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71492A - 热交换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热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71492A
CN105371492A CN201410421980.2A CN201410421980A CN105371492A CN 105371492 A CN105371492 A CN 105371492A CN 201410421980 A CN201410421980 A CN 201410421980A CN 105371492 A CN105371492 A CN 1053714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water
exchanger fin
heat
water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2198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成明
唐晓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2198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71492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71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14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热水器,其中热交换器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水道,水道具有水道进口和水道出口,箱体上设有与水道进口和水道出口间隔开布置的换热水进口和换热水出口,换热水进口与水道出口导通;以及换热器,换热器设在箱体内,换热器内设有换热通道,换热通道具有与换热水进口导通的进水端以及与换热水出口导通的出水端,其中,水道与箱体一体形成。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交换器,通过在箱体板上一体形成水道结构,避免了采用盘管,也无需将盘管焊接在箱体上,生产工艺简单;该结构的水道一体形成在箱体上,箱体可以采用不锈钢板制备而成,在保证箱体导热效率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制备成本。

Description

热交换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热水器。
背景技术
热水器热交换器是燃气热水器的主要部件,它通常是由纯铜制造而成,生产成本高、制作工艺复杂,基本上占据了燃气热水器1/3的制造成本,并且生产工序多,生产上难以控制品质质量。
铜热交换器通常由热交换片、直管、大、小U管、端板、盘管和箱体组成,各热水器生产厂家都想用其它金属材料来代替铜,都没有得到满意的效果。例如,用铝生产热交换器,而铝热交换器由于熔点低,耐热性能差,不能代替铜热交换器。或者用铜热交换器的生产方式来生产不锈钢热交换器,由于不锈钢导热系数低于铜,同样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存在改进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生产工艺简单、成型方便的热交换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热交换器的燃气热水器。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水道,所述水道具有水道进口和水道出口,所述箱体上设有与所述水道进口和水道出口间隔开布置的换热水进口和换热水出口,所述换热水进口与所述水道出口导通;以及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换热器内设有换热通道,所述换热通道具有与所述换热水进口导通的进水端以及与所述换热水出口导通的出水端,其中,所述水道与所述箱体一体形成。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交换器,通过在箱体板上一体形成水道结构,避免了采用盘管,也无需将盘管焊接在箱体上,生产工艺简单;该结构的水道一体形成在箱体上,箱体可以采用不锈钢板制备而成,在保证箱体导热效率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制备成本。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交换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箱体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上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一槽体,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槽体对应且向外突出的第二槽体,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贴合设置,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第二槽体配合限定出所述水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箱体形成为方柱状,所述水道进口和水道出口设在所述箱体的同一侧上,所述水道包括多个沿所述箱体的周向延伸且首尾相连的U形通道,所述箱体上相邻两个面的所述水道之间设有加强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单元,每个所述换热单元分别具有水流通道,多个所述换热单元的水流通道互相导通形成所述换热通道,任意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换热单元的水流通道错开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换热单元分别包括形状相同的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所述第一换热片和所述第二换热片间隔开平行布置且所述第一换热片与所述第二换热片的外周沿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片和所述第二换热片上分别设有位置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导通形成所述水流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分别大体形成为矩形,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设在所述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上邻近一个直角的位置上,所述第一换热片的两个长边上分别设有朝向相对且向所述腔室内凹陷的第一限位筋,所述第二换热片的两个长边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筋位置对应且向所述腔室内凹陷的第二限位筋,所述第一限位筋抵接所述第二限位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片的两个长边上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一限位筋,两个所述第一限位筋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换热片的长边且间隔开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的设置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对角位置上分别设有突出于所述腔室向外延伸的限位凸台,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设在所述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凸台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周沿上分别设有焊接凸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片上设有突出于所述腔室向外延伸且间隔开分布的多个第一凸台,所述第二换热片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台位置错开且突出于所述腔室向外延伸的多个第二凸台。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燃气热水器,包括: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为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热交换器;排烟罩,所述排烟罩安装在所述箱体上;以及排烟风机,所述排烟风机安装在所述排烟罩上且与所述排烟罩焊接相连。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图4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换热器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换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第一片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第二片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热水器的排烟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热交换器100;内壳101;第一槽体1011;外壳102;第二槽体1021;
箱体10;水道11;水道进口111;水道出口112;加强筋113;换热水进口12;换热水出口13;
换热器20;进水端21;出水端22;
换热单元30;水流通道301;
第一换热片31;第一通孔311;焊接凸台3111;第一限位筋312;限位凸台313;第一凸台314;
第二换热片32;第二通孔321;第二限位筋322;第二凸台324;
燃气热水器200;排烟罩40;排烟风机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交换器100。
如图1至图1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交换器100包括箱体10和换热器20。具体地,箱体10上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水道11,水道11具有水道进口111和水道出口112,箱体10上设有与水道进口111和水道出口112间隔开布置的换热水进口12和换热水出口13,换热水进口12与水道出口112可以通过U形管连接导通。换热器20设在箱体10内,换热器20内设有换热通道(未示出),换热通道具有与换热水进口12导通的进水端21以及与换热水出口13导通的出水端22(如图6和图7所示)。其中,水道11与箱体10一体形成。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交换器100,通过在箱体10板上一体形成水道11结构,避免了采用盘管,也无需将盘管焊接在箱体上,生产工艺简单;该结构的水道11一体形成在箱体10上,箱体10可以采用不锈钢板制备而成,在保证箱体10导热效率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制备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的热交换器箱体的结构是先通过弯管机弯曲制备盘管,然后将盘管焊接在箱体上,生产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并且盘管与热交换器箱体之间换热效率较低。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交换器100,通过将水道11一体形成在箱体10上,不仅保证了水道11与箱体10的热交换效率,而且生产工艺简单,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控制了制备成本。
水道11与箱体10一体形成的方法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合理调节,例如可以通过在箱体10上吹胀形成水道11,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形成。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箱体10包括内壳101和外壳102,内壳101上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一槽体1011,外壳102上设有与第一槽体1011对应且向外突出的第二槽体1021,内壳101与外壳102贴合设置,第一槽体1011与第二槽体1021配合限定出水道11。
具体地,如图5所示,箱体10由内壳101和外壳102两层板体结构构成,内壳101和外壳102上分别设有形状相同且位置对应的第一槽体1011和第二槽体1021,内壳101与外壳102贴合之后,第一槽体1011和第二槽体1021即可配合限定出水道11。
在制备时,可以先将内壳101和外壳102分别成型,接着将内壳101和外壳102进行平板焊接,焊接方式可以采用周边滚焊或者其他焊接方式。由此,该结构的箱体10不仅成型方便,简化了焊接和成型工序,而且水道11和壳体10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热交换,大大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箱体10形成为方柱状,水道进口111和水道出口112设在箱体10的同一侧上,水道11包括多个沿箱体10的周向延伸且首尾相连的U形通道,箱体10上相邻两个面的水道11之间设有加强筋113。
如图1所示,水道11形成为绕箱体10一周的水流通道,并且该水流通道形成为上下波动的波浪形,水道11的每个波形分别形成为开口朝下或者朝上的U形波,该结构的水道11可以大大提高与箱体10的换热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加强筋113为设在相邻两个面之间的水道11的折弯处向外突出的筋条,加强筋113可以有效提高水道11的强度,避免水道11在成型时发生变形。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换热器20包括多个换热单元30,每个换热单元30分别具有水流通道301,多个换热单元30的水流通道301互相导通形成换热通道,任意两个相邻设置的换热单元30的水流通道错开布置。
具体地,如图6至图8所示,换热器20的大体形成为方柱状,换热器20的一端设有与换热水进口12导通的进水端21,另一端设有与换热水出口13导通的出水端22。换热器20的主体部包括多个依次叠加的换热单元30,位于换热器20的一端的换热单元30上设有进水端21,位于换热器20的另一端的换热单元30上设有出水端22。
每个换热单元30分别形成为矩形板状,每个换热单元30内限定有片状的腔室以及分别与腔室导通的水流通道301,水从进水端21进入换热单元30后铺开形成片状与换热单元30进行换热,使热交换水可以充分进行热量交换后再从水流通道301内流出,进入下一个换热单元30的水流通道301内。
任意两个相邻设置的换热单元30的水流通道301错开布置,优选地,任意两个相邻设置的换热单元30中的一个的水流通道301设在该换热单元30的一端上,则与其相邻设置的另一个换热单元30的水流通道301则设在该换热单元30的另一端上。由此,多个换热单元30的水流通道301连接而成的换热通道则形成为s形结构,水流流动的长度比现有技术中水流长度增长数倍,可以进一步提高换热器20的换热效率。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换热器20的外周为密封结构,即任意两个相邻设置的换热单元30的外周面是密封连接的,任意两个相邻的换热单元30之间限定有密封腔室,从一个换热单元30的水流通道301内流出的水经过该密封腔室之后再流入下一个换热单元30的水流通道301内继续换热,最后从位于换热器20的端部的出水端22流出,经过箱体10上的换热水出口13流出热交换器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交换器100在工作时,热交换水首先从水道进口111进入箱体10上的水道11内,热交换水经过水道11与箱体10进行换热后,从水道出口112流出,经过U形管流入换热水进口12,再从换热器20的进水端21进入由多个换热单元30的水流通道301导通形成的换热通道,经过换热器20换热后,从出水端22流出,最后经过箱体10上的换热水出口13流出热交换器100,完成热交换水的换热。
由此,该结构的热交换器100不仅提高了热交换水在水道11内与箱体10的热交换效率,增加了换热面积,而且利用水的液态特点,把换热单元30制成密闭的片状容器,使热交换水在换热单元30内变成片状进行热交换,提高了热交换水在换热器20内的热交换效率。
进一步地,多个换热单元30的水流通道301构成s形的换热通道,水流长度大大增长,使热交换水可以充分吸热,更进一步地提高了热交换器100的换热效率,从而可以将热交换器100改用为不锈钢材料的热交换器100,弥补了不锈钢导热系数低的不足,在降低了制备成本的同时,保证了热交换器100的热交换效率。
另外,该结构的热交换器100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大、小U形管、直管以及端板结构,生产工艺相比于铜热交换器简单了很多,提高制备效率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制备成本。
每个换热单元30只要满足具有上述结构的要求即可,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换热单元30分别包括形状相同的第一换热片31和第二换热片32,第一换热片31和第二换热片32间隔开平行布置且第一换热片31与第二换热片32的外周沿密封连接,第一换热片31和第二换热片32上分别设有位置对应的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通孔321,第一通孔311与第二通孔321导通形成水流通道301。
具体地,如图9至图11所示,第一换热片31和第二换热片32分别形成为片状,第一换热片31和第二换热片32相对间隔开设置,第一换热片31和第二换热片32的外周沿密封连接以使第一换热片31和第二换热片32之间限定出片状的腔室。第一换热片31上设有第一通孔311,第二换热片32上设有与第一通孔311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孔321,第一通孔311与第二通孔321之间导通形成水流通道301,热交换水从第一换热片31上的第一通孔311进入腔室,在腔室内进行换热后再从第二换热片32上的第二通孔321流出,进入下一个换热单元30。
第一换热片31和第二换热片32可以分别通过冷冲压成型,第一换热片31和第二换热片32的外周沿可以通过冷弧焊进行焊接密封,由第一换热片31和第二换热片32组成的换热单元30结构简单,成型方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换热片31和第二换热片32分别大体形成为矩形,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通孔321分别设在第一换热片31和第二换热片32上邻近一个直角的位置上。第一换热片31的两个长边上分别设有朝向相对且向腔室内凹陷的第一限位筋312,第二换热片32的两个长边上分别设有与第一限位筋312位置对应且向腔室内凹陷的第二限位筋322,第一限位筋312抵接第二限位筋322。
进一步地,第一换热片31的两个长边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限位筋312,两个第一限位筋312分别垂直于第一换热片31的长边且间隔开布置。
具体地,第一换热片31和第二换热片32分别形成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矩形板体,第一换热片31位于第二换热片32的上方,第一换热片31的周沿向下向外突出,第二换热片32的周沿向上向外突出。
第一换热片31的前边沿上设有垂直于前边沿向后延伸且向下凹陷的第一限位筋312,第一换热片31的后边沿上设有垂直于后边沿向前延伸且向下凹陷的第一限位筋312,两个第一限位筋312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开布置。
第二换热片32的前边沿上设有垂直于前边沿向后延伸且向下凹陷的第二限位筋322,第二换热片32的后边沿上设有垂直于后边沿向前延伸且向下凹陷的第二限位筋322,两个第二限位筋322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开布置且与第一限位筋312位置对应,每个第一限位筋312的下表面止抵相应的第二限位筋322的上表面。
相互抵接的第一限位筋312和第二限位筋322相当于将第一换热片31和第二换热片32之间的腔室分成多段,从第一通孔311进入腔室的水不会直接铺满整个腔室,而是被第一限位筋312和第二限位筋322止挡后一段一段地逐渐铺满整个腔室,由此可以增加热交换水在腔室内的流通时间,并且在第一换热片31和第二换热片32上设置多个限位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强度,保证换热单元的整体强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换热片31和第二换热片32的设置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通孔321的对角位置上分别设有突出于腔室向外延伸的限位凸台313,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通孔321分别设在其中一个限位凸台313上。
具体地,每个限位凸台313分别形成为突出于第一换热片31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和突出于第二换热片32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的圆形凸台,限位凸台313的厚度可以控制相邻两个换热单元30之间的间隔距离。
为了方便第一换热片31和第二换热片32的焊接,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通孔312的周沿上分别设有焊接凸台3111。具体地,第一换热片31上的焊接凸台3111形成为沿第一通孔311的孔壁向上延伸的柱状结构,第二换热片32上的焊接凸台3111形成为沿第二通孔321的孔壁向上延伸的柱状结构。
第一换热片31和第二换热片32在焊接时,将第二换热片32上的焊接凸台3111与第一换热片31的下表面进行焊接,而第一换热片31上的焊接凸台3111则与相邻设置的换热单元30的第二换热片32的下表面进行焊接。由此,通过在第一换热片31和第二换热片32上分别设置焊接凸台3111,不仅方便第一换热片31和第二换热片32的焊接,而且便于相邻设置的换热单元30之间的焊接,装配更方便。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换热片31上设有突出于腔室向外延伸且间隔开分布的多个第一凸台314,第二换热片32上设有与第一凸台314位置错开且突出于腔室向外延伸的多个第二凸台324。
换言之,第一换热片31上设有沿第一换热片31的上表面向上延伸且间隔开布置的多个第一凸台314,第二换热片32上设有沿第二换热片32的下表面向下延伸且间隔开布置的多个第二凸台324,并且每个第二凸台324与第一凸台314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错开。具体地,第一换热片31可以设有10个第一凸台314,第二换热片32上可以设有8个第二凸台324,每个凸台的形状相同且径向尺寸小于限位凸台313的径向尺寸。
由此,通过在第一换热片31和第二换热片32分别设置多个凸台结构,可以进一步增加第一换热片31和第二换热片32的换热面积,而且第一换热片31和第二换热片32上的凸台分别错开设置,可以充分利用第一换热片31和第二换热片32的材料的延展性,使换热单元30的结构更合理。
如图12和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热水器200包括热交换器100、排烟罩40和排烟风机50。
具体地,热交换器100为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热交换器100,排烟罩40安装在箱体10上,排烟风机50安装在排烟罩40上且与排烟罩40焊接相连。
其中,现有技术中的排烟罩基本都采用直角形结构,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排烟罩40为了与热交换器100的结构进行适配,排烟罩40设计为圆角形结构。
由于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热交换器10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热水器200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即成型方便,制备成本低,并且热交换效率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热水器2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水道,所述水道具有水道进口和水道出口,所述箱体上设有与所述水道进口和水道出口间隔开布置的换热水进口和换热水出口,所述换热水进口与所述水道出口导通;以及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换热器内设有换热通道,所述换热通道具有与所述换热水进口导通的进水端以及与所述换热水出口导通的出水端,
其中,所述水道与所述箱体一体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上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一槽体,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槽体对应且向外突出的第二槽体,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贴合设置,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第二槽体配合限定出所述水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形成为方柱状,所述水道进口和水道出口设在所述箱体的同一侧上,所述水道包括多个沿所述箱体的周向延伸且首尾相连的U形通道,所述箱体上相邻两个面的所述水道之间设有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单元,每个所述换热单元分别具有水流通道,多个所述换热单元的水流通道互相导通形成所述换热通道,任意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换热单元的水流通道错开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换热单元分别包括形状相同的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所述第一换热片和所述第二换热片间隔开平行布置且所述第一换热片与所述第二换热片的外周沿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片和所述第二换热片上分别设有位置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导通形成所述水流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分别大体形成为矩形,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设在所述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上邻近一个直角的位置上,
所述第一换热片的两个长边上分别设有朝向相对且向所述腔室内凹陷的第一限位筋,所述第二换热片的两个长边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筋位置对应且向所述腔室内凹陷的第二限位筋,所述第一限位筋抵接所述第二限位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片的两个长边上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一限位筋,两个所述第一限位筋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换热片的长边且间隔开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的设置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对角位置上分别设有突出于所述腔室向外延伸的限位凸台,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设在所述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凸台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周沿上分别设有焊接凸台。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片上设有突出于所述腔室向外延伸且间隔开分布的多个第一凸台,所述第二换热片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台位置错开且突出于所述腔室向外延伸的多个第二凸台。
11.一种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为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
排烟罩,所述排烟罩安装在所述箱体上;以及
排烟风机,所述排烟风机安装在所述排烟罩上且与所述排烟罩焊接相连。
CN201410421980.2A 2014-08-25 2014-08-25 热交换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热水器 Pending CN1053714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21980.2A CN105371492A (zh) 2014-08-25 2014-08-25 热交换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热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21980.2A CN105371492A (zh) 2014-08-25 2014-08-25 热交换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热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71492A true CN105371492A (zh) 2016-03-02

Family

ID=55373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21980.2A Pending CN105371492A (zh) 2014-08-25 2014-08-25 热交换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热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7149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0375A (zh) * 2016-11-21 2017-02-22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板翅式不锈钢热交换器
CN111006395A (zh) * 2019-12-27 2020-04-14 四川昊宇龙星科技有限公司 矩形环绕式热交换器
CN113865387A (zh) * 2021-11-15 2021-12-31 浙江融科多家居有限公司 燃气采暖热水炉烟气余温换热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9673Y (zh) * 1992-08-08 1993-08-04 江水通 热水器水箱
CN201575595U (zh) * 2009-05-26 2010-09-08 戴佩裕 多层迂回腔流式燃气热交换器
CN201885613U (zh) * 2010-09-09 2011-06-29 海尔集团公司 热水器余热回收装置
CN202255027U (zh) * 2011-09-20 2012-05-3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仿生蜂窝型换热器板片
DE102011054406A1 (de) * 2011-09-30 2013-04-04 Borgwarner Beru Systems Gmbh Elektrische Heizvorrichtung zum Beheizen von Flüssigkeiten
CN204153978U (zh) * 2014-08-25 2015-02-11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热交换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热水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9673Y (zh) * 1992-08-08 1993-08-04 江水通 热水器水箱
CN201575595U (zh) * 2009-05-26 2010-09-08 戴佩裕 多层迂回腔流式燃气热交换器
CN201885613U (zh) * 2010-09-09 2011-06-29 海尔集团公司 热水器余热回收装置
CN202255027U (zh) * 2011-09-20 2012-05-3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仿生蜂窝型换热器板片
DE102011054406A1 (de) * 2011-09-30 2013-04-04 Borgwarner Beru Systems Gmbh Elektrische Heizvorrichtung zum Beheizen von Flüssigkeiten
CN204153978U (zh) * 2014-08-25 2015-02-11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热交换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热水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0375A (zh) * 2016-11-21 2017-02-22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板翅式不锈钢热交换器
CN111006395A (zh) * 2019-12-27 2020-04-14 四川昊宇龙星科技有限公司 矩形环绕式热交换器
CN113865387A (zh) * 2021-11-15 2021-12-31 浙江融科多家居有限公司 燃气采暖热水炉烟气余温换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52995U (zh) 微通道换热器
CN105371492A (zh) 热交换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热水器
CN204153978U (zh) 热交换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热水器
CN102345934A (zh) 用于燃气热水器的板翅式热交换器
CN203163075U (zh) 塑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
CN202470840U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使用的板式冷凝器
CN105317740A (zh) 用于洗碗机的集热泵
CN204043463U (zh) 翅片和具有该翅片的折弯式换热器
CN207317318U (zh) 换热模块、换热器及冰箱
CN105571369A (zh) 一种模压与真空钎焊成型的带肋片换热管
CN204329416U (zh) 平行流换热器
CN202254309U (zh) 一种用于燃气热水器的管排式热交换器
CN204063591U (zh) 热交换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热水器
CN203024424U (zh) 热交换器及包含热交换器的燃气热水器
CN203100166U (zh) 燃气热水器
CN204141900U (zh) 多系统换热器
CN210740728U (zh) 换热板、热交换器及燃气热水器
CN204786816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换热器
CN204063592U (zh) 热水器及其换热装置
CN210532746U (zh) 制冰蒸发器和制冰设备
CN207501255U (zh) 换热器及空调室内机
CN207501425U (zh) 换热器及空调室内机
CN103277948B (zh) 复合式冷凝器
CN206321115U (zh) 一种热交换器的隔水结构
CN206399255U (zh) 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