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06987U - 一种内侧定位机构和电容料带加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侧定位机构和电容料带加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06987U
CN210606987U CN201922071112.7U CN201922071112U CN210606987U CN 210606987 U CN210606987 U CN 210606987U CN 201922071112 U CN201922071112 U CN 201922071112U CN 210606987 U CN210606987 U CN 2106069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positioner
vertical
base
position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7111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全林
彭威
刘庆成
畅文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aowine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aowin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aowine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aowin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7111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069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069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069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侧定位机构和电容料带加工装置,涉及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架以及位于机架上的第一定位器、第二定位器和第一弹性件;第一定位器和第二定位器相对设置,第一定位器和第二定位器分别用于抵接电容料带引脚胶纸的内侧;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定位器连接、另一端与机架连接,用于对第一定位器提供朝向远离第二定位器的拉力。同时,由于第一弹性件始终会向第一定位器提供一个远离第二定位器的拉力,故在电容料带的宽度发生变化时,通过第一弹性件对第一定位器进行弹性调节拉紧,从而保证第一定位器始终与电容料带引脚胶纸的内侧抵接,完成精确定位。有效的提高了后续作业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一种内侧定位机构和电容料带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侧定位机构和电容料带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领域中,电容因其在调谐、旁路、耦合、滤波等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故关于电容的生产制造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轴向电容是指两极的引脚在同一轴线上的电容,其属于电容种类中的一种。而轴向电容料带则是其在生产加工时的形态,轴向电容料带一般在生产中,在其两引脚上分别设置有平行的胶带。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定位机构对电容料带进行辅助定位,从而便于提高生产加工时的效率。
现有定位机构在对轴向电容料带进行定位时,其主要是通过在轴向电容料带的外侧进行辅助定位,但在实际生产中,当料带的宽度发生变化时,其难以实现准确的定位要求,导致生产加工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内侧定位机构和电容料带加工装置,以解决现有定位机构在轴向电容料带宽度发生变化时,难以实现准确的定位要求,导致生产加工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内侧定位机构,包括机架以及位于机架上的第一定位器、第二定位器和第一弹性件;第一定位器和第二定位器相对设置,第一定位器和第二定位器分别用于抵接电容料带引脚胶纸的内侧;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定位器连接、另一端与机架连接,用于对第一定位器提供朝向远离第二定位器的拉力。
可选的,第一定位器包括定位本体以及位于定位本体上的第一定位部;第一定位部与电容料带引脚胶纸的内侧抵接;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定位本体连接,定位本体与机架滑动连接,以使定位本体朝向远离第二定位器的方向滑动。
可选的,定位本体包括与机架滑动连接的横向调节件、与横向调节件呈夹角设置的竖向件;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横向调节件连接;第一定位部位于竖向件靠近第二定位器的一侧。
可选的,竖向件包括与横向调节件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基座和第一竖向调节件;第一定位部位于第一竖向调节件上,第一竖向调节件与第一基座滑动连接,且在第一竖向调节件和第一基座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第一竖向调节件和第一基座,以使第一竖向调节件相对第一基座朝向靠近电容料带引脚胶纸方向滑动。
可选的,横向调节件包括横向调节件本体以及位于横向调节件本体上的多个定位凸起,多个定位凸起沿朝向远离竖向件的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多个定位凸起中的一个连接。
可选的,第一定位部包括第一转动部和第一抵接凸起;第一转动部与定位本体转动连接,第一抵接凸起绕第一转动部的转动轴线均布设置在第一转动部的外周,第一抵接凸起与电容料带引脚胶纸的内侧抵接。
可选的,第二定位器包括第二定位部、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二基座以及与第二基座滑动连接的第二竖向调节件;第二定位部位于第二竖向调节件上,在第二竖向调节件和第二基座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弹性件,第三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第二竖向调节件和第二基座,以使第二竖向调节件相对第二基座朝向靠近电容料带引脚胶纸方向滑动。
可选的,第二定位部包括第二转动部和第二抵接凸起;第二转动部与第二竖向调节件转动连接,第二抵接凸起绕第二转动部的转动轴线均布设置在第二转动部的外周,第二抵接凸起与电容料带引脚胶纸的内侧抵接。
可选的,当还包括第一抵接凸起时,第一抵接凸起为三角形凸起;当还包括第二抵接凸起时,第二抵接凸起为三角形凸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容料带加工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种的内侧定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侧定位机构,包括机架以及位于机架上的第一定位器、第二定位器和第一弹性件。其中,第一定位器和第二定位器相对设置,且使得电容料带位于第一定位器和第二定位器之间的位置。为了在电容料带传送的过程中为其提供精确的定位功能,从而便于后续工序作业,使得第一定位器和第二定位器分别抵接到电容料带引脚胶纸的内侧,同时,使得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定位器连接、另一端与机架连接,从而通过第一弹性件对第一定位器提供朝向远离第二定位器的拉力,使得第一定位器和第二定位器分别和电容料带引脚两侧胶纸的内侧抵接,从而将电容料带进行拉紧,实现精确定位功能。同时,由于第一弹性件始终会向第一定位器提供一个远离第二定位器的拉力,故在电容料带的宽度发生变化时,通过第一弹性件对第一定位器进行弹性调节拉紧,从而保证第一定位器始终与电容料带引脚胶纸的内侧抵接,完成精确定位。有效的提高了后续作业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容料带加工装置,将上述的内侧定位机构应用于电容料带的加工生产系统中,使其通过第一弹性件拉紧第一定位器从而在电容料带宽度发生变化时,依然能够为电容料带提供精确的定位功能,便于后续工序对于电容料带的生产和加工,继而有效的提高了整个电容料带加工装置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侧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侧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侧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侧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标:100-机架;101-第一弹性件;200-第一定位器;201-定位本体; 2011-横向调节件;20111-定位凸起;2012-第一基座;2013-第一竖向调节件; 2014-第二弹性件;202-第一定位部;2021-第一转动部;2022-第一抵接凸起; 300-第二定位器;301-第二基座;302-第二竖向调节件;303-第二定位部; 3031-第二转动部;3032-第二抵接凸起;304-第三弹性件;400-电容料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结合后的实施例依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电容是诸多电子元器件中的必备器件,电容器在调谐、旁路、耦合、滤波等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轴向电容的需求量更甚。因此,关于如何实现电容高效率的生产加工成为了行业内关注的焦点。在电容的生产加工中,需要对电容料带进行多个工序的作业,其中,不可避免的需要使用定位机构对其进行定位,便于提高生产加工的效率。而现有定位机构为外侧定位,即通过在轴向电容料带的外侧进行辅助定位,但使用该种定位方式对轴向电容料带进行定位时,一旦轴向电容料带发生宽度变化,其则无法对其提供有效的定位,导致后续工序在加工时,需要频繁调整。本申请基于此基础,提出了一种内侧定位机构和电容料带加工装置,有效的解决上述的缺陷,以下将以实施例的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内侧定位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00以及位于机架100上的第一定位器200、第二定位器300和第一弹性件101;第一定位器200和第二定位器300相对设置,第一定位器 200和第二定位器300分别用于抵接电容料带400引脚胶纸的内侧;第一弹性件101的一端与第一定位器200连接、另一端与机架100连接,用于对第一定位器200提供朝向远离第二定位器300的拉力。
示例的,如图1所示,内侧定位机构包括有机架100以及位于机架100 上的第一定位器200、第二定位器300和第一弹性件101。机架100则为第一定位器200、第二定位器300和第一弹性件101提供基础支撑。为了实现相对精确定位,将第一定位器200和第二定位器300相对设置,同时,使得第一弹性件101的一端与第一定位器200连接,另一端则与机架100连接,从而为第一定位器200始终提供远离第二定位器300的拉力。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弹性件101可以是伸缩弹簧,也可以是扭力弹簧等等多种形式,本申请对其不做具体限制,只要其可以在内侧定位机构工作中,始终为第一定位器200提供一远离第二定位器300的拉力即可。此外,第一弹性件101对于第一定位器200提供的拉力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设置。
在实际工作中,参照图1,将机架100固定设置在整个电容料带400系统中的合适位置,将电容料带400设置在第一定位器200和第二定位器300 之间,其中,电容料带400的两引脚分别朝向第一定位器200和第二定位器300,且在引脚的端部设置有胶纸,使得第一定位器200能够卡入引脚之间,且与胶纸内侧(即胶纸靠近电容本体的一侧)中的一侧进行抵接,同时,使得第二定位器300也卡入引脚之间,且与胶纸内侧的另外一侧进行抵接。通过第一弹性件101对于第一定位器200施加的拉力,从而使得第一定位器200和第二定位器300将轴向电容料带400沿宽度方向(即第一定位器200到第二定位器300连线的方向)张紧。在电容料带400持续传输的过程中,一旦其宽度发生变化,第一弹性件101的形变量则发生对应变化,使其对第一定位器200产生的拉力也发生一定的变化,同时由于第二定位器300与机架100的位置固定,进而使得第一定位器200能够适应性的始终保持与电容料带400内侧的抵接,即始终将电容料带400进行张紧,同时,由于第二定位器300的位置固定,从而使得能够实现对电容料带400的精确定位。避免了在电容料带400宽度发生变化时,需要停产停工对定位机构进行调整,从而耗费大量时间。有效的提高了生产加工效率。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定位器200和第二定位器300可以是下端与电容料带400进行抵接,也可以是上端与电容料带400进行抵接,本申请对其不做具体限制。
可选的,第一定位器200包括定位本体201以及位于定位本体201上的第一定位部202;第一定位部202与电容料带400引脚胶纸的内侧抵接;第一弹性件101的一端与定位本体201连接,定位本体201与机架100滑动连接,以使定位本体201朝向远离第二定位器300的方向滑动。
示例的,如图1所示,第一定位器200包括有定位本体201和第一定位部202。其中,第一定位部202设置在定位本体201上,且其可以在需要时与定位本体201转动连接(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202卡入电容引脚之间,随着电容料带400的传送,其可以被动的随着转动,从而不影响电容料带400本身的传送)。由第一定位部202与电容料带400引脚端的内侧抵接,从而配合第二定位部303与电容料带400引脚端的另一内侧抵接,形成将电容料带400张紧定位的目的。其中,第一弹性件101的一端与定位本体201连接,第一定位器200的定位本体201与机架100滑动连接,从而在电容料带400宽度发生变化时,定位本体201可以配合第一弹性件101的形变量变化,从而在机架100上沿着拉力的方向滑动,满足时刻张紧定位电容料带400的作用。
上述的滑动连接具体的可以是如图1中所示,在定位本体201上设置有滑块,在机架100上设置有滑轨,滑块和滑轨配合滑动(为使得滑动时更加稳定可靠,使得滑块的滑动自由度仅为沿滑轨的方向,采用滑槽和凸起的方式限制滑块在其他方向的自由度),且滑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弹性件 101给于定位本体201的拉力的方向相同。此外,还可以在定位本体201上设置有滑轨,在机架100上设置有与之配合的滑块,本申请对其不做具体限制,只要两者可以实现沿本申请需要的方向滑动即可。
可选的,定位本体201包括与机架100滑动连接的横向调节件2011、与横向调节件2011呈夹角设置的竖向件;第一弹性件101的一端与横向调节件2011连接;第一定位部202位于竖向件靠近第二定位器300的一侧。
示例的,定位本体201包括有与机架100滑动连接的横向调节件2011,竖向件则与横向调节件2011呈夹角固定设置(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不可拆卸连接),参照图2,竖向件与横向调节件2011呈90度设置,从而便于第一定位部202设置在竖向件靠近第二定位器300的一侧时,与电容料带400 形成更好的抵持关系。同时,使得整个抵持定位(在需要时还可以加上转动)更加顺畅。
可选的,竖向件包括与横向调节件2011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基座2012 和第一竖向调节件2013;第一定位部202位于第一竖向调节件2013上,第一竖向调节件2013与第一基座2012滑动连接,且在第一竖向调节件2013 和第一基座2012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弹性件2014,第二弹性件2014的两端分别抵接第一竖向调节件2013和第一基座2012,以使第一竖向调节件2013 相对第一基座2012朝向靠近电容料带400引脚胶纸方向滑动。
示例的,如图2所示,第一基座2012与横向调节件2011呈90度固定设置(还可以是其他角度),且第一基座2012可以是L型折弯板(如图2), L型主板一侧与横向调节件2011固定设置,另一侧与第一竖向调节件2013 滑动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可以参考定位本体201与机架100的滑动连接方式),为了能够使得第一定位部202时刻保持与电容料带400的抵持关系,在L型折弯板内侧与第一竖向调节件2013之间还可以设置有第二弹性件 2014,从而使得第二弹性件2014在压缩状态下,始终向第一竖向调节件2013 施加朝向电容料带400方向的推力,从而使得设置在第一竖向调节件2013 上的第一定位部202始终能够卡入电容料带400引脚的胶纸内侧。进一步的提高了定位张紧的精确度。
可选的,横向调节件2011包括横向调节件2011本体以及位于横向调节件2011本体上的多个定位凸起20111,多个定位凸起20111沿朝向远离竖向件的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弹性件101的一端与多个定位凸起20111中的一个连接。
示例的,如图2所示,还可以在横向调节件2011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凸起20111,在每个定位凸起20111上均形成有定位孔,通过定位孔与第一弹性件101的一端连接。多个定位凸起20111沿着远离竖向件的方向依次设置(即每个定位凸起20111到第一弹性件101与机架100连接处的距离都不同)。根据需求(第一定位部202与胶纸内侧抵紧的程度),通过将第一弹性件101的一端连接在不同距离上的定位凸起20111上,从而使得第一弹性件101对第一定位器200提供大小不同的拉力。提高了本申请中的内侧定位机构的使用时的灵活性和适用范围。从而在仅使用一根弹性件的情况,即可实现合理调节,降低了的制造成本。
可选的,第一定位部202包括第一转动部2021和第一抵接凸起2022;第一转动部2021与定位本体201转动连接,第一抵接凸起2022绕第一转动部2021的转动轴线均布设置在第一转动部2021的外周,第一抵接凸起 2022与电容料带400引脚胶纸的内侧抵接。
示例的,为了在内侧定位机构对电容料带400形成良好定位的同时,不影响电容料带400的传送,应使得第一转动部2021与定位本体201转动连接,例如在图2中,当电容料带400向前传送时,第一转动部2021的转动方向为顺时针。在第一转动部2021的外周上设置有一圈第一抵接凸起 2022,第一抵接凸起2022的凸起端则卡入电容料带400引脚之间且凸起端的一侧与电容料带400引脚胶纸的内侧抵持。从而将其张紧。第一抵接凸起2022可以是图3中的三角齿,也可以是弧形齿等等多种形式。为了使得第一转动部2021的环形侧面能够辅助定位,还应使得第一转动部2021为圆柱体,其侧面与电容料带400胶纸的表面贴合。
可选的,第二定位器300包括第二定位部303、设置在机架100上的第二基座301以及与第二基座301滑动连接的第二竖向调节件302;第二定位部303位于第二竖向调节件302上,在第二竖向调节件302和第二基座301 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弹性件304,第三弹性件304的两端分别抵接第二竖向调节件302和第二基座301,以使第二竖向调节件302相对第二基座301朝向靠近电容料带400引脚胶纸方向滑动。
示例的,如图3所示,为了在第一定位器200为第一基座2012、第一竖向调节件2013和第一定位部202时,能够对电容料带400形成稳定的、配合度较高的定位,还可以使得第二定位器300为第二定位部303、设置在机架100上的第二基座301以及与第二基座301滑动连接的第二竖向调节件302。同样的当第一基座2012为L型折弯板时,对应的第二基座301也可以是L型折弯板,第二竖向调节件302与第二基座301的L型主板的一侧滑动连接,在折弯板上和第二竖向调节件302之间形成有第三弹性件304,通过使第三弹性件304压缩,使得第三弹性件304始终向第二竖向调节件 302施加朝向电容料带400方向的推力,从而使得设置在第二竖向调节件 302上的第二定位部303始终能够卡入电容料带400引脚的胶纸内侧。进一步的提高了定位张紧的精确度。且第一定位部202和第二定位部303的结构一致,可以使得左右的定位更为同步。
可选的,第二定位部303包括第二转动部3031和第二抵接凸起3032;第二转动部3031与第二竖向调节件302转动连接,第二抵接凸起3032绕第二转动部3031的转动轴线均布设置在第二转动部3031的外周,第二抵接凸起3032与电容料带400引脚胶纸的内侧抵接。
示例的,如图4所示,为了在内侧定位机构对电容料带400形成良好定位的同时,不影响电容料带400的传送,且在第一定位部202为第一转动部2021和第一抵接凸起2022时,第二定位部303也可以为第二转动部 3031和第二抵接凸起3032,第二抵接凸起3032的凸起端则卡入电容料带 400引脚之间且凸起端的一侧与电容料带400引脚胶纸的内侧抵持,从而将其张紧。第二抵接凸起3032可以是图2中的三角齿,也可以是弧形齿等等多种形式。为了使得第二转动部3031的环形侧面能够辅助定位,还可以使得第二转动部3031为圆柱体,其侧面与该侧的电容料带400胶纸的表面贴合。
可选的,当还包括第一抵接凸起2022时,第一抵接凸起2022为三角形凸起;当还包括第二抵接凸起3032时,第二抵接凸起3032为三角形凸起。
示例的,当有第一抵接凸起2022时,第一抵接凸起2022可以是三角形凸起,可以与电容料带400的引脚进行卡入,且在电容料带400传送时,带动其转动。当有第二抵接凸起3032时,第二抵接凸起3032可以是三角形凸起,可以与电容料带400的引脚进行卡入,且在电容料带400传送时,带动其转动。此外,第一抵接凸起2022和第二抵接凸起3032还可以均为三角形凸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容料带400加工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种的内侧定位机构。
示例的,将上述的内侧定位机构应用于电容料带400的加工生产系统中,使其通过第一弹性件101拉紧第一定位器200从而在电容料带400宽度发生变化时,依然能够为电容料带400提供精确的定位功能,便于后续工序对于电容料带400的生产和加工,继而有效的提高了整个电容料带400 加工装置的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内侧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位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定位器、第二定位器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定位器和所述第二定位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器和所述第二定位器分别用于抵接电容料带引脚胶纸的内侧;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机架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定位器提供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定位器的拉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侧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器包括定位本体以及位于所述定位本体上的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电容料带引脚胶纸的内侧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本体连接,所述定位本体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以使所述定位本体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定位器的方向滑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侧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本体包括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的横向调节件、与所述横向调节件呈夹角设置的竖向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横向调节件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部位于所述竖向件靠近所述第二定位器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侧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件包括与所述横向调节件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基座和第一竖向调节件;所述第一定位部位于所述第一竖向调节件上,所述第一竖向调节件与所述第一基座滑动连接,且在所述第一竖向调节件和所述第一基座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一竖向调节件和所述第一基座,以使所述第一竖向调节件相对所述第一基座朝向靠近所述电容料带引脚胶纸方向滑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侧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调节件包括横向调节件本体以及位于所述横向调节件本体上的多个定位凸起,多个所述定位凸起沿朝向远离所述竖向件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多个所述定位凸起中的一个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侧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第一转动部和第一抵接凸起;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定位本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抵接凸起绕所述第一转动部的转动轴线均布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部的外周,所述第一抵接凸起与所述电容料带引脚胶纸的内侧抵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侧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器包括第二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二基座以及与所述第二基座滑动连接的第二竖向调节件;所述第二定位部位于所述第二竖向调节件上,在所述第二竖向调节件和所述第二基座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二竖向调节件和所述第二基座,以使所述第二竖向调节件相对所述第二基座朝向靠近所述电容料带引脚胶纸方向滑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侧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第二转动部和第二抵接凸起;所述第二转动部与所述第二竖向调节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抵接凸起绕所述第二转动部的转动轴线均布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部的外周,所述第二抵接凸起与所述电容料带引脚胶纸的内侧抵接。
9.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内侧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当还包括第一抵接凸起时,所述第一抵接凸起为三角形凸起;当还包括第二抵接凸起时,所述第二抵接凸起为三角形凸起。
10.一种电容料带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内侧定位机构。
CN201922071112.7U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内侧定位机构和电容料带加工装置 Active CN2106069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71112.7U CN210606987U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内侧定位机构和电容料带加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71112.7U CN210606987U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内侧定位机构和电容料带加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06987U true CN210606987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695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71112.7U Active CN210606987U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内侧定位机构和电容料带加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069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07122A (zh) 用于在金属沉积单元中定位一个或多个电路板特别是光伏电池的定位装置
DE212021000314U1 (de) Drahtloskommunikationsvorrichtung-Herstellungssystem
CN112822850A (zh) 一种柔性线路板弯折设备
CN210606987U (zh) 一种内侧定位机构和电容料带加工装置
CN108946277A (zh) 电路板上料装置及其电路板贴胶设备
CN211110195U (zh) 料带牵引机构及料带卷绕装置
CN108861788A (zh) 胶带分割贴附装置及其电路板贴胶设备
JP4497118B2 (ja) コア装着方法及び装置
CN112224957A (zh) 多工位极片自动清洗检测设备
CN209717520U (zh) 一种用于摄像模组组装的治具
CN111605766A (zh) 一种废纸板快速打包捆扎设备
CN111470355A (zh) 贴胶设备
CN210763416U (zh) 一种不干胶生产的防偏收卷装置
CN214281754U (zh) 一种柔性线路板弯折设备
CN114750401B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自动折弯设备
CN113405829B (zh) 测试设备
CN110697475A (zh) 料带牵引机构、料带卷绕装置及料带卷绕方法
CN208964196U (zh) 一种具有纠偏检测功能的放卷装置
CN214084942U (zh) 定位调节装置及包装机
CN209920726U (zh) 丝网调整机构及丝网印刷机
CN219990667U (zh) 一种用于刻码机的收胶结构
JP3870585B2 (ja)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およびその装着方法
CN210795214U (zh) 料带放卷机构
CN111029602A (zh) 一种定位装置及插入设备
CN217142862U (zh) 电子产品校正平台及焊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