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28550U - 一种便于精准定位的插针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精准定位的插针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28550U
CN210628550U CN201921667884.0U CN201921667884U CN210628550U CN 210628550 U CN210628550 U CN 210628550U CN 201921667884 U CN201921667884 U CN 201921667884U CN 210628550 U CN210628550 U CN 2106285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t
shell
pin
pin connector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6788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立
潘春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Youz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You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Youz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You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6788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285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285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2855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精准定位的插针连接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表面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底部设置有若干插针,所述插槽前侧壁上设置有弹形组件,所述插槽后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所述壳体左右外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内设置有卡合部,所述壳体下表面设有第一定位柱及第二定位柱,所述壳体的左右侧壁底部对称设有用于卡接所述接地片的卡插槽,且该接地片的底边与所述壳体的下表面相平齐,本实用新型插针连接器可以实现SMT焊接过程中,插针连接器可以精准的与PCB进行焊接对位,同时在与外接连接器进行对插连接的过程中,可以实现精准对位,避免插针折弯而报废。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精准定位的插针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精准定位的插针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用于将两端的电气线线路实现方便的连接与分离的元件,现有市面上的电子通信设备,如电脑、电视、LED照明等在使用过程中均需要用到插针连接器,一部分插针连接器在组装过程中需要焊接在PCB板上,以实现与PCB外的电气线路连接与分离,但随着SMT工艺的推广,插针连接器可采用SMT工艺焊接到PCB板上,但SMT设备在放置插针连接器到PCB板上时,可能因插针连接器放置方向错误,加之现有的插针连接器多半为未设计定位结构,不具备防反装功能,令插针连接器不能正确焊接到PCB板上,从而导致连插针接器与PCB焊接的过程中出现偏焊、虚焊等现象;另外现有的插针连接器多半采用公座连接器焊接在PCB上,在进行电子元器件连接时,需要使用母座连接器进行对插,而现有的公座连接器中的插针多半伸出壳体端面,以至于母座连接器与公座连接器进行对接时,往往因插针无法精准的对位母座连接器的插孔,从而会导致在实际对插操作过程中,插针与母座连接器进行对插时发生折弯而报废,因此,亟需一种自带定位功能的插针连接器,从而实现SMT焊接过程中,插针连接器可以精准的与PCB进行焊接对位,同时在与母座连接器进行对插连接的过程中,可以实现精准对位,避免插针折弯而报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精准定位的插针连接器,从而实现SMT焊接过程中,插针连接器可以精准的与PCB进行焊接对位,同时在与外接连接器进行对插连接的过程中,可以实现精准对位,避免插针折弯而报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精准定位的插针连接器,包括:
一壳体,所述壳体上表面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底部设置有若干插针孔,所述壳体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插针孔连通的嵌入槽,所述插槽前侧壁上设置有弹形组件,所述插槽后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所述壳体左右外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内设置有卡合部,所述壳体下表面设有第一定位柱及第二定位柱,所述壳体的左右侧壁底部对称设有卡插槽;
若干插针,所述插针呈L形,所述插针一端设置有接触部,所述插针的另一端设置有焊接部,所述接触部的穿过所述插针孔并延伸在所述插槽中,所述焊接部至少一部分卡设在所述嵌入槽内;
两接地片,所述接地片对称卡接在所述卡插槽上,且该接地片的底边与所述壳体的下表面相平齐;
还包括弹性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插槽前侧壁上的弹壁,所述弹壁相对与所述插针的一面设置有凸棱,所述弹壁从所述凸棱处沿相对所述插针的另一面翻折,形成翻折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柱水平截面呈圆形,所述第二定位柱水平截面呈椭圆形。
优选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焊接部的横截面为方形,且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焊接部的端部均设置有倒角。
优选的,所述接触部的端部低于所述插槽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焊接部的端部至少有一部分伸出所述壳体外部。
优选的,所述接地片为一片状本体,该片状本体的一侧边上设有长条形卡槽,并在所述卡插槽内设有与该长条形卡槽相适配的卡条,所述长条形卡槽的槽壁上至少设有一定位卡凸。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卡凸的数量为两个,依次间隔排列在所述长条形卡槽的上槽壁上。
作为优选,对应长条形卡槽的开口下方位置于所述接地片的底边上设有限位凹口。
优选的,所述接地片的底边设有焊锡凹位。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所述插针连接器的壳体下表面设置第一定位柱及第二定位柱,实现了插针连接器防反装的功能,同时采用SMT工艺焊接该插针连接器能准确焊接到PCB板上,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避免了插针连接器在PCB上焊接出现的偏焊、虚焊现象,减少了不良品的出现,从而也节约了生产成本。
2、通过卡插槽能快速将接地片卡接安装在壳体上,且该接地片的底边与壳体的底面相平齐,不仅整体配合紧密、牢固,稳定性好,装配高度易于管控,而且有效解决了采用SMT工艺焊接该插针连接器易出现的空焊、虚焊等不良现象,大大提升焊接的稳定性,避免了出现松脱现象,从整体上提升了产品的整体性能。
3、通过在插槽后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并在壳体左右外侧壁分别设置第二导向槽,可以使外接连接器插入插槽时,通过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进行定位,同时设置插针的接触部端部低于插槽上表面,由此在外接连接器与插槽对插时,通过导向槽的导向作用,可以将外接连接器与插针接触部相连接,避免了直接利用外接连接器与插针接触部进行插接所造成的对位不精确,而导致的插针折弯问题。
4、通过在壳体前侧壁设置弹性组件,当外接连接器与该插针连接器接触部连接时,凸棱的设计,可以提高弹壁对外接连接器的压力,从而增加外接连接器与插针接触部的连接性能,翻折部的设计,则使外接连接器容易与插针接触部连接。同时通过第二导向槽中的卡合部,可以和外接连接器进行卡合,从而保证了外接连接器与插针接触部的连接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插针连接器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插针连接器的底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插针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插针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壳体,2-插针,3-接地片,4-插槽,5-插针孔,6-嵌入槽,7-弹性组件,8- 第一导向槽,9-第二导向槽,10-卡合部,11-第一定位柱,12-第二定位柱,21-接触部, 22-焊接部,71-弹壁,72-凸棱,73-翻折部,31-长条形卡槽,32-卡条,33-定位卡凸, 34-限位凹口,35-焊锡凹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于精准定位的插针连接器,用于与PCB 上的线路进行电气连接,该PCB板上设有相应的焊盘、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该插针连接器包括壳体1、卡设在所述壳体1中的插针2及卡接在所述壳体1左右侧壁底部的接地片3,所述插针2用于实现电气连接,所述壳体1用于固定所述插针2,同时壳体1用于和外接连接器进行对插连接从而实现外接连接器和插针2进行电气连接。
所述壳体1上表面设置有插槽4,插槽4用于固定下文所述的插针2,同时插槽4用于连接外接连接器,所述插槽4底部设置有若干插针孔5,所述壳体1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插针孔5连通的嵌入槽6,插针孔5和嵌入槽6是用来固定下文所述的插针2,所述插槽4前侧壁上设置有弹性组件7,弹性组件7用来紧固外接连接与插针2的接触牢固度,所述插槽4后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8,所述壳体1左右外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二导向槽9,第一导向槽8和第二导向槽9的设置,方便外接器通过所述的导向槽与插槽4进行对插,方便进行定位,所述第二导向槽9内设置有卡合部10,卡合部10用于对外接连接器进行固定,通常外接连接器两侧都有弹性卡扣,通过外接连接器两侧的弹性卡扣与第二导向槽9内的卡合部10进行卡合连接,所述壳体1下表面设有第一定位柱11及第二定位柱12,通过所述第一定位柱11及所述第二定位柱12与PCB上的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的对接而使所述插针2与PCB板上的焊盘快速准确对应,避免了出现所述插针2连接器错误摆放到PCB板上的情况,所述壳体1的左右侧壁底部对称设有卡插槽13,通过设置卡插槽13方便对下文所述的接地片3进行固定。
所述插针2呈L形,所述插针2一端设置有接触部21,所述插针2的另一端设置有焊接部22,所述接触部21的穿过所述插针孔5并延伸在所述插槽4中,所述焊接部22至少一部分卡设在所述嵌入槽6内。通过设置接触部21,方便与外接连接器进行电气连接,通过设置焊接部22,方便与PCB上的焊盘进行焊接,焊接部22至少一部分卡设在嵌入槽6 中,其目的是在于可以使插针2与壳体1固定的同时,焊接部22有一部分漏出壳体1下表面,方便焊接部22上能有更多的焊接剂,从而使插针2和PCB焊接的更加牢固。
所述接地片3对称卡接在所述卡插槽13上,且该接地片3的底边与所述壳体1的下表面相平齐。通过设置接地片3,并使接地片3底边与壳体1下表面相齐平,不仅整体配合紧密、牢固,稳定性好,装配高度易于管控,而且有效解决了采用SMT工艺焊接该插针连接器易出现的空焊、虚焊等不良现象,大大提升焊接的稳定性,避免了出现松脱现象,从整体上提升了产品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弹性组件7包括设置在所述插槽4前侧壁上的弹壁71,所述弹壁71相对与所述插针2的一面设置有凸棱72,所述弹壁71从所述凸棱72处沿相对所述插针2的另一面翻折,形成翻折部73。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外接连接器与该插针2连接器接触部21连接时,凸棱72的设计,可以提高弹壁71对外接连接器的压力,从而增加外接连接器与插针 2的连接性能,翻折部73的设计,则使外接连接器容易与插针2连接。同时通过第二导向槽9中的卡合部10,可以和外接连接器进行卡合,从而保证了外接连接器与插针2的连接牢固性。
所述第一定位柱11水平截面呈圆形,所述第二定位柱12水平截面呈椭圆形。通过第一定位柱11和第二定位柱12设置不相同的截面,并通过在PCB板上设形状及大小与所述第一定位柱11及所述第二定位柱12相对应的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即可通过所述第一定位柱11及所述第二定位柱12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的对接而使所述插针2 的焊接部22与PCB板上的焊盘快速准确对应,避免了出现所述插针连接器错误摆放到PCB 板上的情况。从而利用壳体1下表面的第一定位柱11和第二定位柱12实现插针连接器在 PCB上焊接时的精准定位。
所述接触部21与所述焊接部22的横截面为方形,且所述接触部21与所述焊接部22的端部均设置有倒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针2的焊接部22一部分卡设在嵌入槽6内,另一部分在PCB上的焊盘进行焊接时,方形的焊接部22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焊料,同时方形截面的焊接部22与焊盘的接触面积大,焊接的更牢固,方形的接触部21在插针孔5中,不会发生轴向转动,从而保证接触部21与插槽4的牢固固定,插针2的倒角设计,可以在使用外接连接器时与插针2连接时容易插入孔内,提供装配效率
优选的,所述接触部21的端部低于所述插槽4上表面。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方便外接连接器通过与插槽4精准对插后,可直接将插针2的接触部21插入到外接连接器的插孔内,从而避免了因插针2过长,而导致外接连接器与插针2对位带来的对位不精准,发生插针2的折弯现象。
优选的,所述焊接部22的端部至少有一部分伸出所述壳体1外部。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焊接部22有更多的部位与PCB上的焊盘进行焊接,从而提高插针2连接器在 PCB板上焊接牢固性。
所述接地片3为一片状本体,该片状本体的一侧边上设有长条形卡槽31,并在所述卡插槽13内设有与该长条形卡槽31相适配的卡条32,所述长条形卡槽31的槽壁上至少设有一定位卡凸33。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卡凸33的数量优选为两个,依次间隔排列在所述长条形卡槽31的上槽壁上。其它实施例中,定位卡凸33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三个或更多个。设有定位卡凸33,能大大提升配合的紧密性,咬合更为牢固,不易松脱。较佳的,对应长条形卡槽31的开口下方位置于所述接地片3的底边上设有限位凹口34,易插接装配,给装配工序带来便利。
较佳的,在所述接地片3的底边设有焊锡凹位35,用来储存焊锡,进一步提升焊锡效果,焊接牢固。
安装时,通过卡插槽13能快速将接地片3卡接安装在壳体1上,且该接地片3的底边与壳体1的底面相平齐,不仅整体配合紧密、牢固,稳定性好,装配高度易于管控,而且有效解决了采用SMT工艺焊接该插针2连接器易出现的空焊、虚焊等不良现象,大大提升焊接的稳定性,避免了出现松脱现象,从整体上提升了产品的整体性能。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于精准定位的插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所述壳体上表面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底部设置有若干插针孔,所述壳体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插针孔连通的嵌入槽,所述插槽前侧壁上设置有弹形组件,所述插槽后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所述壳体左右外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内设置有卡合部,所述壳体下表面设有第一定位柱及第二定位柱,所述壳体的左右侧壁底部对称设有卡插槽;
若干插针,所述插针呈L形,所述插针一端设置有接触部,所述插针的另一端设置有焊接部,所述接触部的穿过所述插针孔并延伸在所述插槽中,所述焊接部至少一部分卡设在所述嵌入槽内;
两接地片,所述接地片对称卡接在所述卡插槽上,且该接地片的底边与所述壳体的下表面相平齐;
还包括弹性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精准定位的插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插槽前侧壁上的弹壁,所述弹壁相对与所述插针的一面设置有凸棱,所述弹壁从所述凸棱处沿相对所述插针的另一面翻折,形成翻折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精准定位的插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柱水平截面呈圆形,所述第二定位柱水平截面呈椭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精准定位的插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焊接部的横截面为方形,且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焊接部的端部均设置有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精准定位的插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的端部低于所述插槽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精准定位的插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的端部至少有一部分伸出所述壳体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精准定位的插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片为一片状本体,该片状本体的一侧边上设有长条形卡槽,并在所述卡插槽内设有与该长条形卡槽相适配的卡条,所述长条形卡槽的槽壁上至少设有一定位卡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精准定位的插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凸的数量为两个,依次间隔排列在所述长条形卡槽的上槽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精准定位的插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对应长条形卡槽的开口下方位置于所述接地片的底边上设有限位凹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精准定位的插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片的底边设有焊锡凹位。
CN201921667884.0U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便于精准定位的插针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285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7884.0U CN210628550U (zh)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便于精准定位的插针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7884.0U CN210628550U (zh)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便于精准定位的插针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28550U true CN210628550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51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6788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28550U (zh)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便于精准定位的插针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285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38409U (zh) 电连接器组合
US8435075B2 (en) Metal shell configuration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1498668U (zh) 电连接器
US7179095B1 (en) Matrix board-to-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CN102544924A (zh) 屏蔽罩、具有屏蔽罩的连接器和具有该连接器的电子设备
CN110474212B (zh) 复合式连接器
CN201266731Y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2674695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10628550U (zh) 一种便于精准定位的插针连接器
CN205081256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1029158Y (zh) 电连接器
CN210806089U (zh)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mini-usb接口
CN212114063U (zh) 一种连接器结构
CN207250773U (zh) 电连接器及导电端子
CN203434325U (zh) 电连接器
CN212991376U (zh) 欧式接插件
CN219801294U (zh) 板对板连接器元件
CN219874260U (zh) 线对板插座连接器
CN204834946U (zh) 卡缘连接器
CN213936598U (zh) 一种新型smt连接器
CN217641838U (zh) 一种金属端子
CN2678172Y (zh) 电连接器端子及使用这种端子的电连接器
CN213717096U (zh) 一种高安装稳定性的连接器
CN214706475U (zh) 一种type-c公头连接器
CN219577420U (zh) 一种pcb板连接器的压接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6

Termination date: 202110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