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88511U - 电控盒和空调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电控盒和空调室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88511U
CN210688511U CN201921239219.1U CN201921239219U CN210688511U CN 210688511 U CN210688511 U CN 210688511U CN 201921239219 U CN201921239219 U CN 201921239219U CN 210688511 U CN210688511 U CN 210688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plate
automatically controlled
electrical control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3921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占国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3921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88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88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885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控盒和空调室外机,所述电控盒包括盒体、电路板和电控支架,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盒体内,所述电控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盒体上,且所述电控支架上设有电容安装位、接线座固定位和线束固定位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控盒和空调室外机,由于在电控盒体上设置了电控支架,有效解决了电容和接线座过分占用安装空间的问题,并且可以规范电控盒的电控走线,具有节省空间、节省成本和安全可靠的优点。

Description

电控盒和空调室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控盒和空调室外机。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各种外观效果和结构形式的空调器被研制出来。此时,由于安装空间受限,如果使用现有技术的电控方案,将无处安装风机电容和接线座。同时若是增加元器件以满足市场上不同的需要和扩大应用场景,也会因为安装空间的问题而被搁浅,并且在目前的相关技术中,电控盒的内部走线不规范,易散乱,影响电控方案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控盒,具有合理优化电控元件布局,规范可靠,成本低廉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该电控盒的空调室外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控盒,包括盒体、电路板和电控支架,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盒体内,所述电控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盒体上,且所述电控支架上设有电容安装位、接线座固定位和线束固定位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控盒,由于在电控盒体上设置了电控支架,有效解决了电容和接线座过分占用安装空间的问题,并且可以规范电控盒的电控走线,具有节省空间、节省成本和安全可靠的优点。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一种电控盒,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控支架被构造成沿纵向延伸且开口朝向所述盒体内部空间的弓形结构,所述电控支架纵向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连接于所述盒体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控支架包括主板、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其中,所述主板纵向延伸,所述主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均沿纵向朝远离所述主板的方向延伸且向所述主板的内侧倾斜。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中任一个沿横向相对的两侧均连接有加强板。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的至少一个上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盒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相对应的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相配合实现对所述电控支架与所述盒体的定位。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两侧,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凸包和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对应设置,所述凸包与所述第二定位孔相对应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板靠近所述第二支板的一端设有接线座固定位,所述接线座固定位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控支架上设有至少一个线束固定位,所述线束固定位包括至少一个定位卡勾。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控支架上沿横向的侧边设有向所述盒体延伸的翻边,所述翻边上连接有电容安装位。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控支架上设有电容安装位,所述电控盒还包括电容罩,所述电容罩罩设连接于所述电容安装位。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容安装位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第一螺钉连接孔和定位凸筋,所述定位凸筋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螺钉连接孔的两侧,所述电容罩上设有第二螺钉连接孔,所述第二螺钉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螺钉连接孔相对应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板上连接有沿纵向间隔排布的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均与所述电控支架相连并朝远离所述盒体的方向延伸,且在远离所述盒体的方向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的间距增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目的的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包括:外壳和安装板,所述外壳为圆筒形;所述安装板与外壳相连,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电控盒,所述电控盒为如前所述的电控盒,并且所述安装板上还连接有电控外罩,所述电控外罩罩设于所述电控盒外。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出风罩、室外换热器和室外风机,所述出风罩连接于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室外换热器设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室外风机设于所述外壳内并驱动气流经过所述室外换热器再从所述出风罩流出。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控盒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控盒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控盒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控盒的部分示意图。
图4是图3沿A方向的投影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控支架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控支架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容罩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的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部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的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的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室外机100,
电控盒10,外壳20,安装板30,出风罩40,电控外罩50,
盒体1,电路板2,电控支架3,电容安装位31,接线座固定位32,线束固定位33,主板34,第一支板35,第二支板36,加强板37,固定板38,第一定位结构381,第一定位孔3811,第二定位孔3812,第二定位板314,第二加强板315,第二定位结构11,凸包111,连接孔112,电容罩4,第二螺钉连接孔41,接线座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控盒10。
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盒10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器。
结合图1到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控盒10包括:盒体1、电路板2和电控支架3。
其中,电路板2安装于盒体1内,电控支架3固定连接于盒体1上,且电控支架3上设有电容安装位31、接线座固定位32和线束固定位33中的至少一个。
电控支架3通常由紧固件固定连接于盒体1上,紧固件可以是螺钉或者螺栓等形式的紧固件,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下,电控支架3紧固连接于盒体1上,但是在电路板2需要检修或者拆换时,可以通过拆卸出螺钉或者螺栓等紧固件,从而使电控支架3和盒体1分离。
电控支架3上可以具有电容安装位31,电容安装位31通常用于组装风机电容,由于风机电容体积较大,若将其直接安装于电路板上,势必在电路板占用较大空间,影响其他元器件的排布,并且有可能增加整机尺寸,造成成本浪费,在电控支架3上留出电容安装位31,能够节省安装空间,避免成本浪费,并且增加电控支架3的设置,能够优化电控元件的布局。
同样地,室外机电控板的接线座5的安装也需要占据较大的空间,将其安装于电控支架3上,有利于节省安装空间,避免成本浪费。
另外,电容、接线座5都需要通过连接线与电路板2接通,以确保电路板上的电元件和电路有效运行,从而控制空调室外机正常运行。在此,电路板上的连接线,电源接线座5的连接线,风机电容等电容元件的连接线等,多而散乱,不利于电路板安全运行,存在安全隐患,影响产品可靠性。考虑规范连接走线的设计,以便增加安全性,在电控支架3上增加线束固定位33。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在电控支架3上选择性的增加接线座5、电容等元器件的安装,并且安装位和固定位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同样的用于规范电控连接线的线束固定位33也可以根据实际的走线排布来确定其具体数量,在此不做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地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盒10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
如图6,电控支架3被构造成沿纵向延伸且开口朝向盒体1内部空间的弓形结构,电控支架3纵向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连接于盒体1上。通俗的讲,电控支架3如弓状或者桥状架设于电控盒盒体1的两端,在电控支架3上安装体积较大的电元器件,从而避免因电路板空间有限造成无位置安装电容的现象发生。
可选地,电控支架3的弓形结构的一端连接于电控支架上,另一端安装于如室外机壳、电控罩等其他合适的位置,只要其连接稳定可靠,不增加整机尺寸即可。
如图5,电控支架3包括主板34、第一支板35和第二支板36,其中,主板34纵向延伸,主板34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板35和第二支板36,第一支板35和第二支板36均沿纵向朝远离主板34的方向延伸且向主板34的内侧倾斜。在此处,如图1和图2所示,主板34的内侧是朝向电控盒盒体1的方向,第一支板35和第二支板36向主板34的同一侧朝向盒体1的方向倾斜,有利于合理利用安装空间,使电控盒的整体结构布局更加紧凑。
电控支架3可以一体成型,或者采用其它的连接方式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结构,比如将主板34、第一支板35和第二支板36进行卡接、销接、铆接或者螺钉连接等固定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
另外,如果电控支架3是一体式结构,为了方便加工,第一支板35、第二支板36与主板34的两端的连接圆弧过渡,比如生产时将模具倒圆处理等。
如图5,为了使电控支架3的结构更加稳定,强度更大,第一支板35和第二支板36中任一个沿横向相对的两侧均连接有加强板37,其中,第一支板35和第二支板36的沿横向的两侧中的横向是指垂直于纵向的方向,纵向是图1到图6和图8到图10所示的上下方向,横向是图1到图3、图5、图8、图9所示的左右方向。加强板37的结构设置能够抗变形,使产品在装运等过程中不易受到损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控盒的可靠性。
如图5,第一支板35和第二支板36的至少一个上连接有固定板38,固定板38上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381,如图3,盒体1上设有与第一定位结构相对应的第二定位结构11,第一定位结构381与第二定位结构11相配合实现对电控支架3与盒体1的定位。
第一定位结构381是与第二定位结构11相配合以实现对电控支架3和电控盒10的盒体1的固定连接的,也就是说,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结构381是卡扣,电控盒10的盒体1上的第二定位结构11可以是卡孔或者是凸筋,又或者是与第一定位结构381相对手的另一种卡扣等。
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结构381为通孔,第二定位结构11可以设置为凸筋,或者第二定位结构11也为通孔,两者通过螺栓连接。再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结构381为螺钉连接孔,第二定位结构11相应地也为螺钉连接孔,两者以螺钉连接,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其各种结构形式。
可选地,第一定位结构381包括第一定位孔3811和第二定位孔3812,第二定位孔3812设于第一定位孔3811的两侧,如图3,第二定位结构11包括凸包111和连接孔112,连接孔112与第一定位孔3811相对应设置,凸包111与第二定位孔3812相对应设置。其中,第二定位孔3812可以称作是预定位孔,在电控支架3与电控盒100的盒体1进行组装时,可以先将第二定位孔3812对准盒体1上的凸包111,然后按压组合实现电控支架3的预定位,通常情况下,为了便于实现预定位,第二定位孔3812设置为长条形孔或者是腰形孔,然后,电机支架3预定位完成之后,再使第一定位孔3811和盒体1上的连接孔112对准,通过紧固件将两者安装在一起,从而实现电控支架3和盒体1的固定连接。在此,首先对电控支架3进行预定位安装,可以有效地提高装配效率,提高作业准确率,降低作业难度。
结合图5,主板4靠近第二支板36的一端设有接线座固定位32,接线座固定位32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孔31。通常情况下,以空调室外机为例,其电控盒的接线座5需要连接电源的零火线(三相电源线有A相、B相、C相和零线四根线)、控制室外主继电器的连接线,风机电容线等等,所以接线座5的线位口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具有不同的数量。于是,接线座5的线位口的数量可以与接线座固定位32上的固定孔31的数量相配合,比如接线座5的线位口为2个,那么可以在接线座固定位32上设置2个固定孔31,接线座5的线位口为5个,那么可以在接线座固定位32上设置5个固定孔,当然,两者的数量也可以不一致,但是接线座固定位32上的固定孔至少为一个,只要能够保证接线座5紧固安装于电控支架3上不发生位移或者松脱即可。
另外,为了规范走线,保证电器产品的安全性,电控支架3上设有至少一个线束固定位33,线束固定位33包括至少一个定位卡勾331,再以空调室外的电控方案为例,通常情况下,除去集成电路板内的丝印走线,电控走线还包括弱电连接线和强电连接线,其中,弱电连接线如冷凝器温度传感器线、室外温度传感器线、排气温度传感器线等各类传感器线,强电连接线如电源线,电容线,电机和风机线,压缩机线和四通阀线等等。
如图1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控支架3上包括四个线束固定位33,其中,在支架3的主板34的端面两侧的中段和上段分布有两个线束固定位33,在主板34靠近电容安装位31的侧面分布有两个线束安装位33并呈相邻分布的形式。另外,在主板34端面上的两个线束固定位33包括一个定位卡扣331,该定位卡扣331的自由端朝向主板34的端面,其与主板34形成走线位将线束固定。而在电控支架3侧面的两个线束固定位33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卡扣,两者的自由端相互面对,从而形成走线位用于固定线束。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主板34端面中段的线束固定位33可以用于固定排气传感器线,位于主板34的端面上段的线束固定位33可以用于固定风机电容线和风机线,而分别位于主板34侧面的两个线束固定位33可以分别用于固定电源线和传感器线等,总之,线束固定位33的数量及位置的设立主要是本着使连接线尽量布线于电控支架3的端面,而非使连接线布线于电控支架3朝向盒体1的内侧的原则,从而避免连接线接触电路板2上的电路及元件,进而增加电控可靠性和安全性。
当然,线束固定位33的具体结构方案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可以根据具体的形式和内部结构进行排列。
如图5所示,电控支架3上沿横向的侧边设有向盒体1延伸的翻边,翻边上连接有电容安装位31。
如图5和图7所示,电控支架3上设有电容安装位31,电控盒1还包括电容罩4,电容罩4罩设连接于电容安装位31,电容罩4的设立主要是用于固定和保护电容,比如说电容罩4上可以设置与电控安装位31相对应的对手结构,使两者更好的固定连接。再比如说,电容罩罩设于电容的外侧,当存在安全隐患,电容产生火花等不良现象时,电容罩还可以防止电火花的溅落等。
如图5所示,电容安装位31包括定位板311,定位板311上设有第一螺钉连接孔312和定位凸筋313,定位凸筋313对称分布于第一螺钉连接孔312的两侧,电容罩4上设有第二螺钉连接孔41,第二螺钉连接孔41与第一螺钉连接孔312相对应设置,定位凸筋313用于对电容安装时进行预定位,即安装时,先将电容安装于定位板311的定位凸筋313的内侧,这里所说的内侧是指按照图5所示方向的定位凸筋313的左侧,然后对齐第一螺钉连接孔312和第二螺钉连接孔41,再拧入螺钉进行固定连接。
可选地,定位板311在第一螺钉连接孔312的上下两侧(按照图5示的方向)还可以设置定位孔(图中未示出),也就是在图5中所示的定位凸筋313的位置上设置所述定位孔,并且电容罩4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相对应的凸筋(图中未示出)。所述凸筋形成于电容罩4的底面上,即连接定位板311的面上,被电容罩4所遮盖。其中,所述定位孔为长条形孔或者腰形孔。在组装时,先将电容罩4上的所述凸筋对准所述定位孔卡入,然后对齐第一螺钉连接孔312和第二螺钉连接孔41,再拧入螺钉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孔与电容罩4上的所述凸筋相配合可以实现电容罩的预定位,从而实现容置于电容罩4内的电容的预定位。
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容罩4的预定位还可以通过在电容罩4上设置定位孔(图中未示出),在定位板311上相对于电容罩4上所述定位孔的位置设置凸筋,使两者相互配合卡接从而将电容罩预定位后,再拧螺丝固定电容罩4和定位板311,从而提高组装效率,节省作业时间。总之,本实用新型中,一些简单的置换方案均属于保护范围内。
如图5所示,定位板311上连接有沿纵向间隔排布的第一加强板314和第二加强板315,第一加强板314和第二加强板315均与电控支架3相连并朝远离盒体1的方向延伸,且在远离盒体1的方向上第一加强板314和第二加强板315的间距增大。其中,第一加强板314和第二加强板315的设置用于增加电控支架3的结构强度,使其足以应对结构变形和一些突加的外力。
在图5中,第一加强板314和第二加强板315沿纵向间隔排布,也就是图5示的上下方向,其中,第二加强板315设置为弧形板,弧形板的加强效果交平板更优,同时其弧形走向朝向盒体1,从而使远离盒体1的方向上第一加强板314和第二加强板315的间距增大,以便于提供较大的空间用于在定位板311的电容安装位31上安装电容。
如图8到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100,包括外壳20和安装板30,其中,外壳20为圆筒形,安装板30与外壳20相连,安装板30上安装有电控盒,电控盒为前述的电控盒10,并且安装板30上还连接有电控外罩50,电控外罩50罩设于电控盒10外。
为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圆筒形的空调室外机,较传统的方形室外机,结构更加新颖,并且其电控盒10安装于安装板30内,电控盒10外部罩设有电控外罩50,以便实现防水绝缘,可以看出其结构简单,打开电控外罩50便可对电控盒内的电路板进行检修和更换,具有维护空调室外机电路板更加方便的优点。
如图8到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00,还包括出风罩40、室外换热器(图中未示出)和室外风机(图中未示出),出风罩40连接于外壳20的顶部,所述室外换热器设于外壳20内部,所述室外风机设于外壳20内并驱动气流经过所述室外换热器再从出风罩40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外机100为顶部出风式的结构,顶部出风罩与室外机壳可以采用卡接的等连接形式,其相较于传统的侧出风结构,当进行风机检修时,需要克服结构干涉进行强拆的特点,直接将顶部出风罩拆下即可,更具有拆卸方便,便于检修的优点。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外机100具有前述的电控盒10的所有优点,比如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走线规范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电控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盒体内;
电控支架,所述电控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盒体上,且所述电控支架上设有电容安装位、接线座固定位和线束固定位中的至少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支架被构造成沿纵向延伸且开口朝向所述盒体内部空间的弓形结构,所述电控支架纵向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连接于所述盒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支架包括主板、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其中,所述主板纵向延伸,所述主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均沿纵向朝远离所述主板的方向延伸且向所述主板的内侧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中任一个沿横向相对的两侧均连接有加强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的至少一个上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盒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相对应的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相配合实现对所述电控支架与所述盒体的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两侧,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凸包和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对应设置,所述凸包与所述第二定位孔相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靠近所述第二支板的一端设有接线座固定位,所述接线座固定位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支架上设有至少一个线束固定位,所述线束固定位包括至少一个定位卡勾。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支架上沿横向的侧边设有向所述盒体延伸的翻边,所述翻边上连接有电容安装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支架上设有电容安装位,所述电控盒还包括电容罩,所述电容罩罩设连接于所述电容安装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安装位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第一螺钉连接孔和定位凸筋,所述定位凸筋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螺钉连接孔的两侧,所述电容罩上设有第二螺钉连接孔,所述第二螺钉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螺钉连接孔相对应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上连接有沿纵向间隔排布的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均与所述电控支架相连并朝远离所述盒体的方向延伸,且在远离所述盒体的方向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的间距增大。
13.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为圆筒形;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外壳相连,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电控盒,所述电控盒为权1-11任一项所述的电控盒,并且所述安装板上还连接有电控外罩,所述电控外罩罩设于所述电控盒外。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出风罩,所述出风罩连接于所述外壳的顶部;
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设于所述外壳内部;
室外风机,所述室外风机设于所述外壳内并驱动气流经过所述室外换热器再从所述出风罩流出。
CN201921239219.1U 2019-07-31 2019-07-31 电控盒和空调室外机 Active CN210688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39219.1U CN210688511U (zh) 2019-07-31 2019-07-31 电控盒和空调室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39219.1U CN210688511U (zh) 2019-07-31 2019-07-31 电控盒和空调室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88511U true CN210688511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96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39219.1U Active CN210688511U (zh) 2019-07-31 2019-07-31 电控盒和空调室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885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64365B2 (ja)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EP3557149B1 (en) Out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JP5529477B2 (ja)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CN210688511U (zh) 电控盒和空调室外机
CN212005982U (zh) 电控盒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EP3660307B1 (en) Compressor and out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JP6703877B2 (ja) 空気調和機
EP3745034B1 (en) Electrical component module
EP3346199B1 (en) Outdoor unit
CN104121640B (zh) 横吹式的空调机室外机
CN215982924U (zh) 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CN216409115U (zh) 机壳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2511702U (zh) 电控盒及天花机
CN210980099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2183931U (zh) 电控箱和制冷设备
CN110040081A (zh) 用于车辆电气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结构及车辆电气控制器
CN210579561U (zh) 无线控制器
CN219934222U (zh) 电控装置及空调器
CN215929900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5295161U (zh) 一种电辅热模块、空调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器
CN218499449U (zh) 电控盒和空调装置
CN216769608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9036880U (zh) 电辅热组件及空调器
AU2019211903B2 (en) Electrical component module
CN218777380U (zh) 顶置式空调器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