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98491U - 锁体配合装置、车锁装置及单车或电动助力车 - Google Patents

锁体配合装置、车锁装置及单车或电动助力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98491U
CN210598491U CN201920947091.8U CN201920947091U CN210598491U CN 210598491 U CN210598491 U CN 210598491U CN 201920947091 U CN201920947091 U CN 201920947091U CN 210598491 U CN210598491 U CN 2105984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body
lock
bicycle
dial
piv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4709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磊
毛翔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unzhe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unzhe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unzhe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unzhe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4709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984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984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984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体配合装置、车锁装置及单车或电动助力车,该锁体配合装置,包括:传动装置;锁体配合件,安装于所述传动装置;和触发件,安装于所述传动装置,被配置为在外力的作用下,驱使所述锁体配合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该锁体配合装置与锁体形成车锁装置并进一步应用至单车或者电动助力车,实现了:将开关锁行为融入到单车的使用过程中,大大简化了开关锁流程,特别是用户骑行结束后,逆时针转动脚撑使其复位至地面,即可实现关锁,无需现有的额外的关锁操作;当车锁遭到破坏时,不会对内部元件造成破坏,车辆不会失联,可通过查找关锁非法移动车辆,查找到车辆;车辆遭到破坏后,更换脚撑即可重新投放使用,降低运维成本。

Description

锁体配合装置、车锁装置及单车或电动助力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车或电动助力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锁体配合装置、车锁装置及单车或电动助力车。
背景技术
现有单车或电动助力车车锁主要为车轮锁,车轮锁位于车轮上方与车架连接,通过限制车轮的旋转起到锁车的目的,车锁包括锁壳,所述锁壳一侧设置有轨道,所述轨道表面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一侧连接有锁杆,所述锁壳内部一侧设置有GPS组件,所述GPS组件一侧设置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一侧设置有电源,所述电源一侧设置有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一侧设置有止锁杆,所述锁杆表面设置有锁口,所述止锁杆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一侧设置有弹簧。当用户扫码时,车辆与用户信息匹配,车锁弹开,关锁时,用户需要向下滑动锁把手,将锁环关闭,关锁成功。
现有的车锁结构使得用户在骑车结束后,需手动锁车,无法自动锁车。
现有的车锁暴露在外面,人为破坏时一般直接破坏车锁,同时导致车辆内部元器件破坏,导致车辆失联。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新型车锁,能够在用户骑行结束后,无需关锁,将开关锁行为融入到用车过程中,并且减少人为破坏导致车辆失联的问题,降低遭破坏时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体配合装置、车锁装置及单车或电动助力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自动锁车、车锁暴露在外面导致的人为破坏车锁时车辆失联、运维成本高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锁体配合装置,包括:传动装置;锁体配合件,安装于所述传动装置;和触发件,安装于所述传动装置,被配置为在外力的作用下,驱使所述锁体配合件在第一位置和不同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传动装置的作用在于将作用于触发件的作用力传递至锁体配合件,致使锁体配合件发生运动。更具体的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根据与锁体共同使用形成车锁装置的实际情况,第一位置为锁体配合装置与锁体配合时的位置,此时锁体配合件不能移动,车锁装置处于关锁状态,第二位置为车锁装置完成开锁后锁体配合件所在的位置,此时锁体配合件与锁体脱离配合,锁体配合件能够移动。
于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传动装置包括同心的内转盘和外转盘,所述内转盘和所述外转盘滑动连接,且所述内转盘与所述外转盘之间设置有联动结构;所述锁体配合件安装于所述外转盘,所述触发件安装于所述内转盘,或者,所述锁体配合件安装于所述内转盘,所述触发件安装于所述外转盘。
进一步地,所述锁体配合件安装于所述外转盘,所述触发件安装于所述内转盘和所述外转盘。触发件安装于所述内转盘和所述外转盘形成了所述联动结构,也可以在内转盘和外转盘的滑动槽之间构设其他常见的联动结构。
进一步地,外转盘上设有第一枢轴,所述内转盘上设有第二枢轴,所述锁体配合件通过第一枢轴与所述外转盘活动连接,所述触发件通过第二枢轴与所述内转盘活动连接。
当然,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也可以相应地设置在锁体配合件和触发件上,能够实现所述锁体配合件与所述外转盘活动连接,所述触发件与所述内转盘活动连接的任何结构和方式均可以。
进一步地,外转盘上还设有第三枢轴,所述触发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枢轴配合的活动区域,所述第三枢轴设置在所述活动区域内并能够在所述活动区域内活动。
当然,第三枢轴也可以设置在触发件上,然后外转盘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枢轴配合的活动区域,第三枢轴设置在所述活动区域内并能够在所述活动区域内活动。活动区域的设置是为了外转盘在转动的过程中第三枢轴在其中活动。活动区域可以为长孔或槽,或其他不规则的孔或槽。
进一步地,活动区域为长孔或槽。
于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例中,传动装置为一转盘,所述锁体配合件与所述转盘活动连接,所述触发件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穿过转盘中心的中心轴,所述转盘可转动地安装至所述中心轴,所述触发件可转动地安装至所述中心轴。
进一步地,所述锁体配合件上设有锁槽。或者,锁体配合件上设有与锁体配合的突出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锁装置,包括锁体和上述锁体配合装置,当所述锁体配合件在第一位置时,所述锁体与所述锁体配合件配合,此时所述车锁装置处于关锁状态;当所述锁体配合件在第二位置时,所述锁体与所述锁体配合件脱离配合,此时所述车锁装置处于开锁状态。
进一步地,锁体包括电机和锁杆,当所述锁体配合件在第一位置时,所述锁杆嵌入所述锁体配合件的锁槽;当所述锁体配合件在第二位置时,所述锁杆与所述锁槽脱离配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单车或电动助力车,包括上述车锁装置,其中触发件为所述单车或电动助力车的脚撑。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单车或电动助力车的开关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关锁状态下,脚撑支撑于地面,所述锁体配合件在第一位置,锁杆嵌入所述锁体配合件的锁槽内,所述锁体配合件不能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开锁时,锁体的电机驱动所述锁杆向脱离所述锁槽的方向运动直至与所述锁槽脱离,所述脚撑在顺时针的外力作用下被打开,同时所述脚撑带动所述传动装置旋转,所述传动装置带动所述锁体配合件向下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完成开锁;
开锁状态下,锁杆与锁体配合件脱离配合,锁体配合件可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关锁时,所述脚撑在逆时针的外力作用下复位至地面,同时所述脚撑带动所述传动装置旋转,所述传动装置带动所述锁体配合件向上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锁体的电机驱动所述锁杆朝向所述锁槽的方向运动直至嵌入所述锁槽,完成关锁。
进一步地,在所述关锁状态下,脚撑支撑于地面,所述单车或电动助力车的后轮不与地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体配合装置、车锁装置及单车和电动助力车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开关锁结构,将开关锁行为融入到单车的使用过程中,大大简化了开关锁流程。特别是用户骑行结束后,逆时针转动脚撑使其复位至地面,即可实现关锁,无需现有的额外的关锁操作。
2、当车锁遭到破坏时,不会对内部元件造成破坏,车辆不会失联,可通过查找关锁非法移动车辆,查找到车辆。
3、车辆遭到破坏后,更换脚撑即可重新投放使用,降低运维成本。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锁体配合装置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车锁装置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该车锁装置处于关锁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车锁装置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该车锁装置处于开锁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单车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该单车处于关锁状态。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单车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该单车处于开锁状态。
其中,1-锁体配合件,11-锁槽,12-第一通孔,2-传动装置,21-外转盘,211-第三枢轴;212-第一枢轴,22-内转盘,221-第二枢轴,3-触发件,31-活动区域,32-第二通孔,4-锁体,41-电机,42-锁杆,43-锁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示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示出了锁体配合装置的一种实现方式,其中传动装置包括同心的内转盘和外转盘。请参考图1-3,锁体配合装置包括:传动装置2、锁体配合件1和触发件3,锁体配合件1和触发件3安装于传动装置2的不同位置,触发件3被配置为在外力的作用下,如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触发件时,会驱使锁体配合件1在第一位置和不同于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传动装置2包括同心的且滑动连接的外转盘21和内转盘22,外转盘21上设有第一枢轴212,锁体配合件1上设有与第一枢轴212配合的第一通孔12,锁体配合件1 通过第一枢轴212穿过第一通孔12实现了锁体配合件1与外转盘21的活动连接,即锁体配合件1可绕第一枢轴212转动。当然,第一枢轴也可以设于锁体配合件1上,相应的,外转盘21上设有与第一枢轴配合的第一通孔。
内转盘22上设有第二枢轴221,触发件3上设有与第二枢轴221配合的第二通孔32,触发件3通过第二枢轴221穿过第二通孔32实现了触发件3与内转盘22的活动连接,即触发件3可绕第二枢轴221转动。当然,第二枢轴也可以设于触发件3上,相应的,内转盘22上设有与第二枢轴配合的第二通孔。
外转盘21上还设有第三枢轴211,触发件3上设有与第三枢轴211配合的活动区域31,第三枢轴211设置在该活动区域内,当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触发件3时,第三枢轴211在活动区域31内活动。活动区域31可以是长孔或槽,或其他不规则的孔或槽。
锁体配合件1上还设有与锁体配合的部件,可以为一锁槽或者一突出部,在本实施例中,锁体配合件1上设有与锁体配合的锁槽。当锁体配合件1在第一位置时,锁体与锁槽配合,当锁体配合件1在第二位置时,锁体与锁槽脱离配合。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示出了锁体配合装置的另一种实现方式(未以附图示出),其中传动装置包括一个转盘。锁体配合装置包括:传动装置、锁体配合件和触发件,锁体配合件和触发件安装于传动装置的不同位置,触发件被配置为在外力的作用下,如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触发件时,会驱使锁体配合件在第一位置和不同于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传动装置包括一转盘,转盘上设有第一枢轴,锁体配合件上设有与第一枢轴配合的第一通孔,锁体配合件通过第一枢轴穿过第一通孔实现了锁体配合件与转盘的活动连接,即锁体配合件可绕第一枢轴转动。当然,第一枢轴也可以设于锁体配合件上,相应的,转盘上设有与第一枢轴配合的第一通孔。
触发件固定连接至转盘,即触发件不能相对于转盘转动,固定连接的方式有多种,包括焊接、铆接和过榫配合等,任何能够将触发件固定至转盘使触发件不能相对于转盘转动的形式或结构均适用。优选的,触发件的延长线穿过转盘的中心。
锁体配合件上设有与锁体配合的部件,可以为一锁槽或者一突出部,在本实施例中,锁体配合件上设有与锁体配合的锁槽。当锁体配合件在第一位置时,锁体与锁槽配合,当锁体配合件在第二位置时,锁体与锁槽脱离配合。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示出了锁体配合装置的另一种实现方式(未以附图示出),其中传动装置包括一中心轴和安装至该中心轴的一转盘。锁体配合装置包括:传动装置、锁体配合件和触发件,锁体配合件和触发件安装于传动装置的不同位置,触发件被配置为在外力的作用下,如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触发件时,会驱使锁体配合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传动装置包括一个中心轴和安装至该中心轴的一个转盘,转盘可绕着中心轴转动,转盘上设有第一枢轴,锁体配合件上设有与第一枢轴配合的第一通孔,锁体配合件通过第一枢轴穿过第一通孔实现了锁体配合件与转盘的活动连接,即锁体配合件可绕第一枢轴转动。当然,第一枢轴也可以设于锁体配合件上,相应的,转盘上设有与第一枢轴配合的第一通孔。
触发件一端设有第二通孔,中心轴穿过第二通孔以实现触发件可转动地安装至中心轴。
触发件在离开第二通孔的地方固定连接至转盘,即触发件不能相对于转盘转动,固定连接的方式有多种,包括焊接、铆接和过榫配合等,任何能将触发件固定至转盘使触发件不能相对于转盘转动的形式或结构均适用。
锁体配合件上设有与锁体配合的部件,可以为一锁槽或者一突出部,在本实施例中,锁体配合件上设有与锁体配合的锁槽。当锁体配合件在第一位置时,锁体与锁槽配合,当锁体配合件在第二位置时,锁体与锁槽脱离配合。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示出了车锁装置的一种实现方式,可以包括实施例1-3中的锁体配合装置中的任一种或其等同装置,本实施例以实施例1中的锁体配合装置作示例性说明。如图2-3所示,车锁装置包括锁体配合装置和锁体4,锁体配合装置为实施例1(图1) 所示的结构。锁体4包括锁壳43、电机41和锁杆42,电机41位于锁壳43内,锁杆 42与电机41连接,锁杆42的部分位于锁壳43内,另一部分位于锁壳43外。
图2示出了车锁装置在关锁状态下的锁体配合装置与锁体的关系,此时锁体配合件11在第一位置,锁杆42嵌入锁槽11,锁体配合件1不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更具体地说,锁体配合件不能上下移动。当需要对锁体装置进行开锁时,锁体4接收开锁指令,锁体4的电机41驱动锁杆42向右运动以脱离锁槽11,进而解除锁杆42对锁体配合件1上下方向的移动限制,然后触发件在顺时针的外力作用下被打开,在此过程中,触发件带动外转盘旋转,外转盘带动锁体配合件向下移动至第二位置,完成开锁,此时车锁装置处于开锁状态,具体如图3所示。
图3示出了车锁装置在开锁状态下的锁体配合装置与锁体的关系,此时锁体配合件1在第二位置,锁杆42脱离锁槽11,锁体配合件1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更具体地说,锁体配合件能够上下移动。当需要对锁体装置进行关锁时,触发件在逆时针的外力作用下复位至如图2所示的位置,在此过程中,触发件带动外转盘旋转,外转盘带动锁体配合件向上移动至第一位置,然后锁体的电机驱动所述锁杆向右运动以嵌入所述锁槽,完成关锁,此时车锁装置处于关锁状态,具体如图2所示。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示出了单车的一种实现方式,其包括实施例4中的车锁装置或其等同装置。如图4-5所示,车锁装置安装于单车上。在本实施例中,锁体配合件安装至车架中管,触发件形成单车的脚撑。本实施中的单车也可以替换成电动助力车。
图4为单车在关锁状态下的示意图,即车锁装置处于关锁状态,此时锁体配合件 1在第一位置,锁杆42嵌入锁槽11,脚撑被锁死,不能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致使所述锁体配合件1不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当用户需要使用单车时,单车接收开锁指令,锁体4的电机41驱动锁杆42向脱离锁槽11的方向运动直至与锁槽11脱离,进而解除锁杆42对锁体配合件1上下方向的移动限制,然后顺时针打开脚撑,与此同时脚撑带动外转盘旋转,外转盘带动锁体配合件沿着车架中管向下移动至第二位置,完成开锁,此时单车处于开锁状态,可供用户骑行,具体如图5所示。
图5为单车在开锁状态下的示意图,即车锁装置处于开锁状态,此时锁体配合件1在第二位置,锁杆42脱离锁槽11,锁体配合件1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当用户骑行结束后,用户将脚撑复位至地面停车,即可完成锁车,无需再进行额外的锁车操作。更具体的,用户骑行结束后,逆时针转动脚撑使脚撑复位至地面停车 (如图4所示状态),在此过程中,脚撑带动外转盘旋转,外转盘带动锁体配合件沿着车架中管向上移动至第一位置,然后锁体的电机驱动锁杆朝向锁槽的方向运动直至嵌入锁槽,脚撑锁死,完成关锁,此时单车处于关锁状态,具体如图4所示。
本实施例中的脚撑也可以设计成,在关锁状态下,单车或电动助力车的后轮不与地面接触。例如,将脚撑的长度设计成大于后轮的半径等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开关锁结构,将开关锁行为融入到单车的使用过程中,大大简化了开关锁流程。特别是用户骑行结束后,逆时针转动脚撑使其复位至地面,即可实现关锁,无需现有的额外的关锁操作。
当车锁遭到破坏时,不会对内部元件造成破坏,单车或电动助力车不会失联,可通过查找关锁后非法移动的单车或电动助力车,查找到单车或电动助力车。
单车或电动助力车遭到破坏后,更换脚撑即可重新投放使用,降低运维成本。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2)

1.一种锁体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动装置;
锁体配合件,安装于所述传动装置;和
触发件,安装于所述传动装置,被配置为在外力的作用下,驱使所述锁体配合件在第一位置和不同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同心的内转盘和外转盘,所述内转盘和所述外转盘滑动连接,且所述内转盘与所述外转盘之间设置有联动结构;
所述锁体配合件安装于所述外转盘,所述触发件安装于所述内转盘,或者,所述锁体配合件安装于所述内转盘,所述触发件安装于所述外转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体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配合件安装于所述外转盘,所述触发件安装于所述内转盘和所述外转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体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盘上设有第一枢轴,所述内转盘上设有第二枢轴,所述锁体配合件通过第一枢轴与所述外转盘活动连接,所述触发件通过第二枢轴与所述内转盘活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体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盘上还设有第三枢轴,所述触发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枢轴配合的活动区域,所述第三枢轴设置在所述活动区域内并能够在所述活动区域内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体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区域为长孔或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为一转盘,所述锁体配合件与所述转盘活动连接,所述触发件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体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穿过所述转盘中心的中心轴,所述转盘可转动地安装至所述中心轴,所述触发件可转动地安装至所述中心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配合件上设有锁槽或突出部。
10.一种车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锁体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锁体配合装置,当所述锁体配合件在第一位置时,所述锁体与所述锁体配合件配合,此时所述车锁装置处于关锁状态;当所述锁体配合件在第二位置时,所述锁体与所述锁体配合件脱离配合,此时所述车锁装置处于开锁状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包括电机和锁杆,当所述锁体配合件在第一位置时,所述锁杆嵌入所述锁体配合件的锁槽;当所述锁体配合件在第二位置时,所述锁杆与所述锁槽脱离配合。
12.一种单车或电动助力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车锁装置,其中所述触发件为所述单车或电动助力车的脚撑。
CN201920947091.8U 2019-06-21 2019-06-21 锁体配合装置、车锁装置及单车或电动助力车 Active CN2105984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7091.8U CN210598491U (zh) 2019-06-21 2019-06-21 锁体配合装置、车锁装置及单车或电动助力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7091.8U CN210598491U (zh) 2019-06-21 2019-06-21 锁体配合装置、车锁装置及单车或电动助力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98491U true CN210598491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689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47091.8U Active CN210598491U (zh) 2019-06-21 2019-06-21 锁体配合装置、车锁装置及单车或电动助力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984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9087A (zh) * 2019-06-21 2019-08-23 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锁体配合装置、车锁装置及单车和电动助力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9087A (zh) * 2019-06-21 2019-08-23 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锁体配合装置、车锁装置及单车和电动助力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58378B (zh) 感应式摩托车主开关锁具
CN108278052B (zh) 开关锁机构和锁具组件以及车辆
CN102918220B (zh) 多重开启门锁机构
CN210598491U (zh) 锁体配合装置、车锁装置及单车或电动助力车
JP2008533333A (ja) 自動車のロッキングシステムのための解放自在なロック
JP3788968B2 (ja) 電気錠
JP2019094754A (ja) 自転車用スマートロック制御構造
US5460417A (en) Tubular lock assembly
CN104948022B (zh) 高强度u型密码锁
CN208294289U (zh) 开关锁机构和锁具组件以及车辆
CN210105501U (zh) 叶片锁芯、锁具及电脑钥匙
TWM541496U (zh) 可上鎖的鎖蓋總成
KR101912381B1 (ko) 디지털 도어락
CN107837150B (zh) 轮毂电机驱动状态调整装置
TWI588343B (zh) Vehicle lock cover assembly
JP4158063B2 (ja) 自転車用ハンドルロック錠
CN210598467U (zh) 一种锁体、车辆及共享车辆系统
TWI657946B (zh) Vehicle lock device
SE0300984D0 (sv) Elektrisk styrd roddarenhet samt låsanordning innefattande sådan enhet
JP5358818B2 (ja) 扉用の施解錠装置
TWI609125B (zh) Lockable lock cover assembly
CN213539998U (zh) 一种旋转式密码门锁
CN213428743U (zh) 一种伞调节机构
CN214012807U (zh) 一键按压的开关锁
CN110439365B (zh) 一种可反锁的执手门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