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63173U - 一种基于空气源热泵的温湿度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空气源热泵的温湿度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63173U
CN210663173U CN201921221340.1U CN201921221340U CN210663173U CN 210663173 U CN210663173 U CN 210663173U CN 201921221340 U CN201921221340 U CN 201921221340U CN 210663173 U CN210663173 U CN 2106631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lt
fixed
groove
temperature
heat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2134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晏禾勉
张诚德
金航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arbon Silve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arbon Silve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arbon Silve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arbon Silve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2134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631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631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631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空气源热泵的温湿度调节装置,包括机箱、安装槽和散热孔,所述机箱侧面固定有安装座,其中,所述安装座顶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部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外侧固定有锁定块,所述锁定槽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内部,所述锁定槽底部设置有螺栓孔,所述安装槽设置在安装座侧面,所述安装槽侧面设置有栓槽,所述栓槽内部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顶部固定有卡合栓,所述线管外侧固定有圆环,所述散热孔外侧固定有散热板。该基于空气源热泵的温湿度调节装置设置有锁定块,连接导线之前,使得固定螺栓从安装槽内部旋转移出,在旋转固定螺栓时,不会从固定孔内部掉出,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固定螺栓掉落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空气源热泵的温湿度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湿度调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空气源热泵的温湿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光伏光热发电过程中,主要侧重于PVT板与空气源热泵的配置、控制,而空气源热泵就需要进行一定的温湿度调节,温湿度调节就需要用到温湿度控制器,温湿度控制器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自动启动风扇或加热器,对被测环境的实际温、湿度自动调节的设备,我们来研究一种基于空气源热泵的温湿度调节装置,希望通过对该装置的不断研究与创新,使其能够能加方便的安装使用,对空气源热泵的温湿度起到更好的控制与调节。
虽然现在的基于空气源热泵的温湿度调节装置种类繁多,但是,基于空气源热泵的温湿度调节装置存在这样的缺点:在进行导线连接时,固定螺栓容易掉落丢失,且导线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折断的现象,因此要对现在的基于空气源热泵的温湿度调节装置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空气源热泵的温湿度调节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基于空气源热泵的温湿度调节装置在进行导线连接时,固定螺栓容易掉落丢失,且导线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折断的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空气源热泵的温湿度调节装置,包括机箱、安装槽和散热孔,所述机箱侧面固定有安装座,其中,
所述安装座顶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部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外侧固定有锁定块,所述锁定块设置在锁定槽内部,所述锁定槽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内部,所述锁定槽底部设置有螺栓孔;
所述安装槽设置在安装座侧面,所述安装槽侧面设置有栓槽,所述栓槽内部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顶部固定有卡合栓,所述安装槽内部安装有线管,所述线管外侧固定有圆环;
所述散热孔设置在机箱两侧,所述散热孔外侧固定有散热板,所述机箱侧面设置有面板,所述面板侧面设置有显示器和调节钮。
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通过固定孔安装在安装槽内部,且所述固定螺栓与螺栓孔之间构成螺纹啮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锁定槽设置在安装座内固定孔底部,且所述锁定槽的直径大于所述固定孔和螺栓孔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栓槽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栓槽对称设置在安装槽两侧,且所述卡合栓顶部为球形。
优选的,所述圆环的直径与安装槽的直径向吻合,且所述线管通过所述圆环与所述安装槽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散热板设置有六个,三个所述散热板为一组,两组所述散热板对称设置在机箱两侧,且所述散热板为铝制薄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空气源热泵的温湿度调节装置:
1.设置有锁定块,连接导线之前,将安装座顶部的固定螺栓旋转,使得固定螺栓从安装槽内部旋转移出,由于固定螺栓外侧的锁定块的直径大于固定孔的直径,则在旋转固定螺栓时,不会从固定孔内部掉出,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由于固定螺栓掉落而无法安装导线的问题;
2.设置有线管,导线固定后,将导线穿过线管内部,再将导线安装在安装槽内部,然后旋转固定螺栓,使得固定螺栓通过螺栓孔安装在安装槽内部,并使得固定螺栓将导线压紧在安装槽内部,然后再将线管通过圆环卡合在安装槽内部,使得安装槽外侧的导线不易折断,减少了对该装置的检修几率;
3.设置有散热板,导线连接完成后,通过面板侧面的调节钮进行调节温湿度范围,即可进行自动温湿度检测与调节,并且在显示器上显示当前温湿度,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机箱两侧均设有铜制散热板,加速了机箱的散热效率,提升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箱;2、安装座;3、固定孔;4、固定螺栓;5、锁定块;6、锁定槽;7、螺栓孔;8、安装槽;9、栓槽;10、弹簧;11、卡合栓;12、线管;13、圆环;14、散热孔;15、散热板;16、面板;17、显示器;18、调节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空气源热泵的温湿度调节装置,包括机箱1、安装座2、固定孔3、固定螺栓4、锁定块5、锁定槽6、螺栓孔7、安装槽8、栓槽9、弹簧10、卡合栓11、线管12、圆环13、散热孔14、散热板15、面板16、显示器17和调节钮18,所述机箱1侧面固定有安装座2,其中,
所述安装座2顶部设置有固定孔3,所述固定孔3内部安装有固定螺栓4,所述固定螺栓4外侧固定有锁定块5,所述锁定块5设置在锁定槽6内部,所述锁定槽6设置在安装座2内固定孔3底部,且所述锁定槽6的直径大于所述固定孔3和螺栓孔7的直径,在安装导线时,将安装座2顶部的固定螺栓4旋转,使得固定螺栓4从安装槽8内部旋转移出,由于固定螺栓4外侧的锁定块5的直径大于固定孔3的直径,则在旋转固定螺栓4时,不会从固定孔3内部掉出,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由于固定螺栓4掉落而无法安装导线的问题,所述锁定槽6设置在所述安装座2内部,所述锁定槽6底部设置有螺栓孔7,所述固定螺栓4通过固定孔3安装在安装槽8内部,且所述固定螺栓4与螺栓孔7之间构成螺纹啮合结构,安装导线时,将导线穿过线管12内部,再将导线安装在安装槽8内部,然后旋转固定螺栓4,使得固定螺栓4通过螺栓孔7安装在安装槽8内部,并使得固定螺栓4将导线压紧在安装槽8内部,即可将导线固定在安装槽8内部;
所述安装槽8设置在安装座2侧面,所述安装槽8侧面设置有栓槽9,所述栓槽9内部固定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顶部固定有卡合栓11,所述栓槽9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栓槽9对称设置在安装槽8两侧,且所述卡合栓11顶部为球形,导线固定完成后,将导线穿过线管12内部,再将导线安装在安装槽8内部,再将线管12通过圆环13卡合在安装槽8内部,通过弹簧10的弹性作用,将卡合栓11从栓槽9内部顶出,使得卡合栓11将圆环13卡合在安装槽8内部,防止安装槽8外侧的导线折断的问题,所述安装槽8内部安装有线管12,所述线管12外侧固定有圆环13,所述圆环13的直径与安装槽8的直径向吻合,且所述线管12通过所述圆环13与所述安装槽8之间构成卡合结构,导线固定完成后,将导线穿过线管12内部,再将导线安装在安装槽8内部,然后旋转固定螺栓4,使得固定螺栓4通过螺栓孔7安装在安装槽8内部,并使得固定螺栓4将导线压紧在安装槽8内部,然后再将线管12通过圆环13卡合在安装槽8内部,使得安装槽8外侧的导线不易折断,减少了对该装置的检修几率;
所述散热孔14设置在机箱1两侧,所述散热孔14外侧固定有散热板15,所述散热板15设置有六个,三个所述散热板15为一组,两组所述散热板15对称设置在机箱1两侧,且所述散热板15为铝制薄板,导线连接完成后,通过面板16侧面的调节钮18进行调节温湿度范围,即可进行自动温湿度检测与调节,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机箱1两侧均设有铜制散热板15,加速了机箱1的散热效率,提升了工作效率,所述机箱1侧面设置有面板16,所述面板16侧面设置有显示器17和调节钮18。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基于空气源热泵的温湿度调节装置时,首先,将安装座2侧面安装槽8内的线管12取出,将线管12向外侧拉动,则圆环13压迫卡合栓11到栓槽9内部,即可将线管12取出,然后将安装座2顶部的固定螺栓4旋转,使得固定螺栓4从安装槽8内部旋转移出,由于固定螺栓4外侧的锁定块5的直径大于固定孔3的直径,则在旋转固定螺栓4时,不会从固定孔3内部掉出,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由于固定螺栓4掉落而无法安装导线的问题,然后将导线穿过线管12内部,再将导线安装在安装槽8内部,然后旋转固定螺栓4,使得固定螺栓4通过螺栓孔7安装在安装槽8内部,并使得固定螺栓4将导线压紧在安装槽8内部,然后再将线管12通过圆环13卡合在安装槽8内部,使得安装槽8外侧的导线不易折断,减少了对该装置的检修几率,由此,并可将该装置导线连接完成,即可通过面板16侧面的调节钮18进行调节温湿度范围,即可进行自动温湿度检测与调节,并且在显示器17上显示当前温湿度,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机箱1两侧均设有铜制散热板15,加速了机箱1的散热效率,提升了工作效率,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空气源热泵的温湿度调节装置,包括机箱(1)、安装槽(8)和散热孔(1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侧面固定有安装座(2),其中,
所述安装座(2)顶部设置有固定孔(3),所述固定孔(3)内部安装有固定螺栓(4),所述固定螺栓(4)外侧固定有锁定块(5),所述锁定块(5)设置在锁定槽(6)内部,所述锁定槽(6)设置在所述安装座(2)内部,所述锁定槽(6)底部设置有螺栓孔(7);
所述安装槽(8)设置在安装座(2)侧面,所述安装槽(8)侧面设置有栓槽(9),所述栓槽(9)内部固定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顶部固定有卡合栓(11),所述安装槽(8)内部安装有线管(12),所述线管(12)外侧固定有圆环(13);
所述散热孔(14)设置在机箱(1)两侧,所述散热孔(14)外侧固定有散热板(15),所述机箱(1)侧面设置有面板(16),所述面板(16)侧面设置有显示器(17)和调节钮(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气源热泵的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4)通过固定孔(3)安装在安装槽(8)内部,且所述固定螺栓(4)与螺栓孔(7)之间构成螺纹啮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气源热泵的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槽(6)设置在安装座(2)内固定孔(3)底部,且所述锁定槽(6)的直径大于所述固定孔(3)和螺栓孔(7)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气源热泵的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栓槽(9)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栓槽(9)对称设置在安装槽(8)两侧,且所述卡合栓(11)顶部为球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气源热泵的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13)的直径与安装槽(8)的直径向吻合,且所述线管(12)通过所述圆环(13)与所述安装槽(8)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气源热泵的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15)设置有六个,三个所述散热板(15)为一组,两组所述散热板(15)对称设置在机箱(1)两侧,且所述散热板(15)为铝制薄板。
CN201921221340.1U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基于空气源热泵的温湿度调节装置 Active CN2106631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1340.1U CN210663173U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基于空气源热泵的温湿度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1340.1U CN210663173U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基于空气源热泵的温湿度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63173U true CN210663173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17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21340.1U Active CN210663173U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基于空气源热泵的温湿度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631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26928U (zh) 一种配电柜用电缆夹线装置
CN210663173U (zh) 一种基于空气源热泵的温湿度调节装置
CN210848778U (zh) 一种超声波焊接冷却装置
CN213289110U (zh) 一种激光头降温装置
CN206036584U (zh) 一种散热快的挂绳式支架
CN209730748U (zh) 一种导电性能增效型母线槽
CN213694616U (zh) 一种逆变器降温装置
CN209609067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散热器
CN208241237U (zh) 一种具有自动控温的不锈钢桥架
CN209216037U (zh) 一种具有变速功能的散热器
CN219998871U (zh) 一种设有高温报警结构的电控设备
CN219310278U (zh) 一种端子快速加锡的装置
CN116096047B (zh) 一种智能散热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18498656U (zh) 电气自动控制的温度监控设备
CN210443412U (zh) 一种变压器器身结构
CN205543873U (zh) Cpu独立柜室配电柜
CN213018448U (zh) 一种防爆型高压变频调速器
CN216052098U (zh) 交流窜入直流监测装置
CN219108006U (zh) 一种快拆式igbt控制板
CN209402937U (zh) 一种带导风结构的高效散热模组
CN220543906U (zh) 半导体模块冷却装置
CN214096388U (zh) 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便于湿度调节的温度监测装置
CN210967439U (zh) 一种高频焊接装置
CN212208200U (zh) 一种用于导热的接触式散热模组
CN215002369U (zh) 一种可进行智能控温技术的半导体制冷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