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17559U - 纳米碳发热膜网印机 - Google Patents

纳米碳发热膜网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17559U
CN210617559U CN201921222334.8U CN201921222334U CN210617559U CN 210617559 U CN210617559 U CN 210617559U CN 201921222334 U CN201921222334 U CN 201921222334U CN 210617559 U CN210617559 U CN 2106175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creen printing
tensioning
screen
inkj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2233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童潇
马冬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Qiyuan Nan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Qiyuan Nan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Qiyuan Nan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Qiyuan Nan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2233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175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175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175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creen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纳米碳发热膜网印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布置有纠偏机构、张紧机构和网印机构;所述网印机构包括网印布膜台,所述网印布膜台的上方设有丝印网版,所述机架上滑动安装有刮板架和喷墨架,所述刮板架上设有位于所述网印布膜台上方的刮板装置,所述喷墨架上设有位于所述网印布膜台上方且位于所述刮板装置一侧的喷墨装置,所述刮板架和所述喷墨架分别连接有刮板滑动驱动器和喷墨滑动驱动器。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动驱动依次喷墨代替现有抹浆,纳米碳浆摊抹能保持时刻均匀,有效避免网印缺失,纳米碳浆在被喷到丝印网版上之前基本不存在暴露在外界环境的情况,可减少纳米碳浆风干情况发生,整体利于保证网印质量。

Description

纳米碳发热膜网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纳米碳发热膜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碳发热膜网印机。
背景技术
纳米碳发热膜,也叫纳米碳电热膜、石墨烯电热膜等,简称发热膜或者电热膜,现已广泛应用于取暖、电器、大棚等多个领域。其加工方法主要是将纳米碳浆通过一定方式粘附在基膜上形成依次排列的纳米碳导电层,然后在纳米碳导电层两端分别串联柔性电极后再进行覆膜形成成品。
目前纳米碳导电层的粘附多采用网印机(也称丝印机)进行,网印机通过在丝网印版上供入一定量的纳米碳浆,通过抹浆板将纳米碳浆摊抹到丝网印版上的图案处,再通过刮浆板回刮,将纳米碳浆挤压到基膜上,形成印刷。这种技术仍存在一些不足:(1)因抹浆板的摊抹需要一定量的纳米碳浆作为基础,所以网印机工作通常需在丝网印版的一端预先堆积较大量的纳米碳浆,在丝网印版较为开放的工作环境下,纳米碳浆容易因丢失水分而发生干燥,进而影响网印效果和产品质量;(2)纳米碳浆为具有较大粘性的物质,流动性较差,抹浆板每次摊抹的纳米碳浆仅为其附近的一部分纳米碳浆,随着网印工作的不断进行,抹浆板可摊抹到的纳米碳浆会逐渐减少,容易造成网印缺失,影响产品质量;(3)抹浆板摊抹纳米碳浆的随机性较大,同样容易出现摊抹不均造成的网印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少纳米碳浆风干情况出现,纳米碳浆摊抹能保持时刻均匀,利于保证网印质量的纳米碳发热膜网印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纳米碳发热膜网印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沿输送方向依次布置有纠偏机构、张紧机构和网印机构;所述网印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网印布膜台,所述机架位于所述网印布膜台的上方设有丝印网版,所述丝印网版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网版连接装置;所述机架上滑动安装有刮板架和喷墨架,所述刮板架上设有位于所述网印布膜台上方的刮板装置,所述喷墨架上设有位于所述网印布膜台上方且位于所述刮板装置一侧的喷墨装置,所述刮板架和所述喷墨架分别连接有刮板滑动驱动器和喷墨滑动驱动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喷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喷墨架上并位于所述网印布膜台上方的喷墨升降导向座,所述喷墨升降导向座上升降滑动安装有喷嘴安装架,所述喷嘴安装架与所述喷墨升降导向座之间设有喷墨升降驱动缸;所述喷嘴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横向设置的布墨管,所述布墨管的底部设有若干喷墨孔,所述布墨管连接有喷墨供风管,所述喷墨供风管连接有喷墨供风机,所述喷墨升降导向座上设有碳浆盒,所述喷墨供风管上设有伸入至所述碳浆盒底部的吸墨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布墨管上位于若干所述喷墨孔的四周分别设有防溅墨挡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刮板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刮板架上并位于所述网印布膜台上方的刮板升降导向座,所述刮板升降导向座上升降滑动安装有刮浆安装架,所述刮浆安装架与所述刮板升降导向座之间设有刮浆升降驱动缸;所述刮浆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刮浆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刮板装置还包括在所述刮板升降导向座上升降滑动安装的抹浆安装架,所述抹浆安装架与所述刮板升降导向座之间设有抹浆升降驱动缸;所述抹浆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抹浆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网印布膜台上设有若干负压吸膜孔,所述网印布膜台下方固定密封设有与若干所述负压吸膜孔对应的负压布风箱,所述负压布风箱连接有负压风机。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刮板架与所述喷墨架一体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网版连接装置包括两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分别位于所述丝印网版两端处的网版连接架,所述网版连接架上横向滑动安装有网版对正架,所述网版对正架与对应的所述网版连接架之间设有对正调节装置;所述网版对正架上竖向滑动安装有水平调节架,所述水平调节架与对应所述网版对正架之间设有水平调节装置;两所述水平调节架上分别铰接安装有网版固定架,两所述网版固定架分别与所述丝印网版的两端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张紧机构包括至少三个依次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纠偏机构和所述网印机构之间的张紧导膜辊,位于中部的所述张紧导膜辊两端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张力传感器,所述张力传感器信号连接有张紧控制器;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张紧导膜辊两端下方分别竖向转动安装有张紧驱动螺杆,两所述张紧驱动螺杆之间设有张紧架,所述张紧架上固定安装有分别与两所述张紧驱动螺杆配合的张紧驱动螺套,所述张紧架上转动安装有位于相邻两所述张紧导膜辊下方的张紧施力辊;所述机架上转动安装有张紧驱动蜗杆,所述张紧驱动蜗杆与两所述张紧驱动螺杆之间分别蜗轮蜗杆传动,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张紧驱动电机,所述张紧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张紧驱动蜗杆之间动力传动;所述张紧控制器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张紧驱动电机。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网印机构后方还设有质检机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纳米碳发热膜网印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沿输送方向依次布置有纠偏机构、张紧机构和网印机构;所述网印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网印布膜台,所述机架位于所述网印布膜台的上方设有丝印网版,所述丝印网版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网版连接装置;所述机架上滑动安装有刮板架和喷墨架,所述刮板架上设有位于所述网印布膜台上方的刮板装置,所述喷墨架上设有位于所述网印布膜台上方且位于所述刮板装置一侧的喷墨装置,所述刮板架和所述喷墨架分别连接有刮板滑动驱动器和喷墨滑动驱动器。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动驱动依次喷墨代替现有抹浆,纳米碳浆摊抹能保持时刻均匀,有效避免网印缺失,纳米碳浆在被喷到丝印网版上之前基本不存在暴露在外界环境的情况,可减少纳米碳浆风干情况发生,整体利于保证网印质量。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网印机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一端的网版连接装置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喷墨管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喷墨装置的左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喷墨工作原理图;
图9是图2中刮板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B-B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张紧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C-C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纠偏机构;3-张紧机构;31-张紧导膜辊;32-张紧架;33-张紧施力辊;34-张紧驱动螺杆;35-张紧驱动螺套;4-网印机构;41-网印布膜台;411-负压吸膜孔;412-负压布风箱;42-丝印网版;43-喷墨架;430-喷墨升降导向座;431-喷嘴安装架;432-喷墨升降驱动缸;433-喷墨高度调节装置;434-布墨管;435-喷墨孔;4351-防溅墨挡板;436-喷墨供风管;4361-喷墨换向阀;437-喷墨供风机;438-吸墨管;439-碳浆盒;44-刮板架;440-刮板升降导向座;441-刮浆安装架;442-刮浆升降驱动缸;443-刮浆高度调节装置;444-刮浆板;445-抹浆安装架;446-抹浆升降驱动缸;447-抹浆板;45-网版连接装置;451-网版连接架;452-网版对正架;453-对正调节装置;454-水平调节架;455-水平调节装置;456-网版固定架;5-质检机构;6-送膜机构;7-基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12共同所示,纳米碳发热膜网印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沿输送方向依次布置有纠偏机构2、张紧机构3和网印机构4,其中纠偏机构2为带状、膜状物料输送中常用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当然本实施例还连接送膜机构6以形成自动化网印生产,送膜机构6为拉动基膜7步进输送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张紧机构3包括至少三个依次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并位于所述纠偏机构2和所述网印机构4之间的张紧导膜辊31,位于中部的所述张紧导膜辊31两端与所述机架1之间设有张力传感器,所述张力传感器信号连接有张紧控制器,所述张力传感器和所述张紧控制器均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且在图中未示出。所述机架1上位于所述张紧导膜辊31两端下方分别竖向转动安装有张紧驱动螺杆34,两所述张紧驱动螺杆34之间设有张紧架32,所述张紧架32上固定安装有分别与两所述张紧驱动螺杆34配合的张紧驱动螺套35,所述张紧架32上转动安装有位于相邻两所述张紧导膜辊3下方的张紧施力辊33;所述机架1上转动安装有张紧驱动蜗杆,所述张紧驱动蜗杆与两所述张紧驱动螺杆34之间分别蜗轮蜗杆传动,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张紧驱动电机,所述张紧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张紧驱动蜗杆之间动力传动,该动力传动优选齿轮传动。通过所述张紧驱动蜗杆使得所述张紧驱动电机可同时驱动两所述张紧驱动螺杆34转动,从而控制所述张紧架32上升或者下降。所述张紧控制器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张紧驱动电机。本实施例利用三个所述张紧导膜辊31和两个所述张紧施力辊33使基膜7形成W形输送路线,中部所述张紧导膜辊31处能更好地反应基膜7的张紧程度,通过张紧力检测,可控制所述张紧驱动电机使所述张紧架下降或者上升,从而使得基膜7可时刻保持良好的张紧状态,保证网印效果。
本实施例所述机架1上位于所述网印机构4后方还设有质检机构5,用于检测网印质量;所述质检机构5为本领域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网印机构4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网印布膜台41,所述网印布膜台41的上表面为基膜7的主要布置平面;本实施例所述网印布膜台41为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板状结构,其上表面形成所述网印布膜台41布置基膜7的平面。
所述机架1位于所述网印布膜台41的上方设有丝印网版42,所述丝印网版42通常为刚性的丝网边框内设置柔性的印网结构,属于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丝印网版42与所述机架1之间设有网版连接装置45。所述网版连接装置45包括两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并分别位于所述丝印网版42两端处的网版连接架451,此处的两端应理解为沿基膜7输送方向的两端,即基膜7送入端和基膜7送出端。所述网版连接架451上横向滑动安装有网版对正架452,此处横向滑动安装为垂直于输送方向的水平滑动安装,具体结构采用在所述网版连接架451上设置T形槽、所述网版对正架452上设置T形滑块的结构来实现,此结构为公知常用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网版对正架452与对应的所述网版连接架451之间设有对正调节装置453,通过所述对正调节装置453可调节所述丝印网版42上网印区域在基膜7上印刷的左右位置,实现对正调节,本实施例此处所述左右应理解为基膜7输送方向的左右,也可理解为基膜7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对正调节装置453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网版连接架451上的对正调节螺杆,所述网版对正架452上转动安装有与所述对正调节螺杆对应的对正调节螺套,当转动所述对正调节螺套时,所述对正调节螺套在所述对正调节螺杆上产生轴向位移,所述网版对正架452带动所述丝印网版42产生左右对正调节。本实施例在所述对正调节螺套的外周面上设有对正参考刻度,方便参考左右对正调节的调节量。
所述网版对正架452上竖向滑动安装有水平调节架454,此处竖向滑动采用在所述网版对正架452上设置两竖向导向孔、所述水平调节架454上对应设置两竖向导杆的结构。所述水平调节架454与对应所述网版对正架452之间设有水平调节装置455。两所述水平调节架454上分别铰接安装有网版固定架456,两所述网版固定架456分别与所述丝印网版42的两端固定连接。通过两所述水平调节装置455使得所述丝印网版42形成输送方向的水平,同时可对所述丝印网版42相对所述网印布膜台41的高度进行微调,以此保证良好的刮浆印刷效果。所述水平调节装置455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网版对正架452上的水平调节螺杆,所述水平调节架454上转动安装有与对应所述水平调节螺杆配合的水平调节螺套,当转动所述水平调节螺套时,所述水平调节螺套在所述水平调节螺杆上产生轴向位移,所述水平调节架454也就带动所述丝印网版42的一端产生高低调节,两端分别进行高低调节就可实现水平调节及高度微调。本实施例也在所述水平调节螺套的外周面上设置水平调节参考刻度,方便参考水平调节的调节量。为方便水平调节,本实施例在所述水平调节架454竖向滑动的两竖向导杆的顶端固定设置一水平调节板,所述水平调节板上转动安装所述水平调节螺套,当然所述水平调节板应视作所述水平调节架454的一部分。
所述机架1上滑动安装有刮板架44和喷墨架43,滑动安装采用在所述机架1上设置导杆、所述刮板架44或者所述喷墨架43上设置滑槽的结构实现,当然滑动的方向为平行于基膜7输送方向的。
所述刮板架44上设有位于所述网印布膜台41上方的刮板装置,所述喷墨架43上设有位于所述网印布膜台41上方且位于所述刮板装置一侧的喷墨装置,所述刮板架44和所述喷墨架43分别连接有刮板滑动驱动器和喷墨滑动驱动器。这样本实施例可利用喷墨代替现有技术的抹浆,可保证时刻均匀摊抹且减少纳米碳浆风干发生。所述刮板滑动驱动器可采用在所述刮板架44上固定设置螺套、所述机架1上转动安装螺杆且所述机架1上设置驱动螺杆的电机的结构来实现,也可采用在所述机架1上固定设置螺杆、在所述刮板架44上转动安装螺套且所述刮板架44上设置驱动螺套转动的电机的结构来实现,这些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获知的公知常用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且在图中未详细示意。所述喷墨滑动驱动器的结构可参考所述刮板滑动驱动器的结构来设置。
所述喷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喷墨架43上并位于所述网印布膜台41上方的喷墨升降导向座430,所述喷墨升降导向座430上升降滑动安装有喷嘴安装架431,此处升降滑动安装的结构原理与所述水平调节架454的竖向安装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喷嘴安装架431与所述喷墨升降导向座430之间设有喷墨升降驱动缸432,本实施例所述喷墨升降驱动缸432为气缸,通过所述喷墨升降驱动缸432的伸缩可控制所述喷嘴安装架431的高度,从而方便喷墨时降低和不喷墨时升高,其中升高和降低的限位可通过所述喷墨升降驱动缸432的伸缩极限来实现。本实施例为避免喷墨时纳米碳浆溅到所述喷墨升降驱动缸432上,本实施例在所述喷嘴安装架431两升降导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升降驱动板,升降驱动板与所述喷墨升降驱动缸432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板也应视为所述喷嘴安装架431的一部分。这样所述喷墨升降驱动缸432向上伸出,且伸出时所述喷嘴安装架431上升、收回时所述喷嘴安装架431降低。本实施例亦可在所述喷嘴安装架431与所述喷墨升降驱动缸432之间设置喷墨高度调节装置433,所述喷墨高度调节装置433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喷墨升降驱动缸432活塞杆端部的喷墨高度调节螺杆,所述喷嘴安装架431上转动安装与所述喷墨高度调节螺杆配合的喷墨高度调节螺套,具体的为在所述升降驱动板上转动安装所述喷墨高度调节螺套。当转动所述喷墨高度调节螺套时,所述喷墨高度调节螺套在所述喷墨高度调节螺杆上产生轴向位移,所述喷墨升降驱动缸432收缩时,所述喷嘴安装架431的最低高度也就发生变化。所述喷墨高度调节螺套的外周面上同样可设置喷墨高度调节刻度用以参考。
所述喷嘴安装架431上固定安装有横向设置的布墨管434,所述布墨管434的底部设有若干喷墨孔435,所述布墨管434连接有喷墨供风管436,所述喷墨供风管436连接有喷墨供风机437,所述喷墨升降导向座430上设有碳浆盒439,所述喷墨供风管436上设有伸入至所述碳浆盒439底部的吸墨管438。当所述喷墨供风机437在所述喷墨供风管436内供给风流时,所述吸墨管438内产生负压,以此将所述碳浆盒439内的纳米碳浆吸入所述喷墨供风管436,纳米碳浆混合在风流中经所述布墨管434和所述喷墨孔435喷到所述丝印网版42上。当然所述喷墨供风管436上可设置喷墨换向阀4361以控制喷墨进行与否,所述吸墨管438上也可设置单向阀以防止纳米碳浆溢出。
所述布墨管434上位于若干所述喷墨孔435的四周分别设有防溅墨挡板4351,通过所述防溅墨挡板4351防止喷墨时纳米碳浆向四周飞溅。本实施例在所述布墨管434外套装防溅管,防溅管的底部开设长孔以方便若干所述喷墨孔435能进行喷墨,在该长孔的孔边沿上设置所述防溅墨挡板4351。所述防溅管可采用塑料材质,其内孔与所述布墨管434外周面之间过渡或者过盈配合。
所述刮板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刮板架44上并位于所述网印布膜台41上方的刮板升降导向座440,所述刮板升降导向座440上升降滑动安装有刮浆安装架441,所述刮浆安装架441与所述刮板升降导向座440之间设有刮浆升降驱动缸442。所述刮浆安装架441升降滑动安装的结构原理同所述喷嘴安装架431,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刮浆安装架441与所述刮板升降导向座440之间设有刮浆高度调节装置443,所述刮浆高度调节装置443的设置结构及原理同所述喷墨高度调节装置433,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刮浆安装架441上固定安装有刮浆板444,所述刮浆板444为本领域公知技术,其结构和具体安装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刮板装置还包括在所述刮板升降导向座440上升降滑动安装的抹浆安装架445,所述抹浆安装架445与所述刮板升降导向座440之间设有抹浆升降驱动缸446;所述抹浆安装架445上固定安装有抹浆板447。本实施例也设置了现有技术中的抹浆板447,当喷墨使得所述丝印网版42上的纳米碳浆较多时,可使用所述抹浆板447辅助将这些纳米碳浆进行刮抹使用。所述抹浆安装架445、所述抹浆升降驱动缸446的设置同所述刮浆安装架441和所述刮浆升降驱动缸442,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所述网印布膜台41上设有若干负压吸膜孔411,所述网印布膜台41下方固定密封设有与若干所述负压吸膜孔411对应的负压布风箱412,所述负压布风箱412连接有负压风机。通过负压风机使得所述负压吸膜孔411处时刻保持负压吸附,可对到达所述网印布膜台41的基膜7形成有效地固定,利于基膜7平整和纳米碳浆有效印刷。
本实施例所述网印机构4的工作原理为:基膜7被步进输送到所述网印布膜台41上且待印刷部位位于所述丝印网版42下方,所述负压吸膜孔411对基膜7进行有效固定;所述喷墨装置和所述刮板装置均位于所述丝印网版42同一端上方,所述喷嘴安装架431、所述刮浆安装架441和所述抹浆安装架445均处于升起状态;首先所述喷嘴安装架431被驱动下降,所述喷墨孔435靠近丝印网版42,开启喷墨并控制所述喷墨架43滑动,纳米碳浆被均匀地喷到所述丝印网版42上,所述刮板架44可跟随所述喷墨架43同步被驱动滑动,当到达所述丝印网版42另一端时,所述喷墨孔435停止喷墨,所述喷嘴安装架431升起;所述刮浆安装架441被驱动下降,所述刮浆板444的底边与丝印网版42和基膜7形成线接触,控制所述刮板架44往回滑动,所述刮浆板444可将纳米碳浆通过所述丝印网版42印刷到基膜7上,所述喷墨架43可跟随所述刮板架44同步往回滑动,以便节省时间进行下一波网印工作;基于上述原理,本实施例所述刮板架44与所述喷墨架43一体设置,一体设置可以为整体焊接结构,也可以为两者固定安装的结构,所述喷墨滑动驱动器兼作所述刮板滑动驱动器;待刮浆到初始位置时,升起所述刮浆安装架441,本次网印工作结束。
通过上述结构原理,本实施例通过滑动驱动依次喷墨代替现有抹浆,纳米碳浆摊抹能保持时刻均匀,有效避免网印缺失,纳米碳浆在被喷到丝印网版42上之前基本不存在暴露在外界环境的情况,可减少纳米碳浆风干情况发生。本实施例同时通过纠偏机构2和张紧机构3保证基膜7能时刻对正且平整,避免基膜7产生褶皱等,本实施例整体可保证网印质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纳米碳发热膜网印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沿输送方向依次布置有纠偏机构、张紧机构和网印机构;所述网印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网印布膜台,所述机架位于所述网印布膜台的上方设有丝印网版,所述丝印网版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网版连接装置;所述机架上滑动安装有刮板架和喷墨架,所述刮板架上设有位于所述网印布膜台上方的刮板装置,所述喷墨架上设有位于所述网印布膜台上方且位于所述刮板装置一侧的喷墨装置,所述刮板架和所述喷墨架分别连接有刮板滑动驱动器和喷墨滑动驱动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碳发热膜网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喷墨架上并位于所述网印布膜台上方的喷墨升降导向座,所述喷墨升降导向座上升降滑动安装有喷嘴安装架,所述喷嘴安装架与所述喷墨升降导向座之间设有喷墨升降驱动缸;所述喷嘴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横向设置的布墨管,所述布墨管的底部设有若干喷墨孔,所述布墨管连接有喷墨供风管,所述喷墨供风管连接有喷墨供风机,所述喷墨升降导向座上设有碳浆盒,所述喷墨供风管上设有伸入至所述碳浆盒底部的吸墨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碳发热膜网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墨管上位于若干所述喷墨孔的四周分别设有防溅墨挡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碳发热膜网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刮板架上并位于所述网印布膜台上方的刮板升降导向座,所述刮板升降导向座上升降滑动安装有刮浆安装架,所述刮浆安装架与所述刮板升降导向座之间设有刮浆升降驱动缸;所述刮浆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刮浆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碳发热膜网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装置还包括在所述刮板升降导向座上升降滑动安装的抹浆安装架,所述抹浆安装架与所述刮板升降导向座之间设有抹浆升降驱动缸;所述抹浆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抹浆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碳发热膜网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印布膜台上设有若干负压吸膜孔,所述网印布膜台下方固定密封设有与若干所述负压吸膜孔对应的负压布风箱,所述负压布风箱连接有负压风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碳发热膜网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架与所述喷墨架一体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碳发热膜网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版连接装置包括两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分别位于所述丝印网版两端处的网版连接架,所述网版连接架上横向滑动安装有网版对正架,所述网版对正架与对应的所述网版连接架之间设有对正调节装置;所述网版对正架上竖向滑动安装有水平调节架,所述水平调节架与对应所述网版对正架之间设有水平调节装置;两所述水平调节架上分别铰接安装有网版固定架,两所述网版固定架分别与所述丝印网版的两端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碳发热膜网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机构包括至少三个依次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纠偏机构和所述网印机构之间的张紧导膜辊,位于中部的所述张紧导膜辊两端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张力传感器,所述张力传感器信号连接有张紧控制器;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张紧导膜辊两端下方分别竖向转动安装有张紧驱动螺杆,两所述张紧驱动螺杆之间设有张紧架,所述张紧架上固定安装有分别与两所述张紧驱动螺杆配合的张紧驱动螺套,所述张紧架上转动安装有位于相邻两所述张紧导膜辊下方的张紧施力辊;所述机架上转动安装有张紧驱动蜗杆,所述张紧驱动蜗杆与两所述张紧驱动螺杆之间分别蜗轮蜗杆传动,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张紧驱动电机,所述张紧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张紧驱动蜗杆之间动力传动;所述张紧控制器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张紧驱动电机。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纳米碳发热膜网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网印机构后方还设有质检机构。
CN201921222334.8U 2019-07-30 2019-07-30 纳米碳发热膜网印机 Active CN2106175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2334.8U CN210617559U (zh) 2019-07-30 2019-07-30 纳米碳发热膜网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2334.8U CN210617559U (zh) 2019-07-30 2019-07-30 纳米碳发热膜网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17559U true CN210617559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58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22334.8U Active CN210617559U (zh) 2019-07-30 2019-07-30 纳米碳发热膜网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1755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3409A (zh) * 2022-02-07 2022-05-06 固安县铭成印刷有限公司 一种刷胶机构
CN115339228A (zh) * 2022-08-31 2022-11-15 深圳环城鑫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生陶瓷产品的浆料表面涂布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3409A (zh) * 2022-02-07 2022-05-06 固安县铭成印刷有限公司 一种刷胶机构
CN115339228A (zh) * 2022-08-31 2022-11-15 深圳环城鑫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生陶瓷产品的浆料表面涂布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17559U (zh) 纳米碳发热膜网印机
US5806423A (en) Printing squeegee apparatus
US9987840B2 (en) Screen clea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09305117U (zh) 一种铝基板丝印机
CN113400787A (zh) 一种食品印刷包装设备
CN210617563U (zh) 网印纳米碳发热膜用喷墨装置
JP2013123836A (ja) 凸版印刷装置
CN219505663U (zh) 一种降耗省墨印刷装置
CN210082632U (zh) 一种高效丝网印刷设备
CN218430475U (zh) 一种可调节的油墨涂覆装置
JP2018536559A (ja) 少なくとも1つのグリッド線を対象基板の上面に順方向および逆方向に形成する2つの印刷ブレード付きプリントヘッド
CN217043206U (zh) 一种云母带表面涂胶装置
KR101180735B1 (ko) 스크린 프린터
CN214873420U (zh) 一种丝网印刷机
CN213973114U (zh) 一种铝塑袋生产用可调节印刷装置
CN114083653A (zh) 陶瓷基板表面底釉浆料涂覆装置
CN210101027U (zh) 纺织布生产线的印花装置
CN203580313U (zh) 一种电子陶瓷用精密自动印刷机
CN217396017U (zh) 一种写真喷绘打印机刮平装置
CN117087317A (zh) 一种适用于多种型号薄膜传感器的导电银浆印刷设备
CN112046128A (zh) 凹版印刷机的同向封闭式刮刀装置
CN212143181U (zh) 一种应用于涂布机上的喷油墨装置
CN218928911U (zh) 一种印花精细度高的圆网印花机
CN215321457U (zh) 一种用于网丝印刷机的印刷辊清洗装置
CN214267086U (zh) 一种带有调节机构的印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Nano carbon heating film screen printing machin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6

Pledgee: Rizhao Bank Co.,Ltd. Wulian sub branch

Pledgor: SHANDONG QIYUAN NANO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16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