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89278U - 多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689278U CN210689278U CN201921648808.5U CN201921648808U CN210689278U CN 210689278 U CN210689278 U CN 210689278U CN 201921648808 U CN201921648808 U CN 201921648808U CN 210689278 U CN210689278 U CN 2106892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at tube
- heat exchanger
- fins
- flat
- grou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5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 F28D1/0535—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the conduits having a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 F28D1/05366—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 F28D1/05383—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with multiple rows of conduits or with multi-channel condu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2—Evapor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4—Condens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02—Tubular elements of cross-section which is non-circular
- F28F1/022—Tubular elements of cross-section which is non-circular with multiple channe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1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 F28F1/1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 F28F1/126—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consisting of zig-zag shaped fins
- F28F1/128—Fins with openings, e.g. louvered fi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68—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efrigerant cycl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10/00—Heat exchange conduits
- F28F2210/10—Particular layout, e.g. for uniform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ome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制冷系统,所述多通道换热器,包括:多个扁管,所述扁管包括沿空气气流的进口侧到空气气流的出口侧的方向分布的第1扁管部、第2扁管部、第3扁管部和第4扁管部,每组所述扁管部包括至少两个流通通道,所述扁管具有沿所述扁管厚度方向和扁管宽度方向相交的横截面,所述横截面包括流通截面,所述第1扁管部的流通截面的总面积为A1,……,所述第4扁管部的流通截面的总面积为A4,所述第1扁管部的流通截面的总面积A1是所述第4扁管部的流通截面的总面积A4的1.05倍‑1.4倍。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扁管,可以提高换热器迎风侧的换热效率,提高换热器换热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通道换热器和具有该多通道换热器的空调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多通道换热器作为铜管翅片式换热器的替代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空调技术领域的关注,近年来发展迅速。沿制冷剂流动方向,制冷剂在并排的流道内蒸发或冷凝位置不同,导致制冷剂在流道内流量分配与换热温差不匹配,在扁管的截面上靠近迎风侧和靠近背风侧出现明显的温差,靠近换热器出口的扁管截面上形成明显的过冷度或者过热度温度梯度,迎风侧的温差不能被更好的利用。
发明内容
为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多通道换热器,该多通道换热器可以改善制冷剂在流道内流量分配与换热温差的匹配,提高换热器迎风侧的换热效率,提高换热器换热能力。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多通道换热器,包括:多个扁管,所述多个扁管沿所述扁管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扁管具有沿所述扁管的厚度方向彼此相对且平行的第一纵向侧面和第二纵向侧面以及沿该扁管的宽度方向彼此相对的第三纵向侧面和第四纵向侧面,所述第一纵向侧面和所述第二纵向侧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纵向侧面和所述第四纵向侧面之间的距离,沿所述扁管宽度方向将所述扁管分成宽度相等的四部分,包括沿空气气流的进口侧到空气气流的出口侧的方向分布的第1扁管部、第2扁管部、第3扁管部和第4扁管部,每组所述扁管部包括至少两个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沿所述扁管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各个所述流通通道沿所述扁管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扁管具有沿所述扁管厚度方向和扁管宽度方向相交的横截面,所述横截面包括流通截面,所述第1 扁管部的流通截面的总面积为A1,……,所述第4扁管部的流通截面的总面积为A4,所述第1扁管部的流通截面的总面积A1是所述第4扁管部的流通截面的总面积A4的 1.05倍-1.4倍。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扁管,将四部分流通通道的流通截面积设置为沿空气进口侧到空气出口侧依次减小,可使得多通道换热器的迎风侧的换热量和出风侧的换热量能够合理地匹配气流在空气进口侧和在空气出口侧的换热需求量,提升迎风侧的换热效率,进而提升多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四部分所述扁管部中的任意一个所述流通通道和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流通通道的距离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1扁管部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流通通道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2扁管部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流通通道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1扁管部的各个所述流通通道中完整位于所述第1扁管部的所述流通通道的截面积之和小于所述第2扁管部的各个所述流通通道中完整位于所述第2扁管部的所述流通通道的截面积之和。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翅片:所述翅片沿所述扁管的宽度方向设置在两个所述扁管之间且分别与两个所述扁管相连,所述翅片包括第1至第n组翅片,所述第1组翅片,……,第n组翅片沿空气气流的进口侧到空气气流的出口侧的方向分布,其中,1 ≤n,n为整数,所述第n组翅片的空气侧传热系数小于所述第1组翅片的空气侧传热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1至第n组翅片均设有沿所述扁管的宽度方向设置的多个百叶窗,第1组翅片的百叶窗的数目大于第n组翅片的百叶窗的数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通道换热器具有下述特征中的至少一项:a.第1组翅片的百叶窗的开窗宽度大于第n组翅片的百叶窗的开窗宽度;b.第1组翅片的百叶窗的开窗角度大于第n组翅片的百叶窗的开窗角度;c.第1组翅片的百叶窗的开窗长度大于第n 组翅片的百叶窗的开窗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1组翅片中沿所述扁管长度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翅片的间距小于第n组翅片中沿所述扁管长度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翅片的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组所述扁管部的每个所述流通通道的流通截面积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通道换热器具有下述特征中的至少一项:a.同一组所述扁管部的每个所述流通通道的截面积形状相同;b.每组所述扁管部包括相同数目的所述流通通道;c.任意两个所述流通通道沿所述扁管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相同,不同组所述扁管部的所述流通通道沿所述扁管的厚度方向的长度不同;d.任意两个所述流通通道沿所述扁管的厚度方向的长度相同,不同组所述扁管部的所述流通通道沿所述扁管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不同;e.至少部分所述流通通道内设有内筋。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制冷系统。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空调制冷系统,包括上述任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多通道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压缩机、节流阀,所述多通道换热器的第一集流管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中的一个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端相连,所述多通道换热器的第一集流管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中的另一个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相连,所述节流阀连接在所述多通道换热器的第二集流管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之间。
所述空调制冷系统和上述的多通道换热器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多通道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多通道换热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箭头方向为空气流向);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多通道换热器的翅片在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多通道换热器的翅片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多通道换热器的翅片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多通道换热器的翅片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多通道换热器的扁管的截面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多通道换热器的扁管的截面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多通道换热器的扁管的截面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多通道换热器的扁管的截面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多通道换热器的扁管的截面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多通道换热器的扁管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
多通道换热器100,
第一集流管10,第二集流管20,
扁管30,第一纵向侧面30a,第二纵向侧面30b,第三纵向侧面30c,第四纵向侧面30d,流通通道30e,第1组流通通道31,第2组流通通道32,第3组流通通道33,第 4组流通通道34,第5组流通通道35,第6组流通通道36,第7组流通通道37,内筋38,
翅片40,百叶窗40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如图1-图12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多通道换热器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多通道换热器100包括:第一集流管10、第二集流管20和多个扁管30。
如图1所示,第一集流管10的轴向与第二集流管20的轴向可以平行,第一集流管10和第二集流管20可以相互平行间隔开设置,第一集流管10和第二集流管20沿扁管 30的长度方向分布,第一集流管10可以作为入口集流管,第二集流管20可以作为出口集流管,或者第一集流管10可以作为出口集流管,第二集流管20可以作为入口集流管。
如图1所示,多个扁管30沿扁管30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扁管30的厚度方向可以与第一集流管10的轴向、第二集流管20的轴向平行,多个扁管30可以沿第一集流管 10的轴向和第二集流管20的轴向间隔开布置。如图2所示,扁管30的第一端与第一集流管10相连,且扁管30的第二端与第二集流管20相连以连通第一集流管10和第二集流管20,这样换热介质可以在第一集流管10——扁管30——第二集流管20或者第二集流管20——扁管30——第一集流管10之间流通。第一集流管10可以设有第一接口,第二集流管20可以设有第二接口,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管路相连,以将换热器连接于整个空调系统或者其他换热系统中。
如图7-图12所示,扁管30具有第一纵向侧面30a、第二纵向侧面30b、第三纵向侧面30c和第四纵向侧面30d。
其中,第一纵向侧面30a和第二纵向侧面30b沿该扁管30的厚度方向彼此相对且平行,第三纵向侧面30c和第四纵向侧面30d沿该扁管30的宽度方向彼此相对,第一纵向侧面30a和第二纵向侧面30b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三纵向侧面30c和第四纵向侧面30d 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该扁管30的厚度小于宽度。
在将多通道换热器100实际应用时,空气从两个扁管30之间的间隙流过,也就是说,空气通过第一纵向侧面30a和第二纵向侧面30b,本申请的扁管30中,第一纵向侧面 30a和第二纵向侧面30b平行设置,即扁管30的厚度沿进风方向是不变的,这样扁管30自身对空气的流动性影响小。
其中,如图7-图12所示,沿扁管30的宽度方向将扁管30分成宽度相等的四部分,四部分包括沿从空气气流的进口侧到空气气流的出口侧的方向分布的第1扁管部、第2 扁管部、第3扁管部和第4扁管部,且每扁管部包括至少2个流通通道30e,流通通道 30e沿扁管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四部分扁管部的各个流通通道30e沿扁管30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扁管30具有沿扁管30厚度方向和扁管30宽度方向相交的横截面,横截面包括流通截面,第1扁管部的流通截面的总面积为A1,第4扁管部的流通截面的总面积为A4,第1扁管部的流通截面的总面积A1是第4扁管部的流通截面的总面积A4的 1.4倍-1.05倍,其中,第2扁管部的流通截面的总面积A2,第3扁管部的的流通截面的总面积为A3。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扁管30为沿其宽度方向等份划分的四部分,而流通通道30e的分布与扁管的分隔无直接对应关系,因此,流通通道30e在具体划分过程中可能至少一部分划入前一扁管部,且剩余部分划入后一扁管部中。由此,本申请所指的扁管部的流通截面包括位于该扁管部的完整的流通通道的横截面和不完整的流通通道的横截面。
这样,第2扁管部的流通截面的总面积A2可为第3扁管部的的流通截面的总面积为A3的1.3倍,第3扁管部的流通截面的总面积A3可为第4扁管部的的流通截面的总面积为A4的1.2倍,即四部分扁管部的流通通道30e的流通截面积沿空气进口侧到空气出口侧逐渐地增大。当然,流通通道30e的数量不限于四部分,也可为更多组,如六组、七组或八组,其中,可将四部分扁管部中的任意一个流通通道30e和与其相邻的两个流通通道30e的距离设置为相等,以使各组流通通道30e均匀布置。
可以理解的是,气流在流经多通道换热器100的过程中,多通道换热器100的迎风侧的气流与换热介质的温度差较大,且多通道换热器100的出风侧的气流与换热介质的温度差较小。这样,气流在多通道换热器100的出风侧的换热需求量小于气流在多通道换热器100的迎风侧的换热需求量,其中,多通道换热器100的迎风侧对应气流进口侧,多通道换热器100的出风侧对应气流出口侧。
相关技术中,多通道换热器100从迎风侧到出风侧的多个流通通道30e的截面积相同,由于气流与换热介质的传热存在,并排的每个流通通道30e沿风流动方向(横向方向)换热介质温度不同。因此,在某一位置,靠迎风侧的第1组流道通道内的换热介质实现了蒸发或冷凝,而沿横向后排流道内的换热介质还未发生蒸发或冷凝。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1扁管部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流通通道30e之间的距离为B1,第2扁管部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流通通道30e之间的间距为B2,B1大于B2,即多组流通通道30e中从空气气流的进口侧到空气气流的出口侧的每组流通通道30e的各个流通通道的间距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1扁管部的各个流通通道30e中完整位于第1扁管部的流通通道30e的截面积之和为C1,第2扁管部的各个流通通道30e中完整位于第2扁管部的流通通道30e的截面积之和为C2,C2大于C1,换言之,从空气气流的进口侧到空气气流的出口侧的每扁管部的流通通道30e的截面积逐渐增大。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扁管30 为沿其宽度方向等份划分的四部分,而流通通道30e的分布与扁管的分隔无直接对应关系,因此,流通通道30e在具体划分过程中可能至少一部分划入前一扁管部,且剩余部分划入后一扁管部中。
本申请中,如图7-图12所示,在将多扁管部对应的流通通道30e的流通截面积设置为沿空气进口侧到空气出口侧依次减小,这样,可使得多扁管部中的换热介质的流量沿空气进口侧到空气出口侧依次减小,即多通道换热器100的换热效果沿空气进口侧到空气出口侧逐渐减弱,由此,使得多通道换热器100的迎风侧的换热量和出风侧的换热量能够合理地匹配气流在空气进口侧和在空气出口侧的换热需求量,以使多通道换热器 100的两侧的换热效果更满足实际需求,平衡多通道换热器100的迎风侧、出风侧的温度差,防止出现多通道换热器100一侧过冷、一侧过热的情况,保证多通道换热器100 合理、安全地使用,提升多通道换热器100的换热性能。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扁管30,将4扁管部的流通通道的流通截面积设置为沿空气进口侧到空气出口侧依次减小,可使得多通道换热器100的迎风侧的换热量和出风侧的换热量能够合理地匹配气流在空气进口侧和在空气出口侧的换热需求量,进而有效地平衡迎风侧、背风侧的扁管30内冷媒的温差,优化出口过冷过热度,进而提升多通道换热器100的换热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多通道换热器100还包括翅片40,翅片40沿扁管 30的宽度方向设置为在两个扁管30之间,且翅片40分别与两个扁管30相连,翅片包括第1至第n组翅片40。
其中,如图4所示,每组包括至少一个翅片40,第1至第n组翅片40均安装在一个扁管30的第一纵向侧面30a与相邻的一个扁管30的第二纵向侧面30b之间,且第1 至第n组翅片40沿扁管30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第1组翅片40,……,第n组翅片 40沿空气进口侧到空气出口侧的方向分布,其中,1≤n,n为整数。
由于扁管30在宽度方向上设有多个流通通道30e,这样多个流通通道30e可与n组翅片40对应,这样,多通道换热器100内的换热介质的热量可扩散至翅片40以与气流进行换热,且翅片40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这样,气流可与翅片40进行充分地换热,使得多通道换热器100的每个部分的散热效果均可以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其中,第n组翅片40的空气侧传热系数小于第1组翅片40的空气侧传热系数,n 组翅片40从第1组至第n组的空气侧传热系数依次减小,且靠近空气进口侧的翅片40 的传热系数大于靠近空气进口侧的翅片40的传热系数,以使多组翅片40能够合理地匹配气流在空气进口侧和在空气出口侧的换热需求量,进而有效地平衡迎风侧、背风侧的扁管30内冷媒的温差,优化出口过冷过热度,进而提升多通道换热器100的换热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1至第n组翅片40均设有沿扁管30的宽度方向设置的多个百叶窗40a,第1组翅片40的百叶窗40a的数目为Q1,……,第k组翅片40的百叶窗40a 的数目为Qk,……,第n组翅片40的百叶窗40a的数目为Qn,其中,满足:Q1大于 Qn,且在n大于1时,满足Qk-1大于Qk。
也就是说,如图5所示,n组翅片40中从第1组至第n组的百叶窗40a的数量依次减少,且百叶窗40a的数量越多换热效果越好,以使多通道换热器100在从空气进口侧的换热效果大于在空气出口侧的换热效果。这样,可使得多通道换热器100的换热效果能够合理地匹配气流在空气进口侧和在空气出口侧的换热需求量,优化出口过冷过热度,避免出现单侧过热且单侧过冷的情况,提高多通道换热器100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通道换热器100具有下述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a.如图4、图6所示,第1组翅片40的百叶窗40a的开窗宽度为W1,……,第k 组翅片40的百叶窗40a的开窗宽度为Wk,……,第n组翅片40的百叶窗40a的开窗宽度为Wn,满足:W1大于Wn,其中,在n大于1时,满足Wk-1大于Wk。由此,n组翅片40中从第1组至第n组的百叶窗40a的开窗宽度依次减小,且百叶窗40a的开窗宽度越大换热效果越好,以使多通道换热器100在从空气进口侧的换热效果大于在空气出口侧的换热效果。这样,可使得多通道换热器100的换热效果能够合理地匹配气流在空气进口侧和在空气出口侧的换热需求量,提升多通道换热器100的换热性能。
b.如图4所示,第1组翅片40的百叶窗40a的开窗角度为R1,……,第k组翅片 40的百叶窗40a的开窗角度为Rk,……,第n组翅片40的百叶窗40a的开窗角度为 Rn,其中,满足R1大于Rn,且在n大于1时,满足Rk-1大于Rk,由此,n组翅片40中从第1组至第n组的百叶窗40a的开窗角度依次减小,且百叶窗40a的开窗角度越大换热效果越好,以使多通道换热器100在从空气进口侧的换热效果大于在空气出口侧的换热效果。这样,可使得多通道换热器100的换热效果能够合理地匹配气流在空气进口侧和在空气出口侧的换热需求量,提升多通道换热器100的换热性能。
c.如图4所示,第1组翅片40的百叶窗40a的开窗长度为L1,……,第k组翅片 40的百叶窗40a的开窗长度为Lk,……,第n组翅片40的百叶窗40a的开窗长度为Ln,其中,满足L1大于Ln,且在n大于1时,满足Lk-1大于Lk。这样,n组翅片40中从第 1组至第n组的百叶窗40a的开窗长度依次减小,且百叶窗40a的开窗长度越大换热效果越好,以使多通道换热器100在从空气进口侧的换热效果大于在空气出口侧的换热效果。这样,可使得多通道换热器100的换热效果能够合理地匹配气流在空气进口侧和在空气出口侧的换热需求量,提升多通道换热器100的换热性能。
由此,本申请的多通道换热器100,在满足上述特征中的至少一个时,前一组翅片40的空气侧传热系数或者说散热性能优于后一组翅片40的空气侧传热系数,配合流通截面积较大的前一组流通通道30e,可以进一步地增大迎风侧翅片40与空气之间的换热,增加冷媒向空气的热量交换,以在出风侧换热时,出风侧的换热介质也能够同样有效地换热,如此可均衡多通道换热器100两侧的换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的,如图3所示,第1组翅片40中沿扁管30长度方向上相邻两个翅片40的间距为Fp1,……,第k组翅片40中沿扁管30长度方向上相邻两个翅片40的间距为Fpk,……,第n组翅片40中沿扁管30长度方向上相邻两个翅片40的间距为 Fpn,满足:Fp1小于Fpn,其中,在n大于1时,满足Fpk-1小于Fpk。换言之,前一组翅片40的相邻两个翅片40的间距小于后一组翅片40的相邻两个翅片40的间距,这样,前一组翅片40的空气侧传热系数或者说散热性能优于后一组翅片40的空气侧传热系数,配合流通截面积较大的后一组流通通道30e,可以进一步增大迎风侧翅片40与空气之间的换热,增加冷媒向空气的热量交换,以在出风侧换热时,出风侧的换热介质也能够同样有效地换热,如此可均衡多通道换热器100两侧的换热效果。
由此,通过对扁管30内部流通通道30e截面积与翅片40的相关参数进行结合设计,来有效地减少多通道换热器100的扁管30截面上的温度梯度,平衡迎风侧、背风侧内换热介质的温差,优化出口过冷过热度,进而提升多通道换热器100的换热性能。
其中,可在翅片40上设凸台,且增大翅片40从迎风侧到背风侧的凸台数量比例;或者增大翅片40上的从迎风侧到背风侧的凸台接触面积比例;再或者减少迎风侧翅片 40部位上的翻边高度,增大翅片40上的从迎风侧到背风侧的翅片40数量;调整翅片 40分布的密度,如迎风侧的翅片40密度大于背风侧的翅片40的密度,以均衡多通道换热器100两侧的换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每扁管部均包括多个流通通道30e,且同一扁管部的每个流通通道30e的流通截面积相等,以使每扁管部的多个流通通道30e均可进行换热介质的流通,增大多通道换热器100整体的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通道换热器100具有下述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a.如图8和图9所示,同一扁管部的每个流通通道30e的截面积形状相同,以便于使扁管30挤压成型。
b.如图8和图9所示,每扁管部均包括多个流通通道30e,且每扁管部的包括相同数目的流通通道30e,以使多通道换热器100的整体结构更加规整。
c.如图8所示,任意两个流通通道30e沿扁管30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相同,不同扁管部的流通通道30e沿扁管30的厚度方向的长度不同,但多扁管部的的流通通道30e 的截面积还是从迎风侧到背风侧依次递减。
d.如图7和图9所示,任意两个流通通道30e沿扁管30的厚度方向的长度相同,不同扁管部的流通通道30e沿扁管30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不同,但多组的流通通道30e 的截面积还是从迎风侧到背风侧依次递减。
e.每个流通通道30e的外轮廓相同,如每个流通通道30e的外轮廓可为矩形、圆形、六边形和三角形中的一种,且在至少部分流通通道30e内设有内筋38,其中,内径主要设于靠近背风侧的流通通道30e内,以使减少背风侧的流通通道30e的截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2扁管部的流通通道30e大于或等于第3扁管部中任意一个的流通通道30e;第1扁管部的流通通道30e、第2扁管部的流通通道30e和第3 扁管部的流通通道30e中至少有两个流通通道30e的截面积相等;且第1扁管部的流通通道30e、第2扁管部的流通通道30e、第3扁管部的流通通道30e的流通通道30e数量设置为相同,或者第1扁管部的流通通道30e、第2扁管部的流通通道30e、第3扁管部的流通通道30e的流通通道30e数量设置为依次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扁管30的外形呈圆形,且在扁管30内设有多个内筋38,且迎风侧的内筋38的数量少于背风侧的内筋38的数量,以使背风侧的换热介质的流通阻力增大,迎风侧的流动阻力减小。且如图10所示,扁管30的靠近背风侧的部分设有内筋38。
如图10所示,扁管30依次包括第1扁管部的流通通道31,第2扁管部的流通通道32,第3扁管部的流通通道33,第4扁管部的流通通道34,第5扁管部的流通通道35,第6扁管部的流通通道36,第7扁管部的流通通道37,且靠近背风侧的多扁管部的流通通道30e内设有内筋38。
或者将扁管30的外形设置为椭圆形或和多边形,如图7-图12所示,扁管30的外形为椭圆形,且迎风侧的流通通道30e的数量或面积多于背风侧;再或者扁管30采用丝管,且沿着迎风侧往背风侧的方向,迎风侧丝管的数量多于背风侧或者丝管的内截面大于背风侧丝管。
这样,通过对扁管30的形状、流通通道30e的形状及布置方式,可使得多通道换热器100的迎风侧的换热量和背风侧的换热量均能够匹配实际的换热需求,来有效地减少多通道换热器100的扁管30截面上的温度梯度,平衡迎风侧、背风侧内换热介质的温差,优化出口过冷过热度,进而提升多通道换热器100的换热性能。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制冷系统。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空调制冷系统,包括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多通道换热器100、第二换热器、压缩机、节流阀,多通道换热器100的第一集流管10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中的一个与压缩机的进口端相连,多通道换热器100的第一集流管10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中的另一个与压缩机的出口端相连,节流阀连接在多通道换热器100的第二集流管20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之间。
由此,通过在空调制冷系统中设置上述的多通道换热器100,可使得空调制冷系统的各个扁管路中的换热介质均能够对气流进行有效换热,不会出现局部换热不足且局部换热过剩的情况,提高空调制冷系统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提高空调制冷系统的实用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多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扁管,所述多个扁管沿扁管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扁管具有沿所述扁管的厚度方向彼此相对且平行的第一纵向侧面和第二纵向侧面以及沿所述扁管的宽度方向彼此相对的第三纵向侧面和第四纵向侧面,所述第一纵向侧面和所述第二纵向侧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纵向侧面和所述第四纵向侧面之间的距离,沿所述扁管宽度方向将所述扁管分成宽度相等的四部分,包括沿空气气流的进口侧到空气气流的出口侧的方向分布的第1扁管部、第2扁管部、第3扁管部和第4扁管部,每组所述扁管部包括至少两个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沿所述扁管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各个所述流通通道沿所述扁管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扁管具有沿所述该扁管厚度方向和该扁管宽度方向相交的横截面,所述横截面包括流通截面,所述第1扁管部的流通截面的总面积为A1,……,所述第4扁管部的流通截面的总面积为A4,所述第1扁管部的流通截面的总面积A1是所述第4扁管部的流通截面的总面积A4的1.05倍-1.4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四部分所述扁管部中的任意一个所述流通通道和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流通通道的距离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扁管部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流通通道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2扁管部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流通通道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扁管部的各个所述流通通道中完整位于所述第1扁管部的所述流通通道的截面积之和小于所述第2扁管部的各个所述流通通道中完整位于所述第2扁管部的所述流通通道的截面积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翅片,所述翅片沿所述扁管的宽度方向设置在两个所述扁管之间且分别与两个所述扁管相连,所述翅片包括第1至第n组翅片,所述第1组翅片,……,第n组翅片沿空气气流的进口侧到空气气流的出口侧的方向分布,其中,1≤n,n为整数,所述第n组翅片的空气侧传热系数小于所述第1组翅片的空气侧传热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至第n组翅片均设有沿所述扁管的宽度方向设置的多个百叶窗,第1组翅片的百叶窗的数目大于第n组翅片的百叶窗的数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换热器具有下述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a.第1组翅片的百叶窗的开窗宽度大于第n组翅片的百叶窗的开窗宽度;
b.第1组翅片的百叶窗的开窗角度大于第n组翅片的百叶窗的开窗角度;
c.第1组翅片的百叶窗的开窗长度大于第n组翅片的百叶窗的开窗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第1组翅片中沿所述扁管长度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翅片的间距小于第n组翅片中沿所述扁管长度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翅片的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扁管部的每个所述流通通道的流通截面积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换热器具有下述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a.同一组所述扁管部的每个所述流通通道的截面积形状相同;
b.每组所述扁管部包括相同数目的所述流通通道;
c.任意两个所述流通通道沿所述扁管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相同,不同组所述扁管部的所述流通通道沿所述扁管的厚度方向的长度不同;
d.任意两个所述流通通道沿所述扁管的厚度方向的长度相同,不同组所述扁管部的所述流通通道沿所述扁管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不同;
e.至少部分所述流通通道内设有内筋。
11.一种空调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多通道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压缩机、节流阀,所述多通道换热器的第一集流管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中的一个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端相连,所述多通道换热器的第一集流管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中的另一个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相连,所述节流阀连接在所述多通道换热器的第二集流管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48808.5U CN210689278U (zh) | 2019-09-29 | 2019-09-29 | 多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制冷系统 |
US17/764,816 US20220333833A1 (en) | 2019-09-29 | 2020-09-15 | Multi-channel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ing refrigeration system |
PCT/CN2020/115229 WO2021057543A1 (zh) | 2019-09-29 | 2020-09-15 | 多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制冷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48808.5U CN210689278U (zh) | 2019-09-29 | 2019-09-29 | 多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制冷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689278U true CN210689278U (zh) | 2020-06-05 |
Family
ID=70899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648808.5U Active CN210689278U (zh) | 2019-09-29 | 2019-09-29 | 多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制冷系统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20333833A1 (zh) |
CN (1) | CN210689278U (zh) |
WO (1) | WO2021057543A1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057543A1 (zh) * | 2019-09-29 | 2021-04-01 |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 多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制冷系统 |
WO2022011570A1 (zh) * | 2020-07-14 | 2022-01-20 |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 换热器 |
CN114322105A (zh) * | 2021-03-29 | 2022-04-12 |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 换热器和空调系统 |
CN114608352A (zh) * | 2020-12-08 | 2022-06-10 |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 换热器 |
WO2024114715A1 (zh) * | 2022-11-30 | 2024-06-06 |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 换热管及具有该换热管的换热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234881B2 (en) * | 2008-08-28 | 2012-08-07 |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 Multichannel heat exchanger with dissimilar flow |
CN101526322A (zh) * | 2009-04-13 | 2009-09-09 | 三花丹佛斯(杭州)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 一种扁管及热交换器 |
CN102297547B (zh) * | 2011-06-27 | 2013-04-10 | 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换热器 |
JP6062164B2 (ja) * | 2012-06-13 | 2017-01-18 | 西谷 均 | ヒンジ装置 |
CN109974484B (zh) * | 2019-04-15 | 2021-08-24 |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
CN210689278U (zh) * | 2019-09-29 | 2020-06-05 |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 多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制冷系统 |
-
2019
- 2019-09-29 CN CN201921648808.5U patent/CN210689278U/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9-15 US US17/764,816 patent/US20220333833A1/en active Pending
- 2020-09-15 WO PCT/CN2020/115229 patent/WO2021057543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057543A1 (zh) * | 2019-09-29 | 2021-04-01 |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 多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制冷系统 |
WO2022011570A1 (zh) * | 2020-07-14 | 2022-01-20 |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 换热器 |
EP4184084A4 (en) * | 2020-07-14 | 2024-03-13 |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 HEAT EXCHANGER |
CN114608352A (zh) * | 2020-12-08 | 2022-06-10 |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 换热器 |
WO2022121848A1 (zh) * | 2020-12-08 | 2022-06-16 |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 换热器 |
CN114322105A (zh) * | 2021-03-29 | 2022-04-12 |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 换热器和空调系统 |
WO2024114715A1 (zh) * | 2022-11-30 | 2024-06-06 |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 换热管及具有该换热管的换热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057543A1 (zh) | 2021-04-01 |
US20220333833A1 (en) | 2022-10-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689278U (zh) | 多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制冷系统 | |
CN210128650U (zh) | 扁管、多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制冷系统 | |
CN209877155U (zh) | 辐射对流式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0268332U (zh) | 多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制冷系统 | |
CN210128651U (zh) | 扁管、多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制冷系统 | |
WO2020239120A1 (zh) | 扁管、多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制冷系统 | |
CN209744773U (zh) | 用于空调器的换热器及空调器 | |
CN209877163U (zh) | 辐射对流式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US20220034593A1 (en) | Heat exchanger devices and system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 |
CN209877153U (zh) | 辐射对流式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9877162U (zh) | 辐射对流式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9877160U (zh) | 辐射对流式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9877157U (zh) | 辐射对流式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11435012A (zh) | 立柜式空调室内机 | |
CN209744547U (zh) | 立柜式空调室内机 | |
CN209744550U (zh) | 立柜式空调室内机 | |
CN209744548U (zh) | 立柜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3955453U (zh) | 一种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0399183U (zh) | 立柜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0399184U (zh) | 立柜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0441337U (zh) | 室内换热器以及空调器 | |
CN209819718U (zh) | 换热器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09877161U (zh) | 辐射对流式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9744551U (zh) | 立柜式空调室内机 | |
CN209744549U (zh) | 立柜式空调室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