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58443U - 一种电力管廊与防洪墙的共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管廊与防洪墙的共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58443U
CN210658443U CN201921090248.6U CN201921090248U CN210658443U CN 210658443 U CN210658443 U CN 210658443U CN 201921090248 U CN201921090248 U CN 201921090248U CN 210658443 U CN210658443 U CN 2106584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ing lane
side wall
wall
bottom plate
pipe gall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9024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敏
董志超
汪小茂
陈飞
罗伟
石湛
闫鸣霄
陈荣
魏莱
陈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9024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584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584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584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管廊与防洪墙的共建结构,该结构包括电力管廊本体和防洪墙,所述电力管廊本体包括底板、第一管廊侧墙、第二管廊侧墙、以及管廊顶板,所述第一管廊侧墙设置在底板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防洪墙设置在底板宽度方向的另一侧,所述第二管廊侧墙设置在底板的中部,所述管廊顶板设置在第一管廊侧墙与第二管廊侧墙之间的顶面,所述底板、第一管廊侧墙、管廊顶板、第二管廊侧墙之间围合形成用于供管线穿过的中空通道。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集约利用了城市建设用地,提高电力管廊建设安全和标准,缩短了建设工期,减少了工程投资,减少了拆除沿线堤防管理用房。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管廊与防洪墙的共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管廊与防洪墙的共建结构。
背景技术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城市因土地昂贵,拆迁占地或取土困难,修建土堤往往受到限制,可采用防洪墙作为挡土、挡水结构,材质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形式多为重力式、悬臂式、扶壁式、加筋式、空箱式等多种结构形式。在城市郊区,高压输电线路多以地面杆塔的形式敷设在道路一侧,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原有的道路宽度已不能满足交通要求,因此需要将道路拓宽。在道路拓宽时,需要将原地面杆塔进行迁改以满足行车宽度要求。考虑到此类地面杆塔对地面景观影响较大,结合运营检修要求,因此以地下敷设综合管廊的方式进行改迁。
根据《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当综合管廊线路较多,需要检修人员不定期进出时,综合管廊应考虑通风、排水、照明等运营要求。综合管廊标准断面内部净高应根据容纳管线的种类、规格、数量、安装要求等综合确定,不宜小于2.4m。内部净宽应根据容纳的管线种类、数量、运输、安装、运营、围护等要求综合确定,两侧设置支架或管道时,检修宽度不宜小于1.0m,上部覆土厚度需满足抗浮要求。
以某市沿江大道改建工程为例,按照以往类似工程建设经验,防洪墙与电力管廊若分开独立建设,平面占地宽度=挡墙结构宽度6.3m+最小水平净距1.0m+电力管廊结构宽度3.4m=10.7m。整个方案的施工总工期为8个月,投资费用高。按照现有的方案进行敷设时,平面上占地宽度较宽,需要拆除沿线堤防管理用房2500m2,拆迁费用高。由此可知,电力管廊与防洪墙为分开独立建设,需要分开开挖、分开施工,不仅用地面积多,需要拆除沿线堤防管理用房,而且建设工期长、工程投资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力管廊与防洪墙的共建结构,该结构集约利用了城市建设用地,提高电力管廊建设安全和标准,缩短了建设工期,减少了工程投资,减少了拆除沿线堤防管理用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电力管廊与防洪墙的共建结构,包括电力管廊本体和防洪墙,所述电力管廊本体包括底板、第一管廊侧墙、第二管廊侧墙、以及管廊顶板,所述第一管廊侧墙设置在底板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防洪墙设置在底板宽度方向的另一侧,所述第二管廊侧墙设置在底板的中部,所述管廊顶板设置在第一管廊侧墙与第二管廊侧墙之间的顶面,所述底板、第一管廊侧墙、管廊顶板、第二管廊侧墙之间围合形成用于供管线穿过的中空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的底面铺设有第一防水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管廊侧墙和第二管廊侧墙的外侧面分别铺设有第二防水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管廊顶板的顶面铺设有第三防水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洪墙与第二管廊侧墙之间留有间隙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位于间隙通道的顶面铺设有第四防水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第一管廊侧墙、第二管廊侧墙、管廊顶板、以及防洪墙上设置有沉降伸缩缝。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洪墙的高度高于第一管廊侧墙、第二管廊侧墙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其一,本实用新型将电力管廊本体和防洪墙共建,在防洪墙与电力管廊分开独立建设的基础上,将电力管廊、防洪墙在平面上进行重叠,二者形成一个共建结构,集约利用了城市建设用地,提高电力管廊建设安全和标准,统筹安排电力管廊和防洪墙的敷设,节约了用地和时间。
其二,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的底面铺设有第一防水层,第一管廊侧墙和第二管廊侧墙的外侧面分别铺设有第二防水层,管廊顶板的顶面铺设有第三防水层,底板位于间隙通道的顶面铺设有第四防水层,满足电力管廊结构防水等级的高要求,防水等级为一级,避免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安全性能高。
其三,本实用新型的电力管廊和防洪墙的共建结构节约了施工成本和施工时间,而且集约利用城市建设用地,相比传统的建设方案,缩短了建设工期,减少了工程投资,减少了拆除沿线堤防管理用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力管廊与防洪墙的共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力管廊与防洪墙的共建结构中沉降伸缩缝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力管廊与防洪墙的共建结构中基坑支护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力管廊与防洪墙的共建结构竣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力管廊本体、1.1-底板、1.2-第一管廊侧墙、1.3-第二管廊侧墙、1.4-管廊顶板、2-防洪墙、3-中空通道、4-第一防水层、5-第二防水层、6-第三防水层、7-间隙通道、8-第四防水层、9-沉降伸缩缝、10.1-第一钢板桩、10.2-第二钢板桩、11-水平支撑、12-垫层、13-换撑、14-粘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案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电力管廊与防洪墙的共建结构,包括电力管廊本体1和防洪墙2,所述电力管廊本体1为矩形框架结构,包括底板1.1、第一管廊侧墙1.2、第二管廊侧墙1.3、以及管廊顶板1.4,所述第一管廊侧墙1.2设置在底板1.1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防洪墙2设置在底板1.1宽度方向的另一侧,所述第二管廊侧墙1.3设置在底板1.1的中部,电力管廊本体1的底板1.1与防洪墙2共用。所述管廊顶板1.4设置在第一管廊侧墙1.2与第二管廊侧墙1.3之间的顶面,所述底板1.1、第一管廊侧墙1.2、管廊顶板1.4、第二管廊侧墙1.3之间围合形成用于供管线穿过的中空通道3。电力管廊本体1采用的墙体混凝土标号为C35,抗渗等级为P8,断面内净空宽×高为2.8×3.0m。第一管廊侧墙1.2、第二管廊侧墙1.3、以及管廊顶板1.4的厚度为0.3m,结构总宽度为3.4m。防洪墙2的墙顶高程为29.64m,墙底高程为20.90mm,墙体混凝土标号为C35,抗渗等级为P8,墙底宽6.3m,扶壁顶宽0.6m。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1.1的底面铺设有第一防水层4,第一防水层4为沥青基聚酯胎防水卷材制成的防水层。所述第一管廊侧墙1.2和第二管廊侧墙1.3的外侧面分别铺设有第二防水层5,第二防水层5为沥青基聚酯胎防水卷材制成的防水层。所述管廊顶板1.4的顶面铺设有第三防水层6,第三防水层6为单组分聚氨酯涂料防水层。所述防洪墙2与第二管廊侧墙1.3之间留有间隙通道7。所述底板1.1位于间隙通道7的顶面铺设有第四防水层8,第四防水层8为单组分聚氨酯涂料防水层。通过设置第一防水层4、第二防水层5、第三防水层6以及第四防水层8,从而满足电力管廊结构防水等级的高要求,防水等级为一级,不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如图2所示,所述底板1.1、第一管廊侧墙1.2、第二管廊侧墙1.3、管廊顶板1.4、以及防洪墙2上设置有沉降伸缩缝9,为减小结构纵向不均匀沉降,电力管廊本体1和防洪墙2沿纵向每隔20m~25m设一道沉降伸缩缝,缝宽2cm,沉降伸缩缝9采用钢边橡胶止水带、外贴式止水带止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洪墙2的高度高于第一管廊侧墙1.2、第二管廊侧墙1.3的高度,防洪墙2以结构自防水为主。
本实用新型电力管廊与防洪墙的共建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待施工区域的两侧施工第一钢板桩10.1和第二钢板桩10.2,所述第一钢板桩10.1与第二钢板桩10.2平行布置,所述第一钢板桩10.1和第二钢板桩10.2的底端向下延伸至基底层,第一钢板桩10.1和第二钢板桩10.2的顶端高于地面层,如图3所示;
2)在第一钢板桩10.1与第二钢板桩10.2之间开挖基坑,同时在第一钢板桩10.1与第二钢板桩10.2顶端架设水平支撑11,开挖基坑至设计标高,本实施例中基坑开挖深度为5.34~6.40m,采用钢板桩+钢支撑作为支护结构,基坑支护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钢板桩最大水平位移不大于30mm,坑外地下水主要依靠钢板桩自身及咬合段止水,基坑开挖期间上层滞水采用坑内明排;
3)在基坑底面施工垫层12和第一防水层4,然后在第一防水层4的顶端现浇底板1.1,待底板1.1硬化达到设计强度后,在底板1.1的两侧施工换撑13,待换撑13硬化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水平支撑11;
4)在底板1.1上现浇第一管廊侧墙1.2、第二管廊侧墙1.3、管廊顶板1.4以及防洪墙2,待上述结构硬化达到设计强度后,再依次施工第二防水层5、第三防水层6以及第四防水层8;
5)待第二防水层5、第三防水层6以及第四防水层8施工完成后,在基坑内分层回填粘土14并分层碾压密实,直至达到设计标高,如图4所示。防洪墙两侧的土方填筑材料要求:土方材料选用粘性土;土料中有机混合物含量按重量计不得超过5%,水溶性盐类含量按重量计不超过3%,粘粒含量15%~30%;土料塑性指数为:堤身、堤外范围IP=10~20,压浸台范围IP为7~10左右;填筑土料含水率与最优含水率的允许偏差为±3%;回填土压实度不小于0.95。
在防洪墙结构表面回填粘土时,其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5.1)填土前必须用钢丝刷等工具将结构表面的乳皮、粉尘及油污等物清除干净;
5.2)在开始填筑时,须现场将结构表面湿润,边涂泥浆、边铺土、边夯实,涂浆高度应与铺土厚度一致,泥浆涂层厚度宜为3mm~5mm,并应与下部泥浆涂层衔接,严禁泥浆干固后再铺土、夯实。制备泥浆应采用塑性指数大于17的粘土,泥浆的浓度可用1:2.5~1:3.0土水质量比;
5.3)填土用的压实机具宜为各种小型夯具,做到贴边夯实,不得采用大型碾压机械,以免对结构产生破坏;
5.4)防洪墙两侧的填土应均衡上升,铺土层厚度为15cm~25cm;
5.5)堤身接缝的坡面,应配合填筑的上升进行削坡,直到合格层为止,并控制好结合面上的土体含水量为最优含水量±3%以内,边刨毛边铺土压实。
6)拆除第一钢板桩10.1与第二钢板桩10.2,然后立即在第一钢板桩10.1与第二钢板桩10.2拔出的位置处回填粘土14,直至达到设计标高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电力管廊与防洪墙的共建结构适用于地面场地狭小、施工安全要求高、投资费用严格时,需要改建防洪墙和新建电力管廊结构,同时也可用于防洪墙与其它类别市政管廊的同步建设。本实用新型集约利用了城市建设用地,在应用到某工程施工中,相比传统的建设方案,缩短了建设工期2个月,减少了工程投资120万元,减少了拆除沿线堤防管理用房2500m2
其它未详细说明的均属于现有技术。

Claims (8)

1.一种电力管廊与防洪墙的共建结构,包括电力管廊本体(1)和防洪墙(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管廊本体(1)包括底板(1.1)、第一管廊侧墙(1.2)、第二管廊侧墙(1.3)、以及管廊顶板(1.4),所述第一管廊侧墙(1.2)设置在底板(1.1)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防洪墙(2)设置在底板(1.1)宽度方向的另一侧,所述第二管廊侧墙(1.3)设置在底板(1.1)的中部,所述管廊顶板(1.4)设置在第一管廊侧墙(1.2)与第二管廊侧墙(1.3)之间的顶面,所述底板(1.1)、第一管廊侧墙(1.2)、管廊顶板(1.4)、第二管廊侧墙(1.3)之间围合形成用于供管线穿过的中空通道(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管廊与防洪墙的共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的底面铺设有第一防水层(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管廊与防洪墙的共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廊侧墙(1.2)和第二管廊侧墙(1.3)的外侧面分别铺设有第二防水层(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管廊与防洪墙的共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顶板(1.4)的顶面铺设有第三防水层(6)。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电力管廊与防洪墙的共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洪墙(2)与第二管廊侧墙(1.3)之间留有间隙通道(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管廊与防洪墙的共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位于间隙通道(7)的顶面铺设有第四防水层(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管廊与防洪墙的共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第一管廊侧墙(1.2)、第二管廊侧墙(1.3)、管廊顶板(1.4)、以及防洪墙(2)上设置有沉降伸缩缝(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管廊与防洪墙的共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洪墙(2)的高度高于第一管廊侧墙(1.2)、第二管廊侧墙(1.3)的高度。
CN201921090248.6U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电力管廊与防洪墙的共建结构 Active CN2106584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90248.6U CN210658443U (zh)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电力管廊与防洪墙的共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90248.6U CN210658443U (zh)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电力管廊与防洪墙的共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58443U true CN210658443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40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90248.6U Active CN210658443U (zh)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电力管廊与防洪墙的共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584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6595A (zh) * 2019-07-12 2019-10-08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力管廊与防洪墙的共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6595A (zh) * 2019-07-12 2019-10-08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力管廊与防洪墙的共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306595B (zh) * 2019-07-12 2024-01-05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力管廊与防洪墙的共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06595B (zh) 一种电力管廊与防洪墙的共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3590425B (zh) 一种泥炭质软土地层地铁车站施工工艺
CN105951876A (zh) 一种盖板式预制混凝土城市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CN101906768B (zh)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面板施工方法
CN104060631B (zh) 一种道路井盖口高程动态控制结构
CN110004991B (zh) 基于外凸式翼脚板的地下结构抗浮体系及构建方法
CN107151950A (zh) 沙漠地区铁路地下水路堑的施工方法
CN111576454A (zh) 用于边坡挡土墙加钢管桩组合式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238534U (zh) 环形内支撑大直径波纹管管涵柔性反包回填结构
CN115262730A (zh) 一种雨污水管道的施工方法
CN107152012A (zh) 水闸施工工艺
CN210658443U (zh) 一种电力管廊与防洪墙的共建结构
CN108316344A (zh) 一种地铁站厅层的施工方法
CN217760383U (zh) 一种设置在边坡支护上的围墙结构
CN207211176U (zh) 一种超高大沉井
CN110820756A (zh) 一种盾构井及竖井深基坑开挖安全施工方法
CN207265621U (zh) 一种电力电缆管沟结构
CN205530345U (zh) 一种组合式多仓地下综合管廊结构
CN114837038A (zh) 一种有障碍物人行道透水基层采用摊铺机施工方法
CN211421139U (zh) 一种盾构井冠梁支撑结构
CN210315908U (zh) 一种沉管式检查井
CN114134920A (zh) 一种后浇带提前封闭施工方法
CN214424165U (zh) 一种下沉式通信单管塔
CN109306712A (zh) 顶管工作井逆筑施工工法
CN216474308U (zh) 一种带有装饰面层的装配式混凝土园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