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26994U - 启动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启动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26994U
CN210626994U CN201921627673.4U CN201921627673U CN210626994U CN 210626994 U CN210626994 U CN 210626994U CN 201921627673 U CN201921627673 U CN 201921627673U CN 210626994 U CN210626994 U CN 2106269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witch
resistor
voltag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2767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贵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grande Hengc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da Smart Char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da Smart Charg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da Smart Char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2767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269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269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269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Tempera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启动控制装置,包括:温度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环境温度,并根据检测的环境温度生成低温检测信号或适温检测信号中的一种;加热电路,用于根据所述低温检测信号生成加热启动信号以启动加热;以及,启动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适温检测信号生成启动信号及控制信号,根据所述启动信号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启动,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启动信号持续输出。上述启动控制装置结构简单,稳定实现电子设备的自动控制。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具有上述启动控制装置的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启动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控制领域,具体而言,主要涉及一种避免低温启动并实现稳定启动的启动控制装置,以及具有该启动控制装置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设备越来越多进入生活,电子设备的应用中,对环境参数有一定要求,最常见例如温度、湿度等,一方面增加电子设备对环境的适应范围是一种发展方向,例如供电装置要求工作环境温度达到-20℃,甚至有对室外产品要求达到-30℃下正常工作,但对于芯片、内存条等精密电子元器件,无法适应如此低温环境,低温启动将导致数据紊乱或系统崩溃且无法修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实现稳定启动的启动控制装置,避免低温启动,保持系统稳定。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具有该启动控制装置的电子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一种启动控制装置,包括:
温度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环境温度,并根据检测的环境温度生成低温检测信号或适温检测信号中的一种;
加热电路,用于根据所述低温检测信号生成加热启动信号以启动加热;以及,
启动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适温检测信号生成启动信号及控制信号,根据所述启动信号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启动,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启动信号持续输出。
第二方面,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启动控制装置,所述系统电源输入端SYS用于为所述电子设备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启动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温度检测电路对环境温度进行检测并生成对应的低温检测信号或适温检测信号,低温检测信号对应触发加热电路工作开启加热,适温检测信号对应触发启动控制电路启动设备,并且在启动后,启动控制电路不再响应适温检测信号而处于恒定开启状态,既避免了低温启动设备,也保证了启动控制的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启动控制装置的结构框架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启动控制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更全面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实用新型理解为涵盖落入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
在下文中,可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公开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A或/和B”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
应注意到: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定义,“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是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需要理解的是,文中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所述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启动控制装置100,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对电子设备的启动实现自动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各种应用于室外环境下的设备,例如户外智能电表、配电箱等,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具体是一种充电设备,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设备通过启动控制装置100的控制,避免在低温状态启动,而是在合适的温度时启动,进而正常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启动控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温度检测电路10,用于检测环境温度,并根据检测的环境温度生成低温检测信号或适温检测信号中的一种;
加热电路20,用于根据所述低温检测信号生成加热启动信号以启动加热;以及,
启动控制电路30,用于根据所述适温检测信号生成启动信号及控制信号,根据所述启动信号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启动,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启动信号持续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温度检测10电路对环境温度进行检测,相应将温度信息转换为电信号,生成低温检测信号或者适温检测信号;进一步地,采用加热20电路响应所述低温检测信号工作,启动加热;以及,通过启动控制电路30响应所述适温检测信号工作,启动设备,以及在启动后,不在响应所述适温检测信号,而处于恒定的启动状态,既避免了低温启动造成设备损坏,也保持了设备的稳定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检测电路10包括温度检测电压单元11、标准电压单元12及比较器U1,所述温度检测电压单元11与所述比较器U1的第一电压输入端1连接,所述标准电压单元12与所述比较器U1的第二电压输入端2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1为高电平输入端,所述第二电压输入端2为低电平输入端,当温度检测电压单元11的电压值大于标准电压单元12的电压值时,比较器U1输出高电平,反之输出低电平。进一步地,高电平与低电平分别对应于低温检测信号及适温检测信号。
所述温度检测电压单元11根据检测温度的不同,对应输出不同的电压值,相应地,设置所述标准电压单元12输出不同电压值,通过两者输入比较器U1进行比较,根据输出信号以可以判断对应的标准电压值与温度检测电压值的高低,对应判断温度值是否高于预设值。例如,若需对启动控制温度阈值设定为15℃,可通过测量温度检测电压单元11在检测环境温度15℃时其转换为电信号的电压值,例如为3V;进一步,将标准电压单元12的电压输出值设置为3V,在实际应用中,当温度检测电压单元11输出电压小于3V,或大于3V,即相应确定当前温度高于或低于15℃,通过比较器U1的比较后,输出不同的控制信号,可进行进一步控制。
请参考图2,具体地,所述标准电压单元12包括第一电阻R1及第二电阻R2,一第一电压端VDD1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1及所述第二电阻R2接地,所述第一电压端VDD1还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1连接所述比较器U1的第二电压输入端2。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对第一电压端VDD1与接地端进行分压,使得标准电压单元12输出特定的电压值,即标准电压值。可以理解,所述第一电阻R1及第二电阻R2设置不同的分压比例,可相应输出不同的标准电压值。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所说标准电压单元12还可以直接以特定电压值进行输出,即所述第一电压端VDD1直接连接所述比较器U1的第二输入端。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检测电压单元11包括第三电阻R3及温敏电阻RT,一第一电压端VDD1通过所述第三电阻R3及所述温敏电阻RT接地,所述第一电压端VDD1还通过所述第三电阻R3连接所述比较器U1的第一电压输入端1。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三电阻R3与温敏电阻RT对第一电压端VDD1与接地端进行分压,使得温度检测电压单元11输出对应于温度的电压值,即温度检测电压值。可以理解,当环境温度变化时,所述第三电阻R3及温敏电阻RT的分压比例发生变化,相应输出不同的温度检测电压值。其中,所述温敏电阻RT为负温度系数温敏电阻,当检测温度越低时,对应的电压值越高,比较器U1第一电压输入端1的分压值越高,第一电压输入端1的电压高于第二电压输入端2电压,第一电压输入端1为比较器U1的高电平输入端,则比较器U1持续输出高电平,即低温检测信号。可以理解,另一实施例中,第三电阻R3及温敏电阻RT的位置可以更换,相应地,所述温敏电阻RT为正温度系数温敏电阻,当检测温度越低时,对应的电压值越低,其比较器U1第一电压输入端1的分压值越低,此时第一电压输入端1为比较器U1的低电平输入端,使得温度较低时,持续输出高电平信号,即低温检测信号,实现与前述相同的检测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检测电压单元11还包括第一电容C1及第四电阻R4,所述第一电压端VDD1通过所述第三电阻R3及所述第四电阻R4连接所述比较器U1的第一电压输入端1,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1还通过所述第四电阻R4及所述第一电容C1接地。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温敏电阻RT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使得温度检测电压单元11输出电压值波动,所述第一电容C1用于滤除信号波动,所述第四电阻R4用于限制电流,两者均为保持线路电信号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电路20包括第一开关Q1、第二开关Q2、第三开关Q3、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及加热芯片U2,一第二电压端VDD2通过所述第五电阻R5分别连接所述比较器U1的输出端OUT及所述第一开关Q1的控制端1,所述第二电压端VDD2还通过所述第六电阻R6连接所述第一开关Q1的第一端2,所述第一开关Q1的第二端3接地,所述第二电压端VDD2还通过所述第六电阻R6、所述第七电阻R7及所述第八电阻R8接地,所述第二电压端VDD2还通过所述第六电阻R6及所述第七电阻R7连接所述第二开关Q2的控制端1,所述第二开关Q2的第一端2接地,所述第二开关Q2的第二端3连接所述第三开关Q3的控制端1,所述第三开关Q3的第一端2连接所述第二电压端VDD2,所述第三开关Q3的第二端3连接所述加热芯片U2的第一连接端,所述加热芯片U2的第二连接端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Q1为三极管,所述第二开关Q2为三极管,所述第三开关Q3为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金氧半场效晶体管)。具体地,所述第一开关Q1为PNP-三极管,所述第二开关Q2为NPN-三极管,所述第三开关Q3为P-MOSFET。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Q1还可以是MOS管,具体可以设置为P-MOSFET;所述第二开关Q2还可以是MOS管,具体可以设置为N-MOSFET;所述第三开关Q2还可以是三极管,具体可以设置为PNP-三极管。
所述加热电路20接收比较器U1的高电平信号,即加热检测信号,相应开启加热芯片U2。当第一开关Q1的控制端1接收到高电平信号,使第一开关Q1的第一端2与第二端3不导通,进而使得第二开关Q2的控制端1接收高电平,使得第二开关Q2的第一端2与第二端3导通,进而使得第三开关Q3的控制端1接收低电平信号,第三开关Q3的第一端2连接第二电压端VDD2,此时,第三开关Q3的控制端1与第一端2的电压差大于第三开关Q3导通电压,使得第三开关Q3的第一端2与第二端3导通,所述第二电压端VDD2连接到加热芯片U2,开启加热。可以理解,当比较器U1输出低电平信号时,所述加热电路20的第一开关Q1的第一端2与第二端3导通,使得所述第二开关Q2的控制端接地而不导通,进而第三开关Q3也不导通,加热芯片U2关闭。
可选地,所述加热电路20还包括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及第二电容C2,所述第二开关Q2的第二端3通过所述第九电阻R9连接所述第三开关Q3的控制端1,所述第二开关Q2的第二端3还通过所述第九电阻R9及所述第十电阻R10连接所述第二电压端VDD2,所述第二开关Q2的第二端3还通过所述第九电阻R9及所述第二电容C2连接所述第二电压端VDD2。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九电阻R9与第十电阻R10对第二电压端VDD2与接地端分压,第十电阻R10的分压即第三开关Q3控制端1与第一端2的电压差,该分压满足导通电压即可,第九电阻R9与第十电阻R10的作用为限流、限压作用,避免线路电流过大以及电压击穿第三开关Q3。第二电容C2用于滤除信号的波动,稳定信号。
可选地,所述加热电路20还包括至少一第三电容C3,所述第三开关Q3的第二端3通过每一所述第三电容C3接地。本实施例中,第三电容C3用于稳定第三开关Q3第二端3的电压,以提供稳定的电压给加热芯片U2。
进一步地,所述启动控制电路30包括第四开关Q4、第五开关Q5及第十一电阻R11,所述第四开关Q4的控制端1通过所述第十一电阻R11连接所述比较器U1的输出端OUT,一第二电压端VDD2连接所述第四开关Q4的第一端2,所述第四开关Q4的第二端3连接系统电源输入端SYS,一辅助电源输出端VCC连接所述第五开关Q5的控制端1,所述辅助电源输出端VCC连接所述系统电源输入端SYS,所述第五开关Q5的第一端2接地,所述第五开关Q5的第二端3通过所述第十一电阻R11连接所述比较器U1的输出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开关Q4为MOSFET,所述第五开关Q5为三极管。具体地,所述第四开关Q4为P-MOSFET,所述第五开关Q5为NPN-三极管。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开关Q4还可以是PNP-三极管,所述第五开关Q5还可以是N-MOSFET。
所述启动控制电路30接收比较器U1的低电平信号,即适温检测信号,对应控制设备启动。当第四开关Q4的控制端1接收到低电平,第四开关Q4的第一端2接收第二电压端VDD2的高电平信号,两端的电压差超过导通电压,使得第四开关Q4的第一端2与第二端3导通,第二电压端VDD2的电压信号传递给系统电源输入端SYS,当系统电源输入端SYS电源导通后,所述辅助电源输出端VCC输出高电平至第五开关Q5,使得第五开关Q5,的第一端2与第二端3导通,此时,第四开关Q4的控制端1接地,接收低电平,第四开关Q4的导通不再受到比较器U1发出的低电平的影响,处于恒定的导通状态。
可选地,所述启动控制电路30还包括第十二电阻R12及第四电容C4,所述第二电压端VDD2还通过第十二电阻R12及所述第十一电阻R11连接所述比较器U1的输出端OUT,所述第二电压端VDD2还通过第四电容C4及所述第十一电阻R11连接所述比较器U1的输出端OUT。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用于与第十一电阻R11对第二电压端VDD2与低电平分压,其中,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四开关Q4的控制端1与第一端2,第十二电阻R12的分压大于第四开关Q4导通电压,则能使得其导通,避免电压过大导致击穿。所述第四电容C4用于稳定第十二电阻R12的分压,即稳定第四开关Q4的导通状态。
可选地,所述启动控制电路30还包括至少一第五电容C5,所述第四开关Q4的第二端3通过每一所述第五电容C5接地。本实施例中,所说第五电容C5用于稳定第四开关Q4第二端3的电压,亦即,向系统电源输入端SYS输出稳定的电压。
可选地,所述启动控制电路30还包括第十三电阻R13及第十四电阻R14,所述辅助电源输出端VCC通过所述第十三电阻R13连接所述第五开关Q5的控制端1,所述第五开关Q5的第二端3通过所述第十四电阻R14及所属第十一电阻R11连接所述比较器U1的输出端OUT。本实施例中,第十三电阻R13及第十四电阻R14用于限制线路的电流,避免电流过高,保持线路稳定。
可以理解,上述启动控制装置100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电子设备包括主控板,所述系统电源输入端SYS连接所述主控板,为所述主控板供电。
可以理解,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一种充电设备,所述充电设备包括充电控制单元,所述系统电源输入端SYS连接所述充电控制单元,所述充电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充电设备为电动汽车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启动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温度检测电路对环境温度进行检测并生成对应的低温检测信号或适温检测信号,低温检测信号对应触发加热电路工作开启加热,适温检测信号对应触发启动控制电路启动设备,并且在启动后,启动控制电路不再响应适温检测信号而处于恒定开启状态,既避免了低温启动设备,也保证了启动控制的稳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启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温度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环境温度,并根据检测的环境温度生成低温检测信号或适温检测信号中的一种;
加热电路,用于根据所述低温检测信号生成加热启动信号以启动加热;以及,
启动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适温检测信号生成启动信号及控制信号,根据所述启动信号控制电子设备启动,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启动信号持续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启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温度检测电压单元、标准电压单元及比较器U1,所述温度检测电压单元与所述比较器U1的第一电压输入端1连接,所述标准电压单元与所述比较器U1的第二电压输入端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启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电压单元包括第一电阻R1及第二电阻R2,一第一电压端VDD1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1及所述第二电阻R2接地,所述第一电压端VDD1还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1连接所述比较器U1的第二电压输入端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启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电压单元包括第三电阻R3及温敏电阻RT,一第一电压端VDD1通过所述第三电阻R3及所述温敏电阻RT接地,所述第一电压端VDD1还通过所述第三电阻R3连接所述比较器U1的第一电压输入端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启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电压单元还包括第一电容C1及第四电阻R4,所述第一电压端VDD1通过所述第三电阻R3及所述第四电阻R4连接所述比较器U1的第一电压输入端1,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1还通过所述第四电阻R4及所述第一电容C1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启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电路包括第一开关Q1、第二开关Q2、第三开关Q3、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及加热芯片U2,一第二电压端VDD2通过所述第五电阻R5分别连接所述比较器U1的输出端OUT及所述第一开关Q1的控制端1,所述第二电压端VDD2还通过所述第六电阻R6连接所述第一开关Q1的第一端2,所述第一开关Q1的第二端3接地,所述第二电压端VDD2还通过所述第六电阻R6、所述第七电阻R7及所述第八电阻R8接地,所述第二电压端VDD2还通过所述第六电阻R6及所述第七电阻R7连接所述第二开关Q2的控制端1,所述第二开关Q2的第一端2接地,所述第二开关Q2的第二端3连接所述第三开关Q3的控制端1,所述第三开关Q3的第一端2连接所述第二电压端VDD2,所述第三开关Q3的第二端3连接所述加热芯片U2的第一连接端,所述加热芯片U2的第二连接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启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电路还包括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及第二电容C2,所述第二开关Q2的第二端3通过所述第九电阻R9连接所述第三开关Q3的控制端1,所述第二开关Q2的第二端3还通过所述第九电阻R9及所述第十电阻R10连接所述第二电压端VDD2,所述第二开关Q2的第二端3还通过所述第九电阻R9及所述第二电容C2连接所述第二电压端VDD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启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电路还包括至少一第三电容C3,所述第三开关Q3的第二端3通过每一所述第三电容C3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启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Q1为三极管或MOSFET,所述第二开关Q2为三极管或MOSFET,所述第三开关Q3为三极管或MOSFET,所述第一开关Q1、所述第二开关Q2或所述第三开关Q3的控制端1为三极管的基极或者MOSFET的栅极,所述第一开关Q1、所述第二开关Q2或所述第三开关Q3的第一端2为三极管的发射极或MOSFET的源极,所述第一开关Q1、所述第二开关Q2或所述第三开关Q3的第二端3为三极管的集电极或MOSFET的漏极。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启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控制电路包括第四开关Q4、第五开关Q5及第十一电阻R11,所述第四开关Q4的控制端1通过所述第十一电阻R11连接所述比较器U1的输出端OUT,一第二电压端VDD2连接所述第四开关Q4的第一端2,所述第四开关Q4的第二端3连接系统电源输入端SYS,一辅助电源输出端VCC连接所述第五开关Q5的控制端1,所述辅助电源输出端VCC连接所述系统电源输入端SYS,所述第五开关Q5的第一端2接地,所述第五开关Q5的第二端3通过所述第十一电阻R11连接所述比较器U1的输出端OUT。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启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十二电阻R12及第四电容C4,所述第二电压端VDD2还通过第十二电阻R12及所述第十一电阻R11连接所述比较器U1的输出端OUT,所述第二电压端VDD2还通过第四电容C4及所述第十一电阻R11连接所述比较器U1的输出端OUT。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启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控制电路还包括至少一第五电容C5,所述第四开关Q4的第二端3通过每一所述第五电容C5接地。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启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十三电阻R13及第十四电阻R14,所述辅助电源输出端VCC通过所述第十三电阻R13连接所述第五开关Q5的控制端1,所述第五开关Q5的第二端3通过所述第十四电阻R14及所述第十一电阻R11连接所述比较器U1的输出端OUT。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启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开关Q4为三极管或MOSFET,所述第五开关Q5为三极管或MOSFET,所述第四开关Q4或所述第五开关Q5的控制端1为三极管的基极或者MOSFET的栅极,所述第四开关Q4或所述第五开关Q5的第一端2为三极管的发射极或MOSFET的源极,所述第四开关Q4或所述第五开关Q5的第二端3为三极管的集电极或MOSFET的漏极。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板及根据权利要求10-14任一项所述的启动控制装置,所述系统电源输入端SYS连接所述主控板。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是充电设备,所述充电设备包括充电控制单元,所述系统电源输入端SYS连接所述充电控制单元,所述充电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充电设备为电动汽车充电。
CN201921627673.4U 2019-09-27 2019-09-27 启动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06269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27673.4U CN210626994U (zh) 2019-09-27 2019-09-27 启动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27673.4U CN210626994U (zh) 2019-09-27 2019-09-27 启动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26994U true CN210626994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49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27673.4U Active CN210626994U (zh) 2019-09-27 2019-09-27 启动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269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0927A1 (zh) * 2020-06-30 2022-01-06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半导体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0927A1 (zh) * 2020-06-30 2022-01-06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半导体装置
CN113945293A (zh) * 2020-06-30 2022-01-18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半导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31851B2 (en) Start-up circuit and method thereof
WO2004023637A1 (en) A power supply
US20130335873A1 (en) Overvoltage protection circuit and method thereof
US8531234B2 (en) Temperature detection device
US20080198899A1 (en) Temperature detection circuit
US20130313914A1 (en) Control circuit for universal serial bus connector
JP6926982B2 (ja) 電源制御回路および環境発電装置
CN210626994U (zh) 启动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1582628B (zh) 定电流控制的高压启动电路
CN114326890B (zh) 电压调节电路
JP2006115594A (ja) 誤動作防止回路
CN110445216B (zh) 一种充电芯片
US799010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harging control circuit
CN212796765U (zh) 一种车载功耗控制装置、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及车辆
CN108336716A (zh) 一种供电模块
CN108776501B (zh) Ldo和por的复用电路
CN110943720B (zh) 一种设备的自动关机电路及设备
CN218974883U (zh) 唤醒电路及储能设备
US20040124712A1 (en) Circuit for preventing unintentional power off of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thereof
CN216599036U (zh) 切换电路、充电盒及音频设备
CN216626073U (zh) 一种加热辅助电路与电子设备
CN209842087U (zh) 外接设备检测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CN219512634U (zh) Usb模组控制电路、usb设备、电子设备
CN219871716U (zh) 电源芯片负载动态响应测试电路
CN216960210U (zh) 加热控制电路、控制模组、对讲装置及安防门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17

Address after: 201613 301 Rong Le Dong Road,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Hengda hengchi New Energy Vehicle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HENGDA SMART CHARGI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