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85174U - 拼接式异形柱 - Google Patents

拼接式异形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85174U
CN210685174U CN201921275619.8U CN201921275619U CN210685174U CN 210685174 U CN210685174 U CN 210685174U CN 201921275619 U CN201921275619 U CN 201921275619U CN 210685174 U CN210685174 U CN 2106851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member
side plate
plate
shaped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7561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晨怡
崔清树
祝晨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ezh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ezh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ezh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ezh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7561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851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851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851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拼接式异形柱,包括:U形构件和钢板;U形构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设置,且分别垂直连接于底板的两端;在垂直于底板的方向,第一侧板的长度大于第二侧板的长度;至少一个钢板和至少两个U形构件围合形成多个腔体,多个腔体排列成L形或T形。U形构件中底板、第二侧板和一部分第一侧板可以作为围合成一个腔体的一部分结构,第一侧板超出第二侧板的部分可以作为围合成另一个腔体的一部分结构。在腔体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式异形柱相比于现有的异形柱,所需要的U形构件的数量更少,从而减少了连接节点的数量,有效地减少制作步骤,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拼接式异形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构件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拼接式异形柱。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和常住人口超过300万城市为代表的城市人口密集度逐渐增大,使得大量高层建筑不断涌现。为此,国办出台的《关于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确定了“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的目标。上述目标中提到的装配式建筑具有能够促进发展节能环保新产业、提高建筑安全水平以及推动化解过剩产能等一举多得之效,为了加快提高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迫切需要技术创新,以提高建筑设计和建造水平。
在装配式建筑中,异形柱是一种重要的组成构件,异形柱具有与墙体材料等厚的特点,因此可以避免柱角突出墙面的问题,提高了“得房率”,使得建筑内的开间较大且可以组合和拆分,有助于提高居住舒适度和宜居性。
现有技术的一种异形柱包括U形构件,U形构件通常作为围合成一个腔体的部分结构,因此形状较复杂的异形柱通常需要设置数量较多的U形构件,这会增加异形柱中的连接节点的数量,增加制作步骤,降低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拼接式异形柱,用以解决现有的包含U形构件的异形柱的形状和结构较为复杂、或制作步骤较多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拼接式异形柱,包括:U形构件和钢板;U形构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设置,且分别垂直连接于底板的两端;在垂直于底板的方向,第一侧板的长度大于第二侧板的长度;至少一个钢板和至少两个U形构件围合形成多个腔体,多个腔体排列成L形或T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备如下优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式异形柱中,U形构件不是常规的对称结构,U形构件的第一侧板的长度大于第二侧板的长度。U形构件中底板、第二侧板和一部分第一侧板可以作为围合成一个腔体的一部分结构,第一侧板超出第二侧板的部分可以作为围合成另一个腔体的一部分结构。在腔体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式异形柱相比于现有的异形柱,所需要的U形构件的数量更少,从而减少了连接节点的数量,有效地减少制作步骤,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U形构件和钢板均为常见的金属构件,获取途径丰富且价格低廉,例如可以直接采购或者通过简单的加工后即可成型。因此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快速地更改U形构件和钢板的轮廓尺寸、厚度和强度等参数,有助于满足各应用场景的施工标准。对于不同应用场景的施工标准,可以选用具有适当参数的U形构件和钢板,有助于控制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U形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包括两个第一种U形构件;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矩形钢管的一种切割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矩形钢管的另一种切割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U形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包括两个第二种U形构件;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矩形钢管的又一种切割方法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拼接式异形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拼接式异形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8和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拼接式异形柱的制作过程的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拼接式异形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拼接式异形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12和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拼接式异形柱的制作过程的状态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拼接式异形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U形构件;
11第一U形构件;12-第二U形构件;13-第三U形构件;
101-第一侧板;102-第二侧板;103-底板;
2-钢板;100-矩形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拼接式异形柱,如图1、图4、图6、图7、图10、图11和图14所示,接式异形柱包括:U形构件1和钢板2。U形构件1包括底板103、第一侧板101和第二侧板102,第一侧板101和第二侧板102相对设置,且分别垂直连接于底板103的两端。在垂直于底板103的方向,第一侧板101的长度大于第二侧板102的长度。至少一个钢板2和至少两个U形构件1围合形成多个腔体,多个腔体排列成L形或T形。
应当说明的是,U形构件1和钢板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设计需要而定,U形构件1可以是第一U形构件11、第二U形构件12或第三U形构件13。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式异形柱中,U形构件1不是常规的对称结构,U形构件1的第一侧板101的长度大于第二侧板102的长度。U形构件1中底板103、第二侧板102和一部分第一侧板101可以作为围合成一个腔体的一部分结构,第一侧板101超出第二侧板102的部分可以作为围合成另一个腔体的一部分结构。在腔体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式异形柱相比于现有的异形柱,所需要的U形构件1的数量更少,从而减少了连接节点的数量,有效地减少制作步骤,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钢板2和U形构件1均为常见的金属构件,获取途径丰富且价格低廉,例如可以直接采购或者通过简单的加工后即可成型。因此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快速地更改钢板2和U形构件1的轮廓尺寸、厚度和强度等参数,有助于满足各应用场景的施工标准。对于不同应用场景的施工标准,可以选用具有适当参数的钢板2和U形构件1,有助于控制成本。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式异形柱中,如图2、图4和图5所示,U形构件1为矩形钢管在其长度方向沿预设的切割位置切割后形成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U形构件1虽然不属于常规的构件,但是只需要对现有的钢管切合后即可得到,制造工艺简单易行,有助于降低制作成本。
图2、图4和图5是矩形钢管的俯视图,该视图垂直于矩形钢管的长度方向,矩形钢管在该视图方向呈矩形,图2、图4和图5中的虚线表示切割位置。对于图2所示的矩形钢管,沿切割位置对矩形钢管进行切割后,形成两个如图1所示的U形构件1。
切割位置可以根据实际的设计需要而定。以图2和图3为例,图2和图3所示的矩形的长宽比为1:3。具体地,矩形的宽度为200毫米,长度为600毫米。图2和图3中A点和B点位于矩形的长边上,A点距离左侧的宽边的距离为200毫米,B点距离左侧的宽边的距离为400毫米,切割位置过A点和B点。以图2和图3所示的切割位置对矩形钢管进行切割后,形成图1所示的两个U形构件1,图1所示的U形构件1可以用于组合成图6和图10所示的拼接式异形柱,
以图5为例,图5所示的矩形的长宽比为1:3。具体地,矩形的宽度为200毫米,长度为600毫米。图5中C点和D点位于矩形的长边上,C点距离左侧的宽边的距离为240毫米,D点距离左侧的宽边的距离为360毫米,切割位置过C点和D点。以图5所示的切割位置对矩形钢管进行切割后,形成图4所示的两个U形构件1,图4所示的U形构件1可以用于组合成图7和图14所示的拼接式异形柱,
可选地,可以沿图2中的一条过A点和B点的虚线对矩形钢管进行切割,执行一次切割操作即可将矩形钢管分割为两个U形构件1,该U形构件1的顶端的截面为斜面。也可以沿图3中的两条分别过A点和B点的虚线对矩形钢管进行切割,执行两次切割操作将矩形钢管分割为两个U形构件1,该U形构件1的顶端的截面为平面。
可选地,U形构件1还可以为焊接成型,例如U形构件1为底板103、第一侧板101和第二侧板102焊接连接后形成的。
可选地,U形构件1还可以为弯折成型,例如U形构件1为平面钢板2沿预设的弯折位置弯折后形成的。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式异形柱中,如图6、图7和图10所示,至少一个钢板2包括两个钢板2,至少两个U形构件1包括第一U形构件11和第二U形构件12。两个钢板2、第一U形构件11和第二U形构件12围合形成三个腔体,三个腔体排列成L形。
三个腔体的长度方向平行,图6、图7和图10是拼接式异形柱的俯视图,该视图垂直于腔体的长度方向,图中三个沿L形路线分布。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式异形柱中,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一侧板101的顶端与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一侧板101的内侧面连接,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二侧板102的顶端与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一侧板101的外侧面连接。
两个钢板2的第一端以及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二侧板102的顶端连接于同一节点。一个钢板2的第二端与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一侧板101的内侧面连接,另一个钢板2的第二端与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一侧板101的顶端连接。
以图6所示的拼接式异形柱的一种制作过程为例,如图1和图2所示,将矩形钢管在其长度方向沿预设的切割位置切割后得到两个U形构件1,分别为第一U形构件11和第二U形构件12。
如图8所示,将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一侧板101的顶端与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一侧板101的内侧面连接,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二侧板102的顶端与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一侧板101的外侧面连接;第一U形构件11的第一侧板101、以及第二U形构件12的第一侧板101、第二侧板102和底板103围合成第一个腔体。
如图9所示,在图8所示的结构的基础上,将第一个钢板2的第一端与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二侧板102的顶端连接,第一个钢板2的第二端与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一侧板101的内侧面连接;第一个、以及第一U形构件11的第一侧板101、第二侧板102和底板103围合成第二个腔体。
如图6所示,在图9所示的结构的基础上,将第二个钢板2的第一端与第二个钢板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个钢板2的第二端与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一侧板101的顶端连接;第一个钢板2、第二个钢板2、第一U形构件11的第一侧板101以及第二U形构件12的第一侧板101围合成第三个腔体,拼接式异形柱的制作过程基本完成。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式异形柱中,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一侧板101垂直于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一侧板101。一个钢板2垂直于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一侧板101,且与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二侧板102对齐。另一个钢板2垂直于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一侧板101,且与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二侧板102对齐。
上述结构形式使得拼接式异形柱的三个腔体都大致呈规则的矩形,腔体内部无连接板或隔板,腔体的空间较大,易于施工浇筑混凝土,可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另外,拼接式异形柱的外形平整简洁,外部无连接板或肋板,易于工厂制作,可保证加工周期和制造质量。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式异形柱中,如图10所示,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一侧板101的顶端与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一侧板101的顶端连接。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二侧板102的顶端、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二侧板102的顶端、两个钢板2第一端连接于同一节点。
一个钢板2的第二端与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一侧板101的内侧面连接,另一个钢板2的第二端与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一侧板101的内侧面连接。
以图10中的方向为基准,对于沿左右方向设置的钢板2,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二侧板102的顶端、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二侧板102的顶端以及另一个钢板2的第一端都与该钢板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二侧板102的顶端位于该钢板2的下方,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二侧板102的顶端位于该钢板2的左侧,另一个钢板2位于该钢板2的上方。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式异形柱中,如图10所示,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一侧板101垂直于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一侧板101。一个钢板2垂直于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一侧板101,且与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二侧板102对齐。另一个钢板2垂直于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一侧板101,且与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二侧板102对齐。
上述结构形式使得拼接式异形柱的三个腔体都大致呈规则的矩形,腔体内部无连接板或隔板,腔体的空间较大,易于施工浇筑混凝土,可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另外,拼接式异形柱的外形平整简洁,外部无连接板或肋板,易于工厂制作,可保证加工周期和制造质量。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式异形柱中,两个钢板2之间的连接方式、两个U形构件1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钢板2与U形构件1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焊接、粘接、铆接。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式异形柱中,如图11和图14所示,至少一个钢板2具体为一个钢板2,至少两个U形构件1包括第一U形构件11、第二U形构件12和第三U形构件13;钢板2、第一U形构件11、第二U形构件12和第三U形构件13围合形成四个腔体,四个腔体排列成L形。
四个腔体的长度方向平行,图是拼接式异形柱的俯视图,该视图垂直于腔体的长度方向,图中三个沿T形路线分布。
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一侧板101的顶端与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一侧板101的内侧面连接,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二侧板102的顶端与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一侧板101的外侧面连接。
第三U形构件13中第一侧板101的顶端与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一侧板101的内侧面连接;第三U形构件13中第二侧板102的顶端、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一侧板101的顶端以及钢板2的第一端连接于同一节点。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二侧板102的顶端连接于第三U形构件13中第一侧板101的外侧面,钢板2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三U形构件13中第一侧板101的内侧面。
以图11所示的拼接式异形柱的一种制作过程为例,如图4和图5所示,将两个矩形钢管在其长度方向沿各自预设的切割位置切割后得到四个U形构件1,选用其中的三个U形构件1,分别为第一U形构件11、第二U形构件12和第三U形构件13。
如图12所示,将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一侧板101的顶端与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一侧板101的内侧面连接,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二侧板102的顶端与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一侧板101的外侧面连接;第一U形构件11的第一侧板101、以及第二U形构件12的第一侧板101、第二侧板102和底板103围合成第一个腔体。
如图13所示,将钢板2的第一端与第三U形构件13中第二侧板102的顶端连接,钢板2的第二端与第三U形构件13中第一侧板101的内侧面连接;钢板2、以及第三U形构件13中第一侧板101、第二侧板102和底板103围合成第二个腔体。
将图12所示的结构与图13所示的结构连接,具体地,如图11所示,将第三U形构件13中第一侧板101的顶端与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一侧板101的内侧面连接,将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二侧板102的顶端与第三U形构件13中第一侧板101的外侧面连接,将钢板2的第一端与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一侧板101的顶端连接。拼接式异形柱的制作过程基本完成。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式异形柱中,如图11和图14所示,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一侧板101垂直于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一侧板101。第三U形构件13中第一侧板101垂直于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一侧板101,且与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二侧板102对齐;第三U形构件13中第二侧板102与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一侧板101对齐。钢板2垂直于第三U形构件13中第一侧板101,且与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二侧板102对齐。
上述结构形式使得拼接式异形柱的四个腔体都大致呈规则的矩形,腔体内部无连接板或隔板,腔体的空间较大,易于施工浇筑混凝土,可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另外,拼接式异形柱的外形平整简洁,外部无连接板或肋板,易于工厂制作,可保证加工周期和制造质量。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式异形柱中,两个U形构件1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钢板2与U形构件1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焊接、粘接、铆接。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具备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式异形柱中,U形构件不是常规的对称结构,U形构件的第一侧板的长度大于第二侧板的长度。U形构件中底板、第二侧板和一部分第一侧板可以作为围合成一个腔体的一部分结构,第一侧板超出第二侧板的部分可以作为围合成另一个腔体的一部分结构。在腔体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式异形柱相比于现有的异形柱,所需要的U形构件的数量更少,从而减少了连接节点的数量,有效地减少制作步骤,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U形构件和钢板均为常见的金属构件,获取途径丰富且价格低廉,例如可以直接采购或者通过简单的加工后即可成型。因此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快速地更改U形构件和钢板的轮廓尺寸、厚度和强度等参数,有助于满足各应用场景的施工标准。对于不同应用场景的施工标准,可以选用具有适当参数的U形构件和钢板,有助于控制成本。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及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拼接式异形柱,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构件(1)和钢板(2);
所述U形构件(1)包括第一侧板(101)、第二侧板(102)和底板(103),所述第一侧板(101)和所述第二侧板(102)相对设置,且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底板(103)的两端;在垂直于所述底板(103)的方向,所述第一侧板(10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侧板(102)的长度;
至少一个所述钢板(2)和至少两个所述U形构件(1)围合形成多个腔体,多个所述腔体排列成L形或T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式异形柱,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构件(1)为矩形钢管在其长度方向沿预设的切割位置切割后形成的;
或者,所述U形构件(1)为所述底板(103)、所述第一侧板(101)和所述第二侧板(102)焊接连接后形成的;
或者,所述U形构件(1)为平面钢板(2)沿预设的弯折位置弯折后形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式异形柱,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钢板(2)包括两个所述钢板(2),至少两个所述U形构件(1)包括第一U形构件(11)和第二U形构件(12);
两个所述钢板(2)、所述第一U形构件(11)和所述第二U形构件(12)围合形成三个所述腔体,三个所述腔体排列成L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拼接式异形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一侧板(101)的顶端与所述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一侧板(101)的内侧面连接,所述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二侧板(102)的顶端与所述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一侧板(101)的外侧面连接;
两个所述钢板(2)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二侧板(102)的顶端连接于同一节点;一个所述钢板(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一侧板(101)的内侧面连接,另一个所述钢板(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一侧板(101)的顶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拼接式异形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一侧板(101)的顶端与所述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一侧板(101)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二侧板(102)的顶端、所述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二侧板(102)的顶端、两个所述钢板(2)第一端连接于同一节点;
一个所述钢板(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一侧板(101)的内侧面连接,另一个所述钢板(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一侧板(101)的内侧面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拼接式异形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一侧板(101)垂直于所述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一侧板(101);
一个所述钢板(2)垂直于所述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一侧板(101),且与所述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二侧板(102)对齐;
另一个所述钢板(2)垂直于所述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一侧板(101),且与所述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二侧板(102)对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拼接式异形柱,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钢板(2)之间的连接方式、两个所述U形构件(1)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所述钢板(2)与所述U形构件(1)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焊接、粘接、铆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式异形柱,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钢板(2)具体为一个所述钢板(2),至少两个所述U形构件(1)包括第一U形构件(11)、第二U形构件(12)和第三U形构件(13);所述钢板(2)、所述第一U形构件(11)、第二U形构件(12)和所述第三U形构件(13)围合形成四个所述腔体,四个所述腔体排列成L形;
所述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一侧板(101)的顶端与所述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一侧板(101)的内侧面连接,所述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二侧板(102)的顶端与所述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一侧板(101)的外侧面连接;
所述第三U形构件(13)中第一侧板(101)的顶端与所述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一侧板(101)的内侧面连接;所述第三U形构件(13)中第二侧板(102)的顶端、所述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一侧板(101)的顶端以及所述钢板(2)的第一端连接于同一节点;
所述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二侧板(102)的顶端连接于所述第三U形构件(13)中第一侧板(101)的外侧面,所述钢板(2)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三U形构件(13)中第一侧板(101)的内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拼接式异形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一侧板(101)垂直于所述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一侧板(101);
所述第三U形构件(13)中第一侧板(101)垂直于所述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一侧板(101),且与所述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二侧板(102)对齐;所述第三U形构件(13)中第二侧板(102)与所述第二U形构件(12)中第一侧板(101)对齐;
所述钢板(2)垂直于所述第三U形构件(13)中第一侧板(101),且与所述第一U形构件(11)中第二侧板(102)对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拼接式异形柱,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U形构件(1)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所述钢板(2)与所述U形构件(1)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焊接、粘接、铆接。
CN201921275619.8U 2019-08-07 2019-08-07 拼接式异形柱 Active CN2106851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75619.8U CN210685174U (zh) 2019-08-07 2019-08-07 拼接式异形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75619.8U CN210685174U (zh) 2019-08-07 2019-08-07 拼接式异形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85174U true CN210685174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900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75619.8U Active CN210685174U (zh) 2019-08-07 2019-08-07 拼接式异形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851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7217A (zh) * 2019-08-07 2019-11-01 北京和筑科技有限公司 拼接式异形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7217A (zh) * 2019-08-07 2019-11-01 北京和筑科技有限公司 拼接式异形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85174U (zh) 拼接式异形柱
CN110258924B (zh) 冷弯c形角钢格构式异形柱及其制作方法
CN211816918U (zh) 矩形钢管柱与h型钢梁的连接结构
CN210152068U (zh) 基于折弯工艺的钢板异形柱及建筑组件
CN206418671U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异形柱
CN110118003B (zh) 基于折弯拼接工艺的钢板异形柱及建筑组件
CN109372109A (zh) 一种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
CN113502937B (zh) 装配式建筑墙体构件
CN215943303U (zh) 一种十字交叉自锁式叠合板模具
CN216075726U (zh) 一种双层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CN210508038U (zh) 基于单个波谷形式的波形钢管混凝土异形柱
CN110118002B (zh) 基于折弯工艺的钢板异形柱及建筑组件
CN210955813U (zh) 圆形穹顶装修模型及具有该模型的模型箱和模型间
CN207003998U (zh) 建筑用复合模板
CN108678246B (zh) 一种石材格栅玻璃幕墙立柱、安装架及安装架的搭建方法
CN209874254U (zh) 钢板异形柱
CN217079257U (zh) 一种预制一字型钢管混凝土束构件连接构造
CN217461023U (zh) 一种装配式墙板用异形构件
CN218264001U (zh) 一种施工缝填充结构
CN211229202U (zh) 用于双皮墙的成型钢筋笼及双皮墙预制件
CN216157150U (zh) 一种铝模龙骨支撑结构
CN212295451U (zh) 一种固定扭曲板的斜内撑工装
CN215471867U (zh) 一种预制构件模具用倒角成型工装和预制构件模具
CN219732513U (zh) 一种异形箱柱
CN211572252U (zh)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钢板冷弯焊制的钢管混凝土异形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