8两端端头处通过第一短段71和第二短段81连接,第一短段71和第二短段81与第一长段7和第二长段8保持垂直。胶框1整体因此呈矩形。
更进一步地,第一长段7包括与导光板2周边贴合的第一竖直段72,导光板限位条13设置在第一竖直段72上端内侧,第一竖直段72上端外侧向上延伸有第二竖直段73。第二竖直段73设置在第一竖直段72的外侧,从而共同构成第一长段7,内侧与导光板2和增亮片4贴合。
同时,第二长段8包括与导光板2周边贴合第三竖直段82,第三竖直段82上端向内延伸的导光板限位条13下端开有通槽84,第三竖直段82上端外侧向上延伸有第四竖直段83。第三竖直段82上的导光板限位条13下的通槽84与导光板2接通。
可见地,胶框1包括设置在胶框1周边的框边14,条形槽11开置在框边14上。条形槽11所在的框边14沿胶框1周向分布且低于增亮片4。
优选地,条形槽11分布在同一直线上且与胶框1短边平行,条形槽11贯通胶框1的框边14上下端。当需要将胶框1安装到相应的安装机构上时,条形槽11可穿入固定件或将胶框1卡接到相应的卡接处。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原理在于:通过在导光板2和增亮片4一侧短边上设置限位机构6,其中限位机构包括导光板2上方的导光板凸台61和增亮片4一侧夹持导光板凸台61的增亮片延伸部62,其中导光板凸台61限制了增亮片4安装后向导光板凸台61一侧偏移,从而减少了生产时产品的不良率。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胶框1、条形槽11、导光板安装腔12、导光板限位条13、框边14、导光板2、倒角21、凸条22、卡接机构3、增亮片4、下底板5、限位机构6、导光板凸台61、增亮片延伸部62、第一长段7、第一短段71、第一竖直段72、第二竖直段73、第二长段8、第二短段81、第三竖直段82、第四竖直段83、通槽8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导光板与膜材配合的新型结构,包括胶框(1),所述的胶框(1)内侧通过卡接机构(3)安装有导光板(2),所述的导光板(2)上方贴合有增亮片(4),所述的导光板(2)下端设置有下底板(5),所述的下底板(5)的周边与胶框(1)卡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板(2)和增亮片(4)短边的一侧之间设有限位机构(6),所述的限位机构(6)包括若干设置在导光板(2)短边边缘处且方向朝上的导光板凸台(61),所述的增亮片(4)靠近导光板凸台(61)的一侧短边中部向远离增亮片(4)的方向延伸有若干增亮片延伸部(62),所述的导光板凸台(61)和增亮片延伸部(62)呈矩形,所述的导光板凸台(61)的侧面分别与增亮片延伸部(62)互相贴合,所述的胶框(1)靠近限位机构(6)的一侧开有若干条形槽(11),所述的条形槽(11)分布在限位机构(6)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与膜材配合的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亮片(4)呈矩形且周边与胶框(1)卡接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与膜材配合的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框(1)与下底板(5)构成导光板安装腔(12),所述的导光板安装腔(12)上方为与增亮片(4)贴合的导光板限位条(13),所述的导光板限位条(13)沿胶框(1)内侧中部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与膜材配合的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底板(5)侧面与胶框(1)贴合,所述的下底板(5)下端与胶框(1)下端保持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导光板与膜材配合的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板(2)一侧长边的两端设有倒角(21),所述的导光板(2)周边与胶框(1)内侧互相贴合,所述的导光板(2)靠近限位机构(6)的一侧向外延伸有用于卡接胶框(1)的凸条(22),所述的凸条(22)分布在导光板凸台(61)的两侧,所述的导光板(2)厚度为0.8mm-0.12mm,所述的导光板凸台(61)的高度为0.3mm-0.4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与膜材配合的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框(1)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一长段(7)和第二长段(8),所述的第一长段(7)和第二长段(8)两端端头处通过第一短段(71)和第二短段(81)连接,所述的第一短段(71)和第二短段(81)与第一长段(7)和第二长段(8)保持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光板与膜材配合的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长段(7)包括与导光板(2)周边贴合的第一竖直段(72),所述的导光板限位条(13)设置在第一竖直段(72)上端内侧,所述的第一竖直段(72)上端外侧向上延伸有第二竖直段(7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光板与膜材配合的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长段(8)包括与导光板(2)周边贴合第三竖直段(82),所述的第三竖直段(82)上端向内延伸的导光板限位条(13)下端开有通槽(84),所述的第三竖直段(82)上端外侧向上延伸有第四竖直段(8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与膜材配合的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框(1)包括设置在胶框(1)周边的框边(14),所述的条形槽(11)开置在框边(14)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光板与膜材配合的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条形槽(11)分布在同一直线上且与胶框(1)短边平行,所述的条形槽(11)贯通胶框(1)的框边(14)上下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113448.5U CN210742640U (zh) | 2019-11-29 | 2019-11-29 | 导光板与膜材配合的新型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113448.5U CN210742640U (zh) | 2019-11-29 | 2019-11-29 | 导光板与膜材配合的新型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742640U true CN210742640U (zh) | 2020-06-12 |
Family
ID=70986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113448.5U Active CN210742640U (zh) | 2019-11-29 | 2019-11-29 | 导光板与膜材配合的新型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742640U (zh) |
-
2019
- 2019-11-29 CN CN201922113448.5U patent/CN21074264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383599B2 (en) | Display module | |
US10557985B2 (en) |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US20140063404A1 (en) | Lcd module and lcd device | |
KR102178198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 | |
CN202503555U (zh) | 一种手机及其液晶显示模组 | |
US20150212361A1 (en) | Bezel-free display device | |
US9684122B2 (en) | Backlight assembly including light leakage preventing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 |
CN102809836A (zh) | 无边框液晶显示装置 | |
CN210742640U (zh) | 导光板与膜材配合的新型结构 | |
US20140055707A1 (en) | Frameless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CN109031746B (zh) | 一种双胶框背光模组 | |
CN106773357A (zh) |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215340597U (zh) | 一种无边框背光模组的液晶玻璃面板组装治具 | |
CN205596171U (zh) | 一种终端模组 | |
US10605973B2 (en) | Light guide pl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209281117U (zh) | 背光模组及含有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 | |
CN219039528U (zh) | 一种卡扣式显示屏背光结构 | |
CN109426032B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KR101952190B1 (ko) | 디스플레이 장치와 이의 제조방법 | |
CN219349320U (zh) | 一种背光源用防漏光结构 | |
CN220820427U (zh) | 一种口字型胶框定位的背光模组 | |
CN210109525U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 |
WO2021082536A1 (zh) | 光学膜片组件、直下式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 |
CN219718305U (zh) | 一种改善手机机械实验背光四r角变形的新型背光源 | |
CN217133499U (zh) | 一种tft-lcd液晶屏显示模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