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52624U - 一种车门防撞梁涂胶支架及车门防撞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门防撞梁涂胶支架及车门防撞梁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652624U CN210652624U CN201921522434.2U CN201921522434U CN210652624U CN 210652624 U CN210652624 U CN 210652624U CN 201921522434 U CN201921522434 U CN 201921522434U CN 210652624 U CN210652624 U CN 2106526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lue
- piece
- lap joint
- plate
- co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车门防撞梁涂胶支架及车门防撞梁结构,包括搭接片、定位片、涂胶片,搭接片的其中一壁面为搭接面,且搭接面朝内凹陷以使得搭接片呈与防撞梁外弧面相适配的弧型结构;定位片与搭接片一端相连;涂胶片与搭接片另一端相连,涂胶片用于盛放膨胀胶的壁面上设有阻胶槽;同时,定位片与涂胶片均呈板状结构且互相平行。本实用新型搭接面凹陷形成与防撞梁外壁相适应的弧面,可通过涂胶支架搭接面绕防撞梁旋转,以调整支架涂胶片与车门外板的间隙以满足涂胶要求,因此可以应用于不同车门,通过旋转进行调节,适应性好,通用性佳,避免针对不同车型需重新开发涂胶支架,涂胶片上的阻胶槽增大了涂胶面的阻力,避免膨胀胶在制造过程中滑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门防撞梁涂胶支架及车门防撞梁结构。
背景技术
车门防撞梁(杆),也叫侧门防撞梁(杆),是指在车门内部结构中加上横梁(从外面并看不到),用以加强车辆侧面的结构,进而提高侧面撞击时的防撞抵抗力,以提升侧面的安全性能。
车门防撞梁根据车门外板的抗凹需求,在防撞梁上会涂膨胀胶,对车门外板起支撑作用。由于车门外板具有不同的弧度,车门管式防撞梁采用圆管型,导致防撞梁布置完毕后,一些区域与车门外板间隙较大,使得涂胶面不满足膨胀胶涂胶间隙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会在车门防撞梁上布置几个涂胶支架。
中国专利CN207630923U公开了一种车门防撞梁装置和车门,采用U型容置部装载膨胀胶,其不足之处在于:
(1)U型容置部的底面与车门外板间隙较大,所需涂胶量大;
(2)适应性差,当应用于不同车门时,如果U型容置部的底面与车门外板间隙比之前的更大,则需要继续增加涂胶量,以满足涂胶间隙要求,而不能在保证不增加涂胶量甚至减少涂胶量的基础上,调节涂胶面的高度以满足间隙要求;
(3)涂胶槽两侧无阻胶结构,涂胶容易溢出,若溢出,涂胶膨胀后对车门外板的支撑性不足,抗凹性能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防撞梁涂胶支架及车门防撞梁结构,且能够调节涂胶片与车门外板的间隙以满足涂胶要求,适应性好,所需涂胶量小。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门防撞梁涂胶支架,其包括:
搭接片,所述搭接片的其中一壁面为用于与防撞梁相连的搭接面,且所述搭接面朝内凹陷以使得所述搭接片呈与防撞梁外弧面相适配的弧型结构;
定位片,所述定位片与所述搭接片一端相连;
涂胶片,所述涂胶片与所述搭接片另一端相连,所述涂胶片用于盛放膨胀胶的壁面上设有阻胶槽;同时,
所述定位片与涂胶片均呈板状结构且互相平行。
进一步地,在所述搭接片垂直轴向上的横截面所得到的弧线段中,经过该弧线段中点和圆心的直线与所述定位片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片所在平面位于所述涂胶片所在平面和所述搭接片中轴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涂胶片与所述搭接片通过第一弧形过渡片连接,所述第一弧形过渡片的圆心与所述搭接片的圆心分别位于所述搭接片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定位片与所述搭接片通过第二弧形过渡片连接,所述第二弧形过渡片的圆心与所述搭接片的圆心分别位于所述搭接片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阻胶槽呈条状或盲孔状。
进一步地,当所述阻胶槽呈条状时,所述涂胶片上的所有阻胶槽互相平行布置,或所述涂胶片上的所有阻胶槽交叉分布并共同形成网状结构;
当所述阻胶槽呈盲孔状时,所述涂胶片上的所有阻胶槽呈阵列式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阻胶槽截面呈V形、U形或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片上开设有定位孔,和/或所述搭接片上开设有塞焊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门防撞梁结构,其包括:
防撞梁;
前连接支架,其组设于所述防撞梁一端;
后连接支架,其组设于所述防撞梁另一端;
若干车门防撞梁涂胶支架,所述搭接面连接于所述防撞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门防撞梁涂胶支架,搭接面凹陷形成与钢管状的防撞梁外壁相适应的弧面,在使用时可通过涂胶支架搭接面绕防撞梁旋转,以调整支架涂胶片与车门外板的间隙以满足涂胶要求,因此可以应用于不同车门,通过旋转进行调节,适应性好,通用性佳,避免通过增加涂胶量来调节间隙,涂胶量小,也避免针对不同车型需重新开发涂胶支架。
本实用新型涂胶片采用板状结构,且设有阻胶槽,相比如U型槽结构,涂胶片与车门外板间隙较小,所需涂胶量小,而且由于阻胶槽的存在,防止膨胀胶在焊装车门存储、运输过程中滑落,盛胶稳固,保证了对车门外板的支撑性和抗凹性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门防撞梁涂胶支架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门防撞梁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门防撞梁涂胶支架;
图3为图1中A-A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阻胶槽呈阵列式布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阻胶槽呈网状布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阻胶槽互相平行布置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阻胶槽截面呈V形示意图。
图中:A、中点;O、圆心;1、搭接片;10、搭接面;11、塞焊孔;2、定位片;20、定位孔;3、涂胶片;30、阻胶槽;4、第一弧形过渡片;5、第二弧形过渡片;6、防撞梁;7、前连接支架;8、后连接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门防撞梁涂胶支架,其包括搭接片1、定位片2和涂胶片3,搭接片1的其中一壁面为用于与防撞梁6相连的搭接面10,且搭接面10朝内(朝内指的是朝向车门外板所在方向)凹陷以使得搭接片1呈与防撞梁6外弧面相适配的弧型结构;定位片2与搭接片1一端相连;涂胶片3与搭接片1另一端相连,涂胶片3用于盛放膨胀胶的壁面上设有阻胶槽30;同时,定位片2与涂胶片3均呈板状结构且互相平行。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门防撞梁涂胶支架,搭接面10凹陷形成与钢管状的防撞梁6外壁相适应的弧面如半圆型面,在使用时可通过涂胶支架搭接面10绕防撞梁6旋转,以调整支架涂胶片3与车门外板的间隙以满足涂胶要求,因此,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不同车门,通过旋转进行调节,适应性好,通用性佳,避免通过增加涂胶量来调节间隙,涂胶量小,也避免针对不同车型需重新开发涂胶支架。
本实施例涂胶片3采用板状结构,且设有阻胶槽30,相比如U型槽结构,涂胶片3与车门外板间隙较小,所需涂胶量小,而且由于阻胶槽30的存在,防止膨胀胶在焊装车门存储、运输过程中滑落,盛胶稳固,保证了对车门外板的支撑性和抗凹性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门防撞梁涂胶支架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
本实施例之所以采用在搭接片1的两侧分别设置定位片2和涂胶片3,一方面是为了确保能够通过旋转进行调节,如果搭接片1的两侧均设置涂胶片3,并在涂胶片3上设置定位孔,相比如U型槽结构,这种对称式的设置方式虽然仍然能够比U型槽结构减小涂胶量,但是因为两侧涂胶片3都是需要与车门外板进行粘接,当绕防撞梁6旋转时,一侧涂胶片3间隙可以减小并满足涂胶要求,但是同时另一侧涂胶片3间隙必然会变大,因此,这种在两侧都设置涂胶片3是无法应用于不同车门;另一方面将定位片2与涂胶片3分离,便于通过定位片2来调节涂胶片3的位置。
实施例2
参见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门防撞梁涂胶支架,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搭接片1垂直轴向上的横截面所得到的弧线段中,经过该弧线段中点A和圆心O的直线与定位片2垂直,定位片2所在平面位于涂胶片3所在平面和搭接片1中轴线之间。本实施例中,涂胶片3相比定位片2更加靠近车门外板,从结构设计上减小涂胶片3与车门外板的间隙,同时也可以通过较小幅度的旋转调节以满足涂胶要求。
实施例3
参见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门防撞梁涂胶支架,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涂胶片3与搭接片1通过第一弧形过渡片4连接,第一弧形过渡片4的圆心与搭接片1的圆心分别位于搭接片1两侧;定位片2与搭接片1通过第二弧形过渡片5连接,第二弧形过渡片5的圆心与搭接片1的圆心分别位于搭接片1两侧。采用弧形过渡片结构进行接连,可以提升耐久性能,防止断裂,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门防撞梁涂胶支架,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阻胶槽30呈条状或盲孔状。
参见图4所示,当阻胶槽30呈盲孔状时,涂胶片3上的所有阻胶槽30呈阵列式布置。
参见图5所示,当阻胶槽30呈条状时,涂胶片3上的所有阻胶槽30互相平行布置.
参见图6所示,当阻胶槽30呈条状时,涂胶片3上的所有阻胶槽30交叉分布并共同形成网状结构。
实施例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门防撞梁涂胶支架,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阻胶槽30截面呈V形、U形或弧形。参见图7所示,阻胶槽30截面呈V形。
参见图2所示,定位片2上开设有定位孔20,搭接片1上开设有塞焊孔11。
实施例6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门防撞梁结构,其包括防撞梁6、分别组设于防撞梁6两端的前连接支架7和后连接支架8,以及若干车门防撞梁涂胶支架,搭接面10连接于防撞梁6上。
本实用新型原理如下:
如果在搭接片1的两侧对称地设置涂胶片3,并在涂胶片3上设置定位孔,相比如U型槽结构,这种对称式的设置方式虽然可以减小涂胶量,但是因为两侧涂胶片3都是需要与车门外板进行粘接,当绕防撞梁6旋转时,一侧涂胶片3间隙可以减小并满足涂胶要求,但是同时另一侧涂胶片3间隙必然会变大,因此,这种对称设置方式无法应用于不同车门。
而本实用新型采用非对称式结构,即搭接片1一端设置定位片2,另一端设置涂胶片3,同时搭接片1的搭接面10凹陷形成与钢管状的防撞梁6外壁相适应的弧面,通过涂胶支架搭接面10绕防撞梁6旋转,以调整支架涂胶片3与车门外板的间隙以满足涂胶要求,因此,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不同车门,通过旋转进行调节,适应性好,通用性佳,避免通过增加涂胶量来调节间隙涂胶量小。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车门防撞梁涂胶支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搭接片(1),所述搭接片(1)的其中一壁面为用于与防撞梁(6)相连的搭接面(10),且所述搭接面(10)朝内凹陷以使得所述搭接片(1)呈与防撞梁(6)外弧面相适配的弧型结构;
定位片(2),所述定位片(2)与所述搭接片(1)一端相连;
涂胶片(3),所述涂胶片(3)与所述搭接片(1)另一端相连,所述涂胶片(3)用于盛放膨胀胶的壁面上设有阻胶槽(30);同时,
所述定位片(2)与涂胶片(3)均呈板状结构且互相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防撞梁涂胶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搭接片(1)垂直轴向上的横截面所得到的弧线段中,经过该弧线段中点(A)和圆心(O)的直线与所述定位片(2)垂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防撞梁涂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片(2)所在平面位于所述涂胶片(3)所在平面和所述搭接片(1)中轴线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防撞梁涂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片(3)与所述搭接片(1)通过第一弧形过渡片(4)连接,所述第一弧形过渡片(4)的圆心与所述搭接片(1)的圆心分别位于所述搭接片(1)两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防撞梁涂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片(2)与所述搭接片(1)通过第二弧形过渡片(5)连接,所述第二弧形过渡片(5)的圆心与所述搭接片(1)的圆心分别位于所述搭接片(1)两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防撞梁涂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胶槽(30)呈条状或盲孔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防撞梁涂胶支架,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阻胶槽(30)呈条状时,所述涂胶片(3)上的所有阻胶槽(30)互相平行布置,或所述涂胶片(3)上的所有阻胶槽(30)交叉分布并共同形成网状结构;
当所述阻胶槽(30)呈盲孔状时,所述涂胶片(3)上的所有阻胶槽(30)呈阵列式布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防撞梁涂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胶槽(30)截面呈V形、U形或弧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防撞梁涂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片(2)上开设有定位孔(20),和/或所述搭接片(1)上开设有塞焊孔(11)。
10.一种车门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防撞梁(6);
前连接支架(7),其组设于所述防撞梁(6)一端;
后连接支架(8),其组设于所述防撞梁(6)另一端;
若干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车门防撞梁涂胶支架,所述搭接面(10)连接于所述防撞梁(6)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22434.2U CN210652624U (zh) | 2019-09-12 | 2019-09-12 | 一种车门防撞梁涂胶支架及车门防撞梁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22434.2U CN210652624U (zh) | 2019-09-12 | 2019-09-12 | 一种车门防撞梁涂胶支架及车门防撞梁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652624U true CN210652624U (zh) | 2020-06-02 |
Family
ID=70835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522434.2U Active CN210652624U (zh) | 2019-09-12 | 2019-09-12 | 一种车门防撞梁涂胶支架及车门防撞梁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652624U (zh) |
-
2019
- 2019-09-12 CN CN201921522434.2U patent/CN21065262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196096B2 (en) |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 |
US6766984B1 (en) | Stiffeners for aircraft structural panels | |
US9828771B2 (en) | Boom assembly joints | |
US7740306B2 (en) | Stiffeners for utility trailer structural panels | |
EP1982899B1 (en) | Floor panel in vehicle, having bead whose inclined surface has gradually-changed inclination angle | |
CN103370257B (zh) | 车身底罩 | |
CN101086196A (zh) | 车辆车门结构 | |
CN109927526A (zh) | 车辆的树脂后尾门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6870784U (zh) | 后悬架扭力梁结构 | |
US6428080B1 (en) | Stiffeners for automotive vehicle closures | |
CN210652624U (zh) | 一种车门防撞梁涂胶支架及车门防撞梁结构 | |
CN103707944B (zh) | 用于重型车辆的连接结构 | |
CN103128444A (zh) | 镀锌钢板搭接激光焊接法及利用该方法制作的车体部件 | |
US10894457B2 (en) | Holding mount | |
CN106004372B (zh) | 一种汽车车门外板总成安装方法 | |
CN206357969U (zh) | 一种小型天窗加强环及其安装结构 | |
US20130082483A1 (en) | Vehicle frame | |
WO2002083466A1 (en) | Stiffeners for automotive sheet body structure | |
CN211592158U (zh) | 一种封闭后扭力梁结构 | |
CN107380191A (zh) | 安装座、转向架和悬挂车 | |
EP3871953A1 (en) | Vehicle framework structure and vehicle | |
CN205560248U (zh) | 一种弧面衔接的铝合金板材 | |
CN210852006U (zh) | 一种新型一体式车门防撞管结构 | |
CN219974213U (zh) | 一种背门铰链安装结构及车辆 | |
KR20200056229A (ko) | 차량용 서브프레임 마운팅구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