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66267U - 一种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66267U
CN210666267U CN201921420271.7U CN201921420271U CN210666267U CN 210666267 U CN210666267 U CN 210666267U CN 201921420271 U CN201921420271 U CN 201921420271U CN 210666267 U CN210666267 U CN 2106662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film
guide plate
optical film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2027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高宾
许尧
田越
文喜平
张志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2027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662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662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662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以及位于背光模组出光侧的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匀光部件,以及位于匀光部件出光侧的至少一个光学膜片;光学膜片包括:第一膜片部以及连接在第一膜片部至少一个侧边的第二膜片部;第二膜片部向匀光部件一侧翻折,且第二膜片部与匀光部件的侧表面通过粘合层相互粘接。上述背光模组不需要设置专门用于固定光学膜片的部件,将光学膜片的边缘弯折并粘接在匀光部件的侧面即可,由于粘合层位于匀光部件的侧面,不会影响匀光部件出光侧的主观效果。同时粘接在一起的匀光部件和光学膜片,粘合层可以作为一种密封层阻挡进入膜片之间的异物,避免背光模组的出光面形成暗影或暗边。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显示技术已经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和使用体验也提出更高要求。背光模组作为显示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借助一些无学元件将点光源转换成面光源提供给显示面板。背光模组中通常会设置一些光学膜片,来提升光线的均匀性以及优化光线的出射角度等。
目前,背光模组的膜片现通常采用挂耳卡扣的方式进行固定,但是在背光模组的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膜片固定不牢固,且膜片之间容易进入异物等问题,由此会造成背光模组的出光面形成暗影或暗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采用贴合的方式固定光学膜片,提升背光模组出光面的主观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以及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侧的显示面板;
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光源,位于所述光源出光路径上的匀光部件,以及位于所述匀光部件出光侧的至少一个光学膜片;
所述光学膜片包括:第一膜片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膜片部至少一个侧边的第二膜片部;
所述第二膜片部向所述匀光部件一侧翻折,且所述第二膜片部与所述匀光部件的侧表面通过粘合层相互粘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粘合层包括:基材,以及位于所述基材两侧的粘结剂;位于所述基材一侧的粘结剂为白色粘结剂,位于所述基材另一侧的粘结剂为黑色粘结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匀光部件为导光板;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所述光学膜片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
与所述导光板相邻的所述光学膜片的第二膜片部通过所述粘合层与所述导光板的侧表面相互粘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光学膜片在所述第一膜片部除所述光源对应的侧边之外的其它侧边均包括第二膜片部;
相邻的所述光学膜片在对应的侧边处的所述第二膜片部通过所述粘合层相互粘接;
与所述导光板相邻的所述光学膜片在除所述光源所在侧边之外的其它侧边的第二膜片部均通过所述粘合层与所述导光板对应的侧表面相互粘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与所述导光板与入光侧相对一侧的粘合层在面向所述导光板一侧为白色粘结剂;
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相邻的两个侧边的粘合层在面向所述导光板一侧为黑色粘结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匀光部件为扩散板;所述光源呈阵列排布,所述扩散板位于所述光源的出光侧,所述光学膜片位于所述扩散板背离所述光源的一侧;
与所述扩散板相邻的所述光学膜片的第二膜片部通过所述粘合层与所述扩散板的侧表面相互粘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光学膜片在所述第一膜片部的每个侧边均包括第二膜片部;
相邻的所述光学膜片在对应的侧边处的所述第二膜片部通过所述粘合层相互粘接;
与所述扩散板相邻的所述光学膜片的第二膜片部均通过所述粘合层与所述扩散板对应的侧表面相互粘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扩散板的每个侧边处的粘结剂在面向所述扩散板的一侧均为白色粘结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粘合层厚度小于或等于0.15m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二膜片部的宽度小于或等于1.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以及位于背光模组出光侧的显示面板;其中,背光模组包括:光源,位于光源出光路径上的匀光部件,以及位于匀光部件出光侧的至少一个光学膜片;光学膜片包括:第一膜片部以及连接在第一膜片部至少一个侧边的第二膜片部;第二膜片部向匀光部件一侧翻折,且第二膜片部与匀光部件的侧表面通过粘合层相互粘接。上述背光模组不需要设置专门用于固定光学膜片的部件,将光学膜片的边缘弯折并粘接在匀光部件的侧面即可,由于粘合层位于匀光部件的侧面,不会影响匀光部件出光侧的主观效果。同时粘接在一起的匀光部件和光学膜片,粘合层可以作为一种密封层阻挡进入膜片之间的异物,避免背光模组的出光面形成暗影或暗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介绍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背光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图4所示背光模组中光学膜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粘合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图7所示背光模组中光学膜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0为图9所示背光模组中光学膜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阶段的显示装置通常包括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中的光学膜片d会在边缘设置挂耳h,其俯视结构如图2所示,挂耳h可以套设在中框的固定柱上,但是在背光模组的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膜片固定不牢固,且膜片之间容易进入异物等问题,由此会造成背光模组的出光面形成暗影或暗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如图3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100以及位于背光模组100出光侧的显示面板20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面板、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等显示设备,也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相册等移动终端。
如图4所示,背光模组100包括:光源(图中未示出),位于光源出光路径上的匀光部件11,以及位于匀光部件11出光侧的至少一个光学膜片12;如图5所示的光学膜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光学膜12包括:第一膜片部121以及连接在第一膜片部至少一个侧边的第二膜片部122;参见图4,第二膜片部122向匀光部件11一侧翻折,且第二膜片部122与匀光部件11的侧表面通过粘合层13相互粘接。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在光学膜片的边缘做虚状线,降低光学膜片的挺性,沿着虚状线可以使光学膜片的边缘部分向上下向下弯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学膜片在虚状线以外的边缘区域为上述第二膜片部122,在虚状线以内的中心区域为上述第一膜片部121,第二膜片部122可以沿着虚状线向匀光部件11一侧弯折,再通过上述粘合层13将光学膜片的第二膜片部122与匀光部件11的侧面粘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背光模组不需要设置挂耳等专门用于固定光学膜片的部件,将光学膜片的边缘弯折并粘接在匀光部件的侧面即可,由于粘合层位于匀光部件的侧面,不会影响匀光部件出光侧的主观效果。同时粘接在一起的匀光部件和光学膜片,粘合层可以作为一种密封层阻挡进入膜片之间的异物,避免背光模组的出光面形成暗影或暗边。
在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粘合层,如图6所示,包括:基材131,以及位于基材两侧的粘结剂132;其中,位于基材一侧的粘结剂为白色粘结剂,位于基材另一侧的粘结剂为黑色粘结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粘合层13可为双面胶带,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从胶带的粘结性、溢胶性、厚度、强度等各方面进行考虑。由于光学膜片之间,以及光学膜片与匀光部件仅采用上述粘合层进行固定,因此粘合层的粘性要足够;并且粘合层的厚度不能够过大,避免影响膜片之间的间隙和装配;另外,粘合层的溢胶性也需要考虑,粘合层如果溢胶会将多余的胶溢出到边框区域,影响组装。在实际应用中经过多次各参数的实验验证,可以选定以下型号胶带对匀光部件以及光学膜片进行粘接。
粘结性 溢胶性 厚度(mm) 强度 基材
A胶 0.15 PET
B胶 0.15 PET
C胶 中等 不易 0.12 中等 PE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选用的粘合层(双面胶带)粘结性好,强度高,设置厚度小于或等于0.15mm,不影响膜片的间隙设定量和组装,可以满足背光模组中光学膜片的组装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选用3M 9495、德莎4928、积水3812等胶带,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背光模组可为侧入式背光模组,如图7所示,匀光部件为导光板11a;光源位于导光板11a的入光面,光学膜片12位于导光板11a的出光面;如图7所示,与导光板11a相邻的光学膜片12的第二膜片部122通过粘合层13与导光板11a的侧表面相互粘接。
侧入式背光模块,采用的光源为灯条,并且将灯条设置在背光模组的侧面边缘,搭配导光板,通过导光板对光线的传导,将侧面出射的光线传导到正面出射。侧入式的背光模组可使用较少数量的光源,降低成本;并且可以使整机厚度减薄。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侧入式背光模组时,如图7所示,还可以在导光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设置反射片14,导光板出光侧的光学膜片12包括第一膜片部121和第二膜片部122;第一膜片部121位于导光板出光面上,第二膜片部122向导光板的侧表面翻折,并通过粘合层13与导光板11a的侧表面相互粘接。在背光模组设置多个光学膜片时,多个光学膜片在相同的侧边位置均包括第二膜片部,且第二膜片部之间通过粘合层相互粘接,再将相互粘接的光学膜片的第二膜片部向导光板的侧面翻折,并且通过粘合层将弯折的第二膜片部与导光板的侧表面粘接。
由于导光板11a的一个侧边处会设置光源,为了不影响光源光线正常入射至导光板内部,在导光板入光侧光源所在的侧边不设置上述粘合层13以外,可以在导光板的其它三个侧边均设置粘合层13,这样可以使光学膜片12与导光板的侧表面粘接牢固。相应地,如图8所示的光学膜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光学膜片在第一膜片部121除光源对应的侧边(即图8中的下侧边)之外的其它侧边均包括第二膜片部122;如图7所示,相邻的光学膜片在对应的侧边处的第二膜片部122通过粘合层13相互粘接;与导光板11a相邻的光学膜片12在除光源所在侧边之外的其它侧边的第二膜片部122均通过粘合层13与导光板11a对应的侧表面相互粘接。
导光板对光线的传导是利用了全反射原理,且光线一般在沿着光线入射一侧的表面向其相对侧的方向进行传导,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导光板在入光侧相对一侧的侧表面设置了粘合层,为了避免粘合层对光线传导的影响导致光线从设置粘合层的侧面泄露。本实用新型将导光板与光源相对一侧的侧表面上的粘合层面向导光板一侧的粘结剂采用白色粘结剂,白色粘结剂可以将入射的光线一定程度地反射回导光板中,降低该侧光线的泄露。而对于入光侧相邻的两个侧边对光线的传导作用相对较弱,且为了避免这两个侧边出现亮边,可将导光板在这两个侧表面上的粘结剂采用黑色粘结剂。由此降低光线从两侧边缘的反射,防止亮边的产生。
在另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背光模组可为直下式背光模组,如图9所示,匀光部件为扩散板11b;光源l呈阵列排布,扩散板11b位于光源l的出光侧,光学膜片12位于扩散板11b背离光源的一侧;与扩散板11b相邻的光学膜片12的第二膜片122部通过粘合层13与扩散板11b的侧表面相互粘接。
如图9所示,直下式背光模组是把光源(通常为发光二极管)均匀地配置在背板上,为了使光源的出射光可以均匀传达到显示面板,需要在光源的出光侧设置扩散板11b和一系列的光学膜片12。直下式背光模组能够分别设置不同的背光分区独立发光,理论上可以做到每一个光源独立发光控制亮度,由此可以实现对显示面板的动态调光。直下式背光模组中的扩散板会通过一些支撑柱固定在光源的出光侧,且与光源之间相距一定的距离,以使光源可以充分混光。光源背离扩散板的一侧还可以设置反射片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将光学膜片的边缘设置第二膜片部122,并将第二膜片部122向扩散板的侧面弯折,通过粘合层13将第二膜片部122与扩散片的侧表面相互粘接。同样地,在背光模组设置多个光学膜片时,多个光学膜片在相同的侧边位置均包括第二膜片部,且第二膜片部之间通过粘合层相互粘接,再将相互粘接的光学膜片的第二膜片部向导光板的侧面翻折,并且通过粘合层将弯折的第二膜片部与导光板的侧表面粘接。
直下式背光模组中扩散板对光源的出射光线具有匀光的作用,为了使扩散板与光学膜片之间的粘合地更加牢固,如图10所示的光学膜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可以在扩散板的四个侧边的边缘区域均设置粘合层13,其俯视结构如图10所示,可以在光学膜片的第一膜片部121的每个侧边均设置第二膜片部122;这样,可以将相邻的光学膜片在对应的侧边处的第二膜片部122通过粘合层13相互粘接;将四个侧边的第二光学膜片部122向扩散板的一侧翻折,再与扩散板11b相邻的光学膜片的每个第二膜片部122均通过粘合层13与扩散板11b对应的侧表面相互粘接。这样可以将位于扩散板上的光学膜片在四个边缘的位置与扩散板紧密粘接。由此保证光学膜片可以稳定地固定在扩散板上。
扩散板11b在背光模组中对光源出射的光线具有匀光作用,为了提高光线的利用效率,可以将扩散板11b每个侧边片的粘结剂在面向扩散板11b的一侧均设置为白色粘结剂,这样,光线在入射到白色粘结剂时,可以发生光反射,将入射的光线再次反射回扩散板的一侧,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光线的利用率。
为了限制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或扩散板都不会设置得过厚,例如导光板的厚度大约为3mm左右,扩散板根据扩散的需求可以调整其厚度,一般情况下散射作用越强扩散板的厚度将越大,扩散板的厚度也在毫米量级。光学膜片12的第二膜片部122会粘接到导光板或扩散板的侧表面上,因此第二膜片部122的宽度一般会设置得小于或等于导光板或扩散板的厚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第二膜片部122的宽度设置在小于或等于1.5mm的范围内,可以保护粘接强度,同时不会使第二膜片部122超过导光板或扩散板的厚度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以及位于背光模组出光侧的显示面板;其中,背光模组包括:光源,位于光源出光路径上的匀光部件,以及位于匀光部件出光侧的至少一个光学膜片;光学膜片包括:第一膜片部以及连接在第一膜片部至少一个侧边的第二膜片部;第二膜片部向匀光部件一侧翻折,且第二膜片部与匀光部件的侧表面通过粘合层相互粘接。上述背光模组不需要设置专门用于固定光学膜片的部件,将光学膜片的边缘弯折并粘接在匀光部件的侧面即可,由于粘合层位于匀光部件的侧面,不会影响匀光部件出光侧的主观效果。同时粘接在一起的匀光部件和光学膜片,粘合层可以作为一种密封层阻挡进入膜片之间的异物,避免背光模组的出光面形成暗影或暗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模组以及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侧的显示面板;
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光源,位于所述光源出光路径上的匀光部件,以及位于所述匀光部件出光侧的至少一个光学膜片;
所述光学膜片包括:第一膜片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膜片部至少一个侧边的第二膜片部;
所述第二膜片部向所述匀光部件一侧翻折,且所述第二膜片部与所述匀光部件的侧表面通过粘合层相互粘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包括:基材,以及位于所述基材两侧的粘结剂;位于所述基材一侧的粘结剂为白色粘结剂,位于所述基材另一侧的粘结剂为黑色粘结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光部件为导光板;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所述光学膜片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
与所述导光板相邻的所述光学膜片的第二膜片部通过所述粘合层与所述导光板的侧表面相互粘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在所述第一膜片部除所述光源对应的侧边之外的其它侧边均包括第二膜片部;
相邻的所述光学膜片在对应的侧边处的所述第二膜片部通过所述粘合层相互粘接;
与所述导光板相邻的所述光学膜片在除所述光源所在侧边之外的其它侧边的第二膜片部均通过所述粘合层与所述导光板对应的侧表面相互粘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导光板与入光侧相对一侧的粘合层在面向所述导光板一侧为白色粘结剂;
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相邻的两个侧边的粘合层在面向所述导光板一侧为黑色粘结剂。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光部件为扩散板;所述光源呈阵列排布,所述扩散板位于所述光源的出光侧,所述光学膜片位于所述扩散板背离所述光源的一侧;
与所述扩散板相邻的所述光学膜片的第二膜片部通过所述粘合层与所述扩散板的侧表面相互粘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在所述第一膜片部的每个侧边均包括第二膜片部;
相邻的所述光学膜片在对应的侧边处的所述第二膜片部通过所述粘合层相互粘接;
与所述扩散板相邻的所述光学膜片的第二膜片部均通过所述粘合层与所述扩散板对应的侧表面相互粘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的每个侧边处的粘结剂在面向所述扩散板的一侧均为白色粘结剂。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厚度小于或等于0.15mm。
10.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膜片部的宽度小于或等于1.5mm。
CN201921420271.7U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显示装置 Active CN2106662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20271.7U CN210666267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20271.7U CN210666267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66267U true CN210666267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17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20271.7U Active CN210666267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6626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9594A (zh) * 2022-06-16 2022-08-0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859594B (zh) * 2022-06-16 2024-05-1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9594A (zh) * 2022-06-16 2022-08-0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859594B (zh) * 2022-06-16 2024-05-1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71557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09946590U (zh) 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及拼接屏
EP3242158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6772771B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8230914B (zh) 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
CN111312087A (zh) 拼接屏连接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05892148B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8717240B (zh) 一种无边框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211394345U (zh) 一种背光模组
CN109407403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JP2001043720A (ja) 面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CN102635810A (zh) 背光模组
KR20150050050A (ko) 일체형 광학시트와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210666267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0908192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297358B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曲面显示面板
WO2023109197A1 (zh) 反射纸、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221173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0982980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2379690U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8848016U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10133921B (zh) 显示装置
KR101295857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전용 접착 테이프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유닛
CN209962054U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780487A (zh) 显示器与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