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17685U - 一种能够提高排热效果的电磁大炒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够提高排热效果的电磁大炒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17685U
CN210717685U CN201921393744.9U CN201921393744U CN210717685U CN 210717685 U CN210717685 U CN 210717685U CN 201921393744 U CN201921393744 U CN 201921393744U CN 210717685 U CN210717685 U CN 2107176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end
heat
fan
electromagnetic
st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9374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ongli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itche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ongli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itche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ongli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itche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ongli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itche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9374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176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17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176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排热效果的电磁大炒炉,包括底端防护壳,所述底端防护壳的底端四周均固定安装有滚动万向轮,所述底端防护壳的顶端表面固定安装有操作台板,所述操作台板顶端背板处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显示彩屏,所述操作台板的内部外侧开设有引流槽。该能够提高排热效果的电磁大炒炉内部电性连接效果,方便使用者进行炒炉的使用,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而且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的使用也保证了设备底端内部的通风散热效果良好,便于提高炒炉的安全性,炒菜在进行接水倒水的过程中,其多余的水分能够顺着引流槽直接排放至排水管道中,帮助保持整个台面的清洁效果,而且也精简了炒菜的过程。

Description

一种能够提高排热效果的电磁大炒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炒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够提高排热效果的电磁大炒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炒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的厨房电器,在电磁炒炉内部,由整流电路将50HZ/60HZ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压,再经过控制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成频率为20-40KHZ的高频电压,高速变化的电流通过线圈会产生高速变化的磁场,当磁场磁力线通过炒锅的底部时,会在炒锅的底部金属体内产生无数的小旋涡流,使炒锅本身自行高速发热,从而加热炒锅内的食物。
然而,现有的电磁炒炉在使用过程中,其设备内部的热量太高,在高温天气下容易影响其使用的安全性,造成安全隐患的出现,而且一般的电磁炒炉其产生的热量只能用于炒菜或烧饭之类的,不能够帮助提高炒炉的热量二次利用率,用于节能减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排热效果的电磁大炒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电磁炒炉在使用过程中,其设备内部的热量太高,在高温天气下容易影响其使用的安全性,造成安全隐患的出现,而且一般的电磁炒炉其产生的热量只能用于炒菜或烧饭之类的,不能够帮助提高炒炉的热量二次利用率,用于节能减耗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提高排热效果的电磁大炒炉,包括底端防护壳,所述底端防护壳的底端四周均固定安装有滚动万向轮,所述底端防护壳的顶端表面固定安装有操作台板,所述操作台板顶端背板处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显示彩屏,所述操作台板的内部外侧开设有引流槽,所述底端防护壳顶端背板靠近中间的位置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转向水龙头,所述转向水龙头的内部端头处固定安装有连接水管,所述底端防护壳内部靠近右侧前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排水管道,所述操作台板的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电磁炉头,所述底端防护壳前端面的顶端位置固定安装有调节开关,所述底端防护壳的左右两侧中段位置均固定安装有通风网,所述底端防护壳的背面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底端部位固定连接有通电排线管,所述底端防护壳的背面底端位置活动连接有开合门,所述电磁炉头的底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底端散热板,所述底端散热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横杆,所述底端散热板的底端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风机,所述底端防护壳的内部底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吸热垫,所述吸热垫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水管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显示彩屏和调节开关与通电排线管均为电性连接,所述电磁炉头与通电排线管为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与通电排线管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操作台板为L字形设计,所述操作台板的面板为倾斜状的设计,且引流槽与排水管道为相互贯穿的设计。
优选的,所述通风网设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通风网与底端防护壳内壁为一体化连接,所述底端防护壳的内部等分为左右两部分。
优选的,所述底端散热板为圆弧状设计,所述底端散热板的外部为围绕圆心等距离排列的凹陷设计,所述底端散热板与固定横杆为粘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热垫设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吸热垫在位置上与连接水管一一对应,所述连接水管与吸热垫内部相互嵌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能够提高排热效果的电磁大炒炉内部电性连接效果,方便使用者进行炒炉的使用,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而且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的使用也保证了设备底端内部的通风散热效果良好,便于提高炒炉的安全性,炒菜在进行接水倒水的过程中,其多余的水分能够顺着引流槽直接排放至排水管道中,帮助保持整个台面的清洁效果,而且也精简了炒菜的过程,通风网的设计保证了设备底端内部的通风散热效果,避免传统情况下热量无法排出,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而且底端防护壳的等分效果也是隔绝了两个炉灶之间的关联性,便于维修排查炒炉内部情况,底端散热板为可拆装的设计,能够在电磁炉头的底端进行贴合安装,帮助吸热,同时底端散热板外部的设计能够帮助水蒸气进行传导,避免水汽与电源线进行接触造成短路影响炒炉使用,并且第二风机在其底端还能够将热量直接排放至吸热垫的内部,提高热量二次利用的效果,吸热垫能够将吸收的热量传递至连接水管,帮助连接水管的水分温度升高,这样接出的水分就是热的,方便减少烧菜的时长,提高了炉灶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内部连接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背面内部连接结构图。
图中:1、底端防护壳;2、滚动万向轮;3、操作台板;4、显示彩屏;5、引流槽;6、转向水龙头;7、连接水管;8、排水管道;9、电磁炉头;10、调节开关;11、通风网;12、第一风机;13、通电排线管;14、开合门;15、底端散热板;16、固定横杆;17、吸热垫;18、第二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能够提高排热效果的电磁大炒炉,包括底端防护壳1,底端防护壳1的底端四周均固定安装有滚动万向轮2,底端防护壳1的顶端表面固定安装有操作台板3,操作台板3顶端背板处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显示彩屏4,操作台板3的内部外侧开设有引流槽5,底端防护壳1顶端背板靠近中间的位置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转向水龙头6,转向水龙头6的内部端头处固定安装有连接水管7,底端防护壳1内部靠近右侧前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排水管道8,操作台板3的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电磁炉头9,底端防护壳1前端面的顶端位置固定安装有调节开关10,底端防护壳1的左右两侧中段位置均固定安装有通风网11,底端防护壳1的背面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风机12,此设备中的第一风机12和第二风机18为相同型号的设计,均为DF8025,其价格低廉,并且能够很好的达到排风散热的效果,第一风机12的底端部位固定连接有通电排线管13,底端防护壳1的背面底端位置活动连接有开合门14,电磁炉头9的底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底端散热板15,底端散热板15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横杆16,底端散热板15的底端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风机18,底端防护壳1的内部底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吸热垫17,吸热垫1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水管7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中:显示彩屏4和调节开关10与通电排线管13均为电性连接,电磁炉头9与通电排线管13为电性连接,第一风机12和第二风机18与通电排线管13为电性连接;这样的电性连接效果方便使用者进行炒炉的使用,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而且第一风机12和第二风机18的使用也保证了设备底端内部的通风散热效果良好,便于提高炒炉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中:操作台板3为L字形设计,操作台板3的面板为倾斜状的设计,且引流槽5与排水管道8为相互贯穿的设计;这样在进行接水倒水的过程中,其多余的水分能够顺着引流槽5直接排放至排水管道8中,帮助保持整个台面的清洁效果,而且也精简了炒菜的过程。
本实用新型中:通风网11设置的数量为两个,通风网11与底端防护壳1内壁为一体化连接,底端防护壳1的内部等分为左右两部分;通风网11的设计保证了设备底端内部的通风散热效果,避免传统情况下热量无法排出,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而且底端防护壳1的等分效果也是隔绝了两个炉灶之间的关联性,便于维修排查炒炉内部情况。
本实用新型中:底端散热板15为圆弧状设计,底端散热板15的外部为围绕圆心等距离排列的凹陷设计,底端散热板15与固定横杆16为粘合连接;底端散热板15为可拆装的设计,能够在电磁炉头9的底端进行贴合安装,帮助吸热,同时底端散热板15外部的设计能够帮助水蒸气进行传导,避免水汽与电源线进行接触造成短路影响炒炉使用,并且第二风机18在其底端还能够将热量直接排放至吸热垫17的内部,提高热量二次利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吸热垫17设置的数量为两个,吸热垫17在位置上与连接水管7一一对应,连接水管7与吸热垫17内部相互嵌合连接;吸热垫17能够将吸收的热量传递至连接水管7,帮助连接水管7的水分温度升高,这样接出的水分就是热的,方便减少烧菜的时长,提高了炉灶的实用性。
工作原理:在使用此能够提高排热效果的电磁大炒炉时,将整个炉灶通上电源,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再将锅具正常的摆放至电磁炉头9的表面,帮助锅具本身均匀受热,显示彩屏4和调节开关10都是能够进行调节的,帮助使用者自行根据需要进行电磁炉功率的调节,并且左右两个部位的电磁炉头9都是相对独立的,有利于分开使用的效果,在炉灶使用的过程中,电磁炉头9产生的热量会随着其底部传输至底端散热板15的内部,然后通过第二风机18扇风将多余的热量排放至吸热垫17的内部,同时因为连接水管7在其内部,能够帮助水管输送上去的水保持一定的温度,增加烧菜的速率,还节约了能耗,有利于提高此大炒炉的实用性,同时在炒菜过程中,其多余的水分或其他物料都可以通过排水管道8进行排放,提高了炒炉的使用效果,底端的滚动万向轮2则方便了大炒炉的移动便捷。
综上所述:该能够提高排热效果的电磁大炒炉内部电性连接效果,方便使用者进行炒炉的使用,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而且第一风机12和第二风机18的使用也保证了设备底端内部的通风散热效果良好,便于提高炒炉的安全性,炒菜在进行接水倒水的过程中,其多余的水分能够顺着引流槽5直接排放至排水管道8中,帮助保持整个台面的清洁效果,而且也精简了炒菜的过程,通风网11的设计保证了设备底端内部的通风散热效果,避免传统情况下热量无法排出,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而且底端防护壳1的等分效果也是隔绝了两个炉灶之间的关联性,便于维修排查炒炉内部情况,底端散热板15为可拆装的设计,能够在电磁炉头9的底端进行贴合安装,帮助吸热,同时底端散热板15外部的设计能够帮助水蒸气进行传导,避免水汽与电源线进行接触造成短路影响炒炉使用,并且第二风机18在其底端还能够将热量直接排放至吸热垫17的内部,提高热量二次利用的效果,吸热垫17能够将吸收的热量传递至连接水管7,帮助连接水管7的水分温度升高,这样接出的水分就是热的,方便减少烧菜的时长,提高了炉灶的实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能够提高排热效果的电磁大炒炉,包括底端防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端防护壳(1)的底端四周均固定安装有滚动万向轮(2),所述底端防护壳(1)的顶端表面固定安装有操作台板(3),所述操作台板(3)顶端背板处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显示彩屏(4),所述操作台板(3)的内部外侧开设有引流槽(5),所述底端防护壳(1)顶端背板靠近中间的位置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转向水龙头(6),所述转向水龙头(6)的内部端头处固定安装有连接水管(7),所述底端防护壳(1)内部靠近右侧前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排水管道(8),所述操 作台板(3)的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电磁炉头(9),所述底端防护壳(1)前端面的顶端位置固定安装有调节开关(10),所述底端防护壳(1)的左右两侧中段位置均固定安装有通风网(11),所述底端防护壳(1)的背面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风机(12),所述第一风机(12)的底端部位固定连接有通电排线管(13),所述底端防护壳(1)的背面底端位置活动连接有开合门(14),所述电磁炉头(9)的底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底端散热板(15),所述底端散热板(15)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横杆(16),所述底端散热板(15)的底端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风机(18),所述底端防护壳(1)的内部底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吸热垫(17),所述吸热垫(1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水管(7)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提高排热效果的电磁大炒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彩屏(4)和调节开关(10)与通电排线管(13)均为电性连接,所述电磁炉头(9)与通电排线管(13)为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风机(12)和第二风机(18)与通电排线管(13)为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提高排热效果的电磁大炒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板(3)为L字形设计,所述操作台板(3)的面板为倾斜状的设计,且引流槽(5)与排水管道(8)为相互贯穿的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提高排热效果的电磁大炒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网(11)设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通风网(11)与底端防护壳(1)内壁为一体化连接,所述底端防护壳(1)的内部等分为左右两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提高排热效果的电磁大炒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端散热板(15)为圆弧状设计,所述底端散热板(15)的外部为围绕圆心等距离排列的凹陷设计,所述底端散热板(15)与固定横杆(16)为粘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提高排热效果的电磁大炒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垫(17)设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吸热垫(17)在位置上与连接水管(7)一一对应,所述连接水管(7)与吸热垫(17)内部相互嵌合连接。
CN201921393744.9U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能够提高排热效果的电磁大炒炉 Active CN2107176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93744.9U CN210717685U (zh)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能够提高排热效果的电磁大炒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93744.9U CN210717685U (zh)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能够提高排热效果的电磁大炒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17685U true CN210717685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31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93744.9U Active CN210717685U (zh)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能够提高排热效果的电磁大炒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176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77889A (zh) 利用石墨烯电热膜加热方式制作的节能家用电器
CN202012957U (zh) 电热炉
CN210717685U (zh) 一种能够提高排热效果的电磁大炒炉
CN105212733A (zh)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的嵌入式炊具
CN203177244U (zh) 一种电陶炉
JP2014020773A (ja) 加熱調理器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家電機器の電力制御システム
JP2013157103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及び家電機器の電力制御システム
CN202086263U (zh) 一种多功能炊具
CN201152562Y (zh) 带有烧烤架的节能高效电热取暖炉
CN203106758U (zh) 环保节能电热文火煲
CN207831442U (zh) 一种可精准控温的电陶炉
CN209893472U (zh) 一种商用电磁炉
CN207784934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电热锅
CN214791295U (zh) 电热管和圆孔台面板组成的电炉灶
CN203555337U (zh) 多功能餐车
CN208222581U (zh) 一种节能型电磁炒炉
CN201363822Y (zh) 带有雅乐炉的节能高效桌式多功能电暖炉
CN205568677U (zh) 电磁感应式商用鸡杂炉
CN205560885U (zh) 一种烤涮一体灶
CN205162758U (zh)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的嵌入式炊具
CN203388486U (zh) 蒸炒组合餐车
CN204786617U (zh) 高导热强散热的密封电磁锅炉
CN218033263U (zh) 一种新型电磁灶
CN212408752U (zh) 一种简洁型高效电陶炉
CN217013663U (zh) 一种多用的食物处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