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31674U - 滑阀和滑阀装置 - Google Patents

滑阀和滑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31674U
CN210531674U CN201921547784.4U CN201921547784U CN210531674U CN 210531674 U CN210531674 U CN 210531674U CN 201921547784 U CN201921547784 U CN 201921547784U CN 210531674 U CN210531674 U CN 2105316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spring
axial direction
axial
spool valve
axial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4778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田智宏
三宅纯平
雫修通
渡边圣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Toso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Toso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Tosok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Tosok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316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316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 Sliding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滑阀和滑阀装置,该滑阀能够使流体的流出量的变化相对于电流的变化的特性根据端口而不同。第1保持部对外侧线圈弹簧的轴向后侧端部和内侧线圈弹簧的轴向后侧端部进行保持,外侧线圈弹簧的轴向后侧的一端与第1保持部的第1面抵接,内侧线圈弹簧的轴向后侧的一端与第1保持部的第2面抵接,插头对外侧线圈弹簧的轴向前侧端部和内侧线圈弹簧的轴向前侧端部进行保持,外侧线圈弹簧的轴向前侧的一端与插头的第3面抵接,内侧线圈弹簧的轴向前侧的一端与插头的第4面抵接,非通电时的第1面与第3面的轴向的距离比外侧线圈弹簧的自由长度长。

Description

滑阀和滑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阀和滑阀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如下的滑阀,其具有:滑阀阀芯;阀收纳体,其具有套筒,该套筒收纳滑阀阀芯,使该滑阀阀芯能够沿轴向移动;以及线圈弹簧,其配置于比滑阀阀芯靠轴向的一侧的位置,对滑阀阀芯从轴向的一侧朝向另一侧施力。
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滑阀装置的滑阀具有作为阀收纳体的阀壳。滑阀阀芯被收纳在设置于阀壳的套筒内,被设置于比滑阀阀芯靠轴向的一侧的位置的线圈弹簧从轴向的一侧朝向另一侧施力。滑阀装置除了滑阀之外还具有螺线管。螺线管配置于比滑阀阀芯靠轴向的另一侧的位置。螺线管利用通过向线圈通电而产生的磁力使作为驱动部件的柱塞从轴向的另一侧朝向一侧移动。此时,滑阀的滑阀阀芯被柱塞按压,克服线圈弹簧的作用力从轴向的另一侧朝向一侧移动。
在阀壳上设置有贯穿壳体周壁的输入端口、输出端口以及排出端口。在螺线管的非驱动时,在流体从输入端口流入到阀壳的套筒内之后,从输出端口流出。在驱动螺线管而使滑阀被柱塞按压从轴向的另一侧朝向一侧一点一点地移动的过程中,从输出端口流出的流体的量逐渐减少。当滑阀进一步从轴向的另一侧朝向一侧移动时,从排出端口流出的流体的量增加。当向螺线管的线圈提供的电流变化时,滑阀阀芯的轴向的位置变化。通过该变化,能够调整从输出端口流出的流体的量和从排出端口流出的流体的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10322号公报
该滑阀装置的滑阀难以使流体的流出量的变化相对于电流的变化的特性在输出端口与排出端口不同。具体而言,随着电流一点一点地增加,从输出端口流出的流体的量减少。在示出相对于此时的电流值的变化的流体的流出量的变化的曲线图中,在输出端口和排出端口处彼此成为相反梯度,但斜率(绝对值)相同。
即,该滑阀存在如下的课题:难以使流体的流出量的变化相对于电流的变化的特性根据端口而不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流体的流出量的变化相对于电流的变化的特性根据端口而不同的滑阀。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滑阀,其具有:滑阀阀芯;阀收纳体,其具有套筒,该套筒收纳所述滑阀阀芯,使所述滑阀阀芯能够沿轴向移动;线圈弹簧,其配置于比所述滑阀阀芯靠轴向的一侧的位置,对所述滑阀阀芯从轴向的一侧朝向另一侧施力;第1保持体,其设置于所述滑阀阀芯的轴向的一侧端部,对所述线圈弹簧的轴向的另一侧端部进行保持;以及第2保持体,其对所述线圈弹簧的轴向的一侧端部进行保持,所述滑阀阀芯被从轴向的另一侧向一侧驱动的驱动部件从轴向的另一侧向一侧按压,其特征在于,该滑阀具有:作为所述线圈弹簧的外侧线圈弹簧;以及内侧线圈弹簧,其配置于所述外侧线圈弹簧的径向内侧,所述第1保持体对所述外侧线圈弹簧的轴向的另一侧端部和所述内侧线圈弹簧的轴向的另一侧端部进行保持,所述外侧线圈弹簧的轴向的另一侧的一端与所述第1保持体的第1面抵接,所述内侧线圈弹簧的轴向的另一侧的一端与所述第1保持体的第2面抵接,所述第2保持体对所述外侧线圈弹簧的轴向的一侧端部和所述内侧线圈弹簧的轴向的一侧端部进行保持,所述外侧线圈弹簧的轴向的一侧的一端与所述第2保持体的第3面抵接,所述内侧线圈弹簧的轴向的一侧的一端与所述第2保持体的第4面抵接,所述驱动部件非驱动时的所述第1面与所述第3面的轴向的距离比所述外侧线圈弹簧的自由长度长。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式的滑阀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的滑阀中,所述第2保持体具有:第1凸部,其从所述第3面朝向轴向的另一侧突出;以及第2凸部,其从设置于所述第1凸部的轴向的另一侧的一端的所述第4面朝向轴向的另一侧突出,所述第1凸部位于所述外侧线圈弹簧的轴向的一侧端部的径向内侧,所述第2凸部位于所述内侧线圈弹簧的轴向的一侧端部的径向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式的滑阀的特征在于,在第二方式的滑阀中,所述第1凸部的轴向的另一侧端部的形状为直径随着从轴向的另一侧朝向一侧而变大的锥形形状,所述第2凸部的轴向的另一侧端部的形状为直径随着从轴向的另一侧朝向一侧而变大的锥形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式的滑阀的特征在于,在第三方式的滑阀中,所述第1凸部的轴向的一侧端部的形状为沿轴向的圆柱形状,所述第2凸部的轴向的一侧端部的形状为沿轴向的圆柱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式的滑阀的特征在于,在第二方式的滑阀中,所述第1保持体具有:第1凹部,其从所述第1保持体的轴向的一侧的端面朝向轴向的另一侧凹陷;以及第2凹部,其从设置于所述第1凹部的轴向的另一侧的一端的所述第1面朝向轴向的另一侧凹陷,所述外侧线圈弹簧的轴向的另一侧端部位于所述第1凹部的径向内侧,所述内侧线圈弹簧的轴向的另一侧端部位于所述第2凹部的径向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式的滑阀的特征在于,在第五方式的滑阀中,所述第1凹部的轴向的一侧端部的形状为直径随着从轴向的一侧朝向另一侧而变小的锥形形状,所述第2凹部的轴向的一侧端部的形状为直径随着从轴向的一侧朝向另一侧而变小的锥形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式的滑阀的特征在于,在第六方式的滑阀中,所述第1凹部的轴向的另一侧端部的内壁形状为沿轴向的圆筒形状,所述第2凹部的轴向的另一侧端部的内壁形状为沿轴向的圆筒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第八方式提供一种滑阀装置,其具有:滑阀;以及螺线管,其具有沿轴向驱动所述滑阀的滑阀阀芯的驱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阀是上述第一方式所述的滑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流体的流出量的变化相对于电流的变化的特性根据端口而不同。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非通电时)的纵剖视图。
图2是示出通过向线圈通电而使滑阀阀芯向轴向的前侧移动的状态的该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的滑阀的纵剖视图。
图3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的A→T特性和P→A特性的曲线图。
图4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的行程【mm】、电磁力【N】以及电流【A】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5是示出非通电时的该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的滑阀的轴向的前侧端部的纵剖视图。
图6是示出通电时的滑阀的轴向的前侧端部的纵剖视图。
标号说明
1:滑阀装置;10:螺线管部(螺线管);11:轴部件(驱动部件);29:线圈;50:滑阀;52:滑阀阀芯;52a:第1保持部(第1保持体);52a1:第1凹部;52a2:第2凹部;52a3:第1面;52a4:第2面;54:输入端口;56:输出端口;58:排出端口;60:套筒;60a:开口部;70:插头(第2保持体);70b:第3面;70c:第1凸部;70d:第4面;70e:第2凸部;80:外侧线圈弹簧;81:内侧线圈弹簧;89:阀壳;L1:非通电时的第1面与第3面的距离;L2:外侧线圈弹簧的自由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进行搭载于汽车等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的滑阀装置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为了易于理解各结构,有时使实际的构造与各构造中的比例尺和数量等不同。
另外,在附图中,适当示出XYZ坐标系来作为三维垂直坐标系。在XYZ坐标系中,Z轴方向是与图1所示的中心轴线J的轴向平行的方向。X轴方向是与图1所示的电磁阀的短边方向平行的方向,即,是图1的上下方向。Y轴方向是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这两个方向垂直的方向。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Z轴方向的正侧(+Z侧)称为“后侧”,将Z轴方向的负侧(-Z侧)称为“前侧”。另外,后侧和前侧只是用于进行说明的名称,并不限定实际的位置关系和方向。另外,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将与中心轴线J平行的方向(Z轴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即绕中心轴线J的方向(θ方向)简称为“周向”。
前侧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侧。另外,后侧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侧。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沿轴向延伸除了严格地沿轴向(Z轴方向)延伸的情况之外,还包含沿相对于轴向在小于45°的范围内倾斜的方向延伸的情况。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沿径向延伸除了严格地沿径向、即与轴向(Z轴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情况之外,还包含沿相对于径向在小于45°的范围内倾斜的方向延伸的情况。
【实施方式】
<整体结构>
图1是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的纵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1具有螺线管部10和滑阀50。螺线管部10和滑阀50沿轴向配置。螺线管部10通过向线圈29的通电而使作为驱动部件的轴部件11从轴向的后侧朝向前侧移动。图1示出了没有向线圈29通电的状态的滑阀装置1。滑阀50位于作为螺线管部10的轴向的一侧的前侧,具有能够与轴部件11的移动一起沿轴向移动的滑阀阀芯52。
另外,图1所示的螺线管部10处于非通电状态,因此在通电时被轴部件11朝向轴向的一侧按压的滑阀阀芯52在图1中位于轴向的移动范围内的后侧的一端。以下,将未向线圈29提供电流时称为非通电时。另外,将向线圈29提供电流的状态时称为通电时。
滑阀50安装于未图示的阀体。阀体例如具有供滑阀50安装的安装孔部、多个油路等。另外,在阀体上连接有未图示的下侧阀体。下侧阀体例如具有多个换档阀、蓄能器以及输入输出端口。下侧阀体对从未图示的液压泵提供的压力油进行调压并向阀体输送。阀体将调压后的压力油经由滑阀阀芯52向自动变速器输送。以下,对每个构成部件进行详细地说明。
<螺线管部10>
如图1所示,螺线管部10具有轭21、铁芯17、轴部件11、绕线架25、线圈29以及壳体30。
(壳体30)
壳体30由磁性金属材料制成,呈在作为轴向的另一侧的后侧具有底部30a的有底筒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30呈有底圆筒状。在壳体30的轴向前侧端部的周缘部具有向轴向的前侧突出的压接部32。压接部32向径向内侧倾倒,对滑阀50的轴向的后侧端部进行固定。
(轴部件11)
如图1所示,轴部件11具有柱塞11a和轴部11b。柱塞11a位于轴部11b的轴向的后侧,相对于铁芯17沿轴向移动。轴部11b贯穿柱塞11a,而被固定于柱塞11a。
在本实施方式中,轴部11b由非磁性的金属材料制成,插入到在柱塞11a设置的安装孔部11a1内,从柱塞11a的轴向的两侧突出并延伸。轴部11b经由插入于轭21内的贯通孔21a中的第1滑动轴承3和插入于铁芯17内的贯通孔17a中的第2滑动轴承4而被支承。关于铁芯17和轭21的详细在后面说明。
柱塞11a对轴部11b进行固定,相对于铁芯17沿轴向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柱塞11a由磁性材料制成,呈圆柱状。柱塞11a具有沿中心轴线J贯通的安装孔部11a1。在安装孔部11a1内嵌合安装有轴部11b。因此,柱塞11a和轴部11b是由一个部件构成的部分,轴部11b与柱塞11a的轴向的移动一起沿轴向移动。
(轭21)
轭21位于轴向的后侧,具有向轴向的前侧延伸的第1圆筒部21b。在本实施方式中,轭21具有:轭主体部21c,其位于后侧,呈圆柱状,与绕线架25的内表面25a接触;以及第1圆筒部21b,其从轭主体部21c的前侧的面的中央部向前侧延伸。第1圆筒部21b的轴向长度比柱塞11a的轴向长度稍短。第1圆筒部21b的内径比柱塞11a的外径大。因此,第1圆筒部21b能够使柱塞11a在轴向上移动,并且引导柱塞11a在轴向上移动。
在轭主体部21c设置有沿中心轴线J贯通的贯通孔21a。贯通孔21a的内径比轴部11b大。在贯通孔21a内设置有通过轴部11b的第1滑动轴承3。轴部11b通过第1滑动轴承3,该第1滑动轴承3支承轴部11b的后侧。
(铁芯17)
铁芯17相对于轭21位于轴向的前侧,具有向轴向的后侧延伸的第2圆筒部17b。在本实施方式中,铁芯17由磁性材料制成,配置于壳体30的前侧而固定在壳体30内。铁芯17具有:圆柱状的大径部17c,其与绕线架25的内表面25a接触;以及第2圆筒部17b,其从大径部17c的后侧的侧面向后侧延伸,直径比大径部17c小。大径部17c和第2圆筒部17b位于同轴上。大径部17c的径向外侧的侧面17c1嵌合于绕线架25的内表面25a而被固定。第2圆筒部17b的轴向的后侧端部具有随着向后侧前进而向径向内侧倾斜的突起部17b1。突起部17b1在线圈29通电时使从突起部17b1向柱塞11a侧延伸的磁感线集中,增大向前侧拉伸柱塞11a的力。
第2圆筒部17b的内径比柱塞11a的外径大。因此,柱塞11a能够在第2圆筒部17b内移动。在大径部17c的贯通孔17a内设置有第2滑动轴承4,轴部11b通过第2滑动轴承4。因此,轴部11b的前侧被第2滑动轴承4支承。因此,轴部件11被第1滑动轴承3和第2滑动轴承4在两端支承。
另外,在铁芯17的第2圆筒部17b的径向外侧端面和轭21的第1圆筒部21b的前侧的径向外侧端面安装有圆筒状的套环38。套环38配置成使铁芯17与轭21在轴向上具有间隙。
(绕线架25)
绕线架25配置于第1圆筒部21b和第2圆筒部17b的径向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绕线架25由树脂制成,覆盖第1圆筒部21b和第2圆筒部17b的径向外侧的侧面21d、17c1。绕线架25具有:圆筒部25b;以及凸缘部25c,其设置于圆筒部25b的轴向两侧,向径向外侧突出。在圆筒部25b卷绕有线圈29。卷绕有线圈29的绕线架25和终端49是由树脂构成的一个部件的部分。
(线圈29)
线圈29卷绕于绕线架25。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29沿绕线架25的圆筒部25b的径向外侧的外周面在周向上卷绕。线圈29的轴向两端部与设置于终端49的端子48电连接。
<滑阀50>
如图1所示,滑阀50具有供油流入和流出的多个端口。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滑阀50设置有3个端口。3个端口从滑阀50的后侧朝向前侧,按照输入端口54、输出端口56、排出端口58的顺序配置。输入端口54是供由泵提供的油从未图示的液压箱流入的端口。输出端口56是向未图示的自动变速器提供油或供来自自动变速器的油流入的端口。排出端口58是将输出端口56的油向排油管排出的端口。
滑阀50具有:作为阀收纳体的阀壳89;套筒60,其设置于阀壳89,沿轴向延伸;滑阀阀芯52,其插入到套筒60内;以及插头70,其插入于套筒60的轴向的一侧的开口部60a。另外,滑阀50具有线圈弹簧,该线圈弹簧设置于套筒60内,配置于滑阀阀芯52的轴向的一侧端部与插头70的轴向的另一侧端部之间,对滑阀阀芯52向轴向的另一侧施力。另外,关于该线圈弹簧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
(阀壳89)
如图1所示,设置于阀壳89的套筒60沿轴向延伸,贯穿阀壳89。输入端口54、输出端口56以及排出端口58与套筒60连通。在阀壳89的轴向的前侧端部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部89a。
封闭套筒60的前侧的开口的插头70拧入于套筒60的轴向的前侧端部。在插头70的径向外侧的面设置有拧入于阀壳89的内螺纹部89a的外螺纹部70a。因此,插头70安装于阀壳89的轴向的前侧端部。
图2是示出通过向线圈29通电而使滑阀阀芯52向轴向的前侧移动的状态的滑阀装置1的滑阀50的纵剖视图。在图2中,滑阀阀芯52处于移动至轴向的移动范围内的前侧的一端的状态。通过调整向线圈29提供的电流,能够调整滑阀阀芯52的轴向的位置。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1的A→T特性和P→A特性的曲线图。曲线图的横轴表示向线圈29提供的电流【A】。曲线图的纵轴表示来自输出端口56的流体的流出量【L/min】和来自排出端口58的流体的流出量【L/min】。A→T特性是表示电流与来自输出端口56的流体的流出量的关系的特性。P→A特性是表示电流与来自排出端口58的流体的流出量的关系的特性。
如图3所示,在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1中,在没有向线圈29通电的状态下,来自输出端口56的流体的流出量最大。当在线圈29中流动的电流从0【A】逐渐变高而开始超过约140【A】时,来自输出端口56的流体的流出量开始急剧下降。当在线圈29中流动的电流超过约180【A】时,来自输出端口56的流体的流出量为0【L/min】。当在线圈29中流动的电流进一步变高而开始超过约450【A】时,来自排出端口58的流体的流出量从0【L/min】开始慢慢增加。当在线圈29中流动的电流到达约830【A】时,来自排出端口58的流体的流出量最大。
由图3可知,在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1中,能够使A→T特性的曲线图的斜率(但是,使极性反转的情况下的斜率)与P→A特性的曲线图的斜率大不相同。即,能够使流体的流出量的变化相对于电流的变化的特性在输出端口56和排出端口58大不相同。关于实现这样的效果的原因在后面详细说明。
另外,根据滑阀50的尺寸,曲线图的最大值上下浮动,并且曲线图的斜率也稍微变化,但是,A→T特性成为急剧下降的曲线图,另一方面,P→A特性成为缓慢上升的曲线图这一倾向不变。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1中的行程【mm】、电磁力【N】以及电流【A】的关系的曲线图。行程【mm】是轴部件11向轴向的前侧的移动量。电流【A】是向线圈29提供的电流。电磁力【N】是在线圈29的周围产生的磁力。曲线的曲线图示出了行程与电流的关系。
行程与电流的关系根据对滑阀阀芯52朝向轴向的后侧施力的线圈弹簧的作用力而变化。通过对插头70的外螺纹部70a相对于阀壳89的内螺纹部89a的拧入量进行调整,来调整线圈弹簧的作用力。作业人员通过调整拧入量,能够例如像图4所示那样将在线圈29中流过1.0【A】的电流时的行程调整为1.5【mm】。
图5是示出非通电时的滑阀装置1的滑阀50的轴向的前侧端部的纵剖视图。如图5所示,在滑阀50的轴向的滑阀阀芯52与插头70之间配置有外侧线圈弹簧80和设置于外侧线圈弹簧80的径向内侧的内侧线圈弹簧81。在滑阀阀芯52的轴向的前侧端部设置有作为第1保持体的第1保持部52a。第1保持部52a对外侧线圈弹簧80的轴向的后侧端部和内侧线圈弹簧81的轴向的后侧端部进行保持。
第1保持部52a具有:第1凹部52a1,其从第1保持部52a的轴向的前侧的端面朝向轴向的后侧凹陷;以及第2凹部52a2,其从设置于第1凹部52a1的轴向的后侧的一端的第1面52a3朝向轴向的后侧凹陷。外侧线圈弹簧80的轴向的后侧端部以位于第1凹部52a1的径向内侧的状态被第1凹部52a1保持。外侧线圈弹簧80的轴向的后侧的一端与第1面52a3抵接。但是,在图5中,外侧线圈弹簧80的轴向的后侧的一端处于从第1面52a3分离的状态。这是因为处于滑阀阀芯52位于轴向的移动范围内的后侧的一端的状态。
第1凹部52a1的轴向的前侧端部的形状为直径随着从轴向的前侧朝向后侧而变小的锥形形状。另一方面,第1凹部52a1的轴向的后侧端部的内壁形状为沿轴向的圆筒形状。
以下,将第2凹部52a2的底面称为第2面52a4。
内侧线圈弹簧81的轴向的后侧端部以位于第2凹部52a2的径向内侧的状态被第2凹部52a2保持。内侧线圈弹簧81的轴向的后侧的一端与第2面52a4抵接。
第2凹部52a2的轴向的前侧端部的形状为直径随着从轴向的前侧朝向后侧而变小的锥形形状。另一方面,第2凹部的轴向的后侧端部的内壁形状为沿轴向的圆筒形状。
插头70具有调整外侧线圈弹簧80和内侧线圈弹簧81从轴向的前侧朝向后侧对滑阀阀芯52施力的作用力的功能。作业人员通过调整将插头70的外螺纹部70a向阀壳89的内螺纹部89a拧入的拧入量,而调整上述作用力。
另外,插头70具有作为对外侧线圈弹簧80的轴向的前侧端部和内侧线圈弹簧81的轴向的前侧端部进行保持的第2保持体的功能。设置于插头70的第3面70b在轴向上与外侧线圈弹簧80的前侧的一端对置。外侧线圈弹簧80的轴向的前侧的一端与该第3面70b抵接。但是,在图3中,外侧线圈弹簧80的轴向的前侧的一端处于从第3面70b分离的状态。这是因为,处于滑阀阀芯52位于轴向的移动范围内的后侧的一端的状态。
插头70具有:第1凸部70c,其从第3面70b朝向轴向的后侧突出;以及第2凸部70e,其从设置于第1凸部70c的轴向的后侧的一端的第4面70d朝向轴向的后侧突出。内侧线圈弹簧81的轴向的前侧的一端与第4面70d抵接。
第1凸部70c以位于外侧线圈弹簧80的轴向的前侧端部的径向内侧的状态对外侧线圈弹簧80的轴向的前侧端部进行保持。另外,第2凸部70e以位于内侧线圈弹簧81的轴向的前侧端部的径向内侧的状态对内侧线圈弹簧81的轴向的前侧端部进行保持。
第1凸部70c的轴向的后侧端部的形状为直径随着从轴向的后侧朝向前侧而变大的锥形形状。另外,第2凸部70e的轴向的后侧端部的形状为直径随着从轴向的后侧朝向前侧而变大的锥形形状。
第1凸部70c的轴向的前侧端部的形状为沿轴向的圆柱形状。另外,第2凸部70e的轴向的前侧端部的形状为沿轴向的圆柱形状。
如上所述,图5示出了非通电时的滑阀50。如图5所示,非通电时、即轴部件11的非驱动时的第1面52a3与第3面70b的距离L1比外侧线圈弹簧80的自由长度L2长。
图6是示出通电时的滑阀50的轴向的前侧端部的纵剖视图。图6示出了使滑阀阀芯52移动至轴向的移动范围内的前侧的一端的滑阀50。如图6所示,在滑阀阀芯52移动至轴向的移动范围内的前侧的一端的状态下,第1面52a3与第3面70b的距离L1比外侧线圈弹簧80的自由长度L2短。
<滑阀装置1的作用/效果>
(1)如图5所示,在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1中,在非通电时,外侧线圈弹簧80的轴向的后侧的一端从第1面52a3分离。或者,在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1中,在非通电时,外侧线圈弹簧80的前侧的一端从第3面70b分离。或者,在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1中,在非通电时,外侧线圈弹簧80的轴向的后侧的一端从第1面52a3分离,并且外侧线圈弹簧80的前侧的一端从第3面70b分离。因此,在非通电时,处于滑阀阀芯52未被外侧线圈弹簧80施力的状态。在通电时,例如像图3所示的那样对线圈弹簧29提供100【A】左右的电流,使滑阀阀芯52从轴向的后侧朝向前侧移动。此时,内侧线圈弹簧81和外侧线圈弹簧80中的仅内侧线圈弹簧81对滑阀阀芯52施加朝向轴向的后侧的阻力。相比于内侧线圈弹簧81和外侧线圈弹簧80它们两个对滑阀阀芯52施加阻力的情况,使滑阀阀芯52向轴向的前侧移动规定的量所需的电流值变低。即,仅稍微增加电流值,就能使滑阀阀芯52向轴向的前侧大幅移动。因此,A→T特性像图3所示的那样成为急剧下降的曲线图。另一方面,当滑阀阀芯52在轴向上移动至使排出端口58打开的位置时,内侧线圈弹簧81和外侧线圈弹簧80它们两个对意图向轴向的前侧移动的滑阀阀芯52施加朝向相反侧的阻力。因此,相比于仅内侧线圈弹簧施加阻力的情况,使滑阀阀芯52向轴向的前侧移动规定的量所需的电流值变高。由此,P→A特性像图3所示的那样成为缓慢上升的曲线图。
根据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1,使对滑阀阀芯52施加朝向轴向的后侧的阻力的线圈弹簧的数量根据开阀的端口而不同,因此能够使流体的流出量的变化相对于电流的变化的特性根据端口而不同。
(2)根据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1,通过具有由第1凸部70c和第2凸部70e构成的2段凸部这样的简单的结构的插头70,能够对外侧线圈弹簧80的轴向的前侧端部进行保持。另外,根据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1,通过简单的结构的插头70能够对内侧线圈弹簧81的轴向的前侧端部进行保持。
(3)在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1中,设置于作为第2保持体的插头70的第1凸部70c的轴向的后侧端部的锥面对被作业人员设置于第1凸部70c的周面时的外侧线圈弹簧80朝向轴向进行引导。另外,在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1中,设置于插头70的第2凸部70e的轴向的后侧端部的锥面对被作业人员设置于第2凸部70e的周面时的内侧线圈弹簧81朝向轴向进行引导。其结果是,在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1中,提高了外侧线圈弹簧80和内侧线圈弹簧81向插头70的组装作业性。
因此,根据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1,能够提高滑阀50的生产率。
(4)在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1中,通过使插头70的第1凸部70c的轴向的前侧端部为沿轴向的圆柱形状,对外侧线圈弹簧80的轴向的前侧端部以沿轴向的姿势进行保持。通过这样的保持,在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1中,抑制了在外侧线圈弹簧80的轴向的前侧产生压曲。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1中,通过使插头70的第2凸部70e的轴向的前侧端部呈沿轴向的圆柱形状,对内侧线圈弹簧81的轴向的前侧端部以沿轴向的姿势进行保持。通过这样的保持,在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1中,能够抑制在内侧线圈弹簧81的轴向的前侧产生压曲。
根据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1,能够抑制因起因于轴向的前侧处的弹簧压曲的外侧线圈弹簧80与内侧线圈弹簧81的接触而导致A→T特性和P→A特性变动。
(5)根据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1,通过具有由第1凹部52a1和第2凹部52a2构成的2段凹部这样的简单的结构的插头70,能够对外侧线圈弹簧的轴向的另一侧端部进行保持。另外,根据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1,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的插头70对内侧线圈弹簧的轴向的另一侧端部进行保持。
另外,也可以将第1保持体和第2保持体这两者作为具有2段凹部的保持体。或者,也可以将第1保持体和第2保持体这两者作为具有2段凸部的保持体。但是,如果使第1保持体和第2保持体中的任意一方为具有2段凹部的保持体,使另一方为具有2段凸部的保持体,则如图6所示,在通电时能够将凸部收纳于凹部之中。
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1在使滑阀阀芯52向轴向的前侧移动时,能够将第1保持部52a的第1凹部52a1作为插头70的第2凸部70e的收纳空间来加以利用。因此,根据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1,能够实现套筒60的轴向的省空间化。
(6)在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1中,设置于第1保持部52a的第1凹部52a1的轴向的前侧端部的锥面对被作业人员放入于第1凹部52a1时的外侧线圈弹簧80朝向轴向进行引导。另外,在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1中,设置于第1保持部52a的第2凹部52a2的轴向的前侧端部的锥面对被作业人员放入于第2凹部52a2时的内侧线圈弹簧81朝向轴向进行引导。其结果是,在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1中,提高了外侧线圈弹簧80和内侧线圈弹簧81向第1保持部52a的组装作业性。
由此,根据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1,能够提高滑阀50的生产率。
(7)在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1中,通过使第1保持部52a的第1凹部52a1的轴向的后侧端部的内壁为沿轴向的圆筒形状,对外侧线圈弹簧80的轴向的后侧端部以沿轴向的姿势进行保持。通过这样的保持,在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1中,抑制了在外侧线圈弹簧80的轴向的后侧产生压曲。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1中,通过使第1保持部52a的第2凹部52a2的轴向的后侧端部的内壁为沿轴向的圆筒形状,对内侧线圈弹簧81的轴向的后侧端部以沿轴向的姿势进行保持。通过这样的保持,在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1中,抑制了在内侧线圈弹簧81的轴向的后侧产生压曲。
根据实施方式的滑阀装置1,能够抑制因起因于轴向的后侧处的弹簧压曲的外侧线圈弹簧80与内侧线圈弹簧81的接触而导致A→T特性和P→A特性变动。
<滑阀50的组装方法>
首先,将没有拧入插头70的阀壳89在前侧朝向上方垂直立起,使阀壳89的套筒60的开口朝向上方。接下来,将外侧线圈弹簧80从开口插入到套筒60内,将外侧线圈弹簧80的轴向的后侧端部插入至第1保持部52a的第1凹部52a1的径向内侧。然后,在将内侧线圈弹簧81从开口插入到套筒60内,通过外侧线圈弹簧80的径向内侧的同时,使内侧线圈弹簧81的轴向的后侧端部插入到第1保持部52a的第2凹部52a2内。接下来,在将第1凸部70c插入至内侧线圈弹簧81的轴向的前侧端部,并且将第2凸部70e插入至外侧线圈弹簧80的轴向的前侧端部的同时,将插头70拧入于阀壳89。然后,调整阀壳89的拧入量,以使得在线圈29中流过规定的电流,得到规定的行程。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能够在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和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在包含于实用新型的范围和主旨的同时,还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滑阀50固定于螺线管部10的例子,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该例子。也可以是,滑阀50是未图示的阀体,螺线管部10固定于未图示的阀体。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阀体被压接部固定于螺线管部、或者阀体经由固定板部固定于螺线管部10。也可以代替螺线管部10,通过液压缸使滑阀阀芯52从轴向的后侧向前侧移动。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用两根线圈弹簧(80、81)的例子,但也可以是,将3根以上的线圈弹簧配置在同轴上,并且配置成线圈弹簧的长度随着从径向内侧朝向外侧而变短。

Claims (8)

1.一种滑阀,其具有:
滑阀阀芯;
阀收纳体,其具有套筒,该套筒收纳所述滑阀阀芯,使所述滑阀阀芯能够沿轴向移动;
线圈弹簧,其配置于比所述滑阀阀芯靠轴向的一侧的位置,对所述滑阀阀芯从轴向的一侧朝向另一侧施力;
第1保持体,其设置于所述滑阀阀芯的轴向的一侧端部,对所述线圈弹簧的轴向的另一侧端部进行保持;以及
第2保持体,其对所述线圈弹簧的轴向的一侧端部进行保持,
所述滑阀阀芯被从轴向的另一侧向一侧驱动的驱动部件从轴向的另一侧向一侧按压,
其特征在于,
该滑阀具有:
作为所述线圈弹簧的外侧线圈弹簧;以及
内侧线圈弹簧,其配置于所述外侧线圈弹簧的径向内侧,
所述第1保持体对所述外侧线圈弹簧的轴向的另一侧端部和所述内侧线圈弹簧的轴向的另一侧端部进行保持,
所述外侧线圈弹簧的轴向的另一侧的一端与所述第1保持体的第1面抵接,
所述内侧线圈弹簧的轴向的另一侧的一端与所述第1保持体的第2面抵接,
所述第2保持体对所述外侧线圈弹簧的轴向的一侧端部和所述内侧线圈弹簧的轴向的一侧端部进行保持,
所述外侧线圈弹簧的轴向的一侧的一端与所述第2保持体的第3面抵接,
所述内侧线圈弹簧的轴向的一侧的一端与所述第2保持体的第4面抵接,
所述驱动部件非驱动时的所述第1面与所述第3面的轴向的距离比所述外侧线圈弹簧的自由长度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保持体具有:
第1凸部,其从所述第3面朝向轴向的另一侧突出;以及
第2凸部,其从设置于所述第1凸部的轴向的另一侧的一端的所述第4面朝向轴向的另一侧突出,
所述第1凸部位于所述外侧线圈弹簧的轴向的一侧端部的径向内侧,
所述第2凸部位于所述内侧线圈弹簧的轴向的一侧端部的径向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凸部的轴向的另一侧端部的形状为直径随着从轴向的另一侧朝向一侧而变大的锥形形状,
所述第2凸部的轴向的另一侧端部的形状为直径随着从轴向的另一侧朝向一侧而变大的锥形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凸部的轴向的一侧端部的形状为沿轴向的圆柱形状,
所述第2凸部的轴向的一侧端部的形状为沿轴向的圆柱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保持体具有:
第1凹部,其从所述第1保持体的轴向的一侧的端面朝向轴向的另一侧凹陷;以及
第2凹部,其从设置于所述第1凹部的轴向的另一侧的一端的所述第1面朝向轴向的另一侧凹陷,
所述外侧线圈弹簧的轴向的另一侧端部位于所述第1凹部的径向内侧,
所述内侧线圈弹簧的轴向的另一侧端部位于所述第2凹部的径向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凹部的轴向的一侧端部的形状为直径随着从轴向的一侧朝向另一侧而变小的锥形形状,
所述第2凹部的轴向的一侧端部的形状为直径随着从轴向的一侧朝向另一侧而变小的锥形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凹部的轴向的另一侧端部的内壁形状为沿轴向的圆筒形状,
所述第2凹部的轴向的另一侧端部的内壁形状为沿轴向的圆筒形状。
8.一种滑阀装置,其具有:
滑阀;以及
螺线管,其具有沿轴向驱动所述滑阀的滑阀阀芯的驱动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阀是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阀。
CN201921547784.4U 2018-09-28 2019-09-17 滑阀和滑阀装置 Active CN21053167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84836A JP7163699B2 (ja) 2018-09-28 2018-09-28 スプール弁、及びスプール弁装置
JP2018-184836 2018-09-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31674U true CN210531674U (zh) 2020-05-15

Family

ID=69996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47784.4U Active CN210531674U (zh) 2018-09-28 2019-09-17 滑阀和滑阀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163699B2 (zh)
CN (1) CN210531674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61379A (ja) 2001-11-26 2003-06-06 Toyooki Kogyo Co Ltd 電磁弁
CN107327591B (zh) 2017-08-02 2023-08-18 油威力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耐高压双向比例电磁铁驱动双弹簧结构比例伺服阀
JP2020045983A (ja) 2018-09-19 2020-03-26 株式会社Soken スプール弁および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63699B2 (ja) 2022-11-01
JP2020051610A (ja) 2020-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15161B1 (ko) 극관 제조 방법, 전자석용 극관, 및 솔레노이드 밸브
CN102359428B (zh) 电磁燃料喷射阀
KR101602599B1 (ko) 솔레노이드
KR101509329B1 (ko) 솔레노이드
US20020057153A1 (en)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EP1775461A1 (en) Depressurizing valve and fuel injection device
US10029657B2 (en) Parking device
US20070023722A1 (en) Spool valve apparatus
US20090032753A1 (en) Linear solenoid
US9646754B2 (en) Linear solenoid
CN106489046B (zh) 用于螺线管曲线成形的弯曲分流器
US20100301978A1 (en) Linear actuator
CN104220310A (zh) 特别用于滑动调整的机动车制动系统的电磁阀
US20080230452A1 (en) Spool valve
KR20190065313A (ko) 전자기 액추에이터
KR101900587B1 (ko) 폴 피스와 플럭스 슬리브의 정렬불량에 강한 솔레노이드
JP6115434B2 (ja) 電磁弁
JP2012204574A (ja) リニアソレノイド
KR101413027B1 (ko) 압력 조절 밸브
US6634381B2 (en) Solenoid valve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US20090189104A1 (en) Valve assembly and method of assembly
US6953183B2 (en) Proportional solenoid valve
CN210531674U (zh) 滑阀和滑阀装置
JP5760936B2 (ja) スプール制御弁
CN210483979U (zh) 电磁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