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19911U - 一种小空间客梯上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空间客梯上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19911U
CN210619911U CN201921638462.0U CN201921638462U CN210619911U CN 210619911 U CN210619911 U CN 210619911U CN 201921638462 U CN201921638462 U CN 201921638462U CN 210619911 U CN210619911 U CN 2106199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beam
plate
rope winding
winding wheel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384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立新
张雷
王良臣
陈汉
井华松
贾新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Fuji Zhiyu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Fuji Zhiyu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Fuji Zhiyu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Fuji Zhiyu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384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199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199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199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空间客梯上梁结构,包括上梁板,所述上梁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上梁板平行设置且通过加强板连接,两块所述上梁板之间连有轮轴,所述轮轴上套有绕绳轮,所述轮轴与上梁板端部的距离a大于绕绳轮的半径r,所述绕绳轮的轮面上设有线槽,所述绕绳轮的一侧设有与上梁板连接的挡绳板。绕绳轮位于轿厢的上端,可以直接通过拉绳与曳引机连接,节省了底托式需要将轿厢的外侧预留出拉绳的空间,减小了轿厢与对重装置之间的间距,缩小了电梯井的占地面积,节省了空间与成本;同时将绕绳轮设置在轿厢上端的顶吊式结构其运行更加稳定,平衡性更好,增加了使用安全,可以减小地坑空间需求,减小了挖地坑的深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小空间客梯上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上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空间客梯上梁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小空间的电梯的轿厢目前主要采用的是底托式结构,其绕绳轮设置在轿厢的下托粱上,为了实现与拉绳的配合,绕绳轮需要设置在下托粱的两端,绕绳轮伸到轿厢的一侧,来给钢丝拉绳预留出运行空间,这样就会增大轿厢侧壁与对重装置之间的间距,使得制造整个电梯井的空间增大,造成了成本与空间的浪费,在现在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节省空间非常重要,目前这种底托式轿厢结构不再适应小客梯对空间的节省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小空间客梯上梁结构,绕绳轮位于轿厢的上端,可以直接通过拉绳与曳引机连接,其位置不超过上梁板的端部,节省了底托式需要将轿厢的外侧预留出拉绳的空间,减小了轿厢与对重装置之间的间距,这样在不改变轿厢尺寸的前提下,缩小了电梯井的占地面积,节省了空间与成本;同时将绕绳轮设置在轿厢上端的顶吊式结构其运行更加稳定,平衡性更好,增加了使用安全,绕绳轮设置在轿厢的顶部,可以减小地坑空间需求,减小了挖地坑的深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空间客梯上梁结构,包括上梁板,所述上梁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上梁板平行设置且通过加强板连接,两块所述上梁板之间连有轮轴,所述轮轴上套有绕绳轮,所述轮轴与上梁板端部的距离a大于绕绳轮的半径r,所述绕绳轮的轮面上设有线槽,所述绕绳轮的一侧设有与上梁板连接的挡绳板。
优选的,所述上梁板上设有与轮轴配合的轴孔,所述轮轴的侧壁且靠近端部设有固定槽,所述上梁板的一侧连有止动挡板,所述止动挡板与固定槽配合。
优选的,所述轮轴与绕绳轮之间设有轴承。
优选的,所述上梁板的两端连有第一筋板,所述第一筋板远离上梁板的一端连有第二筋板。
优选的,所述上梁板的一侧连有上梁夹板,所述上梁夹板包括第一固定板、连接板、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与上梁板连接,所述挡绳板的一端与上梁板连接,挡绳板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绕绳轮的数量为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绕绳轮位于轿厢的上端,可以直接通过拉绳与曳引机连接,其位置不超过上梁板的端部,节省了底托式需要将轿厢的外侧预留出拉绳的空间,减小了轿厢与对重装置之间的间距,这样在不改变轿厢尺寸的前提下,缩小了电梯井的占地面积,节省了空间与成本;同时将绕绳轮设置在轿厢上端的顶吊式结构其运行更加稳定,平衡性更好,增加了使用安全,绕绳轮设置在轿厢的顶部,可以减小地坑空间需求,减小了挖地坑的深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对轮轴的固定,上梁板的一侧连有止动挡板,止动挡板与轮轴上的固定槽配合,防止轮轴的转动,该固定方式不仅能够保证对轮轴固定的可靠性,而且解决了目前螺母固定容易出现松动或脱丝的问题,提高了使用安全。
3、本实用新型在上梁板的上、下两端连有第一筋板,在第一筋板远离上梁板的一端连有第二筋板通过第一筋板与第二筋板增加上梁板的支撑强度,防止形变。
4、本实用新型通过挡绳板能够对拉绳进行遮挡限位,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产生震动挡绳板可以避免拉绳脱离轮槽,保证了使用安全。
5、本实用新型的上梁夹板进一步增强挡绳板固定的可靠性;另外在安装使用时,连接上梁结构与下梁结构的立柱设在上梁板与第一固定板之间,通过螺栓将立柱分别与上梁板、第一固定板连接,确保立柱与上梁结构连接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上梁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绕绳轮与轮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上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梁板;101-轴孔;102-第一筋板;103-第二筋板;2-加强板;3-上梁夹板;301-第一固定板;302-连接板;303-第二固定板;4-绕绳轮;401-线槽;5-轮轴;501-固定槽;6-止动挡板;7-挡绳板;8-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小空间客梯上梁结构,包括上梁板1,上梁板1的数量为两块,两块上梁板1平行设置且通过加强板2连接,两块上梁板1之间连有两根轮轴5,每根轮轴5上均套有绕绳轮4,轮轴5与绕绳轮4之间设有轴承,轮轴5与上梁板1端部的距离a大于绕绳轮4的半径r,绕绳轮4的轮面上设有线槽401,线槽401的数量为5或6道,线槽401的半径与拉绳的半径相同,绕绳轮4的一侧设有与上梁板1连接的挡绳板7。
使用时,轿厢的上端为本申请的上梁结构,轿厢的下端通过下梁结构固定,上梁与下梁之间通过立柱连接,实现对轿厢的固定,曳引机设于电梯井的最上端,拉绳依次绕过两个绕绳轮4然后与曳引机连接,通过曳引机缠绕拉绳,实现对电梯的提升,曳引机反向旋转将拉绳松开,实现电梯的下降。绕绳轮4位于轿厢的上端,可以直接通过拉绳与曳引机连接,其位置不超过上梁板1的端部,节省了底托式需要将轿厢的外侧预留出拉绳的空间,减小了轿厢与对重装置之间的间距,这样在不改变轿厢尺寸的前提下,缩小了电梯井的占地面积,节省了空间与成本;同时将绕绳轮4设置在轿厢上端的顶吊式结构其运行更加稳定,平衡性更好,增加了使用安全,绕绳轮设置在轿厢的顶部,可以减小地坑空间需求,节省了挖地坑的所带来的成本,特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对轮轴5的固定,如图6所示,在上梁板1上设有与轮轴5配合的轴孔101,如图5所示,轮轴5的侧壁且靠近端部设有固定槽501,如图3所示,上梁板1的一侧连有止动挡板6,止动挡板6与固定槽501配合,防止轮轴5的转动,该固定方式不仅能够保证对轮轴5固定的可靠性,而且解决了目前螺母固定容易出现松动或脱丝的问题,提高了使用安全。
为了增加上梁板1的强度,如图6所示,在上梁板1的上、下两端连有第一筋板102,第一筋板102与上梁板1垂直,第一筋板102远离上梁板1的一端连有第二筋板103,第二筋板103与第一筋板102垂直,通过第一筋板102与第二筋板103增加上梁板1的支撑强度,防止形变。
为了增加上梁板1与立柱连接的牢固性以及提高挡绳板固定的可靠性,如图2所示,在上梁板1的一侧连有上梁夹板3,如图4所示,上梁夹板3包括第一固定板301、连接板302、第二固定板303,第一固定板301与第二固定板303之间通过连接板302连接,第二固定板303与上梁板1连接,挡绳板4的一端与上梁板4连接,挡绳板4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板301连接,上梁夹板3进一步增强挡绳板7固定的可靠性,通过挡绳板7能够对拉绳进行遮挡限位,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产生震动可以避免拉绳脱离轮槽401,保证了使用安全;在安装使用时,连接上梁结构与下梁结构的立柱设在上梁板1与第一固定板301之间,通过螺栓将立柱分别与上梁板1、第一固定板301连接,确保立柱与上梁结构连接的牢固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小空间客梯上梁结构,包括上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上梁板平行设置且通过加强板连接,两块所述上梁板之间连有轮轴,所述轮轴上套有绕绳轮,所述轮轴与上梁板端部的距离a大于绕绳轮的半径r,所述绕绳轮的轮面上设有线槽,所述绕绳轮的一侧设有与上梁板连接的挡绳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空间客梯上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板上设有与轮轴配合的轴孔,所述轮轴的侧壁且靠近端部设有固定槽,所述上梁板的一侧连有止动挡板,所述止动挡板与固定槽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空间客梯上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与绕绳轮之间设有轴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空间客梯上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板的两端连有第一筋板,所述第一筋板远离上梁板的一端连有第二筋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空间客梯上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板的一侧连有上梁夹板,所述上梁夹板包括第一固定板、连接板、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与上梁板连接,所述挡绳板的一端与上梁板连接,挡绳板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板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空间客梯上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绳轮的数量为两个。
CN201921638462.0U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小空间客梯上梁结构 Active CN2106199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38462.0U CN210619911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小空间客梯上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38462.0U CN210619911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小空间客梯上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19911U true CN210619911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57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38462.0U Active CN210619911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小空间客梯上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199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35900B1 (ko) 트랙션 시브 엘리베이터
CN1289379C (zh) 电梯装置
CN108163737A (zh) 一种多功能便捷式小型卷扬机
CN210619911U (zh) 一种小空间客梯上梁结构
JP2004142927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214087457U (zh) 移动钢框架式小型钢柱钢梁吊装工具
JP4108454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205294582U (zh) 一种电梯对重架
CN212639617U (zh) 一种辊刷式电梯平衡补偿链用导向装置
CN207957515U (zh) 电动葫芦用吊钩装置
CN2268696Y (zh) 施工升降机四绳同步提升装置
CN217458605U (zh) 使用寿命更长的提升机机头尾轮
CN211688029U (zh) 一种电梯检修用吊机
CN217920953U (zh) 一种轿底轮悬挂装置
CN215364459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板的吊装装置
CN218708714U (zh) 一种用于玻璃工业炉熔池吊装行车
CN211895607U (zh) 一种厢式电梯补偿链用滚轮导向机构
CN216190195U (zh) 一种绳头组合固定装置
CN216613643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主机安装结构
CN218931385U (zh) 一种具有防护罩的电梯反绳轮
CN219929482U (zh) 一种用于安装电动葫芦的移动式吊装基座
CN213595661U (zh) 一种斜装无机房顶吊式电梯
CN220502470U (zh) 一种焚烧炉安装用炉排吊装装置
CN212374775U (zh) 一种建筑用提升设备
CN214031355U (zh) 无机房客梯对重后置结构的电梯曳引吊挂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