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18833U - 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 - Google Patents

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18833U
CN210518833U CN201921774221.9U CN201921774221U CN210518833U CN 210518833 U CN210518833 U CN 210518833U CN 201921774221 U CN201921774221 U CN 201921774221U CN 210518833 U CN210518833 U CN 2105188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carrier
pressing
pushing
earphon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7422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友明
郑海顺
戴燕平
谢攀
李剑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orld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orld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orld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orld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7422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188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188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188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用于将耳机器件装配于耳机机体中,耳机机体的弧形内壁处设有一贴合区,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包括第一载具、第二载具、推送装置及压合装置,第一载具用于固定耳机机体,第二载具用于固定耳机器件,在第二载具的配合下,推送装置将耳机器件推送至耳机机体中,使得耳机器件的相对前端抵接于贴合区,压合装置的第一压头可伸入到耳机机体内,且沿与耳机器件的受压面相垂直的方向抵压位于贴合区的耳机器件,使得设于耳机机体与耳机器件之间的压敏胶被激活,从而实现二者的粘合。本实用新型的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装配精度高且效果佳。

Description

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装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将耳机器件装配于耳机机体中的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诸如手机、平板电脑、耳机等电子产品的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要求高质量的同时,还追求具有设计感的外形。因而,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设计的越发小巧轻薄且还具有一定曲度,电子产品也因此向着高密度集成化以及超精细化发展,相应的,对于电子产品的装配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尤其是对蓝牙耳机而言,现在市面上的蓝牙耳机一般采用一体式结构,其 PCB板、电池、充电模块和天线模块等耳机器件都是封装于耳机机体内的,蓝牙耳机的耳机器件间多采用先对位组接再点胶贴合的方式进行装配,点胶与装配都较为困难。并且由于蓝牙耳机本身非常精巧,当其机体又具有一定的曲度时,使得更为精巧的耳机器件于该机体内的装配越加困难,一般的组装设备很难实现精确且高效的贴合。因此,对于具有曲度的蓝牙耳机的器件于机体的装配一般还是采用手工作业的方式,而手工作业效率低、且无法有效保证点胶的精确度及装配的牢固度。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化作业、结构简单、效率高、装配精度高且效果佳的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装配精度高且效果佳的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用于将耳机器件装配于耳机机体中,所述耳机机体的弧形内壁处设有一贴合区,所述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包括第一载具、第二载具、推送装置及压合装置,所述第一载具用于固定所述耳机机体,所述第二载具用于固定所述耳机器件,在所述第二载具的配合下,所述推送装置将所述耳机器件推送至所述耳机机体中,使得所述耳机器件的相对前端抵接于所述贴合区,所述压合装置的第一压头可伸入到所述耳机机体内,且沿与所述耳机器件的受压面相垂直的方向抵压位于所述贴合区的所述耳机器件,使得设于所述耳机机体与所述耳机器件之间的压敏胶被激活,从而实现二者的粘合。
较佳地,所述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还包括一工作平台,所述第一载具、所述第二载具及所述推送装置安设于所述工作平台上,且于所述工作平台上呈直线排布,所述压合装置架设于所述工作平台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载具的上方。
较佳地,所述第一载具包括仿形槽、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及第三定位件,所述耳机机体呈相对水平的安置于所述仿形槽中,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定位件分设于所述仿形槽的前侧与后侧,用于从两端固定所述耳机机体,所述第三定位件设于所述仿形槽的左侧或右侧,用于对所述耳机机体中的排线进行固定。
较佳地,所述第一定位件可相对所述仿形槽上下直线运动,并可自锁于与所述耳机机体的前端部相抵接的位置处,所述第二定位件可相对所述仿形槽转动,而可与所述耳机机体的后端部相扣接,所述第三定位件可相对所述仿形槽转动,而将所述耳机机体中的排线拨送至所述耳机机体的边缘处。
较佳地,所述第二载具包括一卡槽及以所述卡槽为中心呈对称布置的两夹紧件,所述耳机器件可滑动地插接于所述卡槽中,两所述夹紧件可相向移动或背向移动以夹紧或松开位于所述卡槽中的所述耳机器件。
较佳地,所述第二载具还包括操作件与第一驱动件,所述操作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可滑动地或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与两所述夹紧件呈连动的设置,所述操作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间的相对转动或滑动可驱使两所述夹紧件相向移动或背向移动。
较佳地,所述推送装置包括推送件、第二驱动件、限位件及锁定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推送件连接以驱使所述推送件向着所述第一载具的方向直线移动,使得所述推送件将所述耳机器件推送至所述耳机机体中的贴合区的位置处,所述限位件沿所述推送件的移动方向设置,用于所述推送件移动到位的限定,所述锁定件设于所述推送件的旁侧,用于将所述推送件锁定于所述耳机器件被推送到位的位置处。
较佳地,所述第二驱动件通过一直线导轨滑设于所述第二载具的后侧,所述推送件的后端部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推送件的前端部可移动地插接于所述第二载具中,所述第二驱动件的前后两侧各设有一所述限位件,且所述第二驱动件与前侧的所述限位件相抵接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侧端部同时与所述锁定件相卡接。
较佳地,所述压合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压头连接的压合驱动机构,所述压合驱动机构相对所述第一载具呈倾斜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一压头的压接面与所述耳机器件的受压面相平行,所述压合驱动机构可驱使所述第一压头沿与所述受压面相垂直的方向移动,所述压合驱动机构还可驱使所述第一压头于所述耳机机体内沿与所述受压面相平行的方向移动。
较佳地,所述压合装置还包括第二压头,所述第二压头呈L形,且所述第二压头的抵压端的高度小于所述耳机器件上麦克风与所述耳机机体的内壁间的间距,所述第二压头可相对垂直地伸入所述耳机机体中,使得所述抵压端抵压于所述麦克风上,以对经所述第一压头一次保压的所述耳机器件进行二次保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用于将耳机器件装配于具有一定曲度的耳机机体中,其包括第一载具、第二载具、推送装置及压合装置,通过第一载具与第二载具分别固定耳机机体与耳机器件,推送装置在第二载具的配合下,将第二载具中的耳机器件向着插入耳机机体的方向推送,使得耳机器件被推送至插接于耳机机体的贴合区,由于该贴合区位于耳机机体的弧形内壁处,压合装置的第一压头可伸入到耳机机体内,且沿与耳机器件的受压面相垂直的方向抵压位于贴合区的耳机器件,从而使得预设于耳机机体与耳机器件之间的压敏胶被激活,从而实现二者的粘合。本机结构简单,采用通过压力激活预设的压敏胶的方式,实现在有限且不规则形状的空间内的组件间的粘合,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先对位、再点胶的组装方式,装配更容易且加工精度更高,还可效降低因对位组装后再点胶而污染电子元器件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器件未装配于耳机机体中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器件装配于耳机机体中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的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隐藏了上机箱与下机箱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隐藏了上机箱与下机箱的仰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载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载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载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推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推送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合装置的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合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压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压头进行二次压合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蓝牙耳机200的装配,该蓝牙耳机 200包括耳机机体201与装配于耳机机体201内的耳机器件202。于本申请中,耳机器件202包括且不限于耳机天线,麦克风203可组接于耳机天线的相对前端处。耳机机体201整体具有一定曲度,具体包括入耳部2011与柄部2012。其中,入耳部2011上大下小呈喇叭状,柄部2012呈直管状,入耳部2011与柄部 2012的连接处2013具有一定曲度,则耳机机体201的连接处2013形成弧形内壁,耳机器件202装配于耳机机体201中时,耳机器件202的相对前端抵接于该弧形内壁处。为了实现耳机器件202与耳机机体201的稳固连接,二者之间通过胶水进行固定,则耳机机体201的弧形内壁处设有一贴合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用于将耳机器件202对位推送至耳机器件202 的前端位于耳机机体201的贴合区后,再通过抵压耳机器件202,使得预设于耳机机体201的贴合区处或耳机器件202相对前端的底面处的压敏胶300被激活,从而实现耳机机体201与耳机器件202之间的牢固粘合。优选地,压敏胶300 设于耳机机体201的贴合区处,从而便于装配。
请参阅图1至图15,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所公开的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100包括第一载具10、第二载具20、推送装置30及压合装置40,第一载具10 用于固定耳机机体201,第二载具20用于固定耳机器件202,在第二载具20的配合下,推送装置30将耳机器件202推送至耳机机体201中,使得耳机器件202 的相对前端抵接于贴合区,即耳机器件202的相对前端的底面与贴合区的压敏胶300相抵接,压合装置40的第一压头41可伸入到耳机机体201内,且沿与耳机器件202的受压面相垂直的方向抵压位于贴合区的耳机器件202,使得设于耳机机体201与耳机器件202之间的压敏胶300被激活,从而实现二者的粘合。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100还包括与第一载具10、第二载具20、推送装置30及压合装置40电性连接的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控制各装置间的协调动作。需要说明的是,控制系统为现有的控制系统,其结构及控制原理均为本领域所公知,故在此不再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
请参阅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100还包括呈垂直布置的下机箱50与上机箱60,上机箱60上设有操控用的触控屏61及报警用的蜂鸣器62,控制系统的电气控制元件分设于下机箱50与上机箱60中。下机箱50 上具有一工作平台51,且下机箱50上还设有操控用的控制按钮52。第一载具 10、第二载具20及推送装置30安设于工作平台51上,且三者于工作平台51 上呈直线排布,从而有效缩短推送装置30的运动行程,准确且有效的将耳机器件202推送至耳机机体201中。压合装置40固定在上机箱60中而架设于工作平台51上,且压合装置40位于第一载具10的上方,从而便于压合装置40上下运动以抵压耳机器件202。
为了便于取放料,工作平台51上设有一载板53,第一载具10、第二载具20及推送装置30安设于载板53上,且三者于载板53上沿工作平台51的横宽方向呈直线排布,载板53与压合装置40之任一者可相对另一者沿工作平台51 的纵长方向直线移动,使得第一载具10对位于压合装置40的正下方或远离压合装置40,从而通过让位式的设计,便于取放料且有效缩小整机的占地空间。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载板53滑设于工作平台51的直线导轨54上,从而可相对压合装置40直线往复运动。优选地,直线导轨54上还设有风琴式导轨防护罩55。
继续参阅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100还包括视觉检测装置70,视觉检测装置70安设于上机箱60的侧壁处,并位于第一载具10的上方,用于耳机器件202是否推送到位的视觉检测,并将该检测结果反馈给控制系统。具体地,视觉检测装置70包括CCD相机71与驱使CCD相机71转动的转动组件72,转动组件72的一端连接于上机箱60上,其另一端与CCD相机 71连接,需要检测时,转动组件72可带动CCD相机71转动至第一载具10的上方进行视觉识别,从而提高装配的精度。
请参阅图5至图7,由于耳机机体201具有一定曲度,其入耳部2011与柄部2012具有一定高度差,为了更好的固定耳机机体201,第一载具10包括仿形槽10a、第一定位件11、第二定位件12及第三定位件13。仿形槽10a与耳机机体201的外轮廓的形状相对应,耳机机体201呈相对水平的安置于仿形槽10a 中,第一定位件11与第二定位件12分设于仿形槽10a的前侧与后侧,用于从两端固定耳机机体201,第三定位件13设于仿形槽10a的左侧或右侧,用于对耳机机体201中的排线400进行固定。
其中,第一定位件11可相对仿形槽10a上下直线运动,并可自锁于与耳机机体201的前端部相抵接的位置处,从而对入耳部2011进行固定。第一定位件 11具体为按压式锁扣。第二定位件12可相对仿形槽10a转动,而可与耳机机体 201的后端部相扣接,从而对柄部2012进行固定。第二定位件12具体呈条块状,其一端枢接于第一载具10上而形成枢接端,其另一端为自由端,且在自由端上设有一卡槽,自由端可绕着枢接端转动,使得卡槽与第一载具10上的定位柱14 相卡接,从而将柄部2012锁定于仿形槽10a与第二定位件12之间。第三定位件13亦可相对仿形槽10a转动,而可将耳机机体201中的排线400拨送至耳机机体201的边缘处,从而便于压合装置40的抵压作业。具体地,第三定位件13 的一端枢接于第一载具10上,其另一端可相对于仿形槽10a转动,从而将耳机机体201中的排线400拨送至耳机机体201的边缘处,并可通过锁定螺母131 锁定于该位置处,以保持对排线400的固定。
具体地,为了保证第一载具10于载板53上的固定,载板53上设有定位销 531与限位块532,限位块532呈L形,载板53的左右两侧呈对称地布置有两限位块532,而在两限位块532之间围出一限位空间。限位空间内每一限位块 532的旁侧设有一定位销531,第一载具10上设有与定位销531相对应的定位孔10b,第一载具10通过定位销531与定位孔10b对位固定于限位空间内。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在推送及压合过程中,第一载具10前后移动,载板53上还设有夹紧气缸533及与夹紧气缸533的输出端相连接的夹块534。为了优化结构,夹紧气缸533设于载板53的底端,夹块534设于载板53的前侧端,夹块534 在夹紧气缸533的驱使下可做靠近或远离第一载具10的前侧壁的直线运动,从而将第一载具10夹紧在夹块534与限位块532之间或松开第一载具10,从而有效提高装配的精确度。
请参阅图5、图8至图11,第二载具20包括一卡槽20a及以卡槽20a为中心呈对称布置的两夹紧件21,卡槽20a与耳机器件202的外轮廓的形状相对应,耳机器件202可滑动地插接于卡槽20a中,两夹紧件21可相向移动或背向移动以夹紧或松开位于卡槽20a中的耳机器件202。第二载具20还包括操作件22及第一驱动件23,操作件22与第一驱动件23可滑动地连接或可转动地连接,第一驱动件23与两夹紧件21呈连动的设置,操作件22与第一驱动件23间的相对转动或滑动可驱使两夹紧件21相向移动或背向移动,从而夹紧或松开耳机器件202。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操作件22呈块状或杆状。第一驱动件23包括连接部231与具有一定锥度的插接部232,连接部231与操作件22可转动地或可滑动地连接,插接部232可直线移动地嵌置于两夹紧件21中。操作件22可移动或转动以带动第一驱动件23做直线往复运动,使得嵌置于两夹紧件21中的插接部232因具有一定锥度而松开或撑开两夹紧件21,从而驱使两夹紧件21相向移动或背向移动,进而夹紧或松开卡槽20a中的耳机器件202。并且,在两夹紧件21的相向移动过程中,还可起到对卡槽20a中的耳机器件202进行对位调整的作用。优选地,第二载具2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24与第二弹性件25,第一弹性件24设于两夹紧件21之间,恒驱使两夹紧件21向着相靠近的方向移动,第二弹性件25设于操作件22与第二载具20之间或第一驱动件23与第二载具 20之间,恒驱使操作件22或第一驱动件23向着恢复至原位的方向移动。
更具体地,第二载具20通过一底板56安设于载板53上,第二载具20还包括固定于底板56的相对前端的安装座26,两夹紧件21、操作件22、驱动件23、第一弹性件24与第二弹性件25均安设于安装座26上。卡槽20a设于安装座26的顶侧端且沿安装座26的横宽方向布置,且具有相连通的卡接段20b与导向段20c,耳机器件202安置于卡接段20b中,而推送装置30经导向段20c 的引导而准确的抵推卡接段20b中的耳机器件202。两夹紧件21于安装座26的相对前端呈对称地布置,而位于卡槽20a的左右两侧。夹紧件21呈C字形,两夹紧件21的上端部间的间距与卡槽20a的槽宽相对应,而相对宽些,从而可从两侧夹紧卡槽20a中的耳机器件202;而两夹紧件21的下端部间的间距相对窄些,甚至是相抵接地设置,从而便于插接部232嵌置于二者之间。操作件22、第一驱动件23及第二弹性件25均设于安装座26的相对后端,且部分或全部收容关于安装座26的容置腔中。
其中,操作件22为L形推送块,其短侧边位于安装座26的外部而便于推拉操作,其长侧边滑设于安装座26的容置腔中,且操作件22的长侧边与安装座26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25;第一驱动件23整体呈圆柱状,其插接部232 前小后大而呈圆台状,其连接部231呈杆状且具有沿第一驱动件23的径向延伸的一连接端,操作件22的长侧边上设有一斜槽22a,连接部231通过连接端滑设于斜槽22a中;则推拉操作件22,使得操作件22做靠近或远离安装座26的直线运动,从而驱使第一驱动件23做靠近或远离两夹紧件21的直线远动,令两夹紧件21背向移动或相向移动,以松开或夹紧耳机器件202。优选地,在安装座26与夹紧件21之间还可增设第三弹性件27(见图11),从而使得两夹紧件21移动的更平稳快捷。第一弹性件24、第二弹性件25及第三弹性件27均为弹簧。需要说明的是,操作件22可手动操作,结构简单,也可与驱动器连接,实现自动作业。
请参阅图5、图10和图11,推送装置30安置于底板56的相对后端,推送装置30包括推送件31、第二驱动件32、限位件33及锁定件34,第二驱动件 32与推送件31连接以驱使推送件31直线移动,使得推送件31将耳机器件202 推送至耳机机体201的贴合区的位置处,限位件33沿推送件31的移动方向设置,用于推送件31移动到位的限定,锁定件34设于推送件31的旁侧,用于将推送件31锁定于耳机器件202被推送到位的位置处。
具体地,第二驱动件32通过一直线导轨35滑设于第二载具20的后侧,推送件31的后端部311与第二驱动件32连接,推送件31的前端部312可移动地插接于第二载具20中。更具体地,推送件31大致呈铲状,其前端部312相对窄而后端部311相对宽,且前端部312相对低而后端部311相对高,后端部311 与安装座26的顶端面可滑动地抵接,前端部312由卡槽20a的导向段20c插入到卡接段20b中,从而可实现对卡接段20b中的耳机器件202的抵推。
具体地,第二驱动件32的前后两侧各设有一限位件33,且第二驱动件32 与前侧的限位件33相抵接时,第二驱动件32的侧端部321同时与锁定件34相卡接。更具体地,限位件33呈块状、板状或柱状,锁定件34与侧端部321之间呈凹凸配合的卡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简化结构及便于手工操作,第二驱动件32上设有一把手322,把手322设于第二驱动件32的顶侧端。优选地,第二驱动件 32的侧端部321既可与锁定件34相卡接,以起到保持推送到位的作用,而且,当第二驱动件32后移时,还可与后侧的限位件33相抵接,从而起到限位的作用。
请参阅图12至图15,压合装置40还包括与第一压头41相连接的压合驱动机构42,压合驱动机构42相对第一载具10呈倾斜的设置,使得第一压头41的压接面与耳机器件202的受压面相平行,压合驱动机构42可驱使第一压头41 沿与受压面相垂直的方向斜向下移动,使得第一压头41可伸入到耳机机体201 内,压合驱动机构42还可驱使第一压头41于耳机机体201内沿与受压面相平行的方向斜向后移动,使得第一压头41移动至耳机器件202的上方,压合驱动机构42再驱使第一压头41沿与受压面相垂直的方向斜向下移动,以抵压耳机器件202,从而可激活设于耳机机体201上的压敏胶300,进而实现耳机器件202 与耳机机体201的粘合。
结合图4、图12和图13,压合驱动机构42包括呈平行且上下间隔布置的第一安装板421与第二安装板422、设于第一安装板421上的电机423、与电机 423的输出端相连接的丝杆424、设于第二安装板422上的气缸425、以及呈对称地连接于第一安装板421与第二安装板422之间的至少两个导向杆426,丝杆 424还通过轴承穿置于第二安装板422的中心处,第一压头41与气缸425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安装板421呈倾斜的安设于上机箱60中,使得整个压合驱动机构42相对第一载具10呈倾斜的设置,从而保证第一压头41的压接面与耳机器件202的受压面相平行。电机423先驱使第一压头41沿与受压面相垂直的方向斜向下移动,使得第一压头41伸入到耳机机体201内,气缸425再驱使第一压头41于耳机机体201内沿与受压面相平行的方向斜向后移动,使得第一压头41 移动至耳机器件202的上方,电机423再驱使第一压头41沿与受压面相垂直的方向斜向下移动,从而垂直地抵压耳机器件202。第一压头41的移动方向如图 4中箭头所示意的F走向所示。
具体地,为了实现第一压头41的精确移动及有效保护耳机器件202,压合驱动机构42还包括到位感应器427、缓冲模组428及压力传感器429。到位感应器427设于第一安装板421或第二安装板422上,用于感应套接于直线轴承中的导向杆426是否移动到位。缓冲模组428包括与气缸425的输出轴相连接的连接板4281、设于连接板4281上的直线滑轨4282、弹性件4283及安设于第二安装板422侧端的缓冲器4284,第一压头41滑设于直线滑轨4282上,压力传感器429设于连接板4281与第一压头41之间,且压力传感器429与第一压头41之间通过一定位柱4285连接,弹性件4283套接于定位柱4285上,从而有效防止第一压头41在电机423驱动下移动过快或压力过大而损伤耳机器件 202的问题,缓冲器4284用于防止第一压头41在气缸425驱动下移动过快的问题。
请参阅图1、图2、图14和图15,由于压敏胶300设于耳机机体201的弧形内壁处,而第一压头41相对抵压于耳机器件202的相对前端的前段202a处,抵接面相对较小,因而,为了更有效的激活压敏胶300,从而提高粘合的牢固度,本实用新型的压合装置40还包括第二压头43,第二压头43呈L形,且第二压头43的抵压端431的高度小于耳机器件202上麦克风203与耳机机体201的内壁间的间距,第二压头43可相对垂直地伸入耳机机体201中,使得抵压端431 垂直抵压于麦克风203上,并可于麦克风203处抵压耳机器件202的相对前端的后段,以对经第一压头41一次保压的耳机器件202进行二次保压,从而使得弧形内壁处的压敏胶300被全效激活,从而有效提高耳机器件202与耳机机体 201的粘合度。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压头43通过手动进行操作,从而简化结构并降低成本,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压头43也可与一驱动机构连接,从而提高效率。另外,第一压头41与第二压头43均为包胶压头,从而在压接过程中可有效保护蓝牙耳机200的各部件。
以下结合图1至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1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首先,启动设备后,于初始位,将耳机机体201与耳机器件202分别安置于第一载具10与第二载具20上,然后手动操作第一定位件11、第二定位件12 及第三定位件13,以固定耳机机体201,并且可推拉操作件22,使得两夹紧件 21对耳机器件202进行对位调整,之后,推送操作件22,使得两夹紧件21松开耳机器件202;再操作把手322以驱使推送件31将第二载具20中的耳机器件 202向着插入耳机机体201的方向推送,使得耳机器件202被推送至插接于耳机机体201的贴合区,此过程中,视觉检测装置70对耳机器件202是否推送到位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控制系统;检测到位后,在控制系统的指示下,载板53移动至第一载具10位于压合装置40的下方,压合驱动机构42驱使第一压头41伸入到耳机机体201内,沿与耳机器件202的受压面相垂直的方向抵压位于贴合区的耳机器件202,从而使得预设于耳机机体201与耳机器件202之间的压敏胶300被激活,从而实现二者的一次粘合;之后,载板53与压合装置 40均复位,手动地将第二压头43伸入到耳机机体201内,于麦克风203处抵压耳机器件202,从而实现对一次粘合的耳机机体201与耳机器件202的二次粘合。最后,完成组装的蓝牙耳机200被取下,放入新的待装配的耳机机体201与耳机器件202,不断重复上述作业,即可实现将耳机器件202装配于耳机机体201 中的自动作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100用于将耳机器件 202装配于具有一定曲度的耳机机体201中,其包括第一载具10、第二载具20、推送装置30及压合装置40,通过第一载具10与第二载具20分别固定耳机机体 201与耳机器件202,推送装置30在第二载具20的配合下,将第二载具20中的耳机器件202向着插入耳机机体201的方向推送,使得耳机器件202被推送至插接于耳机机体201的贴合区,由于该贴合区位于耳机机体201的弧形内壁处,压合装置40的第一压头41可伸入到耳机机体201内,且沿与耳机器件202的受压面相垂直的方向抵压位于贴合区的耳机器件202,从而使得预设于耳机机体201与耳机器件202之间的压敏胶300被激活,从而实现二者的粘合。本机结构简单,采用组装前先对耳机机体201与耳机器件202至少一者涂覆压敏胶,再通过压力激活压敏胶300的方式实现二者的粘合,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先对位、再在有限的空间内点胶的组装方式,装配更容易且加工精度更高,还可效降低因对位组装后再点胶而污染电子元器件的问题。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用于将耳机器件装配于耳机机体中,所述耳机机体的弧形内壁处设有一贴合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包括第一载具、第二载具、推送装置及压合装置,所述第一载具用于固定所述耳机机体,所述第二载具用于固定所述耳机器件,在所述第二载具的配合下,所述推送装置将所述耳机器件推送至所述耳机机体中,所述压合装置的第一压头可伸入到所述耳机机体内,且沿与所述耳机器件的受压面相垂直的方向抵压位于所述贴合区的所述耳机器件,使得设于所述耳机机体与所述耳机器件之间的压敏胶被激活,从而实现二者的粘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具、所述第二载具及所述推送装置安设于一工作平台上,且呈直线的排布,所述压合装置架设于所述工作平台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载具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具包括仿形槽、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及第三定位件,所述耳机机体呈相对水平的安置于所述仿形槽中,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定位件分设于所述仿形槽的前侧与后侧,用于从两端固定所述耳机机体,所述第三定位件设于所述仿形槽的左侧或右侧,用于对所述耳机机体中的排线进行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可相对所述仿形槽上下直线运动,并可自锁于与所述耳机机体的前端部相抵接的位置处,所述第二定位件可相对所述仿形槽转动,而可与所述耳机机体的后端部相扣接,所述第三定位件可相对所述仿形槽转动,而将所述耳机机体中的排线拨送至所述耳机机体的边缘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载具包括一卡槽及以所述卡槽为中心呈对称布置的两夹紧件,所述耳机器件可滑动地插接于所述卡槽中,两所述夹紧件可相向移动或背向移动以夹紧或松开位于所述卡槽中的所述耳机器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载具还包括操作件与第一驱动件,所述操作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可滑动地或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与两所述夹紧件呈连动的设置,所述操作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间的相对转动或滑动可驱使两所述夹紧件相向移动或背向移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装置包括推送件、第二驱动件、限位件及锁定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推送件连接以驱使所述推送件直线移动,使得所述推送件将所述耳机器件推送至所述贴合区的位置处,所述限位件沿所述推送件的移动方向设置,用于所述推送件移动到位的限定,所述锁定件设于所述推送件的旁侧,用于将所述推送件锁定于所述耳机器件被推送到位的位置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通过一直线导轨滑设于所述第二载具的后侧,所述推送件的后端部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推送件的前端部可移动地插接于所述第二载具中,所述第二驱动件的前后两侧各设有一所述限位件,且所述第二驱动件与前侧的所述限位件相抵接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侧端部同时与所述锁定件相卡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压头连接的压合驱动机构,所述压合驱动机构相对所述第一载具呈倾斜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一压头的压接面与所述耳机器件的受压面相平行,所述压合驱动机构可驱使所述第一压头沿与所述受压面相垂直的方向移动,所述压合驱动机构还可驱使所述第一压头沿与所述受压面相平行的方向移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压头,所述第二压头呈L形,且所述第二压头的抵压端的高度小于所述耳机器件上麦克风与所述耳机机体内壁间的间距,所述第二压头可相对垂直地伸入所述耳机机体中,使得所述抵压端抵压于所述麦克风上,以对经所述第一压头一次保压的所述耳机器件进行二次保压。
CN201921774221.9U 2019-10-21 2019-10-21 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 Active CN2105188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74221.9U CN210518833U (zh) 2019-10-21 2019-10-21 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74221.9U CN210518833U (zh) 2019-10-21 2019-10-21 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18833U true CN210518833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73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74221.9U Active CN210518833U (zh) 2019-10-21 2019-10-21 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1883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46709A (zh) * 2020-12-29 2021-05-28 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Tws耳机辅料组装机
CN113976394A (zh) * 2021-11-18 2022-01-28 湖南韵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自动组装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46709A (zh) * 2020-12-29 2021-05-28 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Tws耳机辅料组装机
CN113976394A (zh) * 2021-11-18 2022-01-28 湖南韵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自动组装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36433A (zh) 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
CN210518833U (zh) 蓝牙耳机自动组装机
US7028393B2 (en) Contraction tool
CN211865702U (zh) 一种可调节压力的保压装置
CN210010570U (zh) 辅助安装充电装置mos管的工装
CN214110106U (zh) 定位装置
CA2345022C (en) Projection bolt welding system
CN113629472A (zh) 一种端子胶壳自动插接机
CN212665364U (zh) 工件组装防呆治具
CN210498874U (zh) 一种异形产品的激光焊接夹具
CN210147436U (zh) 自动对位设备
CN110676643B (zh) 一种电力连接插头
JP4057476B2 (ja) コネクタ嵌合具
CN219310460U (zh) 焊接夹具及其焊接设备
CN217667648U (zh) 一种水平尺生产设备
CN107738082B (zh) 治具
CN211940559U (zh) 一种保压装置
CN219748741U (zh) 一种五金件埋入治具
CN111421482A (zh) 一种高精度汽车夹具定位机构
CN215732622U (zh) 一种用于射频连接器装配的自动压接机
CN216528988U (zh) 长电芯入壳装置
CN217776140U (zh) 一种端子针脚装配装置
CN216529783U (zh) 一种高效轻便的气动四芯轴压接工具
CN219268115U (zh) 直胶芯自动组装机
CN109068216B (zh) 线体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