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66988U - 海底设施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海底设施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66988U
CN210566988U CN201921357295.2U CN201921357295U CN210566988U CN 210566988 U CN210566988 U CN 210566988U CN 201921357295 U CN201921357295 U CN 201921357295U CN 210566988 U CN210566988 U CN 2105669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carrier
grass
protection device
g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5729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阳志文
李鑫
袁春光
张娜
解鸣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Water Transport Engineering MOT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Water Transport Engineering MO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Water Transport Engineering MOT filed Critical Tianji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Water Transport Engineering MOT
Priority to CN20192135729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669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669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669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底设施保护装置,属于海底设施防冲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底设施保护装置,包括格栅载体和设置在格栅载体上的仿生草。格栅载体用于放置在海底,由于格栅载体具有一定的重量,将格栅载体放入海底后,格栅载体可以被海底的泥沙等沉积物掩埋。当海底水流较大时,设置于格栅载体上的仿生草可以随海底的水流飘动,通过自身运动降低水流速度,减小水流的携沙能力,结合格栅载体的格栅结构,使格栅载体周围的泥沙不易被水流带走,且可以促进格栅载体附近的泥沙淤积,达到长久防冲刷的效果。

Description

海底设施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底设施防冲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海底设施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海底水流的动力作用下,海床沉积物容易被海底水流带走,使埋设在海底的设施(如管线等)裸露出来,受到海水的侵蚀或被海底水流扯断,造成海底设施的损坏。传统的海底防冲刷措施,一般在海底铺盖石块,以保护海底设施周边的泥沙等沉积物颗粒不被水流带走。
但在实际使用中,传统的海底防冲刷措施,石块周围边缘仍容易产生掏刷现象,因此不能保证长久有效,当石块等覆盖物被海底水流冲离设定的保护范围时,海底设施亦会受到冲刷的影响,无法达到长期防冲刷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底设施保护装置,可以达到长久防冲刷的效果。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海底设施保护装置,包括格栅载体和设置在所述格栅载体上的仿生草;所述格栅载体用于放置在海底,所述仿生草随海底的水流飘动。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格栅载体的格栅边框的连接处形成格栅节点;所述仿生草设置在所述格栅节点上。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格栅节点上设置有用于安装仿生草的安装孔。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安装孔的孔径小于两相邻安装孔之间的间距。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格栅载体的外缘的格栅边框的边缘节点上也设置有仿生草。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格栅载体的格栅边框上也设置有仿生草。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格栅载体的格栅边框连接形成规则形状的格栅孔。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格栅孔为三角形、正方形或六边形。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格栅载体由混凝土材料制成。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格栅载体的厚度在10cm至30cm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底设施保护装置,包括格栅载体和设置在格栅载体上的仿生草。格栅载体用于放置在海底,由于格栅载体具有一定的重量,将格栅载体放入海底后,格栅载体可以被海底的泥沙等沉积物掩埋。当海底水流较大时,设置于格栅载体上的仿生草可以随海底的水流飘动,通过自身运动降低水流速度,减小水流的携沙能力,结合格栅载体的格栅结构,使格栅载体周围的泥沙不易被水流带走,且可以促进格栅载体附近的泥沙淤积,达到长久防冲刷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海底设施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格栅载体的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格栅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格栅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
1-格栅载体;2-格栅节点;3-仿生草;4-边缘节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目前,随着海洋能源的开发,海上石油平台林立,海底管线纵横交错。海底管线是海上油气运输的主要方式,对油田的安全和高效生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的勘测资料显示,石油平台周围冲刷严重,管线裸露、悬跨问题突出,亟需合理有效的处理。
海底管线裸露、悬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海底水流等水动力对海床的冲刷、侵蚀,使埋藏之下的海底管线出现裸露、悬跨;石油平台、海底管线等人工海上构筑物的存在,引起差异冲蚀,加剧了海底管线周围海床的冲刷,使之更容易出现裸露、悬跨。
除上述海底石油管线外,海底电力设备也容易在海底水流的动力作用下裸露出来,传统的海底防冲刷措施,一般在海底铺盖石块,以保护海底设施周边的泥沙等沉积物颗粒不被水流带走。
但在实际使用中,传统的海底防冲刷措施,石块周围边缘仍容易产生掏刷现象,因此并不能保证长久有效,当石块等覆盖物被海底水流冲离设定的保护范围时,海底设施亦会受到冲刷的影响,无法达到长期防冲刷的效果。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海底设施保护装置,可以达到长久防冲刷的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海底设施保护装置进行详细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海底设施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格栅载体的结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格栅载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格栅载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海底设施保护装置,包括格栅载体1和设置在所述格栅载体1上的仿生草3。所述格栅载体1用于放置在海底,仿生草3可以随海底的水流飘动。
仿生草是基于海洋仿生学原理开发研制的一种新型海底防冲刷物质,仿生草可以采用耐海水浸泡、抗长期冲刷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加工而成。
仿生草的结构可以包括两部分,其一部分是仿生草叶片部分,起到仿生草自身的作用。仿生草叶片的宽度可以在0.5mm-1.5mm之间,优选为1mm。仿生草结构的另一部分为叶片固定组件。所述仿生草叶片的个数可以为两个,并排设置在一起,在地面上的时候,所述两个仿生草叶片是黏贴在一起的,这种黏贴并不是用胶或者其他的外部粘结设置的,是仿生草叶片自身材料造成的,当到达水中时,会两仿生草叶片则会分开,从而起到了水草的作用。所述叶片固定组件是设置在仿生草叶片底部的,叶片固定组件也可以包括两个部分,即连接件以及与所述连接件相配合的固定件,所述连接件的设置是用来对仿生草叶片进行固定的,所述固定件则是为了使多个仿生草更好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仿生草束。所述连接件包括叶片固定部分以及设置在叶片固定部分下部的卡扣件,所述叶片固定部分则是用来连接仿生草叶片的,对于仿生草叶片和叶片固定部分的连接关系,所述卡扣件也是用与固定件配合设置的,其固定件包括套筒,其套筒的上部设置了与卡扣件相配合的卡扣槽,所述套筒是为了更好地将多个仿生草连接成仿生草束而设置的。
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仿生草可以采用有机材料制成,例如,仿生草由聚乙烯醇、氯化锂、L-苹果酸、醋酸、氧化铬等组成,有机仿生草束具有模拟植物外观、蒸腾作用和光谱反射特性。
在另一种可实现方式中,仿生草叶片可以由防紫外线的聚丙烯制成。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格栅载体1的格栅边框的连接处形成格栅节点2。所述仿生草3设置在所述格栅节点2上。具体地,所述格栅节点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仿生草3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安装孔可以是规律排布,也可以是不规律排布,优选规律排布。仿生草3成束地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为了保证足够的安装面积,使仿生草3安装地更加牢靠,可选地,所述安装孔的孔径小于两相邻安装孔之间的间距。例如,安装孔的孔径可以是5mm,两相邻安装孔之间的间距可以是9mm。仿生草束的固定端插入所述安装孔中并通过耐候胶粘接在格栅载体1表面。为了使粘接牢固,耐候胶的厚度可以选择在2mm-4mm之间,优选为3mm。耐候胶可以采用3M公司生产的耐候胶,具有耐高温、耐气候化和防水的性能。每束仿生草束可以包括6-8根仿生草。在上述结构中,如果仿生草部分损坏,不影响其它部分的使用,可以只更换损坏部分的仿生草,降低维护成本。
如图1所示,在格栅载体的外缘的格栅边框上,两格栅相接处存在边缘节点4,边缘节点4上也可以设置有仿生草,设置的方法可以与所述格栅节点2相同。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格栅载体1的格栅边框上也可以设置仿生草。具体的做法是:在格栅边框上设置安装槽,仿生草设置在安装槽内。
格栅载体1的格栅边框连接形成规则形状的格栅孔。格栅孔可以为三角形、正方形或六边形等规则形状。所述格栅载体1可以由混凝土材料制成。所述格栅载体1的厚度在10cm至30cm之间。
示例性地,一种海底设施保护装置的具体结构如下:该海底设施保护装置包括格栅载体1和设置在所述格栅载体1上的仿生草3。所述格栅载体1用于放置在海底,仿生草3可以随海底的水流飘动。仿生草3采用聚乙烯醇制成,如图3所示,格栅载体1的格栅边框连接形成规则形状的格栅孔,格栅孔呈六边形。所述格栅载体1可以由混凝土材料制成。格栅载体1的格栅边框的连接处形成格栅节点2,所述格栅节点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仿生草3的安装孔。仿生草3被安装在格栅节点2的安装孔中。所述格栅载体1的格栅边框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也安装有仿生草。
另一种海底设施保护装置的具体结构如下:该海底设施保护装置包括格栅载体1和设置在所述格栅载体1上的仿生草3。所述格栅载体1用于放置在海底,仿生草3可以随海底的水流飘动。仿生草3采用聚乙烯醇制成,如图4所示,格栅载体1的格栅边框连接形成规则形状的格栅孔,格栅孔呈等边三角形。所述格栅载体1可以由混凝土材料制成。所述格栅载体1的厚度在10cm至30cm之间。格栅载体1的格栅边框的连接处形成格栅节点2,所述格栅节点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仿生草3的安装孔。仿生草3被安装在格栅节点2的安装孔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底设施保护装置,包括格栅载体和设置在格栅载体上的仿生草。格栅载体用于放置在海底,由于格栅载体具有一定的重量,将格栅载体放入海底后,格栅载体可以被海底的泥沙等沉积物掩埋。当海底水流较大时,设置于格栅载体上的仿生草可以随海底的水流飘动,通过自身运动降低水流速度,减小水流的携沙能力。与现有技术的石块容易被冲刷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海底设施保护装置采用格栅载体的格栅结构,使格栅载体周围的泥沙不易被水流带走,且可以促进格栅载体附近的泥沙淤积,达到长久防冲刷的效果。
并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底设施保护装置,造价低、耐腐蚀性好、施工难度低,使用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海底设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载体和设置在所述格栅载体上的仿生草;所述格栅载体用于放置在海底,所述仿生草随海底的水流飘动;
其中,所述格栅载体的格栅边框的连接处形成格栅节点;所述仿生草设置在所述格栅节点上;所述格栅节点上设置有用于安装仿生草的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设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孔径小于两相邻安装孔之间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设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载体的外缘的格栅边框的边缘节点上也设置有仿生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设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载体的格栅边框上也设置有仿生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设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载体的格栅边框连接形成规则形状的格栅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底设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孔为三角形、正方形或六边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设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载体由混凝土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设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载体的厚度在10cm至30cm之间。
CN201921357295.2U 2019-08-20 2019-08-20 海底设施保护装置 Active CN2105669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57295.2U CN210566988U (zh) 2019-08-20 2019-08-20 海底设施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57295.2U CN210566988U (zh) 2019-08-20 2019-08-20 海底设施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66988U true CN210566988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30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57295.2U Active CN210566988U (zh) 2019-08-20 2019-08-20 海底设施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669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4358A (zh) * 2021-10-26 2022-01-11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筒形基础智能仿生冲刷防护结构及其应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4358A (zh) * 2021-10-26 2022-01-11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筒形基础智能仿生冲刷防护结构及其应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791875T3 (es) Procedimiento de instalación de una estación de transferencia de energía por bombeo denominada "marina" y estación correspondiente
JP2013546187A (ja) ボイアントソーラーパネル及び前記パネルのアセンブリからなるソーラーパワープラント
CN111493006A (zh) 一种利用海上风电牧场渔网进行基础防冲刷的装置
CN210566988U (zh) 海底设施保护装置
AU2013209257B2 (en) A tire assembly and a method of building a support structure in a marine environment using tires
KR20120005445A (ko) 세굴-방지 시스템
JP6872812B2 (ja) 水中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Bobykina et al. Winter storm activity in 2011–2012 and its consequences for the Southeastern Baltic coast
Bhattacharya Civil engineering aspects of a wind farm and wind turbine structures
Thake Development, installation and testing of a large-scale tidal current turbine
KR20110034877A (ko) 깊은 수심에서의 수중 설치 작업이 가능하도록 된 오탁방지막 및 그 오탁방지막과 닻가지형 앵커를 이용한 오탁방지막의 설치 방법
KR20120002184A (ko) 해상 풍력발전장치
CN112106713B (zh) 一种半悬浮式人工鱼礁
CN103850235A (zh) 海洋平台桩腿保护装置
CN212200463U (zh) 一种高可靠性联锁式护坡结构
KR102022999B1 (ko) 심해 해수 취수공법
CN104099914B (zh) 一种深水潮汐海流发电站
CN212316859U (zh) 一种基于仿生学的倒穗式半潜油围控清除装置
CN207392143U (zh) 一种水动力自升降消落带湿地生态治理系统
CN208915387U (zh) 一种新型浮体结构
CN114460145B (zh) 钢壳混凝土沉管外壁防腐监测电位监测系统及方法
CN213187686U (zh) 半悬浮式人工鱼礁
CN218089117U (zh) 一种花瓣型生态浮岛的安装固定结构
CN112049089A (zh) 一种基于仿生学的倒穗式半潜油围控清除装置
CN214460577U (zh) 一种用于海上风电单桩基础的蜂巢式防冲促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