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55359U - 分体式后车架及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分体式后车架及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55359U
CN210555359U CN201921208266.XU CN201921208266U CN210555359U CN 210555359 U CN210555359 U CN 210555359U CN 201921208266 U CN201921208266 U CN 201921208266U CN 210555359 U CN210555359 U CN 2105553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unit
plate
frame body
connec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0826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延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V Danc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V Danc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V Danc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V Danc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0826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553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553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553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后车架及电动车,涉及自行车、电动车的技术领域。一种分体式后车架,包括:分别采用一体成型的第一车架体和第二车架体;所述第一车架体包括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二车架体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滑动部相匹配的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车架体与所述第二车架体拼接后,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滑动配合,且所述第一车架体与所述第二车架体之间通过紧固件锁紧,以形成具有后叉的后车架。一种电动车,包括分体式后车架。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后车架通过多根管材焊接而成,从而导致制造过程复杂、生产效率低、制造成本高等问题。

Description

分体式后车架及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电动车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体式后车架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后车架基本采用多根管材焊接而成,而该种形式的后车架需要单独生产管材,并且将多根管材拼装、焊接在一起,无形中增加了后车架的制造流程,使制造工艺复杂,降低后车架的制造效率、增加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后车架及电动车,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后车架通过多根管材焊接而成,从而导致制造过程复杂、生产效率低、制造成本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手段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体式后车架,包括:分别采用一体成型的第一车架体和第二车架体;
所述第一车架体包括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二车架体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滑动部相匹配的第二滑动部;
所述第一车架体与所述第二车架体拼接后,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滑动配合,且所述第一车架体与所述第二车架体之间通过紧固件锁紧,以形成具有后叉的后车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车架体包括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滑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内侧;所述第二车架包括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滑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内侧;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并用于穿入所述紧固件的安装孔;
所述第一滑动部滑入所述第二滑动部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相互扣合,并通过所述紧固件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动部为滑槽,所述第二滑动部为滑块;
或者,所述第一滑动部为滑块,所述第二滑动部为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车架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连接为一体的第一后叉单元,且所述第一后叉单元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延伸方向之间成夹角设置;
所述第二车架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连接为一体的第二后叉单元,且所述第二后叉单元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延伸方向之间成夹角设置;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相互扣合后,所述第一后叉单元与所述第二后叉单元成左右对称设置形成所述后叉。
进一步的,该分体式后车架包括第一后衣架单元和第二后衣架单元;
所述第一后衣架单元的底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后叉单元,所述第二后衣架单元的底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后叉单元,且所述第一后衣架单元与所述第二后衣架单元之间固定连接,形成后衣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后衣架单元与所述第一后叉单元采用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后衣架单元与所述第二后叉单元采用一体成型;
并且,所述第一后衣架单元的内侧、所述第二后衣架单元的内侧、所述第一后叉单元的内侧以及所述第二后叉单元的内侧均具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该分体式后车架包括用于支撑鞍座的中管,所述中管穿设于所述第一后叉单元与所述第二后叉单元之间,且所述中管的侧壁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后端部及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后端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该分体式后车架包括用于承载电池的电池安装架;
所述电池安装架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其中,所述第一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后衣架单元与所述第二后衣架单元之间,所述第三板沿前后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三板的前端与所述中管固定连接,后端与所述第二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板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板、所述第三板、所述中管、所述第一后叉单元及所述第二后叉单元共同围成用于容置电池的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板上连接有沿左右方向布置的第四板,所述第四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后叉单元及所述第二后叉单元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车,包括上述分体式后车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体式后车架及电动车具有如下技术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体式后车架,包括第一车架体和第二车架体,其中,第一车架体和第二车架体均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制造,由此,能够通过模具一次性成型,缩短了制造周期,降低了制造成本;进一步的,第一车架体包括第一滑动部,第二车架体包括第二滑动部,由此一来,在安装后车架时,只需将分别一体成型后的第一车架体和第二车架体相互滑动,使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相互滑动配合,以便于将第一车架体和第二车架体完成初步组装,最后再应用紧固件将第一车架体和第二车架体紧固在一起,从而实现了后车架的组装。
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体式后车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将多个管体焊接在一起组成的后车架,通过一体成型两个车架体后期再通过紧固件组装,大大降低了后车架制造流程的复杂程度,并且,大大提高了后车架的制造效率,缩短了制造周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制造成本。另外,通过一体成型工艺成型的两个车架体自身的强度还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车,包括上述分体式后车架,由此,该电动车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包括上述分体式后车架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后车架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后车架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后车架的第三视角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后车架的第四视角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后车架中的一个车架体的示意图。
图标:
100-第一车架体;110-第一连接结构;120-第一后叉单元;121-插口;122-承载结构;
200-第二车架体;210-第二连接结构;211-第二滑动部;220-第二后叉单元;
300-紧固件;
400-后衣架;410-第一后衣架单元;420-第二后衣架单元;430-加强筋;440-连接板;
500-中管;510-承托块;
600-电池安装架;610-第一板;620-第二板;630-第三板;640-第四板;
700-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体式后车架,包括:分别采用一体成型的第一车架体100和第二车架体200;第一车架体100包括第一滑动部,第二车架体200包括用于与第一滑动部相匹配的第二滑动部211;第一车架体100与第二车架体200拼接后,第一滑动部与第二滑动部211滑动配合,且第一车架体100与第二车架体200之间通过紧固件300锁紧,以形成具有后叉的后车架。
优选地,在第一车架体100和第二车架体200的内侧设置一块用于连接两者的加强板700,以提高两者之间的稳定性,提高整个分体式后车架的强度和稳定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体式后车架,包括第一车架体100和第二车架体200,其中,第一车架体100和第二车架体200均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制造,由此,能够通过模具一次性成型,缩短了制造周期,降低了制造成本;进一步的,第一车架体100包括第一滑动部,第二车架体200包括第二滑动部211,由此一来,在安装后车架时,只需将分别一体成型后的第一车架体100和第二车架体200相互滑动,使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211相互滑动配合,以便于将第一车架体100和第二车架体200完成初步组装,最后再应用紧固件300将第一车架体100和第二车架体200紧固在一起,从而实现了后车架的组装。
由此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后车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将多个管体焊接在一起组成的后车架,通过一体成型两个车架体后期再通过紧固件300组装,大大降低了后车架制造流程的复杂程度,并且,大大提高了后车架的制造效率,缩短了制造周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制造成本。另外,通过一体成型工艺成型的两个车架体自身的强度还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车架体100包括第一连接结构110,第一滑动部设置于第一连接结构110的内侧;第二车架包括第二连接结构210,第二滑动部211设置于第二连接结构210的内侧;第一连接结构110和第二连接结构210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并用于穿入紧固件300的安装孔;第一滑动部滑入第二滑动部211后,第一连接结构110与第二连接结构210相互扣合,并通过紧固件300锁紧。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滑动部为滑槽,第二滑动部211为滑块;或者,第一滑动部为滑块,第二滑动部211为滑槽。
考虑到第一车架体100与第二车架体200之间的安装便捷性,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连接结构110的内侧设置了第一连接结构110,相应的,在第二连接结构210的内侧设置了第二连接结构210,这样一来,在安装时,只需要将第一滑动部与第二滑动结构滑动配合即可实现第一车架体100与第二车架体200的初步安装,即,实现第一车架体100与第二车架体200相互安装,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滑动部与第二滑动结构的滑动配合可以是沿前后方向实现的,也可以是沿左右方向实现的,总之能够实现滑动配合即可,不受限制。
优选地,第一滑动部及第二滑动部211之间的其中一个为滑槽,另一个为滑块,通过滑槽与滑块的滑动配合,以实现第一车架体100与第二车架体200之间的滑动配合安装,提高了安装的便捷性。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结构110与第二连接结构210扣合在一起时,通过紧固件300进行锁紧,以防止在骑行过程中第一车架体100与第二车架体200之间相互分离;优选地,紧固件300采用螺栓、螺钉、卡扣等,当然不限于以上方式。
更进一步的,第一连接结构110与第二连接结构210扣合在一起时,能够通过折叠器与前车架相连,使得分体式后车架与前车架共同构成可折叠的车架。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车架包括与第一连接结构110连接为一体的第一后叉单元120,且第一后叉单元12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连接结构110的延伸方向之间成夹角设置;第二车架包括与第二连接结构210连接为一体的第二后叉单元220,且第二后叉单元220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连接结构210的延伸方向之间成夹角设置;第一连接结构110与第二连接结构210相互扣合后,第一后叉单元120与第二后叉单元220成左右对称设置形成后叉。
本实施例中,第一后叉单元120与第一连接结构110之间采用一体成型而成,具体可以是一体锻造或铸造等方式,考虑到结构强度、缩减制造周期、提高制造精度等因素,本实施例中优选为锻造。
具体的,第一连接结构110与第一后叉单元120之间形成的朝向后方的夹角为锐角,优选地,该夹角的范围为0-70°,进一步优选地,该夹角的范围为10°-60°。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第一车架体100的承载能力,进而提高了整个后车架的承载能力,同时,满足了后车架的整体结构要求。
优选地,第一后叉单元120采用长条结构,且断面为弧形,由此,通过该种设计,提高了第一后叉单元120的强度;进一步的,在第一后叉单元120的弧形内侧(朝向后车轮的一侧)增设加强筋430,且加强筋430采用网状结构,分布在第一后叉单元120的弧形内侧,进而大大提高了第一后叉单元120的整体强度;同理,采用上述方式同样提高了第二后叉单元220的整体强度,进而,提高了整个后叉乃至整个分体式后车架的承载能力。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该分体式后车架包括第一后衣架单元410和第二后衣架单元420;第一后衣架单元410的底端连接于第一后叉单元120,第二后衣架单元420的底端连接于第二后叉单元220,且第一后衣架单元410与第二后衣架单元420之间固定连接,形成后衣架400。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后衣架单元410与第一后叉单元120采用一体成型,第二后衣架单元420与第二后叉单元220采用一体成型;并且,第一后衣架单元410的内侧、第二后衣架单元420的内侧、第一后叉单元120的内侧以及第二后叉单元220的内侧均具有加强筋430。
考虑到载人或载物的情况,本实施例中还增设了后衣架400,具体的,后衣架400包括第一后衣架单元410和第二后衣架单元420,优选地,第一后衣架单元410包括L形段、圆弧形段和长条形段,其中,L形段短边沿上下方向设置,且底端与第一后叉单元120连接,L形段的长边沿前后方向设置,且后端与圆弧形段的一端连接,而长条形段沿上下方向设置,且顶端与L形段与圆弧形段的连接区域连接,底端与第一后叉单元120连接,并且,L形段、长条形段以及第一后叉单元120之间围成一梯形,而L形段的短边和长条形段分别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同样的,第二后衣架单元420的结构与第一后衣架单元410的结构基本相同,且第二后衣架单元420中的圆弧形段的端部与第一后衣架单元410中的圆弧形段的端部相对接。从而,由第一后衣架单元410和第二后衣架单元420两者中的L形段的长边以及两者中的圆弧形段共同组成了供载人或载物的基本框架,此时只需在该框架上安装后座等结构即可实现载人或载物。
进一步的,考虑到第一后衣架单元410与第二后衣架单元420之间的安装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在两者之间设置了一些连接构件,优选地,在两者之间靠后的位置处安装了一块连接板440,且该连接板44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后座的通孔,另外,该连接板440上还具有用于安装尾灯的安装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后衣架单元410与第一后叉单元120采用一体锻造成型,同样的,第二后衣架单元420与第二后叉单元220采用一体锻造成型,以缩短制造周期,提高制造效率。进一步优选地,在第一后衣架单元410及第二后衣架单元420的内侧均增设网状的加强筋430,以提高两者的强度,提高整个后衣架400的承载能力。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该分体式后车架包括用于支撑鞍座的中管500,中管500穿设于第一后叉单元120与第二后叉单元220之间,且中管500的侧壁与第一连接结构110的后端部及第二连接结构210的后端部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将中管500与第一连接结构110和第二连接结构210固定在一起,进一步实现中管500的固定,以便于通过中管500安装鞍座,供骑行者乘坐。
另外,在中管500的底部前侧位置还连接有用于安装脚蹬轴的中轴管。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该分体式后车架包括用于承载电池的电池安装架600;电池安装架600包括第一板610、第二板620和第三板630,其中,第一板610固定连接于第一后衣架单元410与第二后衣架单元420之间,第三板630沿前后方向设置,且第三板630的前端与中管500固定连接,后端与第二板620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板620的顶端与第一板610固定连接;第二板620、第三板630、中管500、第一后叉单元120及第二后叉单元220共同围成用于容置电池的空间。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二板620上连接有沿左右方向布置的第四板640,第四板640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后叉单元120及第二后叉单元220固定连接。
当该分体式后车架应用到电动车上时,需要考虑电池的安装,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在中管500后方的空间内设置了电池安装架600,以便于容置、安装电池。
具体的,第二板620和第三板630相连形成一L形板件,该L形板件的一端(第三板630的前端)与中管500上设置的承托块510固定连接,L形板件的另一端(第二板620的顶端)与第一板610固定连接,第一板610固定连接于第一后衣架单元410和第二后衣架单元420之间,一方面能够实现电池安装架600顶部的固定安装,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后衣架400的整体稳定性。进一步的,在第二板620上安装第四板640,而第四板64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后叉单元120及第二后叉单元220固定连接,由此,通过第四板640能够提高后叉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同时,还能够提高电池安装架600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板610、第二板620及第三板630可以采用一体成型,还可以是焊接或螺接在一起,而第四板640可以是焊接或螺接在第二板620上,还可以是直接在第二板620宽度方向的两侧直接设计出凸耳,以便于与第一后叉单元120及第二后叉单元220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电池安装架600,能够实现对电池的固定安装,以防止骑行过程中电池晃动而造成损坏或影响骑行的问题。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分体式后车架采用铝合金材质,降低了车身的重量,保证了车身的整体强度。
另外,在第一后叉单元120和第二后叉单元220的末端均设置用于安装后轴的插口121,并且,在两侧的插口121处的外侧分别设置用于脚蹬的承载结构122,同时,该承载结构122扣接在插口121的外侧,还能够遮盖后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美观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车,包括上述分体式后车架,由此,该电动车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包括上述分体式后车架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分体式后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采用一体成型的第一车架体和第二车架体;
所述第一车架体包括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二车架体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滑动部相匹配的第二滑动部;
所述第一车架体与所述第二车架体拼接后,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滑动配合,且所述第一车架体与所述第二车架体之间通过紧固件锁紧,以形成具有后叉的后车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后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架体包括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滑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内侧;所述第二车架包括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滑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内侧;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并用于穿入所述紧固件的安装孔;
所述第一滑动部滑入所述第二滑动部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相互扣合,并通过所述紧固件锁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后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部为滑槽,所述第二滑动部为滑块;
或者,所述第一滑动部为滑块,所述第二滑动部为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分体式后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架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连接为一体的第一后叉单元,且所述第一后叉单元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延伸方向之间成夹角设置;
所述第二车架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连接为一体的第二后叉单元,且所述第二后叉单元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延伸方向之间成夹角设置;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相互扣合后,所述第一后叉单元与所述第二后叉单元成左右对称设置形成所述后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后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后衣架单元和第二后衣架单元;
所述第一后衣架单元的底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后叉单元,所述第二后衣架单元的底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后叉单元,且所述第一后衣架单元与所述第二后衣架单元之间固定连接,形成后衣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后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衣架单元与所述第一后叉单元采用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后衣架单元与所述第二后叉单元采用一体成型;
并且,所述第一后衣架单元的内侧、所述第二后衣架单元的内侧、所述第一后叉单元的内侧以及所述第二后叉单元的内侧均具有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后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鞍座的中管,所述中管穿设于所述第一后叉单元与所述第二后叉单元之间,且所述中管的侧壁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后端部及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后端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体式后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载电池的电池安装架;
所述电池安装架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其中,所述第一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后衣架单元与所述第二后衣架单元之间,所述第三板沿前后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三板的前端与所述中管固定连接,后端与所述第二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板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板、所述第三板、所述中管、所述第一后叉单元及所述第二后叉单元共同围成用于容置电池的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体式后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上连接有沿左右方向布置的第四板,所述第四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后叉单元及所述第二后叉单元固定连接。
10.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后车架。
CN201921208266.XU 2019-07-29 2019-07-29 分体式后车架及电动车 Active CN2105553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8266.XU CN210555359U (zh) 2019-07-29 2019-07-29 分体式后车架及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8266.XU CN210555359U (zh) 2019-07-29 2019-07-29 分体式后车架及电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55359U true CN210555359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25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08266.XU Active CN210555359U (zh) 2019-07-29 2019-07-29 分体式后车架及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553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04565B2 (en) Body frame and vehicle
US20110074183A1 (en) Rear body structure for a vehicle, and vehicle incorporating same
US7883101B2 (en) Body frame of motorcycle
EP0659137A1 (en) Modular composite bicycle frame
EP1923305A1 (en) Vehicle body frame
US20140062058A1 (en) Rear portion structure for a saddle type vehicle
CN210555359U (zh) 分体式后车架及电动车
CN108298004B (zh) 一种车架、电动自行车及电动摩托车
JP6750097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CN100374345C (zh) 摩托车
CN201172437Y (zh) 二轮车主脚架连结机构
CN212313780U (zh) 电动车车架
CN111361678A (zh) 电动车车架
EP1803636A2 (en) Straddle-type vehicle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for
CN112849316A (zh) 用于摩托车的鞍马式边箱支架
CN207737425U (zh) 助力自行车的车架以及助力自行车
CN217864536U (zh) 车架及电动车
CN220562872U (zh) 骑行车辆架体结构
CN217575454U (zh) 一种后扶手架及共享单车
EP3002187B1 (en) Vehicle
CN215321846U (zh) 一种集成鞍座连接板及气囊支架功能的推力杆大支架
CN219339630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
CN210122171U (zh) 单车的车架和单车
CN220448053U (zh) 代步车用车架和代步车
CN214524188U (zh) 鞍马式摩托车边箱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