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68488U - 污水处理用的废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污水处理用的废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68488U
CN210568488U CN201921278980.6U CN201921278980U CN210568488U CN 210568488 U CN210568488 U CN 210568488U CN 201921278980 U CN201921278980 U CN 201921278980U CN 210568488 U CN210568488 U CN 2105684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area
combustion chamber
liquid storage
valve
reservo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7898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长跃
张增福
孙金良
罗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27898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684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684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6848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的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底座和风机,风机安装于底座边缘位置并与底座焊接,底座两端分别安装有液体储藏区和气体储藏区,储藏区和气体储藏区之间设有燃烧室,燃烧室与储藏区和气体储藏区呈并排安装于底座顶部,风机与燃烧室通过管道连接,可以有效的对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进行清理,且不需要人工进行加料,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污水处理用的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污水处理用的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需要对污水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才能进行排放,然而污水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气体,这些气体具有毒性,直接排出会使人不同程度的中毒,需要对废气进行处理再排放。
然而,经过分析发现,现有的废气处理装置只能对这些有毒气体中的某一种气体进行处理,不能有效的对毒气进行清理,且需要人工不断加料才能对气体进行清理,浪费人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的废气处理装置,可以有效的对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进行清理,且不需要人工进行加料,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污水处理用的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底座和风机,风机安装于底座边缘位置并与底座焊接,底座两端分别安装有液体储藏区和气体储藏区,液体储藏区和气体储藏区之间设有燃烧室,燃烧室与液体储藏区和气体储藏区呈并排安装于底座顶部,风机与燃烧室通过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燃烧室包括第一进气口、第三连接管、第三阀门、电子点火器和隔热区,第一进气口贯穿设置于燃烧室的顶部中心位置,且第一进气口内部镂空,燃烧室顶部边缘位置设有多个大小相同的第二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内部镂空且贯穿于燃烧室的顶部,第三连接管设置于燃烧室的一侧,燃烧室通过第三连接管与气体储藏区连通,第三阀门设置于第三连接管的侧面,隔热区安装于燃烧室内侧顶部中间位置,隔热区内部镂空,隔热区外侧底部边缘位置安装有多个尺寸相同的喷气嘴,喷气嘴通过管道与第一进气口连通,电子点火器设置于隔热区外侧底部中心位置;通过设置的第二进气口把有毒气体导入燃烧室,且第二进气口可以通过开关控制它的闭合,煤气通过第一进气口进入再通过隔热区内侧的管道输送到喷气嘴,煤气通过喷气嘴喷出,通过控制电子点火器对煤气进行点火使其对第二进气口进入的一氧化碳、硫化氢和甲烷进行燃烧,最终产生二氧化碳和亚硫酸,隔热区和燃烧室的材质为不锈耐酸钢,且隔热区的侧板中间设有隔热层,对隔热区起到降温作用,此外通过风机往燃烧室内部注入空气,满足煤气燃烧所需要的氧气,防止燃烧时没有氧气提供导致火熄灭,从而有效的对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进行清理。
进一步的,液体储藏区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一阀门、下料机构、第二阀门和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贯穿设置于液体储藏区的一侧并连通液体储藏区,第一阀门设置于第一连接管的侧面,下料机构安装于液体储藏区的顶部,第二连接管设置于液体储藏区的另一侧,液体储藏区与燃烧室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第二阀门设置于第二连接管的一侧;通过控制第二阀门,使燃烧室的亚硫酸通过第二连接管,利用压强流入液体储藏区,关闭第二阀门,防止燃烧室的亚硫酸继续流入液体储藏区,通过控制第一阀门,使液体储藏区反应后的液体和固体物质通过第一连接管流出,用容器对其进行储藏,以此达到再次利用,液体储藏区的材质为不锈耐酸钢,防止亚硫酸对其腐蚀,从而有效的对硫化氢进行清理。
进一步的,下料机构包括放料区、支撑架、电机、转动杆、转动盘和下料口,支撑架和放料区安装于液体储藏区的顶部,下料口设置于放料区外侧底部边缘位置,液体储藏区的顶部镂空设有与下料口大小相同的孔,电机嵌接于支撑架的顶部中间位置,转动杆一端嵌接于转动盘顶部中心位置,转动杆另一端焊接于电机的电机轴,转动盘嵌套甚至于放料区内侧并保持转动;通过控制电机使转动杆带动转动盘转动,放料区内侧放有氢氧化钠,当转动盘的缺口转到下料口时,氢氧化钠通过下料口漏到液体储藏区顶部的孔,使氢氧化钠送入液体储藏区与亚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转动盘转一圈耗时10s每次下料100克,电机为带有减速器的Y系列交流电机,可保持缓慢的转速,从而可以有效的对硫化氢进行清理,且不需要人工进行加料,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
进一步的,气体储藏区底端设有挡板,挡板与气体储藏区底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气体储藏区的顶部设有与液体储藏区顶部相同结构的下料机构,且气体储藏区顶部镂空设有一个与下料机构中的下料口大小相同的孔,燃烧室的二氧化碳通过第三连接管进入到气体储藏区,通过控制气体储藏区的电机使转动杆带动转动盘转动,放料区内侧放有氢氧化钠,当转动盘的缺口转到下料口时,氢氧化钠通过下料口漏到气体储藏区顶部的孔,使氢氧化钠送入气体储藏区与二氧化碳进行反应最终生成碳酸氢钠,通过关闭第三阀门使燃烧室的二氧化碳不再流到气体储藏区,转动挡板上的螺丝使挡板脱离气体储藏区一侧,碳酸氢钠从气体储藏区一侧利用压强原理挤出,用容器对其进行收集再利用,挡板边缘设有一层硅胶对气体储藏区进行密封,防止气体泄漏,转动盘转一圈耗时10s每次下料100克,电机为带有减速器的Y系列交流电机,可保持缓慢的转速,从而有效的对二氧化碳进行清理,且不需要人工进行加料,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对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进行清理,且不需要人工进行加料,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具体体现为:
优点1:通过设置的第二进气口把有毒气体导入燃烧室,且第二进气口可以通过开关控制它的闭合,煤气通过第一进气口进入再通过隔热区内侧的管道输送到喷气嘴,煤气通过喷气嘴喷出,通过控制电子点火器对煤气进行点火使其对第二进气口进入的一氧化碳、硫化氢和甲烷进行燃烧,最终产生二氧化碳和亚硫酸,隔热区和燃烧室的材质为不锈耐酸钢,且隔热区的侧板中间设有隔热层,对隔热区起到降温作用,此外通过风机往燃烧室内部注入空气,满足煤气燃烧所需要的氧气,防止燃烧时没有氧气提供导致火熄灭。
优点2:通过控制电机使转动杆带动转动盘转动,放料区内侧放有氢氧化钠,当转动盘的缺口转到下料口时,氢氧化钠通过下料口漏到液体储藏区顶部的孔,使氢氧化钠送入液体储藏区与亚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转动盘转一圈耗时10s每次下料100克,电机为带有减速器的Y系列交流电机,可保持缓慢的转速,通过控制第二阀门,使燃烧室的亚硫酸通过第二连接管,利用压强流入液体储藏区,关闭第二阀门,防止燃烧室的亚硫酸继续流入液体储藏区,通过控制第一阀门,使液体储藏区反应后的液体和固体物质通过第一连接管流出,用容器对其进行储藏,以此达到再次利用,液体储藏区的材质为不锈耐酸钢,防止亚硫酸对其腐蚀。
优点3:通过控制气体储藏区的电机使转动杆带动转动盘转动,放料区内侧放有氢氧化钠,当转动盘的缺口转到下料口时,氢氧化钠通过下料口漏到气体储藏区顶部的孔,使氢氧化钠送入气体储藏区与二氧化碳进行反应最终生成碳酸氢钠,通过关闭第三阀门使燃烧室的二氧化碳不再流到气体储藏区,转动挡板上的螺丝使挡板脱离气体储藏区一侧,碳酸氢钠从气体储藏区一侧利用压强原理挤出,用容器对其进行收集再利用,挡板边缘设有一层硅胶对气体储藏区进行密封,防止气体泄漏,转动盘转一圈耗时10s每次下料100克,电机为带有减速器的Y系列交流电机,可保持缓慢的转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用的废气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用的废气处理装置的燃烧室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用的废气处理装置的下料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序号:底座B1、液体储藏区B2、第一连接管B21、第一阀门B22、下料机构B23、放料区B231、支撑架B232、电机B233、转动杆B234、转动盘B235、下料口B236、第二阀门B24、第二连接管B25、燃烧室B3、第一进气口B31、第二进气口B32、第三连接管B33、第三阀门B34、电子点火器B35、喷气嘴B36、隔热区B37、风机B4、气体储藏区B5和挡板B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上、下、左、右”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的废气处理装置,如说明书附图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包括底座B1和风机B4,风机B4安装于底座B1边缘位置并与底座B1焊接,底座B1两端分别安装有液体储藏区B2和气体储藏区B5,液体储藏区B2和气体储藏区B5之间设有燃烧室B3,燃烧室B3与液体储藏区B2和气体储藏区B5呈并排安装于底座B1顶部,风机B4与燃烧室B3通过管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燃烧室B3包括第一进气口B31、第三连接管B33、第三阀门B34、电子点火器B35和隔热区B37,第一进气口B31贯穿设置于燃烧室B3的顶部中心位置,且第一进气口B31内部镂空,燃烧室B3顶部边缘位置设有多个大小相同的第二进气口B32,第二进气口B32内部镂空且贯穿于燃烧室B3的顶部,第三连接管B33设置于燃烧室B3的一侧,燃烧室B3通过第三连接管B33与气体储藏区B5连通,第三阀门B34设置于第三连接管B33的侧面,隔热区B37安装于燃烧室B3内侧顶部中间位置,隔热区B37内部镂空,隔热区B37外侧底部边缘位置安装有多个尺寸相同的喷气嘴B36,喷气嘴B36通过管道与第一进气口B31连通,电子点火器B35设置于隔热区B37外侧底部中心位置;通过设置的第二进气口B32把有毒气体导入燃烧室B3,且第二进气口B32可以通过开关控制它的闭合,煤气通过第一进气口B31进入再通过隔热区B37内侧的管道输送到喷气嘴B36,煤气通过喷气嘴B36喷出,通过控制电子点火器B35对煤气进行点火使其对第二进气口B32进入的一氧化碳、硫化氢和甲烷进行燃烧,最终产生二氧化碳和亚硫酸,隔热区B37和燃烧室B3的材质为不锈耐酸钢,且隔热区B37的侧板中间设有隔热层,对隔热区B37起到降温作用,此外通过风机B4往燃烧室B3内部注入空气,满足煤气燃烧所需要的氧气,防止燃烧时没有氧气提供导致火熄灭。
液体储藏区B2包括第一连接管B21、第一阀门B22、下料机构B23、第二阀门B24和第二连接管B25,第一连接管B21贯穿设置于液体储藏区B2的一侧并连通液体储藏区B2,第一阀门B22设置于第一连接管B21的侧面,下料机构B23安装于液体储藏区B2的顶部,第二连接管B25设置于液体储藏区B2的另一侧,液体储藏区B2与燃烧室B3通过第二连接管B25连通,第二阀门B24设置于第二连接管B25的一侧;通过控制第二阀门B24,使燃烧室B3的亚硫酸通过第二连接管B25,利用压强流入液体储藏区B2,关闭第二阀门B24,防止燃烧室B3的亚硫酸继续流入液体储藏区B2,通过控制第一阀门B22,使液体储藏区B2反应后的液体和固体物质通过第一连接管B21流出,用容器对其进行储藏,以此达到再次利用,液体储藏区B2的材质为不锈耐酸钢,防止亚硫酸对其腐蚀。
下料机构B23包括放料区B231、支撑架B232、电机B233、转动杆B234、转动盘B235和下料口B236,支撑架B232和放料区B231安装于液体储藏区B2的顶部,下料口B236设置于放料区B231外侧底部边缘位置,液体储藏区B2的顶部镂空设有与下料口B236大小相同的孔,电机B233嵌接于支撑架B232的顶部中间位置,转动杆B234一端嵌接于转动盘B235顶部中心位置,转动杆B234另一端焊接于电机B233的电机轴,转动盘B235嵌套设至于放料区B231内侧并保持转动;通过控制电机B233使转动杆B234带动转动盘B235转动,放料区B231内侧放有氢氧化钠,当转动盘B235的缺口转到下料口B236时,氢氧化钠通过下料口B236漏到液体储藏区B2顶部的孔,使氢氧化钠送入液体储藏区B2与亚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转动盘B235转一圈耗时10s每次下料100克,电机B233为带有减速器的Y系列交流电机,可保持缓慢的转速。
气体储藏区B5底端设有挡板B51,挡板B51与气体储藏区B5底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气体储藏区B5的顶部设有与液体储藏区B2顶部相同结构的下料机构B23,且气体储藏区B5顶部镂空设有一个与下料机构B23中的下料口B236大小相同的孔,燃烧室B3的二氧化碳通过第三连接管B33进入到气体储藏区B5,通过控制气体储藏区B5的电机B233使转动杆B234带动转动盘B235转动,放料区B231内侧放有氢氧化钠,当转动盘B235的缺口转到下料口B236时,氢氧化钠通过下料口B236漏到气体储藏区B5顶部的孔,使氢氧化钠送入气体储藏区B5与二氧化碳进行反应最终生成碳酸氢钠,通过关闭第三阀门B34使燃烧室B3的二氧化碳不再流到气体储藏区B5,转动挡板B51上的螺丝使挡板B51脱离气体储藏区B5一侧,碳酸氢钠从气体储藏区B5一侧利用压强原理挤出,用容器对其进行收集再利用,挡板B51边缘设有一层硅胶对气体储藏区B5进行密封,防止气体泄漏,转动盘B235转一圈耗时10s每次下料100克,电机B233为带有减速器的Y系列交流电机,可保持缓慢的转速。
该种污水处理用的废气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电机B233为带有减速器的Y系列交流电机,可保持缓慢的转速,通过设置的第二进气口B32把有毒气体导入燃烧室B3,且第二进气口B32可以通过开关控制它的闭合,煤气通过第一进气口B31进入再通过隔热区B37内侧的管道输送到喷气嘴B36,煤气通过喷气嘴B36喷出,通过控制电子点火器B35对煤气进行点火使其对第二进气口B32进入的一氧化碳、硫化氢和甲烷进行燃烧,最终产生二氧化碳和亚硫酸,隔热区B37和燃烧室B3的材质为不锈耐酸钢,且隔热区B37的侧板中间设有隔热层,对隔热区B37起到降温作用,此外通过风机B4往燃烧室B3内部注入空气,通过控制电机B233使转动杆B234带动转动盘B235转动,放料区B231内侧放有氢氧化钠,当转动盘B235的缺口转到下料口B236时,氢氧化钠通过下料口B236漏到液体储藏区B2顶部的孔,使氢氧化钠送入液体储藏区B2与亚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转动盘B235转一圈耗时10s每次下料100克,电机B233为带有减速器的Y系列交流电机,可保持缓慢的转速,通过控制第二阀门B24,使燃烧室B3的亚硫酸通过第二连接管B25,利用压强流入液体储藏区B2,关闭第二阀门B24,防止燃烧室B3的亚硫酸继续流入液体储藏区B2,通过控制第一阀门B22,使液体储藏区B2反应后的液体和固体物质通过第一连接管B21流出,用容器对其进行储藏,通过控制气体储藏区B5的电机B233使转动杆B234带动转动盘B235转动,放料区B231内侧放有氢氧化钠,当转动盘B235的缺口转到下料口B236时,氢氧化钠通过下料口B236漏到气体储藏区B5顶部的孔,使氢氧化钠送入气体储藏区B5与二氧化碳进行反应最终生成碳酸氢钠,通过关闭第三阀门B34使燃烧室B3的二氧化碳不再流到气体储藏区B5,转动挡板B51上的螺丝使挡板B51脱离气体储藏区B5一侧,碳酸氢钠从气体储藏区B5一侧利用压强原理挤出,用容器对其进行收集再利用。
综上;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用的废气处理装置可以有效的对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进行清理,且不需要人工进行加料,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5)

1.污水处理用的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底座(B1)和风机(B4),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B4)安装于底座(B1)边缘位置并与底座(B1)焊接,所述底座(B1)两端分别安装有液体储藏区(B2)和气体储藏区(B5),所述液体储藏区(B2)和气体储藏区(B5)之间设有燃烧室(B3),所述燃烧室(B3)与液体储藏区(B2)和气体储藏区(B5)呈并排安装于底座(B1)顶部,所述风机(B4)与燃烧室(B3)通过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用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B3)包括第一进气口(B31)、第三连接管(B33)、第三阀门(B34)、电子点火器(B35)和隔热区(B37),所述第一进气口(B31)贯穿设置于燃烧室(B3)的顶部中心位置,且第一进气口(B31)内部镂空,所述燃烧室(B3)顶部边缘位置设有多个大小相同的第二进气口(B32),所述第二进气口(B32)内部镂空且贯穿于燃烧室(B3)的顶部,所述第三连接管(B33)设置于燃烧室(B3)的一侧,所述燃烧室(B3)通过第三连接管(B33)与气体储藏区(B5)连通,所述第三阀门(B34)设置于第三连接管(B33)的侧面,所述隔热区(B37)安装于燃烧室(B3)内侧顶部中间位置,所述隔热区(B37)内部镂空,所述隔热区(B37)外侧底部边缘位置安装有多个尺寸相同的喷气嘴(B36),所述喷气嘴(B36)通过管道与第一进气口(B31)连通,所述电子点火器(B35)设置于隔热区(B37)外侧底部中心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用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储藏区(B2)包括第一连接管(B21)、第一阀门(B22)、下料机构(B23)、第二阀门(B24)和第二连接管(B25),所述第一连接管(B21)贯穿设置于液体储藏区(B2)的一侧并连通液体储藏区(B2),所述第一阀门(B22)设置于第一连接管(B21)的侧面,所述下料机构(B23)安装于液体储藏区(B2)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管(B25)设置于液体储藏区(B2)的另一侧,所述液体储藏区(B2)与燃烧室(B3)通过第二连接管(B25)连通,所述第二阀门(B24)设置于第二连接管(B25)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用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B23)包括放料区(B231)、支撑架(B232)、电机(B233)、转动杆(B234)、转动盘(B235)和下料口(B236),所述支撑架(B232)和放料区(B231)安装于液体储藏区(B2)的顶部,所述下料口(B236)设置于放料区(B231)外侧底部边缘位置,所述液体储藏区(B2)的顶部镂空设有与下料口(B236)大小相同的孔,所述电机(B233)嵌接于支撑架(B232)的顶部中间位置,所述转动杆(B234)一端嵌接于转动盘(B235)顶部中心位置,转动杆(B234)另一端焊接于电机(B233)的电机轴,所述转动盘(B235)嵌套设置于放料区(B231)内侧并保持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用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储藏区(B5)底端设有挡板(B51),所述挡板(B51)与气体储藏区(B5)底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气体储藏区(B5)的顶部设有与液体储藏区(B2)顶部相同结构的下料机构(B23),且气体储藏区(B5)顶部镂空设有一个与下料机构(B23)中的下料口(B236)大小相同的孔。
CN201921278980.6U 2019-08-08 2019-08-08 污水处理用的废气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684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78980.6U CN210568488U (zh) 2019-08-08 2019-08-08 污水处理用的废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78980.6U CN210568488U (zh) 2019-08-08 2019-08-08 污水处理用的废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68488U true CN210568488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31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7898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68488U (zh) 2019-08-08 2019-08-08 污水处理用的废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684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18880B1 (ko) 로터리식 축열연소 및 산화처리장치
CN100473902C (zh) 危险废物垃圾回转窑焚烧设备系统
CN202058473U (zh) 一种放射性废物处理装置
WO2000032990A1 (fr) Dispositif de traitement des gaz d'echappement
CN102157215A (zh) 一种放射性废物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514011A (zh) 一种烟气密封罩和烧结烟气循环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0568488U (zh) 污水处理用的废气处理装置
CN109021991B (zh) 一种焦炉烟尘全封闭集中收集和处理方法
CN101940869A (zh) 精对苯二甲酸氧化装置尾气的净化方法和装置
CN113237992A (zh) 一种电力电缆燃烧试验装置及方法
CN210291891U (zh) 一种净化二噁英烟气的垃圾焚烧炉
CN209338597U (zh) 一种转炉烟气除尘及余热回收系统
CN110327565A (zh) 一种船舱消防装置及船舶
CN216573200U (zh) 锂离子电池拆解实验台
CN214198698U (zh) 一种用于VOCs处理的五塔蓄热式氧化系统
CN108855367A (zh) 固体废物处理系统
CN109579523B (zh) 一种改进型天然气蓄热式熔铅炉
CN207975656U (zh) 一种生活垃圾等离子焚烧装置
JP3010283B2 (ja) 含水流動物の焼却装置及び方法
EP0855004B1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ventless combustion of waste
CN218915889U (zh) 一种可连续进行生产的锂电池负极材料制备高温炉
CN216521699U (zh) 一种适用于废物处理的高效热利用系统
CN110332537A (zh) 一种新型生活垃圾高温裂解气化成套设备
CN211358260U (zh) 一种废气吸附脱附专用活性炭箱
CN217265572U (zh) 可快速更换熔池式气化炉的有机固废气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9

Termination date: 20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