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32351U - 回收装置及喷涂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回收装置及喷涂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32351U
CN210632351U CN201921120149.8U CN201921120149U CN210632351U CN 210632351 U CN210632351 U CN 210632351U CN 201921120149 U CN201921120149 U CN 201921120149U CN 210632351 U CN210632351 U CN 2106323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recovery
opening
spray gun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2014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盛坤
李坤遥
张丹
杨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2014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323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323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323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praying Plant Or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回收装置及喷涂设备,喷涂设备包括喷枪,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罩,回收罩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用于使喷枪的喷射端伸入回收罩;回流组件,与回收罩相连通;面盖,可拆卸地与回收罩相连接,面盖盖设在回收罩的第二开口上并与回收罩相连接;通孔,设置在面盖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收装置,面盖可拆卸地盖设在回收罩的第二开口上且面盖上设有通孔,从而可以通过更换面盖而有效地控制喷射介质的成形状态,满足特殊工况作业对喷射介质的形状尺寸要求,减少反弹介质对喷涂设备的污染,增加回收介质二次利用率,为介质高精度、复杂工艺喷射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装置。

Description

回收装置及喷涂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回收装置及一种喷涂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机械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工涂抹保护材料的作业方式逐渐被喷枪作业取代。相关技术中,涂料通过喷枪头雾化装置,在空气压缩机或无空气高压装备作用下以长条形或者圆形喷出,实现高效率喷涂作业,如今,喷涂作业方式已经广泛应用于五金、塑胶、家电、军工、船舶等行业。但是,喷枪将涂料高度分散为小颗粒雾状形式,导致涂料的挥发性和传播性极强,在喷射工作区域后,反射的雾状颗粒对人体和设备均有污染性。
因此,如何获得一种能够减少反弹涂料对机器装置的污染的喷涂设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喷涂设备。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回收装置,用于喷涂设备,喷涂设备包括喷枪,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罩,回收罩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用于使喷枪的喷射端伸入回收罩;回流组件,与回收罩相连通;面盖,可拆卸地与回收罩相连接,面盖盖设在回收罩的第二开口上并与回收罩相连接;通孔,设置在面盖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罩、回流组件及面盖,回收罩围设在喷涂设备的喷枪外部,面盖盖设在回收罩的第二开口上,从而可以阻挡喷枪喷出的介质被反射到喷涂设备上,对喷涂设备形成保护,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喷枪在喷射工作区域后,反射的雾状颗粒对喷涂设备具有污染性的技术问题;回收罩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喷枪的喷射端由第一开口伸入回收罩,使得喷枪的喷射端位于回收罩围设形成的空间内,回流组件与回收罩相连通,回流组件用于将聚集在回收罩中的介质引出进行存放及回收,减少介质的浪费,面盖可拆卸地盖设在回收罩的第二开口上且面盖上设有通孔,设计人员可以相应地设计多个面盖的通孔为不同的形状,从而可以通过更换面盖而有效地控制喷射介质的成形状态,满足特殊工况作业对喷射介质的形状尺寸要求;喷枪中喷出的介质一部分经由通孔喷射到待喷涂区域上,而另一部分被面盖遮挡反射到回收罩中,并在回收罩中聚集进而通过回流组件引出并进行存放及回收,完成介质的二次回收利用,由于面盖可以遮挡反射多余的介质,使得多余的介质没有离开回收罩和面盖围设形成的空间中,从而保证了介质的清洁、干净,进而使得被回收的介质可以直接回收并使用,在简化介质回收的程序的同时确保了被回收介质的品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收装置,通过简单的机械结构,可以满足特殊工艺需求的介质喷射形状,减少反弹介质对喷涂设备的污染,增加回收介质二次利用率,为介质高精度、复杂工艺喷射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装置。
可以理解的是,介质可以为腻子、涂料、漆等。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回收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件,设置在回收罩设有第二开口的端面上;第一固定孔,设置在面盖上,第一固定件插设在第一固定孔中以连接面盖和回收罩;第一紧固件,与第一固定件相连接,第一紧固件压合在面盖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回收罩设有第二开口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固定件,面盖上设有与第一固定件相适配的第一固定孔,组装面盖和回收罩时,将第一固定孔套设在第一固定件上,实现面盖和回收罩的定位,进一步地,将第一紧固件安装在第一固定件上,并且,第一紧固件压合在面盖上,从而实现面盖和回收罩的固定。优选地,第一固定件为螺柱、螺钉、螺栓等,第一紧固件为螺母,即第一固定件和第一紧固件通过螺纹配合进行固定,采用螺纹配合连接方便安装,节省成本,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便于后续的拆卸维护。优选地,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孔和第一紧固件的数量为一一对应的多个,如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孔和第一紧固件的数量为2个至4个,在该范围内,既可以避免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孔及第一紧固件的数量过多,多于4个而增加加工成本,又可以避免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孔及第一紧固件的数量过少,少于2个而导致面盖和回收罩的连接不稳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回流组件包括:回流口,设置在回收罩上;回流通道,设置在回收罩的外壁上并与回流口相连通;回流管,回流管的一端与回流通道相连通;回收容器,与回流管的另一端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回流组件包括回流口、回流通道、回流管和回收容器,回流口设置在回收罩上,回收罩中的介质经由回流口进入到回流通道中,进而由回流管进入到回收容器中进行存放,回流通道的设置可以起到便于回收罩和回流管的连接的作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回流口和回流通道的数量为一一对应的多个;回收罩包括罩侧壁和罩底壁,罩侧壁围设形成第二开口,罩底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回流口设置在罩侧壁上和/或罩底壁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回流口和回流通道的数量为一一对应的多个,设计人员可以相应地设计多个回流口位于回收罩的不同方位,每个回流口处均设有一个回流通道,回流通道的设置可以起到便于回收罩和回流管的连接的作用。具体地,回收罩包括罩侧壁和罩底壁,罩侧壁围设形成第二开口,罩底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将回流口设置在罩侧壁上,当第二开口与竖直墙面相对时,介质会聚集在罩侧壁上,将回流口设置在罩侧壁上便于介质的回收;当第二开口与水平墙面(如天花板)相对时,介质会聚集在罩底壁上,将回流口设置在罩侧壁上便于介质的回收;在罩侧壁和罩底壁上均设置回流口,使得回收装置可以通过转动方向而适应于喷涂竖直墙面或水平天花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回收装置还包括:封堵件,设置在回流口和/或回流通道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回收装置还包括封堵件,封堵件用于封堵回流口和/或回流通道;具体地,在非工作状态下,可以将封堵件插设在回流口和/或回流通道中,从而封堵回流口和/或回流通道;或在工作状态下,在罩侧壁和罩底壁均设有回流口及回流通道,当第二开口与竖直墙面相对时,介质会聚集在罩侧壁上,用封堵件封住位于罩底壁上的回流通道和/或回流口,回收介质由于重力作用通过罩侧壁上的回流口以及与回流口相连通的回流管回收至回收容器中,回收利用面盖挡住的介质;或当第二开口与水平墙面(如天花板)相对时,介质会聚集在罩底壁上,用封堵件封住位于罩侧壁上的回流通道和/或回流口,回收介质由于重力作用通过罩底壁上的回流口以及与回流口相连通的回流管回收至回收容器中,回收利用面盖挡住的介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件,设置在回收罩设有第一开口的端面上,第二固定件用于连接喷枪的固定板;第二紧固件,与第二固定件相连接,第二紧固件用于压合在固定板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回收罩设有第一开口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固定件,喷枪的固定板上设有与第二固定件相适配的第二固定孔,组装喷枪和回收罩时,将第二固定孔套设在第二固定件上,实现喷枪和回收罩的定位,进一步地,将第二紧固件安装在第二固定件上,并且,第二紧固件压合在固定板上,从而实现喷枪和回收罩的固定。优选地,第二固定件为螺柱、螺钉、螺栓等,第二紧固件为螺母,即第二固定件和第二紧固件通过螺纹配合进行固定,采用螺纹配合连接方便安装,节省成本,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便于后续的拆卸维护。优选地,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孔和第二紧固件的数量为一一对应的多个,如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孔和第二紧固件的数量为2个至4个,在该范围内,既可以避免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孔及第二紧固件的数量过多,多于4个而增加加工成本,又可以避免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孔及第二紧固件的数量过少,少于2个而导致喷枪和回收罩的连接不稳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回收罩呈喇叭状,第二开口的面积大于第一开口的面积。
在该技术方案中,回收罩优选呈喇叭状,喇叭状的回收罩更有利于介质的聚集,从而提升了介质的回收率;进一步地,第二开口的面积大于第一开口的面积,因为介质由第二开口喷出,设置第二开口的面积大于第一开口可以避免介质在回收罩内的反射、消耗,减少介质的浪费。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通孔为圆形或矩形。
在该技术方案中,面盖的通孔可以具有多种样式,如设计通孔为圆形或矩形,可以满足长条形散射和圆形散射喷枪最后效果的调控,矩形和圆形依据喷涂介质的工艺需求而定。优选地,可以设计各种面积大小的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通孔,从而可以通过更换面盖而有效地控制喷射介质的成形状态,满足特殊工况作业对喷射介质的形状尺寸要求。
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喷涂的具体工艺需求设计布局,可以相应设计通孔呈三角形、五边形甚至其他不规则图案形状,此处就不再针对该方面具体情况作一一列举了,但在不脱离本设计构思的前提下均属于本方案的保护范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通孔设置在面盖的中心。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通孔设置在面盖的中心,使得通孔与喷枪的位置相对应,进而提升喷涂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喷涂设备,其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回收装置;及喷枪,喷枪的喷射端位于回收装置的回收罩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涂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回收装置,因此具有该回收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回收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回收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回收装置的又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喷涂设备的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喷涂设备的另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喷涂设备的又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喷涂设备的再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喷涂设备的再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喷涂设备的再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9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回收装置,10回收罩,102第一开口,104第二开口,106第一固定件,108罩侧壁,110罩底壁,112第二固定件,202回流口,204回流通道,206回流管,30面盖,302通孔,304第一紧固件,40封堵件,50喷枪,502固定板,504第二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回收装置及喷涂设备。
如图1至图3和图6、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回收装置1,用于喷涂设备,喷涂设备包括喷枪50,回收装置1包括:回收罩10,回收罩10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开口102和第二开口104,第一开口102用于使喷枪50的喷射端伸入回收罩10;回流组件,与回收罩10相连通;面盖30,可拆卸地与回收罩10相连接,面盖30盖设在回收罩10的第二开口104上并与回收罩10相连接;通孔302,设置在面盖30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收装置1包括回收罩10、回流组件及面盖30,回收罩10围设在喷涂设备的喷枪50外部,面盖30盖设在回收罩10的第二开口104上,从而可以阻挡喷枪50喷出的介质被反射到喷涂设备上,对喷涂设备形成保护,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喷枪50在喷射工作区域后,反射的雾状颗粒对喷涂设备具有污染性的技术问题;回收罩1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口102和第二开口104,喷枪50的喷射端由第一开口102伸入回收罩10,使得喷枪50的喷射端位于回收罩10围设形成的空间内,回流组件与回收罩10相连通,回流组件用于将聚集在回收罩10中的介质引出进行存放及回收,减少介质的浪费,面盖30可拆卸地盖设在回收罩10的第二开口104上且面盖30上设有通孔302,设计人员可以相应地设计多个面盖30的通孔302为不同的形状,从而可以通过更换面盖30而有效地控制喷射介质的成形状态,满足特殊工况作业对喷射介质的形状尺寸要求;喷枪50中喷出的介质一部分经由通孔302喷射到待喷涂区域上,而另一部分被面盖30遮挡反射到回收罩10中,并在回收罩10中聚集进而通过回流组件引出并进行存放及回收,完成介质的二次回收利用,由于面盖30可以遮挡反射多余的介质,使得多余的介质没有离开回收罩10和面盖30围设形成的空间中,从而保证了介质的清洁、干净,进而使得被回收的介质可以直接回收并使用,在简化介质回收的程序的同时确保了被回收介质的品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收装置1,通过简单的机械结构,可以满足特殊工艺需求的介质喷射形状,减少反弹介质对喷涂设备的污染,增加回收介质二次利用率,为介质高精度、复杂工艺喷射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装置。
可以理解的是,介质可以为腻子、涂料、漆等。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回收装置1还包括:第一固定件106,设置在回收罩10设有第二开口104的端面上;第一固定孔(图中未示出),设置在面盖30上,第一固定件106插设在第一固定孔中以连接面盖30和回收罩10;第一紧固件304,与第一固定件106相连接,第一紧固件304压合在面盖30上。
在该实施例中,在回收罩10设有第二开口104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固定件106,面盖30上设有与第一固定件106相适配的第一固定孔,组装面盖30和回收罩10时,将第一固定孔套设在第一固定件106上,实现面盖30和回收罩10的定位,进一步地,将第一紧固件304安装在第一固定件106上,并且,第一紧固件304压合在面盖30上,从而实现面盖30和回收罩10的固定。优选地,第一固定件106为螺柱、螺钉、螺栓等,第一紧固件304为螺母,即第一固定件106和第一紧固件304通过螺纹配合进行固定,采用螺纹配合连接方便安装,节省成本,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便于后续的拆卸维护。优选地,第一固定件106、第一固定孔和第一紧固件304的数量为一一对应的多个,如第一固定件106、第一固定孔和第一紧固件304的数量为2个至4个,在该范围内,既可以避免第一固定件106、第一固定孔及第一紧固件304的数量过多,多于4个而增加加工成本,又可以避免第一固定件106、第一固定孔及第一紧固件304的数量过少,少于2个而导致面盖30和回收罩10的连接不稳固。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回流组件包括:回流口202,设置在回收罩10上;回流通道204,设置在回收罩10的外壁上并与回流口202相连通;回流管206,回流管206的一端与回流通道204相连通;回收容器(图中未示出),与回流管206的另一端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回流组件包括回流口202、回流通道204、回流管206和回收容器,回流口202设置在回收罩10上,回收罩10中的介质经由回流口202进入到回流通道204中,进而由回流管206进入到回收容器中进行存放,回流通道204的设置可以起到便于回收罩10和回流管206的连接的作用。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回流口202和回流通道204的数量为一一对应的多个;回收罩10包括罩侧壁108和罩底壁110,罩侧壁108围设形成第二开口104,罩底壁110上设置有第一开口102,回流口202设置在罩侧壁108上和/或罩底壁110上。
在该实施例中,回流口202和回流通道204的数量为一一对应的多个,设计人员可以相应地设计多个回流口202位于回收罩10的不同方位,每个回流口202处均设有一个回流通道204,回流通道204的设置可以起到便于回收罩10和回流管206的连接的作用。具体地,回收罩10包括罩侧壁108和罩底壁110,罩侧壁108围设形成第二开口104,罩底壁110上设置有第一开口102,将回流口202设置在罩侧壁108上,当第二开口104与竖直墙面相对时,介质会聚集在罩侧壁108上,将回流口202设置在罩侧壁108上便于介质的回收;当第二开口104与水平墙面如天花板相对时,介质会聚集在罩底壁110上,将回流口202设置在罩侧壁108上便于介质的回收;在罩侧壁108和罩底壁110上均设置回流口202,使得回收装置1可以通过转动方向而适应于喷涂竖直墙面或水平天花板。
如图1至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回收装置1还包括:封堵件40,设置在回流口202和/或回流通道204中。
在该实施例中,回收装置1还包括封堵件40,封堵件40用于封堵回流口202和/或回流通道204;具体地,在非工作状态下,可以将封堵件40插设在回流口202和/或回流通道204中,从而封堵回流口202和/或回流通道204;或在工作状态下,在罩侧壁108和罩底壁110均设有回流口202及回流通道204,当第二开口104与竖直墙面相对时,介质会聚集在罩侧壁108上,用封堵件40封住位于罩底壁110上的回流通道204和/或回流口202,回收介质由于重力作用通过罩侧壁108上的回流口202以及与回流口202相连通的回流管206回收至回收容器中,回收利用面盖30挡住的介质;或当第二开口104与水平墙面如天花板相对时,介质会聚集在罩底壁110上,用封堵件40封住位于罩侧壁108上的回流通道204和/或回流口202,回收介质由于重力作用通过罩底壁110上的回流口202以及与回流口202相连通的回流管206回收至回收容器中,回收利用面盖30挡住的介质。
如图1、图2、图4、图5、图8和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回收装置1还包括:第二固定件112,设置在回收罩10设有第一开口102的端面上,第二固定件112用于连接喷枪50的固定板502;第二紧固件504,与第二固定件112相连接,第二紧固件504用于压合在固定板502上。
在该实施例中,在回收罩10设有第一开口102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固定件112,喷枪50的固定板502上设有与第二固定件112相适配的第二固定孔(图中未示出),组装喷枪50和回收罩10时,将第二固定孔套设在第二固定件112上,实现喷枪50和回收罩10的定位,进一步地,将第二紧固件504安装在第二固定件112上,并且,第二紧固件504压合在固定板502上,从而实现喷枪50和回收罩10的固定。优选地,第二固定件112为螺柱、螺钉、螺栓等,第二紧固件504为螺母,即第二固定件112和第二紧固件504通过螺纹配合进行固定,采用螺纹配合连接方便安装,节省成本,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便于后续的拆卸维护。优选地,第二固定件112、第二固定孔和第二紧固件504的数量为一一对应的多个,如第二固定件112、第二固定孔和第二紧固件504的数量为2个至4个,在该范围内,既可以避免第二固定件112、第二固定孔及第二紧固件504的数量过多,多于4个而增加加工成本,又可以避免第二固定件112、第二固定孔及第二紧固件504的数量过少,少于2个而导致喷枪50和回收罩10的连接不稳固。
如图1至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回收罩10呈喇叭状,第二开口104的面积大于第一开口102的面积。
在该实施例中,回收罩10优选呈喇叭状,喇叭状的回收罩10更有利于介质的聚集,从而提升了介质的回收率;进一步地,第二开口104的面积大于第一开口102的面积,因为介质由第二开口104喷出,设置第二开口104的面积大于第一开口102可以避免介质在回收罩10内的反射、消耗,减少介质的浪费。
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通孔302为圆形或矩形。
在该实施例中,面盖30的通孔302可以具有多种样式,如设计通孔302为圆形或矩形,可以满足长条形散射和圆形散射喷枪50最后效果的调控,矩形和圆形依据喷涂介质的工艺需求而定。优选地,可以设计各种面积大小的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通孔302,从而可以通过更换面盖30而有效地控制喷射介质的成形状态,满足特殊工况作业对喷射介质的形状尺寸要求。
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喷涂的具体工艺需求设计布局,可以相应设计通孔302呈三角形、五边形甚至其他不规则图案形状,此处就不再针对该方面具体情况作一一列举了,但在不脱离本设计构思的前提下均属于本方案的保护范围。
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通孔302设置在面盖30的中心。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通孔302设置在面盖30的中心,使得通孔302与喷枪50的位置相对应,进而提升喷涂效率。
如图4至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喷涂设备,其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回收装置1;及喷枪50,喷枪50的喷射端位于回收装置1的回收罩10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涂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回收装置1,因此具有该回收装置1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回收装置(1),用于喷涂设备,所述喷涂设备包括喷枪(50),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装置(1)包括:
回收罩(10),所述回收罩(10)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开口(102)和第二开口(104),所述第一开口(102)用于使所述喷枪(50)的喷射端伸入所述回收罩(10);
回流组件,与所述回收罩(10)相连通;
面盖(30),可拆卸地与所述回收罩(10)相连接,所述面盖(30)盖设在所述第二开口(104)上并与所述回收罩(10)相连接;
通孔(302),设置在所述面盖(3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装置(1)还包括:
第一固定件(106),设置在所述回收罩(10)设有所述第二开口(104)的端面上;
第一固定孔,设置在所述面盖(30)上,所述第一固定件(106)插设在所述第一固定孔中以连接所述面盖(30)和所述回收罩(10);
第一紧固件(304),与所述第一固定件(106)相连接,所述第一紧固件(304)压合在所述面盖(3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流组件包括:
回流口(202),设置在所述回收罩(10)上;
回流通道(204),设置在所述回收罩(10)的外壁上并与所述回流口(202)相连通;
回流管(206),所述回流管(206)的一端与所述回流通道(204)相连通;
回收容器,与所述回流管(206)的另一端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收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流口(202)和所述回流通道(204)的数量为一一对应的多个;
所述回收罩(10)包括罩侧壁(108)和罩底壁(110),所述罩侧壁(108)围设形成所述第二开口(104),所述罩底壁(110)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开口(102),所述回流口(202)设置在所述罩侧壁(108)上和/或所述罩底壁(1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回收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装置(1)还包括:
封堵件(40),设置在所述回流口(202)和/或所述回流通道(204)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回收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装置(1)还包括:
第二固定件(112),设置在所述回收罩(10)设有所述第一开口(102)的端面上,所述第二固定件(112)用于连接所述喷枪(50)的固定板(502);
第二紧固件(504),与所述第二固定件(112)相连接,所述第二紧固件(504)用于压合在所述固定板(50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回收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收罩(10)呈喇叭状,所述第二开口(104)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开口(102)的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回收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02)为圆形或矩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回收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302)设置在所述面盖(30)的中心。
10.一种喷涂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回收装置(1);及
喷枪(50),所述喷枪(50)的喷射端位于所述回收装置(1)的回收罩(10)中。
CN201921120149.8U 2019-07-17 2019-07-17 回收装置及喷涂设备 Active CN2106323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20149.8U CN210632351U (zh) 2019-07-17 2019-07-17 回收装置及喷涂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20149.8U CN210632351U (zh) 2019-07-17 2019-07-17 回收装置及喷涂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32351U true CN210632351U (zh) 2020-05-29

Family

ID=70790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20149.8U Active CN210632351U (zh) 2019-07-17 2019-07-17 回收装置及喷涂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323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59514B1 (ko) * 2021-01-25 2021-06-02 노민수 페인트도색 작업자용 스프레이건의 도료 비산방지커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59514B1 (ko) * 2021-01-25 2021-06-02 노민수 페인트도색 작업자용 스프레이건의 도료 비산방지커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32351U (zh) 回收装置及喷涂设备
CN109718617A (zh) 附加在破碎凿除机上的降尘设备
CN210751841U (zh) 一种干雾抑尘系统
CN113144793A (zh) 一种多功能抑尘车及其雾炮
CN210613206U (zh) 一种道路除霾降尘系统
CN209475865U (zh) 一种双炮筒式雾炮机
CN205868673U (zh) 喷涂室
CN212759244U (zh) 一种防雾装置及监控设备
CN210613209U (zh) 一种喷头
CN210045433U (zh) 自动抑尘喷淋装置
CN205995192U (zh) 一种微米级干雾抑尘装置
CN207188036U (zh) 一种新型多孔喷嘴
CN210876105U (zh) 一种水雾式除尘汽车喷漆房
CN219492638U (zh) 一种多功能工业叶片
CN2915327Y (zh) 水雾化全球形金属粉末生产的喷射装置
CN214715274U (zh) 一种空压式喷雾机
CN210146297U (zh) 一种机器人专用多路喷头装置
CN216368462U (zh) 一种雾炮机的雾化喷头组件
CN210058723U (zh) 一种用于车灯喷涂室的过滤装置
CN209490623U (zh) 建筑工程用防尘装置
CN214554543U (zh) 一种盐雾试验箱的喷雾装置
CN220610996U (zh) 一种光伏组件湿度试验用喷洒装置
CN218167405U (zh) 一种内混双流体雾化除尘喷嘴
CN215507329U (zh) 一种精细雾化喷嘴
CN215743490U (zh) 离子交换塔用分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