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60145B - 钢壳混凝土沉管外壁防腐监测电位监测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钢壳混凝土沉管外壁防腐监测电位监测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60145B
CN114460145B CN202210122734.1A CN202210122734A CN114460145B CN 114460145 B CN114460145 B CN 114460145B CN 202210122734 A CN202210122734 A CN 202210122734A CN 114460145 B CN114460145 B CN 1144601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ential
immersed tube
monitoring system
reference electrode
monit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2273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60145A (zh
Inventor
王康臣
宋神友
刘磊
刘健
金文良
秦铁男
许晴爽
夏丰勇
朱东旭
张馨予
宋世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Komeier Marin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ong Link Administration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Kingmile Anticorrosion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ong Link Administration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Kingmile Anticorrosion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ong Link Administration Center filed Critical Dalian Kingmile Anticorro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2273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601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601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01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601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01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 G01N27/04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by 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 G01N27/041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by 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a solid bod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 G01N27/04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by 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 G01N27/20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壳混凝土沉管外壁防腐监测用电位监测系统,其中,基础层铺设于海底;沉管结构设置于基础层上;基础层设置有垄沟;第一电位监测系统设置于垄沟内;第一电位监测系统与监测装置连接,以监测电位数据;监测装置与工控机连接,以对监测装置所监测到的电位数据进行显示、存储;远程监控终端与工控机连接,以将监测装置所监测到的电位数据传送至所述远程监控终端。本发明能够在不损坏沉管结构表面涂层以及表面结构的情况下,实现对沉入水底的沉管结构的底面进行实时电位监测,并且能够将所监测到的电位数据传输至远程终端,使得技术人员能够及时的掌握沉管结构的表面腐蚀状况。

Description

钢壳混凝土沉管外壁防腐监测电位监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底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壳混凝土沉管外壁防腐监测用电位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简称深中通道)采用钢壳混凝土沉管结构,属于海洋工程关键配套结构,世界首次提出钢壳混凝土沉管100年服役寿命耐久性要求。深中通道沉管钢壳,目前采用行业内传统的腐蚀防护措施:预留腐蚀厚度+重涂装+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第一阶段为“涂层防护为主、牺牲阳极为辅”的联合防护;第二阶段为“牺牲阳极+钢管预留腐蚀厚度为主、涂层防护为辅”的联合防护。钢壳混凝土沉管结构一旦安装回填完成,其钢壳底部外壁的防腐系统几乎是不可修复的,因此对钢壳外壁的防腐系统建立可靠的长期监测手段。但目前国内在钢壳混凝土沉管外壁腐蚀监测领域,尚缺乏成熟的成套技术标准、规范和施工经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壳混凝土沉管外壁防腐监测用电位监测系统,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壳混凝土沉管外壁防腐监测用电位监测系统,包括:基础层、沉管结构、若干第一电位监测系统、监测装置和工控机、远程监控终端;
所述基础层铺设于海底;
所述沉管结构设置于所述基础层上;
所述基础层设置有垄沟;
所述第一电位监测系统设置于所述垄沟内,以实现当所述沉管结构与所述基础层接触时,所述第一电位监测系统与所述沉管结构的底面接触,监测所述沉管结构底面的保护电位;
所述第一电位监测系统与所述监测装置连接,以监测所述第一电位监测系统所监测到的电位数据;
所述监测装置与所述工控机连接,以对所述监测装置所监测到的电位数据进行显示、存储;
所述远程监控终端与所述工控机连接,以将所述监测装置所监测到的电位数据传送至所述远程监控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位监测系统包括第一封装壳体、浮体结构、重力基础结构、连接件、若干第一参比电极;
所述第一参比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封装壳体内部,且所述第一参比电极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封装壳体的轴线,且所述第一参比电极贯穿所述第一封装壳体,以实现当所述沉管结构与所述基础层接触时,所述第一参比电极与所述沉管结构的底面接触,以通过所述第一参比电极对所述沉管结构的底面进行电位监测;
所述浮体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封装壳体外部,以使得当所述沉管结构与所述基础层接触时,所述第一参比电极能够紧贴所述沉管结构;
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第一封装壳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重力基础结构连接;
所述重力基础结构设置于所述垄沟内;
所述第一参比电极与所述监测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若干第二电位监测系统,所述第二电位监测系统设置于所述沉管结构的外壁侧面/外壁顶面;
所述第二电位监测系统包括第二封装壳体、第二磁铁、若干第二参比电极;所述第二磁铁嵌入所述第二封装壳体内部且与所述沉管结构的外壁侧面/外壁顶面连接;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第二封装壳体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二参比电极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参比电极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封装壳体的轴线垂直,且所述第二参比电极贯穿所述第二封装壳体,以通过所述第二参比电极对所述沉管结构的外壁侧面/外壁顶面进行电位监测;所述第二参比电极与所述监测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位监测系统、第二电位监测系统均与所述监测装置通过测量电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电位监测系统、第二电位监测系统连接;以实现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电位监测系统和第二电位监测系统进行实时数据交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参比电极包括但不限于银/氯化银参比电极、高纯锌参比电极、钛参比电极、铂参比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参比电极包括但不限于银/氯化银参比电极、高纯锌参比电极、钛参比电极、铂参比电极。
进一步的,还包括若干电阻率电极;
所述电阻率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封装壳体内部,所述电阻率电极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封装壳体的轴线,且所述电阻率电极
贯穿所述第一封装壳体,以通过所述电阻率电极监测海水电阻率;
所述电阻率电极还与所述监测装置连接,以监测所述电阻率电极所处服役环境的电阻率数据。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钢壳混凝土沉管外壁防腐监测用电位监测系统,作为海洋工程关键配套结构的监测系统,能够在不损坏沉管结构表面涂层以及表面结构的情况下,实现对沉入水底的沉管结构的底面进行实时电位监测,并且能够将所监测到的电位数据传输至远程终端,使得技术人员能够及时的掌握沉管结构的表面腐蚀状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电位监测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电位监测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沉管结构与第一电位监测系统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电位监测系统在基础层上的布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图4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壳混凝土沉管外壁防腐监测用电位监测系统,如图1-5,
一种钢壳混凝土沉管外壁防腐监测用电位监测系统,包括:基础层2、沉管结构1、若干第一电位监测系统3、监测装置和工控机、远程监控终端;
所述基础层2铺设于海底;
所述沉管结构1设置于所述基础层2上;
所述基础层2设置有垄沟21;
所述第一电位监测系统3设置于所述垄沟21内,以实现当所述沉管结构1与所述基础层2接触时,所述第一电位监测系统3与所述沉管结构1的底面接触,监测所述沉管结构1底面的保护电位;
具体的:所述第一电位监测系统3包括第一封装壳体31、浮体结构32、重力基础结构33、连接件34、若干第一参比电极36;所述第一参比电极36设置于所述第一封装壳体31内部,所述第一参比电极36的轴线
述浮体结构32设置于所述第一封装壳体31外部,以使得当所述沉管结构1与所述基础层2接触时,所述第一参比电极36能够紧贴所述沉管结构1;所述连接件34一端与所述第一封装壳体3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重力基础结构33连接;所述重力基础结构33设置于所述垄沟21内,以使得当所述沉管结构1与所述基础层2接触时,所述第一电位监测系统3不会由于所述沉管结构1的自重而损坏;所述第一参比电极36与所述监测装置连接;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连接件34与所述第一封装壳体31和重力基础结构33均通过吊耳38进行连接。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沉管结构为钢壳混凝土沉管,由于钢壳混凝土沉管具有几何尺寸大、跨度长、掩埋深,且具有穿过入海口的可能,钢壳尺寸效应、回填工况、介质电阻率季节变化等因素对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电位分布均存在不确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钢壳表面保护电位进行监测,尤其是钢壳底面。所述基础层为碎石基础层,所述第一参比电极包括四个不同材料的参比电极的探头,其中所述第一参比电极的探头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银/氯化银参比电极、高纯锌参比电极、钛参比电极、铂参比电极等任意一种,以使得所述第一参比电极能够适应沉管结构在不同时期以及不同电阻率条件,增加第一参比电极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所述第一电位监测系统能够搭载第一参比电极作为电位监测探头;所述第一封装壳体采用FRP外壳(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所述浮体结构采用成熟的有机浮体材料作为所述第一电位监测系统的浮力体,所述重力基础结构采用混凝土块作为所述第一电位监测系统的配重,所述连接件采用的是能够调节长度的凯夫拉纤维绳;利用碎石基础层的垄沟结构,将所述重力基础结构安装在垄沟内,通过调节所述凯夫拉纤维绳,使第一电位监测系统在海水的浮力作用下略高于垄沟,当沉管结构下沉后,第一电位监测系统由于在海水正浮力作用下,能够紧贴在沉管结构的钢壳底面。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位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对沉管结构底部的外壁涂层的零损伤。本实施例中设计的浮体结构,将沉管结构的钢壳底面电位监测系统设计为漂浮式结构,能够保证第一参比电极尽可能地贴近沉管结构的钢壳底面,即可不被沉管结构的自重压坏,又不会破坏钢壳底面的涂层,从而实现将其安装于基础层的垄沟内。
所述第一电位监测系统3与所述监测装置连接,以监测所述第一电位监测系统3所监测到的电位数据;
优选的,本实施例还包括若干第二电位监测系统,所述第二电位监测系统设置于所述沉管结构1的外壁侧面和外壁顶面;
所述第二电位监测系统包括第二封装壳体41、第二磁铁42、若干第二参比电极43;所述第二磁铁42嵌入所述第二封装壳体41内部且与所述沉管结构1的外壁侧面/外壁顶面连接;所述第二磁铁42与所述第二封装壳体41之间形成容纳腔44;所述第二参比电极43设置于所述容纳腔44内,所述第二参比电极43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封装壳体41的轴线垂直,且所述第二参比电极43贯穿所述第二封装壳体41,以通过所述第二参比电极43对所述沉管结构1的外壁侧面/外壁顶面进行电位监测;所述第二参比电极43与所述监测装置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二参比电极设置有探头的一端贯穿所述第而封装壳体,另外的一端在所述第二封装壳体内部与测量电缆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二封装壳体上设置有葛兰接头45,所述测量电缆通过葛兰接头45进入所述第二封装壳体与所述第二电位监测系统连接。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参比电极包括但不限于银/氯化银参比电极、高纯锌参比电极、钛参比电极、铂参比电极等任意一种或多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位监测系统的4个第二参比电极分别搭载银/氯化银参比电极、高纯锌参比电极、钛参比电极、铂参比电极4种材料作为第二参比电极的探头;所述第二封装壳体采用的是FRP外壳。
所述第一电位监测系统3、第二电位监测系统均与所述监测装置通过测量电缆6连接。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测量电缆采用的是多芯铠装屏蔽阻水电缆,以保证电缆不受洋流、海底生物等海底环境的破坏。
所述监测装置与所述工控机连接,以对所述监测装置所监测到的电位数据进行显示、存储;
具体的,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电位监测系统3、第二电位监测系统连接;以实现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电位监测系统3和第二电位监测系统进行实时数据交换;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的监测装置还包括测试模块,所述测试模块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连接,以对所述第一电位监测系统3、第二电位监测系统连接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就地测试,以及时通过所监测到的第一电位监测系统和第二电位监测系统的数据了解到所述第一电位监测系统和第二电位监测系统的工作状况,以便能够及时发现监测异常的状况以做进一步处理;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数据采集模块是已经成熟的阴极保护监测仪产品,所述阴极保护监测仪采集第一电位监测系统、第二电位监测系统所监测到的电位数据,并通过工控机进行电位数据的存储、显示与传输;本实施例中的工控机的电位数据的存储、显示与传输均为成熟的现有技术,这里仅为对现有技术的利用,因此不进行展开描述。
所述远程监控终端与所述工控机连接,以将所述监测装置所监测到的电位数据传送至所述远程监控终端,具体的,本申请中的远程监控终端包括但不限于电脑显示器、手机,IPAD等。
本实施例的电位监测系统还包括若干电阻率电极;所述电阻率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封装壳体31内部,所述电阻率电极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封装壳体31的轴线,且所述电阻率电极贯穿所述第一封装壳体31,以通过所述电阻率电极监测海水电阻率;所述电阻率电极还与所述监测装置连接,以实时监测所述电阻率电极所处服役环境的电阻率数据。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电位监测系统、第二电位监测系统对所述沉管结构的钢壳的电位数据进行监测,通过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所述电位数据,并通过测试端对所述电位数据进行就地数据测试;工控机对所述电位数据进行存储及数据远程发送,监测数据通过网线或4G网络传送至远程监控终端,本实施例中的远程监控终端包括但不限于办公室的中控电脑、PC、手机等远程监控终端。在本实施例中的监测装置集成在一个监测装置电气柜中,整个系统能够实现远程实时数据采集、传输、数据存储及显示等功能,实现对钢壳混凝土沉管的腐蚀状况的实时远程监测。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监测系统的第一电位监测系统和第二电位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并显示沉管结构的钢壳表面电位、牺牲阳极输出电流等参数,并能够定期将海水电阻率、海水温度、海水pH值等水质检测参数,输入并记录在软件中;并且电位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故障报警、过/欠保护预警、牺牲阳极极性逆转报警等高度自动化,其中,故障报警、过/欠保护预警、牺牲阳极极性逆转报警均为监控系统中的惯常设计,因此本实施例不对其进行具体的展开描述;并且本实施例能够对历史数据及日志能进行查询、分析,自动生成报表;同时本实施例所得沉管结构的数据,能够为后续海底隧道钢壳的防腐设计提供参考,也为现行规范的修订提供数据支撑;其中,所述监测装置的上述数据采集、传输、数据存储及显示等功能均为已经成熟的技术,本实施例中仅为对监测系统的现有技术利用,因此这里不在进行进一步展开。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远程监控终端通过网线、4G网络或者无线网络实时查询所述阴极保护监测仪所采集的电位数据。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第一电位监测系统、第二电位监测系统均具有水密与绝缘结构设计,确保监测周期内参比电极长期稳定有效。
本实施例中的自感知监测技术将以往的被动防腐改为主动监测,建立长效的耐久性动态监测功能,可实时远程监测沉管结构的腐蚀状况及防腐系统的运行状况,为及早发现腐蚀隐患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了技术手段。本实施例基于E32管节的防腐监测试验,可为自感知防腐监测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奠定基础,实现钢壳沉管100年耐久性的电位监测及评估。根据DNVGL-RP-B401 Cathodic Protection Design、《GBT7387-1999船用参比电极技术条件》、《JTS 153-3-2007海港工程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中规定,钢结构的自然腐蚀电位或阴极保护电位,可作为评价该结构所处环境腐蚀性的参数,被保护体的电位水平是表征其阴极保护状态的一项基本指标。
本实施例以E32沉管钢壳作为沉管结构,重点监测E32沉管钢壳的底面保护电位分布情况,并结合腐蚀环境监测数据和成熟的阴极保护数值模拟技术,利用有限的第一电位监测系统和第二电位监测系统布置评估其整体保护状态,能够对沉管结构的钢壳外壁进行电位监测,从而能够监控沉管结构外表面的腐蚀健康状况;
具体的,所述沉管结构沉放如下:首先铺设碎石基础层,碎石基础层厚1m,碎石粒径2cm~6cm,用整平机整平,整平精度控制在±10cm。当所述沉管结构沉放后,沉管结构的底面直接与回填碎石面接触,基础层为设置为海水/抛石/海泥耦合作用环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沉管结构的地面没有安装牺牲阳极的表面,因此本实施例对沉管结构的底面进行重点的防腐监测。表1中展示了本实施例中,沉管结构的钢壳表面电位监测系统的技术指标。
表1钢壳表面电位监测系统技术指标
Figure BDA0003499147960000081
Figure BDA0003499147960000091
具体的,E32沉管钢壳底面的第一电位监测系统平面布置图如图4所示。其中,本实施例在碎石基础层上设置有9套第一电位监测系统。具体的,E32沉管结构的钢壳底面第一电位监测系统设计漂浮式结构,搭载高纯锌参比电极、银/氯化银参比电极、钛参比电极、铂参比电极4种,沉管钢壳底面电位监测系统共有9套,分别安装在碎石垫层的垄沟内,漂浮式结构设计能够防止沉管下沉破坏第一电位监测系统,且在沉管就位后第一电位监测系统能够在正浮力的作用下贴近钢壳底面,本实施例的第一电位监测系统具有水密与绝缘结构设计,确保监测周期内参比电极长期稳定有效。具体的,由于钛在自然环境下可抵抗海水腐蚀,在炼油和海水淡化行业均具有30年以上的耐蚀应用案例。钛暴露在海面以下不会产生任何可测量的腐蚀,即使形成海洋沉积物,也完全没有点蚀和缝隙腐蚀。铂属于惰性金属,化学反应活性极低,其可以金属状态永久存在于自然环境下,其耐蚀性优于金属钛,因此,通过分别在所述第一电位监测系统和第二电位监测系统中封装多种探头材料的第一参比电极和第二参比电极,能够确保所述第一参比电极和第二参比电极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一种钢壳混凝土沉管外壁防腐监测用电位监测系统中第一电位监测系统的安装布置方案如下:
步骤①:在码头岸边安装锚固点及监测装置电气柜,现场进行第一电位监测系统的拼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位监测系统中的第一参比电极和第一封装壳体在厂内即完成封装、测试,在码头岸边完成浮体结构与重力基础的拼装;
步骤②:在港池底部铺设基础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础层是碎石垫层;
步骤③:完成碎石垫层铺设后,由潜水员下水到第一电位监测系统设计安装位置检查并测量碎石垄沟底部情况,并测量碎石垄沟的深度(碎石垄沟底标高到碎石垫层顶标高),按照垄沟测量深度调节连接第第一电位监测系统的凯夫拉纤维绳的长度,使拼装后第一电位监测系统整体高度比垄沟深度长10cm;在潜水作业船的辅助牵引下,由潜水员将带有混凝土配重及浮力材料的第一电位监测系统整体沉放至碎石垄沟的安装位置,再将第一电位监测系统的测量电缆沿着碎石垫层垄沟铺设至沉管结构安装区域之外,安装示意图如图1~图5所示,第一电位监测系统在碎石垄沟内的安装截面图如图3所示。第一电位监测系统测量电缆尾线牵引至码头上或在水下临时寄存,待沉管结构下沉就位后完成测量电缆沿沉管结构本体的铺设。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沉管结构下沉完毕后,将基础层碎石垫层进行回填,以使得基础层内部处于封闭状态,能够使得第一电位监测系统的工作环境保持稳定,保证通过浮体结构使得第一参比电极与沉管结构底面的接触稳定可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钢壳混凝土沉管外壁防腐监测用电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层(2)、沉管结构(1)、若干第一电位监测系统(3)、监测装置和工控机、远程监控终端;
所述基础层(2)铺设于海底;
所述沉管结构(1)设置于所述基础层(2)上;
所述基础层(2)设置有垄沟(21);
所述第一电位监测系统(3)设置于所述垄沟(21)内,以实现当所述沉管结构(1)与所述基础层(2)接触时,所述第一电位监测系统(3)与所述沉管结构(1)的底面接触,监测所述沉管结构(1)底面的保护电位;
所述第一电位监测系统(3)与所述监测装置连接,以监测所述第一电位监测系统(3)所监测到的电位数据;
所述第一电位监测系统(3)包括第一封装壳体(31)、浮体结构(32)、重力基础结构(33)、连接件(34)、若干第一参比电极(36);
所述第一参比电极(36)设置于所述第一封装壳体(31)内部,且所述第一参比电极(36)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封装壳体(31)的轴线,且所述第一参比电极(36)贯穿所述第一封装壳体(31),以实现当所述沉管结构(1)与所述基础层(2)接触时,所述第一参比电极(36)与所述沉管结构(1)的底面接触,以通过所述第一参比电极(36)对所述沉管结构(1)的底面进行电位监测;
所述浮体结构(32)设置于所述第一封装壳体(31)外部,以使得当所述沉管结构(1)与所述基础层(2)接触时,所述第一参比电极(36)能够紧贴所述沉管结构(1);
所述连接件(34)一端与所述第一封装壳体(3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重力基础结构(33)连接;
所述重力基础结构(33)设置于所述垄沟(21)内;
所述第一参比电极(36)与所述监测装置连接;
所述监测装置与所述工控机连接,以对所述监测装置所监测到的电位数据进行显示、存储;
所述远程监控终端与所述工控机连接,以将所述监测装置所监测到的电位数据传送至所述远程监控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壳混凝土沉管外壁防腐监测用电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第二电位监测系统,所述第二电位监测系统设置于所述沉管结构(1)的外壁侧面/外壁顶面;
所述第二电位监测系统包括第二封装壳体(41)、第二磁铁(42)、若干第二参比电极(43);所述第二磁铁(42)嵌入所述第二封装壳体(41)内部且吸附于所述沉管结构(1)的外壁侧面/外壁顶面;所述第二磁铁(42)与所述第二封装壳体(41)之间形成容纳腔(44);所述第二参比电极(43)设置于所述容纳腔(44)内,所述第二参比电极(43)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封装壳体(41)的轴线垂直,且所述第二参比电极(43)贯穿所述第二封装壳体(41),以通过所述第二参比电极(43)对所述沉管结构(1)的外壁侧面/外壁顶面进行电位监测;所述第二参比电极(43)与所述监测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壳混凝土沉管外壁防腐监测用电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位监测系统(3)、第二电位监测系统均与所述监测装置通过测量电缆(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壳混凝土沉管外壁防腐监测用电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电位监测系统(3)、第二电位监测系统连接;以实现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电位监测系统(3)和第二电位监测系统进行实时数据交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壳混凝土沉管外壁防腐监测用电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比电极包括但不限于银/氯化银参比电极、高纯锌参比电极、钛参比电极、铂参比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壳混凝土沉管外壁防腐监测用电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参比电极包括但不限于银/氯化银参比电极、高纯锌参比电极、钛参比电极、铂参比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壳混凝土沉管外壁防腐监测用电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电阻率电极;
所述电阻率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封装壳体(31)内部,所述电阻率电极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封装壳体(31)的轴线,且所述电阻率电极
贯穿所述第一封装壳体(31),以通过所述电阻率电极监测海水电阻率;
所述电阻率电极还与所述监测装置连接,以监测所述电阻率电极所处服役环境的电阻率数据。
CN202210122734.1A 2022-02-09 2022-02-09 钢壳混凝土沉管外壁防腐监测电位监测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44601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22734.1A CN114460145B (zh) 2022-02-09 2022-02-09 钢壳混凝土沉管外壁防腐监测电位监测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22734.1A CN114460145B (zh) 2022-02-09 2022-02-09 钢壳混凝土沉管外壁防腐监测电位监测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60145A CN114460145A (zh) 2022-05-10
CN114460145B true CN114460145B (zh) 2022-08-16

Family

ID=81414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22734.1A Active CN114460145B (zh) 2022-02-09 2022-02-09 钢壳混凝土沉管外壁防腐监测电位监测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6014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50279A1 (en) * 2004-01-08 2005-07-14 Taber Bruce E. Pressure-based fluid corrosion/erosion protectio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104655552B (zh) * 2015-02-13 2018-02-02 宁波工程学院 在役混凝土结构配筋腐蚀进程的原位实体监测装置及方法
KR101767627B1 (ko) * 2016-11-23 2017-08-14 주식회사 에스피엘 생물반응용기
CN208023090U (zh) * 2018-01-15 2018-10-30 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海上平台钢桩保护电位自动检测系统
CN109269975A (zh) * 2018-11-28 2019-01-25 美钻深海能源科技研发(上海)有限公司 水下设备腐蚀电位数据探测系统
CN111334804B (zh) * 2020-04-26 2021-02-09 中山大学 一种用于深海油气管道外壁阴极防护智能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1561974A (zh) * 2020-06-29 2020-08-21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桥梁冲刷多源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冲深评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60145A (zh) 2022-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59365B2 (en) System for bridge scour multi-source monitoring, monitoring method thereof, and scour depth evalu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9668940B (zh) 双缆式海底地下水排泄原位电学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0564705C (zh) 水下地基原位自动监测成套技术方法
CN107460898B (zh) 一种沉入式桥梁桩基冲刷实时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CN111156425B (zh) 管道状态监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7244680U (zh) 一种沉入式桥梁桩基冲刷实时监测系统
CN108678034B (zh) 一种基于立方形桥梁基础冲刷安全监测装置的监测方法
CN104831762A (zh) 深基坑承压水降水动态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14705338A (zh) 一种海上风电桩基础的冲刷实时监测装置和监测方法
Troch et al. Instrumentation and prototype measurements at the Zeebrugge rubble mound breakwater
CN114460145B (zh) 钢壳混凝土沉管外壁防腐监测电位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5925990B (zh) 一种海上风电基础阴极保护远程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
CN203259493U (zh) 海上风电基础阴极保护监测用参比电极
CN216209888U (zh) 一种实时高精度监测岸滩冲淤设备
CN209945340U (zh) 海岸侵蚀与潮位实时监测装置
Jin et al. Intelligent buoy system (inbus): Automatic lifting observation system for macrotidal coastal waters
CN112233387A (zh) 一种沿海风暴潮监测装置及在线监测预警系统
CN209841589U (zh) 一种水库消落带浪蚀监测装置
CN108981846A (zh) 一种监测系统
CN216846227U (zh) 一种地基分层沉降智能监测分析系统
CN221077639U (zh) 一种潮汐水域水文要素分层监测装置
CN210923419U (zh) 一种检验钢结构沉管防护效果的暴露试验装置
CN219831683U (zh) 一种深基坑自动化监测系统
CN114199191A (zh) 一种地基分层沉降智能监测分析系统
CN115930903A (zh) 一种基于光栅静力水准传感网络的变电站沉降在线监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16000 Miao Ling Village, Lingshui Town, Ganjingzi District, Dalian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alian Komeier Marine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Medium Channel Management Center

Address before: 116000 room 1008, TAD building, 537 Huangpu Road, hi tech park, Dalian, Liaoning

Patentee before: DALIAN KINGMILE ANTICORROS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Medium Channel Management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