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67456U - 机油冷却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机油冷却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67456U
CN210567456U CN201921034668.2U CN201921034668U CN210567456U CN 210567456 U CN210567456 U CN 210567456U CN 201921034668 U CN201921034668 U CN 201921034668U CN 210567456 U CN210567456 U CN 2105674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nging
chip
oil
structures
adja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3466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典汪
徐有燚
庞超群
徐赛
余晓赣
张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bi Yinlun Industrial Heat Exchang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bi Yinlun Industrial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bi Yinlun Industrial Heat Exchang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bi Yinlun Industrial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3466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674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674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674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油冷却器结构,安装件和封装件间设有若干芯片组件,芯片组件包括内芯片、翅片和外芯片,安装件、内芯片、翅片和外芯片的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内芯片和外芯片上均设置有两个翻边结构,相邻两个翅片之间通过两者之间的两组翻边组件连通,且两个相邻翅片之间的两组翻边组件分别连通两者之间的进油口与出油口,每一翻边组件均包括隔圈和同一直线上的两个翻边结构,每一翻边组件的两个翻边结构构成不完全密封的油通道,每一翻边组件的两个翻边结构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芯片组件上,隔圈分别与其相邻的内芯片和外芯片相连构成一个密封空间,同一直线上的两个翻边结构收容在对应的密封空间内。

Description

机油冷却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换热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油冷却器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油冷却器一般由法兰1,隔圈2,芯片组件3,盖板4所组成,如图1-图3。芯片组件3由内芯片31,翅片32和外芯片33所组成。内芯片31上的进出油口有往外的翻边,外芯片33上的进出油口有往外的翻边,这两个翻边的内外径配合进行定位,在翻边的外侧是隔圈2,隔圈2通过内孔与芯片翻边定位,隔圈2的上下两面分别与内芯片31和外芯片33焊接形成密封。
外保证产品的垂直度,内芯片31的油口翻边与外芯片33的油口翻边配合,间隙一般较小,那么在焊接过程中两个翻边接触面就会焊接在一起形成密封。而隔圈2的上下两个面分别与内芯片31和外芯片33焊接密封,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封闭空间。当油冷器使用时,温度升高,这个封闭空间内的气体膨胀,会对机油冷却器生产一个压力,有可能对机油冷却器产生破坏。
当两个翻边的接触面焊接形成密封,而隔圈2的上下两个面与内外芯片焊接不良的时候,在进行密封性检测时,无法识别泄漏,导致不良品流出。在使用过程中,隔圈2的不良焊接会导致隔圈2的焊缝开裂,而翻边处的强度不足以支撑机油冷却器运行,最终导致油水混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机油冷却器结构,以能识别隔圈的焊接质量,防止不良品流出,且可获得更大的通道面积,降低油压降。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油冷却器结构,包括安装件和封装件,所述安装件和封装件间设有若干芯片组件,各所述芯片组件沿封装件到安装件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芯片组件包括内芯片、翅片和外芯片,所述翅片位于内芯片和外芯片组成的封闭空间内,安装件、内芯片、翅片和外芯片的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封装件密封与其相连的芯片组件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内芯片和外芯片上均设置有两个翻边结构,相邻两个翅片之间通过两者之间的两组翻边组件连通,且两个相邻翅片之间的两组翻边组件分别连通两者之间的进油口与出油口,每一翻边组件均包括隔圈和同一直线上的两个翻边结构,每一翻边组件的两个翻边结构构成不完全密封的油通道,每一翻边组件的两个翻边结构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芯片组件上,所述隔圈分别与其相邻的内芯片和外芯片相连构成一个密封空间,同一直线上的两个翻边结构收容在对应的密封空间内。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件为法兰。
作为优选,所述封装件包括两个盖板,两所述盖板分别密封与其相连的芯片组件的进油口和出油口。
作为优选,所述翅片与内芯片以及外芯片均焊接。
作为优选,所述进油口与出油口分别位于芯片组件的两端。
作为优选,所述翻边结构包括若干个翻边,相邻两翻边间具有缺口,同一直线上的两个翻边结构的翻边分别伸入对方翻边结构的缺口内,且翻边和缺口一一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翻边结构包括若干个翻边,相邻两翻边间具有缺口,同一直线上的两个翻边结构的翻边与对方翻边结构的翻边至少部分重叠。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油冷却器结构,内外芯片的油口翻边与缺口相互配合,取消了油口翻边焊接的可能性,在机油冷却器中只保留了隔圈两侧与内外芯片的焊接密封,避免了现有结构中的双重密封不能检测出隔圈的焊接质量问题,本实用新型有效防止了不良品的流出,另外,内外芯片油口翻边的外径相同,内外芯片的翻边和缺口嵌入式配合,使得两个翻边结构构成的油通道的直径增加了两倍的翻边料厚,油通道面积增大,可有效降低油压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传统的机油冷却器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传统的芯片组件爆炸图;
图3为传统的机油冷却器结构的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芯片一侧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芯片另一侧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芯片一侧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芯片另一侧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翻边和缺口配合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外芯片配合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外芯片配合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芯片组件爆炸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油冷却器结构的爆炸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翻边和缺口配合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内外芯片配合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内外芯片配合的剖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芯片组件爆炸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机油冷却器结构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4-图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机油冷却器结构,包括安装件和封装件,沿封装件到安装件的方向依次设有若干芯片组件3,所述芯片组件包括内芯片31、翅片32和外芯片33,所述翅片32位于内芯片31和外芯片33组成的封闭空间内,安装件、内芯片31、翅片32和外芯片33的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封装件密封与其相连的芯片组件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内芯片31和外芯片33上均设置有两个翻边结构,相邻两个翅片32之间通过两者之间的两组翻边组件连通,且两个相邻翅片32之间的两组翻边组件分别连通两者之间的进油口与出油口,每一翻边组件均包括隔圈2和同一直线上的两个翻边结构,每一翻边组件的两个翻边结构构成不完全密封的油通道,每一翻边组件的两个翻边结构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芯片组件3上,所述隔圈2分别与其相邻的内芯片31和外芯片33相连构成一个密封空间,同一直线上的两个翻边结构收容在对应的密封空间内。作为优选,所述翻边结构包括若干个翻边,相邻两翻边间具有缺口,同一直线上的两个翻边结构的翻边分别伸入对方翻边结构的缺口内,且翻边和缺口一一对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油冷却器结构,在芯片油口设置翻边,用于与其他零件之间的定位;在翻边上设置缺口,避免内外芯片翻边焊接密封而检测不出隔圈的焊接质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油冷却器结构,内外芯片的油口翻边与缺口相互配合,取消了油口翻边焊接的可能性,在机油冷却器中只保留了隔圈两侧与内外芯片的焊接密封,避免了由于现有结构中的双重密封可能导致不良品流出的问题,内外芯片油口翻边的外径相同,内外芯片的翻边和缺口嵌入式配合,使得两个翻边结构构成的油通道的直径增加了两倍的翻边料厚,油通道面积增大,可有效降低油压降。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件为法兰1。
作为优选,所述封装件包括两个盖板4,两所述盖板4分别密封与其相连的芯片组件的进油口和出油口。
作为优选,所述翅片32与内芯片31以及外芯片33均焊接。
作为优选,所述进油口与出油口分别位于芯片组件3的两端。
如图4-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油冷却器结构在内芯片31上有两个油口310(一个进油口和一个出油口),在油口310的四周有四个往外翻边311和4个缺口312;在外芯片33上有两个油口330,在油口330四周有四个往外的翻边331和四个缺口332;内芯片31上的翻边311的外径和外芯片33上的翻边331的外径保持一致;外芯片33上的翻边331和缺口332相对于内芯片31上翻边311和缺口312旋转一定角度,在两者配合时,外芯片33上的翻边331插入内芯片31上的缺口312,内芯片31上的翻边311插入外芯片33上的缺口332中,内芯片31的翻边311的外径与隔圈2的内径配合用于定位,外芯片33的翻边331的外径与隔圈2的内径配合用于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翻边结构包括若干个翻边,相邻两翻边间具有缺口,同一直线上的两个翻边结构的翻边与对方翻边结构的翻边至少部分重叠。
如图13-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油冷却器结构还可以采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在内芯片31上有两个油口310,在油口310的四周有四个往外翻边311和4个缺口312;在外芯片33上有两个油口330,在油口330四周有四个往外的翻边331和四个缺口332;内芯片31上的翻边311的外径与外芯片33上的翻边331的内径保持一致,并进行配合定位;内芯片31上的翻边311和缺口312分别与外芯片33上的翻边331和缺口332位置对应,外芯片33的翻边331的外径与隔圈2的内径配合用于定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机油冷却器结构,包括安装件和封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和封装件间设有若干芯片组件,各所述芯片组件沿封装件到安装件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芯片组件包括内芯片、翅片和外芯片,所述翅片位于内芯片和外芯片组成的封闭空间内,安装件、内芯片、翅片和外芯片的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封装件密封与其相连的芯片组件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内芯片和外芯片上均设置有两个翻边结构,相邻两个翅片之间通过两者之间的两组翻边组件连通,且两个相邻翅片之间的两组翻边组件分别连通两者之间的进油口与出油口,每一翻边组件均包括隔圈和同一直线上的两个翻边结构,每一翻边组件的两个翻边结构构成不完全密封的油通道,每一翻边组件的两个翻边结构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芯片组件上,所述隔圈分别与其相邻的内芯片和外芯片相连构成一个密封空间,同一直线上的两个翻边结构收容在对应的密封空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冷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为法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冷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件包括两个盖板,两所述盖板分别密封与其相连的芯片组件的进油口和出油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冷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与内芯片以及外芯片均焊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冷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与出油口分别位于芯片组件的两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冷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结构包括若干个翻边,相邻两翻边间具有缺口,同一直线上的两个翻边结构的翻边分别伸入对方翻边结构的缺口内,且翻边和缺口一一对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冷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结构包括若干个翻边,相邻两翻边间具有缺口,同一直线上的两个翻边结构的翻边与对方翻边结构的翻边至少部分重叠。
CN201921034668.2U 2019-07-04 2019-07-04 机油冷却器结构 Active CN2105674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34668.2U CN210567456U (zh) 2019-07-04 2019-07-04 机油冷却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34668.2U CN210567456U (zh) 2019-07-04 2019-07-04 机油冷却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67456U true CN210567456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31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34668.2U Active CN210567456U (zh) 2019-07-04 2019-07-04 机油冷却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674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1294C (zh) 层叠板式热交换器
EP2435774B1 (en) Double-walled plate heat exchanger
US4182408A (en) Multilayered tube sheet assembly for heat exchangers
CA2871023C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repairing a plate pack of a heat exchanger
CN104989558B (zh) 发动机燃气供给系统的双层管接头
US10066874B2 (en) Plate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multiple passes in the plate heat exchanger
EP2406572A2 (en) Plate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pressure resistance of a plate heat exchanger
CN113825969A (zh) 双介质安全换热器
CN210567456U (zh) 机油冷却器结构
CN107917629B (zh) 双壁板板壳式换热器及其专用双壁换热板
CN113295024A (zh) 一种角孔及四周高密封防泄漏板式换热器
CN113295025A (zh) 一种角孔双密封防泄漏板式换热器
CN206488685U (zh) 空调机组、热交换器及其管板
CN215172391U (zh) 一种减温减压阀
CN102435089A (zh) 一种双流程换热器封头
CN208285106U (zh) 电机机壳
CN213208729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板束以及板式换热器
CN220472396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板式换热器
CN210530945U (zh) 板翅式油冷器及油冷器芯片组件
CN218583868U (zh) 一种浮头换热器用浮头结构
CN218208043U (zh) 一种阀门的阀体与阀盖之间多重密封的检测、监测和保护结构
CN209784045U (zh) 一种气瓶水压试验设备的密封结构
CN217025754U (zh) 一种窑炉设备冷却水套
CN217010034U (zh) 一种防爆配电箱的密封结构
CN218625617U (zh) 一种阀门带压堵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