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15765U - 一种相位器润滑油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相位器润滑油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15765U
CN210715765U CN201921458934.4U CN201921458934U CN210715765U CN 210715765 U CN210715765 U CN 210715765U CN 201921458934 U CN201921458934 U CN 201921458934U CN 210715765 U CN210715765 U CN 2107157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r
oil
driven wheel
wheel
driv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5893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猛
陈鹏
胡荣
蒋长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anyang Fuli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anyang Fuli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anyang Fuli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anyang Fuli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5893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157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157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157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相位器润滑油路系统,包括浮动盘(4)、主动轮(6)、从动轮(7)和凸轮轴(9),浮动盘(4)分别与主动轮(6)、从动轮(7)形成间隙流道(13),在凸轮轴(9)上形成过油孔(91),在从动轮(7)上形成通油孔(74),过油孔(91)、通油孔(74)、间隙流道(13)之间依次连通而形成润滑油路。在相位器工作过程中,润滑油依次流经过油孔、通油孔后,在离心力作用下进入间隙流道,再在离心力作用下对主动轮、从动轮进行润滑,并可润滑从动轮与壳体驱动轮之间的工作配合面,使相位器内部的工作零部件得到可靠润滑,具有提高相位器正常工作寿命、降低相位器工作噪声水平等突出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相位器润滑油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相位器润滑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相位器润滑油路系统。
背景技术
相位器是一种行星减速器,其行星运动由齿轮啮合、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等组成。相位器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流动的润滑油进行润滑,以降低噪音和内部零件磨损。
但是,由于相位器所需的润滑油来自发动机,该润滑油可能携带杂质。如果润滑油中的杂质含量较多,杂质粒径较大,则会对相位器造成破坏,轻则导致相位器的内部零件磨损,重则导致相位器发生内部卡滞,进而使相位器丧失调节相位的功能,并降低了相位器的正常工作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相位器润滑油路系统,提高相位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相位器润滑油路系统,包括凸轮轴、从动轮和滤网,所述凸轮轴设有过油孔,所述从动轮设有油道和通油孔,所述滤网设置在过油孔和油道之间;还包括浮动盘、主动轮,所述浮动盘分别与主动轮、从动轮形成间隙流道,所述过油孔、油道、通油孔、间隙流道之间依次连通形成润滑油路。
优选地,所述的从动轮上油道成环形。
优选地,所述的凸轮轴的端面部开设沉头槽,所述的滤网安装在所述的沉头槽中,且滤网覆盖过油孔。
优选地,所述的过油孔轴向贯通凸轮轴。
优选地,所述的过油孔相对于凸轮轴的中心轴线偏心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从动轮与壳体驱动轮之间形成储油腔。
优选地,所述主动轮的端面上形成凸起部,所述的主动轮通过凸起部与浮动盘之间形成间隙流道。
优选地,所述从动轮的端面上形成凸台,所述的从动轮通过凸台与浮动盘之间形成间隙流道。
优选地,所述从动轮的外圆周上设置凸出环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凸轮轴上形成过油孔、在从动轮上形成通油孔,且使过油孔、通油孔、间隙流道之间依次连通而形成润滑油路,在相位器工作过程中,润滑油得以依次流经过油孔、通油孔后流入相位器内部,并在离心力作用下进入到间隙流道中,处于间隙流道中的润滑油在离心力作用下不仅可以对主动轮、从动轮进行润滑,而且还可润滑从动轮与壳体驱动轮之间的工作配合面,使相位器内部的工作零部件得到可靠的润滑,从而提高了相位器的正常工作寿命,并使相位器的工作噪声水平得以有效地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相位器润滑油路系统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的主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从动轮的三维构造图。
图7为图1中的从动轮的主视图。
图中部品标记名称:1-壳体盖板,2-第一轴承,3-支撑轴,4-浮动盘,5-第二轴承,6-主动轮,7-从动轮,8-壳体驱动轮,9-凸轮轴,10-连接螺栓,11-滤网, 12-储油腔,13-间隙流道,61-凸起部,71-凸台,72-凸出环带,73-油道,74-通油孔,91-过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相位器润滑油路系统,具体包括壳体、支撑轴3、浮动盘4、主动轮6、从动轮7和凸轮轴9,所述的壳体包括壳体盖板1、壳体驱动轮8,在壳体盖板1上形成旋压连接部,在壳体驱动轮8的圆周上设置卡接凹槽,所述的旋压连接部与壳体驱动轮8圆周上的卡接凹槽之间在径向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旋压工艺形成固定连接结构,并在壳体盖板1与壳体驱动轮8之间形成具有轴向空间的中空腔体结构。所述的支撑轴3、浮动盘4、主动轮6和从动轮7均位于壳体的中空腔内部,所述的支撑轴3分别与壳体盖板1、主动轮6形成相对转动结构。
具体地,所述的支撑轴3与壳体盖板1之间通过第一轴承2形成相对转动结构,支撑轴3与主动轮6之间则通过第二轴承5形成相对转动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一轴承2优选采用双列角接触球轴承,所述的第二轴承5优选采用滚针轴承。所述的浮动盘4位于壳体与主动轮6之间、且通过浮动盘4将壳体的旋转运动传递给主动轮6。所述的从动轮7为内齿轮、且可相对于壳体同轴旋转;所述的主动轮6为外齿轮,所述的主动轮6与从动轮7之间形成内啮合传动结构。所述的从动轮7与凸轮轴9之间形成固定连接结构,通常,所述的从动轮7与凸轮轴9之间是通过连接螺栓10形成可拆卸的固定连接结构。
所述的从动轮7上形成通油孔74,如图7所示;所述的凸轮轴9上形成过油孔91,所述的过油孔91通常是轴向贯通凸轮轴9,且过油孔91相对于凸轮轴9 的中心轴线偏心设置,如图1所示。所述的浮动盘4分别与主动轮6、从动轮7形成间隙流道13,所述的过油孔91、通油孔74、间隙流道13之间依次连通而形成润滑油路。进一步地,可以在从动轮7上形成环形结构的油道73,如图7所示,所述的油道73分别与过油孔91、通油孔74相通;通常,是在油道73上设置通油孔74,且通油孔74通向相位器内部,过油孔91正对油道73,通油孔74正对支撑轴3的端面,如图1、图2所示。
如图5所示,所述主动轮6的端面上可以形成凸起部61,所述的主动轮6通过凸起部61与浮动盘4之间形成间隙流道13,如图4所示,以便润滑油可以从浮动盘4与主动轮6之间的间隙流道13流过。同样地,如图6所示,所述从动轮7 的端面上形成凸台71,所述的从动轮7通过凸台71与浮动盘4之间形成间隙流道 13,如图4所示,以便润滑油可以从浮动盘4与从动轮7之间的间隙流道13流过。另外,所述的从动轮7与壳体驱动轮8之间形成储油腔12,如图3所示。通常,可以在从动轮7的外圆周上设置凸出环带72,如图6所示,通过设置凸出环带72,可以使从动轮7与壳体驱动轮8相互配合时能更好地形成储油腔12,以存储更多的润滑油。
在相位器工作过程中,凸轮轴9中的润滑油从过油孔91流出后,流入油道73,再从通油孔74流入相位器内部。润滑油从通油孔74流出、并与支撑轴3端面碰撞后,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而向外扩散,经第二轴承5的滚动体间隙后,继续向前流动;由于继续受到离心力作用,使得从第二轴承5间隙流出的润滑油可以进入到间隙流道13中;处于间隙流道13中的润滑油,在离心力作用下,一部分润滑油可流入相互啮合的主动轮6与从动轮7之间,以对主动轮6、从动轮7进行润滑,一部分润滑油可流入壳体驱动轮8与从动轮7配合的圆周面,并储存在储油腔12中,以便充分润滑从动轮7与壳体驱动轮8之间的工作配合面。如图1、图3、图4所示。其中,所述的油道73还可以对进入从动轮7的润滑油起到一定的汇流作用,有利于提高从通油孔74流出的润滑油的流速、流量,进而提高相位器内部零件的润滑可靠性,使相位器的正常工作寿命得以延长,并减轻相位器的工作噪声。
为了有效避免杂质等异物随着润滑油的流动而进入到相位器内部,如图1、图 2所示,可以在从动轮7与凸轮轴9之间增加设置滤网11,并使过油孔91中的润滑油在流经滤网11之后,再行进入油道73中。通常,在凸轮轴9的端面部开设沉头槽,所述的滤网11安装在所述的沉头槽中,且滤网11覆盖过油孔9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相位器润滑油路系统,包括凸轮轴(9)、从动轮(7)和滤网(11),所述凸轮轴(9)设有过油孔(91),所述从动轮(7)设有油道(73)和通油孔(74),所述滤网(11)设置在过油孔(91)和油道(73)之间;
还包括浮动盘(4)、主动轮(6),所述浮动盘(4)分别与主动轮(6)、从动轮(7)形成间隙流道(13),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油孔(91)、油道(73)、通油孔(74)、间隙流道(13)之间依次连通形成润滑油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器润滑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动轮(7)上油道(73)成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器润滑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轮轴(9)的端面部开设沉头槽,所述的滤网(11)安装在所述的沉头槽中,且滤网(11)覆盖过油孔(9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器润滑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油孔(91)轴向贯通凸轮轴(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位器润滑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油孔(91)相对于凸轮轴(9)的中心轴线偏心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相位器润滑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动轮(7)与壳体驱动轮(8)之间形成储油腔(12)。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相位器润滑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6)的端面上形成凸起部(61),所述的主动轮(6)通过凸起部(61)与浮动盘(4)之间形成间隙流道(13)。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相位器润滑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7)的端面上形成凸台(71),所述的从动轮(7)通过凸台(71)与浮动盘(4)之间形成间隙流道(13)。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相位器润滑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7)的外圆周上设置凸出环带(72)。
CN201921458934.4U 2019-09-03 2019-09-03 一种相位器润滑油路系统 Active CN2107157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58934.4U CN210715765U (zh) 2019-09-03 2019-09-03 一种相位器润滑油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58934.4U CN210715765U (zh) 2019-09-03 2019-09-03 一种相位器润滑油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15765U true CN210715765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66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58934.4U Active CN210715765U (zh) 2019-09-03 2019-09-03 一种相位器润滑油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157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3444A (zh) * 2019-09-03 2019-11-29 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相位器润滑油路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3444A (zh) * 2019-09-03 2019-11-29 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相位器润滑油路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065822A (en) Lubricating means for a power transmission
CA2885556C (en) Journal bearing and method of facilitating hydrodynamic oil flow, load capacity and optimization of bearing performance
US6478469B1 (en) Velocity variance reducing multiple bearing arrangement for impeller shaft of centrifugal supercharger
CN201322089Y (zh) 行星减速器行星轮轴承离心力供油的润滑结构
US7189052B2 (en) Centrifugal compressor having rotatable compressor case insert
JP5561302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CN210715765U (zh) 一种相位器润滑油路系统
CN209557101U (zh) 可变压缩比机构
CN211145241U (zh) 一种油液动润滑及冷却的摆线针轮减速器
CN209212938U (zh) 一种驱动桥差速器的润滑结构及驱动桥差速器总成
CN109538745A (zh) 电动商用车电机与变速箱的连接花键润滑结构
JPS6249508B2 (zh)
CN111271440B (zh) 汽车变速器轴系润滑机构
JPH08105523A (ja) 変速機の強制潤滑装置
CN110513444A (zh) 一种相位器润滑油路系统
CN201129367Y (zh) 转动轴支撑装置
CN209557628U (zh) 电动商用车电机与变速箱的连接花键润滑结构
CN214661029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水泵轴润滑结构
CN110594366A (zh) 一种油液动润滑及冷却的摆线针轮减速器
RU2021918C1 (ru) Раздаточная коробка автомобиля
CN213840426U (zh) 一种高转速下的摆线泵传动轴润滑结构
JP2005106108A (ja) 転がり軸受装置
JP2001140654A (ja) 過給機の軸受装置
CN113389882B (zh) 一种变速箱凸缘分油结构
CN218267171U (zh) 一种转向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