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13270U - 一种uv光解处理废气的过滤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uv光解处理废气的过滤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13270U
CN210613270U CN201920971571.8U CN201920971571U CN210613270U CN 210613270 U CN210613270 U CN 210613270U CN 201920971571 U CN201920971571 U CN 201920971571U CN 210613270 U CN210613270 U CN 210613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decomposition chamber
cooling
unit
de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7157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明智
林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aiy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aiy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aiy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aiy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7157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13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13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1327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Treatment By Means Of Catalyst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V光解处理废气的过滤设备,包括沿UV光解处理后排出的气流流向依次设置的分解室、冷却室,所述分解室与所述冷却室相互连通,所述分解室内设有对所述分解室内气体加热的加热单元、监测并控制所述分解室内温度的温控单元,所述冷却室内设有对所述冷却室内气体冷却的冷却单元。本申请的UV光解处理废气的过滤设备,能够有效地对UV光解过程中产生的臭氧进行分解,避免臭氧直接排出至设备外,给人体带来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UV光解处理废气的过滤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UV光解处理废气的过滤设备。
背景技术
在有机废气治理技术中,通常采用UV光解技术对有机废气进行光解,但是在光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臭氧。臭氧会对人体带来呼吸道疾病、眼科疾病等安全隐患,通过UV光解后的气体直接排放在工作环境中会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采用多种方式分解臭氧,例如:药液喷淋分解、活性炭吸附、高温分解或催化剂分解技术。但是,药液分解臭氧存在残余药液以及废液的收集和污染问题,活性炭吸附存在使用不便、成本高、活性炭易饱和的问题,催化剂分解存在适用小面积过滤、对持续流动气体过滤效果差的问题,高温分解存在中高浓度臭氧分解过程发生爆炸的问题。因此,为了使有机废气经UV光解处理后可以直接排放至大气中,需要对产生的臭氧进行安全、高效地分解。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UV光解处理废气的过滤设备,通过分解室的设置,使流经分解室的UV光解排出气体中的臭氧在高温作用下分解,随后经冷却室冷却后,最终排出;进一步地,通过温控单元的设置,能够较为有效地保证分解室内的温度,使得中高浓度的臭氧在高温分解过程中能够平稳、高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UV光解处理废气的过滤设备,包括沿UV光解处理后排出的气流流向依次设置的分解室、冷却室,所述分解室与所述冷却室相互连通,所述分解室内设有对所述分解室内气体加热的加热单元、监测并控制所述分解室内温度的温控单元,所述冷却室内设有对所述冷却室内气体冷却的冷却单元。
优选地,所述温控单元与所述加热单元电性连接,以控制所述加热单元的开、关。
优选地,所述温控单元包括用于对所述分解室内的气体降温的喷雾单元、检测所述分解室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单元,所述喷雾单元、所述温度传感单元分别与所述分解室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喷雾单元包括多个分别均匀设置于所述分解室顶部和底部的喷雾头。
优选地,所述分解室的顶部与底部上设置的所述喷雾头的数量比为3:(1-1.5)。
优选地,所述分解室内与气流流动方向垂直设置有二氧化锰过滤层,所述二氧化锰过滤层上设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单元。
优选地,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均匀设置在所述冷却室顶部和底部上的多个喷头。
优选地,所述喷头通过管道连通干冰制造机的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冷却室的侧壁上设有向外扩口的出气腔室,所述出气腔室内设有排风扇。
优选地,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内部流通热水或蒸汽的盘管,所述盘管设置在所述分解室的内壁表层,所述分解室的外壁包覆有保温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UV光解处理废气的过滤设备,通过对分解室内的温度进行监测和控制,使得中高浓度的臭氧在高温分解过程中能够平稳、有效,并在分解后进入冷却室内进行冷却后排至大气中,解决有机废气在UV光解过程中产生的臭氧造成的二次污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过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分解室内一侧面上盘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温控单元与加热单元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温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分解室,2-冷却室,3-加热单元,31-盘管,4-温控单元,41-喷雾单元,411-喷雾头,42-温度传感单元,5-冷却单元,6-二氧化锰过滤层,7-出气腔室,8-排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种UV光解处理废气的过滤设备,参考图1所示,包括沿UV光解处理后排出的气流流向依次设置的分解室1、冷却室2,分解室1与冷却室2相互连通。分解室1的气流入口处与有机废气处理设备中的UV光解室连通,有机废气经过UV光解后流入分解室1内。分解室1内设有对分解室1内气体加热的加热单元3、监测并控制分解室1内温度的温控单元4,冷却室2内设有对冷却室2内气体冷却的冷却单元5。
臭氧在高温环境下能够加快分解速度,但是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通过温控单元4对分解室1内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对分解室1内的温度进行调节,实现臭氧在分解过程中,能够处于安全分解温度中(臭氧的安全分解环境温度与其浓度相关,本技术领域人员能够根据现有技术以及非本技术领域人员可以参考臭氧相关的资料直接了解到相关的温度与浓度比例,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臭氧分解温度为60℃-100℃)。通过对分解室1内的温度进行监测和控制,使得中高浓度的臭氧在高温分解过程中能够平稳、有效,并在分解后进入冷却室2内进行冷却后排至大气中,解决有机废气在UV光解过程中产生的臭氧造成的二次污染的问题。
参考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分解室1的外壁上包覆有现有技术中任意的保温层,分解室1的内壁上设置有加热单元3,加热单元3为内部流通热水或蒸汽的盘管31,盘管31与分解室1的内壁螺接固定。在有机废气产生时,常伴有放热过程,分解室1靠近有机废气产生设备,通过有机废气产生设备的废热排出口制造热水或蒸汽,并将热水或蒸汽与盘管31连通,通过盘管31的设置,可以将生产产生的废热进行有效利用,有效解决臭氧高温分解技术能耗高的问题。本申请的加热单元3不仅限于使用盘管31结构,还可以是电加热管道。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参考图3所示,温控单元4与加热单元3电性连接,以控制加热单元3的开、关。例如:选用加热单元3为电加热管,并通过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继电控制器作为开、关的触发控件,温控单元4为温度传感器和现有技术中任意一种主控MCU,温控单元4实时检测分解室1内的温度,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主控MCU,主控MCU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动作。当温控单元4检测到分解室1内的温度超过100℃时,主控MCU发送“断开”信号至继电控制器,继电控制器关闭电加热管的加热;当温控单元4检测到分解室1内的温度低于60℃时,主控MCU发送“连接”信号至继电控制器,继电控制器开启电加热管的加热。通过加热单元3与温控单元4的直接控制,实现了分解室1内的温度自动化控制。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参考图4所示,温控单元4包括用于对分解室1内的气体降温的喷雾单元41、检测分解室1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单元42,喷雾单元41的外壁与分解室1的内壁螺接,温度传感单元42螺接在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分解室1的内壁螺接进行固定,温度传感单元42通过连接杆在分解室1内分散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喷雾单元41通过管道连接有冷却的水(冷却液),温度传感单元42为温度传感器。喷雾单元41通过电磁阀进行开或关控制,温度传感单元42连接有本技术领域人员能够简单想到的主控MCU。当温度传感单元42检测到分解室1内的温度超过100℃时,主控MCU发送“断开”信号至电磁阀,电磁阀断开将喷雾单元41的管道导通,喷雾单元41喷出冷却液对分解室1内进行降温;当温度传感单元42检测到分解室1内的温度低于60℃时,主控MCU发送“连接”信号至电磁阀,电磁阀连通将喷雾单元41的管道堵截,喷雾单元41停止向分解室1内喷射冷却液。
在本实施例中,喷雾单元41包括多个分别均匀设置于分解室1顶部和底部的喷雾头411。由于冷却液本身具有重量,在喷射后会随着地心引力向下掉落,因此,分解室1的顶部需要安装较多的喷雾头411,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优选,分解室1的顶部与底部上设置的喷雾头411的数量比为3:(1-1.5),例如,分解室1的顶部居中设置有1排6个喷雾头411,分解室1的底部居中且与顶部的喷雾头411对应地设置有1排2个或3个喷雾头411。
通过本实施方式的喷雾单元41、温度传感单元42的设置,能够使得分解室1内的温度控制更为均匀,“升温”、“降温”效果更为明显,有效地控制分解室1的温度。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回看图1所示,分解室1内与气流流动方向垂直设置有二氧化锰过滤层6,二氧化锰过滤层6的顶部与分解室1的顶部螺接进行固定、二氧化锰过滤层6的底部与分解室1的底部螺接进行固定,且其与分解室1的顶面和底面之间通过密封结构密封(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结构为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简单想到的在本技术领域中适用的密封结构)。二氧化锰过滤层6上设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单元42。当气流经过分解室1时,能够通过二氧化锰过滤层6进行一次过滤,提高臭氧的分解效率,并在二氧化锰过滤层6上设置温度传感单元42,在减少为固定温度传感单元42使用的连接件(例如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连接杆)的前提下(臭氧具有强氧化性,一些合金等结构易被腐蚀),能够对分解室1内的温度进行更为全面的检测。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冷却单元5包括均匀设置在冷却室2顶部和底部上的多个喷头(例如冷却室2顶部和底部上各螺接有3个喷头),喷头通过螺钉螺接在冷却室2的顶部和底部上。在本实施例中,喷头通过管道连通干冰制造机的输出端。干冰在升华过程中能够很好的吸收环境中的热量,其在升华时产生的小水珠会被带有热量的气流蒸发,不会出现残留的液体堆积问题。并且其升华过程中,由于干冰的物理性质(升华过程反应速度快、辐射范围广),能够有效地对整个冷却室2内的热量进行吸收。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一种优选,冷却室2的侧壁上设有向外扩口的出气腔室7,出气腔室7内设有排风扇8。扩口式的出气腔室7,能够使得进入腔室的气体体积小于排除腔室的气体体积,并在排风扇8的作用下,将气体向出气口周边辐射,避免朝向一个方向排放造成堆积的问题,使得出气口周边二氧化碳浓度能够有效地降低。
工作原理:有机废气经过UV光解后进入分解室1,在分解室1的高温条件下,臭氧有效地分解为氧气,在分解过程中,温控单元4实时检测分解室1内的温度,避免分解室1内温度过高发生爆炸;通过分解室1后的气流携带有较高的热量,流入冷却室2,冷却室2内通入干冰,干冰在冷却室2内升华,气流携带的热量被吸收,冷却后的气流在气流推动和排风扇8的抽吸下,以扩散的方式排出过滤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UV光解处理废气的过滤设备,包括沿UV光解处理后排出的气流流向依次设置的分解室(1)、冷却室(2),所述分解室(1)与所述冷却室(2)相互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解室(1)内设有对所述分解室(1)内气体加热的加热单元(3)、监测并控制所述分解室(1)内温度的温控单元(4),所述冷却室(2)内设有对所述冷却室(2)内气体冷却的冷却单元(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光解处理废气的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单元(4)与所述加热单元(3)电性连接,以控制所述加热单元(3)的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光解处理废气的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单元(4)包括用于对所述分解室(1)内的气体降温的喷雾单元(41)、检测所述分解室(1)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单元(42),所述喷雾单元(41)、所述温度传感单元(42)分别与所述分解室(1)的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V光解处理废气的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单元(41)包括多个分别均匀设置于所述分解室(1)顶部和底部的喷雾头(4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UV光解处理废气的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解室(1)的顶部与底部上设置的所述喷雾头(411)的数量比为3:(1-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光解处理废气的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解室(1)内与气流流动方向垂直设置有二氧化锰过滤层(6),所述二氧化锰过滤层(6)上设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单元(4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光解处理废气的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单元(5)包括均匀设置在所述冷却室(2)顶部和底部上的多个喷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UV光解处理废气的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通过管道连通干冰制造机的输出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UV光解处理废气的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2)的侧壁上设有向外扩口的出气腔室(7),所述出气腔室(7)内设有排风扇(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光解处理废气的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3)包括内部流通热水或蒸汽的盘管(31),所述盘管(31)设置在所述分解室(1)的内壁表层,所述分解室(1)的外壁包覆有保温层。
CN201920971571.8U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uv光解处理废气的过滤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13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71571.8U CN210613270U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uv光解处理废气的过滤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71571.8U CN210613270U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uv光解处理废气的过滤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13270U true CN210613270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54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7157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13270U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uv光解处理废气的过滤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132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24192U (zh) 一种VOCs废气高效吸附脱附催化燃烧处理系统
CN105703245B (zh) 一种电力设备箱
CN110433616A (zh) 一种具有预处理、沸石转轮和RTO的VOCs处理系统
CN210613270U (zh) 一种uv光解处理废气的过滤设备
CN206334494U (zh) 一种对有机废气进行处理的处理系统
CN214050515U (zh) 二甲苯冷凝回收装置
CN206715653U (zh) 一种移动式VOCs废气脱附净化一体机
CN211716586U (zh) 复合废气处理装置
CN111644017A (zh) 一种高效除汞装置
CN208642223U (zh) 一种用于吸附浓缩-催化燃烧系统的蜂窝活性炭吸附装置
CN106422654A (zh) 一种对有机废气进行处理的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207680267U (zh) 一种基于uv光解和等离子分解的工业废气净化系统
CN207722581U (zh) 一种VOCs废气喷淋回收装置
CN214261268U (zh) 一种用于载人航空器的二氧化碳脱除装置
CN208320447U (zh) 利用芬顿氧化处理有机废气的装置
CN213050008U (zh) 一种保温式活性炭吸附装置
CN212396254U (zh) 一种新型有机废气净化设备
CN211586024U (zh) 一种分解臭氧尾气的设备
CN209295709U (zh) 一种放射性高温烟气急冷装置
CN208553754U (zh) 一种用于等离子体协同吸附催化治理有机废气的装置
CN208082125U (zh) 一种有机尾气处理装置
CN207950933U (zh) 一种锂电池回收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
CN208911750U (zh) 一种VOCs排放处理装置
CN208742204U (zh) 有机废气吸附浓缩和催化燃烧一体化装置
CN208003700U (zh) 一种喷漆废气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