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48330U - 一种双头夹角铣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头夹角铣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548330U CN210548330U CN201921099502.9U CN201921099502U CN210548330U CN 210548330 U CN210548330 U CN 210548330U CN 201921099502 U CN201921099502 U CN 201921099502U CN 210548330 U CN210548330 U CN 2105483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lling
- guide rail
- supporting arm
- sliding
- milling mechanis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铣削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双头夹角铣削装置,包括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滑动设置于第一支撑臂的第一铣削机构、设置于第一支撑臂并用于驱动第一铣削机构的第一驱动机构、滑动设置于第二支撑臂的第二铣削机构、设置于第二支撑臂并用于驱动第二铣削机构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铣削机构的滑动方向、第二铣削机构的滑动方向交叉设置;实际使用时,将待铣削处理的工件定位住,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铣削机构沿第一支撑臂移动,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二铣削机构沿第二支撑臂移动,利用第一铣削机构、第二铣削机构分别对工件的不同外表面进行铣削,提升工件的铣削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铣削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双头夹角铣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件的制造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工件进行各种加工处理,例如,工件时常需要进行铣削处理,在工件的铣削过程中,常常需要对工件的不同外表面进行铣削处理,现有技术中的铣削设备构造设计不合理,需要对工件的不同外表面逐个的进行铣削处理,导致工件的铣削效率低下,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头夹角铣削装置,利用第一铣削机构、第二铣削机构分别对工件的不同外表面进行铣削,提升工件的铣削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头夹角铣削装置,包括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滑动设置于第一支撑臂的第一铣削机构、设置于第一支撑臂并用于驱动第一铣削机构沿第一支撑臂的长度方向来回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滑动设置于第二支撑臂的第二铣削机构、设置于第二支撑臂并用于驱动第二铣削机构沿第二支撑臂的长度方向来回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铣削机构的滑动方向、第二铣削机构的滑动方向交叉设置,第一铣削机构、第二铣削机构分别对外界的工件的不同外表面进行铣削。
较佳地,所述第一铣削机构的滑动方向、第二铣削机构的滑动方向均平行水平面,第一铣削机构的滑动方向、第二铣削机构的滑动方向垂直设置,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垂直设置。
较佳地,所述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均设置有第一导轨,第一铣削机构、第二铣削机构均包括与第一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动件,滑动件具有滑槽、与滑槽连通的盲槽及与盲槽连通的注油槽,滑槽用于容设第一导轨,盲槽自滑槽的内槽壁凹设而成,盲槽内容设有用于抵触第一导轨的吸油件,外界的润滑油经由注油槽远离盲槽的一端注入注油槽内,注油槽内的润滑油浸润吸油件。
较佳地,所述注油槽的中心轴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注油槽远离盲槽一端的开口位于第一导轨的上方,滑动件设置有用于堵塞注油槽远离盲槽一端的开口的塞头,注油槽内的润滑油在重力作用下浸润吸油件。
较佳地,所述盲槽的形状呈弧形,吸油件的形状与盲槽的形状吻合,吸油件绕设抵触在第一导轨的上端的外表面上。
较佳地,所述第一铣削机构、第二铣削机构均包括与滑动件滑动设置的承载架,设置于滑动件并用于驱动承载架相对滑动件来回滑动的第三驱动机构,承载架的滑动方向与滑动件的滑动方向交叉设置;第一铣削机构、第二铣削机构均包括与承载架转动设置的铣刀,设置于承载架并用于驱动铣刀转动的驱动电机。
较佳地,所述滑动件设有第二导轨,承载架与第二导轨滑动配合,第二导轨具有第一凹孔及分别与第一凹孔连通的多个第二凹孔,第一凹孔沿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多个第二凹孔沿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第二凹孔远离第一凹孔的一端贯穿第二导轨的上端,第一凹孔内容设有吸油条,吸油条用于吸附外界的润滑油,吸油条吸附的润滑油经由第二凹孔逸出以润滑第二导轨与承载架之间的滑动配合处。
较佳地,所述承载架转动设置有托架,托架与承载架之间的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托架转动设置有装夹轴,驱动电机设置于托架并用于驱动装夹轴转动,铣刀与装夹轴可拆卸连接。
较佳地,所述承载架设有第一齿圈,第一齿圈的齿牙平行水平面设置,托架具有与第一齿圈卡合的第二齿圈,托架设有导轴,导轴与承载架转动且滑动配合,导轴的外侧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承载架及托架,弹簧用于驱动托架远离承载架以使得第一齿圈与第二齿圈脱开。
较佳地,所述承载架具有通孔及与通孔连通的环孔,通孔用于容设导轴,环孔贯穿通孔的内孔壁,环孔内容设有吸油环,吸油环吸附外界的润滑油,吸油环套设并抵触在导轴的外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际使用时,将待铣削处理的工件定位住,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铣削机构沿第一支撑臂移动,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二铣削机构沿第二支撑臂移动,利用第一铣削机构、第二铣削机构分别对工件的不同外表面进行铣削,提升工件的铣削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件及吸油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导轨及吸油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承载架、托架、弹簧、吸油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第一支撑臂 2—第二支撑臂 3—第一铣削机构
4—第二铣削机构 5—第一导轨 6—滑动件
7—滑槽 8—盲槽 9—注油槽
11—吸油件 12—承载架 13—铣刀
14—第二导轨 15—第一凹孔 16—第二凹孔
17—吸油条 18—托架 19—第一齿圈
21—第二齿圈 22—导轴 23—弹簧
24—通孔 25—环孔 26—吸油环
101—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头夹角铣削装置,包括第一支撑臂1、第二支撑臂2、滑动设置在第一支撑臂1上的第一铣削机构3、设置在第一支撑臂1上并用于驱动第一铣削机构3沿第一支撑臂1的长度方向来回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滑动设置在第二支撑臂2上的第二铣削机构4、设置在第二支撑臂2上并用于驱动第二铣削机构4沿第二支撑臂2的长度方向来回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优选地,双头夹角铣削装置还包括基座,第一支撑臂1、第二支撑臂2分别固定在基座上,当然,基座、两个支撑臂还可以为一体式构造,第一铣削机构3的滑动方向、第二铣削机构4的滑动方向交叉设置,第一铣削机构3、第二铣削机构4分别对外界的工件101的不同外表面进行铣削。
实际使用时,将待铣削处理的工件101定位住,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铣削机构3沿第一支撑臂1移动,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二铣削机构4沿第二支撑臂2移动,利用第一铣削机构3、第二铣削机构4分别对工件101的不同外表面进行铣削,优选地,第一铣削机构3、第二铣削机构4分别对工件101的不同外表面同步铣削,相较于利用一个铣削机构对工件101的不同外表面逐个地铣削,无需调整工件101的位置或铣削机构的位置,大大提升工件101的铣削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铣削机构3的滑动方向、第二铣削机构4的滑动方向均平行水平面,第一铣削机构3的滑动方向、第二铣削机构4的滑动方向垂直设置,第一支撑臂1与第二支撑臂2垂直设置。实际使用时,第一铣削机构3、第二铣削机构4分别对工件101的直角进行铣削,实现工件101直角处的一次性铣削处理,提升工件101的直角处的铣削效率。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支撑臂1、第二支撑臂2均设置有第一导轨5,第一导轨5沿支撑臂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一铣削机构3、第二铣削机构4均包括与第一导轨5滑动配合的滑动件6,滑动件6上具有滑槽7、与滑槽7连通的盲槽8及与盲槽8连通的注油槽9,滑槽7自滑动件6的底面凹设而成,滑槽7用于容设第一导轨5,盲槽8自滑槽7的内槽壁凹设而成,盲槽8内容设有用于抵触在第一导轨5的外表面上的吸油件11,外界的润滑油经由注油槽9远离盲槽8的一端注入注油槽9内,注油槽9内的润滑油浸润吸油件11,吸油件11用于吸附注油槽9内的润滑油。
实际使用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滑动件6相对支撑臂滑动,进而实现整个铣削机构相对支撑臂的滑动,在滑动件6相对第一导轨5滑动的过程中,吸油件11将所吸附的润滑油突设在第一导轨5的外侧上,利用第一导轨5外侧粘附的润滑油对第一导轨5与滑动件6之间的接触面进行润滑,确保支撑臂与铣削机构平稳地相对滑动,降低两者的磨损,延长支撑臂及铣削机构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支撑臂及铣削机构之间没有润滑产生磨损而造成工件101铣削不良,提升工件101的铣削良率。实际使用时,使用者间隔预定时间向注油槽9内添加润换油,避免润滑油使用完而造成工件101铣削不良。
所述注油槽9倾斜设置,注油槽9的中心轴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注油槽9远离盲槽8一端的开口位于第一导轨5的上方,滑动件6设置有用于堵塞注油槽9远离盲槽8一端的开口的塞头,防止注油槽9内的润滑油挥发或因震动而溢出;经由注油槽9倾斜设置,使得注油槽9内的润滑油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动浸润吸油件11,使得吸油件11所吸附的润滑油可以持续对第一导轨5与滑动件6之间的滑动处进行持续润滑。优选地,吸油件11采用海绵制成,本实施例中,吸油件11与盲槽8之间为过盈配合,确保吸油件11可以持续抵触在第一导轨5的外表面上。
所述盲槽8的形状呈弧形,吸油件11的形状与盲槽8的形状吻合,吸油件11绕设抵触在第一导轨5的上端的外表面上。经由盲槽8及吸油件11的构造设计,使得吸油件11包覆在第一导轨5的上半部分的外侧,如此,吸油件11涂覆在第一导轨5上的润滑油即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流动至第一导轨5的下半部分,提升第一导轨5与滑动件6之间的润滑良率。
所述第一铣削机构3、第二铣削机构4均包括与滑动件6滑动设置的承载架12,设置在滑动件6上并用于驱动承载架12相对滑动件6来回滑动的第三驱动机构,承载架12的滑动方向与滑动件6的滑动方向交叉设置,本实施例中,承载架12的滑动方向与滑动件6的滑动方向垂直设置。第一铣削机构3、第二铣削机构4均包括与承载架12转动设置的铣刀13,设置在承载架12上并用于驱动铣刀13转动的驱动电机。
实际使用时,当外界的工件101定位住之后,驱动电机驱动铣刀13转动,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承载架12连带铣刀13抵触在工件101的外表面上,转动的铣刀13即可对工件101的外表面进行铣削处理,同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分别驱动第一铣削机构3的滑动件6、第二铣削机构4的滑动件6滑动,使得铣刀13从工件101的一侧移动至另一侧,进而实现对工件101的外表面的铣削处理。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所述滑动件6上设置有第二导轨14,承载架12与第二导轨14滑动配合,第二导轨14具有第一凹孔15及分别与第一凹孔15连通的多个第二凹孔16,第一凹孔15沿第二导轨14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优选地,第一凹孔15为盲孔,第一凹孔15自第二导轨14一端的端面凹设而成。
多个第二凹孔16沿第二导轨14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优选地,多个第二凹孔16沿第二导轨14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第二凹孔16远离第一凹孔15的一端贯穿第二导轨14的上端。
第一凹孔15内容设有吸油条17,吸油条17采用海绵制成,吸油条17用于吸附外界的润滑油,吸油条17吸附的润滑油经由第二凹孔16逸出以润滑第二导轨14与承载架12之间的滑动配合处。
实际使用时,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承载架12沿第二导轨14滑动,承载架12与第二导轨14之间摩擦生热使得第二导轨14的温度升高,第二导轨14的温度升高后使得第二导轨14内的吸油条17温度升高,吸油条17温度升高后使得吸油条17膨胀而将所吸附的润滑油经由第二凹孔16逸出,经由第二凹孔16逸出的润滑油即可对第二导轨14与承载架12之间的滑动处进行润滑。当然,当吸油条17吸附的润滑油使用完之后,将吸油条17从第一凹孔15内拉出,重新吸附润滑油并再次装入第一凹孔15内即可。优选地,第二导轨14具有用于将吸油条17封装在第一凹孔15内的端盖。
所述承载架12上转动设置有托架18,托架18与承载架12之间的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托架18上转动设置有装夹轴,装夹轴水平设置,驱动电机设置在托架18上并用于驱动装夹轴转动,铣刀13与装夹轴可拆卸连接。
实际使用时,根据工件101的外表面所在的位置,使用者可以转动托架18,使得铣刀13的转动轴线与工件101上待加工的外表面垂直设置,使得铣削机构可以对工件101上多个位置的外表面进行铣削。当然,根据所需要加工的工件101的材质,使用者可以更换不同的铣刀13。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所述承载架12上设有第一齿圈19,第一齿圈19呈圆环形,第一齿圈19的齿牙平行水平面设置,托架18上具有与第一齿圈19卡合的第二齿圈21,第二齿圈21位于第一齿圈19的上方。
托架18上设置有导轴22,导轴22为直条状圆柱,导轴22沿竖直方向设置,导轴22与承载架12转动且滑动配合,即导轴22可以相对承载架12绕竖直方向转动,也可以相对承载架12沿竖直方向上下滑动,导轴22的外侧套设有弹簧23,弹簧23的两端分别抵触在承载架12上及托架18上,弹簧23用于驱动托架18远离承载架12以使得第一齿圈19与第二齿圈21脱开。
当需要转动铣刀13时,松开导轴22与承载架12之间的固定,弹簧23在弹性力作用下驱动托架18向上移动,直至第一齿圈19与第二齿圈21分开,然后转动托架18,待托架18上的铣刀13的转动轴线与工件101上待铣削的外表面垂直时,停止转动托架18,向下压托架18,弹簧23被压缩而缩短,直至第二齿圈21与第一齿圈19卡合在一起,将导轴22与承载架12固定在一起即可,利用第二齿圈21与第一齿圈19之间的卡合固持力防止托架18与承载架12之间相对转动。
所述承载架12具有通孔24及与通孔24连通的环孔25,通孔24沿竖直方向设置,通孔24用于容设导轴22,导轴22滑动并转动容设在通孔24内,环孔25贯穿通孔24的内孔壁,环孔25内容设有吸油环26,吸油环26吸附外界的润滑油,吸油环26套设并抵触在导轴22的外表面上。
本实施例中,吸油环26采用海绵制成,在导轴22在通孔24内转动或滑动时,吸油环26吸附的润滑油粘附在导轴22的外表面上,进而对导轴22与承载架12之间的转动处进行润滑,降低两者之间的磨损,延长两者的使用寿命。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双头夹角铣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滑动设置于第一支撑臂的第一铣削机构、设置于第一支撑臂并用于驱动第一铣削机构沿第一支撑臂的长度方向来回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滑动设置于第二支撑臂的第二铣削机构、设置于第二支撑臂并用于驱动第二铣削机构沿第二支撑臂的长度方向来回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铣削机构的滑动方向、第二铣削机构的滑动方向交叉设置,第一铣削机构、第二铣削机构分别对外界的工件的不同外表面进行铣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夹角铣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铣削机构的滑动方向、第二铣削机构的滑动方向均平行水平面,第一铣削机构的滑动方向、第二铣削机构的滑动方向垂直设置,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夹角铣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均设置有第一导轨,第一铣削机构、第二铣削机构均包括与第一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动件,滑动件具有滑槽、与滑槽连通的盲槽及与盲槽连通的注油槽,滑槽用于容设第一导轨,盲槽自滑槽的内槽壁凹设而成,盲槽内容设有用于抵触第一导轨的吸油件,外界的润滑油经由注油槽远离盲槽的一端注入注油槽内,注油槽内的润滑油浸润吸油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头夹角铣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槽的中心轴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注油槽远离盲槽一端的开口位于第一导轨的上方,滑动件设置有用于堵塞注油槽远离盲槽一端的开口的塞头,注油槽内的润滑油在重力作用下浸润吸油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头夹角铣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盲槽的形状呈弧形,吸油件的形状与盲槽的形状吻合,吸油件绕设抵触在第一导轨的上端的外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头夹角铣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铣削机构、第二铣削机构均包括与滑动件滑动设置的承载架,设置于滑动件并用于驱动承载架相对滑动件来回滑动的第三驱动机构,承载架的滑动方向与滑动件的滑动方向交叉设置;第一铣削机构、第二铣削机构均包括与承载架转动设置的铣刀,设置于承载架并用于驱动铣刀转动的驱动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头夹角铣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设有第二导轨,承载架与第二导轨滑动配合,第二导轨具有第一凹孔及分别与第一凹孔连通的多个第二凹孔,第一凹孔沿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多个第二凹孔沿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第二凹孔远离第一凹孔的一端贯穿第二导轨的上端,第一凹孔内容设有吸油条,吸油条用于吸附外界的润滑油,吸油条吸附的润滑油经由第二凹孔逸出以润滑第二导轨与承载架之间的滑动配合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头夹角铣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转动设置有托架,托架与承载架之间的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托架转动设置有装夹轴,驱动电机设置于托架并用于驱动装夹轴转动,铣刀与装夹轴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头夹角铣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设有第一齿圈,第一齿圈的齿牙平行水平面设置,托架具有与第一齿圈卡合的第二齿圈,托架设有导轴,导轴与承载架转动且滑动配合,导轴的外侧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承载架及托架,弹簧用于驱动托架远离承载架以使得第一齿圈与第二齿圈脱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头夹角铣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具有通孔及与通孔连通的环孔,通孔用于容设导轴,环孔贯穿通孔的内孔壁,环孔内容设有吸油环,吸油环吸附外界的润滑油,吸油环套设并抵触在导轴的外表面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99502.9U CN210548330U (zh) | 2019-07-12 | 2019-07-12 | 一种双头夹角铣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99502.9U CN210548330U (zh) | 2019-07-12 | 2019-07-12 | 一种双头夹角铣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548330U true CN210548330U (zh) | 2020-05-19 |
Family
ID=70621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099502.9U Active CN210548330U (zh) | 2019-07-12 | 2019-07-12 | 一种双头夹角铣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54833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16314A (zh) * | 2019-07-12 | 2019-09-10 | 东莞市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双头夹角铣削装置 |
-
2019
- 2019-07-12 CN CN201921099502.9U patent/CN21054833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16314A (zh) * | 2019-07-12 | 2019-09-10 | 东莞市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双头夹角铣削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309509U (zh) | 数控机床刀库 | |
CN210548330U (zh) | 一种双头夹角铣削装置 | |
CN110216315A (zh) | 一种水平双头竖直移动式铣削装置 | |
CN215616512U (zh) | 一种精密五金设备夹持固定装置 | |
CN215999401U (zh) | 阀盖与阀体装配机构 | |
CN111693281A (zh) | 一种高速轴承摩擦力检测装置 | |
CN109945051B (zh) | 便于移动的计算机主机 | |
CN213889409U (zh) | 一种阀门球体加工装置 | |
CN117824571A (zh) | 一种轴承检测系统及检测工艺 | |
CN112676984A (zh) | 一种设备零件生产用具有定位支撑结构的内壁加工设备 | |
CN211438428U (zh) | 一种直齿轮去毛刺装置 | |
CN207344374U (zh) | 一种用于转子去毛刺的夹持装置 | |
CN110216314A (zh) | 一种双头夹角铣削装置 | |
CN215356213U (zh) | 一种数控机床用灵活性强的尾架 | |
CN215881352U (zh) | 一种轮毂加工用旋转台 | |
CN110164479B (zh) | 一种软件管理系统 | |
CN211288464U (zh) | 一种防尘式直线滑台 | |
CN212147904U (zh) | 一种自由组合曲面丝印机 | |
CN211282543U (zh) | 一种推料装置 | |
CN218109354U (zh) | 一种新型主轴承车加工装置 | |
CN210755600U (zh) | 一种电机输出轴外表面精研装置 | |
CN210254424U (zh) | 一种用于铣刀机的升降旋转机构 | |
CN213796381U (zh) | 一种机械加工用旋转工作台 | |
CN220416985U (zh) | 一种轴承加工用注油机 | |
CN213894690U (zh) | 一种稳固型具有润滑结构自动绕线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