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69282U - 一种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69282U
CN210569282U CN201921692272.7U CN201921692272U CN210569282U CN 210569282 U CN210569282 U CN 210569282U CN 201921692272 U CN201921692272 U CN 201921692272U CN 210569282 U CN210569282 U CN 2105692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heat
temperature sensing
water heater
insulatio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9227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9227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692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692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692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热水器,该热水器包括:水箱本体,包括导热壳体;温控器,设于所述导热壳体之外,包括依次连接的温控端和感温管,至少部分所述感温管与所述导热壳体的外表面导热连接;以及保温层,围设于所述导热壳体及至少部分所述感温管的外侧;温控器的感温管能够对水箱本体内部的温度也即水箱本体的温度进行感测,进而温控端可以控制该热水器的电源组件的通断,该温控器无需以在水箱本体上作破坏性结构的方式安装,有利于保证水箱本体的结构完整性和抗压性,成本也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水器。
背景技术
电加热型热水器中,为了保证用水的安全性,一般会在水箱上安装机械式温控器,以防止在温度控制失效时持续加热造成水箱里压力过大,甚至造成水箱爆裂和用户烫伤等问题。机械式温控器作为最后一道防护,能够及时断开加热电源,避免水温过高。目前所使用的机械式温控器中,气体感温式温控器利用的是特殊混合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压力不同的特性,当温度超出指定温度时,感温管中的气体压力将驱动温控器动作,从而通断电源。如图1所示,气体感温式温控器包括温控端001和感温管002,感温管002的接近末端的位置处形成感温头003,感温管002内部充有混合气体,其工作原理为,感温头003主要用于感测温度,随着温度的上升,感温管002中的气压发生变化,当温度超出一定值时,触发温控端001并使其内部机械结构断开,切断电源或信号。
如图2所示,在使用气体感温式温控器时,一般会设计一根盲管005插入到水箱004当中,因此需要破坏水箱004的结构,焊接上接头,并将盲管005拧在接头上,将气体感温式机械温控器的感温头003和感温管002插在盲管005内,当水箱004内水温过高时,盲管005内温度也过高,感温管002内混合气体压力发生变化,触发温控端001动作从而实现温度监控。这样的不足在于,对水箱004的破坏降低了水箱004整体结构的抗压性,也提升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水器,旨在解决现有的气体感温式温控器在安装时对水箱造成破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热水器,包括:
水箱本体,包括导热壳体;
温控器,设于所述导热壳体之外,包括依次连接的温控端和感温管,至少部分所述感温管与所述导热壳体的外表面导热连接;以及
保温层,围设于所述导热壳体及至少部分所述感温管的外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水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热壳体的外壁上的导热套管,所述感温管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导热套管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套管的上端设有上开口,所述感温管的末端由所述上开口伸入至所述导热套管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套管的下端封闭;或者,所述导热套管的下端部分封闭;或者,所述导热套管的下端设置为开放形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套管的上端封闭,所述导热套管的下端设有下开口,所述感温管的末端由所述下开口伸入至所述导热套管内,所述感温管与所述温控端连接的一端相对所述感温管的另一端弯折后朝向上方延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温管设于所述导热套管内的长度大于或等于30厘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箱本体的材料为不锈钢,所述导热套管的材料为铜;所述导热套管与所述导热壳体的外表面之间为焊接连接或卡接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包括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设于所述导热壳体的外表面上且具有缺口,所述导热套管设于所述缺口处,所述第二保温层覆盖所述导热套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的材料相同且一体成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包括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设于所述导热壳体的外表面上且具有缺口,所述第二保温层形成于所述缺口处,所述第二保温层与所述导热壳体相间隔设置而形成间隙,所述感温管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间隙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水器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热水器的水箱本体具有导热壳体,导热壳体之外设有温控器,保温层围设于导热壳体以及感温管的外侧,感温管能够对水箱本体内部的温度也即水箱本体的温度进行感测,进而温控端可以控制该热水器的电源组件的通断,该温控器无需以在水箱本体上作破坏性结构的方式安装,有利于保证水箱本体的结构完整性和抗压性,成本也较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的气体感温式温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气体感温式温控器在水箱内胆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的含义为:
001-温控端,002-感温管,003-感温头,004-水箱,005-盲管;
100-热水器;1-水箱本体;2-温控器,21-温控端,22-感温管,23-感温头;
3-保温层,31-第一保温层,32、32’-第二保温层;5-导热套管,51-上开口,52-下开口;6-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3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热水器100,其包括水箱本体1、温控器2以及保温层3。其中,水箱本体1包括导热壳体,温控器2设于导热壳体之外,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温控端21和感温管22,至少部分感温管22与导热壳体的外表面导热连接,以能够感测水箱本体1以及其内部的水的温度;保温层3围设于导热壳体以及温控器2的至少部分感温管22的外侧,能够保证感温管22较为准确地感测到水箱本体1的温度。此外,该热水器100还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电源组件和加热组件(均未图示),加热组件设置为对水箱本体1内的水进行加热,温控器2的温控端21连接于电源组件,其根据感温管22对温度的感测而动作来控制电源组件的通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100,其水箱本体1的导热壳体外侧设有与之导热连接的温控器2,温控器2的感温管22能够对水箱本体1内部的温度也即水箱本体1的温度进行感测,进而温控端21可以控制该热水器100的电源组件的通断,该温控器2无需以在水箱本体1上作破坏性结构的方式安装,有利于保证水箱本体1的结构完整性和抗压性,安装成本也较低。
该热水器100的类型不限,可以是任何需要电能加热的热水器类型,如可以是常规的电热型热水器,还可以是空气能热泵热水器中的带电加热辅热机型。
该温控器2可选是气体感温式温控器,其感温管22内充有感温气体,随着温度的上升,感温管22内的气压发生变化,当超出一定值时,触发温控端21内部的机械结构断开,从而可以切断电源组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水箱本体1还包括设于导热壳体内部的内壁层(未图示)。内壁层通常设置为具有一定强度以耐冲击,并且耐腐蚀。例如,内壁层为搪瓷层。
请参阅图3和图4,该热水器100还包括导热套管5。导热套管5的内部中空,可允许感温管22至少部分设置于其内,并且,导热套管5的外周面贴设于水箱本体1的导热壳体的外壁,导热套管5及其内部空气被加热,借由保温层3的作用,导热套管5及其内部空气的温度能够接近甚至达到水箱本体1的温度,感温管22能够较为准确地感测到水箱本体1的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导热套管5的上端设有上开口51,感温管22竖直设置并直接由该上端的上开口51插入导热套管5内,导热套管5的下端可以密封。在具体应用中,该导热套管5的直径可设置为稍大于感温管22的直径,以使感温管22能够顺利插入的同时不至于倾斜过大,此时,感温管22可以仅依靠该导热套管5的限定即可大体保持竖直,无需其他固定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热套管5的上端设有上开口51,导热套管5的下端设有漏水孔(未图示)。在该热水器100的多次加热、冷却过程中,导热套管5内不可避免地形成积水,漏水孔可以使导热套管5内的积水排出,避免积水过多影响感温管22对温度的正常、实时感测。
漏水孔的形式不限,可以是一体地、半封闭地形成于导热套管5的下端的预留小孔,还可以是后续经部分封闭处理所形成的余留小孔。漏水孔的尺寸可以设置为小于感温管22的顶端尺寸,以在保证排除积水的同时还能够使感温管22保持在导热套管5内。在具体应用中,漏水孔可以呈倾斜设置或者是设置于导热套管5的下端的边缘处,以避开感温管22的顶端并不被堵塞为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导热套管5的上端封闭,导热套管5的下端设有下开口52,感温管22的末端以朝向上方的方式由下开口52伸入至导热套管5内。这样的好处是,导热套管5内的积水可以直接由下端的下开口52排出,并且,上端封闭可以使得该导热套管5内部的空气的封闭性、稳定性更佳,有利于感温管22接触更稳定的高温空气。在此基础上,感温管22与温控端21连接的一端连同温控端21可相对感温管22的另一端(上述所说的其末端)弯折后朝向上方延伸,以使积水不会沿着感温管22到达温控端21,避免影响温控端21的正常工作。
可选地,请参阅图4,感温管22与温控端21连接的一端相对感温管22的末端弯折180°后朝向上方延伸。这样的好处在于,该温控器2整体在水箱本体1的外侧占据的空间更小,该热水器100的整体体积可以更小,并且,温控端21可以位于上方,更便于其与电源组件之间的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热套管5的上端和下端均未封闭而设置为开放形式,该导热套管5为通管。此时,感温管22可竖直设置并由上端插入导热套管5内,并且也不存在导热套管5内积水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可选择卡接等方式将感温管22与导热套管5安装在一起或者是与水箱本体1的导热壳体的外表面安装在一起,任何能够使得感温管22至少部分保持在导热套管5内的方案均可应用于此,对此不作限制,并且,导热套管5的各处的内径不作限制。或者,导热套管5的内径可以设置为上大下小,该导热套管5呈倒锥状筒结构,如此,其两端均为开放形式,可无需其他的固定结构,感温管22可以被内径较小的下端限制而无法向下脱离导热套管5。
在一个实施例中,感温管22在其接近末端的位置处形成外径较大的感温头23,感温头23提供了更大的表面积和体积,其为感温管22的主要感温部件。为了能够更为准确地感测到导热套筒5内的温度,感温管22设于导热套管5内的长度应大于或等于30厘米,以使感温头23能够大体位于导热套管5的中部,导热套筒5的长度可以大于或等于30厘米。特别是,对于通管结构的导热套管5而言,其长度可以大于30厘米,以使感温管22的末端可以相对于导热套管5的下端能够缩进一段距离,避免该导热套管5的下端处温度较低对感温管22尤其是感温头23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
在一个实施例中,水箱本体1的材料为铁或铁合金,可选地,为不锈钢,其成本低、强度高,且不容易锈蚀。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热套管5的材料为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的导热系数高,在该热水器100的加热过程中,能够较快地升温并接近水箱本体1的温度,避免该温控器2的工作产生滞后性。
可选地,导热套管5的材料为铜。这样的好处是,一,铜的导热性良好;二,铜具有相对较好的耐腐蚀性,应用于此,可以较好地耐受导热套管5与水箱本体1之间的接触腐蚀,避免导热套管5被过快地腐蚀,提高其使用寿命,降低其维修、更换的频率和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金属材料的导热套管5与水箱本体1的外表面之间可以选择焊接连接,也可以使用固定卡等辅助结构进行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保温层3包括第一保温层31和第二保温层32,第一保温层31设于导热壳体的部分外表面上而形成一处缺口(未图示),导热套管5设置在该缺口处,可选地,导热套管5的远离水箱本体1的一侧还覆盖有第二保温层32。
第一保温层31和第二保温层32的材料可以相同,例如,第一保温层31和第二保温层32的材料均可选自聚氨酯、脲醛树脂、环氧树脂,第一保温层31和第二保温层32为一体成型,如,在安装完成导热套管5和温控器2后通过喷涂聚氨酯发泡剂、脲醛树脂发泡剂或者环氧树脂发泡剂等通过现场发泡的方式同时形成,缺口由于导热套管5的阻挡而自然形成。第一保温层31和第二保温层32的材料也可以不同,例如,可先在水箱本体1上设置环状的第一保温层31,再去除部分材料而形成上述缺口,或者,直接设置非闭合的具有上述缺口的第一保温层31。第二保温层32可以是在导热套管5和温控器2安装完成之后通过在导热套管5的外侧喷涂聚氨酯发泡剂等现场发泡所形成;或者,第二保温层32还可单独制作完成后通过例如胶粘、外部辅助安装等方式设置在导热套管5的外侧,不作特别限制。
请参阅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保温层3包括第一保温层31和第二保温层32’,第一保温层31设于导热壳体的部分外表面上而形成一处缺口(未图示),设置于该缺口处的第二保温层32’与导热壳体的外表面相间隔设置而形成一间隙6,感温管22至少部分设置于该间隙6内,如此,可以省略如上述导热套管5等结构。可选地,该间隙6内还可设有用于保持该间隙6的支撑件(未图示)。
在具体应用中,可先在水箱本体1上设置环状的第一保温层31,再去除部分材料而形成上述缺口,或者,直接设置非闭合的具有上述缺口的第一保温层31,然后将感温管22设置于该缺口处,第二保温层32’也可通过喷涂聚氨酯发泡剂、脲醛树脂发泡剂、环氧树脂发泡剂等现场发泡所形成,同时,能够将感温管22以夹设的方式固定于该间隙6内,无需其他的固定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保温层32’还可以使单独制作形成后通过例如胶粘、外部辅助安装等方式设置在感温管22的外侧,任何能够将第二保温层32’固定设置在感温管22的外侧的方式均可应用于此,不作特别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箱本体,包括导热壳体;
温控器,设于所述导热壳体之外,包括依次连接的温控端和感温管,至少部分所述感温管与所述导热壳体的外表面导热连接;以及
保温层,围设于所述导热壳体及至少部分所述感温管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热壳体的外壁上的导热套管,所述感温管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导热套管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套管的上端设有上开口,所述感温管的末端由所述上开口伸入至所述导热套管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套管的下端封闭;或者,所述导热套管的下端部分封闭;或者,所述导热套管的下端设置为开放形式。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套管的上端封闭,所述导热套管的下端设有下开口,所述感温管的末端由所述下开口伸入至所述导热套管内,所述感温管与所述温控端连接的一端相对所述感温管的另一端弯折后朝向上方延伸。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管设于所述导热套管内的长度大于或等于30厘米。
7.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本体的材料为不锈钢,所述导热套管的材料为铜;所述导热套管与所述导热壳体的外表面之间为焊接连接或卡接连接。
8.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包括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设于所述导热壳体的外表面上且具有缺口,所述导热套管设于所述缺口处,所述第二保温层覆盖所述导热套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的材料相同且一体成型。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包括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设于所述导热壳体的外表面上且具有缺口,所述第二保温层形成于所述缺口处,所述第二保温层与所述导热壳体相间隔设置而形成间隙,所述感温管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间隙内。
CN201921692272.7U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热水器 Active CN2105692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92272.7U CN210569282U (zh)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热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92272.7U CN210569282U (zh)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热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69282U true CN210569282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61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92272.7U Active CN210569282U (zh)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热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692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323243T3 (es) Dispositivo calefactor para fluidos y calentador de paso continuo.
US6915069B2 (en) Temperature sensor assembly, water heater including the temperature senso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sensing a temperature
CN210569282U (zh) 一种热水器
CN215909428U (zh) 陶瓷电加热式内胆组件及电热水器
CN216557650U (zh) 电热水器
CN202505012U (zh) 真空电热保温器皿
JPH0224047Y2 (zh)
US20230247733A1 (en) Graphene heater for oil tank of oil field
CN210540911U (zh) 一种分体式真空绝热饮水机热缸
CN211261293U (zh) 一种电阻加热热水蓄能罐
CN112128978B (zh) 电热水器
CN218377913U (zh) 一种流量调节电动温控阀
CN217604397U (zh) 一种温控器支架及热水器
CN215337050U (zh) 一种热水器
CN215983209U (zh) 一种具有防腐功能的四氟加热器
CN212464892U (zh) 加热器具的发热器底座防渗结构
CN112922901A (zh) 加热器的加热装置及集成加热泵
CN219199516U (zh) 电辅加热装置和具有其的燃气热水器
CN219064247U (zh) 一种超导间接加热装置
CN210624892U (zh) 一种大功率液体加热器
CN214174940U (zh) 一种反应釜的温控系统及反应系统
CN210624914U (zh) 空气加热器
CN215930152U (zh) 一种用于热水器的壁挂安装结构
CN219063784U (zh) 电辅加热装置和具有其的燃气热水器
CN22027536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煮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