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23928U - 一种用于真空绝热板的芯材传输的保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真空绝热板的芯材传输的保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23928U
CN210623928U CN201921530211.0U CN201921530211U CN210623928U CN 210623928 U CN210623928 U CN 210623928U CN 201921530211 U CN201921530211 U CN 201921530211U CN 210623928 U CN210623928 U CN 2106239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shell
air
rectangular
cor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3021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学宇
高绍军
曹腾宇
余耀
许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Micron Vip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Micron Vip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Micron Vip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Micron Vip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3021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239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239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239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al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少真空绝热板的芯材运输过程的热量损失,使芯材的温度保持在可接收的范围,提高抽真空过程中产品的质量的一种用于真空绝热板的芯材传输的保温装置。该装置包括传送带、支架,传送带通过传送组件固定在支架上,支架上设置有保温壳体,传送带位于保温壳体内,保温壳体包括多个结构相同的子壳体,每个子壳体均设置有空气加热装置、控制器、电源、热空气分流板、温度传感器。该装置在使用时,只需打开电源,给每个子壳体的相应设备供电即可,通过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便可实现自动控制子壳体内的温度。操作简单适合在真空绝热板的芯材传输领域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真空绝热板的芯材传输的保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绝热板的芯材传输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真空绝热板的芯材传输的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绝热板的芯材烘干后装袋,在传输线上输送到每台真空机,由于冬天车间环境温度10℃左右,烘干后的真空绝热板芯材温度约100℃,温差较大,真空绝热板的芯材在运输的过程中降温较快,热量大大损失。抽真空时,低温的真空绝热板芯材气体活跃度降低,排气速率也会下降,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有影响而且真空机台离烘道越远,受影响越大从而影响产品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少真空绝热板的芯材运输过程的热量损失,使芯材的温度保持在可接收的范围,提高抽真空过程中产品质量的一种用于真空绝热板的芯材传输的保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一种用于真空绝热板的芯材传输的保温装置,包括传送带、支架,所述传送带通过传送组件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保温壳体,所述传送带位于保温壳体内,所述保温壳体包括多个结构相同的子壳体,所述多个子壳体首尾相连且将传送带完全包裹在内,位于保温壳体最前端的子壳体为第一子壳体,位于保温壳体最末端的子壳体为第二子壳体,每个子壳体包括左侧挡板、右侧挡板、顶板,所述左侧挡板、右侧挡板的上端分别固定在顶板下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左侧挡板、右侧挡板均与顶板垂直,所左侧挡板、右侧挡板的下端分别固定在支架上,所述传送带位于左侧挡板与右侧挡板之间,所述顶板上表面设置有空气加热装置、控制器、电源,所述空气加热装置、控制器分别于电源相连,所述空气加热装置与电源之间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与控制器相连,所述空气加热装置的出风口穿过顶板伸入子壳体内,所述子壳体内设置有热空气分流板,所述热空气分流板位于传送带上方且位于空气加热装置的出风口下方,所述热空气分流板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固定杆固定在顶板下表面的前后两端,所述热空气分流板的长度小于等于顶板的长度,所述热空气分流板的宽度小于等于顶板的宽度,所述热空气分流板表面设置有多个通风孔,所述热空气分流板的后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热空气分流板的下方,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的是,所述顶板与热空气分流板之间设置有第一鼓风机和第二鼓风机,所述第一鼓风机通过第一拉杆固定在顶板下表面的前端,所述第二鼓风机通过第二拉杆固定在顶板下表面的后端,所述第一鼓风机和第二鼓风机分别位于顶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鼓风机的吹风口朝向所在的子壳体的后端设置,所述第二鼓风机的吹风口朝向所在的子壳体的前端设置,所述第一鼓风机的吹风方向与第二鼓风机的吹风方向平行,所述第一鼓风机和第二鼓风机均与电源相连,所述第一鼓风机和第二鼓风机与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的是,所述左侧挡板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矩形通孔,每个第一矩形通孔的高度小于左侧挡板的高度,每个第一矩形通孔的长度大于真空绝热板的芯材的长度,所述多个第一矩形通孔的长度之和小于左侧挡板的长度,每个第一矩形通孔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一活动挡帘,所述第一活动挡帘将第一矩形通孔完全密封,相邻的两个第一活动挡帘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一活动挡帘的上端通过转动结构固定在左侧挡板的上端,所述右侧挡板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矩形通孔,每个第二矩形通孔的高度小于右侧挡板的高度,每个第二矩形通孔的长度大于真空绝热板的芯材的长度,所述多个第二矩形通孔的长度之和小于右侧挡板的长度,每个第二矩形通孔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二活动挡帘,所述第二活动挡帘将第二矩形通孔完全密封,相邻的两个第二活动挡帘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活动挡帘的上端通过转动结构固定在右侧挡板的上端。
进一步的是,所述转动结构为铰接结构。
进一步的是,每个第一矩形通孔的下方边缘处均设置有第一A磁条,每个第一活动挡帘内表面下方均设置有第一B磁条,所述第一A磁条和第一B磁条一一对应且二者的磁极互为异名磁极,当第一活动挡帘将第一矩形通孔密封时,所述第一B磁条吸附在第一A磁条上;每个第二矩形通孔的下方边缘处均设置有第二A磁条,每个第二活动挡帘内表面下方均设置有第二B磁条,所述第二A磁条和第二B磁条一一对应且二者的磁极互为异名磁极,当第二活动挡帘将第二矩形通孔密封时,所述第二B磁条吸附在第二A磁条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子壳体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卷帘,所述第一卷帘固定在第一子壳体的顶板前端,所述第一卷帘的长度小于等于第一子壳体的顶板与传送带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卷帘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一子壳体的左侧挡板与右侧挡板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二子壳体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卷帘,所述第二卷帘固定在第二子壳体的顶板后端,所述第二卷帘的长度小于等于第二子壳体的顶板与传送带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二卷帘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二子壳体的左侧挡板与右侧挡板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的是,所述空气加热装置为HFY-75P热风机。
进一步的是,每个子壳体的左侧挡板、右侧挡板、顶板、第一活动挡帘、第二活动挡帘均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活动挡帘、第二活动挡帘外表面均设置有拉手。
进一步的是,所述传送带采用隔热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用于真空绝热板的芯材传输的保温装置在使用时,只需打开电源,给每个子壳体的相应设备供电,由于传送带位于保温壳体内,所述保温壳体包括多个结构相同的子壳体,所述多个子壳体首尾相连且将传送带完全包裹在内,位于保温壳体最前端的子壳体为第一子壳体,位于保温壳体最末端的子壳体为第二子壳体,每个子壳体包括左侧挡板、右侧挡板、顶板,所述左侧挡板、右侧挡板的上端分别固定在顶板下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左侧挡板、右侧挡板均与顶板垂直,所左侧挡板、右侧挡板的下端分别固定在支架上,所述传送带位于左侧挡板与右侧挡板之间,所述顶板上表面设置有空气加热装置、控制器、电源,所述空气加热装置、控制器分别于电源相连,所述空气加热装置与电源之间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与控制器相连,所述空气加热装置的出风口穿过顶板伸入子壳体内,这样便可使每个子壳体的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进一步的是,由于远离空气加热装置的出风口的位置与出风口的位置存在较高的温度差,为了使整个子腔体的温度都均衡,所述子壳体内设置有热空气分流板,所述热空气分流板位于传送带上方且位于空气加热装置的出风口下方,所述热空气分流板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固定杆固定在顶板下表面的前后两端,所述热空气分流板的长度小于等于顶板的长度,所述热空气分流板的宽度小于等于顶板的宽度,所述热空气分流板表面设置有多个通风孔,这样通过热空气分流板便可将空气加热装置吹风口的热风及时的分散在整个子壳体内,为了更好的控制子壳体内的温度,所述热空气分流板的后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热空气分流板的下方,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这样通过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便可实现自动控制子壳体内的温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绝热板的芯材传输的保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子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传送带1、支架2、保温壳体3、子壳体4、左侧挡板401、右侧挡板402、顶板403、空气加热装置5、控制器6、电源7、热空气分流板8、温度传感器9、第二鼓风机11、第二拉杆13、第一矩形通孔14、第一活动挡帘15、第二矩形通孔16、第二活动挡帘17、第一卷帘18、拉手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该一种用于真空绝热板的芯材传输的保温装置,包括传送带1、支架2,所述传送带1通过传送组件固定在支架2上,所述支架2上设置有保温壳体3,所述传送带1位于保温壳体3内,所述保温壳体3包括多个结构相同的子壳体4,所述多个子壳体4首尾相连且将传送带1完全包裹在内,位于保温壳体3最前端的子壳体4为第一子壳体4,位于保温壳体3最末端的子壳体4为第二子壳体4,每个子壳体4包括左侧挡板401、右侧挡板402、顶板403,所述左侧挡板401、右侧挡板402的上端分别固定在顶板403下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左侧挡板401、右侧挡板402均与顶板403垂直,所左侧挡板401、右侧挡板402的下端分别固定在支架2上,所述传送带1位于左侧挡板401与右侧挡板402之间,所述顶板403上表面设置有空气加热装置5、控制器6、电源7,所述空气加热装置5、控制器6分别于电源7相连,所述空气加热装置5与电源7之间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与控制器6相连,所述空气加热装置5的出风口穿过顶板403伸入子壳体4内,所述子壳体4内设置有热空气分流板8,所述热空气分流板8位于传送带1上方且位于空气加热装置5的出风口下方,所述热空气分流板8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固定杆固定在顶板403下表面的前后两端,所述热空气分流板8的长度小于等于顶板403的长度,所述热空气分流板8的宽度小于等于顶板403的宽度,所述热空气分流板8表面设置有多个通风孔,所述热空气分流板8的后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9,所述温度传感器9位于热空气分流板8的下方,所述温度传感器9与控制器6相连。该一种用于真空绝热板的芯材传输的保温装置在使用时,只需打开电源7,给每个子壳体4的相应设备供电,由于传送带1位于保温壳体3内,所述保温壳体3包括多个结构相同的子壳体4,所述多个子壳体4首尾相连且将传送带1完全包裹在内,位于保温壳体3最前端的子壳体4为第一子壳体4,位于保温壳体3最末端的子壳体4为第二子壳体4,每个子壳体4包括左侧挡板401、右侧挡板402、顶板403,所述左侧挡板401、右侧挡板402的上端分别固定在顶板403下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左侧挡板401、右侧挡板402均与顶板403垂直,所左侧挡板401、右侧挡板402的下端分别固定在支架2上,所述传送带1位于左侧挡板401与右侧挡板402之间,所述顶板403上表面设置有空气加热装置5、控制器6、电源7,所述空气加热装置5、控制器6分别于电源7相连,所述空气加热装置5与电源7之间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与控制器6相连,所述空气加热装置5的出风口穿过顶板403伸入子壳体4内,这样便可使每个子壳体4的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进一步的是,由于远离空气加热装置5出风口的位置与出风口的位置存在较高的温度差,为了使整个子腔体的温度都均衡,所述子壳体4内设置有热空气分流板8,所述热空气分流板8位于传送带1上方且位于空气加热装置5的出风口下方,所述热空气分流板8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固定杆固定在顶板403下表面的前后两端,所述热空气分流板8的长度小于等于顶板403的长度,所述热空气分流板8的宽度小于等于顶板403的宽度,所述热空气分流板8表面设置有多个通风孔,这样通过热空气分流板8便可将空气加热装置5吹风口的热风及时的分散在整个子壳体4内,为了更好的控制子壳体4内的温度,所述热空气分流板8的后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9,所述温度传感器9位于热空气分流板8的下方,所述温度传感器9与控制器6相连,这样通过温度传感器9与控制器6便可实现自动控制子壳体4内的温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使空气加热装置5出风口的热风更快的分散到子壳体4内,所述顶板403与热空气分流板8之间设置有第一鼓风机和第二鼓风机10,所述第一鼓风机通过第一拉杆固定在顶板403下表面的前端,所述第二鼓风机10通过第二拉杆13固定在顶板403下表面的后端,所述第一鼓风机和第二鼓风机10分别位于顶板403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鼓风机的吹风口朝向所在的子壳体4的后端设置,所述第二鼓风机10的吹风口朝向所在的子壳体4的前端设置,所述第一鼓风机的吹风方向与第二鼓风机10的吹风方向平行,所述第一鼓风机和第二鼓风机10均与电源7相连,所述第一鼓风机和第二鼓风机10与控制器6相连。这样便可在子壳体4内形成循环,加速了子壳体4内的空气流动,从而使子壳体4各个位置的温度尽量保持一致。
有时候需要在芯材传输过程中拿取芯材另做他用,为了方便拿取芯材,所述左侧挡板401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矩形通孔14,每个第一矩形通孔14的高度小于左侧挡板401的高度,每个第一矩形通孔14的长度大于真空绝热板的芯材的长度,所述多个第一矩形通孔14的长度之和小于左侧挡板401的长度,每个第一矩形通孔14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一活动挡帘15,所述第一活动挡帘15将第一矩形通孔14完全密封,相邻的两个第一活动挡帘15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一活动挡帘15的上端通过转动结构固定在左侧挡板401的上端,所述右侧挡板402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矩形通孔16,每个第二矩形通孔16的高度小于右侧挡板的高度,每个第二矩形通孔16的长度大于真空绝热板的芯材的长度,所述多个第二矩形通孔16的长度之和小于右侧挡板402的长度,每个第二矩形通孔16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二活动挡帘17,所述第二活动挡帘17将第二矩形通孔16完全密封,相邻的两个第二活动挡帘17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活动挡帘17的上端通过转动结构固定在右侧挡板402的上端。这样便可通过打开第一活动挡帘15或第二活动挡帘17拿取芯材。
转动结构为现有结构,根据试验的实际需求所述转动结构优选为铰接结构。
由于子壳体4内存在空气循环,可能会使第一活动挡帘15或第二活动挡帘17存在密封不牢的情况,为了避免该情况,进一步确保芯材的传输温度,每个第一矩形通孔14的下方边缘处均设置有第一A磁条,每个第一活动挡帘15内表面下方均设置有第一B磁条,所述第一A磁条和第一B磁条一一对应且二者的磁极互为异名磁极,当第一活动挡帘15将第一矩形通孔14密封时,所述第一B磁条吸附在第一A磁条上;每个第二矩形通孔16的下方边缘处均设置有第二A磁条,每个第二活动挡帘17内表面下方均设置有第二B磁条,所述第二A磁条和第二B磁条一一对应且二者的磁极互为异名磁极,当第二活动挡帘17将第二矩形通孔16密封时,所述第二B磁条吸附在第二A磁条上。这样便可使第一活动挡帘15或第二活动挡帘17更加稳固。
为了进一步确保保温壳体3内的温度,所述第一子壳体4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卷帘18,所述第一卷帘18固定在第一子壳体4的顶板403前端,所述第一卷帘18的长度小于等于第一子壳体4的顶板403与传送带1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卷帘18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一子壳体4的左侧挡板401与右侧挡板402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二子壳体4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卷帘,所述第二卷帘固定在第二子壳体4的顶板403后端,所述第二卷帘的长度小于等于第二子壳体4的顶板403与传送带1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二卷帘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二子壳体4的左侧挡板401与右侧挡板402之间的间距。这样可以控制保温壳体3的入口和出口的大小,从而减少热量的损失。
空气加热装置5为现有技术,作为优选的,所述空气加热装置5为HFY-75P热风机。
为了方便观察芯材的传输情况,每个子壳体4的左侧挡板401、右侧挡板402、顶板403、第一活动挡帘15、第二活动挡帘17均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为了方便打开第一活动挡帘15或第二活动挡帘17,所述第一活动挡帘15、第二活动挡帘17外表面均设置有拉手20。
为了更进一步的减少芯材在传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所述传送带1采用隔热材料制成。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真空绝热板的芯材传输的保温装置,包括传送带(1)、支架(2),所述传送带(1)通过传送组件固定在支架(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上设置有保温壳体(3),所述传送带(1)位于保温壳体(3)内,所述保温壳体(3)包括多个结构相同的子壳体(4),所述多个子壳体(4)首尾相连且将传送带(1)完全包裹在内,位于保温壳体(3)最前端的子壳体(4)为第一子壳体(4),位于保温壳体(3)最末端的子壳体(4)为第二子壳体(4),每个子壳体(4)包括左侧挡板(401)、右侧挡板(402)、顶板(403),所述左侧挡板(401)、右侧挡板(402)的上端分别固定在顶板(403)下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左侧挡板(401)、右侧挡板(402)均与顶板(403)垂直,所左侧挡板(401)、右侧挡板(402)的下端分别固定在支架(2)上,所述传送带(1)位于左侧挡板(401)与右侧挡板(402)之间,所述顶板(403)上表面设置有空气加热装置(5)、控制器(6)、电源(7),所述空气加热装置(5)、控制器(6)分别于电源(7)相连,所述空气加热装置(5)与电源(7)之间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与控制器(6)相连,所述空气加热装置(5)的出风口穿过顶板(403)伸入子壳体(4)内,所述子壳体(4)内设置有热空气分流板(8),所述热空气分流板(8)位于传送带(1)上方且位于空气加热装置(5)的出风口下方,所述热空气分流板(8)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固定杆固定在顶板(403)下表面的前后两端,所述热空气分流板(8)的长度小于等于顶板(403)的长度,所述热空气分流板(8)的宽度小于等于顶板(403)的宽度,所述热空气分流板(8)表面设置有多个通风孔,所述热空气分流板(8)的后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9),所述温度传感器(9)位于热空气分流板(8)的下方,所述温度传感器(9)与控制器(6)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绝热板的芯材传输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03)与热空气分流板(8)之间设置有第一鼓风机和第二鼓风机(10),所述第一鼓风机通过第一拉杆固定在顶板(403)下表面的前端,所述第二鼓风机(10)通过第二拉杆(13)固定在顶板(403)下表面的后端,所述第一鼓风机和第二鼓风机(10)分别位于顶板(403)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鼓风机的吹风口朝向所在的子壳体(4)的后端设置,所述第二鼓风机(10)的吹风口朝向所在的子壳体(4)的前端设置,所述第一鼓风机的吹风方向与第二鼓风机(10)的吹风方向平行,所述第一鼓风机和第二鼓风机(10)均与电源(7)相连,所述第一鼓风机和第二鼓风机(10)与控制器(6)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绝热板的芯材传输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挡板(401)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矩形通孔(14),每个第一矩形通孔(14)的高度小于左侧挡板(401)的高度,每个第一矩形通孔(14)的长度大于真空绝热板的芯材的长度,所述多个第一矩形通孔(14)的长度之和小于左侧挡板(401)的长度,每个第一矩形通孔(14)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一活动挡帘(15),所述第一活动挡帘(15)将第一矩形通孔(14)完全密封,相邻的两个第一活动挡帘(15)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一活动挡帘(15)的上端通过转动结构固定在左侧挡板(401)的上端,所述右侧挡板(402)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矩形通孔(16),每个第二矩形通孔(16)的高度小于右侧挡板(402)的高度,每个第二矩形通孔(16)的长度大于真空绝热板的芯材的长度,所述多个第二矩形通孔(16)的长度之和小于右侧挡板(402)的长度,每个第二矩形通孔(16)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二活动挡帘(17),所述第二活动挡帘(17)将第二矩形通孔(16)完全密封,相邻的两个第二活动挡帘(17)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活动挡帘(17)的上端通过转动结构固定在右侧挡板(402)的上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绝热板的芯材传输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结构为铰接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绝热板的芯材传输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矩形通孔(14)的下方边缘处均设置有第一A磁条,每个第一活动挡帘(15)内表面下方均设置有第一B磁条,所述第一A磁条和第一B磁条一一对应且二者的磁极互为异名磁极,当第一活动挡帘(15)将第一矩形通孔(14)密封时,所述第一B磁条吸附在第一A磁条上;每个第二矩形通孔(16)的下方边缘处均设置有第二A磁条,每个第二活动挡帘(17)内表面下方均设置有第二B磁条,所述第二A磁条和第二B磁条一一对应且二者的磁极互为异名磁极,当第二活动挡帘(17)将第二矩形通孔(16)密封时,所述第二B磁条吸附在第二A磁条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绝热板的芯材传输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壳体(4)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卷帘(18),所述第一卷帘(18)固定在第一子壳体(4)的顶板(403)前端,所述第一卷帘(18)的长度小于等于第一子壳体(4)的顶板(403)与传送带(1)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卷帘(18)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一子壳体(4)的左侧挡板(401)与右侧挡板(402)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二子壳体(4)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卷帘,所述第二卷帘固定在第二子壳体(4)的顶板(403)后端,所述第二卷帘的长度小于等于第二子壳体(4)的顶板(403)与传送带(1)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二卷帘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二子壳体(4)的左侧挡板(401)与右侧挡板(402)之间的间距。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绝热板的芯材传输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加热装置(5)为HFY-75P热风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绝热板的芯材传输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子壳体(4)的左侧挡板(401)、右侧挡板(402)、顶板(403)、第一活动挡帘(15)、第二活动挡帘(17)均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绝热板的芯材传输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挡帘(15)、第二活动挡帘(17)外表面均设置有拉手(2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绝热板的芯材传输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采用隔热材料制成。
CN201921530211.0U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用于真空绝热板的芯材传输的保温装置 Active CN2106239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30211.0U CN210623928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用于真空绝热板的芯材传输的保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30211.0U CN210623928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用于真空绝热板的芯材传输的保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23928U true CN210623928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49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30211.0U Active CN210623928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用于真空绝热板的芯材传输的保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239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5095A (zh) 智能电加热干燥机
CN208238419U (zh) 一种中药材干燥系统
CN206094826U (zh) 一种用于实木板材烘干的环保型节能烘干机
CN108562150A (zh) 一种隧道式烘干机
CN204268817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循环烘干房
CN106017028A (zh) 一种纺织烘干装置
CN210623928U (zh) 一种用于真空绝热板的芯材传输的保温装置
CN105674720A (zh) 一种设有双循环风道的干燥箱及干燥方法
CN202072220U (zh) 冷阴极灯管烤管机的传送装置
CN201272902Y (zh) 一种双向蒸汽定型机
CN203755016U (zh) 热风拉幅定型机
CN208504967U (zh) 一种胱氨酸成品用烘干装置
US6601317B2 (en) High-efficiency drying kiln particularly for wood-like material
CN204854260U (zh) 一种立式的烘干流水线
CN212274432U (zh) 一种高效热风烘房
CN211084693U (zh) 一种纸制品加工用烘干装置
CN209399728U (zh) 一种烘箱节能提效装置
CN105509443B (zh) 一种拉幅定型机的烘干设备
CN217275196U (zh) 一种高温空气源热泵烘干系统
CN220054408U (zh) 一种连续碳毡卷热缩包装顶吸风式烘箱
CN205332726U (zh) 一种拉幅定型机的烘干设备
CN205352019U (zh) 组合式热风连续烘干设备
CN209295603U (zh) 一种肉制品风干装置
CN205133681U (zh) 全自动电热元件排潮炉
CN219454605U (zh) 一种具有防倒瓶功能的隧道烘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n insulation device for core material transmission of vacuum insulation panel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6

Pledgee: Sichuan jiahaoda Packaging Manufacturing Co.,Ltd.

Pledgor: SICHUAN MICRON VIP NEW MATERIAL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47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