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32808U - 一种防转动放张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转动放张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32808U
CN210732808U CN201921283907.8U CN201921283907U CN210732808U CN 210732808 U CN210732808 U CN 210732808U CN 201921283907 U CN201921283907 U CN 201921283907U CN 210732808 U CN210732808 U CN 210732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support
tension
bracket
detec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8390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建军
雷德意
卢铭强
卢富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ey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Dey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Dey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Dey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8390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32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32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328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防转动放张机,用于对安装有卡位结构的管模进行放张,包括:机架;用于驱动机架沿X向运动的行走装置;设置在机架上的X向弹性装置;设置在X向弹性装置上、并在其所用下具有X向弹性力的X向支架;设置在X向支架上的放张装置,其包括旋转设置在X向支架上的螺母套、能够围绕螺母套旋转的放张支架,以及设置在放张支架上、能够与管模上的卡位结构相适配的卡位件。由此,通过X向弹性力实现卡位件和卡位结构的自动对接,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通过X向弹性力将卡位件保持在卡合位置,防止在放张过程中出现卡位件脱离,导致放张机与卡位结构脱开而产生转动的情况,有利于放张操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防转动放张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桩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管桩生产工艺中,需要对钢筋笼进行预应力张拉,在钢筋笼拉伸后,将一螺母拧紧在管模端部进行固定。管桩成型后,需要将螺母拧松,取出管桩,拧螺母的操作即称为放张。
如图1所示(仅画出管模的部分结构),为了将放张机与管模相互对接,通常在管模与螺母01之间设置一梅花板02,放张机与梅花板02对接,然后进行放张。现有技术中的放张机一般采用吊车吊起,用手动的方式与梅花板02以及螺母01对接,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且放张效率低下。另外,由于只是靠人手将放张机与梅花板02对接,对接效果不牢靠,在放张的过程中,由于需要对螺母01进行旋拧,旋拧后螺母01与管模之间的距离变大,且旋拧时的作用力较大,容易导致放张机与梅花板02脱开,并产生转动,不利于放张操作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转动放张机,以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转动放张机,用于对安装有卡位结构的管模进行放张,包括:
机架;
用于驱动机架沿X向运动的行走装置;
设置在机架上的X向弹性装置;
设置在X向弹性装置上、并在其所用下具有X向弹性力的X向支架;
设置在X向支架上的放张装置,其包括旋转设置在X向支架上的螺母套、能够围绕螺母套旋转的放张支架,以及设置在放张支架上、能够与管模上的卡位结构相适配的卡位件;
上述部件配置成,行走装置驱动机架沿X向运动,以使得管模的卡位结构顶压卡位件、导致X向支架相对于机架移动时,X向弹性装置蓄力;放张支架围绕螺母套旋转,以使得卡位件旋转至与卡位结构对应的位置时,X向弹性装置释放并带动X向支架复位,使得卡位件与卡位结构卡合,并在X向弹性装置的作用下保持其卡合位置。
由此,通过X向弹性力实现卡位件和卡位结构的自动对接,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通过X向弹性力将卡位件保持在卡合位置,防止在放张过程中出现卡位件脱离,导致放张机与卡位结构脱开而产生转动的情况,有利于放张操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于驱动放张支架围绕螺母套旋转的卡位驱动装置。
由此,通过卡位驱动装置实现放张支架的旋转驱动,进一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放张机的自动化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设置在机架上的升降装置;
由升降装置驱动相对于机架沿Y向运动的升降支架;
X向弹性装置通过升降支架设置在机架上。
由此,能够调节放张装置的高度,对不同高度尺寸的管模进行放张,具有通用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设置在升降支架上的Z向弹性装置;
设置在Z向弹性装置上、并在其作用下具有Z向弹性力的Z向支架;
X向弹性装置设置在Z向支架上,并通过Z向支架设置在升降支架上。
由此,能够通过Z向弹性力纠正对接过程中放张装置与管模之间的Z向偏差,提高放张操作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卡位驱动装置设置为直线驱动装置,其固定部分与升降支架铰接,其输出轴与放张支架铰接,且其输出轴与放张支架之间可沿X向相对滑动。
由此,由于将卡位驱动装置安装在升降支架上,无需卡位驱动装置随着Z向支架和X向支架进行Z向和X向移动,降低卡位驱动装置所受到的环境振动,提高了其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Z向支架上固定设有X向导轨,以及第一X向拉簧安装件;
X向支架底部设有能够在X向导轨上滑动的X向滑块,以及第二X向拉簧安装件;
X向弹性装置为两端分别与第一X向拉簧安装件和第二X向拉簧安装件连接的X向拉簧。
由此,X向支架通过第二X向拉簧安装件与X向拉簧连接从而具有X向弹性力,并通过X向滑块和X向导轨实现平稳的X向弹性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升降支架上固定有Z向导轨,以及第一Z向拉簧安装件;
Z向支架底部设有能够在Z向导轨上滑动的Z向滑块,以及第二Z向拉簧安装件;
Z向弹性装置为两端分别与第一Z向拉簧安装件以及第二Z向拉簧安装件连接的Z向拉簧。
由此,Z向支架通过第二Z向拉簧安装件与Z向拉簧连接从而具有Z向弹性力,并通过Z向滑块和Z向导轨实现平稳的Z向弹性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设置在放张支架上、用于检测卡位结构是否到位的第一卡位检测单元;
设置在放张支架上、用于检测卡位结构是否卡入卡位件的第二卡位检测单元;
卡位驱动装置用于根据第一卡位检测单元的信号驱动放张支架进行旋转,并根据第二卡位检测单元的信号停止对放张支架进行驱动。
由此,通过第一卡位结构检测单元、第二卡位检测单元以及卡位驱动装置的设置,实现对放张支架的驱动的自动触发和停止,提高放张机的自动化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第一卡位检测单元为设置在卡位件两侧的对射传感器,其对射光线的位置位于卡位件的前方;
第二卡位检测单元为设置在卡位件两侧的对射传感器,其对射光线的位置位于卡位件处。
由此,通过分别设置在卡位件前方和卡位件处的对射光线对卡位结构的位置进行检测,判断其是否已经到位和是否已经卡入卡位件,该方案简单有效、易于实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设置在X向支架上、用于检测放张支架是否位于初始位置的旋转初始检测单元;卡位驱动装置用于根据旋转初始检测单元的信号驱动放张支架复位到初始位置;
设置在X向支架上、并位于放张旋转初始检测单元的下方、用于检测放张支架是否超过极限位置的旋转极限检测单元;卡位驱动装置用于根据旋转极限检测单元的信号停止对放张支架进行驱动。
由此,通过旋转初始检测单元和卡位驱动装置的设置实现放张支架的自动复位,通过旋转极限检测单元和卡位驱动装置的设置实现放张支架的极限位置保护,能够提高放张机的安全性和自动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螺母和梅花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放张机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放张机的主要部分(省略了行走装置和机架上的液压系统)的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放张机的主要部分(省略了行走装置和机架上的液压系统)的后视图;
图5为图4的A-A处的剖视图;
图6为图5的B-B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X向是指沿着管模轴线的方向;Y向是指竖直方向;Z向是指管模宽度的方向;上述三个方向相互垂直并共同构成三维立体方向。另外,“前”是指在X轴上朝向管模的方向,“后”是指X轴上远离管模的方向。
图2-3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放张机,其包括行走装置1、机架2、升降初始检测单元33、升降极限检测单元34、升降装置31、升降支架32、Z向弹性装置41、Z向支架42、X向触发支架检测单元、X向弹性装置51、X向支架52、轴承座55、放张装置6、螺母检测单元71、第一卡位检测单元72、第二卡位检测单元73、卡位驱动装置8、旋转初始检测单元91、旋转极限检测单元92和控制装置。
该机架2的底部设有滚轮,该行走装置1包括沿X向设置的行走导轨11以及设置在机架2上用于驱动滚轮滚动的行走驱动单元12,该行走驱动单元12可采用电机,用于驱动滚轮在行走导轨11上沿X向运动,以接近或远离需要进行放张的管模。
该升降装置31设置在机架2上,其输出部件与升降支架32固定,用于驱动升降支架32相对于机架2沿Y向进行升降运动,以使得放张装置6能够升降至与管模的螺母相当的高度处。该升降装置31具体可以采用电机驱动的涡轮丝杆升降机。该升降初始检测单元33固定设置在机架2上,该升降极限检测单元34固定在机架2上并位于该升降初始检测单元33的上方。该升降装置31用于根据升降初始检测单元33的信号驱动升降支架32复位至初始位置,根据升降极限检测单元34的信号停止对升降支架32的驱动,以防止升降支架32的高度超过极限位置。该升降初始检测单元33和升降极限检测单元34具体可以采用接近开关,该升降支架32底部固定设有一与接近开关对应的检测片,实现检测。具体地,该升降初始检测单元33和升降极限检测单元34的信号传输到控制装置,再由控制装置根据升降初始检测单元33和升降极限检测单元34的信号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至升降装置31,控制升降装置31的驱动输出和停止驱动。
该Z向弹性装置41设置在升降支架32上,该Z向支架42设置在Z向弹性装置41上并在其作用下具有Z向弹性力,用于放张装置6与螺母之间的Z向位置对准。具体地,该升降支架32上固定有Z向导轨321,以及第一Z向拉簧安装件322。该Z向支架42底部固定有能够在Z向导轨321上滑动的Z向滑块421,以及第二Z向拉簧安装件422。该Z向弹性装置41具体为两端分别与第一Z向拉簧安装件322以及第二Z向拉簧安装件422连接的Z向拉簧。由此,Z向支架42通过第二Z向拉簧安装件422与Z向拉簧连接从而具有Z向弹性力,并通过Z向滑块421和Z向导轨321实现平稳的Z向弹性移动。
该X向弹性装置51设置在Z向支架42上,该X向支架52设置在X向弹性装置51上并在其作用下具有X向弹性力,用于在管模的顶压下蓄力,以实现相应结构的卡位以及维持在特定位置上。具体地,该Z向支架42上固定有X向导轨423,以及第一X向拉簧安装件424。该X向支架52底部固定有能够在X向导轨423上滑动的X向滑块521,以及第二X向拉簧安装件522。该X向弹性装置51具体为两端分别与第一X向拉簧安装件424和第二X向拉簧安装件522连接的X向拉簧。由此,X向支架52通过第二X向拉簧安装件522与X向拉簧连接从而具有X向弹性力,并通过X向滑块521和X向导轨423实现平稳的X向弹性移动。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升降装置31和升降支架32的升降功能,省略Z向弹性装置41和Z向支架42的Z向偏差对接功能,将X向弹性装置51直接设置在机架2上。
该X向支架触发检测单元53和X向支架极限检测单元54固定设置在Z向支架42上,用于检测X向支架52相对于Z向支架42(也即相对于机架2)的X向移动位置。其中,X向支架触发检测单元53用于检测X向支架52在螺母的顶压下进行X向弹性移动,是否移动至触发位置,以及是否从触发位置离开,旋转驱动装置63根据X向支架触发检测单元53的信号对螺母套623进行驱动或停止驱动,以实现螺母套623与螺母之间的卡位,具体见下文。该X向支架极限检测单元54用于检测X向支架52在管模的顶压下进行X向弹性移动是否到达极限位置,若到达极限位置,即对应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操作,例如进行报警警示,行走装置1停止行走,放弃当前操作等等。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X向支架触发检测单元53和X向支架极限检测单元54采用接近开关,其设置在其中一个X向滑块521的一侧,其中,X向支架触发检测单元53位于后方,X向支架触发检测单元53检测到X向滑块521接近则发送信号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X向支架触发检测单元53的信号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至旋转驱动装置63,控制旋转驱动装置63启动,当X向支架触发检测单元53检测到X向滑块521离开则停止发送信号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在信号停止时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至旋转驱动装置63,旋转驱动装置63停止驱动。X向支架极限检测单元54位于X向支架触发检测单元53的前方,X向支架极限检测单元54检测到X向滑块521离开则停止信号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在X向支架极限检测单元54停止发送信号时则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至相应的工作单元,例如发送至报警警示灯或警示铃进行警示,发送至行走装置1使其停止行走,或其他相应的工作单元放弃当前操作等等。
如图4-5所示,该轴承座55固定在X向支架52上,该放张装置6通过轴承座55设置在X向支架52上,并可围绕轴承座55的轴线旋转。该放张装置6包括放张主体62、设置在放张主体62前端面处的卡位件61以及设置在放张主体62后端面处的旋转驱动装置63。
如图5-6所示,该放张主体62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手动操作的放张机,其包括放张支架621、棘轮盘622、螺母套623和放张驱动装置625,棘轮盘622和螺母套623之间采用棘轮式离合机构的传动结构。具体地,该放张支架621包括相互固定的两个端面板(前端面板6211和后端面板6212)以及沿X向固定在两个端面板之间的连接杆6213,该螺母套623通过轴承座55可旋转地设置在X向支架52上,该棘轮盘622可旋转地套设在螺母套623上,该前端面板6211和后端面板6212可旋转地设置在棘轮盘622和螺母套623的两侧。该放张驱动装置625具体为油缸,其缸体与两个端面板铰接,其活塞杆与棘轮盘622铰接,用于驱动棘轮盘622相对于两个端面板旋转。该棘轮盘622的内壁设有棘爪。该螺母套623中央设有与螺母的形状大小相适配腔体,其内壁设置成与螺母外表面相适配的六角形状,使得螺母套623通过与螺母卡合来带动螺母旋转,该螺母套623的外壁通过弹簧连接有棘轮顶杆624,棘轮顶杆624通过弹力顶压到棘轮盘622的内壁上,其旋向与棘轮盘622的棘爪的旋向相同,以使得螺母套623只能够以顺时针的方向相对于棘轮盘622空转,而不能够以逆时针的方向相对于棘轮盘622空转,同时,棘轮盘622能够以其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带动螺母套623顺时针旋转,而不能够以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带动螺母套623旋转。
如图3和6所示,该卡位驱动装置8用于驱动放张支架621围绕螺母套623(也即轴承座55的轴线)旋转,其具体采用输出直线运动的驱动装置,在实施例中优选油缸,油缸的固定部分为缸体,缸体的端部与升降支架32铰接,缸体向上穿过Z向支架42和X向支架52,油缸的输出轴为活塞杆,活塞杆的端部与沿X向固定设置在放张主体62的两块端面板之间的连接杆6213铰接,并且活塞杆的端部可相对于连接杆6213滑动。这样,当放张装置6由于Z向支架42的Z向弹性移动以及X向支架52的X向弹性移动而移动时,卡位驱动装置8仍然能够通过驱动连接杆6213而驱动放张装置6围绕螺母套623旋转。
如图4所示,该旋转初始检测单元91和旋转极限检测单元92固定设置在X向支架52上,用于检测后端面板6212的旋转位置,以此来检测放张支架621的旋转位置。其中,旋转初始检测单元91用于检测后端面板6212是否位于初始位置,卡位驱动装置8根据旋转初始检测单元91的信号驱动放张支架621复位至初始位置。旋转极限检测单元92位于旋转初始检测单元91的下方,用于检测后端面板6212是否位于极限位置,卡位驱动装置8根据旋转极限检测单元92的信号停止对放张支架621的驱动,防止放张支架621与X向支架52相撞。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旋转初始检测单元91和旋转极限检测单元92采用接近开关,其中,旋转初始检测单元91检测到后端面板6212离开时则停止发送信号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在旋转初始检测单元91停止发送信号时则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至卡位旋转装置,控制卡位旋转装置停止驱动,使放张支架621停止在该初始位置。旋转极限检测单元92检测到后端面板6212接近时发送信号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接收到旋转极限检测单元92的信号时则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至卡位旋转装置,控制卡位旋转装置停止驱动,使放张支架621停止在该极限位置。
如图4所示,该旋转驱动装置63包括第一传动部件631、第二传动部件632、棘轮离合器633和旋转驱动单元634。该旋转驱动单元634具体可采用电机,其固定在后端面板6212上。如图5所示,第一传动部件631为设置在该轴承座55中的套筒,其一端面与螺母套623同轴固定,以实现传动连接,另一端面通过第二传动部件632与旋转驱动单元634传动连接,以将旋转驱动单元634的动力输出至螺母套623。第二传动部件632具体采用链条。如图4所示,该棘轮离合器633包括棘轮内圈6331、棘轮外圈6332和棘轮顶条6333,该棘轮内圈6331套设在旋转驱动单元634的输出轴上,该棘轮外圈6332套设在棘轮内圈6331上,其内壁设有棘爪,其外壁设有用于与第二传动部件632配合的链齿。该棘轮顶条6333弹性设置在棘轮内圈6331上并顶压到棘轮外圈6332的棘爪上,棘轮顶条6333的旋向与棘轮外圈6332的棘爪的旋向一致,使得旋转驱动单元634进行动力输出时,其输出轴以旋松螺母的方向(即放张方向,在图6中为顺时针,在图4中为逆时针)旋转时,能够通过棘轮内圈6331带动棘轮外圈6332旋转,而当旋转驱动单元634不进行动力输出时,由螺母套623通过第一传动部件631、第二传动部件632传输到棘轮外圈6332上的动力不能通过棘轮内圈6331传递到旋转驱动单元634上,即当棘轮外圈6332以放张方向旋转时不能带动棘轮内圈6331旋转,从而对动力进行隔离,保护旋转驱动单元634。
该卡位件61至少有一个,其形状大小与管模上的卡位结构相适配,用于与该卡位结构相卡合。本实施例中,该卡位结构为梅花板02,该卡位件61包括四个固定在前端面板6211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块,与梅花板02上的凹槽相适配。
如图3所示,该螺母检测单元71、第一卡位检测单元72和第二卡位检测单元73均设置在放张支架621上,其中,螺母检测单元71用于检测螺母是否到位,即是否已经到达接近放张支架621的位置,行走装置1根据螺母检测单元71的信号降低对机架2的驱动速度,为螺母与螺母套623的对接做准备。第一卡位检测单元72用于检测管模的卡位结构是否到位,即是否已经到达接近卡位件61的位置,卡位驱动装置8根据第一卡位检测单元72的信号驱动放张支架621旋转。第二卡位检测单元73用于检测管模的卡位结构是否已经卡入卡位件61中,卡位驱动装置8根据第二卡位检测单元73的信号停止对放张支架621的旋转驱动。
具体地,该螺母检测单元71、第一卡位检测单元72和第二卡位检测单元73均采用对射传感器,分别通过两个安装架固定在前端面板6211上,并位于螺母套623以及卡位件61的两侧。其中,该螺母检测单元71与第二卡位检测单元73的X向位置都位于接近前端面板6211的位置处,该螺母检测单元71的安装高度设置为使得其对射光线位于能够穿过螺母套623腔体的对应高度处,以使得螺母接近前端面板6211时能够切断对射光线,并向控制装置发送信号,控制装置收到螺母检测单元71的信号后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至行走装置1以改变其行走速度。
该第二卡位检测单元73的X向位置大致位于卡位件61中部,以检测卡位结构是否已经卡入到卡位件61中,由于管模的卡位结构的口径大于螺母,因此第二卡位检测单元73的安装高度设置为使得对射光线位于螺母套623腔体的上方,以使得螺母位于该位置时不会切断对射光线,而是待管模的卡位结构位于该位置时才切断对射光线,并向控制装置发送信号,控制装置根据第二卡位检测单元73的信号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至卡位驱动装置8,使其停止对放张支架621的旋转驱动,另外,控制装置还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至行走装置1,使其停止行走。
该第一卡位检测单元72的X向位置位于卡位件61的前方,以检测卡位结构是否已经接近卡位件61,另外,第一卡位检测单元72的安装高度与第二卡位检测单元73的安装高度相同,使得其对射光线位于螺母套623腔体的上方,以使得螺母经过时不会切断对射光线,而是待卡位结构位于该位置时才切断对射光线,并向控制装置发送信号,控制装置根据第一卡位检测单元72的信号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至卡位驱动装置8,卡位驱动装置8启动并对放张支架621进行旋转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放张机的工作流程如下:
首先,升降装置31调节升降支架32的高度,使得放张装置6的螺母套623轴线(也即轴承座55轴线)与待放张的管模的轴线位于同一高度。在此过程中,若升降支架32超过极限高度,则触发升降极限检测单元34,控制装置根据其信号控制升降装置31停止驱动,防止升降支架32过高。由于放张机与管模之间的Z向位置在设计时已经预先设置为一致(约有1-2mm误差),因此无需对Z向位置进行调节。随后,行走装置1驱动机架2沿X向朝管模方向移动。
当管模上的螺母01接近放张装置6的前端面板6211时,螺母检测单元71发送信号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行走装置1降低行走速度,为对接做好准备。放张机继续前进,当螺母顶压在螺母套623上时,X向支架52在螺母的顶压力下沿X向后退,X向拉簧蓄力。当X向支架52移动至X向支架触发检测单元53处时,X向支架触发检测单元53发送信号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旋转驱动单元634启动,旋转驱动单元634通过棘轮离合器633、第二传动部件632和第一传动部件631驱动螺母套623顺时针(与放张方向相同)旋转(也可以在螺母检测单元71检测到螺母接近时即启动旋转驱动单元634),螺母套623相对于棘轮盘622空转。同时,控制装置控制行走装置1停止行走(行走装置1也可以不停止行走,也可以进一步降低行走速度),防止X向支架52移动距离过长,X向拉簧蓄力程度过大,释放时产生过大撞击力损坏放张机。当螺母套623旋转至与螺母对应的位置时,由于螺母套623不再受到螺母的顶压,X向拉簧释放,X向支架52向前复位,使得螺母套623套设在螺母上,完成螺母与螺母套623的对接。同时,由于X向支架52在弹性力作用下向前离开X向支架触发检测单元53,X向支架触发检测单元53停止向控制装置发送信号,控制装置立刻控制旋转驱动单元634停止驱动,螺母套623不再旋转。另外,控制装置控制行走装置1重新恢复行走,放张机继续朝管模方向前进。
在上述螺母与螺母套623对接的过程中,若螺母与螺母套623的轴线存在少量的Z向偏差,则由于Z向拉簧为Z向支架42提供Z向弹性力,同时,通过螺母对螺母套623的压力,迫使Z向支架42沿Z向移动,使其轴线对准,以消除Z向偏差。
当管模上的梅花板02(卡位结构)接近卡位件61时,第一卡位检测单元72发送信号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卡位驱动装置8开启,卡位驱动装置8驱动放张支架621围绕螺母套623轴线逆时针旋转,此时棘轮盘622相对于螺母套623空转,螺母套623和螺母不产生旋转。当梅花板02顶压到卡位件61上时,X向支架52受力后退,同时X向拉簧蓄力。当卡位件61随放张支架621逆时针旋转至与梅花板02对应的位置时,由于卡位件61不再受到梅花板02的顶压,X向弹簧释放,X向支架52向前复位,使得卡位件61与梅花板02卡合,完成梅花板02与卡位件61的对接。同时,由于梅花板02卡入卡位件61中,第二卡位检测单元73发送信号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卡位驱动装置8停止驱动,放张支架621不再旋转,同时控制行走装置1停止行走。
在上述放张支架621旋转的过程中,若放张支架621旋转超过极限位置,即将与X向支架52碰撞时,则会触发旋转极限检测单元92,控制装置根据其信号控制卡位驱动装置8停止驱动,防止放张支架621碰撞。
在上述对接过程中,X向支架52受力移动时,若其X向移动超过极限位置,则触发X向支架极限检测单元54,控制装置控制相应工作单元响应,例如发出警示,控制行走装置1停止行走,控制相应工作单元放弃正在进行的动作等等。
当上述对接均完成后,进行螺母的初步放张操作。具体地,放张驱动装置625驱动棘轮盘622顺时针旋转,以通过棘轮顶杆624带动螺母套623同步旋转,用于拧松螺母。放张驱动装置625会进行多次拧松操作,每次操作中,放张驱动装置625的活塞杆伸出,通过棘轮盘622带动螺母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然后活塞杆回缩带动棘轮盘622逆时针旋转,但由于棘轮盘622旋转时将棘轮顶杆624压下,因此并不会带动螺母逆时针旋转,如此多次操作后,螺母最终被拧松。同时,螺母的顺时针旋转会带动螺母套623旋转,该旋转动力通过螺母套623、第一传动部件631、第二传动部件632传递到棘轮离合器633的棘轮外圈6332中,但由于离合作用,并不能通过棘轮内圈6331传递到旋转驱动单元634,实现了动力的隔离。
螺母通过初步放张拧松后,进行后续的拧螺母操作;旋转驱动单元634输出放张方向的旋转动力,该动力通过棘轮离合器633、第二传动部件632、第一传动部件631和螺母套623传递到螺母上,将螺母进一步向后拧,完成放张。
在上述放张的过程中,由于X向拉簧对X向支架52具有弹性力,使得X向支架52上的放张装置6的卡位件61保持在与梅花板02卡合的位置处,防止拧螺母过程中放张支架621产生转动,增加放张操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或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自由组合,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转动放张机,用于对安装有卡位结构的管模进行放张,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2);
用于驱动所述机架(2)沿X向运动的行走装置(1);
设置在所述机架(2)上的X向弹性装置(51);
设置在所述X向弹性装置(51)上、并在其所用下具有X向弹性力的X向支架(52);
设置在所述X向支架(52)上的放张装置(6),其包括旋转设置在所述X向支架(52)上的螺母套(623)、能够围绕所述螺母套(623)旋转的放张支架(621),以及设置在所述放张支架(621)上、能够与所述管模上的卡位结构相适配的卡位件(61);
所述行走装置(1)驱动所述机架(2)沿X向运动,以使得所述管模的卡位结构顶压所述卡位件(61)、导致所述X向支架(52)相对于所述机架(2)移动时,所述X向弹性装置(51)蓄力;所述放张支架(621)围绕所述螺母套(623)旋转,以使得所述卡位件(61)旋转至与所述卡位结构对应的位置时,所述X向弹性装置(51)释放并带动所述X向支架(52)复位,使得所述卡位件(61)与所述卡位结构卡合,并在所述X向弹性装置(51)的作用下保持其卡合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转动放张机,其特征在于:用于驱动所述放张支架(621)围绕所述螺母套(623)旋转的卡位驱动装置(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转动放张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机架(2)上的升降装置(31);
由所述升降装置(31)驱动相对于所述机架(2)沿Y向运动的升降支架(32);
所述X向弹性装置(51)通过所述升降支架(32)设置在所述机架(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转动放张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升降支架(32)上的Z向弹性装置(41);
设置在所述Z向弹性装置(41)上、并在其作用下具有Z向弹性力的Z向支架(42);
所述X向弹性装置(51)设置在所述Z向支架(42)上,并通过所述Z向支架(42)设置在所述升降支架(3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转动放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驱动装置(8)设置为直线驱动装置,其固定部分与所述升降支架(32)铰接,其输出轴与所述放张支架(621)铰接,且其输出轴与所述放张支架(621)之间可沿X向相对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转动放张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Z向支架(42)上固定设有X向导轨(423),以及第一X向拉簧安装件(424);
所述X向支架(52)底部设有能够在所述X向导轨(423)上滑动的X向滑块(521),以及第二X向拉簧安装件(522);
所述X向弹性装置(51)为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X向拉簧安装件(424)和所述第二X向拉簧安装件(522)连接的X向拉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转动放张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支架(32)上固定有Z向导轨(321),以及第一Z向拉簧安装件(322);
所述Z向支架(42)底部设有能够在所述Z向导轨(321)上滑动的Z向滑块(421),以及第二Z向拉簧安装件(422);
所述Z向弹性装置(41)为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Z向拉簧安装件(322)以及第二Z向拉簧安装件(422)连接的Z向拉簧。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防转动放张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放张支架(621)上、用于检测所述卡位结构是否到位的第一卡位检测单元(72);
设置在所述放张支架(621)上、用于检测所述卡位结构是否卡入所述卡位件(61)的第二卡位检测单元(73);
所述卡位驱动装置(8)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卡位检测单元(72)的信号驱动所述放张支架(621)进行旋转,并根据所述第二卡位检测单元(73)的信号停止对所述放张支架(621)进行驱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转动放张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位检测单元(72)为设置在所述卡位件(61)两侧的对射传感器,其对射光线的位置位于所述卡位件(61)的前方;
所述第二卡位检测单元(73)为设置在所述卡位件(61)两侧的对射传感器,其对射光线的位置位于所述卡位件(61)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转动放张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X向支架(52)上、用于检测所述放张支架(621)是否位于初始位置的旋转初始检测单元(91);所述卡位驱动装置(8)用于根据所述旋转初始检测单元(91)的信号驱动所述放张支架(621)复位到初始位置;
设置在所述X向支架(52)上、并位于所述放张旋转初始检测单元(91)的下方、用于检测所述放张支架(621)是否超过极限位置的旋转极限检测单元(92);所述卡位驱动装置(8)用于根据所述旋转极限检测单元(92)的信号停止对所述放张支架(621)进行驱动。
CN201921283907.8U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防转动放张机 Active CN210732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83907.8U CN210732808U (zh)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防转动放张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83907.8U CN210732808U (zh)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防转动放张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32808U true CN210732808U (zh) 2020-06-12

Family

ID=70989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83907.8U Active CN210732808U (zh)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防转动放张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328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09347A (zh) 一种绿篱修剪刀具过载防护装置
EP1844990A3 (en) Crush protection device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s
US9834332B2 (en) Machine core of a packing machine
CN210732808U (zh) 一种防转动放张机
US20080157454A1 (en) Power-actuated vise apparatus
CN103624532B (zh) 汽车内后视镜底座自动装配的供料装置
US5142979A (en) Safety device for printing machine
CN112867587A (zh) 用于重新定位物体的操纵装置
CN210732807U (zh) 一种自动对接放张机
CN104290350B (zh) 一种液压移动工作台
CN103945683B (zh) 对电路基板作业系统
US6726194B2 (en) Electrically-operated clamping device
JP6845206B2 (ja) 建設機械の減速制御システム
CN111896547A (zh) 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的活动调节装置
WO2018105497A1 (ja) トラクタ
CN203832318U (zh) 背罐车及其支撑装置
JPH038652A (ja) ニップローラ装置
CN212825487U (zh) 一种用于机器人机械臂的连接结构
US5170708A (en) Register control device for a printing press
CN207956882U (zh) 单向轴承驱动系统
CN216502817U (zh) 一种管箍入料姿态调整装置
CN219046789U (zh) 绿篱避障修剪用臂架装置及修剪作业车
CN216177680U (zh) 多波段超快激光合束装置
CN219633289U (zh) 一种红外识别控制倒角保护装置
CN110606367A (zh) 一种浮动式抓取装置及粉末成型制品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