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76562U - 板对板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板对板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76562U
CN210576562U CN201921206975.4U CN201921206975U CN210576562U CN 210576562 U CN210576562 U CN 210576562U CN 201921206975 U CN201921206975 U CN 201921206975U CN 210576562 U CN210576562 U CN 2105765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board
centre gripping
board connector
fem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0697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玉乐
葛明琪
李仁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wei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wei Precision Connector Co ltd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wei Precision Connector Co ltd,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wei Precision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0697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765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765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765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板对板连接器,包括设有公端子的公座及设有母端子的母座,母端子包括相连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公端子包括相连的第一抵持臂与第二抵持臂,第一抵持臂与第二抵持臂均位于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第一抵持臂抵触第一夹持臂,第二抵持臂抵触第二夹持臂,第一夹持臂的宽度分别大于第二夹持臂的宽度及第一抵持臂的宽度,第二抵持臂的宽度分大于第二夹持臂的宽度及第一抵持臂的宽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对板连接器,在保证机械性能及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提高了特性阻抗,从而提高了电学性能。

Description

板对板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板对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板对板连接器是目前所有连接器产品类型中传输能力最强的连接器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通信网络、金融制造、电梯、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办公设备、家电、军工制造等行业。
现有的板对板射频连接器在传输信号时,公母端子连接结构存在容性偏大、阻抗偏低的问题,以致于电学性能偏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学性能好的板对板连接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板对板连接器,包括设有公端子的公座及设有母端子的母座,母端子包括相连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公端子包括相连的第一抵持臂与第二抵持臂,第一抵持臂与第二抵持臂均位于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第一抵持臂抵触第一夹持臂,第二抵持臂抵触第二夹持臂,第一夹持臂的宽度分别大于第二夹持臂的宽度及第一抵持臂的宽度,第二抵持臂的宽度分大于第二夹持臂的宽度及第一抵持臂的宽度。
进一步的,第一夹持臂嵌于所述母座内,第二抵持臂嵌于公座内。
进一步的,所述母端子还包括焊脚和竖向臂,第一夹持臂的顶端朝外翻折并延伸形成所述竖向臂,所述竖向臂的底端朝外弯折形成所述焊脚。
进一步的,所述母座包括第一填充部,所述第一填充部填充于所述竖向臂与所述第一夹持臂之间。
进一步的,第一填充部的底端靠近所述焊脚的一侧设有收容槽。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臂与所述第一夹持臂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母端子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过渡段及第二段,第一段的宽度大于第二段的宽度,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一夹持臂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母座还包括第二填充部,所述连接臂的一部分架设于所述第二填充部上,所述第二段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填充部的底面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的,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公座上的第一屏蔽框以及套设在所述母座上的第二屏蔽框,所述第二屏蔽框位于所述第一屏蔽框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屏蔽框上设有朝外侧凸出的中空结构的封闭凸包,所述第一屏蔽框上设有用于避位所述封闭凸包的避位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夹持臂与第一抵持臂以及第二夹持臂与第二抵持臂耦合面积小,根据平板电容的原理可知平板耦合面积越小,则容性越小,而容性越小则公母端子连接结构的特性阻抗越大,从而提高了板对板连接器的电学性能;而且,由于第一夹持臂以及第二抵持臂宽度稍大,可令第一夹持臂与第二抵持臂具备较好的机械性能,能够与公座或母座形成良好的固定,从而保证了板对板连接器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对板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对板连接器中的母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对板连接器中的母端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对板连接器中的公母端子连接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对板连接器中的公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对板连接器中的母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公座;2、公端子;3、母座;4、母端子;5、第一屏蔽框;6、第二屏蔽框;7、第一夹持臂;8、第二夹持臂;9、第一抵持臂;10、第二抵持臂;
11、焊脚;12、竖向臂;13、连接臂;14、第一段;15、过渡段;16、第二段;17、封闭凸包;18、避位槽;19、第一填充部;20、收容槽;21、第二填充部;22、支撑凸起;23、第一法兰边;24、第二法兰边;25、第三法兰边;26、圆弧角;27、圆弧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第一夹持臂的宽度大且与第一抵持臂的耦合面积小,第二抵持臂的宽度大且与第二夹持臂的耦合面积小,在保证公母端子机械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了公母端子连接结构的容性,提高了特性阻抗。
请参照图1至图6,板对板连接器,包括设有公端子2的公座1及设有母端子4的母座3,母端子4包括相连的第一夹持臂7和第二夹持臂8,公端子2包括相连的第一抵持臂9与第二抵持臂10,第一抵持臂9与第二抵持臂10均位于第一夹持臂7和第二夹持臂8之间,第一抵持臂9抵触第一夹持臂7,第二抵持臂10抵触第二夹持臂8,第一夹持臂7的宽度分别大于第二夹持臂8的宽度及第一抵持臂9的宽度,第二抵持臂10的宽度分大于第二夹持臂8的宽度及第一抵持臂9的宽度。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夹持臂7与第一抵持臂9以及第二夹持臂8与第二抵持臂10耦合面积小,根据平板电容的原理可知平板耦合面积越小,则容性越小,而容性越小则公母端子连接结构的特性阻抗越大,从而提高了板对板连接器的电学性能;而且,由于第一夹持臂7以及第二抵持臂10宽度稍大,可令第一夹持臂7与第二抵持臂10具备较好的机械性能,能够与公座1或母座3形成良好的固定,从而保证了板对板连接器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的,第一夹持臂7嵌于所述母座3内,第二抵持臂10嵌于公座1内。
由上述描述可知,宽度较大的第一夹持臂7/第二抵持臂10嵌于母座3/公座1内能够保证母端子4与母座3之间的结合力,提高板对板连接器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母端子4还包括焊脚11和竖向臂12,第一夹持臂7的顶端朝外翻折并延伸形成所述竖向臂12,所述竖向臂12的底端朝外弯折形成所述焊脚11。
由上述描述可知,母端子4与母座3连接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母座3包括第一填充部19,所述第一填充部19填充于所述竖向臂12与所述第一夹持臂7之间。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填充部19的设置可以防止在焊接时,母端子4处出现爬锡现象,导致板对板连接器接触性能变差而影响板对板连接器的电学性能。
进一步的,第一填充部19的底端靠近所述焊脚11的一侧设有收容槽20。
由上述描述可知,流动的锡液凝固后会收容于收容槽20内,利于提高母端子4与外部构件(如PCB板)(电)连接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板对板连接器的电学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臂12与所述第一夹持臂7平行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母座3在注塑成型时,塑胶液能够顺畅地在竖向臂12与第一夹持臂7之间流动,可使凝固后的母座3肉质均匀,利于提高板对板连接器的一致性。
进一步的,所述母端子4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臂7与第二夹持臂8的连接臂13,所述连接臂13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14、过渡段15及第二段16,第一段14的宽度大于第二段16的宽度,所述第一段14与所述第一夹持臂7相连。
由上述描述可知,过渡段15的设置可使连接臂13构成减缩式结构,利于保证母端子4的强度,使母端子4不容易因溃pin而导致板对板连接器扣合手感变差和拔出力变小。
进一步的,所述母座3还包括第二填充部21,所述连接臂13的一部分架设于所述第二填充部21上,所述第二段16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填充部21的底面之间具有间隙。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二填充部21的设置可以使第二段16与外部构件之间形成空气隔离,从而增加母端子4与外部构件之间的阻抗,进而提高板对板连接器的电学性能。
进一步的,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公座1上的第一屏蔽框5以及套设在所述母座3上的第二屏蔽框6,所述第二屏蔽框6位于所述第一屏蔽框5内。
由上述描述可知,板对板的外周形成双层屏蔽结构,提高了板对板连接器的屏蔽性能,降低了板对板连接器内部信号向外泄露以及外部信号对于公母端子的干扰,利于进一步提高板对板连接器的电学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屏蔽框6上设有朝外侧凸出的中空结构的封闭凸包17,所述第一屏蔽框5上设有用于避位所述封闭凸包17的避位槽18。
由上述描述可知,封闭凸包17的设置可以罩住母端子4的焊脚11,使得母端子4能够被完全屏蔽,同时,利于板对板连接器的小型化。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板对板连接器,包括设有公端子2的公座1及设有母端子4的母座3,所述公座1的外周套设有第一屏蔽框5,母座3的外周套设有第二屏蔽框6,第一屏蔽框5和第二屏蔽框6分别为完整的、连续的框状结构,所述第二屏蔽框6位于所述第一屏蔽框5内。第一、二屏蔽框可通过冲压工艺成型。
母端子4包括相连的第一夹持臂7和第二夹持臂8,公端子2包括相连的第一抵持臂9与第二抵持臂10,第一抵持臂9与第二抵持臂10均位于第一夹持臂7和第二夹持臂8之间,第一抵持臂9抵触第一夹持臂7,第二抵持臂10抵触第二夹持臂8,第一夹持臂7的宽度分别大于第二夹持臂8的宽度及第一抵持臂9的宽度,第二抵持臂10的宽度分大于第二夹持臂8的宽度及第一抵持臂9的宽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臂8悬空设置。
第一夹持臂7嵌于所述母座3内,第二抵持臂10嵌于公座1内。换句话说,第一夹持臂7的三个侧面分别与母座3结合,第二抵持臂10的三个侧面分别与公座1结合。
具体的,所述母端子4还包括焊脚11、竖向臂12及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臂7与第二夹持臂8的连接臂13,第一夹持臂7的顶端朝外翻折并延伸形成所述竖向臂12,所述竖向臂12的底端朝外弯折形成所述焊脚11,所述连接臂13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14、过渡段15及第二段16,第一段14的宽度大于第二段16的宽度,所述第一夹持臂7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一段14,第二夹持臂8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段16。可选的,所述过渡段15呈等腰梯形。
所述第二屏蔽框6上设有朝外侧凸出的中空结构的封闭凸包17,所述封闭凸包17对应于所述焊脚11设置,所述第一屏蔽框5上设有用于避位所述封闭凸包17的避位槽18。所述焊脚11与所述封闭凸包17的内壁面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隙,从而为后续裁切母端子4料带的工作留出足够的空间。可选的,所述焊脚11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封闭凸包17内。
所述母座3包括第一填充部19,所述第一填充部19填充于所述竖向臂12与所述第一夹持臂7之间且第一填充部19分别与竖向臂12及第一夹持臂7紧密贴合。
可选的,第一填充部19的底端靠近所述焊脚11的一侧设有收容槽20。
优选的,所述竖向臂12与所述第一夹持臂7平行设置。
为进一步提高板对板连接器的电学性能,所述母座3还包括第二填充部21,所述连接臂13的一部分架设于所述第二填充部21上,所述第二段16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填充部21的底面之间具有间隙。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为:板对板连接器,包括设有公端子2的公座1及设有母端子4的母座3,所述公座1的外周套设有第一屏蔽框5,母座3的外周套设有第二屏蔽框6,第一屏蔽框5和第二屏蔽框6分别为完整的、连续的框状结构,所述第二屏蔽框6位于所述第一屏蔽框5内。第一、二屏蔽框可通过冲压工艺成型。优选的,第一、二屏蔽框接触导通,如此可进一步提高板对板连接器的电学性能。
母端子4包括相连的第一夹持臂7和第二夹持臂8,公端子2包括相连的第一抵持臂9与第二抵持臂10,第一抵持臂9与第二抵持臂10均位于第一夹持臂7和第二夹持臂8之间,第一抵持臂9抵触第一夹持臂7,第二抵持臂10抵触第二夹持臂8,第一夹持臂7的宽度分别大于第二夹持臂8的宽度及第一抵持臂9的宽度,第二抵持臂10的宽度分大于第二夹持臂8的宽度及第一抵持臂9的宽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臂8悬空设置。第一夹持臂7靠近第二夹持臂8的一侧设有接触凸起,第二夹持臂8靠近第一夹持臂7的一侧设有弧形凸起,弧形凸起能够保证母端子4与公端接触为点面接触,从而使公母端子导通更加稳定。
第一夹持臂7嵌于所述母座3内,第二抵持臂10嵌于公座1内。换句话说,第一夹持臂7的三个侧面分别与母座3结合,第二抵持臂10的三个侧面分别与公座1结合。
具体的,所述母端子4还包括焊脚11、竖向臂12及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臂7与第二夹持臂8的连接臂13,第一夹持臂7的顶端朝外翻折并延伸形成所述竖向臂12,所述竖向臂12的底端朝外弯折形成所述焊脚11,所述连接臂13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14、过渡段15及第二段16,第一段14的宽度大于第二段16的宽度,所述第一夹持臂7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一段14,第二夹持臂8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段16。可选的,所述过渡段15呈等腰梯形。优选的,焊脚11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夹持臂7的宽度,焊脚11的宽度较窄,在保证产品焊接强度的前提下焊脚11处只有少量的锡,使端子与端子之间不容易连锡,从而保证板对板连接器的电学性能。
所述第二屏蔽框6上设有朝外侧凸出的中空结构的封闭凸包17,所述封闭凸包17对应于所述焊脚11设置,所述第一屏蔽框5上设有用于避位所述封闭凸包17的避位槽18。所述焊脚11与所述封闭凸包17的内壁面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隙,从而为后续裁切母端子4料带的工作留出足够的空间。可选的,所述焊脚11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封闭凸包17内。
所述母座3包括第一填充部19,所述第一填充部19填充于所述竖向臂12与所述第一夹持臂7之间且第一填充部19分别与竖向臂12及第一夹持臂7紧密贴合。
可选的,第一填充部19的底端靠近所述焊脚11的一侧设有收容槽20。
优选的,所述竖向臂12与所述第一夹持臂7平行设置。
为进一步提高板对板连接器的电学性能,所述母座3还包括第二填充部21,所述连接臂13的一部分架设于所述第二填充部21上,所述第二段16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填充部21的底面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母座3的顶面设有过个支撑凸起22,所述第二屏蔽框6的顶端设有朝内延伸的第一法兰边23,所述支撑凸起22的顶面凸出于所述第一法兰边23的顶面设置,或者,所述支撑凸起22的顶面与所述第一法兰边23的顶面平齐。支撑凸起22能够防止公母座过度配合,减少磨损风险,延长板对板连接器的使用寿命;第一法兰边23的设置能够提高第二屏蔽框6的结构稳定性。同理,第二屏蔽框6的底部还可以设置朝外延伸的第二法兰边24,第一屏蔽框5远离第二法兰边24的一端还可设置朝外延伸的第三法兰边25。优选的,第一、二、三法兰边的拐角处分别利用圆弧角26过渡,如此可以保证冲压模具刀口的强度,使刀口不易损坏。
优选的,第三法兰边25与第一屏蔽框5通过圆弧段27过渡,如此可使公座1与第一屏蔽框5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公座1与第一屏蔽框5的结合力,进而提高板对板连接器的结构稳定性。同理,第二法兰边24与第二屏蔽框6亦可如此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法兰边23与第二屏蔽框6通过圆弧段27连接时,圆弧段27可以使冲压拉伸成型更加容易,便于第二屏蔽框6的加工。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对板连接器,在保证机械性能及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提高了特性阻抗,从而提高了电学性能;设有双层全封闭屏蔽结构,减少了信号泄露及信号干扰,母端子与外部结构形成空气隔离,设置第一填充部减少了爬锡现象,利于进一步提高板对板连接器的电学性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板对板连接器,包括设有公端子的公座及设有母端子的母座,母端子包括相连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公端子包括相连的第一抵持臂与第二抵持臂,第一抵持臂与第二抵持臂均位于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第一抵持臂抵触第一夹持臂,第二抵持臂抵触第二夹持臂,其特征在于:第一夹持臂的宽度分别大于第二夹持臂的宽度及第一抵持臂的宽度,第二抵持臂的宽度分大于第二夹持臂的宽度及第一抵持臂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夹持臂嵌于所述母座内,第二抵持臂嵌于公座内。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子还包括焊脚和竖向臂,第一夹持臂的顶端朝外翻折并延伸形成所述竖向臂,所述竖向臂的底端朝外弯折形成所述焊脚。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座包括第一填充部,所述第一填充部填充于所述竖向臂与所述第一夹持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填充部的底端靠近所述焊脚的一侧设有收容槽。
6.根据权利要求3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臂与所述第一夹持臂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子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过渡段及第二段,第一段的宽度大于第二段的宽度,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一夹持臂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座还包括第二填充部,所述连接臂的一部分架设于所述第二填充部上,所述第二段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填充部的底面之间具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公座上的第一屏蔽框以及套设在所述母座上的第二屏蔽框,所述第二屏蔽框位于所述第一屏蔽框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框上设有朝外侧凸出的中空结构的封闭凸包,所述第一屏蔽框上设有用于避位所述封闭凸包的避位槽。
CN201921206975.4U 2019-07-26 2019-07-26 板对板连接器 Active CN2105765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6975.4U CN210576562U (zh) 2019-07-26 2019-07-26 板对板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6975.4U CN210576562U (zh) 2019-07-26 2019-07-26 板对板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76562U true CN210576562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40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06975.4U Active CN210576562U (zh) 2019-07-26 2019-07-26 板对板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765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4932A (zh) * 2019-07-26 2019-11-12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4932A (zh) * 2019-07-26 2019-11-12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04527A (zh) 电连接器
CN210576562U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111162399A (zh) 板对板插头
CN211789703U (zh) 板对板插头
CN110444932A (zh) 板对板连接器
US11398703B2 (en) Radio frequency connector
CN111146637A (zh) 板对板插头
CN111146652A (zh) 板对板插头
CN208674425U (zh) 板对板型射频插头、插座及其组件
CN109888536A (zh) 板对板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
CN203826667U (zh) 防水耳机连接器及具有该防水耳机连接器的移动终端
CN212968337U (zh) 板对板射频连接器
CN209516069U (zh) 板对板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
CN210576835U (zh) 射频连接器
CN209461686U (zh) Usb连接器
CN211238510U (zh) 一种天线端子
CN215184690U (zh) 公端金具及板对板连接器
CN206834368U (zh) 插座连接器
CN111162416A (zh) 板对板插头
CN210806213U (zh) Rj45贴片电容端子无需焊接接地结构
CN213520556U (zh) 一种板端连接器
CN209149907U (zh) 便于安装的30pin插针变压器
CN216850495U (zh) 电连接器
CN213816522U (zh) 一种快锁式混合型连接器
CN215600678U (zh) 一种具有屏蔽片的新型usb type c防水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uilding A. B, No. 1013, Xihuan Road, Shaji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Xinwei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A. B, No. 1013, Xihuan Road, Shaji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XINWEI PRECISION CONNECTOR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