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26288U - 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轮毂电机总成及电驱车轮总成 - Google Patents

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轮毂电机总成及电驱车轮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26288U
CN210526288U CN201921312087.0U CN201921312087U CN210526288U CN 210526288 U CN210526288 U CN 210526288U CN 201921312087 U CN201921312087 U CN 201921312087U CN 210526288 U CN210526288 U CN 2105262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motor
shaft
transmission shaft
ri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1208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森
凡春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amc Yanjing Aut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amc Yanjing Aut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amc Yanjing Auto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amc Yanjing Aut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1208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262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262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262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轮毂电机总成及电驱车轮总成,该轮毂电机总成包括电机、传动轴、充放气机构、制动器和壳体,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轴、轮辋同轴转动,充放气机构设有中空轴管,中空轴管作为轮辋的中心轴,其输入端连接车辆的辅助气管,输出端沿中心轴向贯穿电机、传动轴并连接至套装在轮辋上的轮胎的气门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充放气机构,有效利用车辆本身设有的辅助气源对轮胎进行充放气,不用单独外加气源,操作简单,效率高,成本低,充放气机构的中空轴管与轮边阀之间的密封结构为旋转气封结构,线速度低,密封性好,安装简单,维修方便;同时充放气机构的中空轴管同时起到轮毂轴的作用,结构紧凑,布局合理。

Description

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轮毂电机总成及电驱车轮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特种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轮毂电机,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轮毂电机总成及电驱车轮总成,该轮毂电机总成能够使轮胎快速可控的完成充放气。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轮毂电机技术突飞猛进,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车辆上,应用轮毂电机可以大大简化车辆的结构,节省更多的空间,提高传送效率。当车辆行驶在不同附着力的路面时,通常需要通过对轮胎充放气来调整轮胎与路面的附着力,防止车轮扭矩过大,以致出现意外翻车事故,现有的轮毂电机一般没有自带轮胎充放气功能,需要在轮胎的气门嘴处外加充放气机构,并通过外接气源对轮胎进行充气,结构复杂,操作不便。
特别对于军用车辆,通常其负载较大,轮胎的硬度和重量也比较大,需要专门的充放气机构和气源对轮胎进行充放气,成本高,操作复杂,不满足现代化军用车辆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操作的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轮毂电机总成。
本实用新型未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轮毂电机总成,包括电机、壳体(4)、传动轴(6)、制动器(5)和充放气机构(3),电机的输出轴(13)、传动轴(6)、轮辋(02)同轴转动,所述充放气机构(3)设有中空轴管(31),中空轴管(31)的输入端连接车辆的辅助气管,输出端连接套装在轮辋(02)上的轮胎(03)的气门嘴(031);且中空轴管(31)作为轮辋(02)的中心轴,轴向贯穿电机的输出轴(13)和传动轴 (6)。
上述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轮毂电机总成中,所述充放气机构(3)还设有轮边阀(32),轮边阀(32)包括安装在壳体(4)上的阀体(321),阀体(321)内设有与中空轴管(31)相连通的气体通道,阀体(321)还外接有一与该气体通道相连通的气体管路(323),气体管路(323)上串接用于控制气体管路通断的阀门开关 (322),气体管路(323)与套装在轮辋(02)上的轮胎(03)的气门嘴(031)连通。
上述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轮毂电机总成中,所述充放气机构(3)还设有用于密封中空轴管(31)与轮边阀(32)连接处的密封结构(33),该密封结构(33)设置在传动轴(6)与壳体的端盖(422)连接处的环槽内,为能够与中空轴管(31) 相对转动的旋转气封结构。
上述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轮毂电机总成中,所述壳体(4)包括电机外壳(41) 和与轮辋(02)固定连接的车轮连接机构(42),电机外壳(41)远离传动轴(6) 的端面上设有连接车辆辅助气管的气路接头(4121)和多个呈间距设置的用于连接车辆悬架结构的异形接头(4111),气路接头(4121)与中空轴管(31)相连通;车轮连接机构(42)与传动轴(6)固定连接并同轴转动。
上述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轮毂电机总成还包括一行星齿轮减速器(2),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2)包括支撑部件和传动部件,支撑部件位于传动部件的外周,并通过轴承与传动部件连接在一起,所述传动部件分别与电机的输出轴(13)和传动轴 (6)连接并同轴转动。
上述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轮毂电机总成中,所述电机为内转子电机(1),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2)为一级行星齿轮减速器,包括作为支撑部件的齿圈和作为传动部件的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齿圈通过内转子式轴承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太阳轮套设在电机输出轴靠近传动轴的一端上,行星轮设有多个,每个行星轮通过销轴连接至行星架上,且分别与太阳轮相啮合以接收电机输出的动力;行星架套装在传动轴(6)靠近电机的一端并与传动轴(6)通过花键连接。
上述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轮毂电机总成中,所述电机为内转子电机(1),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2)设有两级减速结构,包括:
第一级减速结构(21),设有第一齿圈(211)以及第一轴承(212)、第一行星轮(213)、太阳轮(214)和行星架(215),第一轴承(212)为内转子轴承,其内侧固定在输出轴(13)的外周,第一齿圈(211)固定在第一轴承(212)的外周,太阳轮(214)穿套并固定在输出轴(13)上,第一行星轮(213)设有多个,分别与太阳轮(214)相啮合;行星架(215)一端与传动轴(6)通过花键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行星轮(213)通过销轴连接;和
第二级减速结构(22),设有第二齿圈(221)以及第二行星轮(222)和第二轴承(223),第二齿圈(221)一端与行星架(215)通过第二轴承(223)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行星轮(222)啮合,第二行星轮(222)与车轮连接机构(42)的端盖(422)通过销轴连接,第二轴承(223)为内转子轴承,其穿套在行星架(215) 的外周,第二齿圈(221)固定在第二轴承(223)的外周,第一齿圈(211)和第二齿圈(221)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4)的电机外壳(41)上。
上述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轮毂电机总成中,所述车轮连接机构(42)包括固定支撑板(421)和端盖(422),固定支撑板(421),其一端与端盖(422)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三轴承(423)支撑在行星齿轮减速器(2)的支撑部件上,端盖(422) 分别与传动轴(6)、行星齿轮减速器(2)的传动部件通过销轴连接。
上述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轮毂电机总成中,所述制动器(5)包括配合工作的制动盘(51)和制动钳(52),制动盘(51)安装在车轮连接机构(42)上,制动钳 (52)安装电机外壳(41)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驱车轮总成,该电驱车轮总成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轮毂电机总成(01)、轮辋(02)和套装在轮辋外周的轮胎(03),轮毂电机总成位于轮辋(02)的中心轴上,轮毂电机总成(01)的车轮连接机构(42)与轮辋(02) 固定连接,轮辋(02)、轮胎(03)与轮毂电机总成(01)的传动轴(6)、充放气机构(3)同轴转动。
采用以上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特征:(1)通过设置充放气机构,有效利用车辆本身设有的辅助气源对轮胎进行充放气,不用单独外加气源,操作简单,效率高,成本低;同时充放气机构的中空轴管同时起到轮毂轴的作用,与输出轴、传动轴一起支撑行星齿轮减速器,还可以连接端盖、轮辋支撑车轮,结构紧凑,布局合理;
(2)采用内转子电机配合具有两级减速机构的行星齿轮减速器作为电驱车轮总成的动力驱动机构,具有较高的功率和转矩密度,动力性能好,将驱动动力、传动机构以及制动器整合安装在轮毂内,省去了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等大量机械部件,使得车辆结构大为简化,重量减轻,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增加了车辆的乘用空间,便于维护,尤其适用于军用车辆;
(3)充放气机构的中空轴管与轮边阀之间的密封结构为旋转气封结构,线速度低,密封性好,安装简单,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轮毂电机总成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沿A-A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轮毂电机总成的内侧面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驱车轮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00-电驱车轮总成;
01-轮毂电机总成;02-轮辋;03-轮胎,031-气门嘴;
1-内转子电机,11-定子,12-转子,13-输出轴;
2-行星齿轮减速器,21-第一级减速机构,211-第一齿圈,212-第一轴承,213- 第一行星轮,214-太阳轮,215-行星架;22-第二级减速机构,221-第二齿圈,222- 第二行星轮,223-第二轴承;
3-充放气机构,31-中空轴管,32-轮边阀,321-阀体,322-阀门开关,323-气体管路,324-旋钮;33-密封结构;
4-壳体,41-电机外壳,411-第一连接板,4111-异形接头,412-第二连接板, 4121-气路接头,413-安装板;42-车轮连接机构,421-固定支撑板,422-端盖,423- 第三轴承;
5-制动器,51-制动盘,52-制动钳;
6-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的轮毂电机充放气操作需要采用专门的充放气机构和外接气源,造成成本高、充放气操作复杂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轮毂电机总成及电驱车轮总成,该轮毂电机总成包括电机、充放气机构、制动器、传动轴和壳体,其中,壳体包括电机外壳和车轮连接机构,传动轴可转动的套装在轮辋的中心轴上,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轴同轴转动,制动器设置在壳体的外周,其通过制动连接至轮辋的车轮连接机构来实现对车轮的制动;充放气机构的输入端连接车辆的辅助气管,充放气机构的输出端沿中心轴贯穿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轴并连接至轮胎的气门嘴。本实用新型轮毂电机总成设置充放气机构,有效利用车辆本身设有的辅助气源对轮胎进行充放气,不用单独外加气源,操作简单,效率高,成本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轮毂电机总成的驱动机构根据电机的转子形式主要分为内转子式和外转子式,其中,外转子式采用低速外转子电机,电机的最好转速在1000-1500r/min,一般无减速装置,车轮的转速与电机相同,即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轴同步运转,进而带动车轮转动;而内转子式则采用高速内转子电机,配备固定传动比的减速器(优选为行星齿轮减速器),为获得较高的功率密度,电机的转速可高达10000r/min。随着更为紧凑的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出现,内转子式轮毂电机在功率密度方面比低速外转子式更具有竞争力,尤其适用于军用车辆。本实用新型轮毂电机适用各种电机形式。
下面以内转子电机为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轮毂电机总成及电驱车轮总成进行详细说明。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驱车轮总成100的结构示例,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中,电驱车轮总成100包括轮毂电机总成01、安装在轮毂电机总成01上的轮辋02和套装在轮辋外周的轮胎03,轮毂电机总成01位于轮辋02的内部中心轴上。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轮毂电机总成01的结构示例。如图1所示,轮毂电机总成 01包括内转子电机1、行星齿轮减速器2、充放气机构3、制动器5、传动轴6和壳体4,其中,内转子电机1的输出轴13与传动轴6同轴转动,壳体4包括保持固定不动的电机外壳41和与轮辋02固定连接的车轮连接机构42,车轮连接机构42分别连接传动轴6和轮辋02,内转子电机1、行星齿轮减速器2和传动轴6内置于壳体4所形成的空腔内,传动轴6可转动的装套在轮辋02的中心轴上(即图1中的中空轴管31作为轮辋02的中心轴);行星齿轮减速器2固定套装在传动轴6上,包括支撑部件和传动部件,支撑部件位于传动部件的外周,并通过轴承与传动部件连接在一起,所述传动部件分别与内转子电机1的输出轴13和传动轴6连接并同轴转动;制动器5设置在壳体4的外侧,其通过制动连接至轮辋02的车轮连接机构42来实现对车轮的制动;充放气机构3设有中空轴管31,中空轴管31作为轮辋 02的中心轴,其输入端连接车辆的辅助气管、输出端沿中心轴贯穿输出轴13、传动轴6并连接至轮胎03的气门嘴031。
参见图1,该实施例中,内转子电机1为内转子式电机,包括定子11、转子12 和输出轴13,转子12套装在输出轴13的外周并固定(例如通过销轴固定),定子 11套于转子12的外周并固定于电机外壳41内侧,定子11和转子12之间有间距形成气隙;输出轴13可转动的套装在中空轴管31上。该内转子电机通电后,转子在磁场作用下旋转,从而带动输出轴13和中空轴管31相对转动。
行星齿轮减速器2用于将内转子电机1输出的动力传递至车轮,其支撑部件通过轴承与传动部件连接在一起,支撑部件与电机外壳41连接,传动部件分别与输出轴13、传动轴6、车轮连接机构42连接并同轴转动,车轮连接机构42与轮辋02 相连。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2为一级行星齿轮减速器,包括作为支撑部件的齿圈和作为传动部件的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齿圈通过内转子式轴承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太阳轮套设在电机输出轴靠近传动轴的一端上,行星轮设有多个,每个行星轮通过销轴连接至行星架上,且分别与太阳轮相啮合以接收所述内转子电机1输出的动力;行星架套装在传动轴6靠近电机的一端并与传动轴6通过花键连接,传动轴6与车轮连接机构42连接。
优选的,行星齿轮减速器2设有两级减速结构,具有增加车轮扭矩的作用,包括第一级减速机构21和第二级减速机构22,其中:
参见图1和图2,第一级减速机构21包括具有支撑功能的第一齿圈211以及具有传动功能的第一轴承212、第一行星轮213、太阳轮214和行星架215,第一轴承 212为内转子轴承,其内侧固定在输出轴13的外周,第一齿圈211固定在第一轴承 212的外周,太阳轮214穿套并固定在内转子电机的输出轴13上,第一行星轮213 设有多个,分别与太阳轮214相啮合;行星架215一端与传动轴6通过花键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行星轮213通过销轴连接。内转子电机1的动输出轴13转动时,固定于第一轴承212外周的第一齿圈211不动,输出轴13带动太阳轮214转动,进而带动与太阳轮214啮合的第一行星轮213转动,进而通过行星架215带动传动轴 6转动,实现内转子电机1的动力传递至传动轴6。
第二级减速机构22包括具有支撑功能的第二齿圈221以及具有传动功能的第二行星轮222和第二轴承223,第二齿圈221一端与行星架215通过第二轴承223 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行星轮222啮合,第二行星轮222与端盖422通过销轴连接,第二轴承223为内转子轴承,其穿套在行星架215的外周,第二齿圈221固定在第二轴承223的外周,第一齿圈211和第二齿圈221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板413上。输出轴13转动,带动依次连接的行星架215、传动轴6、第二行星轮222和端盖422 转动。
参见图1,电机外壳41远离传动轴6的端面上设有连接车辆辅助气管的气路接头4121和多个呈间距设置的用于连接车辆悬架结构的异形接头4111,气路接头 4121与中空轴管31相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电机外壳41包括第一连接板411、第二连接板412和安装板 413,安装板413上端固定在定子11上,下端与行星齿轮减速器2的第二齿圈221 连接,第一连接板411固定在定子11的外侧(图1中内转子电机1远离端盖422 的一侧),第二连接板412固定(例如通过销轴固定)在第一连接板411的中部,即位于中空轴管31的端部,第二连接板412中部设有连接车辆辅助气管的气路接头4121,中空轴管31与气路接头412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中空轴管31与密封圈相对转动的过程中,气体不会泄露;第一连接板411的周向呈间距设有连接车辆悬架结构的异形接头4111。
车轮连接机构42包括固定支撑板421和端盖422,固定支撑板421一端与端盖 422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三轴承423支撑在行星齿轮减速器2的第二齿圈221,第三轴承423为外转子轴承,第三轴承423的内圈固定在第二齿圈221上,外圈固定在固定支撑板421上,固定支撑板421能够随端盖422、传动轴6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充放气机构3包括中空轴管31、轮边阀32和密封结构33,中空轴管31沿中心轴依次贯穿输出轴13、传动轴6并伸入至端盖422内,轮边阀32 固定在端盖422上且与中空轴管31连通,密封结构33设置中空轴管31与轮边阀 32的连接处(即传动轴6、端盖422连接处设有的环槽内),防止中空轴管31内的气体泄漏,优选的,密封结构33为旋转气封结构,中空轴管31能够与密封结构33 相对转动,旋转气封结构可采用现有的密封结构,例如,采用多个密封圈与压块交替叠压形成的组合密封结构。中空轴管31同时起到轮毂轴(轮辋02的中心轴)的作用,与内转子电机1的输出轴13、传动轴6、端盖422一起支撑整个电驱车轮总成100。
具体的,轮边阀32包括安装在端盖422上的阀体321,阀体321内设有与中空轴管31相连通的气体通道,阀体321还外接有一与该气体通道相连通的气体管路 323,气体管路323上串接用于控制气体管路通断的阀门开关322。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轮辋02与轮毂电机总成01同轴安装并固定在固定支撑板421上(例如,轮辋02与固定支撑板421通过螺栓和螺母形成的固定件固定连接),轮胎03 套设在轮辋02的外周,轮边阀32的气体管路323与轮胎03上设有的气门嘴031 连通。
具体的,制动器5包括配合工作的制动盘51和制动钳52,制动盘51安装在车轮连接机构42的固定支撑板421上,制动钳52安装在电机外壳41的安装板413 上。车辆运行中,制动盘51与轮胎03相对于电机外壳41同步转动,制动钳52相对于电机外壳41不动,刹车时,制动钳52抱紧制动盘51,通过二者的摩擦作用制动车轮。
轮毂电机总成01工作的环境比较恶劣,面临水、灰尘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密封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充放气机构3的中空轴管31与传动轴6、端盖422之间的密封结构33为旋转气封结构,内转子电机1的输出轴13转动,使得传动轴6与中空轴管13相对转动,由于该旋转气封结构的存在,使得经中空轴管31通入轮边阀32 的气体不泄露,该旋转起风结构线速度低,密封性好,安装简单,维修方便。
结合图1和图4,本实施例的轮毂电机总成01及电驱车轮总成100工作过程如下:
内转子电机1的转子12转动,带动输出轴13转动,从而使与输出轴13连接的太阳轮214转动;因第一齿圈211和第二齿圈221固定在电机外壳的安装板413 上,第一齿圈211和第二齿圈221固定不动,在太阳轮214转动的情况下,与太阳轮214啮合的第一行星轮213绕第一齿圈211转动,从而带动与第一行星轮213连接的行星架215转动,从而将动力传递给与行星架215固定连接的传动轴6。传动轴6通过与其连接的第二行星轮222带动端盖422转动,从而带动轮辋02和制动盘51转动,同时轮边阀32也随之转动。与轮边阀32气体连通的中空轴管31连接车辆的辅助气体管。
本实用新型电驱车轮总成100采用车辆本身的辅助气源,打开轮边阀32的阀门开关322后,可以直接对轮胎03充放气,不用外加气源,大大方便充放气操作。当车辆行驶至低附着力路面时,可以通过对轮胎03放气,增大轮胎03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传动扭矩;当车辆行驶至高附着力路面时,可以通过对轮胎03 充气,防止车轮扭矩过大。充气时,打开轮边阀32的阀门开关322,气源从车辆的辅助气罐中流出,通过电机外壳41的第二连接板412进入中空轴管31内,再通过轮边阀32和气门嘴031进入轮胎03内。放气时,轮胎03里的气体,依次经气门嘴031、轮边阀32、中空轴管31和第二连接板412,进入气管中由车辆上的中央控制器上的放气阀进入大气中。充放气结束后,将轮边阀32上的阀门开关322关闭即可。
本实用新型轮毂电机总成01及电驱车轮总成100具有以下特定:
(1)通过设置充放气机构3,有效利用车辆本身设有的辅助气源对轮胎03进行充放气,不用单独外加气源,操作简单,效率高,成本低;同时充放气机构3的中空轴管31同时起到轮毂轴的作用,与输出轴13、传动轴6一起支撑行星齿轮减速器2,还可以连接端盖422、轮辋02支撑车轮,结构紧凑,布局合理;
(2)采用内转子电机1配合具有两级减速机构的行星齿轮减速器2作为电驱车轮总成的动力驱动机构,具有较高的功率和转矩密度,动力性能好,将驱动动力、传动机构以及制动器整合安装在轮毂(包括轮辋02和端盖422形成的结构)内,省去了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等大量机械部件,使得车辆结构大为简化,重量减轻,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增加了车辆的乘用空间,便于维护,尤其适用于军用车辆;
(3)充放气机构3的中空轴管31与轮边阀32之间的密封结构为旋转气封结构,线速度低,密封性好,安装简单,维修方便。
显然,本实用新型构思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轮毂电机总成01的电机若替换为外转子电机,轮毂电机总成01的结构只需进行适当的改动,例如,可以省去了行星齿轮减速器2,直接将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轴同步,充放气机构3 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不变,即可实现上述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轮毂电机总成01的功能,相比于内转子式电机式轮毂电机总成,其功率密度较低。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各种等价变型和修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轮毂电机总成,包括电机、壳体(4)、传动轴(6)和制动器(5),电机的输出轴(13)、传动轴(6)、轮辋(02)同轴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放气机构(3),所述充放气机构(3)设有中空轴管(31),中空轴管(31)的输入端连接车辆的辅助气管,输出端连接套装在轮辋(02)上的轮胎(03)的气门嘴(031);且中空轴管(31)作为轮辋(02)的中心轴,轴向贯穿电机的输出轴(13)和传动轴(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轮毂电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机构(3)还设有轮边阀(32),轮边阀(32)包括安装在壳体(4)上的阀体(321),阀体(321)内设有与中空轴管(31)相连通的气体通道,阀体(321)还外接有一与该气体通道相连通的气体管路(323),气体管路(323)上串接用于控制气体管路通断的阀门开关(322),气体管路(323)与套装在轮辋(02)上的轮胎(03)的气门嘴(03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轮毂电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机构(3)还设有用于密封中空轴管(31)与轮边阀(32)连接处的密封结构(33),该密封结构(33)设置在传动轴(6)与壳体的端盖(422)连接处的环槽内,为能够与中空轴管(31)相对转动的旋转气封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轮毂电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包括电机外壳(41)和与轮辋(02)固定连接的车轮连接机构(42),电机外壳(41)远离传动轴(6)的端面上设有连接车辆辅助气管的气路接头(4121)和多个呈间距设置的用于连接车辆悬架结构的异形接头(4111),气路接头(4121)与中空轴管(31)相连通;车轮连接机构(42)与传动轴(6)固定连接并同轴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轮毂电机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行星齿轮减速器(2),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2)包括支撑部件和传动部件,支撑部件位于传动部件的外周,并通过轴承与传动部件连接在一起,所述传动部件分别与电机的输出轴(13)和传动轴(6)连接并同轴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轮毂电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内转子电机(1),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2)为一级行星齿轮减速器,包括作为支撑部件的齿圈和作为传动部件的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齿圈通过内转子式轴承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太阳轮套设在电机输出轴靠近传动轴的一端上,行星轮设有多个,每个行星轮通过销轴连接至行星架上,且分别与太阳轮相啮合以接收电机输出的动力;行星架套装在传动轴(6)靠近电机的一端并与传动轴(6)通过花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轮毂电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内转子电机(1),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2)设有两级减速结构,包括:
第一级减速结构(21),设有第一齿圈(211)以及第一轴承(212)、第一行星轮(213)、太阳轮(214)和行星架(215),第一轴承(212)为内转子轴承,其内侧固定在输出轴(13)的外周,第一齿圈(211)固定在第一轴承(212)的外周,太阳轮(214)穿套并固定在输出轴(13)上,第一行星轮(213)设有多个,分别与太阳轮(214)相啮合;行星架(215)一端与传动轴(6)通过花键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行星轮(213)通过销轴连接;和
第二级减速结构(22),设有第二齿圈(221)以及第二行星轮(222)和第二轴承(223),第二齿圈(221)一端与行星架(215)通过第二轴承(223)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行星轮(222)啮合,第二行星轮(222)与车轮连接机构(42)的端盖(422)通过销轴连接,第二轴承(223)为内转子轴承,其穿套在行星架(215)的外周,第二齿圈(221)固定在第二轴承(223)的外周,第一齿圈(211)和第二齿圈(221)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的电机外壳(41)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轮毂电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连接机构(42)包括固定支撑板(421)和端盖(422),固定支撑板(421),其一端与端盖(422)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三轴承(423)支撑在行星齿轮减速器(2)的支撑部件上,端盖(422)分别与传动轴(6)、行星齿轮减速器(2)的传动部件通过销轴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轮毂电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5)包括配合工作的制动盘(51)和制动钳(52),制动盘(51)安装在车轮连接机构(42)上,制动钳(52)安装电机外壳(41)上。
10.一种电驱车轮总成,包括轮毂电机总成、轮辋(02)和套装在轮辋外周的轮胎(03),轮毂电机总成位于轮辋(02)的中心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电机总成为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轮毂电机总成(01),轮毂电机总成(01)中壳体(4)的车轮连接机构(42)与轮辋(02)固定连接,轮辋(02)、轮胎(03)与轮毂电机总成(01)的传动轴(6)、充放气机构(3)同轴转动。
CN201921312087.0U 2019-08-14 2019-08-14 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轮毂电机总成及电驱车轮总成 Active CN2105262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12087.0U CN210526288U (zh) 2019-08-14 2019-08-14 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轮毂电机总成及电驱车轮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12087.0U CN210526288U (zh) 2019-08-14 2019-08-14 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轮毂电机总成及电驱车轮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26288U true CN210526288U (zh) 2020-05-15

Family

ID=70601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12087.0U Active CN210526288U (zh) 2019-08-14 2019-08-14 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轮毂电机总成及电驱车轮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2628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1462A (zh) * 2019-08-14 2019-10-18 北京中资燕京汽车有限公司 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轮毂电机总成及电驱车轮总成
CN115580079A (zh) * 2022-11-22 2023-01-06 清华大学 三级行星减速的轮毂电机驱动装置及汽车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1462A (zh) * 2019-08-14 2019-10-18 北京中资燕京汽车有限公司 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轮毂电机总成及电驱车轮总成
CN115580079A (zh) * 2022-11-22 2023-01-06 清华大学 三级行星减速的轮毂电机驱动装置及汽车
CN115580079B (zh) * 2022-11-22 2023-03-24 清华大学 三级行星减速的轮毂电机驱动装置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87175B (zh) 一种一体化集成式轮毂电机驱动单元
CN110855073B (zh) 一种基于非充气轮胎的外转子电动轮集成结构及装配方法
CN107128162A (zh) 一种重载车辆用电动轮总成装置及汽车
CN203401944U (zh) 轮毂电机驱动装置
CN210526288U (zh) 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轮毂电机总成及电驱车轮总成
CN108146145A (zh) 一种具有大变速比行星减速器的电动轮及车辆
CN103434385A (zh) 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装置
CN107284224A (zh) 一种电动客车用双轮胎电动轮系统
CN102403833B (zh) 电动车自动变速轮毂电机
CN111873791A (zh) 一种集成式电动轮及车辆
CN113492669A (zh) 一种电动轮及车辆
CN110341462A (zh) 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轮毂电机总成及电驱车轮总成
CN105262270B (zh) 车辆驱动用电机以及使用该车辆驱动用电机的车辆
CN106394231A (zh) 带两档减速器的轮毂电机驱动装置以及电动汽车
CN111030350B (zh) 一种集成中央充放气的电动轮毂
WO2019037744A1 (zh) 电动车辆及其轮边驱动机构
CN105150827A (zh) 一种轮边电驱动系统
CN201129428Y (zh) 电动车辆的差速传动装置
CN216851530U (zh) 轮毂电机动力总成
CN207466352U (zh) 一种电动车辆及其轮边驱动机构
CN104708991A (zh) 轮毂总成及汽车
CN210257988U (zh) 一种集成中央充放气功能的电动轮总成
CN114204729A (zh) 轮毂电机动力总成
CN101456350A (zh) 密封压滚传动式车轮驱动器
CN205033933U (zh) 一种轮边电驱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