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33186U - 换热器、换热系统及室内采暖系统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换热系统及室内采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33186U
CN208333186U CN201820663222.5U CN201820663222U CN208333186U CN 208333186 U CN208333186 U CN 208333186U CN 201820663222 U CN201820663222 U CN 201820663222U CN 208333186 U CN208333186 U CN 2083331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heat
header
tube
exchanger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632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鸣
王一鸣
崔凯
门书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anhua Home Applianc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anhua Home Applianc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anhua Home Applianc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632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331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331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331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换热器、换热系统及室内采暖系统,其中换热器包括两个集流管,及沿所述集流管的轴向排布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一个所述集流管连接,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与另一个集流管连接,所述换热管的内腔与两个所述集流管的内腔连通;所述换热管的至少一侧设有换热部件,所述换热部件至少部分与所述换热管接触,所述换热部件沿所述换热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换热部件上及相邻两个所述换热部件之间形成有用于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所述换热通道。对换热器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使用换热部件的种类可供选择较多,无需直接生产与换热管配套的换热部件。

Description

换热器、换热系统及室内采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领域,尤其涉及换热器、换热系统及室内采暖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改善环境温度,提升人体的感官舒适度,有使用燃煤锅炉配合室内散热片或电锅炉配合室内散热片的系统形式进行室内温度改善的方法,然而燃煤锅炉效率低且会排放对人体和周围环境有害的气体,对环境污染严重;直接使用电锅炉属于将高品位能转化为低品位能,较为浪费电能。
采用热泵系统来改善环境温度是一种趋势,可以采用热泵系统进行采暖或者制冷。而相关技术中热泵使用的换热器换热效果有限,有必要开发一种换热效果更佳的换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器、换热系统及室内采暖系统。
所述换热器,包括至少两个集流管、至少两个沿所述集流管的轴向排布的换热管、至少两个换热部件以及外壳,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一个所述集流管连接,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与另一个集流管连接,所述换热管的内腔与两个所述集流管的内腔连通;所述换热管的至少部分的宽度方向与所述集流管的轴向方向大体平行,所述换热管具有与所述集流管的轴向方向大体平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紧邻所述换热部件形成有换热通道;所述换热部件与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接触;
所述外壳内形成一热交换空间,所述换热管的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热交换空间中。
可选的,所述换热部件为以下至少一种:
翅片,所述翅片设有至少两个侧壁,连接相邻两个侧壁一端的顶壁以及连接相邻两个侧壁另一端的底壁,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交替设置,所述顶壁设有顶端面,所述底壁设有底端面,所述顶端面和所述底端面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换热管的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相接触,相邻的两个侧壁之间形成有换热通道;
型材,所述型材包括基底以及自基底的相对两侧向远离所述基底方向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基底与所述换热管的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相接触,相邻的两个延伸部之间形成有换热通道。
可选的,所述换热部件的数目为多个,每一换热部件为一个所述型材,多个型材沿换热管的长度方向排列,相邻的型材之间形成有换热通道。
可选的,所述翅片的断面包括呈矩形波状、正弦波状或三角波状。
可选的,所述换热通道的高度范围为20mm-200mm;所述换热通道的长度范围为10mm-50mm。
可选的,所述换热通道的高度范围为40mm-80mm;所述换热通道的长度范围为20mm-25mm。
可选的,所述换热部件通过钎焊及卡接中的至少一种方式与所述换热管连接;
和/或者,所述换热部件的数目为多个,所述换热管的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不同的换热部件接触。
可选的,与同一换热管接触的两个所述换热部件通过连接件连接,将所述换热管夹持在所述两个换热部件之间。
可选的,所述换热管的宽度方向与所述集流管的轴向方向相同。
可选的,所述换热管包括主体段、与所述集流管连接的末段,以及连接所述主体段与末段的换向段;
所述集流管设有与所述末段插接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集流管的轴向垂直,所述换向段使得所述末段的宽度方向与所述主体段的宽度方向之间呈一预设角度,该预设角度为90°。
可选的,所述集流管连接有进口管及出口管,所述进口管位于所述集流管的一端,所述出口管位于所述集流管的另一端;所述进口管及所述出口管与所述集流管通过转接件连接。
可选的,所述转接件包括第一转接部、第二转接部及第三转接部,所述第一转接部的至少部分置于所述集流管内,并与所述集流管焊接;
所述第二转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转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转接部连接,所述进口管或所述出口管的的外壁面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转接部的内壁面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转接件与所述集流管的材质相同。
可选的,所述外壳包括顶壁、底壁以及连接在所述顶壁与底壁之间的侧壁,所述底壁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顶壁开设有第二贯穿孔。
可选的,所述集流管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集流管包括以所述隔板为分隔的第一腔及第二腔,与所述第一腔连接的所述换热管的个数大于与所述第二腔连接的所述换热管的个数。
所述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节流元件、冷凝器以及蒸发器,所述冷凝器和/或所述蒸发器为上述的换热器。
可选的,所述换热器用于将来自压缩机的制冷剂与空气直接进行热交换,所述制冷剂为含氟制冷剂。
所述室内采暖系统,包括所述的换热器,上述换热器作为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换热器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换热器的爆炸图。
图3是图1示出示出的一种换热器中集流管、换热管及换热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示出示出的一种换热器中换热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换热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局部换热管与集流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换热系统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多个”均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实用新型中两个部件连接时,该两个部件的内腔也相互连通。例如,集流管与换热管内均设有内腔用以流通换热介质,集流管与换热管相互连接时,集流管的内腔与换热管的内腔连通。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各实施方式可以互为补充。
如图1及图2所示,图1及图2为适用于上述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示意图。所述换热器,包括集流管1、换热管2、换热部件3以及外壳4,所述换热管2可以是常用的扁管,例如微通道扁管,所述微通道扁管内部设有沿所述扁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四边形(例如但不限于矩形、梯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也可以为带有锯齿的大致形状为四边形、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所述外壳4内形成一热交换空间41,所述换热管2至少部分容置在所述热交换空间41中。所述集流管1可以设置于该热交换空间41中,当然也可以不是置于其中,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
所述外壳4呈长方体,包括顶壁42、底壁43,以及连接在所述顶壁42与所述底壁43之间的侧壁44。所述侧壁44用以连接所述顶壁42及底壁43、以合围成所述热交换空间4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4可以呈长方体。所述顶壁42、底壁43及侧壁44之间可以是分离的,也可以是部分一体结合的,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所述底壁43上开设有第一贯穿孔431(仅示出部分)。所述顶壁42及所述底壁43可以是呈直板状的铁片、所述顶壁42上开设有第二贯穿孔421,所述第一贯穿孔431与第二贯穿孔421可以是形成于该铁片上的网格孔。作为优化,整体而言,所述第一贯穿孔431与第二贯穿孔421的连线方向与空气的流动方向大体一致,从而方便空气的流动。
空气由壳体4底部的所述第一贯穿孔431进入所述热交换空间41与所述换热管2及换热部件3进行热交换形成上升的对流,变热的空气上升后自所述第二贯穿孔421流出。由于所述外壳4可以屏蔽外部气流,因而可以使得与所述换热管2及换热部件3热交换的空气形成稳定的上升对流,换热管2与空气的传热阻力会减小,继而可以提高所述换热器与空气的热交换效果。同时,所述换热管2及换热部件3与空气直接进行热交换,其与空气的传热温差更大、空气流速得以增加,能够进一步地提高换热器的换热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44包括位于换热管2前后的前侧壁441与后侧壁442,以及位于换热管2左右两端的部分侧壁。所述换热管2能够与所述前侧壁441接触,目的在于提高该前侧壁441的温度,进而提高该前侧壁441的辐射散热能力。在本实施例中,为使所述前侧壁441更好的与该换热管2接触,可在所述前侧壁441上压制一些朝向所述换热管2的凸起443(见图3),所述凸起443用以与至少部分换热管2接触,且可使所述壳体3更美观。另,在使用时,所述前侧壁441面向室内空间,后侧壁442面向墙壁,实用新型人发现由于换热管2与后侧壁442接触,该后侧壁442的温度提高后,会在墙壁空隙处造成热死角问题,不能与空气进行很好的传热,会造成热损失及热浪费。在所述换热管2与所述后侧壁442之间设置空间间隙,则可以消除热死角。所述换热管2与所述前侧壁441、后侧壁442之间也可以设置换热部件3(容后详述),设置的换热部件3可以与前侧壁441或后侧壁442接触,能够使换热部件3与两侧壁(441/442)进行传热,提高辐射散热能力。当然,换热部件3也可以不与两侧壁(441/442)接触,壳体8仅用于形成热交换空间41。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所述集流管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集流管1之间设有沿所述集流管1轴向设置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换热管2,所述换热管2的内腔与两个所述集流管1的内腔连通。所述换热管2的至少部分的宽度方向与所述集流管1的轴向方向大体平行。例如,所述换热管的宽度方向与所述集流管的轴向方向(图1中上下方向)相同。所述换热管2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可与所述集流管1的轴向方向大体平行。所述换热管2的一端与一个所述集流管1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集流管1连接,在集流管1的轴向上单排设置。所述换热管2的至少一侧设有所述换热部件3,例如图1中前后侧设有所述换热部件3。所述换热部件3的接触表面至少部分与所述换热管2的传热面(所述传热面为与换热部件3接触、用以主要与换热部件3进行热传导的表面,可以是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接触,其中所述换热部件3的接触表面为朝向换热管2的表面,能够与所述传热面接触传热。所述换热管2内流通的高温制冷剂,通过该换热管2分别向换热部件3传热。
其中,所述换热部件3用以增加所述换热管2的换热面积,可采用多种形状以增加换热面积。所述换热部件3的断面(所述断面是指换热部件3的横截面)可以呈矩形波状、正弦波状或三角波状。所述换热部件3的材质可以是铝合金、铁等材质金属材质。所述换热管2的至少一侧设有换热部件3,所述换热部件3与所述换热管2接触,所述换热部件3沿所述换热管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将将换热部件3间隔设置可以使用机械连接的方式与换热管2固定而取代钎焊,操作简单、便于更换。所述换热部件3上及相邻两个所述换热部件3之间形成有用于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所述换热通道31,这使得换热通道31紧邻所述换热部件3,既保证了换热面积,又可以减少换热部件3的设置个数,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换热部件可用种类可供选择较多,无需直接生产与换热管配套的换热部件。下面以图3及图4所示两个实施例对所述换热部件3的结构进行说明,当然所述换热部件3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这里所说的A与B“大体平行”,既包括A与B平行的情形,也包括A与B虽不平行但近似于平行、并且能产生与平行类似的技术效果的情形。
如图3所示,所述换热部件3为间隔设置的型材33,应用于图1所示的换热器。所述型材33可以与所述换热管2通过卡接、固定件等机械连接的方式固定。所述型材33可以具有不同形状,以与所述换热管22良好传热为佳。所述型材33可以沿所述换热管2的排布方向(图3中上下方向,多个换热管2上下间隔排布)布置,型材33长度依需求而定,可以沿所述排布方向设置一个型材33与所有所述换热管2接触,也可以是多个组合(多个组合的长度与换热管排布长度相当,可稍长或稍短)在所述排布方向上与所述换热管2接触。所述型材33在所述换热管2上沿所述换热管2长度方向(左右方向)间隔排布。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型材33包括基底331,以及自所述基底331相对的两侧向远离所述基底331方向延伸而出的延伸部332,所述延伸部332作为与空气进行主要热交换的换热面。所述基底331用以与所述换热管2接触,可通过铆钉等固定件穿过相邻两个换热管2之间的间隙,连接位于换热管2两侧的相对称设置的所述型材33。所述型材33也可以不相对称设置,通过在型材33上设置卡扣等卡接件以卡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换热管2及换热管2上。在该实施例中,型材33的内部,即相邻两个所述延伸部332可以合围成所述换热通道31,沿所述型材33排布方向上,相邻两个型材33之间也可形成所述换热通道31(相邻两个型材33的延伸部332合围而成的距离为Y的空间),多个型材33形成一组所述换热部件3,将至少部分所述热交换空间41(见图1)分割成多个所述换热通道31。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所述型材33的断面为开口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型材33的断面也可以是封闭的,例如所述型材33的断面为矩形。即所述型材33可以具有不同形状,以与所述换热管2良好传热为佳。同上述,所述换热部件3与所述换热管2接触传热,并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用型材33作为换热部件方便与换热管的连接,可使用机械连接的方式替换钎焊,可以节约加工成本。另外,相比于折弯成型的特定换热部件,型材无需刻意加工,可以直接使用,具有取材方便的优点。在保证一定换热通道的基础上,可以减少换热部件3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换热部件3可用种类可供选择较多,无需直接生产与换热管配套的换热部件3。
图4为另一实施例中换热部件3上半部分的示意图,应用于图2所示的换热器。如图4所示,所述换热部件3呈矩形波状,为翅片32,可通过折弯成型,其可与所述换热管2通过钎焊、过盈配合或卡接等方式固定。例如可以是所述换热部件3的波峰与所述换热管2的表面固定,换热部件3的波谷与换热管2的表面固定。所述换热部件3沿换热管2的排布方向(图2中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见图2)与二者接触。
所述翅片32设有至少两个侧壁321,及顶壁322与底壁323。相邻的两个侧壁之间形成有换热通道31;顶壁322连接相邻两个侧壁321的一端,底壁323连接相邻两个侧壁321的另一端。所述顶壁322和所述底壁323交替设置,以使得所述顶壁322可以连接相邻两个侧壁321、所述底壁323连接相邻两个侧壁321;其中所述顶壁322及所述底壁323连接的两个侧壁321中共用一个所述侧壁321。所述顶壁322设有顶端面324,所述底壁323设有底端面325。所述顶端面324和所述底端面325可以作为所述换热部件3的两个接触面,与所述换热管2或所述换热管2相接触进行传热。所述顶端面324可以与换热管2接触,所述底端面325可以与换热管2接触。当然,也可以是所述顶端面324与换热管2接触,所述底端面325不与换热管2接触中;或者所述顶端面324不与换热管2接触,所述底端面325与换热管2接触。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由于所述采暖换热器可使用制冷剂(含氟制冷剂)或水做换热介质,为了提高换热效率,使换热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通过研究发现换热部件的间距和换热部件的高度是影响换热效果的重要因素,换热部件的间距越小,换热部件越密集,换热部件侧的换热面积越大,一定程度下,换热也会相应增加;但是换热部件间距过小,不利于空气的自然对流流动,进而影响传热效果,同时过小的换热部件间距也会使整个采暖片的重量增加,成本增加。另外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换热部件的高度,换热部件高度越高,换热部件换热面积越大,一定范围内,换热量越大;但是换热部件继续增加,换热部件端部(靠近空气侧)的温度相比基底根部的温度也越低,导致换热部件端部与空气的传热温差较小,反而传热效率较低。而且,例如所述换热部件3为翅片32时,所述换热部件3尺寸改变将会增加生产难度及生产成本,换热部件3的尺寸与换热通道31相关。因此,考虑上述原因,经过研究得到所述换热部件3的参数取值可以如下:
所述换热部件3上下延伸的方向为宽度方向,所述换热部件3左右延伸的方向为长度方向,所述换热部件3前后延伸的方向为高度方向。所述换热通道31的宽度、长度及高度的方向与所述换热部件3相同。所述换热通道31的高度范围可以是20mm-200mm,较佳的,所述换热通道31的高度范围可以是40mm-80mm;例如,25mm,或者55mm或者60mm等。(例如图4所示分隔部32的中空部321的距离Z,或者图3所示两个延伸部332之间的距离Y,或者相邻两个型材33之间的距离Y),较佳的,所述换热通道31长度范围可以是20mm-25mm;例如,15mm、或者35mm、或者20mm等。另,所述换热部件3的厚度范围可以是0.08mm-5mm。例如,所述翅片32的侧壁321、顶壁322与底壁323的厚度为0.08mm-5mm;或者侧壁321、顶壁322与底壁323厚度中的至少一个厚度为0.08mm-5mm。又例如,所述型材33的基底331、延伸部332的厚度为0.08mm-5mm,或者基底331、延伸部332中的至少一个厚度为0.08mm-5mm。
如图3所述,两个所述集流管1中的其中上集流管还设有隔板8,另一个用于回流制冷剂。连接有进口管6及出口管7的所述集流管1包括以所述隔板8为分隔的第一腔12及第二腔13,第一腔12及第二腔13分别连接不同的换热管2,以形成两个流向不同的流程。所述进口管6与所述第一腔12连接,所述出口管7与所述第二腔13连接。所述第一腔12连接所述换热管2的个数大于所述第二腔13连接所述换热管2的个数,这样设置的原因是因为例如在本实用新型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使用时,第一流程的制冷剂为气态制冷剂,密度小,流速高,故为了减少阻力,第一流程需要更多并排设置的换热管2,而制冷剂在经过第一流程进行散热后,气态变为液态,密度增加,为了保证换热能力,相对第一流程,第二流程中的扁管数的数量需要少一些。
例如,所述隔板8将换热管2分为第一部分换热管2a及第二部分换热管2b。且其中,所述第一腔12与进口管6连接,用于集流来自压缩机的高温换热介质,然后将换热介质输送给与该第一腔12连接的第一部分换热管2a(流向如图3中箭头所示),该第一部分换热管2a主要用于与空气热交换。第二部分换热管2b通过所述第二腔13与出口管7连接,所述第二腔12用于集流换热后的换热介质(流向与图3中箭头反向),然后换热介质由第二部分换热管2b输出至出口管7。
举例而言,以集流管1上插接15根换热管2为例,所述隔板8设置在第10根和第11根换热管2之间,用以形成两流程(与第一腔12连接的换热管2的个数为10,作为第一换热流程,与第二腔13连接的换热管2的个数为5,作为第二换热流程)。传热介质的冷媒通过进口管6进入第一腔12,再向右流通至第一部分换热管2a的10根换热管2,然后通过换热器右端的集流管1流通至第二部分换热管2b的5根换热管2。最后经换热器左端的集流管1的第二腔13流通至出口管7。当然也可以设置两个以上流程。换热介质采用含氟制冷剂时,因为进入换热管2内的制冷剂为气态,密度小,流速高,需要多个流程,以降低流速、减少阻力。冷媒经过散热后,气态制冷剂逐渐变为液态制冷剂,其密度大、流速小,需要较小的流程。为了提高制冷剂侧的对流换热系数,可适当减少流程数。图5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换热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换热管与集流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及图6所示,所述换热管2包括主体段21、与所述集流管1连接的末段22,以及连接所述主体段21与所述末段22的换向段23。其中,所述主体段21为主要换热部位、与换热部件3接触,其长度长于所述换向段23及末段22。该换向段23使得所述末段32的宽度方向与所述主体段31的宽度方向之间呈一预设角度,该预设角度可以是90°,当然也可以略小于90°。例如可以在制造所述主体段21时,采用扭转的方式将该主体段21的一部分扭转一定角度,以形成所述末段22及换向段23。
如图5可知,所述末段22与所述主体段21的较大接触面(传热面)位于两个错位平面上,所述主体段21以较大接触面与所述换热部件3接触,而所述末段22则可以较少的占用所述集流管1的长度。相应的,所述集流管1上设有插接所述末段22的安装孔11,所述安装孔1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集流管1的轴向垂直。这样,在相同长度集流管1下,该集流管1可以插接更多所述换热管2。如图5所示,所述安装孔11沿长度方向横设于所述集流管1上并与该集流管1的轴向垂直,则相邻两个安装孔11之间的距离x相比于安装孔11竖设于集流管1上(即所述安装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集流管的轴向方向平行,见图1),增大了间隔距离,提高集流管1的耐压能力(尤其是当本实用新型换热器使用含氟制冷剂作为换热介质时,耐受含氟制冷剂的压力能力更强)。
本实用新型采用制冷剂供热时相比于水介质而言,具有较高的运送压力。使用制冷剂时所述集流管1需要承受较高的冷媒压力。而传统的扁管沿集流管的轴向设置,使得相邻的扁管之间的间距较小、耐压能力低,因而不适于使用含氟冷媒介质,需使用新的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所述扁管与所述集流管的连接方式予以解决该问题,以提高集流管1的耐压能力。
如图1至图7所示,集流管1及换热管2配合可以形成顺流布置,也可以形成逆流布置。两个集流管中的一个所述集流管1上部设有进口管6、下部设有出口管7,形成逆流布置,可以增加换热器效率。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口管6与出口管7也可以设置在不同的集流管1上。例如,当所述换热器2只有一个流程时,进口管6和出口管7不能在同一个集流管1上,当有至少两个流程时,进口管6和出口管7可以在同一个集流管1上,也可以不在同一个集流管1上,具体可根据需求、具体的流程数及具体结构而定,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两个集流管中的一个所述集流管1上部设有进口管6、下部设有出口管7,制冷剂从所述进口管6进入所述集流管1,并从所述集流管1中流出至出口管7。根据流程数,进口管6可以设置在两个集流管1中的一个上,而出口管7两个集流管中另一个上。所述进口管6及出口管7多采用铜管,而所述集流管1多采用铝合金材质,进口管6及出口管7与集流管1直接连接容易产生变形、且连接强度不足,尤其不适于使用含氟制冷剂使用。因而在所述集流管1上设置转接件5,所述进口管6及所述出口管7与所述集流管1通过转接件5连接。所述转接件5与所述集流管1的材质相同,所述转接件5与集流管1较容易焊接,然后使用转接件5包裹进口管6及所述出口管7的端部使两者固定。转接件5作为中间件承受进口管6及出口管7的作用力,而不直接作用在集流管1上,则可以增大所述集流管1与所述进口管6或所述出口管7连接强度,具体如下。
如图7所示,所述转接件5包括第一转接部51、第二转接部52及第三转接部53。所述第一转接部51的至少部分置于所述集流管1内,并与所述集流管1焊接;所述第二转接部5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接部5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转接部53连接。所述第二转接部52的外径大于第一转接部51的外径,该第二转接部52可收容所述进口管6或所述出口管7的端部,而所述第三转接部53呈喇叭开口状。以进口管6为例,所述进口管6的端部可穿过所述第三转接部53置于所述第二转接部52内。将所述第三转接部53的内部与所述进口管6的外壁采用钎焊炉设备焊接,焊料填充在第三转接部53内壁与进口管6之间、并密封进口管6与第二转接部52之间的间隙。这样可使得进口管6的端部更好的固定在所述转接件5内,而转接件5的与集流管1可以很好的焊接,进口管6不直接与所述集流管1连接,则使得两者之间不会因材质不同而变形。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换热系统的模块图。如图8所示,所述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101、冷凝器102、节流元件103及蒸发器104。所述换热器可以作为冷凝器102或蒸发器104,利用制冷剂产生的冷或热能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所述制冷剂可以有多种,例如氟利昂制冷剂、二氧化碳制冷剂等。该换热系统适用于家用供暖、汽车供暖等众多领域。
例如,当本实用新型换热器作为换热系统的冷凝器时,所述压缩机101、冷凝器102、节流元件103及蒸发器104顺次连接,流入所述蒸发器104的制冷剂输出至所述压缩机101形成制冷剂循环。以氟利昂制冷剂作为换热介质为例,所述压缩机101可将氟利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换热介质。所述冷凝器102接收所述高温高压的气态换热介质。所述高温高压的气态换热介质通过该冷凝器102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以达到为室内供热的效果。所述换热器利用换热介质携带的热能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不需多次传热、且传热温差大,在提高换热效率的基础上可以减少换热管及换热部件的使用数量,缩小设备体积、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室内采暖系统,上述的换热器作为室内冷凝器,与空气进行热交换。
在本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换热系统通过采用换热器直接作为供暖设备,使其与空气直接进行热交换,相比于现有技术无需中间换热介质,不用增加额外设备,可直接完成传热,因而具有较高的传热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专利文件披露的内容包含受版权保护的材料。该版权为版权所有人所有。版权所有人不反对任何人复制专利与商标局的官方记录和档案中所存在的该专利文件或者该专利披露。

Claims (15)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集流管(1)、至少两个沿所述集流管(1)的轴向排布的换热管(2)、至少一个换热部件(3)以及外壳(4),所述换热管(2)的一端与一个所述集流管(1)连接,所述换热管(2)的另一端与另一个集流管(1)连接,所述换热管(2)的内腔与两个所述集流管(1)的内腔连通;所述换热管(2)的至少部分的宽度方向与所述集流管(1)的轴向方向大体平行,所述换热管(2)具有与所述集流管(1)的轴向方向大体平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紧邻所述换热部件(3)形成有换热通道(31);所述换热部件(3)与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接触;
所述外壳(4)内形成一热交换空间(41),所述换热管(2)的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热交换空间(41)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部件(3)为以下至少一种:
翅片(32),所述翅片(32)设有至少两个侧壁(321),连接相邻两个侧壁(321)一端的顶壁(322)以及连接相邻两个侧壁(321)另一端的底壁(323),所述顶壁(322)和所述底壁(323)交替设置,所述顶壁(322)设有顶端面(324),所述底壁(323)设有底端面(325),所述顶端面(324)和所述底端面(325)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换热管(2)的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相接触,相邻的两个侧壁(321)之间形成有换热通道(31);
型材(33),所述型材(33)包括基底(331)以及自基底(331)的相对两侧向远离所述基底(331)方向延伸的延伸部(332),所述基底(331)与所述换热管(2)的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相接触,相邻的两个延伸部(332)之间形成有换热通道(3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部件(3)的数目为多个,每一换热部件(3)为一个所述型材(33),多个型材(33)沿换热管(2) 的长度方向排列,相邻的型材(33)之间形成有换热通道(3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32)的断面包括呈矩形波状、正弦波状或三角波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通道(31)的高度范围为20mm-200mm;所述换热通道(31)的长度范围为10mm-50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通道(31)的高度范围为40mm-80mm;所述换热通道(31)的长度范围为20mm-25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部件(3)通过钎焊及卡接中的至少一种方式与所述换热管(2)连接;
和/或者,所述换热部件(3)的数目为多个,所述换热管(2)的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不同的换热部件(3)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与同一换热管(2)接触的两个所述换热部件(3)通过连接件连接,将所述换热管(2)夹持在所述两个换热部件(3)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包括主体段(21)、与所述集流管(1)连接的末段(22),以及连接所述主体段(21)与末段(22)的换向段(23);
所述集流管(1)设有与所述末段(22)插接的安装孔(11),所述安装孔(1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集流管(1)的轴向垂直,所述换向段(23)使得所述末段(22)的宽度方向与所述主体段(21)的宽度方向之间呈一预设角度,该预设角度为9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1)连接有进口管(6)及出口管(7),所述进口管(6)位于所述集流管(1)的一端,所述出口管(7)位于所述集流管(1)的另一端;所述进口管(6)及所述出口管(7)与所述集流管(1)通过转接件(5)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5)包括第一转接部(51)、第二转接部(52)及第三转接部(53),所述第一转接部(51) 的至少部分置于所述集流管(1)内,并与所述集流管(1)焊接;
所述第二转接部(5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接部(51)连接,所述第二转接部(5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转接部(53)连接,所述进口管(6)或所述出口管(7)的外壁面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转接部(52)的内壁面相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包括顶壁(42)、底壁(43)以及连接在所述顶壁(42)与底壁(43)之间的侧壁(44),所述底壁(43)开设有第一贯穿孔(431),所述顶壁(42)开设有第二贯穿孔(421)。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1)内部设有隔板(8);所述集流管(1)包括以所述隔板(8)为分隔的第一腔(12)及第二腔(13),与所述第一腔(12)连接的所述换热管(2)的个数大于与所述第二腔(13)连接的所述换热管(2)的个数。
14.一种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101)、冷凝器(102)、节流元件(103)以及蒸发器(104),其中,所述冷凝器(102)和/或所述蒸发器(104)为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
15.一种室内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采暖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作为冷凝器。
CN201820663222.5U 2017-09-20 2017-09-20 换热器、换热系统及室内采暖系统 Active CN2083331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63222.5U CN208333186U (zh) 2017-09-20 2017-09-20 换热器、换热系统及室内采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12397.6U CN207610569U (zh) 2017-09-20 2017-09-20 换热器、换热系统及室内采暖系统
CN201820663222.5U CN208333186U (zh) 2017-09-20 2017-09-20 换热器、换热系统及室内采暖系统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12397.6U Division CN207610569U (zh) 2017-09-20 2017-09-20 换热器、换热系统及室内采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33186U true CN208333186U (zh) 2019-01-04

Family

ID=6279348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12397.6U Active CN207610569U (zh) 2017-09-20 2017-09-20 换热器、换热系统及室内采暖系统
CN201820663222.5U Active CN208333186U (zh) 2017-09-20 2017-09-20 换热器、换热系统及室内采暖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12397.6U Active CN207610569U (zh) 2017-09-20 2017-09-20 换热器、换热系统及室内采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07610569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56855A1 (zh) * 2017-09-20 2019-03-28 杭州三花家电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换热组件、换热系统及室内采暖系统
CN114126332B (zh) * 2020-08-26 2023-06-0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CN114909726A (zh) * 2021-02-08 2022-08-1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换热器、电控盒及空调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10569U (zh) 2018-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77147B (zh) 换热组件、换热系统及室内采暖系统
CN208333186U (zh) 换热器、换热系统及室内采暖系统
CN101818999B (zh) 用于低品位热能利用的脉动热管传热装置
CN107504836A (zh) 换热器、换热系统及室内采暖系统
WO2017107490A1 (zh) 换热器和空调系统
CN207610570U (zh) 换热器、换热系统及室内采暖系统
CN207610568U (zh) 换热器、换热系统及室内采暖系统
CN107504837A (zh) 换热器、换热系统及室内采暖系统
CN101713617A (zh) 换热器的扁管构造及其换热器
CN201203309Y (zh) 汽车空调用平行流过冷式冷凝器
CN106546112A (zh) 蛇形管换热器
CN212482219U (zh) 组合式换热器
CN102748977A (zh) 换热器的扁平换热管及其换热器
CN211346431U (zh) 冷头换热器
KR20150092210A (ko) 열교환기 수단용 배관 요소
WO2004092673A1 (en) A heat exchange pipe for a refrigerating machine
CN103256713B (zh) 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11903841U (zh) 一种集成管式换热器
CN208476048U (zh) 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CN108375315B (zh) 换热单元及包含该换热单元的换热器和换热系统
CN207262766U (zh) 一种吹胀换热管式表冷器
US20220243986A1 (en) Ccf heater core assembly
CN217275735U (zh) 一种高效的复合材料的翅片式热交换器
CN217817563U (zh) 一种厨房空调系统用微通道冷凝器
WO2019056855A1 (zh) 换热组件、换热系统及室内采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04

Address after: 310018, No. 289-1, No. 12, Poplar Street,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Sanhua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Inc.

Address before: 310018 289-3 No. 12 Street, Jiangg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SANHUAJIA ELECTRO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