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61899U - 一种交通工程防撞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通工程防撞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61899U
CN210561899U CN201921483207.3U CN201921483207U CN210561899U CN 210561899 U CN210561899 U CN 210561899U CN 201921483207 U CN201921483207 U CN 201921483207U CN 210561899 U CN210561899 U CN 210561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s
traffic engineering
collision
mounting groove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8320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籍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48320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61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61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6189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撞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交通工程防撞装置,针对现有交通工程防撞装置为固定式结构,当装置主体被碰撞损坏后需要更换整个装置,不能对损坏部件进行单独更换,增加了交通工程的成本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配重底座,所述配重底座的顶部设有防撞柱,配重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防撞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活动安装在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凹槽,两个凹槽内均转动安装有转动轮,两个转动轮均与安装座相接触。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该交通工程防撞装置为组合式结构,当装置主体被碰撞损坏后能对防撞柱进行单独更换,降低了交通工程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交通工程防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撞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通工程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交通工程学是交通工程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本理论,是从道路工程学中派生出来的一门较年轻的学科,它把人、车、路、环境和能源等与交通有关的几个方面综合在道路交通这一统一体中进行研究,在现有的交通路况中,常常会在路面设置防撞装置,通过防撞装置来防止和减轻交通中的碰撞事故造成的交通设施破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然而现有的交通工程防撞装置为固定式结构,当装置主体被碰撞损坏后需要更换整个装置,不能对损坏部件进行单独更换,增加了交通工程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交通工程防撞装置为固定式结构,当装置主体被碰撞损坏后需要更换整个装置,不能对损坏部件进行单独更换,增加了交通工程的成本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交通工程防撞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交通工程防撞装置,包括配重底座,所述配重底座的顶部设有防撞柱,配重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防撞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活动安装在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凹槽,两个凹槽内均转动安装有转动轮,两个转动轮均与安装座相接触,所述配重底座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控制槽,两个控制槽内均滑动安装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夹持板,两个夹持板均与防撞柱相适配,两个固定板的一侧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螺纹孔内均螺纹安装有丝杆,两个丝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转动安装在对应的两个控制槽的内壁上,两个丝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延伸至对应的两个凹槽内并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两个转动轮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对应的第二锥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均开设有插槽,安装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连接槽,两个连接槽内均滑动安装有固定座,两个固定座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开设有压簧槽,两个压簧槽内均滑动安装有插块,插块与对应的插槽相适配,固定座带动对应的插块移动,两个插块与安装座相接触。
优选的,两个插块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压簧,两个压簧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对应的两个压簧槽内,两个连接槽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两个固定座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滑动安装在对应的滑槽内,两个丝杆上均固定套设有蜗轮,第一齿轮带动对应的第一齿条移动,第一齿条带动对应的固定座移动。
优选的,两个控制槽的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转动孔,两个转动孔内均转动安装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对应的第一齿条啮合,两个连接杆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蜗杆,蜗杆与对应的蜗轮啮合,蜗轮带动对应的蜗杆转动,蜗杆带动对应的连接杆转动。
优选的,两个插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同一个通孔,通孔内滑动安装有两个顶杆,两个顶杆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通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两个第二齿条啮合,第二齿轮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顶端延伸至防撞柱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控制座,控制座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两个第二齿条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方案通过转动控制座,控制座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条带动对应的顶杆移动,顶杆顶动对应的插块,即可取消安装座在安装槽内的位置,即可将防撞柱从配重底座上取下进行更换,将防撞柱带动安装座插入安装槽内,转动轮带动对应的第一锥齿轮转动;
(2)本方案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对应的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对应的丝杆转动,固定板带动对应的夹持板移动,使得两个夹持板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丝杆带动对应蜗轮转动,蜗杆带动对应的连接杆转动;
(3)本方案通过连接杆带动对应的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条带动对应的固定座移动,固定座带动对应的插块移动,两个插块与安装座相接触,插块因为压簧的弹性作用滑入对应的插槽内,即可固定新的防撞柱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该交通工程防撞装置为组合式结构,当装置主体被碰撞损坏后能对防撞柱进行单独更换,降低了交通工程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交通工程防撞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交通工程防撞装置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交通工程防撞装置的B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配重底座;2、防撞柱;3、安装槽;4、安装座;5、固定板;6、夹持板;7、转动轮;8、第一锥齿轮;9、丝杆;10、第二锥齿轮;11、蜗轮;12、固定座;13、插块;14、第一齿条;15、第一齿轮;16、连接杆;17、蜗杆;18、转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3,一种交通工程防撞装置,包括配重底座1,配重底座1的顶部设有防撞柱2,配重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3,防撞柱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4,安装座4活动安装在安装槽3内,安装槽3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凹槽,两个凹槽内均转动安装有转动轮7,两个转动轮7均与安装座4相接触,配重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控制槽,两个控制槽内均滑动安装有固定板5,两个固定板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夹持板6,两个夹持板6均与防撞柱2相适配,两个固定板5的一侧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螺纹孔内均螺纹安装有丝杆9,两个丝杆9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转动安装在对应的两个控制槽的内壁上,两个丝杆9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延伸至对应的两个凹槽内并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10,两个转动轮7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8,第一锥齿轮8与对应的第二锥齿轮10啮合。
本实施例中,安装座4的两侧均开设有插槽,安装槽3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连接槽,两个连接槽内均滑动安装有固定座12,两个固定座1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开设有压簧槽,两个压簧槽内均滑动安装有插块13,插块13与对应的插槽相适配,固定座12带动对应的插块13移动,两个插块13与安装座4相接触。
本实施例中,两个插块13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压簧,两个压簧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对应的两个压簧槽内,两个连接槽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两个固定座12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齿条14,第一齿条14滑动安装在对应的滑槽内,两个丝杆9上均固定套设有蜗轮11,第一齿轮15带动对应的第一齿条14移动,第一齿条14带动对应的固定座12移动。
本实施例中,两个控制槽的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转动孔,两个转动孔内均转动安装有连接杆16,两个连接杆16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15,第一齿轮15与对应的第一齿条14啮合,两个连接杆16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蜗杆17,蜗杆17与对应的蜗轮11啮合,蜗轮11带动对应的蜗杆17转动,蜗杆17带动对应的连接杆16转动。
本实施例中,两个插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同一个通孔,通孔内滑动安装有两个顶杆,两个顶杆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通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两个第二齿条啮合,第二齿轮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8,转动杆18的顶端延伸至防撞柱2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控制座,控制座带动转动杆18转动,转动杆18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两个第二齿条移动。
实施例2
参照图1-3,一种交通工程防撞装置,包括配重底座1,配重底座1的顶部设有防撞柱2,配重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3,防撞柱2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座4,安装座4活动安装在安装槽3内,安装槽3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凹槽,两个凹槽内均转动安装有转动轮7,两个转动轮7均与安装座4相接触,配重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控制槽,两个控制槽内均滑动安装有固定板5,两个固定板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夹持板6,两个夹持板6均与防撞柱2相适配,两个固定板5的一侧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螺纹孔内均螺纹安装有丝杆9,两个丝杆9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转动安装在对应的两个控制槽的内壁上,两个丝杆9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延伸至对应的两个凹槽内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10,两个转动轮7的一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8,第一锥齿轮8与对应的第二锥齿轮10啮合。
本实施例中,安装座4的两侧均开设有插槽,安装槽3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连接槽,两个连接槽内均滑动安装有固定座12,两个固定座1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开设有压簧槽,两个压簧槽内均滑动安装有插块13,插块13与对应的插槽相适配,固定座12带动对应的插块13移动,两个插块13与安装座4相接触。
本实施例中,两个插块13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压簧,两个压簧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对应的两个压簧槽内,两个连接槽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两个固定座12的一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齿条14,第一齿条14滑动安装在对应的滑槽内,两个丝杆9上均固定套设有蜗轮11,第一齿轮15带动对应的第一齿条14移动,第一齿条14带动对应的固定座12移动。
本实施例中,两个控制槽的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转动孔,两个转动孔内均转动安装有连接杆16,两个连接杆16的底端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15,第一齿轮15与对应的第一齿条14啮合,两个连接杆16的顶端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蜗杆17,蜗杆17与对应的蜗轮11啮合,蜗轮11带动对应的蜗杆17转动,蜗杆17带动对应的连接杆16转动。
本实施例中,两个插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同一个通孔,通孔内滑动安装有两个顶杆,两个顶杆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通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两个第二齿条啮合,第二齿轮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8,转动杆18的顶端延伸至防撞柱2的外侧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控制座,控制座带动转动杆18转动,转动杆18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两个第二齿条移动。
本实施例中,配重底座1、防撞柱2、安装槽3、安装座4、固定板5、夹持板6、转动轮7、第一锥齿轮8、丝杆9、第二锥齿轮10、蜗轮11、固定座12、插块13、第一齿条14、第一齿轮15、连接杆16、蜗杆17、转动杆18,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通过转动控制座,控制座带动转动杆18转动,转动杆18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两个第二齿条移动,第二齿条带动对应的顶杆移动,顶杆顶动对应的插块13,插块13滑出对应的插槽,即可取消安装座4在安装槽3内的位置,即可将防撞柱2从配重底座1上取下进行更换,安装新的防撞柱2时,将防撞柱2带动安装座4插入安装槽3内,安装座4带动两个转动轮7转动,转动轮7带动对应的第一锥齿轮8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8带动对应的第二锥齿轮10转动,第二锥齿轮10带动对应的丝杆9转动,丝杆9带动对应的固定板5移动,固定板5带动对应的夹持板6移动,使得两个夹持板6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两个夹持板6对防撞柱2进行夹持固定,与此同时,丝杆9带动对应蜗轮11转动,蜗轮11带动对应的蜗杆17转动,蜗杆17带动对应的连接杆16转动,通过连接杆16带动对应的第一齿轮15转动,第一齿轮15带动对应的第一齿条14移动,第一齿条14带动对应的固定座12移动,固定座12带动对应的插块13移动,两个插块13与安装座4相接触,安装座4带动插槽移动后,插块13因为压簧的弹性作用滑入对应的插槽内,即可固定安装座4在安装槽3内的位置,即可固定新的防撞柱2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该交通工程防撞装置为组合式结构,当装置主体被碰撞损坏后能对防撞柱2进行单独更换,降低了交通工程的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交通工程防撞装置,包括配重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底座(1)的顶部设有防撞柱(2),配重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3),防撞柱(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4),安装座(4)活动安装在安装槽(3)内,所述安装槽(3)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凹槽,两个凹槽内均转动安装有转动轮(7),两个转动轮(7)均与安装座(4)相接触,所述配重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控制槽,两个控制槽内均滑动安装有固定板(5),两个固定板(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夹持板(6),两个夹持板(6)均与防撞柱(2)相适配,两个固定板(5)的一侧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螺纹孔内均螺纹安装有丝杆(9),两个丝杆(9)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转动安装在对应的两个控制槽的内壁上,两个丝杆(9)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延伸至对应的两个凹槽内并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10),两个转动轮(7)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8),第一锥齿轮(8)与对应的第二锥齿轮(10)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工程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4)的两侧均开设有插槽,安装槽(3)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连接槽,两个连接槽内均滑动安装有固定座(12),两个固定座(1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开设有压簧槽,两个压簧槽内均滑动安装有插块(13),插块(13)与对应的插槽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通工程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插块(13)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压簧,两个压簧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对应的两个压簧槽内,两个连接槽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两个固定座(12)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齿条(14),第一齿条(14)滑动安装在对应的滑槽内,两个丝杆(9)上均固定套设有蜗轮(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工程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控制槽的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转动孔,两个转动孔内均转动安装有连接杆(16),两个连接杆(16)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15),第一齿轮(15)与对应的第一齿条(14)啮合,两个连接杆(16)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蜗杆(17),蜗杆(17)与对应的蜗轮(11)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通工程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插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同一个通孔,通孔内滑动安装有两个顶杆,两个顶杆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通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两个第二齿条啮合,第二齿轮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8),转动杆(18)的顶端延伸至防撞柱(2)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控制座。
CN201921483207.3U 2019-09-07 2019-09-07 一种交通工程防撞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61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83207.3U CN210561899U (zh) 2019-09-07 2019-09-07 一种交通工程防撞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83207.3U CN210561899U (zh) 2019-09-07 2019-09-07 一种交通工程防撞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61899U true CN210561899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28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8320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61899U (zh) 2019-09-07 2019-09-07 一种交通工程防撞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618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89119U (zh) 一种铝合金轮毂钻孔定位夹具
CN110021888A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防撞型电气控制柜
CN213138531U (zh)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10998588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翻转装置
CN210561899U (zh) 一种交通工程防撞装置
CN210640516U (zh) 一种安全型固定式开关柜
CN109779358B (zh) 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库
CN210638890U (zh) 一种用于汽车转向节的试验台
CN115507256A (zh) 地下充电桩的移动型车载式节能检测设备
CN211464840U (zh) 一种辅助安装电路模块的可旋转夹具
CN211142806U (zh) 一种桥梁护栏
CN209878116U (zh) 一种组合式校园提醒机器人
CN219412362U (zh) 数控加工用防护门导轨定位装置
CN212224323U (zh) 一种建筑幕墙安装机构
CN219486479U (zh) 一种多模组模具开模用平衡装置
CN212837001U (zh) 一种立体车库的防坠装置
CN215106406U (zh) 一种实用的幕墙工程限位装置
CN218891848U (zh) 一种汽车维修工具智能管理系统
CN211826147U (zh) 一种光电设备的电池组件检测平台
CN216709224U (zh) 一种新型汽车底盘电器盒固定支架
CN219096873U (zh) 一种电池组安装结构
CN210658032U (zh) 一种桥梁工程的桥梁施工用支撑设备
CN216952299U (zh) 智能安全提示装置
CN217371753U (zh) 一种设有辅助夹持结构的打磨设备
CN216921575U (zh) 一种立体车库防坠落的升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9

Termination date: 202109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