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09101U - 便于运转的仓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便于运转的仓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09101U
CN210709101U CN201921693665.XU CN201921693665U CN210709101U CN 210709101 U CN210709101 U CN 210709101U CN 201921693665 U CN201921693665 U CN 201921693665U CN 210709101 U CN210709101 U CN 2107091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rehousing
transportation
goods
warehouse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9366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云彬
方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Jings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Jings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Jings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Jings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9366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091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091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091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运转的仓储系统,包括成品仓库,所述成品仓库设置有用于对货物进行搬移转运的运输线,所述运输线包括呈环状设置的仓储运输轨道及设置于所述仓储运输轨道上的仓储轨道车;围绕所述仓储运输轨道,所述成品仓库设置有用于入仓口、出仓口及仓储架;所述入仓口位置设置有用于货物输入的入货机构,所述出仓口位置设置有用于货物输出的出货机构,所述仓储架位置设置有用于货物存仓操作的存仓机构;所述仓储轨道车与所述入货机构、出货机构及存仓机构作运输配合;通过该便于运转的仓储系统设置,有效地提高货物的运转效率,从而有效地缩短货物的运输周转时间,减少人力物力的耗费。

Description

便于运转的仓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仓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运转的仓储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物料仓库,以平面结构为主,空间利用率低。也有的仓库采用立体框架结构,虽然提高了仓储空间的利用率,但搬运不太方便。还有一些仓库,通过X/Y/Z三坐标的直线移动,实现物料仓储中的机械化进出,其主要的缺陷是空间利用率低,结构复杂,运动轨道多而交错,能耗较大,且货物的运输周转时间长,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运转的仓储系统。
便于运转的仓储系统,包括成品仓库,所述成品仓库设置有用于对货物进行搬移转运的运输线,所述运输线包括呈环状设置的仓储运输轨道及设置于所述仓储运输轨道上的仓储轨道车;围绕所述仓储运输轨道,所述成品仓库设置有用于入仓口、出仓口及仓储架;所述入仓口位置设置有用于货物输入的入货机构,所述出仓口位置设置有用于货物输出的出货机构,所述仓储架位置设置有用于货物存仓操作的存仓机构;所述仓储轨道车与所述入货机构、出货机构及存仓机构作运输配合。
进一步地,入仓口设置于所述运输线上方,所述运输线与所述入仓口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货物作竖直方向往复移动的入仓垂直运输装置,所述入仓垂直运输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将货物由入仓口导入的所述入货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仓储架竖向分层设置,所述仓储架旁侧设置有仓储垂直运输装置,所述存仓机构设置于所述仓储垂直运输装置上。
进一步地,各所述仓储架沿其长度方向排布成列,两列所述仓储架并列设置,并列的所述仓储架两侧具有可供货物进出的层架口;该并列的所述仓储架围绕设置有存仓轨道;所述存仓轨道上设置有所述仓储垂直运输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存仓轨道包括平衡于所述仓储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存仓段及第二存仓段,所述第一存仓段与所述第二存仓段以拐弯段连接,所述存仓轨道整体呈“U”字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拐弯段呈圆弧状,其圆弧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存仓段与第二存仓段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成品仓库中设置有若干工作用房,所述工作用房中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入货机构、出货机构、存仓机构及仓储轨道车协同运作配合的中控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仓储运输轨道的内环侧设置有观察平台,所述观察平台的高度位置高于与所述仓储运输轨道的高度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该便于运转的仓储系统设置,有效地提高货物的运转效率,从而有效地缩短货物的运输周转时间,减少人力物力的耗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仓储系统的组合布局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生产车间1、货品导出口11、出货垂直运输装置12、上货机构13、成品仓库2、入仓口21、出仓口22、入仓垂直运输装置23、入货机构231、仓储运输轨道24、仓储轨道车241、出货
机构25、运输通道3、第一轨道31、第一运输车311、第二轨道32、第二运输车321、第三轨道33、第三运输车331、运输道路4、仓储垂直运输装置51、存仓机构511、第一存仓段521、第二存仓段522、拐弯段523、仓储架53、工作用房6、观察平台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目的及其优点更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仓储系统,其对应配套有生产车间1进行设置,包括用于货物仓储的成品仓库2,所述成品仓库2于地表侧延伸设置有供机动车行驶的运输道路4,所述运输道路4与所述生产车间1连通以形成有第一运输途径。
所述生产车间1设置有货品导出口11,所述成品仓库2设置有入仓口21以延伸设置有运输通道3,所述运输通道3与所述货品导出口11连通以形成有第二运输途径,所述运输通道3与所述运输道路4之间存在有高差,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运输通道3将设置于所述运输道路4上方,所述运输通道3与所述运输道路4之间间距大于2.1m,以基本满足行人或小型车辆通过需求;或使其间距大于4.5m,以满足大型货运车辆通过需求。
具体而言,所述生产车间1内设置有若干用于货物生产的生产线,所述货品导出口11设与所述生产线处于该生产车间1的下层位置,与所述运输道路4配合;而所述运输通道3则连接于所述生产车间1的上层位置,所述货品导出口11与所述运输通道3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货物作竖直方向往复移动的出货垂直运输装置12,所述出货垂直运输装置12上设置有用于将货物导出至所述货品导出口11的上货机构13。
而所述成品仓库2还设置有出仓口22、仓储架53及用于对货物进行搬移转运的运输线;所述运输线包括呈环状设置的仓储运输轨道24及设置于所述仓储运输轨道24上的仓储轨道车241;所述入仓口21、出仓口22与所述仓储架53围绕所述仓储运输轨道24的外环侧设置;所述入仓口21位置设置有用于货物输入的入货机构231,所述仓储架53位置设置有用于货物存仓操作的存仓机构511,所述出仓口22位置设置有用于货物输出的出货机构25;所述仓储轨道车241与所述入货机构231、存仓机构511及出货机构25作运输配合。
通过环形的仓储运输轨道24及其仓储轨道车241的设置,以满足货物的由入仓口21入仓、由仓储架53存仓、由出仓口22出仓的循环应用,则按实际生产货量需求,以设置有多台仓储轨道车241进行同步协作,而满足该成品仓库2的高效的货物运转应用需要。
同样地,所述仓储运输轨道24将与所述运输道路4配合而设置于所述成品仓库2的下层位置,而使所述入仓口21设置于所述成品仓库2的上层位置,所述仓储运输轨道24与所述入仓口21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货物作竖直方向往复移动的入仓垂直运输装置23,所述入货机构231设置于所述入仓垂直运输装置23上;以满足该生产车间1的双层入货运输形式应用需求。
所述运输通道3包括与所述货品导出口11连接的第一轨道31、与所述入仓口21连接的第二轨道32及与所述第一轨道31和第二轨道32连接的第三轨道33;所述第一轨道31上设置有第一运输车311,所述第二轨道32上设置有第二运输车321,所述第三轨道33上设置有第三运输车331,所述第三运输车331与所述第一运输车311及所述第二运输车321进行运输配合。
所述生产车间1朝向所述成品仓库2一侧与所述成品仓库2的出仓口22之间形成有用于货车停靠的停车空间,所述停车空间与所述运输道路4连接,以便于运载货车对货物的运载。
所述成品仓库2中,该仓储架53部分可基于一种立体仓储设备进行设置,所述立体仓储设备包括多个竖向分层设置的所述仓储架53,各所述仓储架53沿其长度方向排布成列,两列所述仓储架53并列设置,并列的所述仓储架两侧具有可供货物进出的层架口;该并列的所述仓储架53围绕设置有存仓轨道,所述存仓轨道包括平衡于所述仓储架53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存仓段521及第二存仓段522,所述第一存仓段521与所述第二存仓段522朝向所述仓储运输轨道24一端分别设置为第一存仓端及第二存仓端,该第一存仓段521与第二存仓段522的另一端以拐弯段523连接,所述存仓轨道整体呈“U”字型设置,所述拐弯段523呈圆弧状,其圆弧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存仓段521与第二存仓段522的距离。
所述存仓轨道上设置有仓储垂直运输装置51,所述存仓机构511设置于所述仓储垂直运输装置51上,多个所述立体仓储设备并排排布并配合所述仓储运输轨道24进行设置;所述存仓机构511与所述仓储架53及所述仓储轨道车241形成运输配合。
所述成品仓库2中设置有若干工作用房6,所述工作用房6中设置有用于控制各所述入货机构231、出货机构25、存仓机构511及仓储轨道车241协同运作配合的中控设备。
所述仓储运输轨道24的内环侧位置设置有观察平台7,所述观察平台7的高度位置高于与所述仓储运输轨道24的高度位置,以便工作人员对该成品仓库2中的各设备进行运作观察。
所述仓储系统的应用原理及运作流程如下:
于生产车间1中,以相应的生产线进行货物生产,生产后的货物经货品导出口11以所述出货垂直运输装置12往上方进行运输,所述出货垂直运输装置12上的上货机构13与所述第一运输车311形成有运输配合,以将货物运输至所述第一运输车311上,所述第一运输车311以第一轨道31运输至所述第三轨道33一端,将货物运输至所述第三运输车331上,而后所述第一运输车311返回,以作下一次的运输准备。
所述第三运输车331带动货物以第三轨道33运输至所述第二轨道32一端,将货物运输至所述第二运输车321上,而后所述第三运输车331返回,以作下一次的运输准备。
所述第二运输车321带动货物以第二轨道32运输至所述入仓口21位置,所述第二运输车321与所述入仓垂直运输装置23上的入货机构231形成有运输配合,以将运输至所述入仓口21的货物运输至所述出货垂直运输装置12上,而后所述第二运输车321返回,以作下一次的运输准备。
所述入仓垂直运输装置23带动货物下降,所述入货机构231与所述仓储轨道车241形成运输配合,以将货物运输至所述仓储轨道车241上,而后所述入货机构231随入仓垂直运输装置23驱动而返回,以作下一次的运输准备。
所述仓储轨道车241随所述仓储运输轨道24而移动至所述立体仓储设备的第一存仓端位置,所述仓储轨道车241与所述仓储垂直运输装置51上的存仓机构511形成运输配合,以将货物运输至所述存仓机构511上,而后所述仓储轨道车241继续沿该环形的仓储运输轨道24前进而返回至所述入货机构231位置,以作下一次的运输准备。
所述仓储垂直运输装置51于所述存仓轨道的第一存仓段521进行移动,则带动货物移动至相应的仓储架53位置时,由所述存仓机构511将所述货物经所述层架口而由该仓储架53侧面移动至所述仓储架53中,完成货物的入仓过程。
当需要将货物出仓时,再由所述仓储垂直运输装置51移动至第二存仓段522中的相应仓储架53位置,有所述存仓机构511将相应货物经相应的层架口而有该仓储架53侧面移动至所述仓储垂直运输装置51上,该仓储垂直运输装置51移动至第二存仓端,所述第二存仓端位置提前控制而停靠有仓储轨道车241,则所述存仓机构511与所述仓储轨道车241形成运输配合,以将相应货物运输至所述仓储轨道车241上。
所述仓储轨道车241沿仓储运输轨道24而前进至出仓口22位置,该仓储轨道车241于所述出货机构25形成有运输配合,以将货物运输至所述出货机构25中,该出货机构25由人工或相应设备辅助,而将货物经出仓口22而移动至所述成品仓库2外部,由运载货车将货物运离,以完成货物的出仓过程。
本发明中,该仓储系统或可配合有至少两个所述生产车间1进行设置,则所述第一轨道31及第三轨道33因应各生产车间1的数量布置,各第三轨道33以分支布置形式而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二轨道32上,以满足多个生产车间1协同组织货物入仓储存的应用需求。
上述各机构的运输配合,可应用为现有技术的链带传动、皮带传动、机械手传动、XYZ三轴驱动传动等传动应用方式,而满足相应的货物搬移运输应用。
上述各垂直运输装置,可应用为现有技术的液压缸直线驱动机构及相应的轨道导向传动方式,以联动有相应的运输支架作垂直运输运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前提下,依然可以对所述实施例进行修改,而相应修改方案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便于运转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品仓库,所述成品仓库设置有用于对货物进行搬移转运的运输线,所述运输线包括呈环状设置的仓储运输轨道及设置于所述仓储运输轨道上的仓储轨道车;围绕所述仓储运输轨道,所述成品仓库设置有用于入仓口、出仓口及仓储架;所述入仓口位置设置有用于货物输入的入货机构,所述出仓口位置设置有用于货物输出的出货机构,所述仓储架位置设置有用于货物存仓操作的存仓机构;所述仓储轨道车与所述入货机构、出货机构及存仓机构作运输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入仓口设置于所述运输线上方,所述运输线与所述入仓口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货物作竖直方向往复移动的入仓垂直运输装置,所述入仓垂直运输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将货物由入仓口导入的所述入货机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仓储架竖向分层设置,所述仓储架旁侧设置有仓储垂直运输装置,所述存仓机构设置于所述仓储垂直运输装置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仓储架沿其长度方向排布成列,两列所述仓储架并列设置,并列的所述仓储架两侧具有可供货物进出的层架口;该并列的所述仓储架围绕设置有存仓轨道;所述存仓轨道上设置有所述仓储垂直运输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仓轨道包括平衡于所述仓储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存仓段及第二存仓段,所述第一存仓段与所述第二存仓段以拐弯段连接,所述存仓轨道整体呈“U”字型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拐弯段呈圆弧状,其圆弧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存仓段与第二存仓段的距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仓库中设置有若干工作用房,所述工作用房中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入货机构、出货机构、存仓机构及仓储轨道车协同运作配合的中控设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仓储运输轨道的内环侧设置有观察平台,所述观察平台的高度位置高于与所述仓储运输轨道的高度位置。
CN201921693665.XU 2019-10-10 2019-10-10 便于运转的仓储系统 Active CN2107091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93665.XU CN210709101U (zh) 2019-10-10 2019-10-10 便于运转的仓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93665.XU CN210709101U (zh) 2019-10-10 2019-10-10 便于运转的仓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09101U true CN210709101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65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93665.XU Active CN210709101U (zh) 2019-10-10 2019-10-10 便于运转的仓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091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7561A (zh) * 2021-06-09 2021-08-13 合肥井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冶金行业重型em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7561A (zh) * 2021-06-09 2021-08-13 合肥井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冶金行业重型em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78980B (zh) 伸缩驱动器,含伸缩驱动器的码垛机及其操作方法和使用
CN104724431B (zh) 一种内外车嵌套式三维行走有轨导引小车
CN201105903Y (zh) 新型自动化存取表库
CN104039666B (zh) 存储系统和方法
CN1105672C (zh) 密集型自动化物流仓储方法及其装置
CN102180326B (zh) 基于双轨穿梭堆垛机的物联网智能化密集存储系统
CN210504790U (zh) 一种智能装货装置
CN204736868U (zh) 铁路物流快速装卸系统
CN202518712U (zh) 件烟仓库用的入库装置
CN102241313A (zh) 龙门式提升穿梭车
CN112573054A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货架系统及其管理控制方法
CN210709101U (zh) 便于运转的仓储系统
CN107021314A (zh) 一种可跨货架取货的立体仓库
CN207275504U (zh) 一种多层穿梭车立库
CN210306358U (zh) 一种基于立体库的车身柔性焊接生产线
CN210709100U (zh) 立体仓储设备及应用其的仓储系统
CN210943361U (zh) 高效运转的仓储系统
CN210823897U (zh) 高效物流的仓储系统
CN210709102U (zh) 便于物流的仓储系统
CN212502240U (zh) 一种无人升降穿梭车自动化仓库
CN206172431U (zh) 一种轨道式直线型双工位全自动高速穿梭车
CN207107574U (zh) 一种可跨货架取货的立体仓库
CN102452557A (zh) 工业化生产用运输系统
CN207346535U (zh) 一种子母穿梭车
CN109956247A (zh) 基于双轨穿梭堆垛机的物联网智能化密集存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