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11481U - 智能服务舱 - Google Patents

智能服务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11481U
CN210611481U CN201920428675.4U CN201920428675U CN210611481U CN 210611481 U CN210611481 U CN 210611481U CN 201920428675 U CN201920428675 U CN 201920428675U CN 210611481 U CN210611481 U CN 2106114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body
side wall
order
unmanned
front cabi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2867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恺
任斐
闵伟
李佩
沈扣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jax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ajax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jax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ajax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2867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114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114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114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服务舱。本实用新型中的智能服务舱,包括:前柜体,具有若干用于放置订单产品的第一存储单位、用于获取订单产品的对接装置;后柜体,具有用于供无人配送设备获取订单产品的取货区;周转组件,设置在前柜体与后柜体之间,用于将订单产品存放至第一存储单位,以及将第一存储单位内的订单产品输送至无人配送设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能够实现外部配送、订单产品存储及内部配送之间的对接,完成订单产品的交互,因而即可省去外部配送及内部配送对接过程中的等待时间,进而可有效提高订单产品的配送效率。

Description

智能服务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服务舱。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网上购物或订购外卖食品。目前,快递和外卖的配送服务主要方式有人工配送、机器人室内配送及无人车室外配送等方式。并且,部分写字楼、商场等室内场所,不允许配送人员进入,而采用机器人室内配送将订单产品送至用户。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当配送人员或室外配送无人车到达送餐点,而室内配送机器人未到达送餐点时,或者,室内配送机器人到达送餐点,而配送人员或室外配送无人车未到达送餐点时,需要配送人员、室外配送无人车或室内配送机器人进行等待,浪费了时间,降低了订单配送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服务舱,使得能够减少订单配送过程中的等待时间,进而提高订单配送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智能服务舱,包括:
前柜体,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订单产品的第一存储单位、用于获取所述订单产品的对接装置;
后柜体,设置有用于供第一无人配送设备获取所述订单产品的取货区;
周转组件,设置在所述前柜体与所述后柜体之间,用于将所述订单产品存放至所述第一存储单位,以及将所述第一存储单位内的所述订单产品输送至所述无人配送设备。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前柜体与后柜体之间设置有周转组件,其中,前柜体上具有若干存放订单产品的第一存储单位及获取订单产品的对接装置,后柜体上则具有工无人配送设备获取订单产品的取货区,且周转组件不仅能够将获取到的订单产品存放至第一存储单位,还能将第一存储单位内的订单产品输送至无人配送设备内。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能够实现外部配送、订单产品存储及内部配送之间的对接,完成订单产品的交互,当配送人员或外部配送设备到达智能服务舱处时,可通过对接装置获取订单产品,并通过周转组件将订单产品存储至第一存储单位内,而当内部的无人配送设备到达智能服务舱时,则可由周转组件将第一存储单位内的订单产品输送至无人配送设备,因而即可省去外部配送及内部配送对接过程中的等待时间,进而可有效提高订单产品的配送效率。
另外,所述前柜体包括:第一前侧壁、与所述第一前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一后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前侧壁与所述第一后侧壁的第一连接壁;各所述第一存储单位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后侧壁上;所述对接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前侧壁上的与配送人员对接的人工配送对接组件和/或设置在所述第一前侧壁上的与第二无人配送设备进行对接的无人配送对接组件。因而使得该智能服务舱既能匹配人工配送,还能匹配第二无人配送设备配送,使得该智能服务舱的应用场景更丰富。
另外,所述对接装置包括所述人工配送对接组件;所述第一前侧壁上设置有人工配送订单产品入口;所述人工配送对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前侧壁上的人机交互装置、与所述人机交互装置通讯的板体,所述板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前侧壁上,并用于在所述配送人员通过所述人机交互装置输入预设信息时,打开所述订单产品入口。便于配送人员能够将订单产品存放入前柜体内。
另外,所述对接装置包括所述无人配送对接组件;所述第一前侧壁上设置有无人配送订单产品入口;所述无人配送对接组件包括:门板,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前侧壁上,并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订单产品入口;移载机构,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前柜体内,且所述移载机构用于在所述门板将所述订单产品入口打开后,滑动至所述第一前侧壁远离所述第一后侧壁的一侧,从所述第二无人配送设备内获取装有订单产品的单元格;所述周转组件具体用于将所述单元格内的所述订单产品存放至所述第一存储单位。通过移载机构实现第二无人配送设备与前柜体的对接,将第二无人配送设备内的订单产品存入前柜体内。
另外,所述移载机构包括:滑动架,沿所述前柜体的高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前柜体内;移载托板,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架内,并用于在所述门板将所述订单产品入口打开时,滑动至所述前柜体外,从所述第二无人配送设备内获取装有订单产品的单元格。
另外,所述前柜体内沿所述前柜体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导向柱,且所述导向柱的长度与所述前柜体的高度相同;所述滑动架包括:架本体、相对设置在所述架本体两侧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所述移载托板设置在所述架本体上,且所述移载托板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其中,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侧板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分别用于沿所述导向柱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
另外,所述单元格上设置有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卡槽相对设置的第二卡槽;所述移载托板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架本体上的主体部、相对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两侧的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用于插入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延伸部用于插入第二卡槽内,且所述移载托板用于在所述第一延伸部插入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延伸部插入第二卡槽内后,带动所述第二无人配送设备内装有订单产品的单元格存放入所述前柜体内。
另外,所述周转组件包括:
第一支撑部,固定在所述前柜体上;
第二支撑部,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
周转小车,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部上,并用于将所述订单产品输送至所述第一存储单位或所述无人配送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支撑部用于沿所述前柜体的左右方向进行滑动,且所述周转小车用于沿所述前柜体的高度方向进行滑动;或者,所述第二支撑部用于沿所述前柜体的高度方向进行滑动,且所述周转小车用于沿所述前柜体的左右方向进行滑动。因而周转小车能够沿前柜体的长度方向与高度方向进行运动,进而即可将前柜体内任意位置处第一存储单位内的订单产品进行周转。
另外,所述周转小车包括:载板,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部上;机械臂,设置在所述载板上,并用于将所述订单产品移入或移出所述第一存储单位。
另外,所述机械臂包括:
底座,设置在所述载板上;
第一转臂,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
第二转臂,与所述第一转臂转动连接;
托板,与所述第二转臂转动连接,并用于托载所述订单产品。
另外,所述载板及所述机械臂分别设置有多个,其中,所述载板的数量与所述机械臂的数量相同,且各所述载板与各所述机械臂一一对应。通过多个机械臂对订单产品进行移入或移出,提高订单产品的周转效率,进一步提高订单产品的配送效率。
另外,所述后柜体包括:朝向所述周转组件的一侧的第二前侧壁、与所述第二前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后侧壁、连接所述第二前侧壁与所述第二后侧壁的第二连接壁,且所述取货区贯穿所述第二前侧壁与所述第二后侧壁;所述第二前侧壁上具有若干用于放置所述订单产品的第二存储单位,所述周转组件还用于将所述订单产品存放至所述第二存储单位,且所述周转组件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存储单位内的所述订单产品输送至所述第一无人配送设备。因而可存放与周转更多的订单产品。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智能服务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智能服务舱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前柜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前柜体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移载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移载机构结构主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单元格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板体及门板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板体及门板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周转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机械臂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后柜体朝向周转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挡板封闭取货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无人配送设备取货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存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后柜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智能服务舱。如图1、图2所示,智能服务舱具体包括:前柜体1、后柜体2及设置在前柜体1与后柜体2之间的周转组件3。其中,如图3、图4所示,前柜体1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存储单位4及对接装置5,各第一存储单位4用于放置订单产品,对接装置5用于获取订单产品,其中,图3所示为前柜体1远离周转组件3一侧的结构示意图,而各第一存储单位4均设置在前柜体1朝向周转组件3的一侧,图3将各第一存储单位4以虚线标示仅为更清楚的表达前柜体1的结构,不构成对第一存储单位4的个数及设置位置的限制。如图12、图14所示,后柜体2则设置有供第一无人配送设备7获取订单产品的取货区,因此,当订单产品送至前柜体1处时,由对接装置5获取订单产品,通过周转组件3将订单产品存放至第一存储单位4内,而当第一无人配送设备7运动至后柜体2的取货区时,通过周转组件3将第一存储单位4内的订单产品输送至第一无人配送设备7。
实际使用时,如图12、图13所示,后柜体2可包括:朝向周转组件3一侧的第二前侧壁22、与第二前侧壁22相对设置的第二后侧壁23、连接第二前侧壁22与第二后侧壁23的第二连接壁24。其中,取货区贯穿第二前侧壁22与第二后侧壁23,并在后柜体2的第二后侧壁23上还可设置有能够封闭、打开取货区的挡板21,且挡板21可沿后柜体2的高度方向进行滑动,当第一无人配送设备7需要进入取货区内时,可将挡板21滑动至后柜体2的第一预设位置,打开取货区,而当第一无人配送设备7取好订单产品进行配送时,将挡板21沿后柜体2的高度方向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封闭取货区。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对接装置5可包括:人工配送对接组件51与无人配送对接组件52,通过人工配送对接组件51与配送人员进行对接,通过无人配送对接组件52与第二无人配送设备进行对接,以同时匹配外部人工配送与第二无人配送设备配送,当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接装置5也可仅设置有人工配送对接组件51或者仅设置有无人配送对接组件52,此外,订单产品可以为网购物品或外卖食品等,并且,第一无人配送设备7与第二无人配送设备均可采用配送无人车或配送机器人。
此外,如图3、图4所示,前柜体1可包括:第一前侧壁12、与第一前侧壁12相对设置的第一后侧壁13、连接第一前侧壁12与第一后侧壁13的第一连接壁15,同样的,由于第一前侧壁12、第一后侧壁13及第一连接壁15处于三维平面内的三个不同平面,因此未能在同一幅图中进行标示。其中,各第一存储单位4均设置在第一后侧壁13上。如图3所示,前柜体1的第一前侧壁12 上还设置有人工配送订单产品入口8,人工配送订单产品入口8与各第一存储单位4互不连通,且人工配送对接组件51用于打开或关闭人工配送订单产品入口 8。具体的说,人工配送对接组件51包括:人机交互装置511及与人机交互装置511进行通讯的板体512,其中,人机交互装置511设置在第一前侧壁12上,并用于实现配送人员与该智能服务舱之间的信息交互,如图8、图9所示,板体 512设置在第一前侧壁12上,并用于在配送人员通过人机交互装置511输入预设信息时,打开人工配送订单产品入口8,且板体512还用于在配送人员将订单产品放入前柜体1内后,关闭人工配送订单产品入口,实现人工配送与智能服务舱之间的交互。为了提高产品订单的输入效率,人工配送订单产品入口8可设置有多个。实际使用过程中,前柜体1上可设置有滑槽,板体512可滑动地设置在滑槽内,板体512沿滑槽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并在板体512滑动至滑槽预设位置处时,打开或关闭人工配送订单产品入口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前柜体1的第一前侧壁12上还设置有无人配送订单产品入口9,且无人配送订单产品入口9与各第一存储单位4互不连通,同时,人工配送订单产品入口8与无人配送订单产品入口9位于第一前侧壁12上的不同位置处,并互不干涉,且无人配送对接组件52用于打开或关闭无人配送订单产品入口9。具体的说,无人配送对接组件52包括:门板521 及移载机构522,其中,门板521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前侧壁12上,移载机构 522可滑动地设置在前柜体1内。并且,如图8、图9所示,门板521用于滑动至预设位置处时,打开或封闭无人配送订单产品入口9;而移载机构522用于在门板521将无人配送订单产品入口9打开后,滑动至第一前侧壁12远离第一后侧壁13的一侧,从第二无人配送设备内获取装有订单产品的单元格14,然后由周转组件3将单元格14内的各订单产品周转至第一存储单位4内。其中,单元格14是第二无人配送设备与前柜体1之间进行交互的基本单元,仅用于将订单产品从第二无人配送设备内转移至前柜体1内,同时,一个单元格14内可同时存放多份订单产品,而第一存储单位4则是设置在前柜体1上,用于存储单份订单产品,且订单产品与第一存储单位4之间为一一对应的关系。实际使用过程中,在周转组件3将单元格14内的各订单产品周转至第一存储单位4内后,空的单元格14可在下一次需要获取订单产品时,可通过该移载机构522移出前柜体1,与第二无人配送设备内装有订单产品的单元格14进行交换。此外,单元格14可同时存放多份订单产品,因而可提高第二无人配送设备与智能服务舱之间的对接效率。
进一步的,如图5、图6所示,移载机构522包括滑动架5221及移载托板 5222,其中,滑动架5221沿前柜体1的高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无人配送订单产品入口9内,而移载托板5222则可滑动地设置在滑动架5221内,且移载托板5222用于在门板521将第二无人配送设备订单产品入口打开时,带动单元格 14滑动至第一前侧壁12远离第一后侧壁13的一侧,实现空的单元格14与装有产品的单元格14之间的替换。此外,无人配送订单产品入口9内沿前柜体1的高度方向设置有导向柱11,且导向柱11的长度方向与前柜体1的高度方向相同。具体的说,滑动架5221包括架本体52211及设置在架本体52211两侧的第一侧板52212与第二侧板52213,其中,第一侧板52212与第二侧板52213相对设置,而移载托板5222设置在架本体52211上,并位于第一侧板52212与第二侧板 52213之间。为了实现滑动架5221与无人配送订单产品入口9之间的滑动连接,第一侧板52212远离第二侧板5221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块522121,第二侧板 52213远离第一侧板52212的一侧则设置有第二滑块522131,且第一滑块522121 与第二滑块522131均用于沿导向柱11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因而通过滑动架5221可带动单元格14在无人配送订单产品入口9内上下运动。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一侧板52212、第二侧板52213与架本体52211可一体成型。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图7所示,单元格14顶部相对设置有第一卡槽141与第二卡槽142,与之对应的,移载托板5222由主体部52221、相对设置在主体部52221两侧的第一延伸部52222与第二延伸部52223组成,第一延伸部52222与第二延伸部 52223均为主体部52221向外延伸形成,且第一延伸部52222与第二延伸部52223 位于同一平面,并且,为了方便带动单元格14进行运动,主体部52221所处的平面位于第一延伸部52222与第二延伸部52223所处平面的上方,因而在第一延伸部52222插入第一卡槽141,且第二延伸部52223插入第二卡槽142内后,移载托板5222可带动单元格14进行滑动。同时,主体部52221可滑动地设置在架本体52211上,具体的说,可在架本体52211上开设有滑轨,且滑轨的长度方向为前柜体1朝向后柜体2的方向,对应的,在主体部52221上设置有滑块,因而通过滑块沿滑轨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即可带动与移载托板5222相连的单元格14沿前柜体1朝向或远离周转组件3的方向进行滑动,进而能够带动未装有订单产品的单元格14滑动至前柜体外,或带动装有订单产品的单元格14 存放入前柜体1内。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周转组件3包括第一支撑部31、第二支撑部32及周转小车33,为了能够将前柜体1内任意位置处第一存储单位4内的订单产品进行周转,第一支撑部31可固定在第一后侧壁13上,第二支撑部32沿前柜体1的左右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支撑部31上,而周转小车33沿前柜体1的高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支撑部32上。其中,周转小车33能够将订单产品输送至第一存储单位4或第一无人配送设备7,因而能够实现订单产品的周转。具体的说,周转小车33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支撑部32上的载板331、设置在载板331上的机械臂332,其中,机械臂332用于将订单产品移入或移出第一存储单位4或第一无人配送设备7。进一步的,如图11所示,机械臂332由底座3321、第一转臂3322、第二转臂3323及托板3324 组成,其中,托板3324用于托载订单产品,底座3321设置在载板331上,第一转臂3322可转动地设置在底座3321上,并能够绕第一转臂3322与底座3321 的连接轴进行转动,第二转臂3323与第一转臂3322转动连接,因而第二转臂 3323能够绕第二转臂3323与第一转臂3322的连接轴进行旋转,同时,托板3324 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转臂3323上,使得托板3324能够绕托板3324与第二转臂 3323的连接轴进行旋转。因此通过第一转臂3322、第二转臂3323及托板3324 的转动即可实现对订单产品的定点搬运。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二支撑部32也可沿前柜体1的高度方向进行滑动,而周转小车33则沿前柜体1的左右方向进行滑动,同样能够带动周转小车对订单产品的定点搬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载板331及机械臂332可分别设置有多个,载板331的数量与机械臂332的数量相同,且各载板331与各机械臂 332之间一一对应,因而通过设置多个载板331及多个机械臂332可同时对多个订单产品进行周转,进而可有效提高周转组件3的周转效率。
并且,如图3、图4、图10、图15所示,该智能服务舱还可包括若干存储盒10,配送人员或第二无人配送设备将订单产品放入存储盒10内,并通过周转组件3放置有相应订单产品的存储盒10送入第一存储单位4,第一无人配送设备到达取货区后,周转组件3也可将放置有订单产品的存储盒10送入第一无人配送设备内。通过设置存储盒10可避免周转组件3因订单产品形状、尺寸差异造成的周转不便,方便周转组件3对各订单产品进行周转,进而可实现智能服务舱内的存储标准化。
可见,本实施方式在前柜体1上设置若干存储订单产品的第一存储单位4 及获取订单产品的对接装置5,而在后柜体2上设置供第一无人配送设备7获取订单产品的取货区,同时,在前柜体1与后柜体2之间设置若干周转组件3。当配送人员或外部配送设备将订单产品配送至智能服务舱处时,通过对接组件获取订单产品,并通过周转组件3将获取到的订单产品周转至第一存储单位4内,并在当第一无人配送设备7进入至取货区时,周转组件3将订单产品输送至第一无人配送设备7。并且,对接装置5包括人工配送对接组件51与无人配送对接组件52。因而该智能服务舱能够实现人工配送、无人配送设备配送、智能存储柜及第一无人配送设备7的技术融合,配送人员及第二无人配送设备可将订单产品直接存入智能服务舱内,而第一无人配送设备7也可直接从智能服务舱内取出订单产品,完成订单产品的交互,减少订单产品配送过程中的等待时间,有效提高订单产品的配送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智能服务舱。第二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如图1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前侧壁22上还可设置若干用于放置订单产品的第二存储单位6,使得该智能服务舱能够对更多的订单产品进行存储与周转,各第二存储单位6均用于存放空的存储盒10或放置有订单产品的存储盒10,并且,周转小车上的机械臂还用于将空的存储盒10或放置有订单产品的存储盒10存放至第二存储单位6,或者将第二存储单位6内放置有订单产品的存储盒10输送至第一无人配送设备7。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A1.一种智能服务舱,包括:
前柜体,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订单产品的第一存储单位、用于获取所述订单产品的对接装置;
后柜体,设置有用于供第一无人配送设备获取所述订单产品的取货区;
周转组件,设置在所述前柜体与所述后柜体之间,用于将所述订单产品存放至所述第一存储单位,以及将所述第一存储单位内的所述订单产品输送至所述无人配送设备。
A2.根据A1所述的智能服务舱,所述前柜体包括:第一前侧壁、与所述第一前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一后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前侧壁与所述第一后侧壁的第一连接壁;各所述第一存储单位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后侧壁上;
所述对接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前侧壁上的与配送人员对接的人工配送对接组件和/或设置在所述第一前侧壁上的与第二无人配送设备进行对接的无人配送对接组件。
A3.根据A2所述的智能服务舱,所述对接装置包括所述人工配送对接组件;所述第一前侧壁上设置有人工配送订单产品入口;
所述人工配送对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前侧壁上的人机交互装置、与所述人机交互装置通讯的板体,所述板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前侧壁上,并用于在所述配送人员通过所述人机交互装置输入预设信息时,打开所述订单产品入口。
A4.根据A2所述的智能服务舱,所述对接装置包括所述无人配送对接组件;所述第一前侧壁上设置有无人配送订单产品入口;
所述无人配送对接组件包括:
门板,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前侧壁上,并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订单产品入口;
移载机构,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前柜体内,且所述移载机构用于在所述门板将所述订单产品入口打开后,滑动至所述第一前侧壁远离所述第一后侧壁的一侧,从所述第二无人配送设备内获取装有订单产品的单元格;
所述周转组件具体用于将所述单元格内的所述订单产品存放至所述第一存储单位。
A5.根据A4所述的智能服务舱,所述移载机构包括:
滑动架,沿所述前柜体的高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前柜体内;
移载托板,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架内,并用于在所述门板将所述订单产品入口打开时,滑动至所述前柜体外,从所述第二无人配送设备内获取装有订单产品的单元格。
A6.根据A5所述的智能服务舱,所述前柜体内沿所述前柜体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导向柱,且所述导向柱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前柜体的高度方向相同;
所述滑动架包括:架本体、相对设置在所述架本体两侧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所述移载托板设置在所述架本体上,且所述移载托板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侧板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分别用于沿所述导向柱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
A7.根据A6所述的智能服务舱,所述单元格上设置有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卡槽相对设置的第二卡槽;
所述移载托板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架本体上的主体部、相对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两侧的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用于插入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延伸部用于插入第二卡槽内,且所述移载托板用于在所述第一延伸部插入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延伸部插入第二卡槽内后,带动所述第二无人配送设备内装有订单产品的单元格存放入所述前柜体内。
A8.根据A1所述的智能服务舱,所述周转组件包括:
第一支撑部,固定在所述前柜体上;
第二支撑部,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
周转小车,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部上,并用于将所述订单产品输送至所述第一存储单位或所述无人配送设备;
其中,所述第二支撑部用于沿所述前柜体的左右方向进行滑动,且所述周转小车用于沿所述前柜体的高度方向进行滑动;
或者,所述第二支撑部用于沿所述前柜体的高度方向进行滑动,且所述周转小车用于沿所述前柜体的左右方向进行滑动。
A9.根据A8所述的智能服务舱,所述周转小车包括:
载板,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部上;
机械臂,设置在所述载板上,并用于将所述订单产品移入或移出所述第一存储单位。
A10.根据A9所述的智能服务舱,所述机械臂包括:
底座,设置在所述载板上;
第一转臂,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
第二转臂,与所述第一转臂转动连接;
托板,与所述第二转臂转动连接,并用于托载所述订单产品。
A11.根据A9所述的智能服务舱,所述载板及所述机械臂分别设置有多个,其中,所述载板的数量与所述机械臂的数量相同,且各所述载板与各所述机械臂一一对应。
A12.根据A1至A11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服务舱,所述后柜体包括:朝向所述周转组件的一侧的第二前侧壁、与所述第二前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后侧壁、连接所述第二前侧壁与所述第二后侧壁的第二连接壁,且所述取货区贯穿所述第二前侧壁与所述第二后侧壁;
所述第二前侧壁上具有若干用于放置所述订单产品的第二存储单位,所述周转组件还用于将所述订单产品存放至所述第二存储单位,且所述周转组件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存储单位内的所述订单产品输送至所述第一无人配送设备。

Claims (12)

1.一种智能服务舱,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柜体,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订单产品的第一存储单位、用于获取所述订单产品的对接装置;
后柜体,设置有用于供第一无人配送设备获取所述订单产品的取货区;
周转组件,设置在所述前柜体与所述后柜体之间,用于将所述订单产品存放至所述第一存储单位,以及将所述第一存储单位内的所述订单产品输送至所述无人配送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服务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柜体包括:第一前侧壁、与所述第一前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一后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前侧壁与所述第一后侧壁的第一连接壁;各所述第一存储单位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后侧壁上;
所述对接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前侧壁上的与配送人员对接的人工配送对接组件和/或设置在所述第一前侧壁上的与第二无人配送设备进行对接的无人配送对接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服务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装置包括所述人工配送对接组件;所述第一前侧壁上设置有人工配送订单产品入口;
所述人工配送对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前侧壁上的人机交互装置、与所述人机交互装置通讯的板体,所述板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前侧壁上,并用于在所述配送人员通过所述人机交互装置输入预设信息时,打开所述订单产品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服务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装置包括所述无人配送对接组件;所述第一前侧壁上设置有无人配送订单产品入口;
所述无人配送对接组件包括:
门板,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前侧壁上,并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订单产品入口;
移载机构,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前柜体内,且所述移载机构用于在所述门板将所述订单产品入口打开后,滑动至所述第一前侧壁远离所述第一后侧壁的一侧,从所述第二无人配送设备内获取装有订单产品的单元格;
所述周转组件具体用于将所述单元格内的所述订单产品存放至所述第一存储单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服务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载机构包括:
滑动架,沿所述前柜体的高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前柜体内;
移载托板,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架内,并用于在所述门板将所述订单产品入口打开时,滑动至所述前柜体外,从所述第二无人配送设备内获取装有订单产品的单元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服务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柜体内沿所述前柜体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导向柱,且所述导向柱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前柜体的高度方向相同;
所述滑动架包括:架本体、相对设置在所述架本体两侧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所述移载托板设置在所述架本体上,且所述移载托板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侧板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分别用于沿所述导向柱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服务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格上设置有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卡槽相对设置的第二卡槽;
所述移载托板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架本体上的主体部、相对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两侧的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用于插入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延伸部用于插入第二卡槽内,且所述移载托板用于在所述第一延伸部插入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延伸部插入第二卡槽内后,带动所述第二无人配送设备内装有订单产品的单元格存放入所述前柜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服务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转组件包括:
第一支撑部,固定在所述前柜体上;
第二支撑部,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
周转小车,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部上,并用于将所述订单产品输送至所述第一存储单位或所述无人配送设备;
其中,所述第二支撑部用于沿所述前柜体的左右方向进行滑动,且所述周转小车用于沿所述前柜体的高度方向进行滑动;
或者,所述第二支撑部用于沿所述前柜体的高度方向进行滑动,且所述周转小车用于沿所述前柜体的左右方向进行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服务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转小车包括:
载板,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部上;
机械臂,设置在所述载板上,并用于将所述订单产品移入或移出所述第一存储单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服务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包括:
底座,设置在所述载板上;
第一转臂,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
第二转臂,与所述第一转臂转动连接;
托板,与所述第二转臂转动连接,并用于托载所述订单产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服务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及所述机械臂分别设置有多个,其中,所述载板的数量与所述机械臂的数量相同,且各所述载板与各所述机械臂一一对应。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服务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柜体包括:朝向所述周转组件的一侧的第二前侧壁、与所述第二前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后侧壁、连接所述第二前侧壁与所述第二后侧壁的第二连接壁,且所述取货区贯穿所述第二前侧壁与所述第二后侧壁;
所述第二前侧壁上具有若干用于放置所述订单产品的第二存储单位,所述周转组件还用于将所述订单产品存放至所述第二存储单位,且所述周转组件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存储单位内的所述订单产品输送至所述第一无人配送设备。
CN201920428675.4U 2019-03-29 2019-03-29 智能服务舱 Active CN2106114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28675.4U CN210611481U (zh) 2019-03-29 2019-03-29 智能服务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28675.4U CN210611481U (zh) 2019-03-29 2019-03-29 智能服务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11481U true CN210611481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54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28675.4U Active CN210611481U (zh) 2019-03-29 2019-03-29 智能服务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114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69392A (zh) 一种智能送货系统及远程售卖方法
US2021026435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Asynchronous and Automated Order Fulfillment
JP2020100507A (ja) 保管・出庫システム
CN212009747U (zh) 快递柜及机器人快递柜取货系统
CN108910378A (zh) 一种电池立体存储仓库系统及电池存储入库的方法
CN111099242B (zh) 一种智能售货站的售货方法及智能售货站
WO2018141200A1 (zh) 用于自提柜补货的系统、自提柜系统、装置及方法
AU2021105019A4 (en) Intelligent storage cabinet for standard samples, and method of accessing samples
CN111429660A (zh) 一种多功能货柜
AU2019217465A1 (en) Manually movable trolley
CN210611481U (zh) 智能服务舱
CN210836197U (zh) 一种智能送货系统
CN213518331U (zh) 无人配送系统
CN112078689B (zh) 机械无人车
CN206720102U (zh) 一种快速转发中间快件的立体仓储
WO2020057246A1 (zh) 用于存储包裹及包裹自提的方法、智能配送方法
CN210972538U (zh) 货物存取装置及存取系统
WO2023071681A1 (zh) 一种仓储调度系统及方法
WO2020057243A1 (zh) 无人配送站及其无人车存取货的方法
KR20210058384A (ko) 배송 물품 보관 스테이션
CN114735393B (zh) 一种滑道式货柜与机器人交互系统及货品传输方法
US20240067451A1 (en) A system of handling containers
CN215884979U (zh) 血液周转装置和血站
CN213801414U (zh) 一种无人值守售药药房
CN111747001B (zh) 智能驿站和存放物品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