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32746U - 制冰蒸发器和制冰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制冰蒸发器和制冰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32746U
CN210532746U CN201921269288.7U CN201921269288U CN210532746U CN 210532746 U CN210532746 U CN 210532746U CN 201921269288 U CN201921269288 U CN 201921269288U CN 210532746 U CN210532746 U CN 2105327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e making
ice
pipe
column
evapo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6928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钟汉
郑跃东
李伟
夏盼盼
雷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6928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327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327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327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duction, Working, Storing, Or Distribution Of 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制冰蒸发器和制冰设备,其中,所述制冰蒸发器包括:制冰管,所述制冰管具有供冷媒进入的进口和供冷媒流出的出口,以及开设在管壁上的安装口;制冰柱,制冰柱的连接端具有敞口,制冰柱的换热端封闭设置,连接端安装于所述安装口,以使敞口与制冰管连通;隔离片,所述隔离片安装于所述制冰管内以分隔制冰管的流道,所述隔离片自制冰柱的连接端向换热端延伸,隔离片靠近换热端的一端具有过流缺口以供冷媒通过,围成过流缺口的隔离片的相邻侧边弧形过渡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制冰蒸发器的制冰效率。

Description

制冰蒸发器和制冰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冰蒸发器和制冰设备。
背景技术
市场上传统的制冰机效率较低,制冷速度慢。由于制冰蒸发器的结构不合理,使得大部分制冰机存在冷却制冰时间过长,冷却剂流动循环较慢,不顺畅,制冰效果不好的问题。造成制冰机制冰时间过长,消耗大量电能,增加过多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冰蒸发器,旨在提高冷却剂在蒸发器中流道的顺畅性,提高制冰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制冰蒸发器,包括:
制冰管,所述制冰管具有供冷媒进入的进口和供冷媒流出的出口,以及开设在管壁上的安装口;
制冰柱,制冰柱的连接端具有敞口,制冰柱的换热端封闭设置,连接端安装于所述安装口,以使敞口与制冰管连通;
隔离片,所述隔离片安装于所述制冰管内以分隔制冰管的流道,所述隔离片自制冰柱的连接端向换热端延伸,隔离片靠近换热端的一端具有过流缺口以供冷媒通过,围成过流缺口的隔离片的相邻侧边弧形过渡连接。
可选地,所述换热端的内侧壁呈朝背离隔离片的方向凹陷的弧形面设置,弧形面和过流缺口围合形成供冷媒流过的间隙。
可选地,所述制冰管上还设置有安装凸起,所述安装凸起对应所述安装口设置,所述制冰柱的连接端与安装凸起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安装凸起由所述制冰管的侧壁翻边形成,且沿所述安装口的周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隔离片安装于所述制冰管内的部分具有支撑部,所述连接端伸入安装口后与支撑部抵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与围合形成所述安装口的制冰管的内侧壁抵接。
可选地,安装所述制冰柱的制冰管的管壁呈平面设置。
可选地,所述连接端的外侧壁与所述安装口的侧壁贴合。
可选地,所述制冰管呈U形设置,所述制冰柱沿所述制冰管排布;和/或,所述制冰蒸发器还包括紧固环,所述紧固环对应所述连接端与安装口的连接处设置,以紧固连接端和制冰管。
可选地,所述制冰蒸发器还包括长U形焊料,所述长U形焊料对应所述隔离片与制冰柱的连接处和隔离片与制冰管的连接处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制冰机,包括制冰蒸发器,所述制冰蒸发器包括:
制冰管,所述制冰管具有供冷媒进入的进口和供冷媒流出的出口,以及开设在管壁上的安装口;
制冰柱,制冰柱的连接端具有敞口,制冰柱的换热端封闭设置,连接端安装于所述安装口,以使敞口与制冰管连通;
隔离片,所述隔离片安装于所述制冰管内以分隔制冰管的流道,所述隔离片自制冰柱的连接端向换热端延伸,隔离片靠近换热端的一端具有过流缺口以供冷媒通过,围成过流缺口的隔离片的相邻侧边弧形过渡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隔离片端部围合形成缺口侧边通过弧形过渡连接,使得冷媒在经过缺口时,避免由于尖角产生紊流、乱流现象,从而避免冷媒在缺口处长时间逗留而无法离开,使得缺口周边的冷媒均为活动的、冷量较高的冷媒,从而有利于保持制冰柱换热端的低温,有利于提高制冰效率和制冰的均匀性;如此,使得冷媒从进口进入到制冰管后,通过制冰柱的敞口流至制冰柱内,并顺畅、快速的通过缺口,从制冰管的一侧流动至另一侧(隔离片将制冰柱的内部分隔为由缺口连通的两侧),然后从出口流出,不仅仅延长了冷媒的利用时间,提高了冷媒的换热效率,还保证冷媒不会在缺口的位置逗留,提高了制冰的效率和制冰的均匀性,提高了冰块的品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冰机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冰机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冰机蒸发器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冰机蒸发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冰机蒸发器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制冰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制冰蒸发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制冰蒸发器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制冰蒸发器的隔离片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制冰蒸发器另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制冰蒸发器又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制冰蒸发器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制冰蒸发器另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160409680000031
Figure BDA000216040968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的“和/或”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技术方案、B技术方案,以及A和B同时满足的技术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出一种制冰蒸发器,主要应用于制冰设备中,以增加制冰设备的制冰效率,提高制冰蒸发器的能效比。该制冰设备是指,如制冰机、具有制冰功能的饮水机等等。制冰设备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结构等。压缩机排气管与冷凝器入口连通,冷凝器的出口与节流结构入口连通,节流结构的出口与蒸发器的冷媒入口连通,蒸发器的冷媒出口与压缩机的吸入口连通。
以下将主要描述制冰蒸发器的具体结构。
参照图1至图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制冰蒸发器包括:
制冰管1,所述制冰管1具有供冷媒进入的进口12和供冷媒流出的出口13,以及开设在管壁上的安装口17;
制冰柱3,制冰柱3的连接端31具有敞口,制冰柱3的换热端32封闭设置,连接端31安装于所述安装口17,以使敞口与制冰管1连通;
隔离片2,所述隔离片2安装于所述制冰管1内以分隔制冰管1的流道,所述隔离片2自制冰柱3的连接端31向换热端32延伸,隔离片2靠近换热端32的一端具有过流缺口21以供冷媒通过,围成过流缺口21的隔离片2的相邻侧边弧形过渡连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冷媒从进口12进入到制冰管1当中,沿着制冰管1内部的空腔流动,从另一端的出口13流出形成冷媒的冷却循环;通过在制冰管1的内部设置隔离片2,将制冰管1的内部阻隔成独立的区域,隔离片2上设置用于导通冷媒的空隙4,冷媒从空隙4当中流过,减缓了冷媒的流速,冷媒形成小股流量流过空隙4,冷媒能与隔离片2和制冰管1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增加了冷媒与制冰管1之间的热交换时间,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并通过在制冰管1的上部设置若干制冰柱3,制冰柱3能增加制冰管1与外部环境的换热面积,冷量能沿着制冰柱3向制冰管1传导,增加蒸发器的交换效率,制冰时,制冰柱3附近温度较低,液体在制冰柱3之间冷却形成块状的冰块。
制冰柱3的位置与隔离片2的位置相对应,隔离片2向制冰柱3内部延伸至换热端32底部将制冰柱3分隔。空隙4设置在隔离片2上靠近制冰柱3的换热端32的位置。
制冰柱3与制冰管1相互导通,隔离片2将制冰柱3分隔为靠近进口12端和出口13端的两个温区,用于导通冷媒的空隙4设置在远离制冰管1的区域,在制冰管1和制冰柱3之间形成曲折的冷媒道,进一步增加了冷媒流经制冰管1和制冰柱3的距离,从而增加冷媒的换热时间,使得冷媒与蒸发器的充分换热。
冷媒流动时,受隔离片2的阻隔,冷媒从制冰管1流向制冰柱3,再从隔离片2靠近换热端32上的空隙4流出,流向另一侧,依次流过多个制冰柱3后,最后从出口13流出,完成热交换;使得冷媒与制冰柱3内壁充分接触,进一步增加了冷媒的换热效率和面积。
换热端32的内部为圆弧形,空隙4包括隔离片2与换热端32底部的间隙。隔离片2靠近间隙的一端设置有缺口21,缺口21与间隙连通,缺口21用于使冷媒流动更加顺畅,缺口2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限制隔离片2的弹性挡片22,弹性挡片22外侧为与换热端32相配合的圆弧形。
隔离片2从制冰柱3的连接端31插入,与换热端32的圆滑内壁端面存在间隙,该间隙即为用于流通冷媒的空隙4,隔离片2通过靠近隔离端的定位挡片23进行限位,定位挡片23卡接在制冰柱3的连接端31的外侧,用于限制隔离片2插入制冰柱3的深度,使得隔离片2与制冰柱3之间存在大小适当的空隙4,使得制冰柱3内部的冷媒流通更加顺畅。换热端32的内部为圆弧形,其内壁表面光滑,当冷媒从下端的制冰管1流至换热端32处的空隙4时,冷媒冲击在换热端32的圆弧形内部上,内壁对冷媒产生向隔离片2另一侧的反作用力,对冷媒进行导流,同时与空隙4相连的缺口21能增加空隙4的面积,使得冷媒在空隙4处转弯更加顺畅,防止转弯处冷媒回流、乱流而影响冷媒的热交换效果和循环制冷效率。
缺口21的两侧的弹性挡片22的外侧为圆弧形,且与换热端32的内壁相互配合,在隔离片2向内插入时,弹性挡片22与换热端32圆弧形内部接触,圆弧形内部对弹性挡片22产生向内侧的弹性形变,使得隔离片2与制冰柱3之间产生适当的压力,增加隔离片2与制冰柱3内壁之间的密封性。
制冰管1为U型管,制冰柱3阵列分布在制冰管1上,制冰柱3至少设置有6个,对称分布在U型制冰管1的两侧。制冰管1沿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开口14,开口14用于安装隔离片2,开口14上设置有用于盖合开口14的盖板15,制冰柱3安装在盖板15上。
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方便对隔离片2的安装,安装时,将隔离片2的一端插入到制冰柱3当中,制冰柱3的内部与隔离片2之间紧密配合相互卡紧,并通过定位挡片23进行定位,在将盖板15盖合在开口14上,弹性挡片22受到挤压对隔离片2产生向下的一定的压力,使得隔离片2与制冰管1之间存在一定的压力,将隔离片2与制冰管1底部相互紧密贴合,增加隔离片2的隔离效果,防止冷媒从缝隙中漏过;将盖板15盖合后,将盖板15焊接在开口14上对开口14进行封闭。
制冰柱3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固定隔离片2的定位槽一,制冰管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固定隔离片2的定位槽二,两个定位槽可用于限制隔离片2插入制冰柱3之间的角度,使得隔离片2与制冰管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确保隔离片2将制冰柱3进行均匀分隔,保障两侧冷媒流道宽度相等,使得冷媒流动更加平稳顺畅;隔离片2上设置有用于延长冷媒流经制冰柱3长度的凹陷或凸起,凹陷和凸起能增加冷媒与隔离片2之间的换热接触面积,并将制冰柱3内部的冷媒流道更加曲折化,延长冷媒流经的时间,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冷媒的利用效果,提高了蒸发器的制冷效率。
制冰管1、制冰柱3和隔离片2均为不锈钢,可采用304、304L、316、316L等型号的不锈钢材料,不锈钢轻质高强,导热性好,不易腐蚀生锈,与目前大部分企业所采用的铜管镀镍的材质相比更加环保,目前的铜管镀镍的蒸发器在长时间使用后,铜管表面的镀镍层容易发生脱落,镀层中含微量的重金属,进入到冰块或食物当中,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而不锈钢材料不易腐蚀生锈,表面无需防腐蚀涂层,在长时间使用后表面仍然完好,更加绿色环保无污染。
参照图7至图1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值得说明的是,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制冰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和提高制冰柱3与制冰管1的连接稳定性,可以有更多实施结构,下面进行说明。
隔离片2的一端包括定位挡片23,另一端开设有供冷媒经过的过流缺口21,围成过流缺口21的隔离片2的相邻侧边弧形过渡连接。也即,过流缺口21的边缘为光滑过渡的线条。具体地,以缺口21的形状呈U形设置为例,U形的两竖直臂与底部均通过弧形过渡连接,U形的底部呈弧形设置,以呈圆弧形设置为例。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隔离片2端部围合形成缺口21侧边通过弧形过渡连接,使得冷媒在经过缺口21时,避免由于尖角产生紊流、乱流现象,从而避免冷媒在缺口21处长时间逗留而无法离开,使得缺口21周边的冷媒均为活动的、冷量较高的冷媒,从而有利于保持制冰柱3换热端32的低温,有利于提高制冰效率和制冰的均匀性;如此,使得冷媒从进口12进入到制冰管1后,通过制冰柱3的敞口流至制冰柱3内,并顺畅、快速的通过缺口21,从制冰管1的一侧流动至另一侧(隔离片2将制冰柱3的内部分隔为由缺口21连通的两侧),然后从出口13流出,不仅仅延长了冷媒的利用时间,提高了冷媒的换热效率,还保证冷媒不会在缺口21的位置逗留,提高了制冰的效率和制冰的均匀性,提高了冰块的品质。
为了进一步保证冷媒可以快速的经过空隙4并离开,所述换热端32的内侧壁呈朝背离隔离片2的方向凹陷的弧形面设置,弧形面和过流缺口21围合形成供冷媒流过的空隙4。通过将换热端32的内侧壁设置弧形面,使得缺口21和弧形面围成的空隙4的边缘圆滑,有利于冷媒顺利的通过。如此,使得冷媒在经过该面时,可以沿着弧形的侧壁流动,从而避免在某一位置发生乱流,保证冷媒流过空隙4时的顺畅性,进而保证空隙4和换热端32冷媒的活性,从而进一步保证制冰的效率和温度的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制冰柱3和制冰管1的安装便捷性和安装稳定性,所述制冰管1上还设置有安装凸起5,所述安装凸起5对应所述安装口17设置,所述制冰柱3的连接端31与安装凸起5固定连接。安装凸起5位于在安装口17周边的制冰管1上,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与制冰管1一体成型设置。安装凸起5的形状可以有很多,如圆环形、多段间隔的严安装口17的周边设置。
在制冰柱3的连接端31与安装口17配合时,可以套设在安装凸起5的外侧,也可以插入到安装凸起5所围合形成的圆环内。当连接端31插入到安装凸围成的区域内时,连接端31的外侧壁与安装凸起5的内侧壁贴合,以进一步提高接触面积和稳定性。通过安装凸起5的设置,提高连接端31的安装面16积,使得制冰柱3的安装更加稳定、可靠。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的增加连接端31的安装面16积以提高安装稳定性。所述连接端31的外侧壁与所述安装口17的侧壁贴合。如此,不仅仅可以保证安装稳定性,还可以保证制冰柱3和制冰管1连接处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简化安装凸起5的制造和装配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充分利用材料,所述安装凸起5由所述制冰管1的侧壁翻边形成,且沿所述安装口17的周向延伸。在开设安装口17的过程中,将原来位于安装口17中部的材料翻转至安装口17的周边,从而在开设安装口17的同时,将需要剪裁的材料翻转到安装口17的周边,形成安装凸起5。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隔离片2、制冰柱3以及制冰管1之间配合的便捷性和稳定性,所述隔离片2安装于所述制冰管1内的部分具有支撑部24,所述连接端31伸入安装口17后与支撑部24抵接。支撑部24形成于定位挡片23,支撑部24对应安装口17的边缘设置,使得连接端31伸入到安装口17内后,可以得到支撑部24的支撑,从而使得制冰柱3可以准确的停留在预设的位置,避免制冰柱3在安装口17内偏转,有利于提高制冰柱3焊接时的便捷性,提高制冰柱3的安装精度。
为了提高密封性能,当支撑部24安装至制冰管1内时,所述支撑部24与围合形成所述安装口17的制冰管1的内侧壁抵接。如此,既可以保证定位挡片23可以将制冰管1完全隔离,又有利于定位挡片23的准确定位,提高密封性的同时,提高安装的便捷性和准确性。
为了保证制冰柱3与制冰管1的连接可靠性,所述制冰管1呈U形设置,所述制冰柱3沿所述制冰管1排布;和/或,所述制冰蒸发器还包括紧固环6,所述紧固环6对应所述连接端31与安装口17的连接处设置,以紧固连接端31和制冰管1。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制冰柱3的安装便捷性,安装所述制冰柱3的制冰管1的管壁呈平面设置。制冰管1可以如上面的实施例所述,呈分体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为一体成型设置,只需要定位挡片23可以插入到制冰管1中即可。制冰管1用于安装制冰柱3的侧面为安装面16,安装口17开设在安装面16上,安装面16呈平面设置。如此设置,有利于制冰柱3在制冰管1上的安装和排布。
紧固环6可以套设在连接端31的外部,也可以位于连接端31的外侧壁与安装凸起5之间。紧固环6可以通过紧箍的方式来增加制冰管1与制冰管1的连接强度,也可以为可熔融的材料,在高温下,可以部分或者全部的融入在制冰管1与制冰柱3的连接处,从而大幅的提高制冰柱3和制冰管1的连接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制冰设备,该制冰设备包括压缩机、制冰冷凝器、节流装置以及制冰蒸发器等,该制冰蒸发器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制冰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压缩机、制冰冷凝器、节流装置以及制冰蒸发器构成冷媒回路,以供冷媒流通,在压缩机的工作下,使得制冰蒸发器制冷,以在制冰柱3的换热端32形成冰块或者冰颗粒。
下面进一步介绍一种制冰蒸发器的制造工艺,以实现对制冰蒸发器的制造。
一种制冰蒸发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分别制造制冰管1、制冰柱3以及隔离片2;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先将制冰蒸发器的几个部件备好,下面分别阐述制冰管1、制冰柱3以及隔离的制造过程。
制造制冰管1的步骤包括:
获取基管;
获取基管的方式有多种,下面介绍两种:
第一种,基管包括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开口14的敞口管和盖板15两个部分,盖板15盖合在敞口管上,围合形成完整的基管。
第二种,基管一体成型设置,为完整的管。
在基管上开设安装口17;
将基管的一侧壁整形为平面,可以通过盖板15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压型等工艺来实现。该平面为安装面16,在安装面16上开设安装口17。安装口17的形状与制冰柱3连接端31的形状相适配。
对应安装口17设置安装凸起5。
设置安装凸起5的形式可有多种:
第一种,独立加工出环形的安装凸起5,并将安装凸起5对应安装口17固定设置,套设在安装口17上。固定的方式可以为焊接。第二种,在开设安装口17的过程中,将安装口17位置的物理向安装口17的四周翻转,形成翻边孔,被翻转的物料形成安装凸起5。
在基管上开口14之前,还包括步骤,将基管弯折呈U形。如此,弯折基管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形,将不会影响到安装口17形状变化,如此,有利于保证安装口17的形状和尺寸精度,从而有利于隔离片2、制冰柱3与制冰管1的配合精度。
制造隔离片2的步骤包括:
获取条形基片;获取条形基片的方式有多种,可以单独冲裁,也可以一次性冲裁多片。
在基片的一端开设过流缺口21;过流缺口21的相邻侧边呈圆弧过渡连接,使得过流缺口21的边缘曲线非常光滑、顺畅。当冷媒流经过流缺口21时,不会产生涡流、乱流等现象,使得冷媒可以顺利的通过缺口21并流回压缩机。
将基板的另一端加工呈与制冰管1横截面形式适配的形状,以使基板可以隔离制冰管1。将基板远离缺口21的一端(限位挡片)加工呈与制冰管1的横截面适配的形状,以使限位挡片很好的隔断制冰管1。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制造隔离片2的效率,也可以直接进行批量生产。
获取基板;基板为不锈钢板。
同时冲裁多个过流缺口21;冲裁的模具具有多个与过流缺口21的形状对应的冲裁部件,一次冲裁可以形成多个过流缺口21。
同时冲裁成型多个隔离片2,隔离片2远离过流缺口21的一端加工呈与制冰管1横截面形式适配的形状,以使基板可以隔离制冰管1。冲裁模具具有多个形状与隔离片2形状适配的冲裁部件,一次性可以冲裁成型多片。
如此,先冲裁过流缺口21,再整体冲裁隔离片2,在提高加工效率的同时,保证过流缺口21两侧的部分不会由于尺寸太小而发生变形,有利于提高隔离片2的加工精度。
其中,关于制冰柱3、制冰管1以及隔离片2的材料,所述制冰管1和制冰柱3的材质包括不锈钢,所述隔离片2的主要材质为铜或者不锈钢。当隔离片2由铜材料制成时,由于铜相较于不锈钢更容易被融化,有利于隔离片2更好的与制冰柱3焊接固定。
S20,将隔离片2安装至所述制冰柱3内;
由于制冰管1的形式至少有两种,在两种不同的情况下,隔离片2的安装形式有所不同。
制冰管1一体成型设置的情况下,隔离片2的定位挡片23直接从安装口17插入到制冰管1内,此时,隔离片2先将具有缺口21的一端插入到制冰柱3内,并定位;再将制冰柱3和隔离片2通过安装口17一起插入到制冰管1内。
制冰管1包括盖板15时,隔离片2从盖板15面向开口14的一侧穿过安装口17,使得定位挡片23与缺口21位于盖板15的两侧,具有缺口21的部分插入到制冰柱3内,并且定位;再将盖板15、隔离片2和制冰柱3一起与具有开口14的制冰管1连接。
S30,将所述制冰柱3与所述制冰管1固定连接;
将所述制冰柱3与所述制冰管1固定连接的步骤包括:
将制冰柱3具有敞口的连接端31插入到安装口17内,隔离片2的部分位于制冰管1内将制冰管1隔离;焊接制冰柱3的连接端31与制冰管1。在制冰柱3和制冰管1配合好后,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制冰柱3和制冰管1固定连接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连接的精度,将制冰柱3的连接端31插入到安装口17内,隔离片2的部分位于制冰管1内将制冰管1隔离的步骤包括:
制冰管1上的安装凸起5沿安装口17设置呈环形,连接端31的外侧壁与安装凸起5的内侧壁抵接;在将制冰柱3插入到安装口17的过程中,连接端31的外侧壁与安装凸起5的内侧壁抵接定位,使得制冰柱3的位置非常准确。同时,连接端31的端面与隔离片2的支撑部24抵接,保证制冰柱3沿长度的位置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制冰柱3和制冰管1焊接的可靠性,在所述焊接制冰柱3的连接端31与制冰管1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环形焊料;环形焊料的形式有多种,以焊接不锈钢的焊料为例。环形焊料呈环形,其尺寸与安装孔的尺寸适配。
将环形焊接对应连接端31与制冰管1的连接处设置;
连接端31与制冰管1的连接处,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代表不同的位置。在仅设置安装口17的情况下,连接处包括连接端31的外侧壁与安装口17的内侧壁之间。在安装口17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凸起5时,连接处包括安装凸起5与连接端31的外侧壁之间。
利用环形焊料将连接端31与制冰管1焊接。通过环形焊料,将制冰柱3的四周均匀制冰管1密封焊接。
S40,将所述隔离片2与所述制冰柱3和/或所述制冰管1固定连接。
通过焊接的方式,将隔离片2伸入制冰柱3内部的部分与制冰柱3焊接固定,将定位挡片23与制冰管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通过首先分别制造制冰管1、制冰柱3以及隔离片2;再将隔离片2安装至所述制冰柱3内;再将所述制冰柱3与所述制冰管1固定连接;然后将所述隔离片2与所述制冰柱3和/或所述制冰管1固定连接,如此,通过先将制冰柱3与制冰管1焊接密封,在后的将隔离片2与制冰柱3和制冰管1焊接的过程中,焊料不会从制冰柱3和制冰管1内流出,从而避免高温的焊料溅射,从而提高焊接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通过先将制冰柱3和制冰管1固定,在焊接隔离片2的过程中,制冰柱3和制冰管1的相对位置非常稳定,从而避免了制冰柱3和制冰管1之间出现相对位移而影响隔离片2焊接的可靠性,有利于提高隔离片2的焊接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的提高隔离片2与制冰柱3的焊接可靠性,将所述隔离片2与所述制冰柱3和/或所述制冰管1固定连接的步骤之前包括:
获取长U形焊料7;
长U形焊料7可以为不锈钢焊料。长U形焊料7包括弯折部71和自弯折部71两端向外延伸的延伸臂72。两延伸臂72远离弯折部71的一端具有相向延伸的导向段73,即导向段73向两延伸臂72之间的区域延伸。当长U形焊料7装入到制冰柱3内部时,在导向段73的作用下,长U形焊料7可以非常便捷的进入到制冰柱3内。
将长U形焊料7安装至制冰管1和制冰柱3内,使得长U形焊料7的弯折部71对应隔离片2与制冰管1的连接处设置,长U形焊料7的延伸臂72沿隔离片2与制冰柱3的连接处设置。
将所述隔离片2与所述制冰柱3和/或所述制冰管1固定连接的步骤包括:
通过长U形焊料7的弯折部71将隔离片2与制冰管1焊接;
通过长U形焊料7的延伸臂72将隔离片2与制冰柱3焊接。
如此,弯折部71可以保证隔离片2与制冰管1的焊接可靠,延伸臂72则可以保证隔离片2与制冰柱3的焊接可靠,有效的提高了隔离片2焊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值得说明的是,长U形焊料7可以全部融入或者部分融入到隔离片2与制冰柱3和制冰管1的内侧壁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隔离片2与制冰柱3和制冰管1的焊接效率,将制冰柱3与制冰管1焊接后的制冰蒸发器放入到电磁设备的焊接箱中,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在连接处形成涡流,将隔离片2与制冰柱3和制冰管1连接。使得多个隔离片2可以同时的分别与对应的制冰柱3进行焊接,从而大幅的提高焊接的效率,有利于提高制冰蒸发器的加工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制冰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冰管,所述制冰管具有供冷媒进入的进口和供冷媒流出的出口,以及开设在管壁上的安装口;
制冰柱,制冰柱的连接端具有敞口,制冰柱的换热端封闭设置,连接端安装于所述安装口,以使敞口与制冰管连通;
隔离片,所述隔离片安装于所述制冰管内以分隔制冰管的流道,所述隔离片自制冰柱的连接端向换热端延伸,隔离片靠近换热端的一端具有过流缺口以供冷媒通过,围成过流缺口的隔离片的相邻侧边弧形过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端的内侧壁呈朝背离隔离片的方向凹陷的弧形面设置,弧形面和过流缺口围合形成供冷媒流过的空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管上还设置有安装凸起,所述安装凸起对应所述安装口设置,所述制冰柱的连接端与安装凸起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冰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凸起由所述制冰管的侧壁翻边形成,且沿所述安装口的周向延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片安装于所述制冰管内的部分具有支撑部,所述连接端伸入安装口后与支撑部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冰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与围合形成所述安装口的制冰管的内侧壁抵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冰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安装所述制冰柱的制冰管的管壁呈平面设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冰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的外侧壁与所述安装口的侧壁贴合。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冰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管呈U形设置,所述制冰柱沿所述制冰管排布;和/或,
所述制冰蒸发器还包括紧固环,所述紧固环对应所述连接端与安装口的连接处设置,以紧固连接端和制冰管。
10.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冰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蒸发器还包括长U形焊料,所述长U形焊料对应所述隔离片与制冰柱的连接处和隔离片与制冰管的连接处设置。
11.一种制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冰蒸发器。
CN201921269288.7U 2019-08-08 2019-08-08 制冰蒸发器和制冰设备 Active CN2105327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69288.7U CN210532746U (zh) 2019-08-08 2019-08-08 制冰蒸发器和制冰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69288.7U CN210532746U (zh) 2019-08-08 2019-08-08 制冰蒸发器和制冰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32746U true CN210532746U (zh) 2020-05-15

Family

ID=70600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69288.7U Active CN210532746U (zh) 2019-08-08 2019-08-08 制冰蒸发器和制冰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327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0544A (zh) * 2021-05-14 2021-08-20 章世燕 食用冰发生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0544A (zh) * 2021-05-14 2021-08-20 章世燕 食用冰发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080693A1 (en) Heat exchange device
CN104457037A (zh) 蒸发器集成组件
CN210532746U (zh) 制冰蒸发器和制冰设备
CN112344601A (zh) 制冰蒸发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8333186U (zh) 换热器、换热系统及室内采暖系统
CN211346431U (zh) 冷头换热器
CN105371492A (zh) 热交换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热水器
CN204153978U (zh) 热交换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热水器
CN216481728U (zh) 一种不锈钢蒸发器
CN203100300U (zh) 带过冷的平行流冷凝器
CN202209821U (zh)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结构
CN204141900U (zh) 多系统换热器
CN208779757U (zh) 一种制冰机蒸发器
JP2005133966A (ja) 熱交換器
CN111780420A (zh) 一种壁挂炉主换热器
CN208873849U (zh) 电池模组液冷管道
CN203148303U (zh) 燃气具防腐换热器
CN215260671U (zh) 一种制冰机用c形冰蒸发器
CN205748070U (zh) 模压与真空钎焊成型的带肋片换热管
CN215637598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7817077U (zh) 换热器及空调器
CN102997745A (zh) 用于平行流冷凝器的集液管
CN219199553U (zh) 一种多流道蒸发器
CN215003131U (zh) 一种铝扁管
CN220821695U (zh) 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结构和一种动力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