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18877U -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18877U
CN210518877U CN201921138863.XU CN201921138863U CN210518877U CN 210518877 U CN210518877 U CN 210518877U CN 201921138863 U CN201921138863 U CN 201921138863U CN 210518877 U CN210518877 U CN 210518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heating
plate
graphene
far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3886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Light Energy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Light Energy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Light Energy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nsu Light Energy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3886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188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18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188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包括:多个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各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通过连接件连接以构成可折叠结构。各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均包括:底板、绝缘板、石墨烯电热膜和保护层。通过本申请提供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由于各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通过连接件连接构成的可折叠结构,在用户携带时将电炕板进行折叠,从而便于携带。同时,由于本申请采用更加环保的石墨烯电热膜以远红线发热的方式进行供暖,由于石墨烯电热膜的电热能转化效率较高,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煤炭供热的方式而言,其更加节能和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暖石墨烯远红外发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
背景技术
随着自然环境的污染程度的加重和资源的枯竭,在各个领域中,节能和环保问题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发展新能源成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枯竭问题的重要途径。
在供暖行业,目前常采用的方法是采用烧煤烧柴供热,如此会导致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何发展一种环保且便于客户移动搬运和有利身体健康理疗的,保温防滑远红外发热供暖设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环保并且便于用户携带,此外,通过远红外发热理疗提升了用户的身体健康舒适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包括:
多个子板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板电炕板,各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子板电炕板通过连接件连接以构成可折叠结构;
各所述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均包括:底板、绝缘板、石墨烯发热膜和保护层;
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绝缘板的下表面贴合,所述绝缘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石墨烯发热膜的下表面贴合,所述石墨烯发热膜的上表面与所述保护层的下表面贴合。
可选的,各所述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保护层的上表面并与所述保护层的尺寸相匹配的防滑层。
可选的,所述防滑层具体为刺绣图案纯棉布,所述通过植物胶粘剂固定于所述保护层的上表面。
可选的,各所述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石墨烯发热膜与所述绝缘板之间的第一隔热层和设置于所述石墨烯发热膜与所述保护层之间的第二隔热层。
可选的,所述底板包括:基板和与所述基板呈一体的边框;
所述边框的内侧壁均与所述石墨烯发热膜、所述绝缘板、所述保护层、防滑层、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的边沿处贴合,用于约束所述基板、所述石墨烯发热膜、所述绝缘板、所述保护层、所述防滑层、所述第一隔热层和所述第二隔热层构成一体。
可选的,所述边框与各所述子石墨烯发热电炕板的电缆线的相对位置设有开口,各所述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的电缆线延伸出所述开口并通过连接线串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线具体为耐高温阻燃铜芯软线。
可选的,还包括:设置于多个所述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中至少一个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板电炕板中的温度传感器,以及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数据调控各所述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的发热温度的温度调控器。
可选的,所述底板具体为镀铝锌镁板。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具体为合页,所述合页的第一页板通过螺丝固定于第一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的保护层,所述合页的第二页板通过螺丝固定于第二子电炕板的保护层。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包括:多个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各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通过连接件连接以构成可折叠结构。各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均包括:底板、绝缘板、石墨烯电热膜和保护层。底板的上表面与绝缘板的下表面贴合,绝缘板的上表面与石墨烯电热膜的下表面贴合,石墨烯电热膜的上表面与保护层的下表面贴合。通过本申请提供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由于各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通过连接件连接构成的可折叠结构,在用户携带时将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进行折叠,从而便于携带。同时,由于本申请采用更加环保的石墨烯电热膜以远红外线发热的方式进行供暖,由于石墨烯电热膜的电热能转化效率较高,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煤炭供热的方式而言,其更加节能和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三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三种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20:合页;30:温度调控器;100:边框;101:开口;102: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在环保的同时也便于用户携带。
实施例一
在若干实施例中,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同时具有以下技术特征,下面结合图1对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进行说明,请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以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10的数量为两个进行说明,但是并不代表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10的数量只能为两个;以连接件20为合页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代表连接件20只能为合页,如连接件20还可以为铰链(铰链分别连接第一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和第二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以使第一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和第二子板电炕板折叠)以及旋转轴和两个连接臂的结构,两个连接臂的一端与旋转轴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各自对应的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10连接,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包括:多个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10,各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10通过连接件20连接以构成可折叠结构。
各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10均包括:底板、绝缘板、石墨烯电热膜和保护层。
其中,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10的分解结构底板、绝缘板、石墨烯电热膜和保护层图示未画出,具体可参见文字描述。
底板的上表面与绝缘板的下表面贴合,绝缘板的上表面与石墨烯电热膜的下表面贴合,石墨烯电热膜的上表面与保护层的下表面贴合。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底板可以为镀铝锌镁板以达到防潮的目的,也可以为镀锡钢板以达到屏蔽电磁波防热目的,底板的厚度可以为0.7毫米,作为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底板具体为镀铝锌镁板。
底板的结构可以为基板或者基板加边框的组合,作为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底板包括:基板和与基板呈一体的边框,边框可以为U型边框。
边框的内侧壁均与石墨烯电热膜和保护层、绝缘板以及防滑层的边沿处贴合,以约束基板、石墨烯电热膜、保护层、以及绝缘板构成一体。
绝缘板可以为环氧绝缘板以及由阻燃聚氨酯发泡材料制成的聚酯氨保温板等,作为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绝缘板为由阻燃聚氨酯发泡材料制成的聚酯氨保温板,在达到阻燃的目的的同时,又能达到保温和绝缘的目的。
连接件20具体为合页,合页的第一页板通过螺丝固定于第一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的保护层,合页的第二页板通过螺丝固定于第二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的保护层,合页可以采用防锈镀铜合页。
石墨烯电热膜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石墨烯电热膜,其主要以石墨为原材料制作的导电复合膜,利用石墨烯电热膜两端电极通电的情况下,石墨烯电热膜中的碳分子在电阻中产生声子、离子和电子,由产生的碳分子团之间相互摩擦、碰撞而产生热能。
石墨烯在施加较低的电压下即产生较高的热量,采用石墨烯供热不仅可以做到无噪音、且石墨烯发热材料能释放出来远红外线,调节人的生理平衡促进新陈代谢。
各个子电炕板10的电缆线可以相互串接,然后再通过连接线102(可以为铜芯线)与串接的电缆线连接后接入总电源,或者也可以在各个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10的电缆线可以相互串接后,与任意一个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10的内部电缆线连接并接入总电源。从而简化了整个连接电路。
各个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10的尺寸可以为长度90公分宽度为85公分,可选为由两个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10组成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到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
石墨烯电热膜两端电极连接电源通电后,由产生的碳分子团相互摩擦、碰撞而产生热能,关于石墨烯电热膜的具体结构和详细的运作原理可以参见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保护层可以为木板、复合板、铝合金板、镀锌板、PVC板等,以对石墨烯电热膜进行防潮、防压、防高温保护。
底板、绝缘板、石墨烯电热膜和保护层之间可以通过胶粘剂进行粘贴,也可以通过边框进行约束,从而形成一体的固定结构。
作为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连接件20具体为合页,合页的第一页板通过螺丝固定于第一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的保护层,合页的第二页板通过螺丝固定于第二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的保护层。至于连接第一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板电炕板和第二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的合页的数量可以根据子电炕板的尺寸确定,可以在第一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板电炕板和第二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的连接处均匀等间隔设置多个合页(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可选为两个)。此外,合页的固定方式也可以为螺钉固定方式。
另一方面,合页的第一页板通过螺丝固定于第一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的底板,合页的第二页板通过螺丝固定于第二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的底板。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的组装工艺可以为以下步骤:首先采用钢卷量取组成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10的底板、绝缘板、石墨烯电热膜和保护层的尺寸,然后将各种材料放置平整。将各个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10的电缆线延伸引出,然后采用连接件20将各个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10进行连接,最后将各个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10延伸出的电缆线采用防触电接线端子快速插头连接线连接成装,并接入电源。
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包括:多个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各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通过连接件连接以构成可折叠结构。各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均包括:底板、绝缘板、石墨烯电热膜和保护层。底板的上表面与绝缘板的下表面贴合,绝缘板的上表面与石墨烯电热膜的下表面贴合,石墨烯电热膜的上表面与保护层的下表面贴合。通过本申请提供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由于各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通过连接件连接构成的可折叠结构,在用户携带时将电炕板进行折叠,从而便于携带。同时,由于本申请采用更加环保的石墨烯电热膜以远红外线发热的方式进行供暖,由于石墨烯电热膜的电热能转化效率较高,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煤炭供热的方式而言,其更加节能和环保。
实施例二
为了避免覆盖于电炕板上的物品滑落,导致用户的体验感较差,本申请提供了第二种实施例,在若干实施例中,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同时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本申请第二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在具有实施例一所具有的技术特征外,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10还包括:设置于保护层的上表面并与保护层的尺寸相匹配的防滑层(图示未标出)。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防滑层具体可以为防滑布、刺绣棉布等,为了为用户带去更好的体验,作为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防滑层具体为刺绣图案纯棉布,通过植物胶粘剂固定于保护层的上表面。
此外,当连接件20为合页时,合页的第一页板通过螺丝穿过第一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的防滑层固定于保护层,合页的第二页板通过螺丝穿过第二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的防滑层固定于保护层。
本申请第二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包括:多个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各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通过连接件连接以构成可折叠结构。各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均包括:底板、绝缘板、石墨烯电热膜和保护层。底板的上表面与绝缘板的下表面贴合,绝缘板的上表面与石墨烯电热膜的下表面贴合,石墨烯电热膜的上表面与保护层的下表面贴合。通过本申请提供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由于各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通过连接件连接构成的可折叠结构,在用户携带时将电炕板进行折叠,从而便于携带。同时,由于本申请采用更加环保的石墨烯电热膜以电加热的方式进行供暖,由于石墨烯电热膜的电热能转化效率较高,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煤炭供热的方式而言,其更加节能和环保。此外,通过在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的保护层上增设防滑层,避免覆盖于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上的物品滑落,提升了用户的舒适感和保温蓄热效果。
实施例三
为了避免石墨烯电热膜所产生的热量过度散发而导致能源消耗,本申请提供了第三种实施例,在具有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所具有的技术特征外,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10均还包括:设置于石墨烯电热膜与绝缘板之间的第一隔热层和设置于石墨烯电热膜与保护层之间的第二隔热层。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可以为相同结构,也可以为不同的结构。如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可以均为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真空板、气凝胶毡等。或者第一隔热层为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真空板、气凝胶毡中的任意一者,第二隔热层可以为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真空板、气凝胶毡中与第一隔热层不同的材料。
第一隔热层、第二隔热层可以通过胶粘剂与石墨烯电热膜、绝缘板、保护层粘结。也可以通过边框将底板、石墨烯电热膜、绝缘板、保护层、防滑层、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固定为一体。
其中,为了提高整个电炕板的稳固性以及耐破损性,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请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第三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炕板的结构示意图,作为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底板包括基板和与基板呈一体的边框100,边框100的内侧壁均与石墨烯电热膜、基板、绝缘板、保护层、防滑层、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的边沿处贴合,用于约束石墨烯电热膜、基板、绝缘板、保护层、防滑层、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构成一体。
边框100与各子电炕板10的电缆线的相对位置设有开口101,各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10的电缆线延伸出开口101并通过连接线102串接然后接入电源。
开口101可以为圆孔也可以为方形孔。
作为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连接线102可以为防触电接线端子快速插头连接线,连接线102更具体的为耐高温阻燃铜芯软线,具体为2.5多股铜芯软线,连接线102可以采用防触电子弹头接线端子,子弹头接线端子通过端子连接器快速对接,从而实现各个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板电炕板10的电连接,此外,连接线102也可以采用绝缘电线,提高安全性。
为了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的温度进行调控,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选实施例,请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第三种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的结构示意图,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设置于多个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10中的至少一个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10中的温度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连接(图示未画出),用于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数据调控各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10的发热温度的温度调控器30。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可以连接于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中的电缆线以对温度传感器供电,各个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10的电缆线相串接然后与温度调控器30连接并接入电源。由于各个子电炕板10的电缆线相串接,因此,流入各个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10的电流应是等同的,各个子电炕板10产生的热量也相近。因此,只需在任意一个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10中设置温度传感器采集发热温度即可。
当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子电炕板10的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可以通过温度调控器30将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10的温度调节至合适的范围。温度调控器30的型号可以为HB007。
需要说明的是,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中石墨烯电热膜的加热结构和温度调控结构已经属于现有技术,对于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中石墨烯电热膜的加热结构和温度调控结构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
本申请第三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包括:多个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各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通过连接件连接以构成可折叠结构。各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均包括:底板、绝缘板、石墨烯电热膜和保护层。底板的上表面与绝缘板的下表面贴合,绝缘板的上表面与石墨烯电热膜的下表面贴合,石墨烯电热膜的上表面与保护层的下表面贴合。通过本申请提供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由于各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通过连接件连接构成的可折叠结构,在用户携带时将电炕板进行折叠,从而便于携带。同时,由于本申请采用更加环保的石墨烯电热膜以电加热的方式进行供暖,由于石墨烯电热膜的电热能转化效率较高,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煤炭供热的方式而言,其更加节能和环保。此外,通过在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的保护层上增设防滑层,避免覆盖于电炕板上的物品滑落,提升了用户的保暖,远红外线发热体验到的舒适感。避免了石墨烯电热膜所产生的热量过度散发而导致能源消耗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个实施例只列举了本申请实施例作出的改进的部分,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的其他未提到的部分,可以参见现有技术,并不代表没有。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炕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实施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各所述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通过连接件连接以构成可折叠结构;
各所述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均包括:底板、绝缘板、石墨烯电热膜和保护层;
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绝缘板的下表面贴合,所述绝缘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石墨烯电热膜的下表面贴合,所述石墨烯电热膜的上表面与所述保护层的下表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保护层的上表面并与所述保护层的尺寸相匹配的防滑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层具体为刺绣图案纯棉布,所述刺绣图案纯棉布通过植物胶粘剂固定于所述保护层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石墨烯电热膜与所述绝缘板之间的第一隔热层和设置于所述石墨烯电热膜与所述保护层之间的第二隔热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基板和与所述基板呈一体的边框;
所述边框的内侧壁均与所述石墨烯电热膜、所述绝缘板、所述保护层、防滑层、所述第一隔热层和所述第二隔热层的边沿处贴合,用于约束所述基板、所述石墨烯电热膜、所述绝缘板、所述保护层、所述防滑层、所述第一隔热层和所述第二隔热层构成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与各所述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的电缆线的相对位置设有开口,各所述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的电缆线延伸出所述开口并通过连接线串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具体为耐火阻燃铜芯软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多个所述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中至少一个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中的温度传感器,以及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数据调控各所述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的发热温度的温度调控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具体为镀铝锌镁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具体为合页,所述合页的第一页板通过螺丝固定于第一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的保护层,所述合页的第二页板通过螺丝固定于第二子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的保护层。
CN201921138863.XU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 Active CN2105188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38863.XU CN210518877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38863.XU CN210518877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18877U true CN210518877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84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38863.XU Active CN210518877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188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34886A (en) Non-woven heating element
EP0930839B1 (en) Clothes- and linen-warming or dehumidification apparatus
US20060278631A1 (en) Laminate fabric heater and method of making
JP2002526901A (ja) 多心導電性柔軟発熱体
KR101813685B1 (ko) 면상발열체의 제조방법
KR101180037B1 (ko) 독립적인 셀에 의하여 온도를 제어하는 난방필름
WO2016003031A1 (ko) 면상발열천 및 그 제조방법
TW201412178A (zh) 電熱(地)毯之發熱裝置及其製造方法與發熱系統
CN210518877U (zh)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
US20230413390A1 (en) Aerogel blanket insulator and its functional composite
KR101970796B1 (ko) 선택적 발열시스템을 갖는 발열매트
CN105433722B (zh) 晾衣架
CN205681644U (zh) 一种绝缘、防潮面状电热膜
CN110300467A (zh)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
CN101203075A (zh) 层压织物发热器及其制备
CN205227477U (zh) 一种发热地砖
KR20220161782A (ko) 저자기장 면상발열체 및 이를 적용한 퀵워밍 온열침대
CN209787488U (zh) 一种石墨烯电热膜
CN201160323Y (zh) 发热装置
TW200824903A (en) Laminate fabric heater and its preparation
KR101263803B1 (ko) 난방장치가 내장된 책상
JP2005044764A (ja) 面状発熱体
KR101174671B1 (ko) 세라믹 종이 발열판을 갖는 전열 보드
KR20090069869A (ko) 애완동물용 발열매트
DK1899655T3 (en) Surface heating system for floor pane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