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23500U - 一种汽车仪表台管梁工装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仪表台管梁工装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23500U
CN210523500U CN201921300700.7U CN201921300700U CN210523500U CN 210523500 U CN210523500 U CN 210523500U CN 201921300700 U CN201921300700 U CN 201921300700U CN 210523500 U CN210523500 U CN 2105235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plate
tubular beam
limiting
oil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0070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春丽
陈胜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jie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jie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jie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Zhangjiajie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192130070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235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235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2350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仪表台管梁工装支架,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所述第二框架安装在第一框架的顶部一端,第三框架安装在第二框架的顶部;所述第一框架的顶部中端和第三框架的一端底部均水平安装有安装板,所述第一框架的顶部远离第二框架的一端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和第二框架两者相对立的一侧均安装有连接板,所述第三框架的端部与安装板之间以及第二框架的端部和连接板之间均连接有两组第一油缸。两端的第二油缸收缩带动受力板不断的向管梁的内部移动,受力板既能对管梁进行校直,又能在校直的过程中对管梁进行扩径,使得管梁能被同时进行多种形式的加工,加工的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仪表台管梁工装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装支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仪表台管梁工装支架,属于仪表台管梁加工器械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仪表台又名仪表盘,广泛应用所有车辆和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其主要是由仪表、方向盘、仪表台壳体、仪表台骨架和仪表台线束等组成。仪表台在使用的过程中内部安装有管梁。
申请号为201620490823.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仪表台管梁用打孔辅助工装,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以及至少两个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包括用于压紧仪表台管梁的压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压紧板两端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压紧板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板围成所述仪表台管梁的插入通道;所述压紧板上设置有供钻头穿过的定位孔;所述第一连接杆与各所述定位块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杆与各所述定位块的所述第二支撑板相连。该专利中的工装只能对管梁进行辅助打孔,加工比较单一。
现有的仪表台管梁工装支架在使用中只能对管梁进行定位,辅助加工器械对管梁进行加工。一种工装只能对应一种加工的需求,且工装本身不能对管梁进行加工。管梁在加工的过程中效率低,管梁得不到全面的加工,需要通过不同的工序才能将管梁进行全方位的加工,加工中的局限性大。工装不能根据管梁加工的实际需求进行自由的调节,适应能力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仪表台管梁工装支架,可以解决现有的仪表台管梁工装支架在使用中只能对管梁进行定位,辅助加工器械对管梁进行加工。一种工装只能对应一种加工的需求,且工装本身不能对管梁进行加工。管梁在加工的过程中效率低,管梁得不到全面的加工,需要通过不同的工序才能将管梁进行全方位的加工,加工中的局限性大。工装不能根据管梁加工的实际需求进行自由的调节,适应能力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仪表台管梁工装支架,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所述第二框架安装在第一框架的顶部一端,第三框架安装在第二框架的顶部;
所述第一框架的顶部中端和第三框架的一端底部均水平安装有安装板,所述第一框架的顶部远离第二框架的一端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和第二框架两者相对立的一侧均安装有连接板,所述第三框架的端部与安装板之间以及第二框架的端部和连接板之间均连接有两组第一油缸;
两个所述连接板和两个所述安装板相对立的一侧均连接有若干个限位半环,所述安装板和连接板的内部中端均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滑动槽,滑动槽的内部两侧均沿长度方向连接有滑轨,滑动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若干个内板,所述内板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若干个滚轮,滚轮与滑轨滑动卡接,一侧的所述滚轮的顶部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限位半环的底部连接有第四油缸,第四油缸的底部连接内板,内板的数量与第四油缸的相同,内板朝向滑动槽底端的一侧均匀连接有若干个电动伸缩柱,电动伸缩柱的端部连接有防滑垫;
所述限位半环的内部中端沿长度方向贯穿设置有移动槽,且限位半环的内侧在移动槽的两侧均设置有装载孔,装载孔的内部安装有电热板,所述移动槽的内部在第四油缸的两侧均安装有螺栓杆,螺栓杆的一端贯穿移动槽在限位半环的内侧连接有限位板,且所述螺栓杆的外部在限位半环的外侧连接有紧固螺母。
优选的,所述第一框架的两端均安装有承载架,承载架呈“L”形设置,承载架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滑轮,且承载架的底部一侧与第一框架之间水平连接有第二油缸。
优选的,两个所述限位板相对立的一侧均连接有压板,压板远离限位半环的一端与限位板弹性连接,且压板与限位板之间连接有若干个减震弹簧。
优选的,所述承载架竖直端的内部中端水平焊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上部中端竖直连接有第三油缸,第三油缸的顶部水平连接有横板。
优选的,所述承载架的顶部下方竖直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滑动贯穿横板。
优选的,所述横板靠近第一框架的一端水平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端部板,端部板靠近第一框架的一端连接有圆形的受力板,端部板和受力板之间水平连接有三组连接杆,三组连接杆呈三角形排列。
优选的,所述受力板的外部均匀连接有若干个弧形的抵接板,抵接板的底部与受力板之间连接有第五油缸。
优选的,所述限位半环的底部中端连接有安装头,安装头与第四油缸的端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滚轮的内部中端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弧形凹槽,滑轨的端部呈圆弧形设置,滑轨卡接在凹槽的内部。
优选的,该管梁工装支架使用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一:将待加工的管梁放置在第一框架的上部,管梁的下方与底部的限位半环接触;两侧的若干个限位半环和上部的若干个限位半环在第四油缸的带动下与管梁的外部紧密接触;根据管梁的直径,拧动紧固螺母,推动螺栓杆在移动槽的内部移动,调节两个限位板之间的距离,两个限位板从两侧对管梁进行限位固定;限位板与管梁的外部接触时,压板受到挤压,进而内部的若干个减震弹簧受到压缩,压板可以对管梁的外部进行挤压;
步骤二:管梁固定后,启动限位半环侧面的电热板对管梁进行加热;启动第三油缸带动横板在承载架的内部上下移动,进而带动侧面的受力板在管梁端部上下移动,直至受力板与管梁呈同心设置;第二油缸收缩带动受力板向管梁的内部移动,受力板进入到管梁的内部后;启动第五油缸伸长,抵接板与管梁的内壁抵接;
步骤三:若管梁需要校直,两端的第二油缸收缩带动受力板不断的向管梁的内部移动;移动的过程中,第一电机带动受力板转动,若干个抵接板与管梁的内部均匀的接触;校直过程中,启动第四油缸,中部的若干个限位半环脱离管梁的外部,两端的限位半环对管梁的位置进行限定;
步骤四:若管梁在校直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扩径,在校直前,启动第五油缸带动抵接板对管梁的内部进行挤压,直至若干个抵接板外部边缘围成的一圈直径达到管梁所要的直径;两端的第二油缸收缩带动受力板不断的向管梁的内部移动;
步骤五:若管梁在加热后需要进行弯曲,选择需要弯曲的位置,启动电动伸缩柱收缩,防护垫脱离滑动槽,启动第二电机带动一侧的滚轮转动,滚轮在滑轨的外部移动;进而带动内板在滑动槽的内部移动,限位半环移动到弯曲位置的内侧;内板的位置调节后,电动伸缩柱伸长,防滑垫与滑动槽的内部抵接,限制内板的位置;弯曲时,若干个限位半环移动到弯曲位置的内侧,外侧一端的若干个限位半环的在第四油缸的带动下对管梁进行挤压,管梁另外两侧的限位半环与管梁脱离,管梁受压弯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在框架四周均安装若干个限位半环,使得工作中将待加工的管梁放置在第一框架的上部,管梁的外部能被四周的限位半环进行固定限位,使得加工中更加稳定。能根据管梁的直径,拧动紧固螺母,推动螺栓杆在移动槽的内部移动,调节两个限位板之间的距离,两个限位板能从两侧对管梁进行限位固定。限位板与管梁的外部接触时,压板受到挤压,进而内部的若干个减震弹簧受到压缩,压板与限位板连接的弹性端能转动,使得压板可以对管梁的外部进行挤压,增加限位板与管梁之间的卡接力,管梁在固定中更加稳定,且压板能在工作中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压板的位置可调以及限位半环的位置可以自由的变化,能在工作中适应不同直径的管梁。
2、通过在框架的两端安装可移动的受力板,使得管梁固定后,第三油缸能带动横板在承载架的内部上下移动,进而带动侧面的受力板在管梁端部上下移动,直至受力板与管梁呈同心设置,适应不同尺寸的管梁。横板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横板在导向杆的外部上下移动,导向杆对横板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制,使得横板在移动中不易发生晃动,稳定性能好。
第二油缸收缩带动受力板向管梁的内部移动,受力板进入到管梁的内部后,启动第五油缸伸长,使得抵接板与管梁的内壁紧密的抵接。管梁需要校直时,两端的第二油缸收缩带动受力板不断的向管梁的内部移动。移动的过程中,第一电机带动受力板转动,若干个抵接板能与管梁的内部均匀的接触,管梁校直的效率更高,更加均匀,能被充分的进行校直,且受力板移动方便。抵接板的位置可调,能对不同直径的管梁进行校直,且管梁校直的效率高,不易损坏。
3、且工作中可对管梁进行扩径,在校直前,第五油缸带动抵接板对管梁的内部进行挤压,直至若干个抵接板外部边缘围成的一圈直径达到管梁所要的直径。两端的第二油缸收缩带动受力板不断的向管梁的内部移动,受力板既能对管梁进行校直,又能在校直的过程中对管梁进行扩径,使得管梁能被同时进行多种形式的加工,加工的效率更高。
4、通过在限位半环的端部连接可以移动的内板,使得工作中如果管梁需要进行弯曲,适应不同的工作需求。第二电机带动一侧的滚轮转动,滚轮在滑轨的外部移动。进而带动内板在滑动槽的内部移动,限位半环的位置可以自由的进行移动调节,适应不同的弯曲位置的需求。若干个限位半环移动到弯曲位置的内侧,外侧一端的若干个限位半环的在第四油缸的带动下对管梁进行挤压,管梁可以正常的弯曲。弯曲的幅度可以根据第四油缸的伸缩长度进行调节,弯曲处的内侧受到限位半环的限制,内部的弧度圆滑,不易发生褶皱。且管梁在加热后可以进行校直、扩径和弯曲,能在一个工装支架上进行多项加工。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等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框架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承载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半环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半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抵接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A处细节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框架;2、连接板;3、安装架;4、管梁;5、安装板;6、压板;7、第一油缸;8、第三框架;9、承载架;10、减震弹簧;11、第二框架;12、第二油缸;13、第一电机;14、连接杆;15、限位半环;16、导向杆;17、横板;18、第三油缸;19、固定板;20、限位板;21、安装头;22、滑轨;23、电动伸缩柱;24、滚轮;25、第四油缸;26、第二电机;27、内板;28、电热板;29、移动槽;30、装载孔;31、端部板;32、抵接板;33、受力板;34、第五油缸;35、紧固螺母;36、螺栓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所示,一种汽车仪表台管梁工装支架,包括第一框架1、第二框架11和第三框架8,第二框架11安装在第一框架1的顶部一端,第三框架8安装在第二框架11的顶部;
第一框架1的顶部中端和第三框架8的一端底部均水平安装有安装板5,第一框架1的顶部远离第二框架11的一端连接有安装架3,安装架3和第二框架11两者相对立的一侧均安装有连接板2,第三框架8的端部与安装板5之间以及第二框架11的端部和连接板2之间均连接有两组第一油缸7;
两个连接板2和两个安装板5相对立的一侧均连接有若干个限位半环15,安装板5和连接板2的内部中端均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滑动槽,滑动槽的内部两侧均沿长度方向连接有滑轨22,滑动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若干个内板27,内板27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若干个滚轮24,滚轮24与滑轨22滑动卡接,一侧的滚轮24的顶部连接有第二电机26,限位半环15的底部连接有第四油缸25,第四油缸25的底部连接内板27,内板27的数量与第四油缸25的相同,内板27朝向滑动槽底端的一侧均匀连接有若干个电动伸缩柱23,电动伸缩柱23的端部连接有防滑垫;
限位半环15的内部中端沿长度方向贯穿设置有移动槽29,且限位半环15的内侧在移动槽29的两侧均设置有装载孔30,装载孔30的内部安装有电热板28,移动槽29的内部在第四油缸25的两侧均安装有螺栓杆36,螺栓杆36的一端贯穿移动槽29在限位半环15的内侧连接有限位板20,且螺栓杆36的外部在限位半环15的外侧连接有紧固螺母35。
第一框架1的两端均安装有承载架9,承载架9呈“L”形设置,承载架9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滑轮,且承载架9的底部一侧与第一框架1之间水平连接有第二油缸12,承载架9方便安装连接杆14和受力板33,第二油缸12能带动承载架9进行移动。
两个限位板20相对立的一侧均连接有压板6,压板6远离限位半环15的一端与限位板20弹性连接,且压板6与限位板20之间连接有若干个减震弹簧10,压板6受到挤压,进而内部的若干个减震弹簧10受到压缩,压板6与限位板20连接的弹性端能转动,使得压板6可以对管梁4的外部进行挤压,增加限位板20与管梁4之间的卡接力,管梁4在固定中更加稳定。
承载架9竖直端的内部中端水平焊接有固定板19,固定板19的上部中端竖直连接有第三油缸18,第三油缸18的顶部水平连接有横板17,第三油缸18能带动固定板19上下移动,进而调节受力板33的高度,适应不同尺寸的管梁4。
承载架9的顶部下方竖直连接有导向杆16,导向杆16滑动贯穿横板17,横板17在导向杆16的外部上下移动,导向杆16对横板17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制,使得横板17在移动中不易发生晃动,稳定性能好。
横板17靠近第一框架1的一端水平安装有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的输出端连接有端部板31,端部板31靠近第一框架1的一端连接有圆形的受力板33,端部板31和受力板33之间水平连接有三组连接杆14,三组连接杆14呈三角形排列,第一电机13能带动受力板33转动,对管梁4进行均匀的校直和扩径。三角形排列的连接杆14稳定性能好,不易发生晃动。
受力板33的外部均匀连接有若干个弧形的抵接板32,抵接板32的底部与受力板33之间连接有第五油缸34,抵接板32在第五油缸34的带动下自由移动,对管梁4的内壁进行抵接。
限位半环15的底部中端连接有安装头21,安装头21与第四油缸25的端部连接,安装头21方便限位半环15与第四油缸25的安装拆卸。
滚轮24的内部中端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弧形凹槽,滑轨22的端部呈圆弧形设置,滑轨22卡接在凹槽的内部,滚轮24在滑轨22的外部移动阻力小,移动中不易脱落。
该管梁工装支架使用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一:将待加工的管梁4放置在第一框架1的上部,管梁4的下方与底部的限位半环15接触;两侧的若干个限位半环15和上部的若干个限位半环15在第四油缸25的带动下与管梁4的外部紧密接触;根据管梁4的直径,拧动紧固螺母35,推动螺栓杆36在移动槽29的内部移动,调节两个限位板20之间的距离,两个限位板20从两侧对管梁4进行限位固定;限位板20与管梁4的外部接触时,压板6受到挤压,进而内部的若干个减震弹簧10受到压缩,压板6可以对管梁4的外部进行挤压;
步骤二:管梁4固定后,启动限位半环15侧面的电热板28对管梁4进行加热;启动第三油缸18带动横板17在承载架9的内部上下移动,进而带动侧面的受力板33在管梁4端部上下移动,直至受力板33与管梁4呈同心设置;第二油缸12收缩带动受力板33向管梁4的内部移动,受力板33进入到管梁4的内部后;启动第五油缸34伸长,抵接板32与管梁4的内壁抵接;
步骤三:若管梁4需要校直,两端的第二油缸12收缩带动受力板33不断的向管梁4的内部移动;移动的过程中,第一电机13带动受力板33转动,若干个抵接板32与管梁4的内部均匀的接触;校直过程中,启动第四油缸25,中部的若干个限位半环15脱离管梁4的外部,两端的限位半环15对管梁4的位置进行限定;
步骤四:若管梁4在校直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扩径,在校直前,启动第五油缸34带动抵接板32对管梁4的内部进行挤压,直至若干个抵接板32外部边缘围成的一圈直径达到管梁4所要的直径;两端的第二油缸12收缩带动受力板33不断的向管梁4的内部移动;
步骤五:若管梁4在加热后需要进行弯曲,选择需要弯曲的位置,启动电动伸缩柱23收缩,防护垫脱离滑动槽,启动第二电机26带动一侧的滚轮24转动,滚轮24在滑轨22的外部移动;进而带动内板27在滑动槽的内部移动,限位半环15移动到弯曲位置的内侧;内板27的位置调节后,电动伸缩柱23伸长,防滑垫与滑动槽的内部抵接,限制内板27的位置;弯曲时,若干个限位半环15移动到弯曲位置的内侧,外侧一端的若干个限位半环15的在第四油缸25的带动下对管梁4进行挤压,管梁4另外两侧的限位半环15与管梁4脱离,管梁4受压弯曲。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待加工的管梁4放置在第一框架1的上部,管梁4的下方与底部的限位半环15接触。两侧的若干个限位半环15和上部的若干个限位半环15在第四油缸25的带动下与管梁4的外部紧密接触。根据管梁4的直径,拧动紧固螺母35,推动螺栓杆36在移动槽29的内部移动,调节两个限位板20之间的距离,两个限位板20能从两侧对管梁4进行限位固定。限位板20与管梁的外部接触时,压板6受到挤压,进而内部的若干个减震弹簧10受到压缩,压板6与限位板20连接的弹性端能转动,使得压板6可以对管梁4的外部进行挤压,增加限位板20与管梁4之间的卡接力,管梁4在固定中更加稳定,且压板6能在工作中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压板6的位置可调以及限位半环15的位置可以自由的变化,能在工作中适应不同直径的管梁4。
管梁4固定后,启动限位半环15侧面的电热板28对管梁4进行加热。启动第三油缸18带动横板17在承载架9的内部上下移动,进而带动侧面的受力板33在管梁4端部上下移动,直至受力板33与管梁4呈同心设置。横板17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横板17在导向杆16的外部上下移动,导向杆16对横板17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制,使得横板17在移动中不易发生晃动,稳定性能好。
第二油缸12收缩带动受力板33向管梁4的内部移动,受力板33进入到管梁4的内部后,启动第五油缸34伸长,使得抵接板32与管梁4的内壁紧密的抵接。如果管梁4需要校直,两端的第二油缸12收缩带动受力板33不断的向管梁4的内部移动。移动的过程中,第一电机13带动受力板33转动,若干个抵接板32能与管梁4的内部均匀的接触,管梁4校直的效率更高,更加均匀。校直过程中,启动第四油缸25,使得中部的若干个限位半环15脱离管梁4的外部,两端的限位半环15对管梁4的位置进行限定,使得管梁4的外部不受限制,能被充分的进行校直,且受力板33移动方便。抵接板32的位置可调,能对不同直径的管梁4进行校直,且管梁4校直的效率高,不易损坏。
如果管梁4在校直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扩径,在校直前,启动第五油缸34带动抵接板32对管梁4的内部进行挤压,直至若干个抵接板32外部边缘围成的一圈直径达到管梁4所要的直径。两端的第二油缸12收缩带动受力板33不断的向管梁4的内部移动,受力板33既能对管梁4进行校直,又能在校直的过程中对管梁4进行扩径,使得管梁4能被同时进行多种形式的加工,加工的效率更高。
如果管梁4在加热后需要进行弯曲,适应不同的工作需求。选择需要弯曲的位置,启动电动伸缩柱23收缩,防护垫脱离滑动槽,启动第二电机26带动一侧的滚轮24转动,滚轮24在滑轨22的外部移动。进而带动内板27在滑动槽的内部移动,限位半环15的位置可以自由的进行移动调节,适应不同的弯曲位置的需求。内板27的位置调节后,电动伸缩柱23伸长,使得防滑垫与滑动槽的内部抵接,限制内板27的位置,使其工作位置稳定,限位半环15在工作不易移动。弯曲时,若干个限位半环15移动到弯曲位置的内侧,外侧一端的若干个限位半环15的在第四油缸25的带动下对管梁4进行挤压,管梁4另外两侧的限位半环15与管梁4脱离,保证管梁4可以正常的弯曲。弯曲的幅度可以根据第四油缸25的伸缩长度进行调节,弯曲处的内侧受到限位半环15的限制,内部的弧度圆滑,不易发生褶皱。且管梁4在加热后可以进行校直、扩径和弯曲,能在一个工装支架上进行多项加工。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汽车仪表台管梁工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架(1)、第二框架(11)和第三框架(8),所述第二框架(11)安装在第一框架(1)的顶部一端,第三框架(8)安装在第二框架(11)的顶部;
所述第一框架(1)的顶部中端和第三框架(8)的一端底部均水平安装有安装板(5),所述第一框架(1)的顶部远离第二框架(11)的一端连接有安装架(3),安装架(3)和第二框架(11)两者相对立的一侧均安装有连接板(2),所述第三框架(8)的端部与安装板(5)之间以及第二框架(11)的端部和连接板(2)之间均连接有两组第一油缸(7);
两个所述连接板(2)和两个所述安装板(5)相对立的一侧均连接有若干个限位半环(15),所述安装板(5)和连接板(2)的内部中端均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滑动槽,滑动槽的内部两侧均沿长度方向连接有滑轨(22),滑动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若干个内板(27),所述内板(27)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若干个滚轮(24),滚轮(24)与滑轨(22)滑动卡接,一侧的所述滚轮(24)的顶部连接有第二电机(26),所述限位半环(15)的底部连接有第四油缸(25),第四油缸(25)的底部连接内板(27),内板(27)的数量与第四油缸(25)的相同,内板(27)朝向滑动槽底端的一侧均匀连接有若干个电动伸缩柱(23),电动伸缩柱(23)的端部连接有防滑垫;
所述限位半环(15)的内部中端沿长度方向贯穿设置有移动槽(29),且限位半环(15)的内侧在移动槽(29)的两侧均设置有装载孔(30),装载孔(30)的内部安装有电热板(28),所述移动槽(29)的内部在第四油缸(25)的两侧均安装有螺栓杆(36),螺栓杆(36)的一端贯穿移动槽(29)在限位半环(15)的内侧连接有限位板(20),且所述螺栓杆(36)的外部在限位半环(15)的外侧连接有紧固螺母(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仪表台管梁工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1)的两端均安装有承载架(9),承载架(9)呈“L”形设置,承载架(9)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滑轮,且承载架(9)的底部一侧与第一框架(1)之间水平连接有第二油缸(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仪表台管梁工装支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位板(20)相对立的一侧均连接有压板(6),压板(6)远离限位半环(15)的一端与限位板(20)弹性连接,且压板(6)与限位板(20)之间连接有若干个减震弹簧(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仪表台管梁工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9)竖直端的内部中端水平焊接有固定板(19),固定板(19)的上部中端竖直连接有第三油缸(18),第三油缸(18)的顶部水平连接有横板(1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仪表台管梁工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9)的顶部下方竖直连接有导向杆(16),导向杆(16)滑动贯穿横板(17)。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仪表台管梁工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17)靠近第一框架(1)的一端水平安装有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的输出端连接有端部板(31),端部板(31)靠近第一框架(1)的一端连接有圆形的受力板(33),端部板(31)和受力板(33)之间水平连接有三组连接杆(14),三组连接杆(14)呈三角形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仪表台管梁工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板(33)的外部均匀连接有若干个弧形的抵接板(32),抵接板(32)的底部与受力板(33)之间连接有第五油缸(3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仪表台管梁工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半环(15)的底部中端连接有安装头(21),安装头(21)与第四油缸(25)的端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仪表台管梁工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24)的内部中端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弧形凹槽,滑轨(22)的端部呈圆弧形设置,滑轨(22)卡接在凹槽的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仪表台管梁工装支架,其特征在于,该管梁工装支架使用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一:将待加工的管梁(4)放置在第一框架(1)的上部,管梁(4)的下方与底部的限位半环(15)接触;两侧的若干个限位半环(15)和上部的若干个限位半环(15)在第四油缸(25)的带动下与管梁(4)的外部紧密接触;根据管梁(4)的直径,拧动紧固螺母(35),推动螺栓杆(36)在移动槽(29)的内部移动,调节两个限位板(20)之间的距离,两个限位板(20)从两侧对管梁(4)进行限位固定;限位板(20)与管梁(4)的外部接触时,压板(6)受到挤压,进而内部的若干个减震弹簧(10)受到压缩,压板(6)可以对管梁(4)的外部进行挤压;
步骤二:管梁(4)固定后,启动限位半环(15)侧面的电热板(28)对管梁(4)进行加热;启动第三油缸(18)带动横板(17)在承载架(9)的内部上下移动,进而带动侧面的受力板(33)在管梁(4)端部上下移动,直至受力板(33)与管梁(4)呈同心设置;第二油缸(12)收缩带动受力板(33)向管梁(4)的内部移动,受力板(33)进入到管梁(4)的内部后;启动第五油缸(34)伸长,抵接板(32)与管梁(4)的内壁抵接;
步骤三:若管梁(4)需要校直,两端的第二油缸(12)收缩带动受力板(33)不断的向管梁(4)的内部移动;移动的过程中,第一电机(13)带动受力板(33)转动,若干个抵接板(32)与管梁(4)的内部均匀的接触;校直过程中,启动第四油缸(25),中部的若干个限位半环(15)脱离管梁(4)的外部,两端的限位半环(15)对管梁(4)的位置进行限定;
步骤四:若管梁(4)在校直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扩径,在校直前,启动第五油缸(34)带动抵接板(32)对管梁(4)的内部进行挤压,直至若干个抵接板(32)外部边缘围成的一圈直径达到管梁(4)所要的直径;两端的第二油缸(12)收缩带动受力板(33)不断的向管梁(4)的内部移动;
步骤五:若管梁(4)在加热后需要进行弯曲,选择需要弯曲的位置,启动电动伸缩柱(23)收缩,防护垫脱离滑动槽,启动第二电机(26)带动一侧的滚轮(24)转动,滚轮(24)在滑轨(22)的外部移动;进而带动内板(27)在滑动槽的内部移动,限位半环(15)移动到弯曲位置的内侧;内板(27)的位置调节后,电动伸缩柱(23)伸长,防滑垫与滑动槽的内部抵接,限制内板(27)的位置;弯曲时,若干个限位半环(15)移动到弯曲位置的内侧,外侧一端的若干个限位半环(15)的在第四油缸(25)的带动下对管梁(4)进行挤压,管梁(4)另外两侧的限位半环(15)与管梁(4)脱离,管梁(4)受压弯曲。
CN201921300700.7U 2019-08-12 2019-08-12 一种汽车仪表台管梁工装支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235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00700.7U CN210523500U (zh) 2019-08-12 2019-08-12 一种汽车仪表台管梁工装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00700.7U CN210523500U (zh) 2019-08-12 2019-08-12 一种汽车仪表台管梁工装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23500U true CN210523500U (zh) 2020-05-15

Family

ID=70601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0070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23500U (zh) 2019-08-12 2019-08-12 一种汽车仪表台管梁工装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235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87665U (zh) 一种汽车非标件加工用钻孔装置
CN108057749A (zh) 一种能够加工多种管径的弯管机的限位装置
CN210523500U (zh) 一种汽车仪表台管梁工装支架
CN106041398B (zh) 一种城轨车地板及中顶板组焊柔性工装系统
CN110465571A (zh) 一种汽车仪表台管梁工装支架
CN210255258U (zh) 一种用于钣金加工的自动装夹装置
CN208214915U (zh) 一种夹具底座
CN219426476U (zh) 一种五金冲压件校形机构
CN220196585U (zh) 一种铜螺母热熔治具
CN219342680U (zh) 一种皮革压纹机
CN216175600U (zh) 一种弯管机的辅推油缸可调节支撑装置
CN217571617U (zh) 一种自适应工件长度的可调夹具
CN211029117U (zh) 一种自动夹紧的夹具
CN219767278U (zh) 一种焊接成型定位工装
CN214322007U (zh) 一种夹持性好的型材切割机
CN211465387U (zh) 一种适用于液氮冷配安装的镶件工装装置
CN220532837U (zh) 一种弧形钢筋顶压弯曲成型装置
CN210281261U (zh) 一种丝杠可调节滚轮架
CN216540356U (zh) 一种小口径金属波纹软管波形参数调节设备
CN219131584U (zh) 一种角钢塔制孔工装
CN217226668U (zh) 一种热缩套管牵拉装置
CN220072993U (zh) 一种冲压模具连续冲压装置
CN220805942U (zh) 一种邦迪管的高精度焊接装置
CN213997401U (zh) 一种自动化加工作业平台的冲孔装置
CN215392109U (zh) 一种减震器套管自动成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5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