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33916U - 一种新型无发泡车辆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无发泡车辆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33916U
CN210733916U CN201921103720.5U CN201921103720U CN210733916U CN 210733916 U CN210733916 U CN 210733916U CN 201921103720 U CN201921103720 U CN 201921103720U CN 210733916 U CN210733916 U CN 2107339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frame
special
area
shaped
vehicle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0372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戈
秦曾皓
甄勇
王骏
刘婷
蔡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Yunhe Andaotuo Car Sea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Yunhe Andaotuo Car Sea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Yunhe Andaotuo Car Sea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Yunhe Andaotuo Car Sea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0372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339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339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339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无发泡车辆座椅,包括固接在主框架上的网织面套,以及固接在主框架背面的背板,所述主框架设置为具有环状的异形框体结构,所述网织面套包裹该异形凸起结构后形成具有所在包裹位置所具有的预设弹性强度的网织面,所述主框架的背面形成有沿其环状轮廓布置的槽体结构,该槽体结构内形成有用于在单位面积内提升主框架最大抗压效率的加强筋。本实用新型使得座椅形成具有弹性不同的网织面,有效的起到了贴合人体背部曲线以及支撑背部的作用,座椅更具透气性,在单位面积内最大程度上提升主框架抗压强度的效果,可有效的减少材料的用量,进一步的减轻了座椅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无发泡车辆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无发泡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消费者对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汽车座椅作为整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例外,如何降低座椅的重量同时满足座椅本身的刚性要求,且需要满足现代审美的发展趋势以及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上述问题成了相关领域涉及人员有待解决的。现有的新型轻量化材料近几年在新能源汽车上广泛应用,如何将座椅整体结构与轻量化材料有效结合以提供一种全新的轻量化座椅同样也成了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由于现有的汽车座椅均采用发泡件填充,并结合大量的钢件结构使用,增加了座椅的质量,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汽车的续航能力,不利于汽车工业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无发泡车辆座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无发泡车辆座椅,包括固接在主框架上的网织面套,以及固接在主框架背面的背板;
所述网织面套的边缘部形成有用于包覆主框架外轮廓的包裹部;
所述主框架设置为具有环状的异形框体结构,该异形框体结构形成具有两侧对称设置且上下部具有不同曲率半径的异形凸起结构,所述异形框体结构上部的异形凸起结构曲率半径小于下部的异形凸起结构,所述网织面套包裹该异形凸起结构后形成具有所在包裹位置所具有的预设弹性强度的网织面;
所述主框架的背面形成有沿其环状轮廓布置的槽体结构,该槽体结构内形成有用于在单位面积内提升主框架最大抗压效率的加强筋,所述主框架背面的边缘部形成有向内弯折一定角度且用于固定包裹部的挂耳部;
所述背板设置为用于匹配主框架结构的异形板状结构。
所述主框架的两个异形凸起结构的前端面设置为用于贴合人体腰身曲线并向外扩展延伸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贴合面,且下部的异形凸起结构的贴合面面积大于上部的异形凸起结构的贴合面面积。
所述主框架底部形成有向其背面弯曲且具有一定弯折弧度的异形部。
所述主框架的两侧底部安装有用于安装调角器的连接板。
所述加强筋不均匀分布于槽体结构内,并包括有上枕区、肩带区、腰身区以及位于异形部内侧的支撑区。
所述肩带区形成于上部的异形凸起结构的内侧部,所述腰身区形成于下部的异形凸起结构的内侧部,且位于肩带区、上枕区和腰身区内所形成的相邻的两个加强筋呈三角形结构交替布置,所述上枕区和肩带区内所形成的加强筋布置密度相同且其密度大于腰身区内所形成的加强筋的布置密度,所述支撑区内所形成的加强筋呈等距竖直排布。
所述槽体结构内固设有用于连接背板的凸台结构,该凸台结构上形成有用于使螺栓将背板固定的螺纹孔。
所述主框架以及加强筋均为铝合金材料。
所述网织面套由网织线交替盘绕而成,并形成具有菱形通孔的透气结构。
所述网织面套包裹于主框架并形成与主框架外轮廓贴合的小提琴形状,且贴合后网织面的弹性随其连接主框架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所述网织线采用弹性聚酯织物。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网织面套包裹异形框体结构使得座椅在其上下具有不同曲率半径的异形凸起结构所在的水平面形成具有弹性不同的网织面,有效的起到了贴合人体背部曲线以及支撑背部的作用,并取消了传统座椅的发泡填充设计,使得座椅更具透气性、质量更轻,且该种座椅的主框架采用不同密度分布的加强筋结构,实现了在单位面积内最大程度上提升主框架抗压强度的效果,同时该种结构排布以及布局分布可有效的减少材料的用量,进一步的减轻了座椅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框架前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框架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网织面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背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座椅总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6所示的一种新型无发泡车辆座椅,包括固接在主框架2上的网织面套4,以及固接在主框架2背面的背板3;
所述网织面套4的边缘部形成有用于包覆主框架2外轮廓的包裹部43,同时所述网织面套4由网织线41交替盘绕而成,并形成具有菱形通孔42的透气结构,该网织线41采用弹性聚酯织物,可以起到良好的韧性,耐磨且具有弹性;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主框架2设置为具有环状的异形框体结构21,该异形框体结构21形成具有两侧对称设置且上下部具有不同曲率半径的异形凸起结构,所述异形框体结构21上部的异形凸起结构27曲率半径小于下部的异形凸起结构28,所述主框架2的两个异形凸起结构的前端面设置为用于贴合人体腰身曲线并向外扩展延伸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贴合面,且下部的异形凸起结构28的贴合面281面积大于上部的异形凸起结构27的贴合面271面积;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上部的异形凸起结构27位于肩带区222,而下部的异形凸起结构28位于腰身区223,当网织面套4包裹于上述的异形凸起结构后,可在包裹位置形成具有预设弹性强度的网织面,同时该网织面的弹性随着其连接的位置变化而变化,本实用新型的要点在于,当具有一定弹性强度的网织面套4包裹住主框架2后,由于主框架2边缘部的不规则性,同时具有向外扩展延伸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贴合面,这就使得网织面套4在包裹异形凸起结构的横向形成拉伸力较大的网织面,所形成的网织面偏于较硬,该网织面位于腰身区223的横向面,用于对乘坐人员的腰部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而位于肩带区222的横向面则对乘坐人员的肩部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上述的两个位置正好为人在乘坐时整个背部最大受力区域;而异于该异形凸起结构的网织面则相对拉伸力较小,所形成的网织面偏于柔软,人在乘坐时整个背部有较小的受力区域,当靠在相对柔软的网织面区域上时会更加舒适。
所述主框架2的背面形成有沿其环状轮廓布置的槽体结构26,该槽体结构26内形成有用于在单位面积内提升主框架2最大抗压效率的加强筋22,下面针对该加强筋22做进一步说明;
所述加强筋22不均匀分布于槽体结构26内,并包括有上枕区221、肩带区222、腰身区223以及位于异形部20内侧的支撑区224;所述肩带区222 形成于上部的异形凸起结构27的内侧部,所述腰身区223形成于下部的异形凸起结构28的内侧部,且位于肩带区222、上枕区221和腰身区223内所形成的相邻的两个加强筋22呈三角形结构交替布置,所述上枕区221形成于主框架2顶部的头枕部29的内侧,所述上枕区221和肩带区222内所形成的加强筋22布置密度相同且其密度大于腰身区223内所形成的加强筋22的布置密度,所述支撑区224内所形成的加强筋22呈等距竖直排布。由于人体在乘坐时,整个后背具有向后侧方向倾斜的趋势,同时肩膀和头部会向后倚靠,为主要的施力点,固所设置的支撑区224内形成了等距竖直排布的加强筋22,用于起到最大支撑着力点,同时所设置肩带区222以及用于靠枕头部的上枕区221设置有密度较大的三角形结构交替布置的加强筋22,而位于腰身区223 位置的受力相对较弱,固其设置为密度相对较小的三角形结构交替布置的加强筋22。
由上述的主框架2内的加强筋22的结构布置可得,该种主框架2内在主要受力点采用了密度较高的三角形结构交替布置得加强筋22,增强了其结构的牢固性,在非主要受力点采用了密度较低的三角形结构交替布置的加强筋 22,使其具有一定支撑力的同时减少了材料的使用量,同时在底部设置有用于对整个座椅起到支撑力作用的竖直排布的加强筋22,增强了座椅的前后摆动稳定性,综上所述,可在加强筋22用料最少的情况下实现座椅的主框架2 最大的结构稳定性,使得座椅质量更轻,结构稳定性更强。
所述主框架2背面的边缘部形成有向内弯折一定角度且用于固定包裹部 43的挂耳部24,该挂耳部24均布其边缘部,通过挂住网织面套4起到有效的固定作用;
所述背板3设置为用于匹配主框架2结构的异形板状结构,用于遮蔽主框架2的槽体结构26,使得整体更加美观。
进一步的,所述主框架2的两侧底部安装有用于安装调角器的连接板1,且在槽体结构26内形成有用于连接该连接板1的孔位25。
进一步的,所述槽体结构26内固设有用于连接背板3的凸台结构23,该凸台结构23上形成有用于使螺栓将背板3固定的螺纹孔。
进一步的,所述主框架2以及加强筋22均为铝合金材料,质量轻且强度高。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该种座椅靠背由于只采用了网织面套4结合主框架2的使用,无需采用靠背内部发泡,在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的同时,其厚度要比一般的汽车用座椅薄了60-80mm,且主框架2优化了内部加强筋22的设置,再加之发泡的取消,该种靠背在重量方面相较于传统座椅轻量了 20%-30%。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新型无发泡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固接在主框架(2)上的网织面套(4),以及固接在主框架(2)背面的背板(3);
所述网织面套(4)的边缘部形成有用于包覆主框架(2)外轮廓的包裹部(43);
所述主框架(2)设置为具有环状的异形框体结构(21),该异形框体结构(21)形成具有两侧对称设置且上下部具有不同曲率半径的异形凸起结构,所述异形框体结构(21)上部的异形凸起结构(27)曲率半径小于下部的异形凸起结构(28),所述网织面套(4)包裹该异形凸起结构后形成具有所在包裹位置所具有的预设弹性强度的网织面;
所述主框架(2)的背面形成有沿其环状轮廓布置的槽体结构(26),该槽体结构(26)内形成有用于在单位面积内提升主框架(2)最大抗压效率的加强筋(22),所述主框架(2)背面的边缘部形成有向内弯折一定角度且用于固定包裹部(43)的挂耳部(24);
所述背板(3)设置为用于匹配主框架(2)结构的异形板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无发泡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2)的两个异形凸起结构的前端面设置为用于贴合人体腰身曲线并向外扩展延伸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贴合面,且下部的异形凸起结构(28)的贴合面(281)面积大于上部的异形凸起结构(27)的贴合面(271)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无发泡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2)底部形成有向其背面弯曲且具有一定弯折弧度的异形部(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无发泡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2)的两侧底部安装有用于安装调角器的连接板(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无发泡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22)不均匀分布于槽体结构(26)内,并包括有上枕区(221)、肩带区(222)、腰身区(223)以及位于异形部(20)内侧的支撑区(2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无发泡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带区(222)形成于上部的异形凸起结构(27)的内侧部,所述腰身区(223)形成于下部的异形凸起结构(28)的内侧部,且位于肩带区(222)、上枕区(221)和腰身区(223)内所形成的相邻的两个加强筋(22)呈三角形结构交替布置,所述上枕区(221)和肩带区(222)内所形成的加强筋(22)布置密度相同且其密度大于腰身区(223)内所形成的加强筋(22)的布置密度,所述支撑区(224)内所形成的加强筋(22)呈等距竖直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无发泡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结构(26)内固设有用于连接背板(3)的凸台结构(23),该凸台结构(23)上形成有用于使螺栓将背板(3)固定的螺纹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无发泡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2)以及加强筋(22)均为铝合金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无发泡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织面套(4)由网织线(41)交替盘绕而成,并形成具有菱形通孔(42)的透气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无发泡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织面套(4)包裹于主框架(2)并形成与主框架(2)外轮廓贴合的小提琴形状,且贴合后网织面的弹性随其连接主框架(2)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无发泡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织线(41)采用弹性聚酯织物。
CN201921103720.5U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新型无发泡车辆座椅 Active CN2107339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3720.5U CN210733916U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新型无发泡车辆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3720.5U CN210733916U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新型无发泡车辆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33916U true CN210733916U (zh) 2020-06-12

Family

ID=70990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03720.5U Active CN210733916U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新型无发泡车辆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339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6033A (zh) * 2019-07-15 2019-10-11 合肥云鹤安道拓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无发泡车辆座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6033A (zh) * 2019-07-15 2019-10-11 合肥云鹤安道拓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无发泡车辆座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06925B2 (en) Seat
JPH0553659B2 (zh)
US9708067B2 (en) Seat cushion for use by airline passengers
CN210733916U (zh) 一种新型无发泡车辆座椅
US20090091170A1 (en) Chair seat having a resilient seatrest/backrest,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and carbon fibre material used as a spring
US4545615A (en) Furniture construction with replaceable elastomeric covering
CN205913165U (zh) 用于沙发上的骨架坐框
US4518202A (en) Seating piece of furniture
CN103661146A (zh) 用于车辆内部部分的自支撑减震组件
GB2548907A (en) Cushion assembly
CN211911103U (zh) 一种新型椅座垫
CN211731137U (zh) 汽车座椅骨架
US2469216A (en) Suspension spring seat
CN209955821U (zh) 一种超薄型汽车座椅靠背
US20090224594A1 (en) Shaped fabric chair diaphragm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CN205930394U (zh) 汽车坐垫
CN217885512U (zh) 一种椅子的座板结构
CN202641445U (zh) 一种座椅
CN207821492U (zh) 高弹性沙发
CN110316033A (zh) 一种新型无发泡车辆座椅
JP5210043B2 (ja) 座席構造
CN220713574U (zh) 一种多功能车载抱枕
CN216256393U (zh) 一种耐磨纺织沙发套
CN208615764U (zh) 一种可调式汽车坐垫
CN211844171U (zh) 一种透气型汽车坐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