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机构和自动绕线扎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绕线机构和自动绕线扎把设备。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1811428004.4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雷管生产线,该电子雷管生产线包括自动绕线扎把设备,自动绕线扎把设备又可分为绕线机构和扎把机构,其中,绕把机构包括送线装置、绕把装置和线缆端头牵引装置,扎把机构包括移把装置和绑缚装置,线缆端头牵引装置用于从送线装置将线缆的端头牵引到绕把装置上,绕把装置用于绕把,移把装置用于将线把从绕把装置转送到绑缚装置上,绑缚装置用于绑缚线把。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绕线机构绕制的线把的端头存在下垂或上翘程度过大的情况,这会使得移把装置难以夹持线缆端头,致使出现线缆端头不能卡入端头夹持件的情况。综上,现有的绕线机构存在绕把一致性偏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绕把一致性好的绕线机构和自动绕线扎把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绕线机构,包括机架和分别设于所述机架上的送线装置及线缆端头牵引装置,所述线缆端头牵引装置包括相连的第一升降驱动件和第一夹持组件,所述送线装置包括送线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送线组件与所述机架的第二升降驱动件。
进一步的,所述送线装置还包括安装板、第三升降驱动件和剪线组件,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通过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送线组件,所述第三升降驱动件连接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剪线组件。
进一步的,还包括绕把装置,所述绕把装置包括转盘和至少一个线缆端头固定组件,所述线缆端头固定组件包括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安装在所述转盘上。
进一步的,所述转盘上设有至少两个绕线柱,所述线缆端头固定组件靠近所述绕线柱的外侧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线缆端头固定组件还包括第四升降驱动件,所述第二夹持组件通过所述第四升降驱动件连接所述转盘。
进一步的,还包括线缆引导装置,所述线缆引导装置包括第五升降驱动件、直线驱动件和抵触组件,所述第五升降驱动件连接所述机架与所述直线驱动件,所述直线驱动件连接所述抵触组件并驱使所述抵触组件朝远离或靠近待绕把线缆的方向移动,所述抵触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待绕把线缆的下方并抵触所述待绕把线缆。
进一步的,所述抵触组件包括下滚轮,所述下滚轮位于所述待绕把线缆的下方并抵触所述待绕把线缆。
进一步的,所述抵触组件还包括夹持驱动件和上滚轮,所述夹持驱动件分别连接所述上滚轮、下滚轮及直线驱动件,所述上滚轮位于所述待绕把线缆的上方并抵触所述待绕把线缆。
进一步的,所述线缆引导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抵触组件上的第三夹持组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自动绕线扎把设备,包括相配合的绕线机构和扎把机构,所述绕线机构为上述绕线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二升降驱动件能够驱使送线组件上升,使得线缆的端头高于绕把装置,线缆端头牵引装置能够直接从绕把装置的上方水平牵引线缆,然后线缆端头牵引装置与送线组件同步下降,整个过程中,线缆一直保持水平输送,相比于现有技术线缆端头牵引装置先下降然后上升接着平移最后再下降的工作过程,本实用新型的绕线机构能够有效地避免线缆端头出现大幅度变形,极大程度上缓解了线缆端头下垂/上翘的情况,利于提高绕把机构的绕把一致性和绕把精度,方便后续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自动绕线扎把设备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绕线机构中的送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绕线机构中的线缆引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机架;2、送线装置;3、绕把装置;4、线缆端头牵引装置;5、移把装置;6、绑缚装置;7、第一升降驱动件;8、第一夹持组件;9、送线组件;
10、第二升降驱动件;11、安装板;12、第三升降驱动件;13、剪线组件;14、转盘;15、第二夹持组件;16、绕线柱;17、第四升降驱动件;18、线缆引导装置;19、第五升降驱动件;20、直线驱动件;21、抵触组件;22、第三夹持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设置用于升降送线组件的第二升降驱动件,第二升降驱动件与第一升降驱动件的配合使得线缆在输送的过程中一直保持水平,有效地避免线缆端头下垂或上翘。
请参照图1至图3,绕线机构,包括机架1和分别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送线装置2及线缆端头牵引装置4,所述线缆端头牵引装置4包括相连的第一升降驱动件7和第一夹持组件8,所述送线装置2包括送线组件9,还包括连接所述送线组件9与所述机架1的第二升降驱动件10。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首先,第二升降驱动件10驱使送线组件9上升,直到送线组件9的出线口位于绕把装置3的上方,然后线缆端头牵引装置4朝靠近送线组件9的方向平移以让第一夹持组件8从所述出线口抓住线缆端头,接着,线缆端头牵引装置4朝远离送线组件9的方向平移,最后,第一升降驱动件7和第二升降驱动件10同步驱动第一夹持组件8及送线组件9下降,绕把装置3的夹持组件替代第一夹持组件8夹持线缆端头。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有效地避免线缆端头出现大幅度变形,极大程度上缓解了线缆端头下垂/上翘的情况,利于提高绕把机构的绕把一致性和绕把精度,方便后续加工。
进一步的,所述送线装置2还包括安装板11、第三升降驱动件12和剪线组件13,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10通过所述安装板11连接所述送线组件9,所述第三升降驱动件12连接所述安装板11与所述剪线组件13。
由上述描述可知,可升降设置的剪线组件13可以让线缆更顺畅地输送,避免线缆在输送的过程中被刀片刮伤,利于保证绕线机构的工作稳定性及绕把线缆的良品率。
进一步的,还包括绕把装置3,所述绕把装置3包括转盘14和至少一个线缆端头固定组件,所述线缆端头固定组件包括第二夹持组件15,所述第二夹持组件15安装在所述转盘14上。
进一步的,所述转盘14上设有至少两个绕线柱16,所述线缆端头固定组件靠近所述绕线柱16的外侧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线缆端头固定组件还包括第四升降驱动件17,所述第二夹持组件15通过所述第四升降驱动件17连接所述转盘14。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四升降驱动件17能够对绕线机构的其他零部件进行避位,避免转盘14在转动的过程中,第二夹持组件15与其他零部件发生干涉,利于保证绕线机构工作的稳定性以及绕线机构的小型化。
进一步的,还包括线缆引导装置18,所述线缆引导装置18包括第五升降驱动件19、直线驱动件20和抵触组件21,所述第五升降驱动件19连接所述机架1与所述直线驱动件20,所述直线驱动件20连接所述抵触组件21并驱使所述抵触组件21朝远离或靠近待绕把线缆的方向移动,所述抵触组件2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待绕把线缆的下方并抵触所述待绕把线缆。
由上述描述可知,直线驱动件20用于驱使抵触组件21避位,第五升降驱动件19的升降能够驱使抵触组件21升降以带动线缆在竖直方向跳动,从而避免出现线缆在绕线柱16的局部区域堆积的现象,利于保证线把线圈周长的一致性。
进一步的,所述抵触组件21包括下滚轮,所述下滚轮位于所述待绕把线缆的下方并抵触所述待绕把线缆。
由上述描述可知,下滚轮与线缆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利于降低线缆磨损风险。
进一步的,所述抵触组件21还包括夹持驱动件和上滚轮,所述夹持驱动件分别连接所述上滚轮、下滚轮及直线驱动件20,所述上滚轮位于所述待绕把线缆的上方并抵触所述待绕把线缆。
由上述描述可知,线缆在竖直方向上的跳动可以更大,从而使得线缆能够在绕线柱16上分布更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线缆引导装置18还包括设于所述抵触组件21上的第三夹持组件22。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三夹持组件22用于固定剪断后的线缆端头,以方便移把装置抓取。
自动绕线扎把设备,包括相配合的绕线机构和扎把机构,所述绕线机构为上述绕线机构。
由上述描述可知,自动绕线扎把设备至少具有上述绕线机构的全部有益效果。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请结合图1和图2,自动绕线扎把设备,包括相配合的绕线机构和扎把机构,绕把机构包括机架1和分别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送线装置2、绕把装置3及线缆端头牵引装置4,扎把机构包括分别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移把装置5和绑缚装置6,线缆端头牵引装置4用于从送线装置2将线缆端头牵引到绕把装置3上,绕把装置3用于绕把,移把装置5用于将线把从绕把装置3转送到绑缚装置6上,绑缚装置6用于绑缚线把。本实施例中,线缆为电子雷管引爆线,线缆端头为电子雷管引爆线端头。
具体的,所述线缆端头牵引装置4包括相连的第一升降驱动件7和第一夹持组件8,所述送线装置2包括送线组件9和第二升降驱动件10,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10连接所述送线组件9与所述机架1。
为防止线缆在输送的过程中被刮花,所述送线装置2还包括安装板11、第三升降驱动件12和剪线组件13,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10通过所述安装板11连接所述送线组件9,所述第三升降驱动件12连接所述安装板11与所述剪线组件13,用于剪断线缆的剪线组件13可采用现有技术的剪线组件13。
所述绕把装置3包括转盘14和至少一个线缆端头固定组件,所述线缆端头固定组件包括第二夹持组件15,所述第二夹持组件15安装在所述转盘14上。详细的,所述转盘14上设有至少两个绕线柱16,所述线缆端头固定组件靠近所述绕线柱16的外侧设置。
为防止第二夹持组件15对其他零部件造成干涉以及对线缆的输送过程造成影响,本实施例中,所述线缆端头固定组件还包括第四升降驱动件17,所述第二夹持组件15通过所述第四升降驱动件17连接所述转盘14。
请结合图1和图3,可选的,还包括线缆引导装置18,所述线缆引导装置18包括第五升降驱动件19、直线驱动件20和抵触组件21,所述第五升降驱动件19连接所述机架1与所述直线驱动件20,所述直线驱动件20连接所述抵触组件21并驱使所述抵触组件21朝远离或靠近待绕把线缆的方向移动,所述抵触组件2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待绕把线缆的下方并抵触所述待绕把线缆。
详细的,所述抵触组件21包括下滚轮,所述下滚轮位于所述待绕把线缆的下方并抵触所述待绕把线缆。
本实施例中,所述抵触组件21还包括夹持驱动件和上滚轮,所述夹持驱动件分别连接所述上滚轮、下滚轮及直线驱动件20,所述上滚轮位于所述待绕把线缆的上方并抵触所述待绕把线缆。优选的,所述上滚轮和下滚轮的中段区域分别设有用于容纳/限位线缆的V形槽。
进一步的,所述线缆引导装置18还包括设于所述抵触组件21上的第三夹持组件22。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二、三夹持组件分别用于夹持线缆端头;第一、二、三夹持组件分别包括相连的夹紧驱动件和夹爪。直线驱动件20、夹紧驱动件、第一升降驱动件7、第二升降驱动件10、第三升降驱动件12、第四升降驱动件17、第五升降驱动件19及夹持驱动件可分别选用气缸、液压缸、直线推杆、电机等。
本实施例的自动绕线扎把设备工作过程简述如下:第二升降驱动件10驱使送线组件9上升,线缆端头牵引装置4朝靠近送线组件9的方向平移以让第一夹持组件8从所述出线口抓住线缆端头,接着,线缆端头牵引装置4朝远离送线组件9的方向平移,然后,第一升降驱动件7和第二升降驱动件10同步驱动第一夹持组件8及送线组件9下降,第四驱动件驱使第二夹持组件15上升并让第二夹持组件15替代第一夹持组件8夹持线缆端头,第四驱动件驱使第二夹持组件15下降,直线驱动件20驱使上下滚轮移动到线缆的上下方,夹持驱动件驱使上下滚轮合拢以夹住线缆,转盘14转动,第五升降驱动件19驱使直线驱动件20带动上下滚轮上下移动多次,最后第三夹持组件22夹持线缆,剪线组件13剪断线缆,移把装置5移把,绑缚装置6绑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绕线机构和自动绕线扎把设备,能够有效地避免线缆端头出现大幅度变形,极大程度上缓解了线缆端头下垂/上翘的情况,利于提高绕把机构的绕把一致性和绕把精度,方便后续加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