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92409U - 螺旋桨组件及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螺旋桨组件及飞行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592409U CN210592409U CN201921475985.8U CN201921475985U CN210592409U CN 210592409 U CN210592409 U CN 210592409U CN 201921475985 U CN201921475985 U CN 201921475985U CN 210592409 U CN210592409 U CN 2105924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butting
- plate
- block
- propeller
- installation sp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5473 Communicable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5181 infectious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螺旋桨组件及飞行器。该螺旋桨组件包括:螺旋桨,设有安装空间,安装空间内设有与螺旋桨连接的抵接板;连接模块,包括连接板、抵接块以及弹性件,抵接块连接于连接板并伸入安装空间,抵接板位于连接板与抵接块之间且与抵接块抵接,弹性件的一端与连接板抵接或固定,另一端与螺旋桨抵接;抵接板设有第一限位件,抵接块设有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共同配合对抵接板和抵接块在沿安装空间的周向上进行限位。需要单独拆卸螺旋桨时,仅需按压螺旋桨使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脱离配合,然后适当旋转螺旋桨,使抵接板与抵接块之间错开即可,该螺旋桨组件中螺旋桨的拆卸及安装十分简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旋桨组件及飞行器。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非载人飞行器,其还可以由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操作。
由于不需要特定的工作人员驾驶,所以无人机能够承担一些危险或者重复性的工作。目前,无人机技术已经成熟地民用化,并广泛运用于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等等诸多技术领域。
无人机一般包括机身和固定于机身的螺旋桨,其中,螺旋桨用于将飞行器的驱动电机或者发动机中转子的转动转化为推动力,从而为飞行器提供飞行的动力。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目前,螺旋桨一般采用螺纹紧配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在装配或者拆卸螺旋桨时,用户需要借助外部的拆卸工具,而这一方面降低了无人机制造商的生产效率,另一方便也不方便用户自己拆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螺旋桨组件及飞行器,以解决目前的螺旋桨拆装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螺旋桨组件,包括:
螺旋桨,所述螺旋桨设有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内设有与所述螺旋桨连接的抵接板;以及
连接模块,包括连接板、抵接块以及弹性件,所述抵接块连接于所述连接板并伸入所述安装空间,沿所述安装空间的轴向,所述抵接板位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抵接块之间且与所述抵接块抵接,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抵接或固定,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旋桨抵接;
所述抵接板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抵接块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件相适配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共同配合对所述抵接板和所述抵接块在沿所述安装空间的周向上进行限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螺旋桨包括桨叶座,所述桨叶座设有所述安装空间;
所述抵接板包括第一抵接板,所述第一抵接板设于所述安装空间的侧壁;
所述抵接块包括第一抵接块,所述第一抵接块连接于所述连接板并伸入所述安装空间,沿所述安装空间的轴向,所述第一抵接板位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抵接块之间且与所述第一抵接块抵接;
所述第一抵接板设有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抵接块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件相适配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中的一个为凸起,所述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中的另一个为与所述凸起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凸起插入所述凹槽,以对所述第一抵接板和所述第一抵接块在沿所述安装空间的周向上进行限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抵接板和所述第一抵接块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抵接板关于所述安装空间的轴线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第一抵接块与所述第一抵接板一一对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两个第一抵接块之间具有两个第一间隙,两个所述第一间隙分别用于供两个所述第一抵接板越过所述第一抵接块并进入所述第一抵接块与所述连接板之间的空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螺旋桨还包括轴套,所述轴套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所述抵接板包括第二抵接板,所述第二抵接板设于所述轴套的外壁;
所述抵接块包括第二抵接块,所述第二抵接块连接于所述连接板并伸入所述安装空间,沿所述安装空间的轴向,所述第二抵接板位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抵接块之间且与所述第二抵接块抵接;
所述第二抵接板设有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抵接块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件相适配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中的一个为凸起,所述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中的另一个为与所述凸起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凸起插入所述凹槽,以对所述第二抵接板和所述第二抵接块在沿所述安装空间的周向上进行限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二抵接板的数量和第二抵接块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抵接板关于所述安装空间的轴线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第二抵接块与所述第二抵接板一一对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两个第二抵接块之间具有两个第二间隙,两个所述第二间隙分别用于供两个所述第二抵接板越过所述第二抵接块并进入所述第二抵接块与所述连接板之间的空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螺旋桨还包括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设于所述安装空间的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一抵接板的一端;
所述第一限位板用于在所述第一抵接板与所述第一抵接块上相适配的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位置对应时,与所述第一抵接块抵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螺旋桨还包括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设于所述轴套的外壁且位于所述第二抵接板的一端;
所述第二限位板用于在所述第二抵接板与所述第二抵接块上相适配的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位置对应时,与所述第二抵接块抵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抵接或固定,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轴套的一端抵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弹性件为变直径弹簧,所述连接板背离所述第二抵接块的一端设有固定槽,所述弹簧的第一端部固定于所述固定槽,所述弹簧的第二端部与所述轴套抵接,所述第一端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端部的直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还包括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转子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飞行器,包括机身,以及上述的螺旋桨组件,所述螺旋桨组件固定于所述机身。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螺旋桨组件包括螺旋桨和连接模块;其中,螺旋桨包括桨叶座,其内设有安装空间,该安装空间内设有与该螺旋桨连接的抵接板;连接模块包括连接板、弹性件以及抵接块,弹性件的一端与连接板抵接或固定,另一端与螺旋桨抵接,抵接块连接于连接板并伸入安装空间,沿该安装空间的轴向,抵接板位于连接板与抵接块之间且与抵接块抵接。抵接板设有第一限位件,抵接块设有第二限位件,两者通过该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实现周向的限位。
与目前通过螺纹紧配方式进行固定连接的螺旋桨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螺旋桨组件通过弹性件、抵接板及抵接块实现连接板与螺旋桨之间的轴向的相对固定,同时通过抵接板与抵接块上相互适配的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实现抵接块与螺旋桨之间周向的固定,即是连接板与螺旋桨之间周向的固定。连接板可用于与飞行器的驱动模块连接,需要单独拆卸螺旋桨时,仅需按压螺旋桨使上述的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脱离配合,然后适当旋转螺旋桨,使抵接板与抵接块之间错开即可,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螺旋桨组件的拆卸方式十分简单;安装螺旋桨的方式与拆卸螺旋桨的方式恰好相反,在此不赘述,同理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螺旋桨组件的安装方式亦十分简单。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螺旋桨组件的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螺旋桨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螺旋桨隐藏顶盖后的一个方向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图3中螺旋桨沿A-A线剖切示意图;
图5图1中连接板与抵接块连接关系的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6图1中连接板与抵接块连接关系的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驱动模块的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7中驱动模块的一个方向的剖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固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在本说明书中,所述“安装”包括焊接、螺接、卡接、粘合等方式将某一元件或装置固定或限制于特定位置或地方,所述元件或装置可在特定位置或地方保持不动也可在限定范围内活动,所述元件或装置固定或限制于特定位置或地方后可进行拆卸也可不能进行拆卸,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2,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螺旋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以及分解示意图,该螺旋桨组件包括螺旋桨100、连接模块200以及驱动模块300。其中,连接模块200的一端与上述螺旋桨100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模块300连接,该连接模块200能够将驱动模块300输出的转动传递给螺旋桨100,以使螺旋桨100转动并为飞行器提供飞行的动力。
对于上述螺旋桨100,请参照图3与图4,其示出了螺旋桨100隐藏顶盖后的一个方向的局部示意图,以及沿A-A线方向的剖切示意图,请同时结合图1与图2,螺旋桨100包括桨叶座110、轴套120、桨叶130以及顶盖140。桨叶座110整体呈筒状结构,其内部设有一安装空间111,本实施例中,该安装空间呈圆柱形,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该安装空间还可以是其他形状。轴套120设于上述安装空间111内,其整体呈轴状结构,轴套120远离顶盖140的一端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安装孔,该安装孔用以与上述驱动模块300上的转轴配合。在本实施例中,轴套120的轴线与安装空间111的轴线共线,并通过整体沿安装空间111的径向延伸的一对连接肋板121与桨叶座110连接固定,优选的,上述一对连接肋板121关于轴套120的轴线呈中心对称。两个桨叶130固接于桨叶座110的外壁,且该两个桨叶130相对于桨叶座110的轴线呈中心对称,以使螺旋桨100在转动时能够稳定地为飞行器提供推动力。顶盖140固接于桨叶座110的一个端面,以密封桨叶座110的一端,从而起到防水、防尘等保护效果;此外,顶盖140的设置还能使螺旋桨100的外观更具美感。
为实现与连接模块200之间的相对固定,上述螺旋桨100的安装空间111还设有用以与连接模块200连接的抵接板,在本实施中,上述抵接板包括第一抵接板112和第二抵接板122,第一抵接板112与第二抵接板122位于相同扇区且两者之间由一环形空间分隔开。
对于上述第一抵接板112,请参照图3,同时结合图1、图2及图4,该第一抵接板112固设于安装空间111的内壁,即是桨叶座110的内侧壁,第一抵接板112沿安装空间111的周向延伸。对于上述第二抵接板122,请继续参照图3,同时结合图1、图2及图4,第二抵接板122固设于轴套120的外壁且整体沿安装空间111的周向延伸。
本实施例中,第一抵接板112的数量为两个,该两个第一抵接板112以安装空间111的轴线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两第一抵接板112之间沿安装空间111的周向具有间隙,该间隙形成螺旋桨100的第一入口;第二抵接板122的数量为两个,该两个第二抵接板122以安装空间111的轴线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两第二抵接板122之间沿安装空间111的周向具有间隙,该间隙形成螺旋桨100的第二入口。同时,沿安装空间111的轴向,第一抵接板112与第二抵接板122的位置相对应;沿安装空间111的周向,第一抵接板112与第二抵接板122的位置也相对应,第一抵接板112与第二抵接板122被一环形空间分隔开。上述第一抵接板112与第二抵接板122之间位置关系的设置一方面便于螺旋桨100自身以及连接模块200的成型,另一方面也能够使螺旋桨100与连接模块200的装配更简便。
对于上述连接模块200,请参照图5和图6,其分别示出了连接板210与抵接块230连接关系的两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请同时结合图1至图4,连接模块200包括连接板210、连接筋220、抵接块230、弹性件240以及紧固螺钉250。
具体的,连接板210整体呈一板状结构,其一端连接有上述连接筋220,另一端的端面设有环形的固定槽211,连接板210的中部还设有贯穿的通孔,该通孔与固定槽211同轴设置。连接筋220自连接板210远离固定槽211的一端的端面垂直延伸,其远离连接板210的一端与上述抵接块230连接。抵接块230整体与连接筋220垂直相接,且被连接筋220分隔成远离连接板210的轴线的第一抵接块231,以及靠近连接板210的轴线的第二抵接块232,即是:第一抵接块231固设于连接筋220的外壁,第二抵接块232固设于连接筋220的内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抵接块231的数量为两个,且关于连接板210的轴线中心对称,以与上述第一抵接板112相对应,同时沿连接板210的周向,两第一抵接块231之间具有两个第一间隙。第二抵接块232的数量为两个,且关于连接板210的轴线中心对称,以与第二抵接板122相对应,同时沿连接板210的周向,两第二抵接块232之间具有两个第二间隙。沿安装空间111的轴向,第一抵接板112伸入安装空间111并位于第一抵接块231与连接板210之间,同时第一抵接板112与第一抵接块231抵接;沿安装空间111的轴向,第二抵接板122伸入安装空间111并位于第二抵接块232与连接板210之间,同时第二抵接板122与第二抵接块232抵接。
弹性件240的一端与连接板210抵接或固定,另一端与螺旋桨100抵接,以实现上述的第一抵接板112与第一抵接块231抵接、第二抵接板122与第二抵接块232抵接。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40为变直径弹簧,该变直径弹簧的第一端部设于上述固定槽211且与连接板210相对固定,变直径弹簧的第二端部与轴套120抵接,其中,该第一端部的直径大于第二端部的直径。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240还可以是橡胶、塑胶等弹性材料,只要其能够使螺旋桨100在其弹性作用下使第一抵接板112与第一抵接块231抵接,第二抵接板122与第二抵接块232抵接即可。
进一步的,为使螺旋桨100在装配结束之后相对连接模块200周向固定,第一抵接板112靠近第一抵接块231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件113,第一抵接块231靠近第一抵接板112的一端设有与上述第一限位件113相适配的第二限位件233,第一限位件113与第二限位件233共同配合以对第一抵接板112和第一抵接块231在沿安装空间111的周向上进行限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113为凸起;第二限位件为凹槽,优选的,该凹槽沿安装空间111的轴线方向整体贯通第一抵接块231。上述凸起插入上述凹槽,以使连接模块200与螺旋桨100之间沿安装空间111的周向相对固定。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113也可以是凹槽,相应的,第二限位件233为与该凹槽相适配的凸起。
更进一步的,为完善螺旋桨100的定位固定,同时减小上述凸起在螺旋桨100转动过程中承受的剪切力以及该过程中凹槽承受的挤压力,该螺旋桨100组件在第二抵接板122上设有第一限位件123,在第二抵接块232上还设有第二限位件234,第一限位件123与第二限位件234共同配合以对第二抵接板122和第二抵接块232在沿安装空间111的周向上进行限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123为凸起,第二限位件234为凹槽,优选的,该凹槽整体贯通第二抵接块232;上述凸起插入上述凹槽,以使连接模块200与螺旋桨100之间沿安装空间111的周向相对固定,同时由于凸起数量的增加,其能够降低第一抵接板112上的凸起所承受的剪切力,有助于提升螺旋桨100的使用寿命。
装配连接模块200与螺旋桨100时,需要先将螺旋桨100的第一入口与第二入口分别对准连接模块200的第一抵接块与第二抵接块,同时连接模块200的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分别对准螺旋桨100上的第一抵接板112与第二抵接板122,之后下压螺旋桨100直至第一抵接块231及第二抵接块232沿安装空间的轴向整体越过第一抵接板112与第二抵接板122,然后再转动螺旋桨100至第一抵接板112与第一抵接块231上的第一限位件113与第二限位件233对应、第二抵接板122与第二抵接块232上的第一限位件123与第二限位件234对应。由于在拆装过程中,顶盖140将阻挡用户的视野,用户并不清楚螺旋桨100转动至何时,第一限位件113与第二限位件233对应、第一限位件123与第二限位件234对应,进一步的,为克服该不足,本螺旋桨100还设有限位板114。该限位板114包括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其中第一限位板与第一抵接板112对应,第二限位板与第二抵接板122对应。具体的,第一限位板设于安装空间111的内壁,且沿安装空间111的周向位于第一抵接板112的一端,第一限位板沿安装空间的轴向自第一抵接板112向顶盖140的延伸;第二限位板设于轴套120的外壁,且沿安装空间111的周向位于第二抵接板122靠近上述第一限位板的一端,第二限位板沿安装空间的轴向自第二抵接板122向顶盖140的延伸。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为相同的限位板114,限位板114的一端与安装空间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轴套120的外壁连接。当第一抵接块231及第二抵接块232分别自第一入口与第二入口相对转动至与上述限位板114抵持时,各第一限位件与相应的第二限位件对应。此外,限位板114也能够起到与连接肋板121相同的效果,即连接桨叶座110与轴套120,并强化两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对于上述驱动模块300,请参照图7与图8,其分别示出了驱动模块300的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以及一个方向的立体剖切示意图,请同时结合图1至图6,驱动模块300包括定子310、转子320与转轴330,其中转轴330与转子320固定,两者能够绕定子310的轴线共同转动。
转子320的端部与上述连接板210固定连接,具体的,转子331靠近连接板210的一端设有一对定位孔321,连接板背离上述第一抵接块231及第二抵接块232的一端设有与该一对定位孔321相适配的定位柱212,连接模块200与驱动模块300通过该一对定位孔321及该一对定位柱212完成两者的定位过程。此外,转子331靠近连接板210的一端还设有一对螺纹孔322,连接板210背离第一抵接块231及第二抵接块232的一端设有与该一对螺纹孔322相适配的过孔213,上述紧固螺钉250穿过上述过孔与转子320螺纹连接,以将连接板210固定安装于上述转子320,同时将弹性件240的一端抵接固定于上述固定槽211。
以下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旋桨组件的装配及拆卸过程进行简要说明:
装配该螺旋桨100的过程中,首先将弹性件240套接于转轴330上,且弹性件240的第一端部置于转子320的端面;之后,通过连接板210上的通孔将连接板210套设于转轴330上,同时将连接板210上的定位柱212对准转子320上的定位孔321,此时,弹性件240的第一端部恰好容置于固定槽211,再利用紧固螺钉250将连接板210固定于转子320;然后,将螺旋桨100的第一入口与第二入口分别对准第一抵接块231与第二抵接块232,同时,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恰好分别对准第一抵接板112与第二抵接板122;接下来,下压螺旋桨100,轴套120上的安装孔与该转轴330同轴配合,同时轴套120与弹性件240抵持,继续按压螺旋桨100以使螺旋桨100克服弹性件240的作用力靠近连接板210,直至第一抵接板112与第二抵接板122沿桨叶座110的轴向分别越过第一抵接块231与第二抵接块232并进入到连接板与相应的抵接块之间的空间;接下来,旋转螺旋桨100,直至限位板114运动至与第一抵接块231及第二抵接块232抵持,此时第一抵接板112上的第一限位件113与第一抵接块231上的第二限位件233对应,第二抵接板上的第一限位件123与第二抵接块232上的第二限位件对应;最后,释放之前施加的压力,第一抵接板112与第一抵接块231抵接,同时第一限位件113与第二限位件233配合,第二抵接板122与第二抵接块232抵接,同时第一限位件123与第二限位件234配合;至此,螺旋桨100、连接模块200以及驱动模块300完成装配过程。
拆卸螺旋桨100的过程与安装其的过程恰好相反,由于第二抵接板122与第一抵接板112的运动过程基本相同,为使论述的过程更简洁,以下均与第一抵接板112为例进行说明。具体的,首先施加一个压力,使螺旋桨100向靠近连接板210的方向运动,直至第一抵接板112上的第一限位件113完全离开第一抵接块231的第二限位件233;之后,转动螺旋桨100以使限位板114背离相应第一抵接块231,直至第一抵接板112与第一抵接块231完全错开,此时,第一抵接板112与上述第一间隙对应,第一抵接块231与第一入口对应;接下来释放之前施加的压力,则螺旋桨100将在弹性件240的作用下复位并与连接模块分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螺旋桨组件包括螺旋桨100、连接模块200及驱动模块300。其中,螺旋桨100包括桨叶座110及轴套120,该桨叶座110设有安装空间111,轴套120设于该安装空间111,安装空间111内设有与安装空间111侧壁连接的第一抵接板112以及与轴套120外壁连接的第二抵接板122;连接模块200包括连接板210、分别与连接板210连接的第一抵接块231和第二抵接块232,以及弹性件240,连接板210固定于驱动模块300的转子320,弹性件240一端与连接板210相对固定,另一端与轴套120抵接以使第一抵接板112与第一抵接块231抵接,第二抵接板122与第二抵接块232抵接,从而实现连接模块与螺旋桨100之间沿桨叶座110轴向上的固定;并通过第一限位件113与第二限位件233,以及第一限位件123与第二限位件234,实现螺旋桨100与连接模块200沿桨叶座110的周向上的固定。需要拆卸螺旋桨时,仅需给螺旋桨100使上述各第一限位件与相应的第二限位件分离,然后适当旋转螺旋桨100,使第一抵接板112与第一抵接块231之间错开、第二抵接板122与第二抵接块232之间错开即可,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螺旋桨组件的拆卸方式十分简单;同理,安装该螺旋桨100的方式与拆卸螺旋桨100的方式亦十分简单。
此外,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飞行器,该飞行器包括机身和上述的螺旋桨组件,该螺旋桨组件固定于上述机身。由于该飞行器包括了上述的螺旋桨组件,该飞行器装配以及拆卸螺旋桨都十分简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螺旋桨,所述螺旋桨设有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内设有与所述螺旋桨连接的抵接板;以及
连接模块,包括连接板、抵接块以及弹性件,所述抵接块连接于所述连接板并伸入所述安装空间,沿所述安装空间的轴向,所述抵接板位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抵接块之间且与所述抵接块抵接,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抵接或固定,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旋桨抵接;
所述抵接板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抵接块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件相适配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共同配合对所述抵接板和所述抵接块在沿所述安装空间的周向上进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桨包括桨叶座,所述桨叶座设有所述安装空间;
所述抵接板包括第一抵接板,所述第一抵接板设于所述安装空间的侧壁;
所述抵接块包括第一抵接块,所述第一抵接块连接于所述连接板并伸入所述安装空间,沿所述安装空间的轴向,所述第一抵接板位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抵接块之间且与所述第一抵接块抵接;
所述第一抵接板设有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抵接块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件相适配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中的一个为凸起,所述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中的另一个为与所述凸起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凸起插入所述凹槽,以对所述第一抵接板和所述第一抵接块在沿所述安装空间的周向上进行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板和所述第一抵接块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抵接板关于所述安装空间的轴线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第一抵接块与所述第一抵接板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抵接块之间具有两个第一间隙,两个所述第一间隙分别用于供两个所述第一抵接板越过所述第一抵接块并进入所述第一抵接块与所述连接板之间的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桨还包括轴套,所述轴套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所述抵接板包括第二抵接板,所述第二抵接板设于所述轴套的外壁;
所述抵接块包括第二抵接块,所述第二抵接块连接于所述连接板并伸入所述安装空间,沿所述安装空间的轴向,所述第二抵接板位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抵接块之间且与所述第二抵接块抵接;
所述第二抵接板设有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抵接块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件相适配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中的一个为凸起,所述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中的另一个为与所述凸起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凸起插入所述凹槽,以对所述第二抵接板和所述第二抵接块在沿所述安装空间的周向上进行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抵接板的数量和第二抵接块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抵接板关于所述安装空间的轴线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第二抵接块与所述第二抵接板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二抵接块之间具有两个第二间隙,两个所述第二间隙分别用于供两个所述第二抵接板越过所述第二抵接块并进入所述第二抵接块与所述连接板之间的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还包括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设于所述安装空间的侧壁且沿所述安装空间的周向位于所述第一抵接板的一端;
所述第一限位板用于在所述第一抵接板与所述第一抵接块上相适配的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位置对应时,与所述第一抵接块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还包括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设于所述轴套的外壁且沿所述安装空间的周向位于所述第二抵接板的一端;
所述第二限位板用于在所述第二抵接板与所述第二抵接块上相适配的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位置对应时,与所述第二抵接块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抵接或固定,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轴套的一端抵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变直径弹簧,所述连接板背离所述第二抵接块的一端设有固定槽,所述弹簧的第一端部固定于所述固定槽,所述弹簧的第二端部与所述轴套抵接,所述第一端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端部的直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转子连接。
13.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螺旋桨组件,所述螺旋桨组件固定于所述机身。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75985.8U CN210592409U (zh) | 2019-09-05 | 2019-09-05 | 螺旋桨组件及飞行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75985.8U CN210592409U (zh) | 2019-09-05 | 2019-09-05 | 螺旋桨组件及飞行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592409U true CN210592409U (zh) | 2020-05-22 |
Family
ID=70716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475985.8U Active CN210592409U (zh) | 2019-09-05 | 2019-09-05 | 螺旋桨组件及飞行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592409U (zh) |
-
2019
- 2019-09-05 CN CN201921475985.8U patent/CN21059240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U2015341237B2 (en) | Rotorcraft and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for motor | |
CN108001668A (zh) | 螺旋桨、螺旋桨套件、动力组件、动力套件及无人机 | |
CN109398692B (zh) | 一种螺旋桨、动力系统以及无人飞行器 | |
US20180186017A1 (en) | Joint structure and robot | |
CN118579293A (zh) | 一种折叠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机 | |
CN210592409U (zh) | 螺旋桨组件及飞行器 | |
CN204998753U (zh) | 环形锁扣快拆螺旋桨机构 | |
CN107985585B (zh) | 一种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机 | |
CN106428539B (zh) | 具有快速拆解机翼功能的无人机 | |
CN109677596B (zh) | 一种便于桨叶更换的无人飞行装置 | |
KR101819127B1 (ko) | 원심팬 | |
WO2022236820A1 (zh) | 螺旋桨、动力装置、动力系统及无人飞行器 | |
US20210062818A1 (en) | Fan Blade Support Assembly for Fan Blade, Air Duct Assembly and Air Conditioner | |
CN211223863U (zh) | 一种便于拆装和调节的无人机旋翼结构 | |
CN211642577U (zh) |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无人机机臂 | |
US20210094689A1 (en) | Frame and uav | |
CN108775627B (zh) | 轴承胶圈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1405744U (zh) | 连接端盖及一体式减速电机 | |
CN209938925U (zh) |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机臂 | |
KR101819125B1 (ko) | 조립이 용이한 원심팬 | |
CN215719794U (zh) | 一种用于风扇电机外转子与叶叉快速安装的连接结构 | |
CN221214642U (zh) | 一种可快拆的无人机螺旋桨机构及无人机 | |
CN109703745B (zh) | 桨夹、折叠桨及动力组件 | |
CN108275258B (zh) | 一种固定结构及多旋翼无人机 | |
CN107288926B (zh) | 一种分体式叶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518000 1901, office building 4, Chongwen garden, No. 1, tangling Road, Fuguang community, Taoyu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Botan Intellig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Jinhuafa Factory Building, East Second Ring Road, Longhua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henha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