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15310U - 油嘴套 - Google Patents

油嘴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15310U
CN210715310U CN201921260050.8U CN201921260050U CN210715310U CN 210715310 U CN210715310 U CN 210715310U CN 201921260050 U CN201921260050 U CN 201921260050U CN 210715310 U CN210715310 U CN 2107153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pressure reducer
casing
nozzle
inner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6005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兴才
刘海霞
周小东
孟祥国
黄兴鸿
康绍力
杨琳
时彦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6005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153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153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153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嘴套,属于油田开发领域。该油嘴套包括:壳体、喷头和减压器,壳体上位于减压器内径小的一侧设有进气口,且位于内径大的一侧设有出液口,减压器上设有通气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喷头与壳体第一端固定连接,喷头内径大的一端与油管连接,减压器与壳体内腔固定连接,减压器上内径小的一端与喷头相对且有一定间隙,进气口与套管连接,出液口与出液管连接,油液在经过喷头时,由于喷头内径由大变小,油液流速变快,在喷头与减压器所形成的间隙周围形成低压区,低压区的气压与套管中气体压力形成压差,从而使套管中的气体进入壳体,并沿减压器上的通气孔与经减压器进入壳体的油液进行混合,通过出液管排出,从而降低了井下压差。

Description

油嘴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开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嘴套。
背景技术
在油井的开采过程中,由于电动潜油泵具有排量大、泵效高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采油矿区。然而在使用电动潜油泵进行油井开采时,由于排量大的特点,很容易在油井的井底形成井底压差,进而使原油中溶解的气体解析出来,并充斥在井底。由于解析出的气体占据了一定的空间,从而减小了井底原油进入电动潜油泵的原油量,进而降低了油井的原油产量。
相关技术中,为了降低油井井底压差,通常会在套管闸门和油管闸门之间加装一条输气管道,进而基于套管内的压力与油管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使井底解析出的气体沿套管和输气管道释放至油管中,以降低油井的井底压差。
然而在通过上述方式降低井底压差时,必须要套管内的压力大于油管内的压力,且相差一定压力值,因此很难将井底压差降到理想数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嘴套,可以解决油井井底压差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嘴套,所述所述油嘴套包括壳体、喷头和减压器;
所述喷头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密封连接,所述减压器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腔,所述喷头上内径大的一端用于与油管连接,所述喷头上内径小的一端与所述减压器上内径小的一端相对,且存在一定间隙,所述减压器上沿与中心线平行的方向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通气孔;
所述壳体上位于所述减压器上内径小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壳体上位于所述减压器上内径大的一侧设置有出液口,所述进气口用于与套管连接,所述出液口用于与出液管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喷头包括接头和喷嘴;
所述接头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密封连接,所述接头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油管连接,所述接头的第二端与所述喷嘴上内径大的一端连接,所述喷嘴上内径小的一端与所述减压器上内径小的一端相对,且存在一定间隙。
可选地,所述喷嘴上内径大的一端伸入所述接头的第二端,且与所述接头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喷嘴上内径小的一端的外壁上沿径向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凸台。
可选地,所述减压器的外壁设置有环状凸台,所述环状凸台与所述壳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一个或多个通气孔贯穿所述环状凸台。
可选地,所述环状凸台位于所述减压器上内径大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喷头的中心线与所述减压器的中心线重合。
可选地,所述油嘴套还包括止回阀,所述止回阀的出口端与所述进气口连接,所述止回阀的进口端用于与套管连接。
可选地,所述油嘴套还包括盖帽;
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开口设计,所述盖帽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盖帽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喷头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盖帽密封连接。
可选地,所述油嘴套还包括丝堵;
所述壳体的第一端的端面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壳体的第二端开口设计,所述喷头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密封连接,所述丝堵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喷头与壳体的第一端密封连接,并且将喷头上内径大的一端与油管连接,这样由于喷头内径沿油液流动方向由大变小,从而可以使油液流通面积逐渐减小,进而增加油液的流速。由于油液流速的加快,在油液流出喷头后会在喷头的喷口附近形成低压区,从而使得套管内气体的压力与该低压区的压力形成较高的压差,以便于套管内气体沿进气口排出至低压区。由于形成的低压区的压力较低,从而可以更有效的保证套管内气体的排出,降低了油气井的井底压差。之后,由于壳体内腔固定有减压器,且减压器内径小的一端与喷头相对,这样喷头喷射出的油液可以沿减压器上内径小的一端进入,且在油液流经减压器时的流通面积逐渐变大,油液压力逐渐减小,进而可以保证低压区的气体通过减压器上的通气孔,与通过减压器的油液混合,再沿出液口排出,实现了低压区气体的外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油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压器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油嘴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壳体;2:喷头;3:减压器;4:进气口;5:出液口;6:止回阀;7:盖帽;8:丝堵;
11:第二通孔;21:接头;22:喷嘴;31:通气孔;32:环状凸台;71:第一通孔;
211:环形卡槽;221: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示例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油嘴套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1所示,油嘴套包括壳体1、喷头2和减压器3。喷头2与壳体1的第一端密封连接,减压器3固定于壳体1的内腔,喷头2上内径大的一端用于与油管连接,喷头2上内径小的一端与减压器3上内径小的一端相对,且存在一定间隙,减压器3上沿与中心线平行的方向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通气孔31。壳体1上位于减压器3上内径小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4,壳体1上位于减压器3上内径大的一侧设置有出液口5,进气口4用于与套管连接,出液口5用于与出液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喷头2与壳体1的第一端密封连接,并且将喷头2上内径大的一端与油管连接,这样由于喷头2内径沿油液流动方向由大变小,从而可以使油液流通面积逐渐减小,进而增加油液的流速。由于油液流速的加快,在油液流出喷头2后会在喷头2的喷口附近形成低压区,从而使得套管内气体的压力与该低压区的压力形成较高的压差,以便于套管内气体沿进气口4排出至低压区。由于形成的低压区的压力较低,从而可以更有效的保证套管内气体的排出,降低了油气井的井底压差。之后,由于壳体1内腔固定有减压器3,且减压器3内径小的一端与喷头2相对,这样喷头2喷射出的油液可以沿减压器3上内径小的一端进入,且在油液流经减压器3时的流通面积逐渐变大,油液压力逐渐减小,进而可以保证低压区的气体通过减压器3上的通气孔31,与通过减压器3的油液混合,再沿出液口5排出,实现了低压区气体的外输。
其中,由于喷头2上内径小的一端与减压器3上内径小的一端相对,为了避免油液从喷头2喷射后,减压器3上内径小的一端对油液形成阻挡,喷头2上内径小的一端的孔面积小于减压器3上内径小的一端的孔面积,且喷头2的中心线与减压器3的中心线重合,这样设计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喷头2中心线与减压器3中心线不重合形成的喷头2喷出的油液不能够全部进入减压器3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控制在壳体1上位于减压器3内径小一侧的低压区的压力与套管中气体的压力形成的压力差,常需要调节低压区的压力。因此,如图2所示,喷头2可以包括接头21和喷嘴22,接头21的第一端用于与油管连接,接头21的第二端与喷嘴22上内径大的一端连接,接头21与壳体1的第一端密封连接。这样,当需要调节低压区的压力时,可以对喷头2包括的喷嘴22进行更换,以对低压区的压力进行适当调整。
其中,接头21可以设置成回转体结构,接头21第一端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接头21的第二端的内径,接头21的第一端外径大于接头21的第二端的外径,接头21第一端与接头21第二端的外径和内径都可以通过锥形或阶梯进行过渡。
其中,由于接头21的第一端用于与油管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头21与油管之间可以通过卡箍连接。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接头21与油管之间的密封,如图2所示,接头21的第一端可以设置有环状凸台,且接头21的第一端的端面上可以设置有环形卡槽211,环形卡槽211的外径大于油管的外径,且环形卡槽211的内径小于油管的内径。这样在连接油管和接头21时,可以将油管插入环形卡槽211中,进而通过卡箍实现接头的第一端设置的环状凸台与油管上设置的油管接头之间的连接,以通过油管和环形卡槽211的接触,进一步提高油管与接头21之间的密封效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接头21的第一端内壁可以设置有内螺纹,油管的一端可以设置有外螺纹,进而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实现螺纹连接。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接头21与油管之间的密封,接头21第一端内壁的内螺纹末端可以设置有阶梯台,这样,可以在接头21的第一端的台阶面上设置密封垫圈,然后将该油嘴套通过接头21第一端的内螺纹旋紧在油管管接头21外螺纹上,以在接头21和油管旋紧的过程中,通过油管对密封垫圈的挤压,提高接头21和油管之间的密封效果。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了上述两种接头21与油管的连接方式外,还可以通过其他连接方式实现对油管和接头21的固定连接,以及对油管与接头21之间的密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接头21的第二端与喷嘴22上内径大的一端连接,为了便于更换喷嘴22来控制上述低压区的压力,在接头21的第二端可以设置有内螺纹,喷嘴22可以设计成回转体结构,在喷嘴22内径大的一端可以设置有外螺纹,喷嘴22上内径大的一端通过螺纹旋紧在接头21的第二端。这样,当需要控制低压区的压力与套管中气体的压力形成的压力差时,只需更换不同口径的喷嘴22即可。示例地,当需要增大低压区的压力与套管中气体的压力形成的压力差时,可以更换喷口口径较小的喷嘴22,这样,当油液流经喷嘴22时,由于喷口口径的减小,油液喷出喷口时的流速相比会增大,从而可以使低压区的压力小于采用更换前的喷嘴22时低压区的压力,进而使低压区的压力与套管中气体的压力形成的压力差变大;当需要减小低压区的压力与套管中气体压力形成的压力差时,可以更换喷口口径大较大的喷嘴22,这样,当油液流经喷嘴22时,由于喷口口径的增大,油液喷出喷口时的流速相比会减小,从而可以使低压区的压力大于采用更换前的喷嘴22时低压区的压力,进而使低压区的压力与套管中气体的压力形成的压力差变小。
其中,为了便于喷嘴22在壳体1内腔与接头21通过螺纹安装,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喷嘴22上内径小的一端的外壁上沿径向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凸台221。在安装时,可以使用专用工具,专用工具上设有与一个或多个凸台221配合的开口,进而将专用工具上的开口卡在凸台221上,然后将喷嘴22伸入壳体1内腔并通过螺纹旋紧在接头21上。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将喷嘴22内径小的外壁也可以可以设置为六棱台形,在安装时,使用扳手套在喷嘴22内径小的外壁的六棱台上,伸入壳体1内腔并将喷嘴22通过螺纹旋紧在接头21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压器3的外壁可以设置有环状凸台32,环状凸台32与壳体1的内腔固定连接,一个或多个通气孔31贯穿环状凸台32。
其中,为了便于减压器3上的环状凸台32与壳体1内腔的固定连接,以及减压器3的拆卸更换,壳体1和减压器3可以设计为回转体结构,壳体1内腔可以设置内螺纹,环状凸台32的径向侧面可以设置外螺纹,减压器3通过外螺纹与壳体1内腔的内螺纹固定连接。为了便于减压器3通过螺纹安装在壳体1内腔,减压器3的外壁可以设计六棱台形,这样,使用扳手卡在减压器3外壁的六棱台上,将减压器3旋入壳体1内腔,并使减压器3位于与喷头2有一定间隙的壳体1内腔处,这样设计使减压器3的安装方便快捷。当然,减压器3的外壁也可以设计一个或多个凸台221,具体设计和安装方式参照上述喷嘴22安装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减压器3的外壁设置的环状凸台32可以位于减压器3内径小的一侧,这样,减压器3上内径小的一侧的长度会延长,使喷嘴22喷射进入减压器3的高速油液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进入减压器3内径大的一侧,这样,油液在减压器3内腔高速流动的时间长于低速流动的时间,从而加快了油液和气体混合的排出速度,提高了喷油嘴的工作效率。
当然,减压器3的外壁设置的环状凸台32可以位于减压器3上内径大的一侧,这样,可以增大位于减压器3内径小的一侧的壳体1内腔,并增加通气孔31与喷嘴22和减压器3内径小的一端所形成的间隙的距离,使套管中进入壳体1内腔的气体在壳体1上位于减压器3内径小一侧所形成的减压区充分减压,降低流速,然后穿过通气孔31,与油液混合进入出液管。另外,减压器3的外壁设置的环状凸台32位于减压器3上内径大的一侧,可以使减压器3上内径大的一侧的长度会延长,从而使流进减压器3的油液能够充分减压,可以很好地使穿过减压器3的油液压力与穿过通气孔31的气体压力的压力差降低,提高了油液和气体混合流入出液管的效率。
其中,如图3所示,减压器3上贯穿环状凸台32的一个或多个通气孔31,可以设置为对称周向分布,这样可以使进入上述低压区的气体能够快速均匀进入壳体1内腔位于减压器3内径大的一侧和流过减压器3减压后的油液混合排出,提高喷油嘴的工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减压器3内径大的内腔与内径小的内腔可以设计在同一轴线上,并且减压器3内径大的内腔和内径小的内腔可以设计锥形过渡,这样设计能够使油液从内径小的内腔进入内径大的内腔时过渡平缓,从而使油液充分减压,进而提高了油液和气体混合排出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油嘴套还可以包括丝堵8,壳体1的第一端的端面设置有第二通孔11,壳体1的第二端开口设计,喷头2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1,且与所述壳体1的第一端密封连接,丝堵8与壳体1的第二端密封连接。
这样,在安装时,先将喷嘴22和减压器3通过壳体1第二端旋进壳体1内腔固定连接好之后,再将丝堵8旋紧壳体1第二端的端面使壳体1内腔进行密封,这样设计可以在工程实践中很好地方便工作人员的安装。此外,在设置进气口4时,可以将进气口4设置在壳体1第一端的端面,也可以将进气口4设置在壳体1第一端的侧壁上,具体视实际安装位置而定,只要方便安装即可;在设置出液口5时,由于壳体1第二端的端面为开口,所以,出液口5只可设置在壳体1第二端的侧壁。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油嘴套还包括盖帽7,壳体1的第一端开口设计,盖帽7与壳体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盖帽7上设置有第一通孔71,喷头2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71,且与所述盖帽7密封连接。
这样在安装时,将减压器3沿壳体1的第一端旋进壳体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然后,将固定连接有喷头2的盖帽7通过螺纹密封连接在壳体1的第一端。这样设计可以在工程实践中很好地方便工作人员的安装。此处的一定位置处指的是当在安装完盖帽7时能够使喷头2和减压器3之间有一定间隙的位置。此外,在设置进气口4时,由于壳体1第一端开口设计,所以,进气口4只可设置在壳体1第一端的侧壁;在设置出液口5时,可以将出液口5设置在壳体1第二端的端面,也可以将出液口5设置在壳体1第二端的侧壁上,具体视实际安装位置而定,只要方便安装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2或图4所示,为了避免油嘴套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油液倒流进套管,油嘴套还可以包括止回阀6,止回阀6的出口端与进气口4连接,止回阀6的进口端用于与套管连接。当油液进入壳体1内腔位于减压器3内径大的一侧不能够很快通过出液口5排出时,油液会在壳体1内腔位于减压器3内径大的一侧进行存储,当存储油液液面高于通气孔31高度时,有也会发生倒流进入壳体1内腔位于减压器3内径小的一侧,进而通过进气口4进入套管,影响套管中气体的排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喷头与壳体的第一端密封连接,并且将喷头上内径大的一端与油管连接,这样由于喷头内径沿油液流动方向由大变小,从而可以使油液流通面积逐渐减小,进而增加油液的流速。由于油液流速的加快,在油液流出喷头后会在喷头的喷口附近形成低压区,从而使得套管内气体的压力与该低压区的压力形成较高的压差,以便于套管内气体沿进气口排出至低压区。由于形成的低压区的压力较低,从而可以更有效的保证套管内气体的排出,降低了油气井的井底压差。之后,由于壳体内腔固定有减压器,且减压器内径小的一端与喷头相对,这样喷头喷射出的油液可以沿减压器上内径小的一端进入,且在油液流经减压器时的流通面积逐渐变大,油液压力逐渐减小,进而可以保证低压区的气体通过减压器上的通气孔,与通过减压器的油液混合,再沿出液口排出,实现了低压区气体的外输。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接头与喷嘴合并实现喷头的功能,这样设计方便喷嘴更换,来调节壳体内腔低压区压力,进而控制低压区的压力与套管中气体压力形成的压力差。在进气口和套管间还设有止回阀,有效地避免了油液倒流进套管,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壳体和减压器都设计成回转体并通过螺纹连接,还设置有丝堵或盖帽,这样方便安装和更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油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嘴套包括壳体(1)、喷头(2)和减压器(3);
所述喷头(2)与所述壳体(1)的第一端密封连接,所述减压器(3)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所述喷头(2)上内径大的一端用于与油管连接,所述喷头(2)上内径小的一端与所述减压器(3)上内径小的一端相对,且存在一定间隙,所述减压器(3)上沿与中心线平行的方向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通气孔(31);
所述壳体(1)上位于所述减压器(3)上内径小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4),所述壳体(1)上位于所述减压器(3)上内径大的一侧设置有出液口(5),所述进气口(4)用于与套管连接,所述出液口(5)用于与出液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2)包括接头(21)和喷嘴(22);
所述接头(21)与所述壳体(1)的第一端密封连接,所述接头(21)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油管连接,所述接头(21)的第二端与所述喷嘴(22)上内径大的一端连接,所述喷嘴(22)上内径小的一端与所述减压器(3)上内径小的一端相对,且存在一定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22)上内径大的一端伸入所述接头(21)的第二端,且与所述接头(21)螺纹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22)上内径小的一端的外壁上沿径向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凸台(22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器(3)的外壁设置有环状凸台(32),所述环状凸台与所述壳体(1)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一个或多个通气孔(31)贯穿所述环状凸台(3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凸台位于所述减压器(3)上内径大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2)的中心线与所述减压器(3)的中心线重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嘴套还包括止回阀(6),所述止回阀(6)的出口端与所述进气口(4)连接,所述止回阀(6)的进口端用于与套管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嘴套还包括盖帽(7);
所述壳体(1)的第一端开口设计,所述盖帽(7)与所述壳体(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盖帽(7)上设置有第一通孔(71),所述喷头(2)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71),且与所述盖帽(7)密封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嘴套还包括丝堵(8);
所述壳体(1)的第一端的端面设置有第二通孔(11),所述壳体(1)的第二端开口设计,所述喷头(2)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1),且与所述壳体(1)的第一端密封连接,所述丝堵(8)与所述壳体(1)的第二端密封连接。
CN201921260050.8U 2019-08-05 2019-08-05 油嘴套 Active CN2107153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60050.8U CN210715310U (zh) 2019-08-05 2019-08-05 油嘴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60050.8U CN210715310U (zh) 2019-08-05 2019-08-05 油嘴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15310U true CN210715310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64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60050.8U Active CN210715310U (zh) 2019-08-05 2019-08-05 油嘴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153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64520U (zh) 一种悬臂式掘进机的内喷雾密封装置
CN210715310U (zh) 油嘴套
CN104959657B (zh) 一种变负压抽屑装置
CN203868558U (zh) 一种金属密封式液压铰接接头
CN210659936U (zh) 一种井口可燃气体轴向斜喷抽吸助排机构
CN113368719B (zh) 适用于不同工况井下作业的高压泡沫发生装置及制备方法
CN206824049U (zh) 自旋转喷头
CN202706989U (zh) 一种可调压的放气阀
CN211599898U (zh) 一种便于装卸的节流堵头
CN205936550U (zh) 一种油嘴
CN211143654U (zh) 一种砂浆喷管
CN212960348U (zh) 一种节流阀用密封连接装置
CN208595346U (zh) 一种液压管转接头
CN219442089U (zh) 一种加长型喷嘴
CN210799053U (zh) 具有新型挡圈的涡轮增压器
CN206598420U (zh) 一种用于模具冷却系统的堵头
CN2222834Y (zh) 截止阀
CN211976038U (zh) 一种安全稳定型供铅阀
CN209725510U (zh) 一种新型液压管接头
CN216112177U (zh) 烫斗锥塞限流节能阀
CN216605780U (zh) 喷头转接装置
CN208816047U (zh) 一种用于连续油管自循环粒子射流钻井的负压抽吸工具
CN110485964B (zh) 一种可调式钻井排砂管线环形抽吸助排机构
CN212943640U (zh) 一种可调滑油喷嘴及航空发动机齿轮箱
CN214170494U (zh) 一种油田采油树过滤防堵油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