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03032U - 测量工装 - Google Patents

测量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03032U
CN210603032U CN201921442713.8U CN201921442713U CN210603032U CN 210603032 U CN210603032 U CN 210603032U CN 201921442713 U CN201921442713 U CN 201921442713U CN 210603032 U CN210603032 U CN 2106030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ing
hole
mounting
positioning
measur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4271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湘
周珏
易苏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Ge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Ge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Ge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zhou Ge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4271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030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030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030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工装,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具有第一安装部;校正座,校正座与支撑架可拆卸连接,校正座具有与第一安装部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二安装部,且校正座包括设置于第二安装部上的标准柱,标准柱位于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之间;及测量件,测量件设置于第一安装部上,测量件包括沿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的连线的方向上可伸缩的测头,测头可伸缩至与标准柱抵接,以使测量件测得第一测量值;其中,测量工装包括校正座从支撑架上拆卸后,支撑架放置在待测工件上的测量状态,当测量工装处于测量状态时,测头可伸缩至与待测工件抵接,以使测量件测得第二测量值。

Description

测量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垫片选取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测量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有一类差速器总成,需要根据其轴承的实际位置与标准位置之间的误差来选取垫片,而目前选取垫片的方式需要使用深度尺对该误差进行手工测量,对员工技能要求高,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测量工装。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测量工装,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安装部;校正座,所述校正座与所述支撑架可拆卸连接,所述校正座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部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二安装部、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上的标准柱,所述标准柱朝向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及测量件,所述测量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上,所述测量件包括可沿预设方向伸缩的测头,所述测头与所述标准柱抵接,以使所述测量件测得第一测量值;其中,当所述校正座从所述支撑架上拆卸后,所述支撑架用于放置在待测工件上,所述测头用于与所述待测工件抵接,以使所述测量件测得第二测量值。
上述的测量工装在使用时,首先将支撑架安装在校正座上,使得测量件的测头与标准柱相抵,从而使得测量件获得第一测量值;然后再将校正座从支撑架上拆下,再将支撑架放置到待测工件上,使得测量件的测头与待测工件抵接,从而使得测量件获得第二测量值,通过获得第一测量值与第二测量值之间的差值,即可得出待测工件用于与测头抵接的部分与标准柱用于与测头抵接的部分之间的高度差。
当上述的测量工装用来选取差速器上的垫片时,可以先将支撑架安装在校正座上,使得测量件的测头与标准柱相抵,从而使得测量件获得第一测量值;然后再将支撑架放置到差速器上,使得测量件的测头与差速器上的轴承抵接,从而获得第二测量值,通过计算第一测量值与第二测量值之间的差值,从而得到轴承的实际位置与标准位置之间的距离,从而换算出垫片的厚度。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测量工装还包括具有抵压部的标准件,所述待测工件包括柱形安装部、及套设于所述柱形安装部上的轴承;
当所述测量工装处于所述测量状态时,所述抵压部与所述轴承相抵,以使所述轴承保持在预设位置,且所述测头可伸缩至与所述标准件抵接,以使所述测量件测得所述第二测量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压部为环形,所述抵压部环设于所述柱形安装部并与所述轴承相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标准件还包括定位部,所述柱形安装部上开设有内孔;
当所述测量工装处于所述测量状态时,所述定位部用于穿设于所述内孔中并与所述内孔定位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测量工装还包括定位件,所述支撑架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校正座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对的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及所述第二定位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测量工装处于所述测量状态时,所述定位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及所述待测工件的第三定位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测量工装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上,所述测量件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测量工装还包括紧固件,所述支撑架设有过孔,所述安装座设有与所述过孔相对的安装孔,所述测量件还包括与所述测头活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穿设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测头可伸缩地穿设于所述过孔,所述紧固件连接着所述连接部及所述安装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设有第一装配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壁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相对的第二装配孔,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装配孔及所述第二装配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量件为百分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测试工装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所示的测试工装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测试工装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0、测试工装,20、差速器,21、轴承,22、内孔,23、柱形安装部,100、支撑架,101、横架,102、竖架,103、螺栓,110、第一安装部,120、第一定位孔,130、过孔,200、校正座,210、第二安装部,220、标准柱,230、第二定位孔,300、测量件,310、测头,320、连接部,400、标准件,410、抵压部,420、定位部,500、定位件,600、安装座,610、安装孔,700、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图3所示,一实施例涉及的一种测量工装10包括支撑架100、校正座200及测量件300。支撑架100具有第一安装部110;校正座200与支撑架100可拆卸连接,校正座200具有与第一安装部110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二安装部210,且校正座200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安装部210上的标准柱220,标准柱220位于第一安装部110及第二安装部210之间;测量件300设置于第一安装部110上,测量件300包括沿第一安装部110与第二安装部210的连线的方向上可伸缩的测头310,测头310可伸缩至与标准柱220抵接,以使测量件300测得第一测量值;其中,测量工装包括校正座200从支撑架100上拆卸后,支撑架100放置在待测工件上的测量状态,当测量工装10处于测量状态时,测头310可伸缩至与待测工件抵接,以使测量件300测得第二测量值。
如图1所示,具体地,支撑架100包括横架101及与横架101通过螺栓103连接的竖架102,第一安装部110设置于横架101上;竖架102搭在校正座200上,且第二安装部210与第一安装部110间隔设置,标准柱220设置于第二安装部210上并位于第一安装部110与第二安装部210之间,其中,标准柱220与第一安装部110可以是一体结构,也可以通过螺栓或卡扣等紧固件700连接;测量件300可以是百分表或千分表等,测量件300上的测头310与标准柱220的端面垂直设置。
如图1、图3所示,上述的测量工装在使用时,首先将支撑架100安装在校正座200上,使得测量件300的测头310与标准柱220相抵,从而使得测量件300获得第一测量值;然后再将校正座200从支撑架100上拆下,再将支撑架100放置到待测工件上,使得测量件300的测头310与待测工件抵接,从而使得测量件300获得第二测量值,通过获得第一测量值与第二测量值之间的差值,即可得出待测工件用于与测头310抵接的部分与标准柱220用于与测头310抵接的部分之间的高度差。
当上述的测量工装用来选取差速器20上的垫片时,可以先将支撑架100安装在校正座200上,使得测量件300的测头310与标准柱220相抵,从而使得测量件300获得第一测量值;然后再将支撑架100放置到差速器20上,使得测量件300的测头310与差速器20上的轴承21抵接,从而获得第二测量值,通过计算第一测量值与第二测量值之间的差值,从而得到轴承21的实际位置与标准位置之间的距离,从而换算出垫片的厚度。
需要说明的是,差速器20与支撑架100的接触部分与处于标准位置的轴承21的上端面的高度差的标准值与校正座200与支撑架100的接触部分和标准柱220的上端面的高度差一致。换而言之,测量件300获得的第一测量值即为轴承21处于标准位置时测量件300应当获得的值,而测量件300获得的第二测量值即为轴承21处于实际位置时测量件300应当获得的值。如此,通过计算第一测量值与第二测量值之间的差值,即可得到轴承21的实际位置与标准位置之间的差值,从而换算出垫片的厚度。
需要说明的是,当测头310与标准柱220抵接后,可以再进行调零,使得第一测量值在测量件300上的显示值为零,那么,测量件300测得的第二测量值即为垫片的厚度。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测量工装还包括具有抵压部410的标准件400,待测工件为差速器20,差速器20的外壳包括柱形安装部23、及套设于柱形安装部23上的轴承21,当校正座200从支撑架100上拆卸后,且支撑架100放置在差速器20上后,抵压部410用于与轴承21相抵,以使轴承21保持在预设位置,标准件400用于与测头310抵接,以使测量件300测得第二测量值。标准件400的抵压部410为环形,抵压部410环设于柱形安装部23并与轴承21的上端面相抵,如此,可以防止测量件300在测量过程中轴承21发生晃动,影响测量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测头310与轴承21之间设置了标准件400,那么,当轴承21处于标准位置时,差速器20与支撑架100的接触部分与标准件400的上端面的高度差的标准值与校正座200与支撑架100的接触部分与标准柱220的上端面的高度差一致。换而言之,测量件300获得的第一测量值即为轴承21处于标准位置时测量件300应当获得的值,而测量件300获得的第二测量值即为轴承21处于实际位置时测量件300应当获得的值。如此,由于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知道标准件400从其与轴承21接触部分至其与测头310抵接部分的高度差,然后再通过计算第一测量值与第二测量值之间的差值,即可得到轴承21的实际位置与标准位置之间的距离,从而换算出垫片的厚度。
进一步地,标准件400还设有定位部420,柱形安装部23上开设有内孔22,当校正座200从支撑架100上拆卸后,且支撑架100放置在待测工件上后,定位部420用于穿设,内孔22中并与内孔22定位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轴承21用于套设在柱形安装部23上,柱形安装部23设有内孔22,定位部420为标准件400上的定位柱,定位柱用于穿设于内孔22中,以实现标准件400与差速器20外壳的定位。且当标准件400与柱形安装部23定位后,标准件400上的抵压部410能够准确抵压在轴承21上,如此,可以防止测量件300在测量过程中轴承21发生晃动,影响测量效果。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测量工装还包括定位件500,支撑架100设有第一定位孔120,校正座200设有与第一定位孔120相对的第二定位孔230,定位件500穿设于第一定位孔120及第二定位孔230中。定位件500用于实现校正座200与支撑架100之间的定位,以保证测量精度。
具体地,定位件500为定位销,第一定位孔120开设于竖架102的底端,第二定位孔230与第一定位孔120相对。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当校正座200从支撑架100上拆卸后,且支撑架100放置在待测工件上后,定位件500还用于穿设于第一定位孔120及待测工件的第三定位孔中。如此,定位件500还可以实现支撑架100与差速器20之间的定位,以保证测量精度。
如图1、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100设有过孔130,测头310可伸缩地穿设于过孔130。测量件300的本体设置于支撑架100远离标准柱220的一侧,测量件300的测头310通过过孔130穿过支撑架100,从而能够与标准柱220抵接。
如图1、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测量工装还包括安装座600,安装座600设置于第一安装部110,测量件300与安装座600固定连接。安装座600设置于支撑架100远离标准柱220的一侧,安装座600用于固定测量件300,使得测量件300的位置保持稳定,保证测量精度。
进一步地,测量工装还包括紧固件700,安装座600设有与过孔130相对的安装孔610,测量件300包括连接部320,连接部320穿设于安装孔610中,紧固件700连接着连接部320及安装座600。紧固件700用于将测量件300固定在安装座600上,且连接部320穿过安装孔610,可以使得探头穿过过孔130。
具体地,连接部320设有第一装配孔,安装孔610的孔壁设有第二装配孔,紧固件700穿设于第一装配孔及第二装配孔。
可选地,紧固件700为螺栓,第一装配孔为螺纹孔,第二装配孔为通孔,螺栓依次穿过通孔及螺纹孔;或紧固件700为销钉,第一装配孔及第二装配孔均为销孔。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具有第一安装部;
校正座,所述校正座与所述支撑架可拆卸连接,所述校正座具有与所述第一安装部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二安装部,且所述校正座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上的标准柱,所述标准柱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及
测量件,所述测量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上,所述测量件包括沿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连线的方向上可伸缩的测头,所述测头可伸缩至与所述标准柱抵接,以使所述测量件测得第一测量值;
其中,所述测量工装包括所述校正座从所述支撑架上拆卸后,所述支撑架放置在待测工件上的测量状态,当所述测量工装处于所述测量状态时,所述测头可伸缩至与所述待测工件抵接,以使所述测量件测得第二测量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抵压部的标准件,所述待测工件包括柱形安装部、及套设于所述柱形安装部上的轴承;
当所述测量工装处于所述测量状态时,所述抵压部与所述轴承相抵,以使所述轴承保持在预设位置,且所述测头可伸缩至与所述标准件抵接,以使所述测量件测得所述第二测量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部为环形,所述抵压部环设于所述柱形安装部并与所述轴承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件还包括定位部,所述柱形安装部上开设有内孔;
当所述测量工装处于所述测量状态时,所述定位部用于穿设于所述内孔中并与所述内孔定位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件,所述支撑架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校正座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对的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及所述第二定位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测量工装处于所述测量状态时,所述定位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及所述待测工件的第三定位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上,所述测量件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件,所述支撑架设有过孔,所述安装座设有与所述过孔相对的安装孔,所述测量件还包括与所述测头活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穿设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测头可伸缩地穿设于所述过孔,所述紧固件连接着所述连接部及所述安装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有第一装配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壁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相对的第二装配孔,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装配孔及所述第二装配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件为百分表。
CN201921442713.8U 2019-08-30 2019-08-30 测量工装 Active CN2106030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42713.8U CN210603032U (zh) 2019-08-30 2019-08-30 测量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42713.8U CN210603032U (zh) 2019-08-30 2019-08-30 测量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03032U true CN210603032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689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42713.8U Active CN210603032U (zh) 2019-08-30 2019-08-30 测量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030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86740A (zh) 一种圆孔制动蹄片外圆弧综合检具
CN210603032U (zh) 测量工装
CN202522170U (zh) 透镜中心厚度测量装置
CN207180575U (zh)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器垂直度检测尺校准装置
CN112414262A (zh) 检测沉孔台阶高度的检具
CN215572666U (zh) 车门内衬板检测装置
CN209927057U (zh) 轴承密封槽深度检测仪
CN205537442U (zh) 基面距检测器具
CN211503938U (zh) 一种版辊外径测量装置
CN209961151U (zh) 同轴度检测装置
CN209181702U (zh) 一种锥孔量具
CN216954345U (zh) 一种快速检验键槽对称度的装置
CN203177784U (zh) 一种测量零件外圆尺寸及圆度的检具
CN212363066U (zh) 内齿圈检具
CN108871161B (zh) 一种用于小平面角度检测的检具总成及其使用方法
CN102937403B (zh) 大尺寸内螺纹中径比较测量仪
CN207439602U (zh) 一种用于拉力计检测的工具
CN216523596U (zh) 轴孔中心距检具
CN212390937U (zh) 测量装置
CN219935109U (zh) 一种噪声仪组合式监测平台
CN210268583U (zh) 一种用于工件长度检测的高精度检测仪
CN216283151U (zh) 一种线束端子压规测量装置
CN218628014U (zh) 一种用于风机壳体的测量检具
CN111561856B (zh) 检测电机和叶轮底面高度差的工装及其检测方法
CN210015000U (zh) 便携式地面强度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