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45911U - 一种气液混合装置及活氧水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液混合装置及活氧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45911U
CN210645911U CN201921275829.7U CN201921275829U CN210645911U CN 210645911 U CN210645911 U CN 210645911U CN 201921275829 U CN201921275829 U CN 201921275829U CN 210645911 U CN210645911 U CN 2106459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section
liquid
channel
m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7582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佳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uro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uro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uro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Ouro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7582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459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459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459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液混合装置及活氧水机,气液混合装置包括本体、喷射件和混合件,本体限定出流体通道和气体通道,流体通道沿本体的轴向延伸设置,流体通道包括进液段和出液段,气体通道的一端与流体通道相连通,气体通道的另一端与气源相连,喷射件可拆卸地设在流体通道的进液段内,喷射件限定出进液通道,进液通道的一端适于外部水源相连,混合件一端可拆卸地与本体相连,另一端与出水管相连,混合件的一部分伸入流体通道的出液段内,混合件限定出混合通道,混合通道的位于出液段内的部分的横截面积沿流体流通方向逐渐减小。该气液混合装置可以实现混合浓度可调,并且使用灵活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气液混合装置及活氧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液混合装置及活氧水机。
背景技术
臭氧又称为超氧,由于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在工业中被用作杀毒剂或者污水净化剂。臭氧可以用于生活用水的消莓,不但可以除去水中的氯离子还能用于消洗蔬果去除农药残留,还能对海产品、肉类进行杀菌消毒、杀死寄生虫。
在实际生活或者工业实验应用中,对于不同的消洁产品而言,需要的臭氧水的浓度是不一样的,如果全采用同一标准的浓度应用,可能会造成消毒不彻底或者臭氧过多而浪费以及产生新的危害,不利于精确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气液混合装置,该气液混合装置可以实现混合浓度可调,并且使用灵活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活氧水机,该活氧水机可实现输出的活氧水浓度可调,且活氧水机的体积较小,结构较为简单。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液混合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限定出流体通道和气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沿所述本体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流体通道包括进液段和出液段,所述气体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流体通道相连通,所述气体通道的另一端与气源相连;喷射件,所述喷射件可拆卸地设在所述进液段内,所述喷射件限定出进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的一端适于外部水源相连,在流体流通方向上,所述进液通道的出液口位于所述气体通道与所述流体通道的连通口的下游;混合件,所述混合件一端可拆卸地与所述本体相连,另一端与水管相连,所述混合件的一部分伸入所述出液段内,所述混合件限定出混合通道,所述混合通道的位于所述出液段内的部分的横截面积沿流体流通方向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液段具有配合孔,所述喷射件位于所述配合孔内,所述喷射件的朝向所述进液段的一侧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在所述配合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合通道包括沿流体流通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渐缩段和第一平直段,所述第一渐缩段位于所述流体通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合通道还包括第一渐扩段,所述第一渐扩段连接在所述第一平直段的远离所述第一渐缩段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液段具有螺纹孔,所述混合件上设有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螺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体通道包括沿流体流通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二渐缩段、第二平直段和第二渐扩段,所述气体通道与所述第二渐缩段相连通,所述进液通道的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第二平直段内,所述第二渐扩段位于所述进液通道和所述混合通道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液通道包括沿流体流通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三渐缩段和第三平直段,所述第三平直段远离所述第三渐缩段的一端形成为所述出液口。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喷射件包括平直部和渐缩部,所述第三渐缩段设在所述平直部上,所述第三平直段的一部分设在所述平直部上,所述第三平直段另一部分设在所述渐缩部上。
一种活氧水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限定出装配腔,如前文所述的气液混合装置,所述气液混合装置设在所述装配腔内;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具有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所述臭氧发生器可产生臭氧,所述气体进口与所述气体通道相连通;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本体的所述进液段相连;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混合件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液混合装置,由于具有可拆卸连接的本体、喷射件及混合件,因此,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更换喷射件和混合件以使气液混合装置输出气体含量不同的气液混合流体,提高了用户使用满意度。
本实用新型中,将臭氧发生器和气液混合装置集成在壳体内,缩小了整个活氧水机的体积。由于气液混合装置的三段可拆卸结构,使得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喷射件和混合件的大小,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活氧水机可输出气体含量不同的气液混合流体,提高用户使用满意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气液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气液混合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气液混合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个气液混合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又一个气液混合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活氧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活氧水机的内部结构图。
附图标记:
1、本体;11、流体通道;111、进液段;112、出液段;113、第二渐缩段;114、第二平直段;115、第二渐扩段;12、气体通道;2、喷射件;21、进液通道;211、第三渐缩段;212、第三平直段;3、混合件;31、混合通道;311、第一渐缩段;312、第一平直段;313、第一渐扩段;4、密封圈;5、壳体;6、臭氧发生器;7、进水管;8、出水管;9、进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液混合装置的具体结构。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液混合装置包括本体1、喷射件2和混合件3,本体1限定出流体通道11和气体通道12,流体通道11沿本体1的轴向延伸设置,流体通道11包括进液段111和出液段112,气体通道12的一端与流体通道11相连通,气体通道12的另一端与气源相连,喷射件2可拆卸地设在流体通道11的进液段111内,喷射件2限定出进液通道21,进液通道21的一端适于外部水源相连,在流体流通方向上,进液通道21的出液口位于气体通道12与流体通道11的连通口的下游,混合件3一端可拆卸地与本体1相连,另一端与水管相连,混合件3的一部分伸入流体通道11的出液段112内,混合件3限定混合通道31,混合通道31的位于出液段112内的部分的横截面积沿流体流通方向逐渐减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水流从进液通道21流入,在混合通道31内和气体混合后流出气液混合装置。由于流体流通方向上,进液通道21的出液口位于气体通道12与流体通道11的连通口的下游,这样进液通道21内的水流从出液口喷出后,会在流体通道11内形成小范围的负压,从而使得气体通道12内的气体被吸入流体通道11内,然后水流和气体同时进入混合通道31内,在流动的过程中气体与水流充分混合,从而使得从混合通道31流入出水管8的就是气液混合流体,例如臭氧水。由于混合通道31位于出液段112内部的部分的横截面面积沿流体流通方向逐渐减小,在水气和气体混合的同时,由于混合通道31形成为渐缩的形状,水流的速度会加快,使得混合通道31内的水压增大,从而增加了液体内溶解的气体含量。
可以理解的是,当水流量一定时,进液通道21越窄,液体的流速就越快,液体流动产生的流体通道11内负压就越大,吸入流体通道11内的气体含量就越大,从而气液混合流体中气体的浓度就越大。而当水量一定时,混合通道31越窄,液体流速越快,混合通道31内的水压也越大。由于喷射件2和混合件3均可拆卸的与本体1相连,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更换喷射件2和混合件3以使气液混合装置输出气体含量不同的气液混合流体。具体如图4-图5所示,图4所示的气液混合装置的进液通道21的宽度大于图5所示气液混合装置的进液通道21的宽度。图4所示的气液混合装置的混合通道31的宽度大于图5所示的混合通道31的宽度。由此,扩大了气液混合装置的适用范围,提高了用户使用满意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液混合装置,由于具有可拆卸连接的本体1、喷射件2及混合件3,因此,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更换喷射件2和混合件3以使气液混合装置输出气体含量不同的气液混合流体,提高了用户使用满意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进液段111具有配合孔,喷射件2位于配合孔内,喷射件2的朝向进液段111的一侧设有密封圈4,密封圈4设在配合孔内。可以理解的是,喷射件2设在配合孔内且喷射件2上设有密封圈4,这样既保证了喷射件2与本体1的连接稳定性,也保证了喷射件2与本体1之间的密封性,避免了漏水的现象发生。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密封圈4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漏水,在此不对密封圈4的大小、形状和材质做出具体限定,密封圈4的大小、形状和材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进液段111可以通过螺纹、销钉等其他连接件与喷射件2相连,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配合孔相连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混合通道31包括沿流体流通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渐缩段311和第一平直段312,第一渐缩段311位于流体通道11内。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渐缩段311能够使得液体流速增加,从而增加混合通道31内的水压,能够使得更多的气体溶解在液体内,增加了气液混合装置输出的气液混合流体的气体含量。第一平直段312能够使得气液混合流体被喷射出混合通道31,加快流体的流出速度,从而保证了气液混合装置能够快速的输出气液混合流体,减少了用户等待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混合通道31还包括第一渐扩段313,第一渐扩段313连接在第一平直段312的远离第一渐缩段311的一端。可以理解的是,混合通道31的远离本体1的一端通常与出水管8相连,增设的第一渐扩段313能够使得混合通道31的出口与出水管8的管径大致相当,从而保证了气液混合装置的出水量,较好地满足了用户使用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出液段112具有螺纹孔,混合件3上设有与螺纹孔配合的螺纹。由此,既方便了用户更换不同尺寸的混合件3,又保证了混合件3与本体1的连接稳定性及连接密封性。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出液段112与混合件3的连接方式还可以由其他形状并限于本实施的螺纹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流体通道11包括沿流体流通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二渐缩段113、第二平直段114和第二渐扩段115,气体通道12与第二渐缩段113相连通,进液通道21的出液口位于第二平直段114内,第二渐扩段115位于进液通道21和混合通道31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当流体流过第二渐缩段113时更容易产生局部负压,从而使得气体更为容易地被吸入流体通道11。第二平直段114和第二渐缩段113的存在,整个通道在液体流通方向上形成为宽度先变小后变大的结构,这样的变径结构更有利于液体流过时产生局部负压,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气体能够更为容易地被吸入流体通道11。
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液混合装置是通过液体流过变径管道使得气体通道12内的气体被吸入流体通道11内且与液体混合,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气体混合装置的气体通道12与气体发生装置之间无需安装气泵,节约了气液混合装置的使用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进液通道21包括沿流体流通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三渐缩段211和第三平直段212,第三平直段212远离第三渐缩段211的一端形成为出液口。可以理解的是,第三渐缩段211的存在能够使得液体流入进液通道21后流速变快,使得液体呈喷射状离开进液通道21,使得流体通道11内更容易形成负压,从而使得气体更容易被吸入流体通道11。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喷射件2包括平直部和渐缩部,第三渐缩段211设在平直部上,渐缩部配合在第二渐缩段113内,第三平直段212的一部分设在平直部上,第三平直段212另一部分设在渐缩部上。由此,延长了第三平直段212的长度,使得液体能够形成为稳定的水柱被喷入进液通道21内,从而保证了流体通道11内形成负压以使得气体被吸入流体通道11。此外,由于渐缩部配合在第二渐缩段113内,而气体通道12与第二渐缩段113连通,由此,气体通道12与第二渐缩段113的连通口正好对应渐缩部的外周壁与第二渐缩段113的内周壁之间的缝隙设置,当液体从第二平直段114喷射而出时,渐缩部的外周壁与第二渐缩段113的内周壁之间的缝隙处更容易产生负压,这样更好的保证了气体能够被稳定地吸入流体通道11内。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气液混合装置。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液混合装置包括本体1、喷射件2和混合件3,本体1限定出流体通道11和气体通道12,流体通道11沿本体1的轴向延伸设置,流体通道11包括进液段111和出液段112,气体通道12的一端与流体通道11相连通,气体通道12的另一端与气源相连。喷射件2可拆卸地设在流体通道11的进液段111内,喷射件2限定出进液通道21,进液通道21的一端适于外部水源相连,在流体流通方向上,进液通道21的出液口位于气体通道12与流体通道11的连通口的下游,混合件3一端可拆卸地与本体1相连,另一端与出水管8相连,混合件3的一部分伸入流体通道11的出液段112内,混合件3限定出混合通道31。
流体通道11包括沿流体流通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二渐缩段113、第二平直段114和第二渐扩段115,气体通道12与第二渐缩段113相连通。混合通道31包括沿流体流通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渐缩段311、第一平直段312和第一渐扩段313,第一渐缩段311位于流体通道11内。进液通道21包括沿流体流通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三渐缩段211和第三平直段212,第三平直段212远离第三渐缩段211的一端形成为出液口,第三平直段212位于第二渐缩段113的内侧,出液口伸入第二平直段114。
下面参考图6-图7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活氧水机的结构。
如图6-图7所示,活氧水机包括壳体5、前文所述的气液混合装置、臭氧发生器6、进水管7、出水管8和进水阀98,壳体5限定出装配腔,气液混合装置设在装配腔内;臭氧发生器6,臭氧发生器6具有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臭氧发生器6可产生臭氧,气体进口与气体通道12相连通,进水管7与本体1的进液段111相连,进水阀98设在进水管7与气液混合装置之间,出水管8与混合件3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使用中,自来水经进水管7进入活氧水机,当水流从进水口进入气液混合装置,由于气体通道12和流体通道11相连通,水流从喷射件2流向混合件3的过程中可在气体通道12与流体通道11的连通口处产生负压,这样可以将臭氧发生器6产生的臭氧吸入气液混合装置,使得从出水管8流出的自来水中含有臭氧,从而使得活氧水机的出水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在本实用新型中,将臭氧发生器6和气液混合装置集成在壳体5内,缩小了整个活氧水机的体积。与此同时,采用负压原理将臭氧发生器6产生的臭氧吸入气液混合装置内,简化了气液混合装置的结构,从而简化了整个活氧水机的结构。此外,由于气液混合装置的三段可拆卸结构,使得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喷射件2和混合件3的大小,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活氧水机能够更好地满足使用需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气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1),所述本体(1)限定出流体通道(11)和气体通道(12),所述流体通道(11)沿所述本体(1)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流体通道(11)包括进液段(111)和出液段(112),所述气体通道(12)的一端与所述流体通道(11)相连通,所述气体通道(12)的另一端与气源相连;
喷射件(2),所述喷射件(2)可拆卸地设在所述进液段(111)内,所述喷射件(2)限定出进液通道(21),所述进液通道(21)的一端适于外部水源相连,在流体流通方向上,所述进液通道(21)的出液口位于所述气体通道(12)与所述流体通道(11)的连通口的下游;
混合件(3),所述混合件(3)一端可拆卸地与所述本体(1)相连,另一端与水管相连,所述混合件(3)的一部分伸入所述出液段(112)内,所述混合件(3)限定出混合通道(31),所述混合通道(31)的位于所述出液段(112)内的部分的横截面积沿流体流通方向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段(111)具有配合孔,所述喷射件(2)位于所述配合孔内,所述喷射件(2)的朝向所述进液段(111)的一侧设有密封圈(4),所述密封圈(4)设在所述配合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通道(31)包括沿流体流通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渐缩段(311)和第一平直段(312),所述第一渐缩段(311)位于所述流体通道(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通道(31)还包括第一渐扩段(313),所述第一渐扩段(313)连接在所述第一平直段(312)的远离所述第一渐缩段(311)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段(112) 具有螺纹孔,所述混合件(3)上设有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通道(11)包括沿流体流通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二渐缩段(113)、第二平直段(114)和第二渐扩段(115),所述气体通道(12)与所述第二渐缩段(113)相连通,所述进液通道(21)的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第二平直段(114)内,所述第二渐扩段(115)位于所述进液通道(21)和所述混合通道(3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通道(21)包括沿流体流通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三渐缩段(211)和第三平直段(212),所述第三平直段(212)远离所述第三渐缩段(211)的一端形成为所述出液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件(2)包括平直部和渐缩部,所述渐缩部配合在所述第二渐缩段(113)内,所述第三渐缩段(211)设在所述平直部上,所述第三平直段(212)的一部分设在所述平直部上,所述第三平直段(212)另一部分设在所述渐缩部上。
9.一种活氧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5),所述壳体(5)限定出装配腔;
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液混合装置,所述气液混合装置设在所述装配腔内;
臭氧发生器(6),所述臭氧发生器(6)具有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所述臭氧发生器(6)可产生臭氧,所述气体进口与所述气体通道(12)相连通;
进水管(7),所述进水管(7)与所述本体(1)的所述进液段(111)相连;
出水管(8),所述出水管(8)与所述混合件(3)相连。
CN201921275829.7U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气液混合装置及活氧水机 Active CN2106459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75829.7U CN210645911U (zh)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气液混合装置及活氧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75829.7U CN210645911U (zh)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气液混合装置及活氧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45911U true CN210645911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38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75829.7U Active CN210645911U (zh)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气液混合装置及活氧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459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50533B2 (ja) 殺菌水の製造装置
JP3765759B2 (ja) 微細気泡発生装置
KR101153188B1 (ko) 약액 분사장치
KR101650028B1 (ko) 와류 발생 노즐과 이를 포함한 정체수 없는 물탱크
US11772057B2 (en) Fine bubble generating device
CN109985541B (zh) 一种臭氧水的即时混合装置
JP2002126485A (ja) オゾン発生装置、ならびにその付属装置である同軸型ガス−流体混合管、空冷式オゾン生成管、および液体加圧式ガス−液体混合装置
JP2005028306A (ja) 気液混合装置及び汚水浄化装置
CN210645911U (zh) 一种气液混合装置及活氧水机
JP5785158B2 (ja) 微細気泡発生装置
JP2008114099A (ja) マイクロバブル生成装置及びバブル微小化器具。
WO2019230787A1 (ja) 微細気泡生成装置
JP2008114098A (ja) マイクロバブル生成ノズル及びマイクロバブル生成設備
KR19990084428A (ko) 오존 살균수 제조장치
JP2017131840A (ja) 溶存酸素増加装置
KR20170093299A (ko) 다공성 멤브레인을 이용한 미세버블 생성장치
KR100791860B1 (ko) 오존수 제조장치
KR200486839Y1 (ko) 양어장용 산소 공급장치
JP4673673B2 (ja) オゾン水製造装置、オゾン水製造装置を用いた洗浄装置及びオゾン水製造装置を用いた水質改善装置
CN209985226U (zh) 一种臭氧水的即时混合装置
JP2018202375A (ja) 気液混合ノズル
JP4982744B2 (ja) 流体混合器および流体混合方法
KR101626555B1 (ko) 순환식 기·액체 혼합장치
JPH03238032A (ja) 異種流体接触混合溶解量調節装置
KR102305014B1 (ko) 마이크로 버블 기능수 제조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