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96790U - 用于档案信息的查阅平台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档案信息的查阅平台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696790U CN210696790U CN201921182811.2U CN201921182811U CN210696790U CN 210696790 U CN210696790 U CN 210696790U CN 201921182811 U CN201921182811 U CN 201921182811U CN 210696790 U CN210696790 U CN 2106967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ck
- base
- display screen
- plate
- platfo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play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Using Movable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档案信息的查阅平台装置,包含有用于作为支撑体的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并且用于显示查阅的档案信息的显示屏(96)、设置在底座(1)上并且用于操作人员站立的台盘(8)、设置在台盘(8)与底座(1)之间的板簧组,通过底座(1)、显示屏(96)和台盘(8),实现了操作人员对档案信息的查阅,通过板簧组,实现了操作人员对台盘(8)蹬踏冲击力的缓冲,不再都是直接把操作人员站立座安装到支架上,因此防止冲击力传递到显示屏上,提高了对显示屏的保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查阅平台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档案信息的查阅平台装置。
背景技术
档案信息的查阅可以满足人们快速了解需要的信息,从而方便人们的办事效率,特别对人设系统档案的查阅,因此用于档案信息的查阅平台装置是一种重要的办公用品,在现有的用于档案信息的查阅平台装置中,还都是直接把操作人员站立座安装到支架上,当人们站在支架上进行档案信息的查阅操作时,人们会对支架产生冲击力,冲击力传递到显示屏上时,会对显示屏产生损坏。
基于申请人于2019年6月25日的技术交底书和通过检索得到相近的专利文献其中专利号:ZL201820980908.7和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发明的申请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客体是一种用于档案信息的查阅平台装置。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档案信息的查阅平台装置,因此防止冲击力传递到显示屏上,提高了对显示屏的保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用于作为支撑体的底座、设置在底座上并且用于显示查阅的档案信息的显示屏、设置在底座上并且用于操作人员站立的台盘、设置在台盘与底座之间的板簧组。
由于设计了底座、显示屏、台盘和板簧组,通过底座、显示屏和台盘,实现了操作人员对档案信息的查阅,通过板簧组,实现了操作人员对台盘蹬踏冲击力的缓冲,不再都是直接把操作人员站立座安装到支架上,因此防止冲击力传递到显示屏上,提高了对显示屏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对蹬踏冲击力进行缓冲的方式把底座、显示屏、台盘和板簧组相互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弹性蓄能抵制蹬踏冲击力的方式把板簧组与底座、显示屏和台盘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其中,板簧组设置为包含有右板簧和左板簧。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具有筒壳、推动块、左升降块、右升降块、转动轴、齿轮组和传动轴的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台盘和板簧组之间。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具有把手、支撑台、扭力簧、套圈和挂杆的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底座和显示屏之间。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具有货台的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具有靠背的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在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底座上分别设置有筒壳、货台、传动轴、把手、挂杆和靠背,在筒壳上设置有转动轴并且在转动轴上设置有推动块,在筒壳和推动块之间分别设置有左升降块和右升降块并且右板簧设置在右升降块上,左板簧设置在左升降块上并且台盘设置在右板簧和左板簧上,在传动轴与转动轴之间设置有齿轮组并且支撑台设置在把手上,在支撑台与把手之间设置有扭力簧并且显示屏设置在支撑台上,在显示屏与挂杆之间设置有套圈。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底座设置为包含有横板部、竖板部、耳部、左条部和右条部并且竖板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横板部的上端端面的左侧面部联接,竖板部的右侧面的中间部设置为与耳部联接并且横板部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左条部和右条部联接,横板部的上端端面的中间部设置为与筒壳联接并且横板部的上端端面的左侧面部设置为与货台联接,横板部的上端端面的右侧面部设置为与靠背联接并且耳部和横板部分别设置为与传动轴联接,竖板部的右侧面的上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把手和挂杆联接并且横板部、竖板部和耳部设置分别设置为矩形板状体,左条部和右条部分别设置为直角梯形块状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筒壳的筒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第一滑动槽体,在筒部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二滑动槽体并且在筒部的右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三滑动槽体,筒部的左右侧壁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转动轴转动式联接并且筒部设置为与台盘容纳式联接,第一滑动槽体设置为与推动块联接并且第二滑动槽体设置为与左升降块联接,第三滑动槽体设置为与右升降块联接并且筒部的下端头设置为与底座联接,筒部设置为矩形箱状体并且第一滑动槽体、第二滑动槽体和第三滑动槽体分别设置为燕尾槽状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推动块的第一块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第一滑动块部并且在第一块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第四滑动槽体,第一块部设置为与转动轴螺纹式联接并且第一滑动块部设置为与筒壳联接,第四滑动槽体分别设置为与左升降块和右升降块联接并且第一块部设置为具有上端端面部为斜面的楔形块,第一滑动块部设置为燕尾导轨体并且第四滑动槽体设置为燕尾槽状体,第四滑动槽体的中心线与第一块部的水平横向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22-44°。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左升降块的第二块部的左端端面部设置有第二滑动块部,在第二块部的下端端面的右侧面部设置有第一支撑爪体并且第二块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左板簧联接,第二滑动块部设置为与筒壳联接并且第一支撑爪体设置为与推动块接触式联接,第二块部设置为L字形条状体并且第二滑动块部设置为燕尾槽状体,第一支撑爪体设置为具有下端端面部为斜面的条形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右升降块的第三块部的右端端面部设置有第三滑动块部,在第三块部的下端端面的左侧面部设置有第二支撑爪体并且第三块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右板簧联接,第三滑动块部设置为与筒壳联接并且第二支撑爪体设置为与推动块接触式联接,第三块部设置为L字形条状体并且第三滑动块部设置为燕尾槽状体,第二支撑爪体设置为具有下端端面部为斜面的条形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右板簧设置为P字形汽车板簧并且右板簧的下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右升降块联接,右板簧的上端头设置为与台盘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左板簧设置为P字形汽车板簧并且左板簧的下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左升降块联接,左板簧的上端头设置为与台盘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台盘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台盘设置为与筒壳沉入式联接,台盘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右板簧和左板簧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转动轴设置为中间部具有螺纹体的杆状体并且转动轴的端头设置为与筒壳转动式联接,转动轴的螺纹体设置为与推动块联接并且转动轴的左端头设置为与齿轮组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传动轴的轴杆部的上端头分别设置有凸缘部和环盘部并且轴杆部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底座转动式联接,凸缘部设置为与底座接触式联接并且轴杆部的下端头设置为与齿轮组联接,轴杆部设置为圆形杆状体并且凸缘部设置为圆形盘状体,环盘部设置为包含有圆环和辐条并且圆环设置为通过辐条与轴杆部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齿轮组设置为包含有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并且主动齿轮设置为与从动齿轮啮合式联接,主动齿轮设置为与传动轴联接并且从动齿轮设置为与转动轴联接,主动齿轮设置为柱形齿轮并且从动齿轮设置为端面齿轮。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把手设置为包含有把持部、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并且第一连接条的外端头和第二连接条的外端头分别设置为与把持部的端头联接,第一连接条的内端头和第二连接条的内端头分别设置为与底座联接并且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分别设置为与支撑台转动式联接,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分别设置为与扭力簧联接并且把持部设置为圆形杆状体,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分别设置为矩形条状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支撑台设置为平板部和轴头部并且平板部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轴头部联接,平板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显示屏接触式联接并且轴头部设置为与把手转动式联接,平板部和轴头部设置为与扭力簧联接并且平板部设置为厂字形座状体,轴头部设置为圆形杆状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扭力簧设置为与支撑台套接式联接并且扭力簧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把手联接,扭力簧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支撑台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套圈设置为U字形杆状体并且套圈的开口部设置为与显示屏联接,套圈设置为与挂杆套接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挂杆设置为L字形棒状体并且挂杆设置为与套圈插接式联接,挂杆的内端头设置为与底座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显示屏设置为液晶显示屏并且显示屏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支撑台接触式联接,显示屏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套圈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货台设置为T字形托台并且货台的竖部的下端头设置为与底座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靠背设置为开字形架状体并且靠背的竖部的下端头设置为与底座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底座和显示屏与筒壳、右板簧、左板簧和台盘设置为按照拱形支撑的方式分布并且,底座、显示屏、筒壳、右板簧、左板簧和台盘与推动块、左升降块、右升降块、转动轴、齿轮组和传动轴设置为按照调节升降高度的方式分布,底座、显示屏、筒壳、右板簧、左板簧和台盘与把手、支撑台、扭力簧、套圈和挂杆设置为按照柔性连接的方式分布并且底座、显示屏、筒壳、右板簧、左板簧和台盘与货台和靠背设置为按照前后平台的方式分布,一个支撑台和两个扭力簧设置为组成一组下托台部件并且一组下托台部件设置在显示屏与把手之间,一个套圈和一个挂杆设置为组成一组上挂部件并且两组上挂部件设置在显示屏与底座之间,轴头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联接,主动齿轮设置为与轴杆部联接,轴杆部设置为与横板部和耳部转动式联接,凸缘部设置为与耳部接触式联接,第三滑动块部设置为与第三滑动槽体联接,第二支撑爪体和第一支撑爪体分别设置为与第四滑动槽体联接,第二滑动块部设置为与第二滑动槽体联接,第一滑动块部设置为与第一滑动槽体联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底座、显示屏和台盘是基础部件,也是本实用新型的必要技术特征,筒壳、推动块、左升降块、右升降块、右板簧、左板簧、转动轴、货台、齿轮组、传动轴、把手、支撑台、扭力簧、套圈、挂杆和靠背是功能部件,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技术效果的特征,横板部、竖板部、耳部、左条部、右条部、筒部、第一滑动槽体、第二滑动槽体、第三滑动槽体、第一块部、第一滑动块部、第四滑动槽体、第二块部、第二滑动块部、第一支撑爪体、第三块部、第三滑动块部、第二支撑爪体、轴杆部、凸缘部、环盘部、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把持部、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平板部和轴头部这些技术特征的设计,是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技术特征。
在本技术方案中,对蹬踏冲击力进行缓冲的底座、显示屏、台盘和板簧组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档案信息的查阅平台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1、筒壳2、推动块3、左升降块4、右升降块5、转动轴9、齿轮组91和传动轴92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底座-1、筒壳-2、推动块-3、左升降块-4、右升降块-5、右板簧-6、左板簧-7、台盘-8、转动轴-9、货台-90、齿轮组-91、传动轴-92、把手-93、支撑台-94、扭力簧-95、显示屏-96、套圈-97、挂杆-98、靠背-99、横板部-11、竖板部-12、耳部-13、左条部-14、右条部-15、筒部-21、第一滑动槽体-22、第二滑动槽体-23、第三滑动槽体-24、第一块部-31、第一滑动块部-32、第四滑动槽体-33、第二块部-41、第二滑动块部-42、第一支撑爪体-43、第三块部-51、第三滑动块部-52、第二支撑爪体-53、轴杆部-921、凸缘部-922、环盘部-923、主动齿轮-912、从动齿轮-911、把持部-931、第一连接条-932、第二连接条-933、平板部-941、轴头部-942。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 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另外,除非特别说明,在下 面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均是市售可得的,如没有明确说明处理条件,请参考购 买的产品说明书或者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进。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一,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底座1、筒壳2、推动块3、左升降块4、右升降块5、右板簧6、左板簧7、台盘8、转动轴9、货台90、齿轮组91、传动轴92、把手93、支撑台94、扭力簧95、显示屏96、套圈97、挂杆98和靠背99并且在底座1上分别设置有筒壳2、货台90、传动轴92、把手93、挂杆98和靠背99,在筒壳2上设置有转动轴9并且在转动轴9上设置有推动块3,在筒壳2和推动块3之间分别设置有左升降块4和右升降块5并且右板簧6设置在右升降块5上,左板簧7设置在左升降块4上并且台盘8设置在右板簧6和左板簧7上,在传动轴92与转动轴9之间设置有齿轮组91并且支撑台94设置在把手93上,在支撑台94与把手93之间设置有扭力簧95并且显示屏96设置在支撑台94上,在显示屏96与挂杆98之间设置有套圈97。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设置为包含有横板部11、竖板部12、耳部13、左条部14和右条部15并且竖板部12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横板部11的上端端面的左侧面部联接,竖板部12的右侧面的中间部设置为与耳部13联接并且横板部11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左条部14和右条部15联接,横板部11的上端端面的中间部设置为与筒壳2联接并且横板部11的上端端面的左侧面部设置为与货台90联接,横板部11的上端端面的右侧面部设置为与靠背99联接并且耳部13和横板部11分别设置为与传动轴92联接,竖板部12的右侧面的上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把手93和挂杆98联接并且横板部11、竖板部12和耳部13设置分别设置为矩形板状体,左条部14和右条部15分别设置为直角梯形块状体。
通过底座1,形成了对筒壳2、货台90、传动轴92、把手93、挂杆98和靠背99的支撑连接点,由横板部11,实现了与筒壳2的连接,实现了与货台90的连接,实现了与靠背99的连接,由耳部13,实现了与传动轴92的连接,由竖板部12,实现了与把手93的连接,实现了与挂杆98的连接,由左条部14和右条部15,实现了对横板部11的支撑,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其它部件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在筒壳2的筒部2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第一滑动槽体22,在筒部21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二滑动槽体23并且在筒部21的右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三滑动槽体24,筒部21的左右侧壁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转动轴9转动式联接并且筒部21设置为与台盘8容纳式联接,第一滑动槽体22设置为与推动块3联接并且第二滑动槽体23设置为与左升降块4联接,第三滑动槽体24设置为与右升降块5联接并且筒部21的下端头设置为与底座1联接,筒部21设置为矩形箱状体并且第一滑动槽体22、第二滑动槽体23和第三滑动槽体24分别设置为燕尾槽状体。
通过筒壳2,形成了对底座1、推动块3、左升降块4、右升降块5、台盘8和转动轴9的支撑连接点,由筒部21,实现了与底座1的连接,实现了与台盘8的连接,实现了与转动轴9的连接,由第一滑动槽体22,实现了与推动块3的连接,由第二滑动槽体23,实现了与左升降块4的连接,由第三滑动槽体24,实现了与右升降块5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推动块3、左升降块4、右升降块5、台盘8和转动轴9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在推动块3的第一块部3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第一滑动块部32并且在第一块部3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第四滑动槽体33,第一块部31设置为与转动轴9螺纹式联接并且第一滑动块部32设置为与筒壳2联接,第四滑动槽体33分别设置为与左升降块4和右升降块5联接并且第一块部31设置为具有上端端面部为斜面的楔形块,第一滑动块部32设置为燕尾导轨体并且第四滑动槽体33设置为燕尾槽状体,第四滑动槽体33的中心线与第一块部31的水平横向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22-44°。
通过推动块3,形成了对筒壳2、左升降块4、右升降块5和转动轴9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一滑动块部32,实现了与筒壳2的连接,由第一块部31,实现了与转动轴9的连接,由第四滑动槽体33,实现了与左升降块4的连接,实现了与右升降块5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带动左升降块4和右升降块5进行升降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在左升降块4的第二块部41的左端端面部设置有第二滑动块部42,在第二块部41的下端端面的右侧面部设置有第一支撑爪体43并且第二块部4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左板簧7联接,第二滑动块部42设置为与筒壳2联接并且第一支撑爪体43设置为与推动块3接触式联接,第二块部41设置为L字形条状体并且第二滑动块部42设置为燕尾槽状体,第一支撑爪体43设置为具有下端端面部为斜面的条形体。
通过左升降块4,形成了对筒壳2、推动块3和左板簧7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二滑动块部42,实现了与筒壳2的连接,由第一支撑爪体43,实现了与推动块3的连接,由第二块部41,实现了与左板簧7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左板簧7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在右升降块5的第三块部51的右端端面部设置有第三滑动块部52,在第三块部51的下端端面的左侧面部设置有第二支撑爪体53并且第三块部5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右板簧6联接,第三滑动块部52设置为与筒壳2联接并且第二支撑爪体53设置为与推动块3接触式联接,第三块部51设置为L字形条状体并且第三滑动块部52设置为燕尾槽状体,第二支撑爪体53设置为具有下端端面部为斜面的条形体。
通过右升降块5,形成了对筒壳2、推动块3和右板簧6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三滑动块部52,实现了与筒壳2的连接,由第二支撑爪体53,实现了与推动块3的连接,由第三块部51,实现了与右板簧6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右板簧6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右板簧6设置为P字形汽车板簧并且右板簧6的下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右升降块5联接,右板簧6的上端头设置为与台盘8联接。
通过右板簧6,形成了对右升降块5和台盘8的支撑连接点,由右板簧6,实现了与右升降块5的连接,实现了与台盘8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台盘8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左板簧7设置为P字形汽车板簧并且左板簧7的下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左升降块4联接,左板簧7的上端头设置为与台盘8联接。
通过左板簧7,形成了对左升降块4和台盘8的支撑连接点,由左板簧7,实现了与左升降块4的连接,实现了与台盘8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台盘8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台盘8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台盘8设置为与筒壳2沉入式联接,台盘8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右板簧6和左板簧7联接。
通过台盘8,形成了对右板簧6和左板簧7的支撑连接点,由台盘8,实现了与右板簧6的连接,实现了与左板簧7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操作人员站立的支撑体。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轴9设置为中间部具有螺纹体的杆状体并且转动轴9的端头设置为与筒壳2转动式联接,转动轴9的螺纹体设置为与推动块3联接并且转动轴9的左端头设置为与齿轮组91联接。
通过转动轴9,形成了对筒壳2、推动块3和齿轮组91的支撑连接点,由转动轴9,实现了与筒壳2的连接,实现了与推动块3的连接,实现了与齿轮组91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带动推动块3进行横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在传动轴92的轴杆部921的上端头分别设置有凸缘部922和环盘部923并且轴杆部921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底座1转动式联接,凸缘部922设置为与底座1接触式联接并且轴杆部921的下端头设置为与齿轮组91联接,轴杆部921设置为圆形杆状体并且凸缘部922设置为圆形盘状体,环盘部923设置为包含有圆环和辐条并且圆环设置为通过辐条与轴杆部921联接。
通过传动轴92,形成了对底座1和齿轮组91的支撑连接点,由轴杆部921和凸缘部922,实现了与底座1的连接,由轴杆部921,实现了与齿轮组91的连接,由环盘部923,实现了对轴杆部921施加转动作用力,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带动齿轮组91进行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齿轮组91设置为包含有主动齿轮912和从动齿轮911并且主动齿轮912设置为与从动齿轮911啮合式联接,主动齿轮912设置为与传动轴92联接并且从动齿轮911设置为与转动轴9联接,主动齿轮912设置为柱形齿轮并且从动齿轮911设置为端面齿轮。
通过齿轮组91,形成了对转动轴9和传动轴92的支撑连接点,由从动齿轮911,实现了与转动轴9的连接,由主动齿轮912,实现了与传动轴92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在传动轴92与转动轴9之间进行传递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把手93设置为包含有把持部931、第一连接条932和第二连接条933并且第一连接条932的外端头和第二连接条933的外端头分别设置为与把持部931的端头联接,第一连接条932的内端头和第二连接条933的内端头分别设置为与底座1联接并且第一连接条932和第二连接条933分别设置为与支撑台94转动式联接,第一连接条932和第二连接条933分别设置为与扭力簧95联接并且把持部931设置为圆形杆状体,第一连接条932和第二连接条933分别设置为矩形条状体。
通过把手93,形成了对底座1、支撑台94和扭力簧95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一连接条932和第二连接条933,实现了与底座1的连接,实现了与支撑台94的连接,实现了与扭力簧95的连接,由把持部931,实现了对操作人员的手部的放置,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操作人员的手部放置。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台94设置为平板部941和轴头部942并且平板部941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轴头部942联接,平板部94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显示屏96接触式联接并且轴头部942设置为与把手93转动式联接,平板部941和轴头部942设置为与扭力簧95联接并且平板部941设置为厂字形座状体,轴头部942设置为圆形杆状体。
通过支撑台94,形成了对把手93、扭力簧95和显示屏96的支撑连接点,由轴头部942,实现了与把手93的连接,实现了与扭力簧95的连接,由平板部941,实现了与显示屏96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显示屏96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扭力簧95设置为与支撑台94套接式联接并且扭力簧95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把手93联接,扭力簧95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支撑台94联接。
通过扭力簧95,形成了对把手93和支撑台94的支撑连接点,由扭力簧95,实现了与把手93的连接,实现了与支撑台94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支撑台94与把手93之间的弹性蓄能连接件。
在本实施例中,套圈97设置为U字形杆状体并且套圈97的开口部设置为与显示屏96联接,套圈97设置为与挂杆98套接式联接。
通过套圈97,形成了对显示屏96和挂杆98的支撑连接点,由套圈97,实现了与显示屏96的连接,实现了与挂杆98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显示屏96的挂接连接件。
在本实施例中,挂杆98设置为L字形棒状体并且挂杆98设置为与套圈97插接式联接,挂杆98的内端头设置为与底座1联接。
通过挂杆98,形成了对底座1和套圈97的支撑连接点,由挂杆98,实现了与底座1的连接,实现了与套圈97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显示屏96的挂接连接件。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屏96设置为液晶显示屏并且显示屏96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支撑台94接触式联接,显示屏96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套圈97联接。
通过显示屏96,形成了对支撑台94和套圈97的支撑连接点,由显示屏96,实现了与支撑台94的连接,实现了与套圈97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查阅的档案信息进行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货台90设置为T字形托台并且货台90的竖部的下端头设置为与底座1联接。
通过货台90,形成了对底座1的支撑连接点,由货台90,实现了与底座1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放置操作人员携带的物件。
在本实施例中,靠背99设置为开字形架状体并且靠背99的竖部的下端头设置为与底座1联接。
通过靠背99,形成了对底座1的支撑连接点,由靠背99,实现了与底座1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操作人员在查阅时进行倚靠。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和显示屏96与筒壳2、右板簧6、左板簧7和台盘8设置为按照拱形支撑的方式分布并且,底座1、显示屏96、筒壳2、右板簧6、左板簧7和台盘8与推动块3、左升降块4、右升降块5、转动轴9、齿轮组91和传动轴92设置为按照调节升降高度的方式分布,底座1、显示屏96、筒壳2、右板簧6、左板簧7和台盘8与把手93、支撑台94、扭力簧95、套圈97和挂杆98设置为按照柔性连接的方式分布并且底座1、显示屏96、筒壳2、右板簧6、左板簧7和台盘8与货台90和靠背99设置为按照前后平台的方式分布,一个支撑台94和两个扭力簧95设置为组成一组下托台部件并且一组下托台部件设置在显示屏96与把手93之间,一个套圈97和一个挂杆98设置为组成一组上挂部件并且两组上挂部件设置在显示屏96与底座1之间,轴头部942分别设置为与第一连接条932和第二连接条933联接,主动齿轮912设置为与轴杆部921联接,轴杆部921设置为与横板部11和耳部13转动式联接,凸缘部922设置为与耳部13接触式联接,第三滑动块部52设置为与第三滑动槽体24联接,第二支撑爪体53和第一支撑爪体43分别设置为与第四滑动槽体33联接,第二滑动块部42设置为与第二滑动槽体23联接,第一滑动块部32设置为与第一滑动槽体22联接。
操作人员上到台盘8上,通过右板簧6和左板簧7吸收操作人员对台盘8的蹬踏作用力,保持横板部11和竖板部12的稳定性能,当操作人员作用到环盘部923上,带动轴杆部921在横板部11和耳部13之间进行逆时针转动,通过主动齿轮912和从动齿轮911,带动转动轴9进行转动,使第一块部31沿转动轴9向左移动,第一滑动块部32在第一滑动槽体22上移动,第一支撑爪体43和第二支撑爪体53在第四滑动槽体33上移动,使第三滑动块部52在第三滑动槽体24向上移动,第一滑动块部32在第二滑动槽体23上移动,使台盘8进行升高,带动轴杆部921在横板部11和耳部13之间进行顺时针转动,通过主动齿轮912和从动齿轮911,带动转动轴9进行反向转动,使第一块部31沿转动轴9向右移动,第一滑动块部32在第一滑动槽体22上移动,第一支撑爪体43和第二支撑爪体53在第四滑动槽体33上移动,使第三滑动块部52在第三滑动槽体24向下移动,第一滑动块部32在第二滑动槽体23下移动,使台盘8进行下降,从而调节操作人员与显示屏96的高度,操作人员下压平板部941,在扭力簧95作用下,轴头部942在第一连接条932和第二连接条933进行转动,平板部941与显示屏96分开,操作人员调节套圈97在挂杆98上的位置,从而对显示屏96的视角角度进行调节,操作人员松开平板部941,在扭力簧95作用下,轴头部942在第一连接条932和第二连接条933进行反向转动,平板部941与显示屏96对进行托接,由货台90放置小件物件,由靠背99为操作人员提供休息支撑体。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二,第四滑动槽体33的中心线与第一块部31的水平横向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22°。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三,第四滑动槽体33的中心线与第一块部31的水平横向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44°。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之四,第四滑动槽体33的中心线与第一块部31的水平横向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28°。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按照对蹬踏冲击力进行缓冲的方式把底座1、显示屏96、台盘8和板簧组相互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弹性蓄能抵制蹬踏冲击力的方式把板簧组与底座1、显示屏96和台盘8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板簧组设置为包含有右板簧6和左板簧7。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具有筒壳2、推动块3、左升降块4、右升降块5、转动轴9、齿轮组91和传动轴92的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台盘8和板簧组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具有把手93、支撑台94、扭力簧95、套圈97和挂杆98的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底座1和显示屏96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具有货台90的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底座1上。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具有靠背99的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在底座1上。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底座1、显示屏96、台盘8和板簧组,通过底座1、显示屏96和台盘8,实现了操作人员对档案信息的查阅,通过板簧组,实现了操作人员对台盘8蹬踏冲击力的缓冲,不再都是直接把操作人员站立座安装到支架上,因此防止冲击力传递到显示屏上,提高了对显示屏的保护。
2、由于设计了右板簧6和左板簧7,实现了双板簧支撑。
3、由于设计了筒壳2、推动块3、左升降块4、右升降块5、转动轴9、齿轮组91和传动轴92,实现了对台盘8的升降调节。
4、由于设计了把手93、支撑台94、扭力簧95、套圈97和挂杆98,实现了对显示屏96和底座1之间的柔性连接。
5、由于设计了货台90和靠背99,实现了操作人员的方便操作。
6、由于设计了对结构形状进行了数值范围的限定,使数值范围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不是通过公式计算或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出的技术特征,试验表明该数值范围的技术特征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效果。
7、由于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对蹬踏冲击力进行缓冲的底座1、显示屏96、台盘8和板簧组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因此在用于档案信息的查阅平台装置技术领域内,凡是包含有用于作为支撑体的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并且用于显示查阅的档案信息的显示屏96、设置在底座1上并且用于操作人员站立的台盘8、设置在台盘8与底座1之间的板簧组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档案信息的查阅平台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用于作为支撑体的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并且用于显示查阅的档案信息的显示屏(96)、设置在底座(1)上并且用于操作人员站立的台盘(8)、设置在台盘(8)与底座(1)之间的板簧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档案信息的查阅平台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对蹬踏冲击力进行缓冲的方式把底座(1)、显示屏(96)、台盘(8)和板簧组相互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档案信息的查阅平台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弹性蓄能抵制蹬踏冲击力的方式把板簧组与底座(1)、显示屏(96)和台盘(8)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档案信息的查阅平台装置,其特征是:其中,板簧组设置为包含有右板簧(6)和左板簧(7),
或,还包含有具有筒壳(2)、推动块(3)、左升降块(4)、右升降块(5)、转动轴(9)、齿轮组(91)和传动轴(92)的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台盘(8)和板簧组之间,
或,还包含有具有把手(93)、支撑台(94)、扭力簧(95)、套圈(97)和挂杆(98)的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底座(1)和显示屏(96)之间,
或,还包含有具有货台(90)的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底座(1)上,
或,还包含有具有靠背(99)的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在底座(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档案信息的查阅平台装置,其特征是:在底座(1)上分别设置有筒壳(2)、货台(90)、传动轴(92)、把手(93)、挂杆(98)和靠背(99),在筒壳(2)上设置有转动轴(9)并且在转动轴(9)上设置有推动块(3),在筒壳(2)和推动块(3)之间分别设置有左升降块(4)和右升降块(5)并且右板簧(6)设置在右升降块(5)上,左板簧(7)设置在左升降块(4)上并且台盘(8)设置在右板簧(6)和左板簧(7)上,在传动轴(92)与转动轴(9)之间设置有齿轮组(91)并且支撑台(94)设置在把手(93)上,在支撑台(94)与把手(93)之间设置有扭力簧(95)并且显示屏(96)设置在支撑台(94)上,在显示屏(96)与挂杆(98)之间设置有套圈(9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档案信息的查阅平台装置,其特征是:底座(1)设置为包含有横板部(11)、竖板部(12)、耳部(13)、左条部(14)和右条部(15)并且竖板部(12)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横板部(11)的上端端面的左侧面部联接,竖板部(12)的右侧面的中间部设置为与耳部(13)联接并且横板部(11)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左条部(14)和右条部(15)联接,横板部(11)的上端端面的中间部设置为与筒壳(2)联接并且横板部(11)的上端端面的左侧面部设置为与货台(90)联接,横板部(11)的上端端面的右侧面部设置为与靠背(99)联接并且耳部(13)和横板部(11)分别设置为与传动轴(92)联接,竖板部(12)的右侧面的上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把手(93)和挂杆(98)联接并且横板部(11)、竖板部(12)和耳部(13)设置分别设置为矩形板状体,左条部(14)和右条部(15)分别设置为直角梯形块状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档案信息的查阅平台装置,其特征是:显示屏(96)设置为液晶显示屏并且显示屏(96)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支撑台(94)接触式联接,显示屏(96)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套圈(97)联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档案信息的查阅平台装置,其特征是:台盘(8)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台盘(8)设置为与筒壳(2)沉入式联接,台盘(8)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右板簧(6)和左板簧(7)联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档案信息的查阅平台装置,其特征是:右板簧(6)设置为P字形汽车板簧并且右板簧(6)的下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右升降块(5)联接,右板簧(6)的上端头设置为与台盘(8)联接,
或,左板簧(7)设置为P字形汽车板簧并且左板簧(7)的下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左升降块(4)联接,左板簧(7)的上端头设置为与台盘(8)联接,
或,在筒壳(2)的筒部(2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第一滑动槽体(22),在筒部(21)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二滑动槽体(23)并且在筒部(21)的右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三滑动槽体(24),筒部(21)的左右侧壁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转动轴(9)转动式联接并且筒部(21)设置为与台盘(8)容纳式联接,第一滑动槽体(22)设置为与推动块(3)联接并且第二滑动槽体(23)设置为与左升降块(4)联接,第三滑动槽体(24)设置为与右升降块(5)联接并且筒部(21)的下端头设置为与底座(1)联接,筒部(21)设置为矩形箱状体并且第一滑动槽体(22)、第二滑动槽体(23)和第三滑动槽体(24)分别设置为燕尾槽状体,
或,在推动块(3)的第一块部(3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第一滑动块部(32)并且在第一块部(3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第四滑动槽体(33),第一块部(31)设置为与转动轴(9)螺纹式联接并且第一滑动块部(32)设置为与筒壳(2)联接,第四滑动槽体(33)分别设置为与左升降块(4)和右升降块(5)联接并且第一块部(31)设置为具有上端端面部为斜面的楔形块,第一滑动块部(32)设置为燕尾导轨体并且第四滑动槽体(33)设置为燕尾槽状体,第四滑动槽体(33)的中心线与第一块部(31)的水平横向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22-44°,
或,在左升降块(4)的第二块部(41)的左端端面部设置有第二滑动块部(42),在第二块部(41)的下端端面的右侧面部设置有第一支撑爪体(43)并且第二块部(4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左板簧(7)联接,第二滑动块部(42)设置为与筒壳(2)联接并且第一支撑爪体(43)设置为与推动块(3)接触式联接,第二块部(41)设置为L字形条状体并且第二滑动块部(42)设置为燕尾槽状体,第一支撑爪体(43)设置为具有下端端面部为斜面的条形体,
或,在右升降块(5)的第三块部(51)的右端端面部设置有第三滑动块部(52),在第三块部(51)的下端端面的左侧面部设置有第二支撑爪体(53)并且第三块部(5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右板簧(6)联接,第三滑动块部(52)设置为与筒壳(2)联接并且第二支撑爪体(53)设置为与推动块(3)接触式联接,第三块部(51)设置为L字形条状体并且第三滑动块部(52)设置为燕尾槽状体,第二支撑爪体(53)设置为具有下端端面部为斜面的条形体,
或,转动轴(9)设置为中间部具有螺纹体的杆状体并且转动轴(9)的端头设置为与筒壳(2)转动式联接,转动轴(9)的螺纹体设置为与推动块(3)联接并且转动轴(9)的左端头设置为与齿轮组(91)联接,
或,在传动轴(92)的轴杆部(921)的上端头分别设置有凸缘部(922)和环盘部(923)并且轴杆部(921)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底座(1)转动式联接,凸缘部(922)设置为与底座(1)接触式联接并且轴杆部(921)的下端头设置为与齿轮组(91)联接,轴杆部(921)设置为圆形杆状体并且凸缘部(922)设置为圆形盘状体,环盘部(923)设置为包含有圆环和辐条并且圆环设置为通过辐条与轴杆部(921)联接,
或,齿轮组(91)设置为包含有主动齿轮(912)和从动齿轮(911)并且主动齿轮(912)设置为与从动齿轮(911)啮合式联接,主动齿轮(912)设置为与传动轴(92)联接并且从动齿轮(911)设置为与转动轴(9)联接,主动齿轮(912)设置为柱形齿轮并且从动齿轮(911)设置为端面齿轮,
或,把手(93)设置为包含有把持部(931)、第一连接条(932)和第二连接条(933)并且第一连接条(932)的外端头和第二连接条(933)的外端头分别设置为与把持部(931)的端头联接,第一连接条(932)的内端头和第二连接条(933)的内端头分别设置为与底座(1)联接并且第一连接条(932)和第二连接条(933)分别设置为与支撑台(94)转动式联接,第一连接条(932)和第二连接条(933)分别设置为与扭力簧(95)联接并且把持部(931)设置为圆形杆状体,第一连接条(932)和第二连接条(933)分别设置为矩形条状体,
或,支撑台(94)设置为平板部(941)和轴头部(942)并且平板部(941)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轴头部(942)联接,平板部(94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显示屏(96)接触式联接并且轴头部(942)设置为与把手(93)转动式联接,平板部(941)和轴头部(942)设置为与扭力簧(95)联接并且平板部(941)设置为厂字形座状体,轴头部(942)设置为圆形杆状体,
或,扭力簧(95)设置为与支撑台(94)套接式联接并且扭力簧(95)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把手(93)联接,扭力簧(95)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支撑台(94)联接,
或,套圈(97)设置为U字形杆状体并且套圈(97)的开口部设置为与显示屏(96)联接,套圈(97)设置为与挂杆(98)套接式联接,
或,挂杆(98)设置为L字形棒状体并且挂杆(98)设置为与套圈(97)插接式联接,挂杆(98)的内端头设置为与底座(1)联接,
或,货台(90)设置为T字形托台并且货台(90)的竖部的下端头设置为与底座(1)联接,
或,靠背(99)设置为开字形架状体并且靠背(99)的竖部的下端头设置为与底座(1)联接。
10.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档案信息的查阅平台装置,其特征是:底座(1)和显示屏(96)与筒壳(2)、右板簧(6)、左板簧(7)和台盘(8)设置为按照拱形支撑的方式分布并且,底座(1)、显示屏(96)、筒壳(2)、右板簧(6)、左板簧(7)和台盘(8)与推动块(3)、左升降块(4)、右升降块(5)、转动轴(9)、齿轮组(91)和传动轴(92)设置为按照调节升降高度的方式分布,底座(1)、显示屏(96)、筒壳(2)、右板簧(6)、左板簧(7)和台盘(8)与把手(93)、支撑台(94)、扭力簧(95)、套圈(97)和挂杆(98)设置为按照柔性连接的方式分布并且底座(1)、显示屏(96)、筒壳(2)、右板簧(6)、左板簧(7)和台盘(8)与货台(90)和靠背(99)设置为按照前后平台的方式分布,一个支撑台(94)和两个扭力簧(95)设置为组成一组下托台部件并且一组下托台部件设置在显示屏(96)与把手(93)之间,一个套圈(97)和一个挂杆(98)设置为组成一组上挂部件并且两组上挂部件设置在显示屏(96)与底座(1)之间,轴头部(942)分别设置为与第一连接条(932)和第二连接条(933)联接,主动齿轮(912)设置为与轴杆部(921)联接,轴杆部(921)设置为与横板部(11)和耳部(13)转动式联接,凸缘部(922)设置为与耳部(13)接触式联接,第三滑动块部(52)设置为与第三滑动槽体(24)联接,第二支撑爪体(53)和第一支撑爪体(43)分别设置为与第四滑动槽体(33)联接,第二滑动块部(42)设置为与第二滑动槽体(23)联接,第一滑动块部(32)设置为与第一滑动槽体(22)联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82811.2U CN210696790U (zh) | 2019-07-25 | 2019-07-25 | 用于档案信息的查阅平台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82811.2U CN210696790U (zh) | 2019-07-25 | 2019-07-25 | 用于档案信息的查阅平台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696790U true CN210696790U (zh) | 2020-06-09 |
Family
ID=70924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18281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96790U (zh) | 2019-07-25 | 2019-07-25 | 用于档案信息的查阅平台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696790U (zh) |
-
2019
- 2019-07-25 CN CN201921182811.2U patent/CN21069679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70048117A1 (en) |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oving and lifting objects with a lifting fork | |
CN104444964A (zh) | 一种可自动卸货的插取式抓取器 | |
CN112586887B (zh) | 一种有收纳功能的课桌椅 | |
CN210696790U (zh) | 用于档案信息的查阅平台装置 | |
CN110733475A (zh) | 一种天然气运输车机械支撑装置 | |
CN204251183U (zh) | 一种插取式抓取器 | |
CN212233576U (zh) | 一种升降式教育管理教学用的办公桌 | |
CN210424374U (zh) | 一种计算机显示器用支撑底座 | |
CN209834359U (zh) | 折叠式物料框 | |
CN113232703A (zh) | 一种具有升降托举结构的物流推车 | |
CN218791230U (zh) | 一种高效稳定的书立 | |
CN214566919U (zh) | 一种折叠塑料托盘 | |
CN216231252U (zh) | 一种便于携带的激光条码打印机 | |
CN217753814U (zh) | 一种家具生产用运料装置 | |
CN213622180U (zh) | 一种纵梁下料系统 | |
CN211408089U (zh) | 多功能便移式书桌 | |
CN219822212U (zh) | 一种通用型转运架 | |
CN110979417A (zh) | 一种便携式搬运装置 | |
CN214692265U (zh) | 一种升降式载物台 | |
CN220520039U (zh) | 一种升降式下料装置 | |
CN214759758U (zh) | 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用教学讲台 | |
CN209290553U (zh) | 新型双驱双向agv | |
CN213487779U (zh) | 一种多用床头柜 | |
CN215042876U (zh) | 一种电子商务推车 | |
CN211431989U (zh) |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新型货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9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