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54182U - 一种除雪车传动系统中的门式传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除雪车传动系统中的门式传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54182U
CN210554182U CN201921419016.0U CN201921419016U CN210554182U CN 210554182 U CN210554182 U CN 210554182U CN 201921419016 U CN201921419016 U CN 201921419016U CN 210554182 U CN210554182 U CN 2105541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shaft
gear
shell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1901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彪
冯为民
宋宝林
徐稀文
刘銮敏
赵咏飞
钱程
崔艳磊
刘朋
陈胤志
邵先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Jinw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Jinwei Mecha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Jinwei Mecha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Jinwei Mecha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1901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541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541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541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雪车传动系统中的门式传动结构。除雪车传动系统中的门式传动结构包括发动机、变速器、分动箱、主传动轴、变轴箱、前桥传动轴、前驱动桥、降轴箱、后桥传动轴、后驱动桥,发动机与变速器连接,变速器与分动箱连接,变轴箱有两个,分动箱的一个输出端与其中一个变轴箱连接,该变轴箱与前桥传动轴连接,前桥传动轴与前驱动桥连接,分动箱的另一个输出端与主传动轴的连接,主传动轴与降轴箱连接,降轴箱与后桥传动轴连接,后桥传动轴与后驱动桥连接。通过该种门式传动结构,解决了底盘传动系统传动角过大的问题,提高了作业时的稳定性,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除雪车传动系统中的门式传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雪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雪车传动系统中的门式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民用机场冬季除雪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19世纪80年代前主要采用人工除雪。第二阶段从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初,大多机场采用简单除雪设备,包括热风除雪技术,即在汽车二类底盘上加装退役的涡流式飞机发动机,利用飞机发动机工作产生强大的高温高压喷气流,将机场积雪吹走。此种除雪方式缺点是:油耗(航空燃油)高,噪声大,高温气流对飞机跑道损伤大。目前绝大多数机场已不采用此种除雪方式。第三阶段即19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民用机场普遍采用推雪+扫雪+吹雪的复合式除雪设备。现在市场中的很多除雪车为了布置更多的除雪装置、提高输出功率,都采用专业底盘,其中部分除雪车需要在车架中部安装辊刷,故该类除雪车的车架大都做成弓形车架,从而给辊刷预留安装位置,但是采用弓形车架会导致传动轴夹角过大,由于安装中置辊刷的空间要求,需要抬高分动箱,造成分动箱与前后桥传动轴角度增大,传动轴与分动箱夹角超过了20度,导致传动轴不等速性加剧,与之相连接的部件产生扭转振动,从而产生异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雪车传动系统中的一种门式传动结构,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传动角过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除雪车传动系统中的门式传动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除雪车传动系统中的门式传动结构,包括发动机、变速器、分动箱、主传动轴、变轴箱、前桥传动轴、前驱动桥、降轴箱、后桥传动轴、后驱动桥,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变速器输入端连接,所述变速器的输出端与分动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分动箱有两个输出端,所述变轴箱有两个,所述分动箱的一个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变轴箱的输入端连接,该所述变轴箱的输出端与所述前桥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前桥传动轴的另一端与前驱动桥连接,所述分动箱的另一个输出端与所述主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主传动轴另一端与所述降轴箱连接,所述降轴箱的输出端与所述后桥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后桥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后驱动桥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发动机将动力进变速器传递给分动箱,分动箱将动力分别传递给两侧的变轴箱,其中一个变轴箱将动力通过前桥驱动轴传递给前驱动桥,另一个变轴箱将动力通过主传动轴传递给降轴箱,降轴箱通过后桥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后驱动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种门式传动结构,解决了底盘传动系统传动角过大的问题,提高了作业时的稳定性,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分动箱的输出端对称设置于所述分动箱两侧,所述变轴箱呈中心对称形式设置于所述分动箱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变轴箱包括壳体一、轴一、轴二、齿轮一、齿轮二,所述轴一设置于所述壳体一内并与所述壳体一转动连接,所述轴一的一端伸出所述壳体一外侧作为所述变轴箱的输入端,所述轴一中部安装有所述齿轮一,所述齿轮一与所述齿轮二配对啮合,所述齿轮二安装于所述轴二,所述轴二与所述壳体一转动连接,所述轴二的一端伸出于所述壳体一外侧作为所述变轴箱的输出端。
进一步地:所述变轴箱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位于所述壳体一相对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降轴箱包括壳体二、壳体三、轴三、轴四、轴五、齿轮三、齿轮四、齿轮五、齿轮六,所述轴三设置于所述壳体二中并与所述壳体二转动连接,所述轴三一端伸出至所述壳体二外侧作为降轴箱输入端,所述轴三中部安装有所述齿轮三,所述齿轮三与所述齿轮四配对啮合,所述齿轮四安装于所述轴四,所述轴四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壳体二内部并与壳体二转动连接,所述轴四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壳体三内部并与壳体三转动连接,所述壳体二与所述壳体三相互连接,位于所述壳体三内的所述轴三安装有所述齿轮五,所述齿轮五与所述齿轮六配对啮合,所述齿轮六安装于所述轴五,所述轴五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三,所述轴五的一端伸出至所述壳体五外侧作为输出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变轴箱结构示意图;
图4为降轴箱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发动机,2变速器,3分动箱,4主传动轴,5变轴箱,501壳体一,502轴一,503轴二,504齿轮一,505齿轮二,6前桥传动轴,7前驱动桥,8降轴箱,801壳体二,802壳体三,803轴三,804轴四,805轴五,806齿轮三,807齿轮四,808齿轮五,809齿轮六,9后桥传动轴,10后驱动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具体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除雪车传动系统中的门式传动结构,包括发动机1、变速器2、分动箱3、主传动轴4、变轴箱5、前桥传动轴6、前驱动桥7、降轴箱8、后桥传动轴9、后驱动桥10,发动机1的输出端与变速器2输入端连接,变速器2的输出端与分动箱3的输入端连接,分动箱3有一个输入端、两个输出端,两个输出端呈对称形式设置于分动箱3两侧,变轴箱5有两个,变轴箱5包括一个输入端与一个输出端,分动箱3的一个输出端与其中一个变轴箱5的输入端连接,分动箱3的另一个输出端与另一个变轴箱5的输入端连接,两个变轴箱5的输出端朝向相反的两个方向设置,即变轴箱5呈中心对称形式设置于分动箱3两侧,与发动机1同一侧的变轴箱5输出端与前桥传动轴6的一端连接,前桥传动轴6朝的另一端朝向发动机1一侧设置并与前驱动桥7连接;分动箱3的另一个输出端与主传动轴4的一端连接,主传动轴4的另一端朝向发动机1相反的一侧设置并与降轴箱8连接,降轴箱8的输出端与后桥传动轴9的一端连接,后桥传动轴9另一端朝向发动机1相反方向设置并与后驱动桥10连接。
如图3所示,变轴箱5包括壳体一501、轴一502、轴二503、齿轮一504、齿轮二505,轴一502设置于壳体一501内并与壳体一501转动连接,轴一502的一端伸出壳体一501外侧作为变轴箱5的输入端,轴一502中部安装有齿轮一504,齿轮一504与齿轮二505配对啮合,齿轮二505设置于壳体一501内并安装于轴二503,轴二503与轴一502平行设置并与壳体一501转动连接,轴二503的一端伸出于壳体一501外侧作为变轴箱5的输出端,变轴箱5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位于壳体一501相对的两侧。
如图4所示,降轴箱8包括壳体二801、壳体三802、轴三803、轴四804、轴五805、齿轮三806、齿轮四807、齿轮五808、齿轮六809,轴三803设置于壳体二801中并与壳体二801转动连接,轴三803一端伸出至壳体二801外侧作为降轴箱8输入端,该输入端与主传动轴4的端部连接,轴三803中部安装有齿轮三806,齿轮三806与齿轮四807配对啮合,齿轮四807安装于轴四804,轴四804的一端设置于壳体二801内部并与壳体二801转动连接,轴四804另一端设置于壳体三802内部并与壳体三802转动连接,壳体二801与壳体三802相互连接,位于壳体三802内的轴三803安装有齿轮五808,齿轮五808与齿轮六809配对啮合,齿轮六809安装于轴五805,轴五805转动连接于壳体三802,轴五805的一端伸出至壳体五外侧作为输出端,该输出端与后桥传动轴9的端部连接。
该种门式传动结构的设计思路中,分动箱3的作用不在于改变传动比大小,即分动箱3的输入输出的速比为一,分动箱3主要用于将发动机1和变速器2输出的动力进行前后驱动桥10的分配,设计中按照50%:50%的比例进行分配,然后分动箱3的两个输出端连接的变轴箱5也不用于速比的调整,仅为了解决传动系统传动轴夹角过大的问题,而将主传动和前桥传动轴6的位置进行合理的布置。
采用该种门式传动结构,解决了除雪车底盘传动系统夹角过大的问题,提高了作业的稳定性,消除异响,同时也降低了车身质心高度,提高了车辆通过性和驾驶安全性。
上述连接、设置、安装等连接方式,可以在已存在的现有技术中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如焊接、铆接、螺纹连接、粘接、销连接、键连接、弹性变形连接、卡扣连接、过盈连接等连接方式,实际生产中,应该在实现连接目的、保证连接效果的前提下,根据生产条件,选择成本较低、生产效率高的连接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5)

1.一种除雪车传动系统中的门式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变速器、分动箱、主传动轴、变轴箱、前桥传动轴、前驱动桥、降轴箱、后桥传动轴、后驱动桥,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变速器输入端连接,所述变速器的输出端与分动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分动箱有两个输出端,所述变轴箱有两个,所述分动箱的一个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变轴箱的输入端连接,该所述变轴箱的输出端与所述前桥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前桥传动轴的另一端与前驱动桥连接,所述分动箱的另一个输出端与所述主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主传动轴另一端与所述降轴箱连接,所述降轴箱的输出端与所述后桥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后桥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后驱动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雪车传动系统中的门式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箱的输出端对称设置于所述分动箱两侧,所述变轴箱呈中心对称形式设置于所述分动箱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雪车传动系统中的门式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轴箱包括壳体一、轴一、轴二、齿轮一、齿轮二,所述轴一设置于所述壳体一内并与所述壳体一转动连接,所述轴一的一端伸出所述壳体一外侧作为所述变轴箱的输入端,所述轴一中部安装有所述齿轮一,所述齿轮一与所述齿轮二配对啮合,所述齿轮二安装于所述轴二,所述轴二与所述壳体一转动连接,所述轴二的一端伸出于所述壳体一外侧作为所述变轴箱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雪车传动系统中的门式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轴箱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位于所述壳体一相对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雪车传动系统中的门式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轴箱包括壳体二、壳体三、轴三、轴四、轴五、齿轮三、齿轮四、齿轮五、齿轮六,所述轴三设置于所述壳体二中并与所述壳体二转动连接,所述轴三一端伸出至所述壳体二外侧作为降轴箱输入端,所述轴三中部安装有所述齿轮三,所述齿轮三与所述齿轮四配对啮合,所述齿轮四安装于所述轴四,所述轴四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壳体二内部并与壳体二转动连接,所述轴四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壳体三内部并与壳体三转动连接,所述壳体二与所述壳体三相互连接,位于所述壳体三内的所述轴三安装有所述齿轮五,所述齿轮五与所述齿轮六配对啮合,所述齿轮六安装于所述轴五,所述轴五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三,所述轴五的一端伸出至所述壳体五外侧作为输出端。
CN201921419016.0U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除雪车传动系统中的门式传动结构 Active CN2105541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19016.0U CN210554182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除雪车传动系统中的门式传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19016.0U CN210554182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除雪车传动系统中的门式传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54182U true CN210554182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25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19016.0U Active CN210554182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除雪车传动系统中的门式传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541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31719B (zh) 双动力铁路轨道综合巡检车
CN201694244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的底盘结构
CN102205853A (zh) 纯电动汽车的底盘结构
CN210554182U (zh) 一种除雪车传动系统中的门式传动结构
CN108678849A (zh) 一种可过滤尾气的汽车排气管
CN111469605A (zh) 一种集成式三级减速电驱动桥
CN206067888U (zh) 一种燃油型移动警务室底盘
CN202413417U (zh) 一种整体门式中桥总成
CN206394413U (zh) 一种汽车后桥传动装置
CN203246003U (zh) 新型链锯
CN203237019U (zh) 一种电动车用车桥
CN202399905U (zh) 电动汽车前置式软连接驱动装置
CN206860767U (zh) 一种电动汽车后桥齿轮组
CN112519500A (zh) 一种双电机集成两档amt双速平行轴输出的二级减速电驱驱动桥
CN206527046U (zh) 一种粮食清理机用缓冲机构
CN220627221U (zh) 一种抗强风的太阳能发电式交通信号灯杆
CN208469984U (zh) 多轮驱动车斗
CN208107114U (zh) 具有可视窗口的轮边减速器
CN208265587U (zh) 一种用于大载重扶梯的驱动主机
CN211335439U (zh) 一种双电机集成两档amt双速平行轴输出的二级减速电驱驱动桥
CN211437285U (zh) 一种液晶显示屏生产无尘车间
CN211000774U (zh) 一种双电机双速平行轴的独立悬挂电驱动桥
CN210888239U (zh) 一种机械式停车设备的横移结构
CN216691344U (zh) 一种高集成度高速风力发电机组
CN219815645U (zh) 一种公路施工除尘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3

Address after: No. 50 East Xinganquan Road,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5000

Patentee after: YANGZHOU JINW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Huaisi town Tuanjie village, Yangzhou City, 225000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ANGZHOU JINWEI MECHANIC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