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24072U -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24072U
CN210624072U CN201921090252.2U CN201921090252U CN210624072U CN 210624072 U CN210624072 U CN 210624072U CN 201921090252 U CN201921090252 U CN 201921090252U CN 210624072 U CN210624072 U CN 2106240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turnover plate
base
shaft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9025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卫
余建顺
潘龙
林源峰
林德利
何荣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9025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240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240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240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支架,用于支撑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支架包括第一翻转板、第二翻转板、驱动组件及底座,所述第一翻转板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内,且与所述第一翻转板的一侧配合,所述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第一翻转板相对所述底座绕第一转轴转动;所述第二翻转板的一侧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翻转板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时,所述第一翻转板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翻转板接触,并带动所述第二翻转板相对所述底座绕第二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平行。以使电子设备支架在支撑电子设备和不支撑电子设备时可改变状态,节约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支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设备智能化的飞速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电子设备的依赖程度不断上升,可长期手持电子设备会容易出现手臂酸痛且不利于颈部的健康。所以,可以支撑电子设备的电子设备支架越发受到用户的欢迎。
现有的电子设备支架通常以单一形态对电子设备进行夹持或支撑,在汽车内作为车载支架使用时,会浪费较多空间甚至会阻碍驾驶员的视线,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主流支架形态单一,浪费空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支架,用于支撑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支架包括第一翻转板、第二翻转板、驱动组件及底座,所述第一翻转板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内,且与所述第一翻转板的一侧配合,所述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第一翻转板相对所述底座绕第一转轴转动;所述第二翻转板的一侧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翻转板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时,所述第一翻转板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翻转板接触,并带动所述第二翻转板相对所述底座绕第二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平行。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PCB板、电机及传动组件,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底座内并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翻转板之间,所述电机工作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翻转板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翻转板的一侧,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丝杆、套轴、摆臂及支撑架,所述支架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支架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套轴套设于所述丝杆上,且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所述摆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套轴连接,且所述摆臂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的一端还与所述第一翻转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齿轮组,所述齿轮组设置于所述电机与所述丝杆之间,且所述齿轮组包括输出齿轮、中间齿轮、传动齿轮及齿轮架,所述输出齿轮套设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中间齿轮与所述齿轮架转动连接,且与所述中间齿轮包括第一齿轮部及第二齿轮部,所述第一齿轮部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部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齿轮架转动连接,且所述传动齿轮的一面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齿轮架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及PCB板,所述电机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所述电子设备支架还包括充电组件及感应线圈,所述充电组件包括充电接口及控制单元,所述充电接口及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PCB板上,并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充电孔,所述充电接口通过所述充电孔外露于所述底座,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PCB板控制所述电机输出轴的转动方向;所述感应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一翻转板内,且与所述PCB板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支架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驱动组件控制第一翻转板,再通过第一翻转板推动第二翻转板相对底座转动,可使电子设备支架在支撑电子设备时和不支撑电子设备时呈不同的状态,从而节省空间。
2、通过电机带动齿轮货或丝杆的传动方式控制第一翻转板转动,相较于其他传动方式来说,传动比更为稳定。且,结构设置方便,加工成本低。
3.通过在第一翻转板内设置感应线圈及充电组件,可在支撑电子设备的同时,给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并通过充电组件中的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组件驱动第一翻转板。
4.通过在第二翻转板与底座之间的连接组件中设置弹性件,可在第二翻转板被第一翻转板推动时受到与运动放心相反的弹力,以在不需要支撑电子设备时,即,第一翻转板转动到初始位置时,第二翻转板在弹力的作用下也转动到初始位置。
5.通过在底座上设置收纳槽,且第一翻转板的初始位置位于收纳槽内,可进一步地的减小电子设备支架在不需要支撑电子设备时所使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支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驱动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第一翻转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驱动组件与第一翻转板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底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第二翻转专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连接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第二翻转板与底座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9是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支架中感应线圈及充电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充电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支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驱动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中驱动组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4是第二实施例的齿轮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子设备支架;10、第一翻转板;11、第二翻转板;12、驱动组件;13、底座;121、传动组件;1211、第一齿轮;123、电机;1213、第二齿轮;101、旋转轴;131、收纳槽;133、旋转孔;135、连接槽;137、第一连接孔;111、旋转凸台;1111、第二连接孔;113、连接组件;1131、限位件;1133、弹性件;1135、连接件;14、充电组件;15、感应线圈;139、充电孔;141、充电接口;125、PCB板;143、控制单元;
2、电子设备支架;20、第一翻转板;21、第二翻转板;22、驱动组件;23、底座;221、传动组件;2211、丝杆;2213、电机;2219、齿轮组;2213、套轴;2215、摆臂;2217、支撑架;2212、传动孔;2214、摆动凸台;2216、摆动轴;2218、摆动孔;2210、滑动槽;2261、摆动部;2263、卡接槽;2221、输出齿轮;2222、第一齿轮部;2224、第二齿轮部;2223、中间齿轮;2225、传动齿轮;2227、齿轮架;223、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支架1,其包括第一翻转板10、第二翻转板11、驱动组件12及底座13。驱动组件12设置于底座13内,第一翻转板10的一侧与底座13转动连接,且与驱动组件12配合,驱动组件12可驱动第一翻转板10相对底座13绕第一转轴转动。第二翻转板11的一侧与底座13远离第一翻转板10的一侧转动连接。第一翻转板10在驱动组件12的驱动下相对底座13转动时,第一翻转板10远离底座13的一侧与第二翻转板11接触,并推动第二翻转板11相对底座13绕第二转轴转动,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相互平行。
需说明的是,第一转轴为第一翻转板10在驱动组件12驱动下转动的轴线,第二转轴为第二翻转板11在第一翻转板10推动下转动的轴线。即,第一转轴为第一翻转板10转动的轴线,第二转轴为第二翻转板11转动的轴线。
请参阅图2、图3、图4及图9,驱动组件12包括传动组件121、电机123及PCB板125,电机123设置于底座13内并与PCB板电连接,传动组件121设置在电机123的输出轴与第一翻转板10之间,电机123工作时,通过传动组件121驱动第一翻转板10绕第一转轴转动。
具体的,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1211及第二齿轮1213,第一齿轮1211套设于电机123的输出轴上,且电机123工作时可带动第一齿轮1211旋转。第二齿轮1213设置于第一翻转板10与底座13转动连接的一侧,第二齿轮1213与第一齿轮1211啮合,当电机123带动第一齿轮1211旋转时,第一齿轮1211带动第二齿轮1213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翻转板10转动。
第一翻转板10上还设有旋转轴101,第二齿轮1213套设于旋转轴101上,且第二齿轮1213的中心孔与旋转轴101配合。当第二齿轮1213旋转时,可带动旋转轴101一同旋转,从而带动第一翻转板10转动,旋转轴101的轴线为第一转轴。
需说明的是,第二齿轮1213带动旋转轴101一同旋转,可以是通过第二齿轮1213的中心孔与旋转轴101过盈配合来实现,也可以是通过在第二齿轮1213与旋转轴101之间设置键来实现。
需说明的是,旋转轴101可以是与第一翻转板10一体成型,也可以是通过在第一翻转板10上设置通孔,将旋转轴101穿过通孔与第一翻转板10轴孔配合,只要能实现第二齿轮1213旋转时,通过旋转轴101带动第一翻转板10一同转动即可。
需说明的是,在部分实施例中,旋转轴101可以省略,第二齿轮1213直接与第一翻转板10连接,只要第二齿轮1213转动后能带动第一翻转板10相对底座13转动即可。
请参阅图5和图6,底座13的上开设有收纳槽131,收纳槽131的内壁上开设有旋转孔133,第一翻转板10位于收纳槽131内,且旋转轴101与旋转孔133转动配合,以实现第一翻转板10与底座13之间的转动连接。当第一翻转板10转动到与底座13平行时,第一翻转板10容纳于收纳槽131内。当第一翻转板10转动到与底座13垂直的角度时,收纳槽131的侧壁对第一翻转板10起到限位的作用,阻止第一翻转板10继续转动,以使第一翻转板10与底座13之间的夹角小于90°。
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电机123设置于底座13内部的方式为在底座13内开设容纳腔,该容纳腔可容纳电机123、套设于电机123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1211及与第一齿轮1211啮合的第二齿轮1213,通过将电机123固定在容纳腔内,且带动第一齿轮1211及第二齿轮1213转动,以实现驱动第一翻转板10转动的功能。
需说明的是,在部分实施例中,收纳槽131及旋转孔133可以省略,通过在底座13上设置凸台并将旋转轴101与凸台转动配合,从而实现第一翻转板10与底座13的转动连接。当第一翻转板10转动到与底座13平行时,直接贴附于底座13的表面。
需说明的是,在部分实施例中,驱动组件12还可以通过带轮传动的方式驱动第一翻转板10。
请参阅图5至图8,底座13上还开设有连接槽135、连接槽135与收纳槽131位于底座13相同的一面上。连接槽135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37,第二翻转板11上设有旋转凸台111及连接组件113。旋转凸台111设置于第二翻转板11的一侧且与连接槽135适配,连接组件113一侧与旋转凸台111连接,另一侧与第一连接孔137插接配合。第二翻转板11通过连接组件113与第一连接孔137的配合,实现与底座13的转动连接。
具体地,旋转凸台111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111,连接组件113包括限位件1131、弹性件1133及连接件1135,弹性件1133位于限位件1131与连接件1135之间,且弹性件1133的相对两端分别与限位件1131及连接件1135固定连接。连接件1135远离弹性件的一侧与第二连接孔1111插接配合。弹性件1133位于第一连接孔137内,且限位件1131与第一连接孔137插接配合。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孔137为阶梯孔,连接件1135远离与第二连接孔1111卡接的一端位于第一连接孔137内。
需说明的是,限位件1131、弹性件1133、连接件1135及第一连接孔137的轴线重合,为第二转轴。
需说明的是,连接件1135与第一连接孔137可以是过盈配合,也可以是设置限位的方式将连接件1135固定在第一连接孔137内,只要保证第二翻转板11相对底座13转动时,弹性件1133无法带动连接件1135在第一连接孔137内转动即可。
需说明的是,旋转凸台111及连接槽135的位置可互换,即将旋转凸台111设置于底座13上,将连接槽135设置于第一翻转板10上。
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133为弹簧。
需说明的是,在部分实施例中,弹性件1133及限位件1131可省略,直接通过连接件1135的一端位于第一连接孔137内,另外一端与第二连接孔1111插接配合即可实现第二翻转板11与底座13的转动连接。
请参阅图9和图10,电子设备支架1还包括充电组件14及感应线圈15,感应线圈15设置于第一翻转板10内,充电组件14设置于PCB板125上,且充电组件14通过PCB板125与感应线圈15及电机123电连接。充电组件14连通外部电源,用于给感应线圈15及电机123提供电源,当第一翻转板10支撑电子设备时,感应线圈15可给电子设备供电。
具体的,充电组件14包括充电接口141及控制单元143。充电接口141及控制单元143皆与PCB板125电连接,底座13上还开设有充电孔139,充电接口141通过充电孔139外露于底座13,外部电源通过充电孔139与充电接口141实现电连接。PCB板125分别与感应线圈15及电机123电连接,控制单元143可控制PCB板125与电机123之间的电连接的连通或断开。通过控制单元143,可控制电机123的工作,以调节第一翻转板10相对底座13的转动。
需说明的是,控制单元143可以是红外感应器、触控感应器、重力感应器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只要能够在需要调节第一翻转板10转动时,可通过控制单元143控制电机123的工作或停止工作即可。
进一步地,控制单元143还可通过控制电流的方向来控制电机123输出轴的正转或反转。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支架1的具体工作原理为,当电子设备支架1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一翻转板10及第二翻转板11与底座13平行,且第一翻转板10位于收纳槽131内。也即,第一翻转板10位于第二翻转板11及底座13之间。当需要使用电子设备支架1支撑电子设备时,通过驱动组件12驱动第一翻转板10相对底座13转动。第一翻转板10在转动的过程中,其远离底座13的一侧翘起,且与第二翻转板11接触,并对第二翻转板11施力,推动第二翻转板11相对底座13转动。当第一翻转板10转动到可支撑电子设备的角度时,将电子设备放置于第一翻转板10上,利用第一翻转板10与底座13配合支撑电子设备,并给电子设备充电。且,由于第二翻转板11相对底座13转动后,弹性件1133发生弹性形变,也即第二翻转板11受到与转动方向相反的弹力。将电子设备放置在第一翻转板10上后,如电子设备的尺寸超出第一翻转板10,则电子设备会与第二翻转板11接触,并被第二翻转板11与底座13配合夹持。
当第一翻转板10转动到与底座13呈夹角时,电子设备可放置于第一翻转板10上,利用第一翻转板10及底座13支撑电子设备。且第二翻转板11在第一翻转板10转动时,也被第一翻转板10带动到与底座13呈夹角。当电子设备放置于第一翻转板10上时,第二翻转板11与底座13配合,对电子设备起到夹持固定的作用。
请参阅同时参阅图10及图11至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支架2,其包括第一翻转板20、第二翻转板21、驱动组件22及底座23,驱动组件22包括传动组件221、电机223及PCB板。其中第一翻转板20、第二翻转板21、底座23、电机223、PCB板的形状功能及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翻转板10、第二翻转板11、底座13、电机123及PCB板125完全一致。驱动组件22设置于底座23内,驱动第一翻转板20相对底座23转动。
具体地,传动组件221包括丝杆2211、套轴2213、摆臂2215及支撑架2217。电机223设置于底座23内,支撑架2217与电机223固定连接,丝杆2211位于支撑架2217内,且电机223的输出轴穿过支撑架2217与丝杆2211连接,电机223工作时,可带动丝杆2211绕其轴向转动。套轴2213套设于丝杆2211上,丝杆2211转动时,套轴2213通过螺纹传动在丝杆2211的轴向方向上移动。摆臂2215的一端与支撑架2217转动连接,另外一端与套轴2213连接,且摆臂2215与支撑架2217连接的一端同时还与第一翻转板20连接。当套轴2213在丝杆2211上移动时,摆臂2215绕与支撑架2217连接的一端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翻转板20转动。
更具体的,套轴2213上开设有传动孔2212,传动孔2212为通孔且设有与丝杆适配的螺纹,以使丝杆2211转动时,套轴2213能通过传动孔2212与丝杆2211实现螺纹配合传动。摆臂2215的一端上设有摆动轴2216,摆臂2215的另一端设有摆动部2261,且摆动部2261与摆动轴2216的轴线垂直,套轴2213与摆动部2261活动连接。支撑架2217上开设有摆动孔2218,摆动轴2216与摆动孔2218转动连接,且摆动轴2216的一端穿过摆动孔2218与第一翻转板20的一侧固定连接。套轴2213在丝杆2211上移动时,套轴2213带动摆动部2261,使得摆动轴2216在摆动孔2218内转动。且,摆动轴2216带动第一翻转板20绕第一转轴转动,即摆动轴2216的轴线为第一转轴。
进一步地,套轴2213上还设有摆动凸台2214,摆动凸台2214设置于套轴2213的相对两侧。支撑架2217上还开设有滑动槽2210,摆动部2261上开设有卡接槽2263,摆动凸台2214与卡接槽2263活动连接。当套轴2213在丝杆2211上移动时,摆动凸台2214在卡接槽2263内滑动,并对摆动部2261施加丝杆2211轴向方向上的力,从而使摆臂2215绕摆动轴2216转动,以带动第一翻转板20转动。同时,在套轴2213在丝杆2211上移动时,摆动凸台2214穿过摆动部2261的卡接槽2263位于滑动槽2210内与滑动槽2210滑动配合,并在滑动槽2210内滑动,以给套轴2213添加导向,避免套轴2213移动的过程中方向发生偏差。
请参阅图14,驱动组件22还包括齿轮组2219,齿轮组2219设置于电机223与丝杆2211之间,电机223通过齿轮组2219带动丝杆2211转动,以实现提升电机223对丝杆2211的传动比或降低电机223对丝杆的传动比。
齿轮组2219包括输出齿轮2221、中间齿轮2223、传动齿轮2225及齿轮架2227。齿轮架2227的一端与电机223连接,其中,输出齿轮2221套设于电机223的输出轴上,中间齿轮2223与齿轮架2227转动连接,且与输出齿轮2221啮合。中间齿轮2223包括第一齿轮部2222及第二齿轮部2224,第一齿轮部2222与输出齿轮2221啮合,第二齿轮部2224与传动齿轮2225啮合,且第一齿轮部2222与第二齿轮部2224的齿数不同。传动齿轮2225与齿轮架2227转动连接,且其的一面与丝杆2211连接,通过输出齿轮2221带动中间齿轮2223转动,中间齿轮带动传动齿轮2225转动,传动齿轮2225再带动丝杆2211转动的顺序进行传动。
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中间齿轮2223及传动齿轮2225与齿轮架2227转动连接是通过齿轮中心的轴与齿轮架2227转动连接。
需说明的是,通过调节第一齿轮部2222及第二齿轮部2224齿数的数量,可调节齿轮组2219的传动比,进而使电机223对丝杆2211的输出增大或减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支架,用于支撑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支架包括第一翻转板、第二翻转板、驱动组件及底座,所述第一翻转板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内,且与所述第一翻转板的一侧配合,所述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第一翻转板相对所述底座绕第一转轴转动;所述第二翻转板的一侧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翻转板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时,所述第一翻转板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翻转板接触,并带动所述第二翻转板相对所述底座绕第二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PCB板、电机及传动组件,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底座内并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翻转板之间,所述电机工作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翻转板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翻转板的一侧上设置有旋转轴,所述第二齿轮套设于所述旋转轴上,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旋转轴的轴线为第一转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丝杆、套轴、摆臂及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支撑架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套轴上开设有传动孔,所述传动孔上设置有与所述丝杆适配的螺纹,所述套轴通过所述传动孔套设于所述丝杆上;所述摆臂设有摆动轴以及与所述摆动轴垂直的摆动部,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摆动孔,所述摆动轴与所述摆动孔转动连接,且所述摆动轴的一端穿过所述摆动孔与所述第一翻转板固定连接,所述摆动轴的轴线为所述第一转轴;所述摆动部与所述套轴活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部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套轴上还设有摆动凸台,所述摆动凸台与所述卡接槽活动连接,所述套轴在所述丝杆上运动时,所述摆动凸台在所述卡接槽内滑动,并对所述摆动部施加所述丝杆轴向方向上的力,以带动所述摆臂绕所述摆动轴转动;所述支撑架上还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摆动凸台穿过所述摆动部的所述卡接槽与所述滑动槽滑动配合,并在所述套轴在所述丝杆上移动时,所述摆动凸台在所述滑动槽内滑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齿轮组,所述齿轮组设置于所述电机与所述丝杆之间,且所述齿轮组包括输出齿轮、中间齿轮、传动齿轮及齿轮架,所述输出齿轮套设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中间齿轮与所述齿轮架转动连接,且所述中间齿轮包括第一齿轮部及第二齿轮部,所述第一齿轮部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部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齿轮架转动连接,且所述传动齿轮的一面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齿轮架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支架还包括充电组件及感应线圈,所述充电组件包括充电接口及控制单元,所述充电接口及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PCB板上,并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充电孔,所述充电接口通过所述充电孔外露于所述底座,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PCB板控制所述电机输出轴的转动方向;所述感应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一翻转板内,且与所述PCB板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一面上还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壁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翻转板上设有旋转凸台及连接组件,所述旋转凸台设置于所述第二翻转板的一侧且与所述连接槽适配,所述连接组件一侧与所述旋转凸台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孔插接配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限位件、弹性件及连接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限位件及所述连接件之间,且所述弹性件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件及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旋转凸台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插接配合,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孔插接配合,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
10.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收纳槽,所述第一翻转板位于所述收纳槽内。
CN201921090252.2U 2019-07-11 2019-07-11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Active CN2106240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90252.2U CN210624072U (zh) 2019-07-11 2019-07-11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90252.2U CN210624072U (zh) 2019-07-11 2019-07-11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24072U true CN210624072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62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90252.2U Active CN210624072U (zh) 2019-07-11 2019-07-11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240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13022A (zh) * 2020-11-16 2022-05-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设备、电子设备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13022A (zh) * 2020-11-16 2022-05-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设备、电子设备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24072U (zh)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CN110890670B (zh) 一种带电路保护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器插拔装置
US20230291236A1 (en) Charg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assembly
CN110086904B (zh) 终端设备
CN109883667B (zh) 一种全自动插拔耐久试验装置
CN110329165A (zh)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及控制方法
CN212542824U (zh) 适配器和轨道插座
CN210536326U (zh) 一种翻转可调的多功能无线充电器
TWI699940B (zh) 無線充電裝置
CN210310185U (zh)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CN208107481U (zh) 显示屏固定装置及视频播放装置
CN212183304U (zh) 一种直线移动驱动型减速电机
CN110650236B (zh) 旋转支架、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WO2022109930A1 (zh) 支架
CN110300200B (zh) 终端设备
CN110553131B (zh) 一种电力营销用手持设备
CN209778953U (zh) 装夹机构以及退火装置
CN208522815U (zh) 一种兼容多类型接口的手机支撑装置
CN112874802A (zh) 基于无人机的智能工程监理监控系统
CN216702900U (zh) 一种可调节旋转铰链及u型按摩器
CN104165278A (zh) 手持式便携灯具
CN219795994U (zh) 一种新型传动机构及具有其的电风扇
CN215646900U (zh) 一种自动夹持的手机支架
CN215499478U (zh) 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
CN208846053U (zh) 三支点式智能终端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