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3833B - 电动车自动变速轮毂电机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自动变速轮毂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03833B
CN102403833B CN2011103610227A CN201110361022A CN102403833B CN 102403833 B CN102403833 B CN 102403833B CN 2011103610227 A CN2011103610227 A CN 2011103610227A CN 201110361022 A CN201110361022 A CN 201110361022A CN 102403833 B CN102403833 B CN 1024038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ed
gear
low
shell body
mai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6102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03833A (zh
Inventor
马加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yang Chuang Sheng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马加良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马加良 filed Critical 马加良
Priority to CN20111036102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038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03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38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038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38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自动变速轮毂电机,包括轮毂(1)、左右端盖(3、18)、主轴(11)、内电机,左右端盖(3、18)与轮毂(1)组成密闭的外壳体并可转动地设置在主轴(11)上,内电机安装在外壳体内,所述的内电机包括内壳体(2)、自动离合器(5)、转子磁钢(15)、定子线圈(16)、定子铁芯(17),自动离合器(5)可转动地安装在主轴(11)上,转子磁钢(15)均布在自动离合器(5)的外壳体圆周上,定子铁芯(17)固定在与转子磁钢(15)相对应的内壳体(2)上,定子线圈(16)镶嵌在定子铁芯(17)上,所述内壳体(2)的两侧对应设有低速传动机构和高速传动机构。采用本结构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传动扭矩大、爬坡能力及过载能力好、运行效率高、自动变速等优点。

Description

电动车自动变速轮毂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轮毂电机,特别是一种可以根据速度自动变速的轮毂电机。
背景技术
电动车由于节能环保、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运行成本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欢,同时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电动车进入快速发展通道,轮毂电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目前电动车上使用的轮毂电机包括直流电机、轮毂、左右轮毂盖、左右半轴、减速装置,直流电机和减速装置设置在轮毂内,左右轮毂盖对应固定在轮毂的两侧,所述的减速装置包括固定在直流电机转轴上的中心齿轮、星形分布的行星齿轮、设置在右轮毂盖上的齿圈,行星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轴上,固定轴固定在直流电机的电机盖与右半轴之间,行星齿轮内侧与中心齿轮啮合,其外侧与齿圈啮合,右半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右轮毂盖上,左半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左轮毂盖上并与直流电机的电机壳固定连接。工作时,电机转轴通过中心齿轮带动行星齿轮,行星齿轮再带动齿圈旋转,齿圈带动轮毂转动,从而实现电动车骑行的目的。这种模式结构简单、控制方便,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动车对不同的路况其要求是不同的;当正常行驶时,要求轮毂电机转速快、输出扭矩小;当启动、爬坡或大负载时,要求轮毂电机转速慢、输出扭矩大;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是:一是由于电机按正常运行条件设计,在电机功率不变的条件下无法改变输出扭矩,因此,在启动、爬坡和大负载时常常使电机处于非正常状态下运转,迫使电机在低效率区工作,导致电机堵转、发热,甚至停止转动,造成电机、蓄电池、控制器等重要部件受到冲击,缩短寿命;二是爬坡能力和过载能力差、适应范围小、运行效率低、续行里程短。为此,许多生产厂家和有识之士都进行了卓有成效地开发和研究,但至今尚未有合理的产品面世。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电动车轮毂电机存在的上述弊病,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传动扭矩大、爬坡能力及过载能力好、运行效率高、能自动变速的电动车自动变速轮毂电机。
本发明创造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轮毂、左右端盖、主轴、内电机,左右端盖与轮毂组成密闭的外壳体并可转动地设置在主轴上,内电机安装在外壳体内,所述的内电机包括内壳体、自动离合器、转子磁钢、定子线圈、定子铁芯,自动离合器可转动地安装在主轴上,转子磁钢均布在自动离合器的外壳体圆周上,定子铁芯固定在与转子磁钢相对应的内壳体上,定子线圈镶嵌在定子铁芯上。
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内壳体的两侧对应设有低速传动机构和高速传动机构。
本发明创造的更进一步方案,所述的低速传动机构包括低速中心齿轮、低速行星架、低速行星齿轮、低速齿圈,低速中心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主轴上,低速行星架与主轴固定连接,低速行星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销轴上,销轴一端固定在低速行星架上,另一端与内壳体固定连接,低速齿圈固定在外壳体内,自动离合器的外壳体侧壁上设有单向器座,单向器座上安装有单向器,低速中心齿轮内侧与单向器配合,外侧与低速行星齿轮啮合,低速行星齿轮与低速齿圈啮合。
本发明创造的更进一步方案,所述的高速传动机构包括高速中心齿轮、高速行星架、高速行星齿轮、高速齿圈,高速中心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主轴上,高速行星架与主轴固定连接,高速行星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销轴上,销轴一端固定在高速行星架上,另一端与内壳体固定连接,高速齿圈固定在外壳体内,高速中心齿轮内侧与自动离合器的从动盘配合,外侧与高速行星齿轮啮合,高速行星齿轮与高速齿圈啮合。
本发明创造的更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左右端盖上对应设有与主轴密封配合的密封圈。
本发明创造的更进一步方案,所述左端盖或右端盖上设有刹车组件。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创造与现有技术比较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一是将自动离合器与电机组合成一体,自动离合器作为内电机的转子,转子磁钢均布在自动离合器的外壳体圆周上,内电机工作后自动离合器就自动工作,在行驶过程中通过速度自动控制离合器离合,实现低速和高速的自动转换,输出不同的速度及扭矩,使电动车在不同路况都能稳定工作,有效提高爬坡能力、过载能力和续行里程。
二是高低速传动机构采用中心齿轮带动行星齿轮,行星齿轮通过齿圈带动轮毂转动,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传动扭矩大。
三是精度要求低,使用寿命长,通用性好,与现有的一体化轮毂、钢丝轮、和硬橡胶胎轮都能配套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创造第一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发明创造第二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发明创造低速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发明创造高速传动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轮毂,2内壳体,3左端盖,4低速齿圈,5自动离合器,6单向器座,7单向器,8低速中心齿轮,9密封圈,10电机引线,11主轴,12低速行星架,13销轴,14低速行星齿轮,15转子磁钢,16定子线圈,17定子铁芯,18右端盖,19高速齿圈,20高速行星齿轮,21销轴,22高速中心齿轮,23高速行星架,24密封圈,25刹车组件,26轴承,27轴承,28轴承,29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3和图4所示,为本发明创造电动车自动变速轮毂电机的第一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轮毂1、左右端盖3、18、主轴11、内电机,左右端盖3、18与轮毂1组成密闭的外壳体,外壳体通过设置在左右端盖3、18上的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主轴11上,内电机安装在外壳体内,所述的内电机包括内壳体2、自动离合器5、转子磁钢15、定子线圈16、定子铁芯17,自动离合器5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主轴11上,转子磁钢15均布在自动离合器5的外壳体圆周上,定子铁芯17固定在与转子磁钢15相对应的内壳体2上,定子线圈16镶嵌在定子铁芯17上,电机引线10从主轴11的出线孔引出。自动离合器5可以是湿式离合器,也可以是干式离合器。
所述内壳体2的两侧对应设有低速传动机构和高速传动机构。
所述的低速传动机构包括低速中心齿轮8、低速行星架12、低速行星齿轮14、低速齿圈4,低速中心齿轮8通过轴承26可转动地设置在主轴11上,低速行星架12与主轴11固定连接,低速行星齿轮14通过轴承27可转动地设置在销轴13上,销轴13一端固定在低速行星架12上,另一端与内壳体2固定连接,使主轴11、低速行星架12及内壳体2固定连为一体,低速齿圈4固定在外壳体的左端盖3上,自动离合器5的外壳体侧壁上设有单向器座6,单向器座6上安装有单向器7,低速中心齿轮8内侧与单向器7配合,外侧与低速行星齿轮14啮合,低速行星齿轮14与低速齿圈4啮合。
所述的高速传动机构包括高速中心齿轮22、高速行星架23、高速行星齿轮20、高速齿圈19,高速中心齿轮22通过轴承28可转动地设置在主轴11上,高速行星架23与主轴11固定连接,高速行星齿轮20通过轴承29可转动地设置在销轴21上,销轴21一端固定在高速行星架23上,另一端与内壳体2固定连接,高速齿圈19固定在外壳体的右端盖18上,高速中心齿轮22内侧与自动离合器5的从动盘配合,外侧与高速行星齿轮20啮合,高速行星齿轮20与高速齿圈19啮合。
为了防止左右端盖3、18与主轴11连接处漏油,所述的左右端盖3、18上对应设有与主轴11密封配合的密封圈9、24。为了安全行驶,所述左端盖3或右端盖18上设有刹车组件25。
下面对本发明创造的工作作进一步描述,以湿式离合器为例,在启动、爬坡或大负载时,内电机低速运行带动自动离合器5转动,由于转速较慢,自动离合器5处于分离状态,安装在单向器座6上的单向器7带动低速中心齿轮8转动,低速中心齿轮8通过低速行星齿轮14带动低速齿圈4转动,低速齿圈4再带动轮毂1转动,从而带动电动车在在低速区间运行,并输出较大的扭矩。当内电机转速提高到高速区间,速度达到连接设定值时,自动离合器5在离心块作用下压紧磨擦片,使从动盘与主动盘一起转动,从动盘带动高速中心齿轮22转动,高速中心齿轮22通过高速行星齿轮20带动高速齿圈19转动,高速齿圈19再带动轮毂1转动,从而带动电动车在在高速区间运行,扭矩输出较小;此时高速中心齿轮22带动轮毂1转动的速度超越了低速中心齿轮8带动轮毂1转动的速度,单向器7相对低速中心齿轮8空转,从而实现低速到高速的自动转换。
图2所示,为本发明创造电动车自动变速轮毂电机的第二具体实施方案,与第一具体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是低速齿圈4固定在外壳体的轮毂1左侧,高速齿圈19固定在外壳体的轮毂1右侧,其它结构与第一具体实施方案相同,在此不再重述。

Claims (3)

1.一种电动车自动变速轮毂电机,包括轮毂(1)、左右端盖(3、18)、主轴(11)、内电机,左右端盖(3、18)与轮毂(1)组成密闭的外壳体并可转动地设置在主轴(11)上,内电机安装在外壳体内,其特征是:所述的内电机包括内壳体(2)、自动离合器(5)、转子磁钢(15)、定子线圈(16)、定子铁芯(17),自动离合器(5)可转动地安装在主轴(11)上,转子磁钢(15)均布在自动离合器(5)的外壳体圆周上,定子铁芯(17)固定在与转子磁钢(15)相对应的内壳体(2)上,定子线圈(16)镶嵌在定子铁芯(17)上;所述内壳体(2)的两侧对应设有低速传动机构和高速传动机构;所述的低速传动机构包括低速中心齿轮(8)、低速行星架(12)、低速行星齿轮(14)、低速齿圈(4),低速中心齿轮(8)可转动地设置在主轴(11)上,低速行星架(12)与主轴(11)固定连接,低速行星齿轮(14)可转动地设置在销轴(13)上,销轴(13)一端固定在低速行星架(12)上,另一端与内壳体(2)固定连接,低速齿圈(4)固定在外壳体内,自动离合器(5)的外壳体侧壁上设有单向器座(6),单向器座(6)上安装有单向器(7),低速中心齿轮(8)内侧与单向器(7)配合,外侧与低速行星齿轮(14)啮合,低速行星齿轮(14)与低速齿圈(4)啮合;所述的高速传动机构包括高速中心齿轮(22)、高速行星架(23)、高速行星齿轮(20)、高速齿圈(19),高速中心齿轮(22)可转动地设置在主轴(11)上,高速行星架(23)与主轴(11)固定连接,高速行星齿轮(20)可转动地设置在销轴(21)上,销轴(21)一端固定在高速行星架(23)上,另一端与内壳体(2)固定连接,高速齿圈(19)固定在外壳体内,高速中心齿轮(22)内侧与自动离合器(5)的从动盘配合,外侧与高速行星齿轮(20)啮合,高速行星齿轮(20)与高速齿圈(19)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自动变速轮毂电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右端盖(3、18)上对应设有与主轴(11)密封配合的密封圈(9、2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车自动变速轮毂电机,其特征是:所述左端盖(3)或右端盖(18)上设有刹车组件(25)。
CN2011103610227A 2011-11-15 2011-11-15 电动车自动变速轮毂电机 Active CN1024038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610227A CN102403833B (zh) 2011-11-15 2011-11-15 电动车自动变速轮毂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610227A CN102403833B (zh) 2011-11-15 2011-11-15 电动车自动变速轮毂电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3833A CN102403833A (zh) 2012-04-04
CN102403833B true CN102403833B (zh) 2013-04-10

Family

ID=45885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610227A Active CN102403833B (zh) 2011-11-15 2011-11-15 电动车自动变速轮毂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038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0038A (zh) * 2012-05-02 2012-10-03 马加良 自动离合式直流无刷电机转子
CN102931762A (zh) * 2012-10-19 2013-02-13 马加良 Aft变矩轮毂电机
CN106394231A (zh) * 2016-12-01 2017-02-15 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带两档减速器的轮毂电机驱动装置以及电动汽车
CN107902428A (zh) * 2017-11-06 2018-04-13 江阴大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桥式刮板取料机的整机驱动装置
CN108599458A (zh) * 2018-07-05 2018-09-28 福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无刷电机
CN111371247B (zh) * 2018-12-25 2020-12-29 永顺通科技有限公司 轮毂变速马达
CN111786509B (zh) * 2020-07-24 2021-10-26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一体化电机离合器耦合执行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9250A (zh) * 2009-07-27 2011-02-09 蔡旭阳 电动车自动变档电机
CN202353377U (zh) * 2011-11-15 2012-07-25 马加良 电动车自动变速轮毂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3833A (zh) 2012-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3833B (zh) 电动车自动变速轮毂电机
JP4189089B2 (ja) 電気自動車用ドライブユニット
CN204271815U (zh) 一种新能源车用一体化驱动装置
CN203401944U (zh) 轮毂电机驱动装置
CN110855073B (zh) 一种基于非充气轮胎的外转子电动轮集成结构及装配方法
CN102410317B (zh) 离心式离合器和具有该离合器的电动车变档驱动轮毂
CN107284225A (zh) 一种两档自动变速轮毂电机驱动系统
CN102931762A (zh) Aft变矩轮毂电机
CN109017271B (zh)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动力驱动装置
CN103434385A (zh) 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装置
CN103373342A (zh) 区分车轮之间的扭矩的系统和方法
CN102710038A (zh) 自动离合式直流无刷电机转子
CN114211951A (zh) 一种带减速器的电动轮结构
CN203267779U (zh) 可用电行驶的车辆
CN106394231A (zh) 带两档减速器的轮毂电机驱动装置以及电动汽车
CN102328582A (zh) 一种带电力自驱动车轮的电动轿车
CN202022091U (zh) 偏心式密封轮边驱动电动轮
CN202353377U (zh) 电动车自动变速轮毂电机
CN103219826B (zh) 直流变速电机自动离合装置
CN101997359A (zh) 新型环保节能汽车轮式电动发电机
CN201490832U (zh) 电动汽车的无刷电动机差速器总成
CN103448530B (zh) 一种轮边驱动装置
CN202872560U (zh) Aft变矩轮毂电机
CN206908460U (zh) 减速轮毂电机及轮毂驱动机构
CN102205934A (zh) 钢丝绳电动葫芦起重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30

Address after: 322100 3rd floor, No.17 Xianghe Road, Hengdian Electronic Industrial Park, Dongyang City,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yang Chuang Sheng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21313 Zhejiang city of Jinhua province Yongkang Xiangzhu town Qing Wei Jie Sheng Ping Road, building 217, boma Technology

Patentee before: Ma Jialia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