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29165A -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29165A
CN110329165A CN201910626243.9A CN201910626243A CN110329165A CN 110329165 A CN110329165 A CN 110329165A CN 201910626243 A CN201910626243 A CN 201910626243A CN 110329165 A CN110329165 A CN 1103291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plate
returning face
driving assembly
pedestal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262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源峰
李卫
黄宗艳
余建顺
潘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2624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291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29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916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 H02J7/025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1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4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 B60R2011/008Adjustable or movable supports
    • B60R2011/0092Adjustable or movable supports with motoriz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支架,用于支撑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支架包括第一翻转板、第二翻转板、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底座及PCB板,所述第一翻转板上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及传动组件,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底座内并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翻转板之间,所述第一电机工作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翻转板绕所述旋转轴转动;所述第二翻转板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内,且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第二翻转板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本发明还提供各一种电子设备支架控制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支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设备智能化的飞速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电子设备的依赖程度不断上升,可长期手持电子设备会容易出现手臂酸痛且不利于颈部的健康。所以,可以支撑电子设备的电子设备支架越发受到用户的欢迎。
现有的电子设备支架通常以单一形态对电子设备进行支撑,在汽车内作为车载支架使用时,会浪费较多空间,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主流支架形态单一,浪费空间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支架,用于支撑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支架包括第一翻转板、第二翻转板、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底座及PCB板,所述第一翻转板上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及传动组件,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底座内并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翻转板之间,所述第一电机工作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翻转板绕所述旋转轴转动;所述第二翻转板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内,且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第二翻转板相对所述底座转动。
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丝杆及翻转齿轮,所述丝杆套设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翻转齿轮套设于所述旋转轴上,所述丝杆与所述翻转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翻转板上设置有驱动槽及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旋转轴平行,所述驱动槽的内壁上开设有驱动孔,所述连接轴与所述驱动孔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位于所述驱动槽内,且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为弹性件并设有延伸部,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驱动孔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以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及所述第二翻转板;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底座抵触,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远离所述延伸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翻转板抵触。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及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位于所述底座内并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翻转板上设有连接轴及第二齿轮,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电子设备支架还包括充电组件及感应线圈,所述充电组件设置于所述PCB板上并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所述感应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二翻转板内并与所述PCB板电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支架控制方法,其包括步骤,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翻转板朝第一方向转动第一角度;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翻转板朝第二方向转动第二角度,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及所述第二翻转板朝第二反向转动第二角度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再次驱动所述第一翻转板朝第二方向转动第三角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电子设备支架及控制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翻转板相对底座转动,及通过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二翻转板相对底座转动,可使电子设备支架在支撑电子设备时和不支撑电子设备时呈不同的状态,从而节省空间。
2、通过电机带动丝杆的传动方式控制第一翻转板转动,相较于其他传动方式来说,传动比更为稳定。且,结构设置方便,加工成本低。
3、通过将第二驱动组件设置为弹簧,可在第一翻转板转动后,利用第二驱动组件将第二翻转板弹起,使第二翻转板跟随第一翻转板一同转动,结构简单。
4、通过电机带动齿轮的控制第二翻转板转动,相较于其他传动方式来说,传动比更为稳定。且,结构设置方便,加工成本低
5、通过在第二翻转板内设置感应线圈及充电组件,可在支撑电子设备的同时,给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并通过充电组件中的控制单元,控制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翻转板。
6、通过在底座上设置收纳槽,且第二翻转板的初始位置位于收纳槽内,可进一步地的减小电子设备支架在不需要支撑电子设备时所使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支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一驱动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第一翻转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一翻转板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底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第二翻转专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第二驱动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第二翻转板与第二驱动组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9是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支架中感应线圈及充电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充电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支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第二驱动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中第二翻转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1中的第二翻转板与第二驱动组件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5是图11中的底座及触发单元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电子设备支架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子设备支架;10、第一翻转板;11、第二翻转板;12、第一驱动组件;13、底座;16、第二驱动组件;1211、丝杆;123、第一电机;1213、翻转齿轮;101、旋转轴;103、旋转凸台;131、收纳槽;133、旋转孔;135、连接槽;137、连接孔;132、限位块;111、驱动槽;113、驱动孔;115、连接轴;161、延伸部;14、充电组件;15、感应线圈;139、充电孔;141、充电接口;17、PCB板;143、控制单元;121、传动组件;
2、电子设备支架;20、第一翻转板;21、第二翻转板;22、第一驱动组件;23、底座;26、第二驱动组件;261、第一齿轮;263、第二电机;211、第二齿轮;213、连接轴;230、触发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2、图7及图10,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支架1,其包括第一翻转板10、第二翻转板11、第一驱动组件12、底座13、第二驱动组件16及PCB板17。第一驱动组件12设置于底座13内,第一翻转板10的一侧与底座13转动连接,且与第一驱动组件12配合,第一驱动组件12可驱动第一翻转板10相对底座13转动。第二驱动组件16设置于底座13内,第二翻转板11的一侧与底座13远离第一翻转板10的一侧转动连接,且与第二驱动组件16配合,第二驱动组件16可驱动第二翻转板11相对底座13转动,PCB板17位于底座13内。
需说明的是,第一翻转板10及第二翻转板11在转动的初始位置时,第二翻转板11位于第一翻转板10及底座13之间。也即,只有当第一驱动组件12先驱动第一翻转板10转动后,第二驱动组件16才能驱动第二翻转板11转动。
请参阅图2、图3、图4及图9,第一驱动组件12包括传动组件121及第一电机123,第一电机123位于底座13内并与PCB板17电连接,传动组件121设置于第一电机123的输出轴与第一翻转板10之间,第一电机123工作时,通过传动组件121带动第一翻转板10相对底座13转动。
具体地,传动组件121包括丝杆1211及翻转齿轮,丝杆1211套设于第一电机123的输出轴上,且第一电机123工作时可带动丝杆1211旋转。翻转齿轮1213设置于第一翻转板10与底座13转动连接的一侧,翻转齿轮1213与丝杆1211啮合,当第一电机123带动丝杆1211旋转时,丝杆1211带动翻转齿轮1213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翻转板10转动。
第一翻转板10上还设有旋转轴101,旋转轴101与底座13转动连接,翻转齿轮1213套设于旋转轴101上。当翻转齿轮1213旋转时,可带动旋转轴101一同旋转,从而带动第一翻转板10转动。
需说明的是,翻转齿轮1213带动旋转轴101一同旋转,可以是通过翻转齿轮1213的中心孔与旋转轴101过盈配合来实现,也可以是通过在翻转齿轮1213与旋转轴101之间设置键来实现。
请参阅图3、图5和图6,底座13上开设有连接槽135,连接槽135的内壁上开设有连接孔137,第一翻转板10上设有旋转凸台103。旋转凸台103设置于第一翻转板10的一侧且与连接槽135适配,旋转轴101设置于旋转凸台103上,且贯穿旋转凸台103与连接孔137配合。第一翻转板10通过旋转轴101与连接孔137的配合,实现与底座13的转动连接,且第一翻转板10相对底座13转动时,旋转凸台103在连接槽135内转动。
需说明的是,旋转轴101可以是与旋转凸台103一体成型,也可以是通过在旋转凸台103上设置通孔,将旋转轴101穿过通孔与旋转凸台103轴孔配合,只要能实现翻转齿轮1213旋转时,通过旋转轴101带动第一翻转板10一同转动即可。
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123设置于底座13内部的方式为在底座13内开设容纳腔,该容纳腔可容纳第一电机123、套设于第一电机123输出轴上的丝杆1211及与丝杆1211啮合的翻转齿轮1213,通过将第一电机123固定在容纳腔内,且带动丝杆1211及翻转齿轮1213转动,以实现驱动第一翻转板10转动的功能。
请参阅图5至图8,底座13的上还开设有收纳槽131,收纳槽131相对两侧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旋转孔133,第二翻转板11上开设有驱动槽111,且第二翻转板11开设驱动槽111的一端位于收纳槽131内。驱动槽111的内壁上开设有驱动孔113,驱动槽111位于收纳槽131内时,驱动孔113与第一旋转孔133同心。第二翻转板11还设置有连接轴115,连接轴115穿过驱动孔113及第一旋转孔133,以实现第二翻转板11与底座13的转动连接。第二驱动组件16位于驱动槽111内,且当第一翻转板10相对底座13转动后,第二驱动组件16驱动第二翻转板11相对底座13转动。
具体的,第二驱动组件16为弹簧,其位于驱动槽111内,且一端具有延伸部161。连接轴115穿过第二驱动组件16的中心,即弹簧的中心孔,将第二驱动组件16与第二翻转板11连接。当第二翻转板11位于收纳槽131中,且第二翻转板11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一翻转板10将第二翻转板11压至收纳槽131内,第二驱动组件16的延伸部161与收纳槽131的一侧内壁抵触,且第二驱动组件16远离延伸部161的一侧与第二翻转板11抵触,使第二驱动组件16处于弹性形变状态。
需说明的是,第二驱动组件16与收纳槽131内壁及第二翻转板11的抵触为第二驱动组件16与收纳槽131内壁及第二翻转板接触并相对固定。
进一步地,底座13上还设有限位块132,限位块132设置于收纳槽131的侧壁上,并向远离收纳槽131侧壁的方向延伸。通过限位块132可限制第二翻转板11的转动角度,避免第二驱动组件16驱动第二翻转板11转动至与底座13垂直,从而无法放置支撑电子设备。
更进一步地,限位块132靠近收纳槽131底面的一面为斜面,以加大限位块132与第二翻转板11的接触面积,降低第二翻转板11在第二驱动组件16的驱动下与限位块132接触时所受到的压强,从而防止第二翻转板11被限位块132压坏。
需说明的是,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12还可以通过带轮传动的方式驱动第一翻转板10。
请参阅图9和图10,电子设备支架1还包括充电组件14及感应线圈15,感应线圈15设置于第二翻转板11内,充电组件14设置于PCB板17上,且充电组件14及感应线圈15与PCB板17电连接。充电组件14连通外部电源,通过PCB板17给感应线圈15及第一电机123供电,当第二翻转板11支撑电子设备时,感应线圈15可给电子设备供电。
具体的,充电组件14包括充电接口141及控制单元143。充电接口141及控制单元143皆与PCB板17电连接,底座13上还开设有充电孔139,充电接口141通过充电孔139外露于底座13,外部电源通过充电孔139与充电接口141电连通。PCB板17分别与感应线圈15及第一电机123电连接,控制单元143可控制PCB板17与第一电机123之间的电连接的连通或断开。通过控制单元143,可控制第一电机123的工作,以调节第一翻转板10相对底座13的转动。
需说明的是,控制单元143可以是红外感应器、触控感应器、重力感应器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只要能够在需要调节第一翻转板10转动时,可通过控制单元143控制第一电机123的工作或停止工作即可。
进一步地,控制单元143还可通过控制电流的方向来控制第一电机123输出轴的正转或反转。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支架1的具体工作原理为,当电子设备支架1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一翻转板10及第二翻转板11与底座13平行,且第二翻转板11位于收纳槽131内。也即,第二翻转板11位于第一翻转板10及底座13之间。当需要使用电子设备支架1支撑电子设备时,通过第一驱动组件12驱动第一翻转板10相对底座13转动,使第一翻转板10相对底座13翘起。由于第二驱动组件16在初始位置时会给第二翻转板11一个远离底座13方向的弹力,而第一翻转板10不转动之前将第二翻转板11压在收纳槽131内。所以,当第一翻转板10转动后,对第二翻转板11的压制消失,第二翻转板11在第二驱动组件16的弹力作用下转动至与限位块132接触。此时,将电子设备放置于第二翻转板11上,第二翻转板11与底座13配合可以对电子设备起到支撑的作用,并给电子设备充电。
请参阅图11至图14,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支架2,其包括第一翻转板20、第二翻转板21、第一驱动组件22、底座23、第二驱动组件26及PCB板,其中第一翻转板20、第二翻转板21、第一驱动组件22、底座23、PCB板的形状功能及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翻转板10、第二翻转板11、第一驱动组件12及底座13完全一致。第二驱动组件26设置于底座23内,驱动第二翻转板21相对底座23转动。
具体的,第二驱动组件26包括第一齿轮261及第二电机263,第二电机263位于底座23内并与PCB板电连接,第一齿轮261套设于第二电机263的输出轴上,且第二电机263工作时可带动第一齿轮261旋转。第二翻转板21与底座23转动连接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齿轮211,第二齿轮211与第一齿轮261啮合,当第二电机263带动第一齿轮261旋转时,第一齿轮261带动第二齿轮211转动,从而带动第二翻转板21转动。
第二翻转板21上还设有连接轴213,连接轴213与底座23转动连接,第二齿轮211套设于连接轴213上,且第二齿轮211与连接轴213过盈配合。当第二齿轮211旋转时,可带动连接轴213一同旋转,从而带动第二翻转板21转动。
需说明的是,连接轴213可以是与第二翻转板21一体成型,也可以是通过在第二翻转板21上设置通孔,将连接轴213穿过通孔与第二翻转板21轴孔配合,只要能实现第二齿轮211旋转时,通过连接轴213带动第二翻转板21一同转动即可。
请参阅图15,底座13上设置有触发单元130,触发单元130与控制单元143电连接,触发单元130可将指令转化为信号并传递给控制单元143,以使控制单元143通过PCB板17控制第一驱动组件12和/或第二驱动组件16的工作。
需说明的是,触发单元130可以是触控感应装置,通过在触发单元130上画不同的手势,在触发单元130将不同的手势转换为不同的数字传递至控制单元143后,控制单元143通过接收到不同的信号,控制第一驱动组件12和/或第二驱动组件16驱动第一翻转板10和/或第二翻转板11以不同的方向、速度相对底座13转动。触发单元还可以是旋钮、按钮或遥控型号接收装置,只要能够将指令转换为信号并传递至控制单元143即可。
需说明的是,指令为触发单元130可接收并识别的信息,如当触发单元130为触控感应装置时,指令即为在触发单元130上划动的手势。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支架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翻转板朝第一方向转动第一角度;
S2,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二翻转板朝第二方向转动第二角度,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及
S3,第二翻转板转动第二角度后,第一驱动组件再次驱动第一翻转板朝第二方向转动第三角度。
具体的,在初始位置时,第一翻转板20及第二翻转板21与底座23平行,且第二翻转板21位于第一翻转板20及底座23之间。当需要使用电子设备支架1支撑电子设备时,通过第一驱动组件22驱动第一翻转板20朝第一方向转动第一角度,即相对底座23转动,使第一翻转板20相对底座23翘起。在第一翻转板20翘起后,第二驱动组件26驱动第二翻转板21朝第二方向转动第二角度,以使第二翻转板21转动到与底座23呈夹角,从而支撑电子设备。在第二翻转板21转动到第二角度后,第一驱动组件22再次驱动第一翻转板20朝第一方向转动第三角度。
需说明的是,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互为相反的方向,如第一方向为顺时针转动时,第二方向为逆时针转动,反之亦然。
需说明的是,由于第一翻转板20及第二翻转板21在初始位置时与底座23平行,即第一角度及第二角度分别为第一翻转板20及第二翻转板21相对底座23的夹角角度。第二翻转板21转动第二角度需可支撑电子设备,所以第二角度为0°-90°,进一步地,第二角度为30°-45°,优选的,第二角度为45°。第一翻转板20朝第一方向转动第一角度的目的为让第二翻转板21可朝第二方向转动第二角度,即,在第一翻转板20朝第一方向转动第一角度后,第二翻转板21从初始位置转动第二角度的过程中,不会与第一翻转板20干涉。
需说明的是,为了进一步避免第二翻转板21转动的过程中与第一翻转板20干涉,第一翻转板20转动第一角度后的位置会与第二翻转板21转动第二角度后的位置存在间距,所以在第二翻转板21转动第二角度后,第一驱动组件22再次驱动第一翻转板20朝第二方向转动第三角度,以减小第一翻转板20与第二翻转板21之间的间距,使电子设备支架1能够被稳固的夹持在第一翻转板20和底座23之间,而且支撑电子设备时更美观。
需说明的是,在步骤S3中,第一翻转板20再次朝第二方向转动第三角度后,可以与第二翻转板21接触或不接触。当第一翻转板20与第二翻转板21接触时,第一翻转板20将第二翻转板21的角度固定,第二翻转板21无法再相对底座23调节角度。当第一翻转板20不与第二翻转板21接触时,第二翻转板21可调节相对底座23的角度,即调节第二角度的大小,从而调节支撑电子设备的角度。
需说明的是,步骤S1与步骤S2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分开进行。即第一驱动组件22及第二驱动组件26可同时驱动第一翻转板20及第二翻转板21朝远离底座23的方向转动,当步骤S1与步骤S2同时进行时,第一驱动组件22驱动第一翻转板20转动的速度要大于或等于第二驱动组件26驱动第二翻转板21转动的速度,以防止第二翻转板21在转动的过程中与第一翻转板20产生碰撞。
需说明的是,电子设备的尺寸可以大于第二翻转板21,也可以小于第二翻转板21,当电子设备的尺寸大于第二翻转板21时,第一翻转板20可与底座23配合夹持电子设备。当电子设备的尺寸小于第二翻转板21时,只是利用第二翻转板21支撑电子设备。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组件22及第二驱动组件26分别驱动第一翻转板20及第二翻转板21的转动可以是在接收到触发单元230的信号后一次完成。即给触发单元230一个指令后,触发单元230将指令转换为信号传递至控制单元143,控制单元143通过PCB板17直接控制第一驱动组件22及第二驱动组件26完成步骤S1至步骤S3。也可以是分段给触发单元230输送指令,触发单元230每接触到一段指令便进行一个指令的步骤。如,触发单元230第一次接收到指令时,将指令转换为信号传输给控制单元143,控制单元143通过PCB板控制第一驱动组件22完成步骤S1。依次类推,触发单元230第二次接受到指令时完成步骤S2,第三次接受到指令时完成步骤S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支架,用于支撑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支架包括第一翻转板、第二翻转板、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PCB板及底座,所述第一翻转板上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传动组件,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底座内并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翻转板之间,所述第一电机工作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翻转板绕所述旋转轴转动;所述第二翻转板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内,且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第二翻转板相对所述底座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丝杆及翻转齿轮,所述丝杆套设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翻转齿轮套设于所述旋转轴上,所述丝杆与所述翻转齿轮啮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翻转板上设置有驱动槽及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旋转轴平行,所述驱动槽的内壁上开设有驱动孔,所述连接轴与所述驱动孔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位于所述驱动槽内,且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为弹性件并设有延伸部,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驱动孔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以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及所述第二翻转板;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底座抵触,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远离所述延伸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翻转板抵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及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位于所述底座内并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翻转板上设有连接轴及第二齿轮,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支架还包括充电组件及感应线圈,所述充电组件设置于所述PCB板上并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所述感应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二翻转板内并与所述PCB板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组件包括充电接口及控制单元,所述充电接口及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充电孔,所述充电接口通过所述充电孔外露于所述底座,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PCB板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方向。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一面上还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壁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连接孔转动配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板上还设有旋转凸台,所述旋转凸台位于所述连接槽内且与所述连接槽适配,所述旋转轴穿过所述旋转凸台与所述连接孔转动配合。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壁上开设有旋转孔,所述第二翻转板位于所述收纳槽内,且所述旋转孔与所述连接轴转动配合;所述底座上还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收纳槽的侧壁上,并向远离收纳槽侧壁的方向延伸,且所述限位块靠近所述收纳槽底面的一侧为斜面。
10.一种电子设备支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所述电子设备支架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翻转板朝第一方向转动第一角度;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翻转板朝第二方向转动第二角度,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及
所述第二翻转板朝第二反向转动第二角度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再次驱动所述第一翻转板朝第二方向转动第三角度。
CN201910626243.9A 2019-07-11 2019-07-11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及控制方法 Withdrawn CN1103291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26243.9A CN110329165A (zh) 2019-07-11 2019-07-11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26243.9A CN110329165A (zh) 2019-07-11 2019-07-11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9165A true CN110329165A (zh) 2019-10-15

Family

ID=68146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26243.9A Withdrawn CN110329165A (zh) 2019-07-11 2019-07-11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2916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56723A (zh) * 2022-07-26 2022-09-16 山东街景智能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用具有隐藏功能的广告显示屏
CN115317835A (zh) * 2022-07-18 2022-11-11 深圳昱泽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火灾防控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17835A (zh) * 2022-07-18 2022-11-11 深圳昱泽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火灾防控装置
CN115056723A (zh) * 2022-07-26 2022-09-16 山东街景智能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用具有隐藏功能的广告显示屏
CN115056723B (zh) * 2022-07-26 2022-10-25 山东街景智能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用具有隐藏功能的广告显示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29165A (zh)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及控制方法
CN110976161A (zh) 一种可自动识别绝缘体宽度的喷漆装置
CN109484603B (zh) 船用推进器的操纵装置
CN210536326U (zh) 一种翻转可调的多功能无线充电器
CN203686521U (zh) 一种承载装置
CN210310185U (zh)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CN210624072U (zh)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CN110650236B (zh) 旋转支架、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CN208694243U (zh) 一种多档可调的模拟游戏方向盘
CN207674040U (zh) 一种车载支架
KR20230098627A (ko) 충전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 어셈블리
CN106941547A (zh) 可旋转的手机指环
CN202349539U (zh) 便携式数码电子产品吸附装置
CN112532776A (zh) 电子设备支架
CN216291033U (zh) 耐用型电动夹持支架
CN211391138U (zh) 显示器旋转装置及汽车
KR102319433B1 (ko) 휴대형 단말기 거치대
CN106005173B (zh) 采用双轮关联平衡系统的三轮车
CN107139567B (zh) 曲面玻璃真空内贴合设备用翻送机构
CN213721269U (zh) 一种电动醒酒装置
CN111629089A (zh) 电子设备
CN215870841U (zh) 一种便携式自动对位支架充电装置
CN211550950U (zh) 一种车载用平板电脑支撑装置
CN215222262U (zh) 定位旋转手机支架
CN210135391U (zh) 移动终端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